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殖内分泌重点专科建设方案(精选5篇)

上传人:m**** 文档编号:218389180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1.5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生殖内分泌重点专科建设方案(精选5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生殖内分泌重点专科建设方案(精选5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生殖内分泌重点专科建设方案(精选5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资源描述:

《生殖内分泌重点专科建设方案(精选5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殖内分泌重点专科建设方案(精选5篇)(1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生殖内分泌重点专科建设方案(精选5篇)第一篇:生殖内分泌重点专科建设方案XXXXXX 院生殖内分泌(重点)专科建设方案一、基本情况我院妇女保健科开展生殖内分泌工作已接近 3 年,从事生殖内分 泌专科人员4人,其中1名副主任医师,2 名主治医生,1 名护士,均 多次到省内外著名三甲综合医院进修学习。我院生殖内分泌专科现已 能开展各年龄段的功血诊治(治愈率达 90%)以及多囊卵巢综合症、 高泌乳血症、习惯性流产等的诊治,对不孕患者可进行子宫输卵管造 影术、通水术、B超下检测卵泡、女性激素水平的监测、精液常规检查、 促排卵治疗等,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知名度。二、创建目标通过人才队伍建设、设施设备和医疗

2、技术更新等方式,不断充实 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专科技术服务能力,使之在 2015 年底成功建成 XX市重点专科,专科水平属XX 流、XX领先,并不断提升和完善, 力争在2020年前后达到省级重点专科,专科水平达到XX市一流,川 西北地区知名水平。三、创建重点专科分布计划(一)2014年9月至2015年4月:深化科室建设,规范科室管 理,加强创建重点专科标准培训,该评审要求逐条逐项完善改进。1、完成标准培训,制定创建计划和措施;2、引进男科医师1 名以上、副高级职称以上专科医师1-3 名。3、完善必要设施设备购置,主要包括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 统、腹腔镜等。(二)2015年4月至2015年7月

3、:完成XX市重点专科申报, 并进一步攻坚克难持续改进和完善,做好迎接现场评审准备工作。主要完成论著发表、科研项目开展、新技术(项目)实施和医疗 质量控制等方面工作,力争全面满足评审要求。(三)2015年7 月至2015年9月:在重点专科现场评审的基础 上进一步整改完善,确保在9 月以后集中评审时顺利通过。(四)2016 年初至 2020 年前后:通过不断持续改进和进一步深 化专科建设,力争在2020 年前后建成省级重点专科。四、保障措施(一)建立重点专科建设专项资金,并保证能满足重点专科建设 需要,确保人才培养、设备完善及时有效完成。(二)成立后勤保障小组,建立重点专科建设后勤保障制度,确 保

4、重点专科创建工作顺利推进。(三)增添必要设施设备,如:腹腔镜、精液检查设备、设立取 精室等。(四)结合医师多点执业的政策,加强人才引进和人才培养力度, 不断充实专科人才建设,确保专科水平不断提高。(五)通过与上级医院协作等方式,不断完善专科领域空白,提 高专科技术水平。2014年9月 28日第二篇:2014年重点专科建设方案为进一步加强我院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工作,规范我院中医重点专 科建设管理,确保“十二五”期间我院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工作取得切 实成效,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高中 医临床疗效,增强专科可 持续发展能力,特制定本方案。一、目标 认真落实中医医院临床科室建设与管理指南和国家中医重

5、点专科建设要求(2013 版),努力实现以下目标:1. 专科病房床位数60张或高于本院临床科室平均床位数,并按 照国家中医药管 理局关于中医医院加强中医综合治疗的通知(国 中医药医政发201337 号)的有关要求,设立中医综合治疗室。2. 专科诊疗设备配置符合中医医院医疗设备配置标准(国中 医药医政发2012 4 号),并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中医诊疗设备配 置能够满足临床业务工作的需要。3. 按照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指南(国中医药发 2009 23号)和中医医 院临床科室环境形象建设范例的有关要求,结合 本专科特点开展中医药文化建设。4. 专科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占执业医师比例70%,具有高级专业

