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50mw-太阳能电池片、电池组件、发电系统等光电系列产品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218358288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 页数:99 大小:658.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年产-50mw-太阳能电池片、电池组件、发电系统等光电系列产品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_第1页
第1页 / 共99页
年产-50mw-太阳能电池片、电池组件、发电系统等光电系列产品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_第2页
第2页 / 共99页
年产-50mw-太阳能电池片、电池组件、发电系统等光电系列产品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_第3页
第3页 / 共99页
资源描述:

《年产-50mw-太阳能电池片、电池组件、发电系统等光电系列产品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产-50mw-太阳能电池片、电池组件、发电系统等光电系列产品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9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1.总 论1.1项目背景1.1.1项目名称年产50MW太阳能电池片、电池组件、发电系统等光电系列产品生产项目1.1.2承办单位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地 址法定代表人:1.1.3承办单位概况XX股份有限公司,位于省会合肥国家级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环境优美,交通便利。是一家专业从事太阳能光电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产品主要包括太阳能电池组件、太阳能照明系列(太阳能路灯、庭院灯、草坪灯、景观灯、地埋灯)、太阳能交通信号灯(道路信号灯、水上航标灯)、太阳能消防警示灯、太阳能广告灯箱、太阳能杀虫灯系列、太阳能发电系统等。公司生产的产品外观新颖、质量可靠,节能、环保、安全、无污染,广泛用于室内

2、外照明、景观亮化、交通安全等领域,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空间与市场发展前景。公司拥有一支由博士、硕士、高级工程师等高级人才组成的研发团队,同时公司还与合肥工业大学等高等院校进行产学研合作,研发力量雄厚,技术工艺先进,生产设备齐全,售后服务完善,内部管理科学,并坚持“以创新谋发展,以质量求生存,以诚信立市场”的经营理念,欢迎各地客商前来洽谈惠顾。1.1.4项目建设背景、意义和必要性能源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物质基础,是维持和发展社会经济、人类生活及物质文明的最基本因素,人们的各种生产活动和日常生活都离不开能源。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能源消耗量不断增加。尤其是近一百年来,产业革命后工业的大发展及全世界人

3、口的增长,使人类对能源的消耗量急剧增长。人类目前使用主要化石能源有煤炭、石油、天然气三种。全球一次能源消费量在1971-2002年的平均年增长率是2%,在2001-2004年为3.7%,其中2003-2004年为4.3%。增长率不断提高的主要原因是:亚太地区在2001-2004年的平均年增长率为8.6%,特别是中国,在2003-2004年,达到了15%。美国能源部能源信息管理综合分析及预测办公室(EIA)于2007年5月发表的“2007能源形势”(Energy Outlook 2007)(DOE/EIA-0484(2007)估计,世界能源消费量从2004年到2030年预计将增加57%。在燃料中

4、,石油一直占有最大份额,2004年占38%。到2030年将降低为34%。煤炭是消费量增长最快的燃料,在世界能源份额从2003年的25%,只经过一年,2004年就提高到26%,预计2030年将增加到28%。在这期间,发电用煤将占世界煤耗量的2/3。世界工业用煤增长量中,中国将大约占78%。到2030年,全世界消耗的一次能源要比1990年增加120%。然而地球上化石燃料的蕴藏量是有限的,根据已探明的储量,全球石油可开采约45年,开然气约61年,煤炭约230年,铀约71年。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到2060年全球人口将达100亿-110亿,如果到时所有人的能源消费量都达到今天发达国家的人均水平,则地球上

5、主要的35种矿物中,将有1/3在40年内消耗殆尽,包括所有的石油、天然气、煤(假设为2万亿吨)和铀。所以,世界化石燃料的供应正在面临严重短缺的危机局面。中国的经济正在高速发展,能源消耗量也在迅增加,预计中国到2030年一次能源消费的平均年增长率为3.5%,居世界第一。虽然中国的能源资源总量比较丰富,目前能源产量居世界第二,但是由于人口众多,人均能源资源拥有量在世界上处于较低的水平,一次能源的储量低于世界平均值,能源供应形势不容乐观。另一方面,由于人类的能源消费活动,主要是化石燃料的燃烧,造成了环境污染,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冰山融化,海平面上升,沙漠化日益扩大等现象的出现,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人们逐

6、渐认识到,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治理大气环境,防止污染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2007年1月10日,世界经济论坛等机构在日内瓦发布的“2007年全球风险”报告称,气候变化是21世纪全球面临的最严重挑战之一,由全球变暖造成的自然灾害在今后数年内可能会导致某些地区人口大规模迁移、能源短缺,以及经济和政治动荡。2007年2月2日,会聚了来自130多个国家的2500多名专家的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发表了第4份全球气候变化评估报告。这份报告综合了全世界科学家6年来的科学研究成果,报告称气候变暖已经是“毫无争议”的事实,过去50年全球平均气温上升“很可能”(指正确性在90%以上)与人类使用化石燃

