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古典诗词鉴赏练习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218246152 上传时间:2023-06-18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2.90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人教版)古典诗词鉴赏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人教版)古典诗词鉴赏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人教版)古典诗词鉴赏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古典诗词鉴赏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古典诗词鉴赏练习(1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古典诗词鉴赏练习专题训练一、阅读杜甫的 月夜忆舍弟,完 成1 3题。月夜忆舍弟杜 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常不达,况乃未休兵。1.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被称为“诗史”,他被后人奉为。这首计的体裁是五言 诗。2.从诗中 和 等句子,可以看出本诗写于安史之乱时期。3.作者为什么要说“月是故乡明”?二、阅读辛弃疾的 摸鱼儿,完 成1 4题。摸鱼儿辛弃疾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2、。长门事巴 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二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阑,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注释】长门事:汉武帝时,陈皇后失宠,别居长门宫。陈皇后闻司马相如文名,奉黄金百斤,请司马相如写 长门赋代为陈情,武帝阅后深为感动,陈皇后复得宠幸。蛾眉曾有人妒:屈原遭奸臣妒忌和排挤。被放逐后,屈 原 在 离骚中将此事比成“蛾眉”(美貌女性)遭妒。1.作者辛弃疾,字幼安,号。2.词的上阕,作者在借景抒情过程中所运用的主要修辞方法是()A.设问 借代 B.设 问 比 拟 C.夸张比拟 D.夸张借代3.杨玉环、赵飞燕曾以美貌受唐玄宗、汉成帝宠幸,但都死

3、于非命,所 以 词 中“玉环飞燕皆尘土”的寓意是 O4.这首词的主题集中体现在一个“愁”字上。“愁”指什么?为 什 么 说“闲愁最苦”?三、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 成1 3题。甲约 客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乙雨 晴王驾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L甲、乙两首诗的体裁均属于近体诗中的。2.甲、乙两首诗描写了不同季节的景物。仔细阅读后填写下列表格。处处蛙3.甲、乙两首诗后两句都提供了让读者自己想象的余地,请分别说明。甲:0乙:.四、阅读张旭的 山行留客及注释,完 成1 2题。山行留客张旭山光物态弄春辉 ,莫为轻阴便拟

4、归。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二【注释】山光:山色。物态:各种景物的姿态。弄春辉:指在春天,日光时隐时现,不断变化的景象。纵使:即使。沾衣:这里指山中的雾气沾湿了衣服。1.这首诗围绕一个 字,通过山行所见,歌咏了山地春天的美景,表现的主旨是2.第三句诗中用“纵使”来 写“莫为”,写 出“入云深处亦沾衣”的又一景色。这样写,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答: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五、

5、阅读李白的 春夜洛阳城闻笛及注释,完 成1 4题。春夜洛阳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汽此夜曲中闻折柳咒何人不起故园情?【注释】玉笛:精制的笛子。洛城:洛阳。折柳:指一种离别的曲调。故园:故乡。1.这首诗是从写 入手,诗意是由 转,以 衬。2.说 说 用“暗飞声”、“满洛城”的传神字眼的表达效果。答: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3.最 后 一 句“何人不起故园

6、情”,深切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答: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4.简要评析这首诗运用的主要艺术手法。答: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六、阅读王之

7、涣的 登鹳雀楼和畅当的同一题目,同一内容的两首诗及注释,完 成1 4题。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力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注释】鹳雀楼:旧时在山西永济县西南的一座三层小楼,常有鹳雀栖息。白日依山尽:夕阳傍着远山渐渐隐去。更上一层楼:就要不断地向上攀登更高一层楼。登鹳雀楼畅当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 间。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注释】畅当:(生卒年不详),唐代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县)人。大历间进士,员元初,为太常博士,仕终果州刺史。迥:(音窘)高远。世尘:人间。天势:天空。断山:指山间断峰。1.王诗的特点是 o畅 诗 与 王 诗 相 同 的 表 现 手 法 和 句 式 是.2.这两首