6、技 术职务任职资格人 员比例30%.5.积极应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 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并结合医院本专科有 效的中医技术和方法, 对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进行优化完善。中医综合治疗人次占专科总 治疗人次的比例50%,适应症选择准确、技术操作规范、临床疗效 明确。专科应用的医疗机构中药制剂3 种,专科门诊中医治疗率 75%,病房中医治疗率60%;专科优势病种中医辨证论治准确率 95%,开展中医临床路径管理的优势病种中医治疗率达到 100%。优 势病种出院人数占所在科室出院人数的比例60%;区域外患者比例 30%。6. 承担或参与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2 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 果或奖励 1项。

7、二、任务(一)骨伤科(骨一、骨二)发挥国家农村医疗机构中医特色优势重点专科和省重点专科的引 领作用,坚持“需求导向,解决临床难点;顶层设计,全面规划研究; 整合资源,联合多学科;突出特色,找准切入点;重点突破,形成实 用成果”的基本原则,逐步建立临床需求为导向的科研创新体系。在 基本条件、人才队伍、医疗水平、服务能力、科研教学方面要向国家 中医重点专科发展,2014年要完成以下任务:1. 晋升骨伤专业高级职称1 名;2. 每个病区公开发表省级以上骨伤论文1-8 篇;3. 每个病区开展院内骨伤讲座 2-6 堂;在 1 季度完成选题报科教 科。4. 每个病区要完成2013湖南省中医药科研计划项目临

8、床观察100 例;5. 每个病区在 1 季度要完成 3 个优势病种文献综述各 1 篇,各组 建科内协议处方 1 个,一病一方或一证一方,进行方解,并设计临床 观察表,纳入中医诊疗方案和临床路径管理,全年各开展临床观察病 例至少 50例,年底完成临床总结各1 篇;骨一偏重于四肢骨折、伤筋 传统手法、中医外治;骨二偏重于颈椎病、腰椎病、膝关节病,现代 中西医结合脊柱、关节外科。宜章县中医医院 2014 年重点专科 建设 方案(讨论稿)讲座,在 1 季度完成选题和讲稿报预防保健科,做好健康教育工 作。7. 开展好护理科研选题工作和前期预试。8. 做好承办省级继续教育项目申报前期准备工作,争办省市级骨

9、 科学术会议。9. 做好国家、省级重点专科评估资料准备。(二)内科(内 一、内二)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理论扎实,临床经验丰富。礼记学记日“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科有基础, 但需加强科研方法的学习,提高危急重症处理技术水平,加强综合治 疗能力,勤分析、勤总结。2014 年要完成以下任务:1. 每个病区晋升内科专业高级职称 1 名;2. 每个病区公开发表省级以上内科论文1-6 篇,其中中风病论文至 少 1 篇;加强脾胃病论文写作,为申报脾胃病重点专科作准备。3. 每个病区开展院内内科讲座 3-8 堂;在 1 季度完成选题报科教 科。4. 每个病区要完成2013湖南省中医药科研计划项目

10、临床观察100 例;5. 每个病区在 1 季度要完成 3 个优势病种文献综述各 1 篇,各组 建科内协议处方 1 个,一病一方或一证一方,进行方解,并设计临床 观察表,纳入中医诊疗方案和临床路径管理,全年各开展临床观察病 例至少 50例,年底完成临床总结各1 篇;内一偏重于脑病、心病、肺 病、风湿病、治疗与康复并举;内二偏重于肝病、内分泌、肾病、脾 胃病、血液病、肿瘤、老年病。6. 要开展好中医药文化建设,每个病区在宜章电视台中医与健 康完成4节内科保健讲座,在1季度完成选题和讲稿报预防保健科, 做好健康教育工作。7. 开展好护理科研选题工作。(三)针灸推拿康复科(针一、针二) 加强现代康复知

11、识学习,学习现代康复技术和康复评估,走传统 与现代相结合之路,在中风病、骨病治疗康复方面大有作为。2014 年 要完成以下任务:1. 晋升针灸康复专业高级职称1 名;2. 每个病区公开发表省级以上针灸康复论文1-6 篇;3. 每个病区开展院内针灸康复讲座2-6堂;在1季度完成选题报科 教科。4. 每个病区要完成 2014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临床观察100 例;5. 每个病区在 1 季度要完成 3 个优势病种文献综述各 1 篇,各组 建科内协议处方 1 个,一病一方或一证一方,进行方解,并设计临床 观察表,纳入中医诊疗方案和临床路径管理,全年各开展临床观察病 例至少 50例,年底完成临床总结各1

