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当代文学三十年

上传人:m**** 文档编号:218366698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3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现当代文学三十年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现当代文学三十年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现当代文学三十年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现当代文学三十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当代文学三十年(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一编 第一个十年(19171927)1. 1915年 9月,独秀发表新青年标志新文化运动的开始;1917年适发表文学改良 刍议是文学革命的第一篇宣言。2. 文学研究会 于 1921 年 1 月在北京成立,发起人作人、雁冰、地上、统照等等;月刊 小说月报;写法上倾向于19 世纪俄国和欧洲的现实主义,也借鉴自然主义。3. 文学革命取得重大胜利是白话文推翻文言文,白话文获得全面的推广;4. 创造社 于 1921 年 6 月在日本东京成立,成员:郭沫若、资平、郁达夫等等,都是在 日本留学的学生;创造社的文学活动以“五卅”为界分前后期,前期为艺术而艺术,后期 同情无产阶级革命;5. 新月社、语丝社6.

2、 迅主要作品呐喊彷徨 深刻思想主题:国民性与人性主题(1)对旧中国不幸人生的艺术概括(例如啊Q的不幸人生)(2)对封建礼教“吃人”本质的彻底揭露(狂人日记祝福)(3)对国明精神弱点的揭露批判(阿Q精神、阿Q主义)(4)对普遍存在的人与人之间隔膜,冷酷关系的揭露批判(祝福中的人们把祥林嫂的 悲剧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5)对知识分子悲剧命运的思考(伤逝中)(6)对美好人性的赞颂(一件小事中车夫撞了人之后。)7. 小说情节,结构模式:(1)看/被看模式,例如示众里面因为一个示众的罪犯而引 起的人们的聚集,将看与被看体现得淋漓尽致罪犯被人看,也在看别人,而围观的人们在 相互的看,又被看;(2)离去-归来

3、-再离去的还乡模式,例如故乡,小时候看到的闰土形象,后来出 去读书回来时再看到润土,此时的形象完全不同了,后面又离开了故乡,体现了这一模 式;8. 阿 Q 的精神特征:一般特征:遵守“男女之打防”,盲目排外;主要特征:精神胜利法, 虚妄自大,麻木健忘,自轻自贱,化丑为美,欺软怕硬;9. 问题小说,针对社会现象,人生问题,提出问题,试图解决问题核心,人生目的,意义, 价值题材;主题:个性自由,恋爱婚姻,伦理道德,妇女解放故事社会(问题)代表作家:冰心,庐隐,地山10. 问题小说衰落的原因:1.一般只是提出问题而不能正确回答问题或是抽象的“爱的哲学” 或是皈依宗教信仰等,削弱了作品的思想艺术力量,

4、客观上也造成某些积极影响; 2.在艺术上问题讲说比文学革命初期的作品元素,更多的摆脱了旧小说的痕迹,但作品 视野比较狭窄往往承载概念化的毛病。问题小说成为特定历史阶段的文字现象的过去,但它关注社会现实人生的传统,却对多作家 的现实主义创作道路发生了深刻影响。11. 冰心早期的代表作超人,冰心体:不是情节的铺而着力于揭示人物的心里路,或侧 重抒发作者对生活的主观感受;12. 乡土小说指的是二十年代初、中期,一批寄居北京、上海的青年作家,以自己熟悉的故 乡风土人情为题材,旨在揭示宗法制乡镇生活的愚昧、落后,并借以抒发自己乡愁的小 说。乡土小说的特征:首先以批判的眼光审视故乡风习,对愚昧、落后进行尖

5、锐的讽刺和批 判。其次,同情与批判、讽刺与哀怜,悲喜交融的美好风格。第三,对故乡的眷恋,而这眷恋又往往与某种失落感相交织,因而小说大都具有忧郁的 抒情调子,第四,智力描写故乡的风土人情。13. 郁达夫笔下零余者的形象:零余者所表现出来的主要特点,怀才不遇,有着报国无门的 怨恨,时常失业贫困的阴影一直伴着他们有正义感,愤世嫉俗,然软弱无力,自卑推搪 感伤,忧郁,向,耳朵敏感孤傲,妇幼自卑,纵情酒色,以致心里变态有着赶上放荡的 愤世嫉俗。14. 郭沫若女神的地位:开五四先锋的代表性作品。15. 小诗体兴盛于1922 年到1923年创作特点即兴式短诗三五行为一首,表现刹那的感受, 寄托哲理情思。代表