8、诗都集中描写了鹳雀楼的 的气势和作者登上鹳雀楼后远望的胸襟,真有异曲同工之妙。3.说 说“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二句诗的哲学道理。答: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4.解 说“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二句诗的含义。答: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9、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七、阅读杜牧的两首 过华清宫绝句及注释,完 成1 5题。过华清宫 绝句(其一)杜牧长安回望绣成堆 ,山顶千门次第 开。一骑红尘妃子 笑 咒 无人知是荔枝来。【注释】华清宫:唐玄宗和杨贵妃避暑之地,故址在今陕西临潼县骊山华清池温泉区。绣成堆:指林木、花卉、建筑,宛如一堆锦绣。千门:无数的宫门。次第:按顺序。妃子笑:据说杨贵妃喜欢吃鲜荔枝,后岭南有荔枝树,名“妃子笑”。过华清宫绝句(其二)杜牧新丰 绿树起黄埃,数骑渔阳,探

10、使回。霓裳 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注释】新丰:今陕西临潼县新丰镇。渔阳:今河北蓟县,当时为安禄山叛军驻扎的地方。霓裳:唐玄宗时一种宫廷舞曲。1.第 一 首 诗 首 句 从“长安”入笔,写 之景。二 句 用“千门次第开”,为“荔枝来”作.2.解说第一首诗的三、四 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答: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3.第二首诗首句“新丰绿树起黄埃”

11、,先写 之景,二句点出。4.解说第二首诗的三、四 句“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答: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5.说说这两首在艺术手法上的共同特点。答: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12、_ _ _ _ _八、阅读李煜的 浪淘沙及注释,完 成 1 2 题。浪淘沙李煜帘外雨潺潺,春意阑 珊 力 罗衾 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 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注释】阑珊(1 A nshdn):衰残。罗衾(q in):丝绸被子。身是客:是对自己被囚的含蓄的说法。一晌(sh A ng):一会儿。1.这是一首倾吐亡国哀愁的词,上阕写,下阕写,把往昔的无限欢乐和现实的孤寂凄楚形成鲜明的对比,更有力地抒发亡国之痛。2.简要评析这首词运用的艺术手法和语言上的特点。答: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13、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九、阅读苏轼的 水调歌头及注释,完 成 1 5 题。水调歌头苏轼丙辰 中秋,欢饮达旦力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汽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阕 ,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景,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倚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第【注释】丙辰:宋神宗熙宁九年(1 0 7 6)。达旦:一直到天亮。子由:即苏辙,字子由

14、,苏轼的弟弟。官阕:宫殿。琼楼玉宇:琼,美玉。宇,房檐。传说是神仙居住的地方。绮(qi)户:雕花的门窗。婵娟(c h 4 n j u a n):指月中嫦娥,这里指代月亮。1 .这首词中,诗人选取了 为题材来表达自己复杂的情怀。2 .解释词中的加点的词语。把()(2)不胜()何 似()(4)何 事()3 .解说 上 阕 中“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一句话。答: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15、 _4 .解说 下 阕 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句话。答: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5 .简要评析这首词运用的艺术手法和风格。答: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十、

16、阅读王维的 山中送别,回答问题。山中送别王维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全诗体现了王维诗歌语言方面的什么特点?十一、阅读王建的 十五夜望月,完 成 1 2 题。十五夜望月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1 .“地白”的意思是 0其意境与李白的诗句最相近。2 .用简洁的语言说出“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这一诗句的妙处。十二、阅读白居易的 夜雪,完 成 1 2 题。夜 雪白居易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1.此诗新颖别致,立意不俗。对“夜雪”的描写,最大的特点是2.从哪三个角度来写?十三、阅读顾况的 过山农家,完

17、 成1 2题。过山农家顾况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1.请你仔细阅读这首诗,分别用四个字短语概括出诗中所描绘的四幅山乡画面:2 .这首诗实际上写了两个人物,一个是,另一个是,三、四两句是 对说的话,表现了人物 的感情和 的性格。十四、阅读白居易 暮江吟,完成题目。暮江吟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注释】这首诗大约作于白居易赴杭州任刺史途中。当时朝政昏暗,诗人谙尽了朝官的滋味,自求外任。残阳照射在江面上,不 说“照”,却 用“铺”,这是因为。“可怜”意思是。根据诗意,写出作者所抒发的感情:。十五、阅读白居易的 问刘十九,完