7、料产生的温室气体增加有关。报告预测,到2100年,全球气温将升高1.8-4,21世纪海平面将至少上升19-37cm,如果近年出现的北极冰层大量融化的趋势继续发展,海平面最多将升高28-58cm,有不少海岛和沿海城市将沉入海底。Energy Outlook2007统计并预测了部分国家和地区在1990-2030年的CO2排放量,见表1-1。表1-1 部分国家和地区1990-2030年的CO2排放量(单位:百万吨)国家/地区历史数据预测数据2004-2030年平均增长率(%)19902003200420102015202020252030美国49895800592362146589694474257

8、9501.1加拿大4745895846486596947227501.0墨西哥3003853854815325926446992.3日本101512441262127412901294129713060.1韩国2384754975235746146496911.3澳大利亚/新西兰2914104244724905165495731.2俄罗斯233416021685180919082018211421851.0中国2241389847076497760787959947112393.4印度57810401111128315071720194021562.6中东4051211128916021788

9、1976214323062.3非洲649895919114012911423154316552.3中南美洲6739811027123514131562170818512.3总计21246255082692230860338893685439789428801.8由表1-1可见,世界CO2排放量的年平均增长率是1.8%,到2030年CO2排放量将是1990年两倍多。而中国是以年平均增长率3.4%的速度在增加,虽然中国的CO2人均排放量不算高,但由于中国人口众多,排放总量很快就将超过美国而成为世界第一位。而且中国中能源利用率不高,能源消费以燃煤为主,煤炭中所含的硫等有害成分很高,所以受到普遍关注。

10、据世界银行估计,到2020年中国由于空气污染造成的环境和健康损失,将达到GDP总量的13%。减少CO2排放量,保护人类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当务之急。能源短缺、环境污染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两大问题,制约着人类经济和社会发展。太阳能作为XX和可再生能源的一种,因为其具有清洁环保、永不衰竭的特点,受到世界各国重视。太阳每秒释放出的能量是3.8651026J,相当于每秒燃烧1.321026吨标准煤所产生的能量。太阳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1.5亿千米,太阳辐射的能量大约只有1/22亿到达地球,大约为173104亿千瓦。其中,约19%被大气吸收;约30%被大气和尘粒和地面反射回宇宙空间;穿过大气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辐

11、射能约占51%(81104亿千瓦)。由于地球表面大部分被海洋覆盖,到达陆地表面的能量大约只有17104亿千瓦,占到达地球范围内太阳辐射能的10%。这个能量相当于全球1年内消耗总能量的3.5万倍。1954年美国贝尔实验制成第一个效率为6%的太阳能电池,经改进效率达到10%,并于1958年装备美国先锋1号人造卫星,成功运行8年。20世纪70年代前太阳能光伏发电主要用于外层空间。20纪世70年代以后随着技术进步,开始在地面应用,太阳能光伏发电推广到很多领域。近年来太阳能光伏产业加速发展,现已成为世界上发展速度最快的高新技术产业之一。为了应对化石燃料逐渐短缺和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必须逐步改变能源消费结

12、构,大力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在能源供应领域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我国属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国家之一,辐射总量在 3.31038.4106 千焦/米 2年之间。全国三分之二以上国土面积和年总日照量都已超过 5020MJ/m2,年平均日明时间已超过 2200 小时,属于太阳能利用丰富地区,具有开发和利用太阳能的有利条件。可现生能源法和“十一五”规划都把太阳能的开发利用提高到国家和战略地位,各省市也都相应的制定了利用XX的发展规划,如城市建筑节能、城市亮化、景观照明、街道照明、小区照明、公共场所照明,这些都为太阳能末端应用产品开发和利用提供了巨大商机。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对于节约常规能

13、源,保护自然环境,促进经济持续发展和人类社会不断进步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对于促进安徽省太阳能光伏产业和地方经济发展是十分必要的。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新技术实现产业化的决定(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4)国务院关于发布实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的决定(国发200540号)(5)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6)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纲要(2006-2020年)(7)安徽省人民

14、政府关于做好合肥国家科技创新试点市实施工作的通知(皖政秘2004157号)(8)合肥国家科技创新试点市实施方案(9)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10)项目承办单位提供的有关文件资料1.3项目概况1.3.1建设地点合肥经济开发区锦绣大道225号1.3.2建设规模本项目投资67000万元,建设太阳能光伏产品研发生产基地。本项目竣工后,年产太阳能电池片50MW、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10MW、太阳能光电照明产品100KW、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400KW,年销售收入196000万元,年利润29446.6万元。1.3.3主要建设内容(1)建设1号厂房、2号厂房、3号厂房、4号厂房、5号厂房、6号厂房和7号厂房,建

