混凝土单向板楼盖课程设计完整版

上传人:ba****u6 文档编号:218395420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47.7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混凝土单向板楼盖课程设计完整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混凝土单向板楼盖课程设计完整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混凝土单向板楼盖课程设计完整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资源描述:

《混凝土单向板楼盖课程设计完整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单向板楼盖课程设计完整版(2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丽水学院课程设计设计题目:钢筋混凝土现浇楼盖设计课程名称:钢筋混凝土结构院系:工学院班级:土木102组别:单向板第26组成员学号: 陈静05号 张呈羿27号 吴佳雯31号设计时间:2013 年 11 月 11 日至 11 月 15 日共一周二0一三年11 月11日&目录1&设计说明2&设计资料2&设计计算书及施工平面布置3结构布置、截面尺寸选择3板的设计5 次梁设计8 主梁设计13&附图 附图3-1楼板配筋图 7 附图4-1次梁配筋图12 附图5-1主梁配筋图19&参考文献20钢筋混凝土现浇楼盖设计说明书一、设计说明及设计资料1、设计目的和方法本课程设计的任务是:根据所给设计资料进行钢筋混凝土

2、单向板肋梁楼盖的设计, 目的是要掌握受弯构件正截面、斜截面承载力计算,熟悉肋梁楼盖结构布置要点:理 解钢筋混凝土塑性变形内力重分布的基本概念;掌握连续梁、板的设计方法,荷载取 值及内力计算;熟悉弯矩包络图、抵抗弯矩图的绘制方法;掌握梁、板配筋的构造要 求;同时要熟悉计算中的各项规定。根据本课程设计的具体情况,设计包括楼盖板、 次梁、主梁的设计计算式的书写,其中包括板、次梁、主梁内力计算,正斜截面的配 筋计算;施工图的绘制。2、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1)板和次梁按塑性内力重分部计算内力;主梁按弹性理论计算内力,并绘出弯矩 包络图。(2)绘制楼盖结构施工图 、楼面结构平面布置图(标注墙、柱

3、定位轴线编号和梁、柱定位尺寸及构件编 号)。 、楼板及配筋平面图(标注板厚、板中钢筋的直径、间距、编号及其定位尺寸)。 、次梁、配筋图(标注次梁截面尺寸、几何尺寸、钢筋直径、根数、编号及定 位尺寸)。 、主梁、配筋图(绘制出主梁的弯矩包络图、抵抗弯矩图及配筋图),(标注主 梁截面尺寸及几何尺寸、钢筋的直径、根数、编号及其定位尺寸)。 、在图中标明有关设计说明,如混凝土强度等级、钢筋的种类、混凝土保护层 厚度等。(3)计算书:要求计算准确,步骤完整,内容清晰。3、设计资料某多层厂房,采用筋钢混凝土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其中三层楼面荷载、材料及 构造等设计资料如下:1)楼面面层用20mm厚水泥砂浆抹

4、面(丫 = 20kN/m3 ),板底及梁用15mm厚石 灰砂浆抹底(Y = 17kN/m3);2)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C25,钢筋除梁纵向主筋采用HRB335钢筋外,其余均 采用HPB300钢筋,(钢筋混凝土容重丫二25kN /m3);3)板伸入墙内120mm,次梁伸入墙内240mm,主梁伸入墙内370mm;柱的截面 尺寸 400 mmX400 mm。4)楼面活荷载标准值:q=4.5KN/m2计算部分一、楼盖柱网、结构图设计1、建筑物的楼盖平面为矩形,轴线尺寸为34.8mX21.6m。按肋梁楼盖的板、梁的跨度, 主梁为612m,次梁46m,单向板1.73m。采用主梁沿横向布置,由此确定:(1)主

5、梁跨度为 : 5.4m;(2)次梁跨度为 :5.8m;(3)板的跨度为 :1.8m。得:楼盖柱网图如图1-1所示。图1-1楼盖柱网图2、根据构造要求,初定截面尺寸如下:(1)板厚:按高跨比条件,当h丄1 =丄xl800 = 60mm时,满足刚度要求,可不验3030算挠度,且工业建筑楼板厚度要求h 70mm,取板厚h = 80mm ;llll(2)次梁:次梁的截面高度应满足h =(一)L = ()x5800 = (32212 1812 18ll483)mm,取 h = 400mm ;则 b =()h = (133 200)mm,取 b = 200mm。1 1 1 1主梁:主梁的截面高度应该满足h