18、 成1 2题。问刘十九白居易绿蚁新酷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注释】绿蚁:新酿的米酒,酒面浮潭渣,微现绿色,细如蚁,称 为“绿蚁”。1.题 月 中 的“问”,其实就是 的委婉说法。2.一、二 句 以“绿”描绘新酒的清醇,以“红”描绘火炉的形状,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答: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十六、阅读虞世南的 蝉,完 成1 3题。蝉虞世南垂区委饮清露,流

19、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1.这是一首咏物诗,从 等三个方向写出了蝉的特点。2.这首诗表面上是写蝉,其实是用了 的写法,表达含蓄,寓意深刻。3.这首诗给我们以什么启示?请简要谈谈你的认识。答: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十七、阅读孟郊的 登科后,回答问题。登科后孟郊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龌龊”

20、和“放荡”在诗中的意思分别是 和。十八、阅读杜甫的 月夜,完 成1 2题。月 夜杜甫今夜墉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1.这首诗抒写了怎样的情感?答: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2.这首诗构思上有什么特点?答: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21、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十九、阅读崔涂的 孤雁,完 成1 2题。孤 雁崔 涂几行归塞尽,念尔独何之?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迟。渚云低暗度,关月冷相随。未必逢次曾缴,孤飞自可疑。1.谈谈你对这首诗思想内容的理解。答: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2.简要回答这首诗的艺术手法。答:_ _

22、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二十、阅读严蕊的 如梦令,完 成1 2题。如梦令严蕊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1.这首宋词用了一著名的典故,它出自谁的什么作品?由此可知道这首词抒写的是什么事物?答: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23、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2.请就这首词表达的感情和运用的写法谈谈你的看法。答: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二十一、阅读韦庄 菩萨蛮,完 成 1 2题。菩萨蛮韦庄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如天,画船听雨眠。坤 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注释】,酒店里用土砌成,四边隆起,中间可放酒瓮

24、的台子。分析这首词表现“江南好”这一主题的艺术特点。答: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二十二、阅读辛弃疾 丑奴儿,完 成 1 3题。丑 奴 儿 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1.这首词运用了 的手法,突出地渲染了一个 字。2.作 者 在“识尽愁滋味”后为什么反倒“欲说还休”?答:_ _ _ _

25、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3.作者为什么在“欲说还休”之 后 忽 然“却道天凉好个秋”?答: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二十三、阅

26、读戎昱的 移家别湖上亭,完 成 1 3题。移家别湖上亭戎昱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1.这 首 诗 的 体 裁 属 于 近 体 诗 中 的,题 目 中 能 涵 盖 全 诗 内 容 的 词 语 是。2.作者是采用什么艺术手法来表达他对湖上亭依恋难舍的深厚感情的,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答: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3.古人

27、写诗很讲究炼字,诗 中 的“系”和“啼”两个动词就用得准确传神,请分别予以简要分析。答: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二十四、阅 读 赵 孟 的 岳鄂王墓,完 成1 2题。岳鄂王墓赵 孟 鄂王墓上草离离,秋日荒凉石兽危。南渡君臣轻社稷,中原父老望旌旗。英雄已死嗟何及,天下中分遂不支。莫向西湖歌此曲,水光山色不胜悲。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2.