12、篇;针一偏重于中风、脑瘫、截 瘫;针二偏重于骨病。6. 要开展好中医药文化建设,每个病区在宜章电视台中医与健 康完成4节针灸保健讲座,在1季度完成选题和讲稿报预防保健科, 做好健康教育工作。7. 做好国家特色专科申报准备工作。(四)肛肠科传统与现代结合,中医传统方法价廉,西医 PPH 痛苦小、手术好 操作、但成本高,要多方法、多途径满足不同患者需求。2014 年要完 成以下任务:1. 公开发表省级以上肛肠论文1-3 篇;2. 开展院内肛肠知识讲座1-2堂;在 1季度完成选题报科教科;3. 在 1 季度要完成 3 个优势病种文献综述各 1 篇,各组建科内协 议处方 1 个,一病一方或一证一方,进

13、行方解,并设计临床观察表, 纳入中医诊疗方案和临床路径管理,全年各开展临床观察病例至少 50 例,年底完成临床总结各1 篇;在 1 季度完成选题和讲稿报预防保健科,做好健康教育工作;5. 做好课题研究申报前期准备工作(科内选题、筛方、预试30-50 例、统计分析小结、若可行则检索国内外研究动态、指出课题特色和 创新之处、立题查新、申报)。6. 做好省级重点专科申报准备工作。(五)其他科室 要参照重点专科建设要求做好申报前准备工作,如儿科,有条件, 但缺资料;急诊科2003年就是市重点急诊建设科室,一定要完善好资 料。科主任要带头,全部要晋升高级职称,要做课题,先做科内课题, 成熟后再申报为省级

14、、国家级课题。三、各科优势病种统计情况1.骨一科:( 1)上臂骨折( 203 例),( 2)前臂骨折( 202 例),(3)小腿骨折(168 例),(4)股骨骨折(141 例),(5) 骨盆骨折( 85 例),(6)肋骨骨折( 82 例),( 7)足骨折( 81 例),(8)椎间盘病(53 例),(9)手骨折(40 例),(10)颅骨骨折(23 例).2.骨二 科:(1)椎间盘病(158 例),(2)关节病(147 例),(3)前臂骨折(76 例),(4)颅内 损伤,(5)上臂骨折( 74 例), (6)小腿骨折( 73 例),(7)股骨骨折 (72 例),(8)骨盆骨折(50 例),(9)颈

15、椎病(46 例),(10)肋骨 骨折(45 例).3.内二科:(1)冠心病(164 例),(2)脑梗死(115 例),(3)高血 压(98 例),(4)慢阻肺(50 例),(5)慢性支气管炎(40 例),(6)肺炎(20 例),(7) 脑动脉硬化19例),(8)胃、十二指肠炎(19例),(9)糖尿病(17例),(10) 脑出血(12例).4.内一科:(1)冠心病(467例),(2)高血压(244例),(3)慢性支 气管炎(82 例),(4)脑梗死(48 例),(5)糖尿病(30 例),(慢)性支气管炎(16 例),(7)胃、十二指肠炎(14 例),(8)风心病(14 例),(9)痛风(12 例

16、),(10) 中风后遗症(11 例).5.针灸康复一科:(1)腰椎病(197 例),(2)颈椎病(119 例),(3)面瘫(38 例),(4)痛风(37 例),(4)关节病(21 例).6.针灸康复二科:(1) 腰椎病(47例),(2)颈椎病(26例),(3)中风后遗症(9例),(4)关节病(7例),(5) 面瘫(5 例).5.肛肠科:(1)痔(184 例),(2)肛周脓肿(28 例),(3)肛瘘(24 例).6.儿科:(1)小儿肺炎(1088 例),(2)急性扁桃体炎(615 例),(3)胃肠炎 (250 例),病毒性皮炎(163 例),(4)过敏性肺炎(122 例),(5)急性咽炎(70