6、 =咗捫=(1015)x5400 =(360540)mm,h = 500mm ,则h =(丄2新=(167250)mm ,取 b = 250mm。4)柱截面 : bxh = 400mmx400mm3、楼盖的梁板结构平面布置及构件尺寸如图2-1所示图2-1梁板结构平面布置二、板、次梁、主梁计算(一)板的计算1) 荷载计算 (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方法计算)取1m宽板带计算:20 x 0.02 = 0.4kN / m 215mm厚石灰砂浆抹底(y = 17kN/m3)17 x 0.015 = 0.255kN / m 280mm厚钢筋混凝土板(y = 25kN/m3)25x0.08= 2.0kN/m

7、220mm厚水泥砂浆抹面(y = 20kN / m3 )恒荷载标准值:g = 2.655kN / m 2k活荷载标准值: q = 4.5x1= 4.5kN /m2k恒荷载分项系数取1.2 ;因为工业建筑楼盖且楼面活荷载标准值大于4.0kN / m 2,所以活荷载分项系数取1.3。于是板的设计值总值:g + q = 1.2 g + 1.3q 1.2 x 2.655 +1.3 x 4.500kk二 9.0kN / m 22) 计算简图如图3-2所示图3-2板的计算简图取lm板宽作为计算单兀,次梁截面尺寸为b x h = 200mm x 400mm,板厚为80mm。 板的计算跨度为:边跨:l = l

8、 + -h = 1800-100-120 + 80/2 = 1620mm1 0 2或 l = l + - a = 1800 -100 -120 +120/2 = 1640mm1 0 2取最小值 l = 1620mm(a = 120 mm)1中间跨: l = l =1800 -200 = 1600mm20跨度差:(1620 -1600)1600 = 1.25 l1 0 1取 l = 5680mm1中间跨: l =l =5800-250=5550mm20跨度差:(5685-5550)/5500=2.3% 0.1所以仅按计算跨度l和净距S 考虑。f 0nh =400-35=365mm (取保护层厚度

9、为35mm ),翼缘厚度h = 80mmf边跨:按计算跨度考虑 b - / = - x 5680 = 1893mm,f 33按梁(肋)净跨考虑 b二 b + S = 200 + 5555 二 5755mm,fn取 b二 1893mm。f中间跨:按计算跨度考虑 b - / = - x 5550 = 1850mmf 33按梁(肋)净距考虑 b = b + S = 200 + 5550 = 5750mmfn取 b =1850mmf支座截面翼缘受拉仅按矩形梁计算 判断次梁的截面类型属于第一类T型截面,按梁宽为b的矩形截面计算。f 次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见表4-3所示次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表4-3截面1B2

10、CM ( kN - m )53.97-53.9735.42-40.48189320018502000.0180.1700.0120.1280.0180.1880.0120.137548604357412选用钢筋实配A (mm)S603655.5402480.5配筋率P0.75%0.82%0.50%0.60%各截面g均小于g =0.35 (选用混凝土C50,钢筋选用HRB335),符合塑性内力 重分布的原则,配筋率 P均大于:0.45f/f=0.45*1.27/300=0.191% V max=60.72 满足0.7 x 1.27 x 200 x 365 二 64.897kN V max=60.

11、72 按构造配筋箍筋肢数、直径57575757实配箍筋间距150150150150配筋率 P =A /bs=57/(200*150)=0.19% P =0.24f /f =0.24*1.27/270=0.11%满 足最小配筋率的要求。SVint y6) 次梁构造次梁的构造应满足: 次梁的构造应符合受弯构件的所有构造要求; 次梁深入墙内的长度不小于 240mm;1 11 1 且截面尺寸满足高跨比( )和高宽比(丄丄)要求,可以不做挠度和裂缝18 123 2宽度验算。7)次梁的配筋图见附图 4-1。次梁配筋附图4-1三)主梁的计算(按弹性理论计算)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构件在使用荷载作用下变形较大,

12、应力较高,裂缝较宽。因 为主梁是楼盖的重要构件,要求有较大的强度储备,且不易有较大的挠度,因此不使 用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方法,采用弹性方法分析内力。1)荷载计算主梁自重为均布荷载,但此荷载值与次梁传来的集中荷载相比很小。为计算方便 采取就近集中的方法,把集中荷载作用点两边的主梁自重集中到荷载作用点,将主梁 视为承受集中荷载的梁来计算。次梁传来的荷载:6.542x 5.8二37.944kN主梁自重:(0.5 - 0.08) x 0.25 x 1.8 x 25 = 4.725kN主梁粉刷重:2 x (0.5 - 0.08)0.015 x 1.8 x 17 = 0.3856kN恒荷载标准值:G 二