15、筑面积75936平方米。(2)根据生产纲领和生产工艺要求购置生产设备(3)新建公用辅助建筑行政办公楼 建筑面积11000平方米技术研发中心大楼 建筑面积11000平方米测试中心楼 建筑面积1470平方米员工宿舍楼和员工餐厅 建筑面积5590平方米门卫 建筑面积50平方米污水处理站 建筑面积90平方米变配电房 建筑面积100平方米(4)公用辅助工程给排水管网供电线网及照明围墙道路、广场、停车场消防绿化1.4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1-2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序号名 称单位数量或指标备注1建设规模1.1总投资万元670001.1.1其中:建设投资万元59814.21.1.2建设期贷款利息万元1900.81.

16、1.3铺底流动资金万元52851.2征地亩1501.3职工人数人6242生产规模2.1太阳能电池片MW502.2太阳能电池组件MW102.3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KW4002.4太阳能光电照明产品KW1003经济指标3.1年销售收入万元1960003.2总成本费用万元155797.73.3销售税金及附加万元10755.73.4(其中:增值税)万元(9689.7)3.5年利润总额万元29446.63.6投资利润率%37.123.7投资利税率%50.683.8投资回收期(静态)年4.55含建设期所得税后投资回收期(动态)年6.65含建设期所得税后3.9内部收益率%38.33所得税后3.10净现值(I=

17、12%)万元80433.8所得税后3.11盈亏平衡点%41.933.12借款偿还期年4.232.市场预测2.1世界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现状2.1.1太阳能电池生产现状1954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的恰宾、富勒和皮尔松制成第一个效率为6%的太阳电池,经过改进,效率达到了10%,并于1958年装备于美国的先锋1号人造卫星上,成功地运行了8年。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光伏发电主要是在外层空间应用,至今人类发射的航天器绝大多数是用光伏发电作为动力的,光伏电源为航天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20世纪70年代以后,由于技术的进步,太阳电池的材料、结构、制造工艺等方面不断改进,降低了生产成本,开始在地面应用,光伏发电逐

18、渐推广到很多领域,但价格偏高。1997年前太阳电池产量的年增长率平均为12%左右,由于一些国家宣布实施“百万太阳能屋顶计划”,1997年增长率就达到了42%。全球1977-1989年的太阳电池历年产量见表2-1,1990-2006年的太阳电池产量如图2-1所示,2007年的产量达到了4000MW。在1997-2007年的10年中,平均年增长率为41.3%,最近5年,更是达到了49.5%。可见,近年来光伏产业正在加速发展,已成为世界上发展速度最快的高新技术产业之一。表2-1 全球1977-1989年太阳电池产量年度1977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881989产量(MW

19、)0.59.321.625.024.427.529.135.042.2图2-1 全球1990-2006年太阳电池产量(单位:MW)在很长时间内,太阳电池产量基本上一直是美国居第一位,1999年开始被日本超过,并长期保持领先地位,到2007年,中国迅速崛起,产量已经超过日本而成为世界第一位。全球2006-2007年太阳电池产量见表2-2。表2-2 全球2006-2007年太阳电池产量国家/地区2006年2007年产量(MW)比例(%)产量(MW)比例(%)日本926.836.19920.023.00中国大陆438.017.101088.027.2中国台湾169.56.62368.09.20德国5

20、08.019.83810.020.25欧洲其他172.36.73252.86.32美国179.67.01266.16.65世界其他166.96.52295.157.38总计2561.21004000.05100据欧盟在2008年2月发表的Photovoltaic Energy Barometer统计,世界前15个最大光伏公司2006年、2007年的产量见表2-3,其中容量是指生产能力。表2-3 世界前15个最大光伏公司2006年、2007年的产量公司国家/地区产量(MW)容量(MW)2006200720072008Q-Cells德国253389516925Sharp日本434363710710

21、无锡尚德中国1583275401000Kyocera日本180207240300First Solar美国60207308323茂迪中国台湾102196240400Sanyo日本155165265350SunPower美国-菲律宾63150214414保定英利中国35143200400Solarworld德国86130205260Mitsubishi日本111121150150BP Solar美国-英国86102130130晶澳太阳能中国25113175425江苏林洋中国2588240360Isofoton西班牙6185135180其他公司6409481908总计247437336176102