17、例),(6)新生儿黄疸(41 例),(5)急性支气管炎 ,(6)淋巴结炎(23 例).7.外 科:(1)肾和输尿管结石(139 例),(2)急性阑尾炎(90 例),(3)腹股沟 疝(46 例),(4)胆石病(35 例),(5)前列腺增生(18 例), (6)下)泌尿结石(17 例)。8. 妇科:(1)早期妊娠出血(56例),(2)异位妊娠(38例), (3)流产(31 例),(4)子宫肌瘤(10),(5)功血(8 例), (6)盆腔炎(7)。9. 五官科:(1)慢性鼻窦炎(128 例),(2)结膜炎(22 例), (3)慢性鼻炎(15 例)。10. 急诊科:(1)手足口病( 96 例),(2)

18、麻疹(19 例), (3)高血压(9 例),(4)冠心病(7 例),(5)水痘(7 例)。四、考核附:宜章县中医医院科室建设考核细则El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内分泌科评分标准(试行)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内分泌科评分标准(试行) 一、本标准分五个部分,实行量化千分制,其中“基础条件”占 150 分,“医疗技术队伍”占 120 分,“医疗服务能力与水平”占 370 分,“医疗质量状况”占260 分,“科研与教学”占100 分。二、申报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应当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所在医院 应当为三级医院,医院认真落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公立医院改革各 项任务;2.专科所在医院应当积极开展对口支援工作,开展患者预

19、约 诊疗服务,并推行单病种管理; 3.专科整体实力强,医疗技术水平高, 医疗安全保障好; 4.专科病房应当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且实施临床 路径管理的患者数量达到治疗出院患者总数的2%。三、标准中的相关技术指标,如无特别注明,均指评估时上一的数据。四、标准中部分指标内容可累积计分,但最后得分不超过标准分。五、学科带头人是指具有正高级职称、临床水平高、教学和科研 组织管理能力强、能带动学科持续发展和梯队建设的专科负责人。六、学科骨干是指在专科内某一专业发展方向具有较高学术和技 术水平、作为学科带头人后备力量的高级职称人员。七、本标准中包括的人员是指人事关系或执业地点在所在医院的 人员。其中聘用人员

20、是指在本单位执业注册并履行职责 1 年以上、年 工作时间 8 个月以上。序号检查内容标准分评分标准备注一基础条件发展 环境(5)医院专科建设发展规划专科建设管理的组织完善得 3 分;规划欠合理得 1 分;无规划不 得分。医院有扶持专科建设的政策或措施政策、措施齐全得 2 分;政策措施不完善或不得力得 1 分;无明 确的政策、措施或不落实不得分。专科 规模(20)床位数病床总数 50 张,得5 分;每增加10 张床加 1 分,总分不超过10 分。每张病床净使用面积平方米6平方米得10分;每减少0.5平方米,扣2分;少于4平方米 不得分。支撑 条件(40)相关科室能够满足专科发展需要 设泌尿外科、

21、神经外科、影像医学、心血管内科,有各自独立的 专科队伍,各科医疗技术队伍整体实力强得10 分,设备设施满足需要 得10分。专科医疗设备能满足专科开展全部技术项目需要,具有先进性和 适宜性满足需要得 5 分;临床检测及影像设备具有先进性得 3 分;具有 适宜性得2分。医院对专科经费投入情况评估前3年投入500万元得10分,每少100万元减1分。科室 管理(85)开展临床路径管理 根据卫生部关于开展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和临床 路径管理试点工作评估方案的要求认真开展临床路径工作 .根据本院 本科室实际情况,制定并实施临床路径,工作有记录,资料完整得 35 分;开展了临床路径,工作无记录或记录集

22、不完整得10分;未开展不 得分。本项将综合医院上报情况打分。开展优质护理服务 50 根据医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标准(试行),开展优质护 理服务。(1)改变护理工作模式,实行责任制整体护理,责任护士全 面履行护士职责,为所负责患者提供基础护理、病情观察、治疗、沟 通和健康指导等护理服务( 1 5 分);(2)依据科室专业特点及护理 工作量,合理配置护士,病房护士数与病房实际床位数的比例应当不 低于 0.4:1 ,每名责任护士平均负责患者数量不超过8 个,不依赖患 者家属自聘护工护理患者( 1 5 分);(3)根据综合医院分级护理 指导原则(试行)等文件,结合病房实际,细化分级护理标准、服 务内