13、 37.944 + 4.725 + 0.3856 二 43.055kNk活荷载标准值:p = 4.5 x 1.8 x 5.8 = 46.98kNk恒载设计值:G = 1.2G 二 1.2x 43.055 二 51.67kNk活载设计值: p =46.98x1.3=61.07kN1)计算简图如图5-2 所示图5-2主梁的计算简图主梁为四跨连续梁,柱截面尺寸为: bxh = 400mm x 400mm 计算跨度:边跨:l = l + a + b = 5400 - 200 -120 + 370 + 400 = 5465mm1 0 2 2 2 2b400或 l = 1.0251 + - = 1.025

14、 x (5400 -120 - 200) + 一 = 5407mm1 0 22取 l = 5407 mm中跨:1 = 1 + - = 5400 - 400 + 400 = 5400mm 20平均跨度:(5400+5407)/2=5403.5mm跨度差:5407 - 54005400=0.1300 1000可按等跨连续梁计算,计算简图如图5-3所示图 5-3 主梁计算简图2)内力计算 弯矩计算由弯矩及剪力系数计算主梁弯矩及剪力,等截面等跨连续梁在常用荷载作用下 内力系数可以参见相关资料。弯矩设计值:M = k Gl + k Pl,其中,k k可由书中表查取,L为计算跨度。1 2 1 2边 跨:G

15、l 二 51.67 x 5.407 二 279.38kN - m ;Pl = 61.07 x 5.407 二 330.21kN - m中 跨:Gl 二 51.67 x 5.4 二 279.02kN - m ;Pl 二 61.07 x 5.4 二 329.78kN - m平均跨:Gl 二 51.67 x 5.404 二 279.22kN - m ;Pl 二 61.07 x 5.404 二 330.02kN - m则:主梁弯矩计算见表 5-1。主梁弯矩计算表表5-1荷载图节点弯矩支座弯距k M1k MkM3k M4k M5k MBk MCk MD-0. 28-0.19-0. 280.2380.14

16、30.1110.0790.11161666.4939.9530.9722.0430.97-79 8-53 2-79.8G G EG 咅 G090II 11 11AA吐AA-0.11-0.12-0.14-0.09-0.140.2860.283170.22235394.4478.59-36.6-41.873.21-47.1-31.3-47 118636-0.11-0.32-0.04-0.15Q 4 |A A0.2260.1190.1940.1039185Ar74.6339.2963.9833.97-39.2-105.-15.8-51.14932-0.03-0.06-0.09-0.28-0.0923

17、0.1110.1750.175565-10 5-20.836.6157.7757.71-31.3-94.3-31.3C3 4】g4 4703231J A1-0.02-0.10-0.00-0.17-0.01AAA AA0.2740.215380.04878290.4871.00-33.9-58.715.83-8.907-2.640-3.96-0.04-0.080.1940.198-0.02-0.13-0.140.0360 41 11 1 1 147413n h-14.5363.9865.30-43 20-47 1611.87AAAA28.73-7.91160.9118.5-5.64-19.810

18、4.1-84.6+二3448-126.962-126.96a q 0.1所以紧按计算跨度l和净距S考虑。f 0n边跨:按计算跨度考虑 b 1 / = 1 x 5407 = 1802.3mmf 33按梁(肋)净跨考虑 b二 b + s 二 400 + (5400 -120 - 200)二 5480mm,f0取b = 1802.3mm。f中间跨:按计算跨度考虑 b V 及 V V 满足AB C0.7 x 1.27 x 400 x 465 = 165.4kN V 及V .V 按构造配筋AB箍筋肢数、直径0 8 200n=2 A = 101mm 2sv0000P=0.24f/f =0.24*1.27/

19、270=0.11%满足最小配筋率的要求。SVint y6)主梁构造主梁的构造应满足: 主梁的构造符合受弯构件的所有构造要求,主梁受力钢筋的弯起和切断应由主梁的 抵抗弯矩图确定; 为防止次梁作用处主梁受集中力冲击破坏,应在次梁下设吊筋; 主梁中纵筋的锚固由构造决定。7)主梁吊筋计算 由次梁传给主梁的集中荷载(不包括主梁的自重及粉刷)为: 米用箍筋,2 Q 8, A = 101mm 2, f =270N/mm2sv yFm f Ays106600270 x 101二 3.9,取 m=5若米用吊筋,则:选 2 16(402mm2)8)主梁配筋图见附图 5-1附图 5-1 主梁配筋图参考文献1、梁兴文 史庆轩主编混凝土结构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 版社,20082、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钢筋混凝土连续梁和框架考虑内 力重分布设计规程-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3、CB40010-200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 版社,20024、结构设计资料编委会建筑结构设计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 出版社,20045、钢结构设计手册6、兰宗建等 钢筋混凝土结构-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27、毕业设计资料编 土木工程专业课程设计 -长江大学城市建设 学院,2004,28、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