6、作品小诗集宗白华的流动俩宋代的碗诗冰心的繁星和春水。16. 语丝社:1924 年 11月,在北京创刊语丝刊,代表作家迅、作人和林语堂等。 语丝文体:排旧促新、放纵而谈、古今并论,庄谐杂出,简洁明快,不拘一格,这种鲜 明的文体风格,被称作语丝文体。第二编第二个十年(1928年到1937年6 月) 这一时期文学流派,左翼文学、自由主义作家的文学及其他多种倾向文学彼此互竞,共 同丰富者三十年代的文学创作。17. 左联于1930年 3月 2 日在上海成立,全称“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理论纲领宣告“我们的艺 术是反对封建阶级的,反对资产阶级的,又反对“失掉了社会地位的小资产阶级的倾向”, 并且表明要“援助而

7、且从事无产阶级艺术的产生。”“左联”的功绩: “左联”先后出版的刊物有拓荒者萌芽月刊北斗文学报文学导报文 学半月刊等。(1).成立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会。(2).自觉地加强了与世界文学的,特别是世界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联系(3).推动了文艺大众化运动。18. 左联的缺失: 思想理论上教条主义,组织上宗派主义与关门主义。19. 矛盾著名的三部曲:(蚀的三部曲,包括(幻灭,动摇,追求);农 村三部曲,包括(春蚕秋收残冬)20. 矛盾创立了“社会剖析小说”模式:大规模的全景式地反映社会现象,表现各种矛盾斗争, 依理性分析来开拓形象思维的深度创作法,从典型环境坐标来解释并塑造典型人物在戏 剧性强的情节

8、中实现人物性格及其成长使。这种写法逐渐成为左联文学公认的主流,因 而影响深远。21. 老舍笔下的市民世界有老派市民新派市民正派市民三种。22. 茅盾子夜的人物形象:封建地主系列: 老太爷:一具句古老的封建僵尸; 曾沧海:人称“曾剥皮”,地道的靠地主租剥削的土 皇帝、地头蛇。 云卿:靠放“高利贷”起家的地主。这个形象是子夜封建地主系列 中刻画最成功的一个。他体现了资本主义金势力对中国固有的封建伦理和宗法观念的彻 底破坏,也体现了封建地主阶级向资本主义势力的转化。23. 祥子人物形象:曾经正直,热爱生活的劳动者。随着生活愿望的破灭,“他吃,他喝, 他嫖,他赌。他懒,他狡猾,他占便宜,他打架。为了几

9、个出卖人命。小说结束时他已 经沦为行尸走肉般的无业游民。24. 祥子悲剧命运的多重含义:城市平民的命运悲剧、城市文明病与人性的冲突。25. 骆驼祥子的主题:(对城市文明病与人性关系的探讨) 社会层面:反映旧中国城市底层人民的苦难生活、社会批判,包括国民性批判的涵; 文明与人性关系的层面:文明失如引发城市中的人性的污蚀,对病态的城市文明给人性带来的伤害深深忧虑26. 老舍作品的“京味”体现在哪些面: 北京文化对老舍创作的影响(1)取材北京市民凡俗生活,富有地域文化特色。包括风俗的描写。(2)对北京社会生活文化心理结构的揭示,如“官祥”的体面,排场,气派和礼仪。 追求懒散,谦和,温厚的生活等等。(

10、3)创造性运用北京市民俗白浅易的口语。(4)带有北京市民文化烙印的幽默和趣味。27. 巴金的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激流三部曲家、春、秋28. 家里觉新的人物形象,他难于自拔的思想,矛盾,善良清醒,委曲求全,怯懦顺从 以及人格分裂的悲剧命运。是一个多余的人的形象。29. 巴金寒夜中人物形象分析,汪文宣她是一个善良,胆小,懦弱的性格是一个多余的 人的形象曾树生形象的多为信年轻美丽思想开放,富有活力,心孤独苦闷,具有性格悲 剧和社会悲剧。30. 从文一生的小说创作,由两部分组成:“湘西小说”“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有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理想人性和人生的追求者:湘西人性中的美与善的悲剧性思考。萧

11、萧、边城等。都市系列小说:现代文明中传统美好人性的迷失:对城市人性的丑陋描绘和讽刺两相对照 中人的生存状态。绅士的太太(对上层社会中,家庭中人性丑陋的描绘)、八骏图 (对知识分子所谓教授们的人性丑陋的描绘)。31. 左翼小说的特点:1.题材开掘的巨大现实性,阶级视角的社会批判性,广阔生活图景的 写实性;2.崇高美、悲壮美的美学品质。32. 丁玲的代表作品莎菲女士的日记:莎菲女性人物形象满带着五四以来时代的烙 印,心灵上负着时代苦闷的创伤的青年女性叛逆的绝叫者,叛逆的,苦闷的,彷徨的知 识女性形象。33. 京派的特点:人道主义为根基的为人生的创作思想,有文化层面探讨人性、人生和国民 性。多写自然