23、涵和服务项目,患者的护理级别与患者病情和自理能力相符( 10 分);(4)患者满意度高,医患关系和谐( 10 分)。本项将综合医 院上报情况打分。医疗技术队伍 120技术 团队(20) 整体实力 医护人员的配备满足工作和发展的需要;形成技术团队,处理疑 难重症能力强得10分;各级医师能够掌握相应技术得5分;对中青年 医师进行科室核心技术的培养和锻炼得5分。学科带头人或科主任实行技术垄断的,单项否决。学科 带头人(15)学术地位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得 1 分;博士生导师得 1 分;中华医学会内分 泌分会及相应的二级分会担任主委或副主委职务得 1 分;国家级期刊 任职编委得1分;国际SCI索引杂志任职

24、得1分。临床能力能够掌握代表本专业先进水平的技术得 1 分;具有本专业疑难病 种较高的诊治能力,诊疗效果好得 1 分;年主持开展新技术新业务 1 项以上得1分;年主持科内专科查房30次以上得1分;年应邀参加院 外三级医院疑难危重病例重大会诊次数10次以上得1分。教学科研水平 评估前3年,指导毕业博士生3名以上得1 分;主持在研国家级 课题1项以上得2分;sci收录临床方向论著2篇得1分;获得省级 科研成果二等奖1项以上得1分。学科 骨干(30)数量 有明确的学科骨干人员,5人以上,能够满足内分泌各专业方向可 持续发展的需要,得6分。学术地位 学科骨干中满足下列条件:省级学术团体副主委以上者或全

25、国学 术团体委员 2 分;省级以上杂志副主编以上者 2 分;正高级专业技术 职称2 分;博士生导师2 分,硕士生导师1 分。以上条件只需学科骨 干队伍中一人满足即可得分,学科骨干每人只计算一次,取最高分,不重 复累加。临床能力能够掌握代表其专业方向先进水平的技术得 2 分;具有其专业方 向疑难病种的较高的诊治能力,效果好得 1 分;有技术水平持续提高 的制度保障得 2 分;年主持开展新技术新业务1 项以上得 1 分;年主 持科内专科查房平均每周一次得 1 分;年应邀参加院外疑难危重病例 重大会诊次数5次以上得1分。教学科研水平评估前3年,指导硕士研究生毕业10名得1分,指导博士研究生 毕业5名

26、得1分;承担国家级课题5项以上得2分;SCI收录论著和 病例报告20篇及以上得4分。医师队伍(15)年龄结构年龄结构合理(35岁以下占30%以上,50岁以下占80%,60岁 以上小于5%),能满足可持续发展需要得5分。学历结构 5 研究生学位人员比例大于80%,博士学位人员比例大于60%,得 5分。职称结构 高级医师总数比例为30%,中级医师约占40%,各级人员比例可 上下浮动20%范围,符合要求得5分。护士 队伍(30)人员数量、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 人员数量满足要求得 3 分;年龄结构合理得 3 分;学历结构合理 得2分;职称结构合理2分。护士长能力护士长业务水平高得 2 分;管理

27、能力强得 1 分;符合科室工作要 求得1分;能够充分调动护士工作积极性得1分。护理专科业务培训及能力 经常开展业务培训得5分;整体护理业务能力强得10分。人才 培养(10) 有专科人员培训计划并保证落实 培养方向明确得2分;规划合理得2分;落实到位得1分。进修学习情况 评估前3年,到国外专业进修人次数超过5 人次得5 分,3-4 人 次得3分,2人次得2分。小于2人不得分。医疗服务能力与水平370 总体 水平(90) 整体实力强,特色突出 能够独立开展以下常规诊疗技术项目:1垂体:GnRH兴奋试验、ITT、高糖抑制、禁水、加压素试验、 岩下窦采血2肾上腺:地塞米松抑制试验、盐水抑制、ATCH兴