28、简要回答了这首诗的艺术特色。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二十五、阅读张九龄 感遇十二首(其七),完 成1 3题。感遇十二首(其七)(唐)张九龄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运命为所遇,循环不可寻。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1 .在作者笔下,“丹橘”有何品质?答: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29、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2.请你简单谈谈你对“自有岁寒心”一句的理解。答: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3 .全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觉?答: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30、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二十六、阅读吕本中的 南歌子,完 成1 2题。南歌子(南宋)吕本中驿路侵斜月,溪桥度晓霜。短篱残菊一枝黄,正是乱山深处过重阳。旅枕元无梦,寒更每自长。只言江左好风光,不道中原归思转凄凉。1.“驿路侵斜月,溪桥度晓霜”两句的意境接近唐朝诗人温庭筠 商山早行 中韵脚相同的诗句:,。2.请你简单分析一下“只言江左好风光,不道中原归思转凄凉”的意蕴。答: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31、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二十七、阅读郑谷的 菊,完 成1 3题。菊(唐)郑谷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1 .这首诗从整体上分析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答: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2.后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作者赋予菊花怎样的思想品质?答:_ _ _ _ _ _

32、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3.试 分 析“露湿秋香满池岸”中“湿”“满”两个动词给读者带来的艺术享受。答: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33、 _ _ _ _ _二十八、阅读秦韬玉的 贫女,完 成1 3题。贫 女(唐)秦韬玉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谁受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1.本诗塑造的贫女形象有哪些性格特点?答: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2 .本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_ _ _ _ _ _ _

34、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3.本诗以语意双关、含蕴丰富为广大人们传诵,试分析本诗的比兴意义。答: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35、 _ _ _二十九、阅读下面一首唐诗,试从内容主旨角度进行评析。1 0 0个字左右。月 夜刘方平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评析: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三十、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春日偶成程颖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1.这首诗开头两句描画了一幅春

36、景图。“图”中描画的景物有(每一种景物必须用两个字短语描述)2 .试从内容主旨角度评析这首诗。评 析: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三 十 一、阅 读 下 面 一 首 宋 诗,然 后 回 答 问 题。鲁山山行梅尧臣适 与 野 情 惬,千 山 高 复 低。好 峰 随 处 改,当径独行迷。霜 落 熊 升 树

37、,林 空 鹿 饮 溪。人 家 在 何 处?云 外 一 声 鸡。1.诗 中 用 一 个“”字 明 写 山 野 的“静”意,又 用 几 个 诗 句 暗 写 山 野 的 静 意:2.从“动 与 静”关 系 的 角 度 赏 析 诗 中 典 型 句 子。赏 析: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三 十 二、阅 读 下 面 一

38、 首 宋 词,然 后 回 答 问 题。苏幕遮范仲淹碧 云 天,黄 叶 地。秋色连波,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波 上 寒 烟 翠。更 在 斜 阳 外。黯 乡 魂,追 旅 思。夜 夜 除 非、好 梦 留 人 睡。明 月 楼 高 休 独 倚。酒 入 愁 肠,化 作 相 思 泪。1.“碧 云 天,黄 叶 地”这 两 句 被 王 实 甫 在 西厢记“长亭送别”中的一支曲子化用。这支曲子被 誉 为 剧 曲 中 的“秋 思 之 祖”,请 写 出 这 支 曲 子 的 前 四 句:2.从 情 与 景 关 系 角 度,侧 重 赏 析 词 中“寓情于景”部 分。赏析:_ _ _ _ _ _ _ _ _ _ _ _

39、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三 十 三、阅 读 下 面 一 首 唐 诗,试 从“即小见大”的 角 度 进 行 鉴 赏。赤 壁杜牧折 戟 沉 沙 铁 未 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 雀 春 深 锁 二 乔。赏析: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40、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三 十 四、阅 读 下 面 一 首 诗,解 答 第1 3题。行 宫元 稹廖 落 古 行 宫,宫 花 寂 寞 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1.这首诗语少意足:有一个字形象地体现了宫女数十年与世隔绝的生活,这 个 字 是“”;有一个词把花与人不着痕迹地联系在一起,这 个 词 是“”。2.情与景有时相融,有时相异,这首诗中情与景是相融,还是相异?举例说明。答: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41、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3.从“即小见大”的角度,赏析这首五绝。赏析: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三十五、阅读下面一首唐诗,试从时间、空间角度切入,进行赏析。峨眉山月歌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赏析:_ _ _ _ _ _