22、49初步数据。2.1.2太阳能光伏应用市场自20世纪70年代光伏发电开始在地面应用以来,在相当长时期内,主要是在无电地区离网应用,为解决偏远地区农、牧民的基本生活用电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为航标灯、微波通信中继站、铁路信号、太阳能水泵等提供了安全可靠的电源。离网光伏系统应用的规模和领域不断扩大,为解决工、农业特殊用电需要做出了贡献。1990年德国率先提出了“一千个太阳能屋顶计划”,在居民住宅屋顶上安装容量为1-5KW的光伏并网系统,由于采取了一些优惠政策,项目结束时共安装了屋顶光伏系统2056套。以此为契机,德国在1995年安装光伏系统容量为5MW,1996年增加一倍,达到10MW,1999年

23、更是扩大为15.6MW。1999年1月德国开始实施“十万屋顶计划”。2000年安装光伏系统容量超过40MW,2006年为850MW,2007年增加到1103MW,累计安装量已经达到3846MW,其中,离网光伏系统35MW,其余都是并网系统。目前,德国的光伏市场已从探索阶段发展成为繁荣的专业市场,其安装总量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EPIA在2008年2月发表达的Global Market Outlook for Photovoltaics until 2012研究报告中,统计了1994年以来欧洲和全球的光伏安装量,见表2-4。表2-4 1994年以来欧洲和全球的光伏安装量 (单位:MW)年度1994

2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欧洲901281882663735431089198129714500全球502580669795948115014281762220127953847525368519100*2007年统计到12月报告同时还对2012年之前一些国家的光伏市场发展进行了预测,根据政府和有关机构对光伏的支持力度,提出了两种方案:低方案是指完全按照市场运作规律,没有任何额外的支持机制的情况;高方案是指在很多国家实行政策支持的机制。不同的方案下,光伏市场的发展速度也不一样,一些国家光伏市场的逐年预测见表2-5。

25、表2-5 一些国家光伏市场的逐年预测 (单位:MW) 年底国家/地区低方案高方案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德国850110015001500150016501800850110015001750200022002400西班牙9730030030040040040097300500500600600600意大利1240801302002703601240150300400540730希腊1.2210501001301801.2220100200270360法国14456012020027030014451502

26、50300400540葡萄牙21015203040502102040507090美国141259350600100013501800141259400800140019002550中国1220253550709012203570100140180日本286230200200200270360286230300400500680910韩国21501002504005407302150150300500680910印度12201002003004105452120150300400540730其他地区150170200250300410545150170250350500680910总计15982

27、2462940365546805810722015982246362551606950870010910注:2007-2012年的数据均为估计算近年来世界光伏市场发展的一个特点是并网光伏系统所占份额迅速扩大,在2001年并网光伏系统的用量就超过了离网光伏系统,此后差距逐渐拉大,并网光伏系统所占份额变化见表2-6。表2-6 并网光伏系统所占份额变化年度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份额(%)7.921.323.529.941.750.451.455.565.9707580据欧盟在2008年2月发表的Photovoltaic Ene

28、rgy Barometer 统计,由于德国、西班牙和意大利的努力,2007年欧盟安装了1541.2MW,其中并网光伏系统占绝大多数,达到了99.5%,而离网光伏系统只占0.5%,使2007年欧盟的总安装量达到了4689.5MW。累计安装的并网光伏系统占97.3%,离网光伏系统只占2.7%。世界并网光伏系统所占份额的平均值也达到了80%。可见,光伏发电正在发挥越来越大的替代作用。在亚洲,除日本外,韩国的光伏市场发展也很迅速,在2003年光伏系统安装量为6MW,到2006年末已累计安装34MW,其中包括37座商业电站,容量总共10MW,3年中增长了将近6倍,预计在2007年安装量为40MW,200

29、8年将达到100MW。韩国计划到2012年可再生能源发电要占总发电量的8.4%,其中有10万套户用屋顶光伏系统,每套容量为3KW,共计300MW;4万套公共建筑屋顶光伏系统,每套10KW,共计400MW;3万座分布式电站,每座大约20KW,这样,光伏系统累计安装量将达到1.3GW。为了达到这个目标,韩国开始实施第二个光伏发展十年计划,参照德国发展光伏的经验,政府采取的扶助政策是,对小于30KW的光伏系统,上网电力以711.25韩元/KWh(大约合0.55欧元/KWh)的价格收购;对大于30KW的光伏系统,上网电力以677.38韩元/KWh(大约合0.52欧元/KWh)的价格收购;另外还有15年

30、的投资退税等优惠措施。可以预料韩国的光伏市场将会得到迅速的扩展。至2000年末,全球累计安装光伏系统1200MW,到2007年已超过9200MW。1998年以来,年平均安装量的增长率超过了35%。2007年光伏产业的产值已超过130亿欧元。2.2中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现状中国于1958年开始进行太阳能光伏发电的研究开发,1971年首次将太阳电池成功地应用在“东方红二号”人造卫星上。此后,由于技术的发展,1973年开始将太阳电池应用于地面,首先在天津港用于航标灯电源。1977年全国太阳电池产量只有1.1KW,价格为200元/W左右。由于受到价格和产量的限制,市场发展缓慢,在地面应用仅限于小功率电

