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环境与钻采工程 第六章 海面高程变化

上传人:z****2 文档编号:218297153 上传时间:2023-06-1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71.7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海洋环境与钻采工程 第六章 海面高程变化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海洋环境与钻采工程 第六章 海面高程变化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海洋环境与钻采工程 第六章 海面高程变化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海洋环境与钻采工程 第六章 海面高程变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洋环境与钻采工程 第六章 海面高程变化(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六章 海面高程变化第一节 概述一、海面高程变化的原因1 潮汐 (天文潮, 12-24hr )引起水位变化2 风暴潮 (气象潮,数分钟 -数小时) 引起水位变化,动力作用。3 海啸(数分钟 - 数小时) 引起水位变化,动力作用。4 闭合海湾内的水面大周期振荡现象(假潮,数分钟 -数小时)二、海面高程变化对工程结构和工程活动的影响1 设计时考虑高程变化1 )基地,码头,进出航道2 )固定式平台高程3 )工程结构的高、低水位段的防冰、防腐措施2 现场配置时考虑高程变化1 )坐底式平台高度配置2 )自升式平台高度配置3 )浮式装置的定位系统平台高度配置4 )预制模块的下水、拖航、就位作业。第二节 潮

2、汐潮汐:地球表面水体受月球、太阳引力作用而产生的海面周期性起伏现象。一、影响潮汐变化的天文因素基本术语:天球、天顶、天底、天极 子午圈:过南北天极和天顶、天底的大圆 中天:天体经过观测站子午圈的时刻天赤道、赤经、赤纬黄道(面):观测者在一年内所看到的太阳视运动轨迹(面)与赤道面交角23 27, 与赤道面由南向北交点为春分,与赤道面由北向南交点为秋分,北南赤纬最大点为夏至和冬 至白道(面):观测者在一年内所看到的月球视运动轨迹(面)与赤道面交角28 35 -18 19,与黄道面交角5 8;白道面与黄道面交点沿黄道面自东向西运动,每年约20,经18.61年后回到原点,潮 汐变化的长周期。平太阳日(

3、日、天):平太阳两次经过观测者上中天的时间间隔(24h) 回归年:太阳连续两次经过春分点的时间间隔(365.24天: 平太阴日: 24小时50分朔望月: 29.53天二、有关海面高程的概念1 基准海平面 我国以19年黄海平均海面作为高程基准面。2 理论深度基准面 即理论上潮汐可能达到的最低潮面(我国的海图基准面)3 水尺零点 某点的水位起算点,也叫潮高基准面。海面高程变化即海面围绕平均海平面的变化。三、潮汐现象1 潮汐要素 高潮、低潮;涨潮、落潮;潮高、潮差;潮时、历时。2 特征潮位 工程上常用到的特征潮位:1 )最高潮位及最低潮位 指历史上曾观测到的最高和最低潮位。2 )平均最高潮位及平均最

4、低潮位 将多年潮位资料中每年的最高和最低潮位进行平均得到的值。3 )大潮平均最高潮位及大潮平均最低潮位 将每月的两次大潮潮位取多年平均得到的值。4 )小潮平均最高潮位及小潮平均最低潮位 将每月的两次小潮的潮位取多年平均得到的值。四、潮汐成因1 潮汐椭圆与地球月运动潮汐椭圆:按潮汐静力学理论,覆盖在地球表面的海水,在月、日引力作用下,海面 形成椭圆球体。地球月运动:地球中心绕地月质心的运动。地球绕地、月共同质心的运动是轨迹为圆周的平移运动,在平移过程中,地心、月心和 地月质心恒在一条直线上。天文学结论:当地球绕地月质心转动时,地表各点处的离心力大小相等,且大小和方向 都与地心处的质点离心力相同。

5、五 潮汐不等现象1. 日不等现象 某点处每日两次高潮,两次低潮不等,因为月球赤纬角不等于零2. 半月不等现象 地球,太阳和月球三者空间关系不同,形成塑望潮(初一和十五)和方照潮(上弦:初七八,下弦:廿二、廿三)。3. 月不等现象 月球绕地球椭圆轨道运转,每月一次远地潮,一次近地潮。4. 年不等现象 地球绕太阳椭圆轨道运转,每年中地日距离不断变化造成。第三节 风暴潮一、概念风暴潮:又称气象潮,是一种由非天文因素(海面强风或气压骤变等)引起的海面异常升 降现象,使水位大大超过正常潮位。二、风暴潮分类及特征特征潮位变化急剧。 潮位变化持续缓慢 潮位变化持续缓慢。名称1. 热带风暴潮:由台风引起的风暴

6、潮2. 温带气旋风暴潮:由温带气旋引起3. 冷锋风暴潮:由冷暖气团活动引起三、风暴潮的形成及传播1 风暴潮的形成(以热带风暴潮为例)1)低压气旋形成移动的低压区,将海面吸升。2)升高的海面随台风移动,象孤立波一样传播。3)到达近海时,波高骤增,势不可挡,涌入内陆,造成破坏2 风暴潮的传播1)台风长波增水长波传播速度大于台风风速,故先出现增水现象。2)风暴潮主段水位急剧增高。3 )余振阶段四、风暴潮的危害1. 引起海面高程急剧变化。2. 动力作用。第四节 海啸一、海啸成因、条件与现象1. 海啸成因:由海底火山喷发、海底地震或陆架地震引起海底大面积隆起或大面积塌陷, 使海水剧烈运动。2. 形成条件

7、:震源水深大于4m,强度里氏6。5级以上。3. 现象:这是一种长周期、小振幅的海洋散射波,传播速度极快,可达数百公里/小时。 在深海高速传播,无危害;到达浅水区后,波高陡增,形成波墙,水位大大上升,造成灾害。 二、著名海啸及危害第五节设计水位一、设计水位的概念设计水位指设计潮位,包括设计高水位、设计低水位、校核高水位、校核低水位。1. 设计高、低水位:指建筑物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的高、低水位。2. 校核高、低水位:指建筑物在非正常使用条件下的高、低水位,非正常使用条件指在 存在天文潮的同时又存在风暴潮、低压、海啸等非天文因素的情况。此时水位为正常潮位与 非天文增水之和。二、设计水位的确定(我国沿海港口工程技术规范)1. 设计高水位:从高潮位累积频率曲线查取10%累积频率对应的潮位为设计高潮位。2. 设计低水位:从低潮位累积频率曲线查取90%累积频率对应的潮位为设计低潮位。三、校核水位的确定利用多年的最高(低)潮位资料,拟合某一极值理论分布曲线,推算50年或100年一遇 的极高潮位或极低潮位,作为校核水位。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