42、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三十六、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第1 2两题。宫 词朱庆馀寂寂花时闭院门,美人相并立琼轩。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1 .从语言风格角度赏析这首诗。赏析: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2.从锤炼字句角

43、度赏析这首诗。赏析: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三十七、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第1 2两题。昭君怨郑域道是春来花末,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斜,野人家。冷落竹篱茅舍,富贵正堂琼榭。两地不同栽,一般开。1.这首词上阕吟诵的具体是什么?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不得超过6 0个字。答: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44、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2.这首词的下阕,用了什么手法?表现了什么思想?不得超过5 0个字。答: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三十八、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第1 3题。暮过山村贾岛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初月未终岁,边烽不过秦。萧条桑柘处,烟火渐相亲。1 .诗的首联,重在

45、表现什么?请简要说明。不得超过5 0个字。2 .“边烽不过秦”是什么意思?表现了作者什么思想?答案不得超过3 5 个字。3 .尾联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境?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答案不得超过6 0个字。三十九、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进行赏析。鹿 柴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东坡志林说:“味摩诘(注:王维字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请结合这一评价,重点赏析这首山水诗“诗中有画”的特色。(2 00字左右)四十、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后面的问题。饮 酒陶渊明结庐在入境,问君何能尔?采菊东篱下,山气日夕佳,此中有真意,而无车马喧。心远地自偏。悠然见南山

46、。飞鸟相与还。欲辨已忘言。历来论者对这首诗的第六句持不同见解:有 认 为“悠然见南山”好的,也 有 认 为“悠然望南山”好的。请简要地谈谈你的看法。参考答案一、L诗圣 律2.戍鼓断人行 有弟皆分散 无家向死生 寄书常不达 况乃未休兵(写出两句即可)3.诗人思念故乡,感情上觉得故乡的月比其他地方的月更明,突出了诗人对故乡的热爱之情。二、1.稼 轩2.B 3.和 派 没 有 好 下 场4.“愁”指抗金主张不被采纳,报国无门的情绪。这种想抗敌但又不能抗敌的空闲之愁最苦。三、1.绝 句2.黄梅时节(或初夏)蜂 蝶(或叶)3.甲:由对客人的等待、想象客人不来的种种情况。乙:由蜂蝶飞过墙想象邻家的春色。四

47、、1.留,留 客2.有情有景,层层深入,不 写“留”而“留客”之意自见。五、1.景,欢转悲,乐 衬 哀2.将春夜良景写得优美动人,明快欢乐。3.对故乡怀念的依恋之情。4.有景有情,情景交融,情意深远。六、1.字与字,句与句互对。夸张和对偶。2.高峻雄伟,博大。3.站得高才能看得远。4.登上这座高楼,可以看到广阔的天际覆盖着无限的平原,滔滔黄河一刻不停,直向那山间断峰奔流而去。七、1.回 望 铺 垫2.为了让皇帝获得杨贵妃动情的一笑,一路行人骑马飞奔,带起了一溜溜尘土,不知道的人,都以为这是传送国事公文,谁会想到是在给杨贵妃送来了南方的鲜荔枝。3.路途 渔阳探使回。4.唐玄宗陶醉在宫庭乐曲声中,

48、纵情声色,醉生梦死,直到安禄山叛军攻破中原大地,始才停止歌舞。5.写的有因有果,讽刺辛辣,发人深思。八、1.寒雨惊梦,凭栏眺望。2.纯用白描手法,语言自然、流畅。九、L中秋佳节对远方不能团聚的弟弟的怀念。2.(1)拿 着(2)受 不 住(3)哪 里 赶 得 上(4)为什么 3.这是经过比较得出的结论,所以放弃了升到月宫去的想法,而在月影中翩翩起舞,让清朗的身影伴随着自己的舞姿而闪动。4.只希望人人年年平安,虽然远隔千里也能共这美好的月光。5.全 词 以“月”贯穿始终,展开丰富的想像,表现复杂的情怀,胸襟开阔,风格豪迈。十、朴素自然,感情真挚。十一、1.地上好像铺了一层霜雪,呈现白色;床前明月光