31、源系统,功率一般在几瓦到几十瓦。20世纪70年代,中国建立了一批光伏生产企业,但是生产规模小,技术水平落后;80年代中期,先后引进了5条单晶硅和1条非晶硅太阳电池生产线设备,提高了产品质量,年生产能力猛增到4.5MW,销售价格从1980年的80元/W下降到50元/W左右,然而实际产量只有几百千瓦。2000年开始,由于受国际大环境的影响及政府项目的实施,特别是2002年国家启动了“送电到乡”工程,在西部七省区共安排了47亿元资金,在内蒙古、青海、新疆、四川、西藏和陕西等12个省(市、自治区)的1065个乡镇,建成了721座光伏或风光互补电站和268座小型水电站,解决了约30万户、130万人口的基

32、本生活用电问题。其中,安装了光伏和风光互补电站15.5MW,工程总投资16亿元。2002年全国太阳电池的产量为6MW,2003年就达到了12MW。“送电到乡”工程的实施,带动了国内光伏产业的发展,也造就了国内一大批光伏企业,促进了中国光伏产业的人才培养和能力建设,对发展中国的光伏产业起到了巨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近年来,由于欧洲光伏市场,特别是德国和西班牙市场的拉动,中国的光伏生产能力迅速增长,2003年以后,中国的太阳电池年增长量都成倍增加,增长率远超过世界其他各国。表2-7是中国大陆地区近年来太阳电池产量变化情况,到2007年,中国的太阳电池生产量已经超过日本而居世界第一位。表2-7 中国大

33、陆地区近年来太阳电池产量变化情况 (单位:MW)年度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非晶硅电池0.61.62.026.08.01228.3晶体硅电池2.43.04.01044137.74261059.7总计3.04.66.01250145.74381088年增长率(%)53.330.4100316.7191.4200.6148.4 相对太阳电池产量的飞速发展,中国的光伏市场发展却远远落在后面,2007年尽管光伏系统的安装量比2006年增长了一倍,达到了20MW,但是与当年太阳电池产量1088MW相比,只占到1.84%,这就意味着太阳电池产量有98%以上需要出口。

34、累计太阳电池安装量还不到世界总量的1%,虽然2005年可再生能源法颁布以后,对于光伏市场产生了积极影响,各地也都在努力发展光伏应用,一批光伏工程正在兴建,大量应用产品正在推广,但是总体发展还是相当缓慢。1976年以来中国光伏系统年安装量见表2-8。表2-8 1976年以来中国光伏系统年安装量 (单位:MW)年度19761980198519901995200020022004200520062007年安装量0.00050.0080.070.51.553.320.31051020累计安装量0.00050.01650.21.786.6319456570801002.3太阳能光伏市场预测近几年国际上光

35、伏发电快速发展,2007年全球太阳能新装容量达2826MWp,其中德国约占47%,西班牙约占23%,日本约占8%,美国约占8%。2007年,在太阳能光电产业链中有大量的投资集中到新产能的提升上。除此之外,太阳能光电企业在2007年间的贷款融资金额增长了近100亿美元,使得该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欧共体联合研究中心在2007年9月发表的PV Status Report 2007报告中指出,2006年光伏产量达到了2529MW(注:各个统计机构的数据稍有不同),年增长率超过了40%,市场营业额为120亿欧元,目前已成为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预计在2010年市场营业额将达400亿欧元。2007年4月10日

36、,美国PHOTON咨询公司在做了大量调查分析后,在报告中指出,到2010年光伏发电的成本将至少降低40%到0.15美元/KWh。如果制造、设计、安装都很完美的情况下,在一般太阳光照地区,如德国南部,甚至可以降低到0.12美元/KWh,或系统价格大约1.85美元/W;而在太阳光照好的地区,如加利福尼亚和西班牙,则可到0.10美元/KWh以下。到2010年实现光伏电价为0.10-0.15美元/KWh,将低于一些发达国家居民使用电网电价的50%。相应地,光伏市场需求量将达到1500GW。中国太阳能资源非常丰富,理论储量达每年17000亿吨标准煤。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的潜力非常广阔。中国光伏发电产业于2