28、奋、aldo激 发试验、AVS 3性腺:hcG试验、ACTH兴奋4胰腺:IVGTT 5甲状 腺+甲状旁腺:高钙抑制试验、甲状腺定位穿刺、MIBI、甲状腺ECT 摄碘、五肽胃泌素兴奋试验(每少一项扣3分)平均年出院人数 专科病人年出院人数800人得3分,每增加100人加1分,每少 20人扣1分。总分不超过5分。平均年门诊人次 专科病人年门诊人次100000得5分,8-10万得4分,不达标, 不得分。平均住院日 5 根据医院的年出院人次、疑难危重症比例、以及诊疗效果(综合 好转率、死亡率、并发症或合并症发生率)进行综合打分。疑难危重病例比例疑难危重症病种在出院患者中比例大于 50%得满分;每下降

29、5% 扣5分。亚专科建设(60)亚专科与专科发展适应性 具有相应的亚专科设置,每个亚专科有独立的病区或门诊和技术 队伍得满分。各亚专科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评价各亚专科的技术、危重病人的诊治,每项技术水平高得 5 分 评估各亚专科诊疗疑难病种的能力得10 分。技术 特色(50)技术特色和先进性对医院提供的5 项技术进行评估,各项技术适应症的合理掌握(3 分),实施效果(3 分),单项技术先进性、领先程度(4 分)。诊治 能力(90)能否独立诊治本专科主要病种1.下丘脑-垂体:生长激素缺乏、尿崩症、GH瘤、淋巴细胞性 垂体炎2肾上腺: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皮质醇增多症、原醛、肾上 腺皮质功能不全,

30、肾上腺髓质疾病 3性腺:性早熟、性发育不全、 真假两性畸形4 .甲状腺+甲状旁腺:甲亢、甲减、TSH瘤、甲状腺激素抵抗综 合征、甲状腺炎、甲旁亢、甲旁减5其他:1 型、2 糖尿病、低血糖、肥胖、胰岛素瘤、胰高糖素 瘤、骨软化症/佝偻病、原发及继发骨质疏松 至少具有 20 种得满分, 少1种扣5分。疑难病种诊治能力医院提出10种疑难病种,专家根据医院收治疑 难病例总体情况,以及病例诊疗方案合理性,核心技术应用合理性, 诊疗效果(综合好转率、死亡率、并发症或合并症发生率判断)等打 分。危重症诊治能力医院提供疑 10 种危重症病种,根据医院收治危重病例总体情况, 以及病例诊疗方案合理性,核心技术应用

31、合理性,诊疗效果(综合好 转率、死亡率、并发症或合并症发生率判断)等打分。创新 能力(40)创新项目的数量评估前 3 年,有创新项目至少 2 项,带动诊疗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得满分,1 项得5 分,无创新项目不得分。创新水平选 2 项创新项目各 10 分,根据其先进性,综合评分。 创新项目的临床转化能力创新项目转化为临床应用,得10 分;未转化为临床应用,不得分。 辐射 能力(40)年出院患者中省市外患者比例 评估前3年,年出院患者中外省市患者比例大于50%得5分;30- 49%得 4分;20-39%得 3分;不达标,不得分。进修医师来源情况 评估前3年,进修医师覆盖20个省份以上得3分,10-

32、20个省份 得 2 分,10 个以下不得分。有国际进修生每人次加 1 分。总分不超过 5 分。对口支援情况评估前 3 年,每年对 2 家以上医院进行技术帮建,并取得明显效 果,得 10分;帮扶主要内容反映本院相应技术水平得5 分。技术推广情况评估前 3 年,技术推广项目培训班或继续教育学习班每年超过 2 次得 5 分,不达标不得分。受邀在国(境)外召开的国际学术会议上作学术报告情况评估前 3年,国际大会学术报告3分,其余学术报告1 次 1 分。 四医疗质量状况260 质量 概况(45)合理用药 综合基本药物占处方用药百分率、门诊、住院患者使用 抗菌药物的百分率、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和药占比,综合评