49、,疑是地上霜。2.普天之下,有谁不望月思乡,不知今晚的秋思落在谁的一边,诗人推己及人,扩大了望月者的范围,境界高远:明明是自己怀人,偏 说“秋思落谁家”,表现手法委婉蕴藉。十二、1.全用侧面描写。2.肤觉:“冷”;视觉:“明”;听觉:“折竹声”。十三、1.板桥泉声 茅檐鸡鸣 焙 茶 烟 暗 天 晴 晒 谷2.作者,山农,山农,作者,珍爱农事,率真爽朗十四、“残阳”已接近地平线,几乎贴着地面照射,用“铺”更贴切、形象;或:“铺”字显得平缓,写出了秋天夕阳的柔和,给人以亲切、安闲的感觉。可爱对大自然的喜悦、热爱之情;或:诗人离开朝廷后的轻松愉快之情。十五、1.邀 请2.这两个形容词意在营造待客的环

50、境,渲染、烘托一种优美、温馨的气氛,表达主人邀请朋友的诚意。十六、1.形状、习性、声 音2.托 物 言 志3.品格高尚的人,并不需要那些外在的凭籍,像地位、权势、吹捧等,他本身自然会有很强的昭示力,能够声名远扬。十七、这两个词在于塑诗人自我的形象。“龌龊”是登科前处境不如意和思想行为拘谨局促等意思:“放荡”是登科后摆脱了拘束,畅快自由之意。十八、1.月夜写 于“安史之乱”中诗人身陷长安之时,抒写了对妻子思念之情。2这首诗构思巧妙。本是诗人思念妻子,却从对方落墨,想象妻子思念自己。可想而知,诗人也是长夜不眠,望月思归,从 末 句“双照泪痕干”看,诗人早已珠泪涟涟了。这种写法把感情表达得更加深沉,

51、艺术的感染力也更强。十九、1.作者以孤雁自喻,借孤雁寄托自己漂泊流离、孤凄忧虑的羁旅之情。2.一是托物喻人,二是对孤雁心怀忧惧,小心翼翼怕遭暗算的心理刻画细致入微;三是渲染凄冷气氛,衬托孤雁的凄苦无依;抒写飘零之感。二十、1.“人在武陵微醉”一句用了“武陵人”的典故,出自晋代文学家陶渊明的 桃花源记,由此可知这首宋词写的是桃花。2.这首词表达了心地高洁、凌越世俗的感情。这首词以物况人,“白白与红红”,一树花分红、白两色,高标逸韵,独特别致,作 者 正 是 以 这“别是东风情味”的红白桃花自况。这首词还用了映衬对比写法,以梨花之白、杏花之红既映衬又对比,赞美红白桃花独标一格,超拔于春天群芳之上。

52、二十一、这首词写景只有两句,“春水碧如天,画船听雨眠”,以写意的手法,画出江南水乡的最大特点,给读者极大的想像空间。写江南的人美,只写讨边女的皓婉,而“似月”的美貌,又给读者极大的想像空间。开 头 用“人人尽说”这一侧面描写的手法,令人信服。一般游子,总会发 出“思归”而不得的感慨,而这首词的结尾又巧妙地呼应开头,反传统而用之,说游人和客居者应老死于此,否则将遗憾无穷,俏皮而极富新意。二十二、1.对比 愁2.一 方 面“愁”到极点无以言表;另一方面,“愁”的是朝廷苟安、投降、国事危机,自己报国无门,直 言 此“愁”犯忌。3.秋色人心即为“愁”,愁而不能直说和尽说,只 好 道“天凉好个秋”了。表