37、0世纪70年代起步,90年代中期进入稳步发展时期。太阳电池及组件产量逐步稳步增加。经过30多年的努力,已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在“光明工程”先导项目和“送电到乡”工程等国家项目及世界光伏市场的有力拉动下,中国光伏产业迅猛发展。到2007年年底,全国光伏系统的累计装机容量达到10万千瓦(100MW)。中国的经济正在又好又快地向前发展,同时又面临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和双重压力。在国际大气候的影响下,中国的光伏产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太阳电池产量已跃居世界第一。今后在政策驱动和技术进步的条件下,光伏市场有可能向更高的目标迈进,并在2030年以后达到同世界其他国家相一致的目标,逐渐实现光伏发电

38、的上网电价达到常规电价的水平。2008年3月3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了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对“十一五”期间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做了全面的规划和部署,提出到2010年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例要达到10%,全国可再生能源年利用量达到3亿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硫年排放量约400万吨,减少氮氧化物年排放量约150万吨,减少烟尘年排放量约20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年排放量约6亿吨,太阳能发电总容量达到30万KW,年产能量5.4亿KWh,折合标准煤19万吨。随着常规能源的逐渐减少,国际石油价格在不断飙升,同时人们对于环境污染、气候变暖等问题也日益重视。逐步改变能源消费结构,大力开发以太阳能为代表

39、的可再生能源,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已经成为普遍的共识。太阳能光伏发电在相当长时期内,将保持快速发展的趋势,经过一定时间,将会逐渐在能源结构中占有相当的份额,可以预期,到21世纪末,太阳能发电将成为主要的能源,一个光辉灿烂的太阳能新时代必将到来。太阳能照明及光伏发电在国内市场近年迅猛发展,太阳能储存能源极其巨大,是人类取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宝库,光电池可以把太阳光转化为电能。以此做照明灯具的能源使发光体发光。本项目主要研制太阳能光电产品,主要包括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组件、太阳能照明产品、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太阳能灯具,包括太阳能路灯、庭院灯、景观灯等,是理想的道路照明灯具,广泛应用的学校、医院

40、、道路、公园、工厂、住宅小区等公共场所。太阳能交通指示标志,则是广泛用于道路、水运交通,产品无需外接电源,使用非常方便。目前,虽然全国太阳能灯具生产企业已发展到50多家,但均以小型企业为主,没有形成规模,主要分布在上海、深圳、江苏、浙江等地,而且,很多企业的产品都是以出口为主。从目前国内市场需求来看,虽然太阳能光电产品一次性投入较大,但日后的使用、维护成本较低,而且,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国家政策的鼓励、支持,此类产品的市场需求将会明显增加。从目前市场调研情况看,同类企业的产品主要出口海外。由于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太阳能照明、发电等系统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的使用非常广泛,其市场需求很大。本项目产

41、品在服务国内市场同时,有关产品还将出口海外。本项目目标为努力将安徽的光伏产业做大做强,这对促进我国太阳能电池的产业化,形成安徽省在XX领域的产业链、实现可持续、超常规、跨越式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综上所述,本项目产品市场广阔。3.建设规模、建设内容与产品方案3.1建设规模本项目总投资67000万元,建设太阳能光伏产品研发生产基地。项目竣工后,年产太阳能电池片50MW、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10MW、太阳能光电照明产品100KW、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400KW,年销售收入196000万元,年利润29446.6万元。表3-1 生产纲领产品名称规格单位数量备注1太阳能电池片125.156系列单晶硅片、多晶

42、硅片MW502太阳能电池组件125单晶、156多晶MW103太阳能光电发电系统KW4004太阳能光电照明产品KW100太阳能路灯、庭院灯、草坪灯3.2建设内容3.2.1生产厂房和仓库建设1号厂房、2号厂房、3号厂房、4号厂房、5号厂房、6号厂房和7号厂房,建筑面积75936平方米。3.2.2生产设备根据生产纲领和生产工艺要求购置生产设备3.2.3公用辅助建筑(1)行政办公楼 建筑面积11000平方米(2)技术研发中心大楼 建筑面积11000平方米(3)测试中心楼 建筑面积1470平方米(4)员工宿舍楼和员工餐厅 建筑面积5590平方米(5)门卫 建筑面积50平方米(6)污水处理站 建筑面积90

43、平方米(7)变配电房 建筑面积100平方米3.2.4公用辅助工程(1)给排水管网(2)供电线网及照明(3)围墙(4)道路、广场、停车场(5)消防(6)绿化3.2.5工程项目表3-2 工程项目表序号工程名称功用建筑面积()备注1生产车间和仓库1.11号厂房太阳能光电照明产品生产车间48001.22号厂房原辅材料库100801.33号厂房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生产车间115201.44号厂房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生产车间46081.55号厂房成品库86401.66号厂房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车间74881.77号厂房太阳能电池片生产车间28800小计759362公用辅助建筑2.1行政办公楼110002.2技术