12、风物、纯真爱情、童心、原始淳朴的人性美和人情美,时或对都市上流社 会发出讽刺。艺术上化“古”纳“洋”,熔写实、浪漫、记“梦”、象征与一炉,把现代抒情写景写意小说推向一个新的阶段。34. “中国诗歌会”成立于 1932 年 9 月。创作特点:(1)描摹重大题材,揭示富有时代特色的政治或社会主题。农民苦难及反 抗,反帝抗日等;(2)直抒胸臆,直接描摹,不同意象;(3)语言通俗,体式自由。35. 戴望舒诗作诗歌艺术历程分为两个阶段,1 早年的诗作多写爱情的苦闷和个人的忧愁, 例如残花的泪,我的素描等同时也有义愤知音,如忧郁的塑造了两类抒情形象 苦闷的孤独者、飘忽秋苑的少女,代表作雨巷。分析雨巷的创作

13、背景,主题36. 戴望舒抗战前后诗风发生的变化:抗战前描写爱情的苦闷和个人的忧愁等表现“孤独者” 的形象,采用现代派诗歌的创作风格。抗战爆发后,容上,关注民族命运,在民族的苦 难中审视个人的不幸。思想上回荡着爱国主义的激情。表现法上,写实与象征结合。形 式上,已半格律的自由体为主。如狱中题壁,我用残损的手掌等。37. 迅故事新编收入了,1922 年1935 年间创作的短篇小说八篇,分别是补天、 奔月、铸剑、理水、采薇、出关、非攻、起死。38. 林语堂“论语派”特点:以刊笔小品文为主,提倡幽默、闲适和独抒性灵的小品,提倡对 现实做冷静起远的旁观,采取与现实拉开距离的自由主义立场,主“以自我为中心

14、,以 闲适为笔调”,“宇宙之大,苍蝇之微皆可取材”。39. 禺雷雨的主题:(1)命运主题,“一部雷雨全都是巧合”;(2)批判封建家长制、 批判父权、夫权写雷雨是为了反封建人物形象分析:朴园,带有浓厚封建性的反动资本家典型,封建本性和资产阶级本性集于一身。(1) 专横冷酷,从对蘩漪的态度进行分析。例如在雷雨中说,“你怎么下来了,完全好了吗?”, “你应该在到楼上去休息”。(2)自私伪善,对侍萍的态度,可以体现出来,如“三十年的功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 了。”(3)凶残狠毒,从对大海的态度进行分析。 蘩漪的人物形象:是雷雨众多人物中塑造的最成功的一个,是“雷雨式的性格”,性格复 杂,但十分真实,有反

15、抗,勇于追求个人幸福。乖戾、孤傲、歹毒。朴园与蘩漪的四次 正面交锋。蘩漪的反对和叛逆行为分析。蘩漪的觉醒意识与忘我的追求。第三编:第三个十年(1937年 7月到1949年9月)40. 国统区的基调表现为昂扬激奋的英雄主义。解放区创作的基调则是明朗朴素。41. 孤岛文学的定义:1937 年 11 月上海沦陷后,有一部分留在上海租界这一类似“孤岛”的 特殊环境中的作家仍然坚持创作,并利用各种艺术形式配合抗日救亡运动,史称“孤岛 文学”。孤岛文学中戏剧最活跃。42. 毛泽东讲话核心容革命文艺“为群众”以及“如为群众”的问题。43. “为群众”的问题:“工农兵向”:文艺“首先是为工农兵服务”,然后才是

16、为城市小资产阶 级劳动群众和知识分子服务。44. 树理代表作品小二黑结婚。 三种农民形象:新一代农民的代表,小二黑和小芹;老一代农民形象,二诸和三仙姑;农村 的封建残余势力金旺和兴旺。45. “树理向”定义:扬称树理是“一位具有新颖独创的大众风格的人民艺术家”,“他的成功不 是偶然的。正是他实践了毛泽东同志的文艺向的结果”46. 树理向涵:(1)要求文学作品具有强烈的政治功利性;( 2)要求文学创作走民族化 和大众化的道路,具备鲜明的民族形式和民族风格,为中国的老百姓(当时主要是指农 民)喜闻乐见。47. 如评价“树理向”48. 描写暴露与讽喻,代表作家天翼的速写三篇,包括华威先生谭九先生的工

17、作 和新生,萧红的长篇讽刺小说马伯乐。49. 钟书围城人物形象分析:鸿渐生性软弱,也不乏事后聪明,耽于想象和言谈, 却缺乏行动的勇气,有文人的清高和自尊,羞于利用不正当的手段获取个人利益,在他 身上始终没有泯灭做人的基本原则和对理想的追寻,但这一点却使他在现实生活中处处 碰壁,节节败退,生活空间越缩越小,以致陷入死一般的绝境之中。50. 艺术特色,首先围城是知识密度最大的现代学人小说,其次是运用高明的象征手法。51. 为什么称围城是新儒林外史:(1) 故事情节及主题分析:围城是中国现代杰出的讽刺小说与鸿渐人生途中留学深 造,谈情说爱,谋事求职和婚姻家庭几个面为主线,在近代中西文化交汇和抗 战时