33、分,有一项 次不合理扣 2分。本项将综合医院上报情况打分。病人满意度调查 满意度大于90%得15 分,每下降1%扣 1 分。医疗事故情况省医学会提供证明,评估前 3 年,发生一起经过鉴定的医疗事故, 不得分。单病种质量及费用(90) 单病种质量 根据内分泌科重点病种的质量状况、效率指标、平均住院日、死 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综合打分。重点病种由医院提供能够反映本专科 综合水平的10个病种。单病种费用 30 根据单病种费用控制措施和费用控制效果综合打分。病区 质量(85) 诊断符合率 大于95%,得10分。临床主要诊断、病理诊断符合率 大于70%,得10分。甲级病案率 甲级病案率大于90%得15分,

34、每降1%,扣2分;有丙级病历, 不得分。出院患者随访及治疗效果评价结果 建立患者随访制度,得 5 分,重点病种的出院患者随访率大于 50%,得5分。建立并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标准 无标准,不得分;1人不熟悉标准,不得分;无护理质量评价标准 的效果评价,不得分。基础护理、危重患者护理合格率 大于95%得满分,每下降1%,扣2分。 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相关制度的建立及执行情况 制度健全,落实到位,得 10 分。有 1 项欠缺或 1 处不落实扣 2 分。门诊 质量(40) 专家出门诊情况 15 每天均安排高级职称人员出门诊,所有专家每周至少出 3 次门诊, 得15分。有1人不符合要求扣2分。

35、开设专病门诊开设专病门诊个得15分;4-6个门诊得12分;2-3个门诊得 10分;2个门诊以下或者未开设,不得分。门诊患者中预约患者情况已开展工作得10分。五科研与教学学术 影响(15)学术委员会任职 5国际及区域性国际组织任委员以上职务 5 分、中华医学会及其二 级学会副主委以上4分,常委2分,委员1分;省或直辖市主委2分, 副主委1分。1人担任数职,以最高学术职称登记1次。省级副主委以 下任职,不得分。学术刊物任职SCI收录杂志的主编5分、副主编4分,常务编委3分;中华医学 会系列杂志主编 4 分、副主编 3 分,编委 2 分;其他医学杂志主编、 副主编2分,编委1分。一人担任数职,以最高

36、学术职称登记一次。主办学术会议主办国际性学术会议得 3 分,全国性学术会议得 2 分,省级学术 会议得1分;可累积计分,总分不超过标准分。专科 方向(5)专科的临床研究方向专科有23个稳定、明确的研究方向,且与临床工作密切相关, 研究内容系统、具体得5分。科研 项目(16)国家级项目(含正规国际渠道项目)评估前3年,有15项以上得14分,每少1项减2分。部(省)级项目 2评估前3年,有20项以上得2分,每少1项减0.5分。临床方向的科研成果(25)国家级、部(省)级科技奖励(一、二等)10 评估前3年,国家级一等奖1项得10分,二等奖1项得7分;部 (省)级一等奖得 5 分,二等奖得 4 分;

37、可累积计分,总分不超过标 准分。SCI收录、中华医学系列杂志及统计源期刊论著SCI收录每篇得1分;中华系列杂志得0.2分;统计源期刊杂志得 0.05分;可累积计分,总分不超过标准分。发明、新型实用、外观设计专利 每项发明专利得3分,新型实用专利得1分,外观设计专利得0.5 分;可累积计分,总分不超过标准分。行业标准及国家级指南制定 2 主持制定行业标准及国家级指南,每 1 项得 1 分;可累积计分, 总分不超过标准分。学生 教育(14)本科生教学 临床教学不少于本课时的 80%,见习、实习轮转安排合理、到位, 得4分;未承担者不得分;无临床授课扣3分;无见习、实习扣3分。研究生培养评估前 3

38、年,毕业博士生大于 20 人、硕士生大于 20 人,得 10 分。博士生大于10人,硕士生大于10人,得5分。不达标,不得分。继续 教育(20) 国家级、省级(甲类)、市级(乙类)继续教育项目;深入基层举办继 续教育项目(学习班、论坛)10国家级1项次得6分,省级1项次得2分,市级1项次得1份; 举办培训班1次得1分;可累积计分,总分不超过标准分。规范化医师培训 培养合格率大于95%,得10分;每低5个百分点,扣3分。编写 教材(5) 3年内参加教育部、卫生部普通高等院校规划教材编写工作 主编5分,副主编3分,参编1分。第四篇:重点专科建设管理办法Xxxx 医院重点学科、专科(专病)建设与管理