44、研发中心大楼110002.3测试中心14702.4员工宿舍和餐厅55902.5门卫60三处2.6污水处理站902.7变配电房100小计293103公用辅助工程3.1给排水管网3.2供电线网及照明3.3围墙3.4道路、广场、停车场3.5消防3.6绿化合计1052463.3产品方案 表3-3 产品方案一览表序号名称规格单位年产量包装方式1太阳能电池片125单晶MW30纸箱包装,1000片/箱156多晶MW202太阳能电池组件156多晶,220WMW4纸箱包装,每箱2组125单晶,175WMW5125单晶,80WMW13太阳能照明产品125单晶,126多晶KW1004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125单晶,1

45、75WKW4004厂址选择4.1厂址位置本项目占地150亩。4.2建设条件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合肥市南郊,是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级开发区,在中西部13个开发区中发展速度位居首位。开发区规划区域39平方公里,东近骆岗机场,西贴合九铁路,南滨巢湖,北接312国道。开发区已实现道路、供水、排水、供电、供气、供热、通讯等“七通一平”,基础设施齐全、建厂条件十分优越。4.2.1自然条件(1)地形本项目用地平整,地质条件较好,地形地貌变化不大,地下无人防工程及管线。已实现“七通一平”,适合工厂建设。(2)气象水文条件合肥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日照充足,雨量适中,无霜期较长,适宜工厂建设。年平均气温 15.7

46、极端最高气温 41极端最低气温 20.6最热月平均气温 28.2最冷月平均气温 2.1土壤冻结最大深度 110mm年相对湿度 76%年平均降雪日 10.7天最大积雪厚度 450mm年平均风速 2.6m/s年平均降水量 988.4mm年平均气压 101.25kpa全年主导风向 东北风4.2.2交通条件本项目位于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距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明珠广场、明珠国际大酒店、安徽国际会展中心2公里。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合肥市南郊,开发区行政规划区域39平方公里,东近骆岗机场,西贴合九铁路,南邻巢湖,北接312国道。交通十分便利。4.2.3公用设施条件(1)供电开发区高压电网经过厂区大门

47、外,本项目需要,供电部门可免费增容。(2)供水开发区自来水供水主管已铺设到厂区,供水十分方便。(3)排水开发区内已有排污管直通市排污总管,本项目的生活污水可直接排放至开放区排污管内。5.技术方案、设备方案与工程方案5.1设计原则与工厂组成5.1.1设计原则(1)本产品为高新技术产品,设计中要广泛采用与生产纲领相适应的新工艺新技术,建成最高水平的生产线。(2)工艺方法的确定,主要工艺设备的选型都要围绕质量目标和经济目标进行。(3)坚持“少投入、多产出”原则,尽量选用精度和质量都满足要求的国内设备,机械化、自动化程度要以保证质量、有利安全、减轻工人劳动强度和提高效率为前提,有重点地采用自动控制、自

48、动检测等。(4)厂房设计要结合中国国情,按照产品及工艺要求适当提高标准,特别是密封、防尘、保温。(5)环保、消防、安全卫生设施要贯彻“三同时”原则。5.1.2生产纲领表5-1 生产纲领一览表产品名称规格单位数量备注1太阳能电池片125.156系列单晶硅片、多晶硅片MW502太阳能电池组件125单晶、156多晶MW103太阳能光电发电系统KW4004太阳能光电照明产品KW100太阳能路灯、庭院灯、草坪灯5.1.3工作制度根据国家行业标准(JBJ/T2-2000)及有关规定,工厂实行每周5天工作制,全年工作250天。根据本项目生产特点,生产车间实行2班工作制,每班工作8小时。5.1.4工厂组成及任

49、务表5-2 工厂组成与任务一览表序号部门名称工作任务备注一生产部门1太阳能光伏电池生产车间太阳能电池片、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生产2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生产车间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生产3太阳能光电照明产品生产车间太阳能路灯、庭院灯、草坪灯、交通标志灯等产品生产二辅助部门1研发中心新产品研发、新工艺推广2生产技术部门生产调度提供技术支持3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产品质量检验、计量4供销部门原辅材料采购供应、市场开拓、产品销售、仓储物流、质量反馈、售后服务5仓库原辅材料及成品储存6公用动力部门水、电等动力供应,环境保护7全厂性设施工厂管理、后勤服务5.2工艺技术方案5.2.1本项目技术基础本项目承办单位安徽派雅X

50、X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太阳能光电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几年来,该公司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做大量的人才和技术储备工作。该公司招贤纳士,引进人才,现已拥有一支由博士、硕士组成的研发团队,与浙江大学、安徽工程科技学院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投入资金,购置研制设备,在国内调研和消化吸收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光伏中心、美国Georgia理工大学光伏中心、德国Fraunhofer太阳能系统研究所、日本Kocera太阳能公司等有关资料基础上,进行了太阳能光伏产品预研和小规模试生产,取得成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生产工艺,并成功开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太阳能光电产品专用智能