18、期困难家愁的时代潮流之中反讽的描绘出现代儒林人物群像。(2) 人物形象分析:鸿渐生性软弱,也不乏事后聪明,耽于想象和言谈,却缺 乏行动的勇气,有文人的清高和自尊,羞于利用不正当的手段获取个人利益, 在他身上始终没有泯灭做人的基本原则和对理想的追寻,但这一点却使他在现 实生活中处处碰壁,节节败退,生活空间越缩越小,以致陷入死一般的绝境之 中。52. 路翎主要作品:中篇小说饥饿的郭素娥,短篇集青春的祝福求爱在铁链 中,长篇小说财主底儿女们。53. 爱玲小说传奇的思想主题:熟悉中西杂错的香港、熟悉日益金化的都市旧式大家庭 的丑陋,表现沪港两地男女间千疮百的经历,是她最主要的文学切入点。她所提供的正

19、是处于现代环境下,却仍然颓固保留的中国式的封建心灵的文化错位。54. 代表作品金锁记中七巧人物形象:性格极端的人物形象。由被虐待、到自虐,最终 发展到虐待自己亲生的儿女,这个畸变的过程映衬出中国几千年的传统封建家庭制度下 女性、母亲的历史和男权社会中女人的生存状态。55. 爱玲倾城之恋中人物形象: 柳原:风流浪子,社会的叛逆者,不为世俗所拘。 白流:倾国倾城的美貌,他对柳原的经济依附关系,屈从。56. “倾城”在作品中具有双重含义,一指美貌。流貌美如花,堪可倾城;二指香港的倾覆。57. 倾城之恋的主题:作者对女性生存困境的悲悯58. 倾城之恋意象:“城”和“墙”的象征意义:“城”的意象:(1)

20、上海的白公馆:是一个 压抑窒息、单调无聊的死灭世界;(2)香港:表面看来到处是新奇与洋气,但在作者 笔下也是充满了虚空的心理体验。59. 解放区新型小说,以农村为题材的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立波的暴风骤雨 “土改小说”的代表作60. 艾青作品中的意象:(1)土地的意象,对祖国的深爱对人民的深爱以及对他们命运的 关注与探索;是民族精神象征中华文明的象征,也是祖国命运的象征。(2)“太阳”的 意象:蕴含着诗人对光明、理想、美好生活热烈的不息的追求。赏析向太阳黎明 的通知等。61. 艾青的贡献和地位? 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人之后推动一代诗风的重要诗人。 (1)完成了新诗不同倾向(忠于现实的战斗的传

21、统与现代派诗艺的探索)的综合;(2) 是中国新诗界沟通中外诗歌的桥梁之一,译成十多种文字在国外发表与出版;(3)不 仅从事文学实践,还写了诗论及其他论文,提出了一系列关于诗的见解。62. 艾青忧郁诗绪本质:(1) 非一己的悲苦与感伤,是民族的哀感、时代的愤懑;(2) 从生命体验出发,扩大为对受苦民众的同情,对悲苦民族命运的关怀,对人类悲剧命运 的悲悯,对人类未来的信念和向往;(3)忧郁的孕蓄,浓烈和时代使命感的融合。63. 七月诗派:“七月派”是在艾青的影响下,以文艺理论家兼诗人风为中心,以七月、 希望等杂志为基本阵地而形成的青年诗人群,主要代表诗人有藜、绿原、牛汉、冀 汸等人。64. “七月

22、派”创作的基本特征:强烈的革命激情,鲜明的政治倾向,重体验的现实主义;艺 术上:追随艾青,倾向于诗歌的散文化,对自由体诗的发展作出贡献。65. “七月派”的创作特色:(1) 把诗作为战斗的武器。感伤郁情情绪(2) 抒发鲜明的主观战斗激情,注重主观感情的直接宣泄和抒发(3) 发掘和歌颂民族的生命强力,塑造行动着的历史强者抒情主人公形象。66. “中国新诗派”的艺术主:主“人的文学”、“人民的文学”和“生命的文学”的综合;既反对逃 避现实的唯艺术论,也反对扼杀艺术的唯功利论,企图在现实和艺术之间求得恰当的平 衡。67. 敌后根据地的“新歌谣”就是在民间传统歌谣形式中注入革命的容,以达到宣传教育普及 革命思想的目的。68. 歌谣体新诗代表作季的贵与香香69. 四十年散文包括:(1)报告文学 (2)继承迅传统的杂文 (3)小品散文。70. 新歌剧白毛女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