39、办法为加强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及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专病) 建设项目(以下简称“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的管理,保障项目的顺 利实施,提高专科建设质量,经医院研究,制定本办法:1. 各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应以临床医疗为主体,以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为核心,以继承发扬中医药特色优势为重点,加强基础设施条件建设,优化临床诊疗方案,提高医师队伍素质,推动学术技术创新, 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2. 医院全面负责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的具体组织实施与管理,在人 力、物力、财力等方面为完成建设项目任务提供保障;重点专科项目 负责人全面负责项目实施中的具体建设工作。3. 医院成立重点专科建设工作小组,加强专科建设中中医临床诊

40、 疗方案、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术交流、技术推广等方面的管理和 协作,研究制定临床科室设置、病名、诊疗设备配备等标准规范,并 加强与各中医药学术团队合作。4. 各重点专科负责人在科内组织成立专科建设工作小组,工作小 组在项目建设负责人的带领下严格按照重点专科建设计划目标开展工 作,进行专科建设,开展重点病种中医临床诊疗方案的总结、整理、 优化、提高工作。5. 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应当按照中医医院质量监测中心的要求,及 时、真实、准确地报送监测数据。6. 医院成立重点专科领导小组,负责监督专科建设项目的具体落 实。每季度对专科项目建设进行检查。Xx 医院第五篇:重点专科建设工作计划2012 年重点专

41、科建设工作计划康复科的建设和发展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 ,不进则退。如何建设一 所患者满意的康复科,是摆在全体康复工作者面前并需急待解决的一大 问题。中西医结合的康复科的建设,只有以专科专病的建设为突破口,才 能充分彰显中医药特色和优势,才能满足广大群众对中医药防病治病的 需求,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医疗市场中抢占一席之地和立于不败之地。近 几年来,我科通过建设专科专病,既突出了中医药的特色与优势,带动了本 科室整体业务水平的不断提高,在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使我科的 建设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以确保我科的总体建设规划能够按 时、按质、按量完成,并通过项目建设把我科的诊治水平再上一个新 台阶,特制定

42、计划如下:一、加强组织管理 明确目标任务1. 定期组织召开科室建设会议;把任务层层分解、明确任务目标、 落实到人;2. 每季度各责任人给科室领导汇报科室建设进展情况,发现存在 的问题,提出解决思路和措施;3. 每年 12 月底组织开展项目建设工作总结,充分研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找出差距,制定优化措施,并尽量在最短的时间内弥 补和充实。二、加速人才引进培养人才是科室建设的根本。积极努力地在引进人才、培养人才、留 住人才上做文章。通过各种渠道,全面提高科室人才队伍的素质。注 重重点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每年计划送出 1-2 名骨干医师外出进修, 学习结束后能达到独立开展工作。定期邀请上级医院相关

43、专家来我科 会诊讲学。加强内部学习和岗位培训。三、开展对疑难病的专题研究 进一步充实临床诊治能力,推进科技兴院的基本发展思路。积极 开展临床观察和专病基础理论研究。鼓励撰写高质量的专科学术论文。 计划表专科学术论文不少于 2 篇。积极主动和省内外大中型医院康复 科保持交流合作,充分利用外部设备、人才、信息等资源,依靠人才 培养和引进全面提升我创新能力。四、运行医院网站,开展多方位交流 定期把科普知识我科开展的新理论、新技术、新疗法放入医院网 页,加大科室网络科普宣传。让患者能够通过网络了解更多保健知识 和我科的专科业务开展动态。通过网站,扩大我科的影响面;全面提 高我科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积极主动各医院康复科以及学术科研机 构保持学术联系和学术交流,形成自己的学术网络。充分利用和引进 智力资源,不断汲取他们的新疗法、新理论,进行分析研究。融入到 我科的特色诊疗体系中去,使我科的专科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