51、控制系统、专用光源等。太阳能照明产品小批量投入市场,受到用户欢迎,产品已通过有关机构检测,制定了照明产品企业标准并上报国家技术监督部门备案。目前,该公司太阳能光伏产品已具备产业化条件。5.2.2本项目主要产品(1)太阳能电池片和太阳能电池组件太阳能电池组件太阳能电池板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最重要的部件之一。太阳能电池板的表面由两个性质各异的部分组成,当太阳能电池板受到光的照射时,能够把光能转变为电能,使电流从一方流向另一方,输出直流电存入蓄电池中。太阳能电池组件就是根据这种原理设计的。从生产技术上来说。从电池组件类型来看,主要有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组件和非晶硅太阳能电池组件,其中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组件又

52、包括单晶硅和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组件。太阳能电池板由电池片、组件边框、钢化玻璃、封装材料以及接线盒等组成。目前,单晶硅太阳电池的平均效率为15%,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的实验室效率已达24.4%;多晶硅太阳电池效率也达14%,实验室最大效率为19.8%;非晶硅太阳电池的稳定效率,单结69%,实验室最高效率为12%,多结电池为810%,实验室最高效率为11.83%。本项目将采用该公司生产的高效率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片,一流的生产工艺和制作设备,按照国标标准,生产高效、优质的单晶硅和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组件。其产品具有性能好,转换效率高(单晶硅和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组件的转换率已达到14%以上),寿命长(使用寿命

53、达25年以上),耐候性和抗冰雹防水能力高等特点。(2)太阳能照明与发电系统本项目生产的太阳能照明灯具主要有以下几部分组成: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光能转化为电能智能控制系统:充放电、灯具的工作和关闭、时间和亮度的设定蓄电池:白天由太阳能电池向其充电负载其他装置:灯壳、灯杆、灯座、螺丝、地埋支架等目前市场上的太阳能灯具的持续工作时间为5-7天(每天使用10小时左右)。本项目生产的太阳能照明系统和发电系统,在对目前市场流行的太阳能灯具改进基础上,光电转换效率大于17%,采用自主研发的专用数字自动控制系统,自动检测和调节充放电控制及保护系统;同时,选配专用晶体管发光灯,可以保证在遇有阴雨天气情况下,仍能

54、正常工作10-15天以上(按每天工作10小时计算)。太阳能照明灯具主要特点如下:光电转换效率大于17%,使用寿命2-25年。选配专用晶体管发光灯,灯泡使用寿命大于30年。配置专用高效节能灯泡,使用寿命5000小时以上。采用自主研制数字自动控制系统,自动检测和调节充放电控制及保护系统。每天使用10小时左右,并可连续阴雨10-15天。选择高容量免维护专用蓄电池组,使用寿命5年以上。工作在安全电压下,不会发生触电事故,一次投资安装,长期受益。灯内采用智能控制,晚间自动开启,天亮自动关闭。不需专人送电和管理。5.2.3工艺技术方案5.2.3.1太阳能电池片生产工艺技术方案(1)太阳能电池工作原理硅太阳

55、能电池的基本材料为P型单晶硅,厚度为0.3-0.5mm左右。上表面为N+型区,构成一个PN+结,顶区表面有栅状金属电极,硅片背面为金属底电极。上下电极分别与N+区和P区形成欧姆接触,整个上表面还均匀覆盖着减反射膜。当入发射光照在电池表面时,光子穿过减反射膜进入硅中,能量大于硅禁带宽度的光子在N+区,PN+结空间电荷区和P区中激发出光生电子空穴对。各区中的光生载流子如果在复合前能越过耗尽区,就对发光电区作出贡献。光生电子留于N+区,光生空穴留于P区,在PN+结的两侧形成正负电荷的积累,产生光生电压,此为光生伏打效应。当光伏电池两端接一负载后,光电池就从P区经负载流至N+区,负载中就有功率输出。太阳能电池各区对不同波长光的敏感性是不同的。靠近顶区产生阳光电流对短波长的紫光(或紫外光)敏感,约占总光源电流的5-10%(随N+区厚度而变),PN+结空间电荷的光生电流对可见光敏感,约占5%左右。电池基体区域产生的光电流对红外光敏感,占80-90%,是光生电流的主要组成部分。(2)生产工艺技术方案本项目采用高效率太阳能晶体硅片,按照国际标准,生产高效、优质的单晶硅和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片。产品具有性能好,转换效率高(单晶硅和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组件的转换效率已达到14%以上)寿命长(使用寿命达25年以上)等特点。本项目生产的太阳能电池片的尺寸分别为(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