53、面看似轻松洒脱,实则深沉凝重,令人愁绝。二十三、1.七言绝句(七绝)别2.采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柳条藤蔓、黄莺以人的情感,并使主客移位,巧妙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湖上亭的依恋之情。3.用“系”字既切合柳条藤蔓修长柔软的特点,又写出了柳条藤蔓牵衣拉裾的动作,表现它们依恋主人不忍主人离去的深情。用“啼”字既符合黄莺鸣叫的特点,又似殷殷挽留、凄凄惜别,让人联想到离别的眼泪。二十四、1.这首七律是作者瞻仰岳飞墓时所作,抒发了对南宋名将岳飞极为沉痛的哀悼之情,对南宋君臣苟且偷安的政策表示了强烈的愤慨。2.一是寓情于景。首二句写岳飞墓前的荒凉之景,暗寓作者伤痛之情。二是对比手法。三、四句用对比手法写南宋君臣

54、的倒行逆施及由此产生的恶果,显示了作者的谴责愤恨之情。三是拟人手法。末两句赋予山、水以生命,渲染天地同悲的凄凉气氛。四是语言平易。咏古怀人的诗作,一般喜欢用典,此诗则用平实浅易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二十五、1.耐寒、甘于奉献。2.丹橘经冬犹绿林,是 因 为“自有岁寒心”。“岁寒心”,一般是指松柏的。论语:“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作者在这里特地要赞美丹橘和松柏一样具有耐寒的节操,是含有深意的,让我们联想到作者坎坷的经历和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3.不为世所用的愤慨。二十六、1.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2.江左即江东,这里泛指南宋统治下的东南半壁江山。江东风光,历来为北方人所向往,可作者如今

55、身在江东了,却并未感到喜悦。因为中原被占、故乡难归,在寂寞的旅途中,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不禁更加强烈了,故土沦丧所引起的凄凉情绪也更加深沉了。词写到这里,作者的感情发展达到了高潮,主题也就得到了集中的体现。二十七、1.这是一首咏菊诗。通篇不着一菊字,但句句未离开菊花,从菊花的貌不惊人,写到人们爱菊,进而写菊花的高尚品格,点出他咏菊的主旨。这首咏菊诗是诗人托物言志的,使用了一种象征手法。2.拟人的手法。作者赋予菊花自甘奉献、不求高位、不慕名利的高尚节操。3.“湿”用得很讲究;让人想见菊花花瓣缀满露珠,分外滋 润,分外艳丽。“满”用得很形象,表现出菊花那清香沁人心脾、不绝如缕,令人心旷神怡。菊花独具的

56、神韵风采,跃然纸上。二十八、1.纯洁朴实、细腻爽快、自矜自持、操守高远、不迎合流俗。2.本诗通过一个未嫁贫女的独白,倾诉了她抑郁惆怅的心情,而字里行间却流露出作者怀才不遇、寄人篱下的感恨。3.良媒不问蓬门之女,寄托了寒士出身贫贱、举荐无人的苦闷哀怨;夸指巧而不斗眉长,隐喻寒士内美修能、超凡脱俗的孤高情调:“谁爱风流高格调”展现了封建文人独醒独清的寂寞情怀。二十九、这 首“月夜”诗是一支独特的回春曲。一、二句写月夜静谧之美:斜月朦胧,北斗暗淡,南斗倾斜,庭院半隐半现。三、四句诗人选择了一个新颖的意象一一虫声,显示出了生命的萌动与欢乐,透露出了春天的暖意。三十、1.应扣住的景物:淡云、轻风、丽日、

57、红花、绿柳、碧水。2.这首诗描绘了风和日丽的春天景色。一、二句写景:天空淡淡的白云、柔和的春风、和煦的阳光;地上红花、绿柳、碧水。上下辉映,生机盎然。三、四句抒发春日郊游的愉快心情。“偷闲学少年”,平淡之中寓深意,表达了诗人怡然自得之情。三十一、1.幽 霜 落 熊 升 树,林空鹿饮溪,云外一声鸡。2.这首诗写山行情景,主要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颈联写的动物世界,看起来很热闹,是“动”景,其实,动中寓静。四野无人,熊才会悠然“升树”,鹿才 会 自 在“饮溪”。尾联自问自答是写无人可问,望云闻鸡是以声写静。三十二、1.应扣紧的字句: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2.范 仲 淹 苏幕遮这首词上片

58、写景,下片抒情,情景相映。上片开头两句点明季节:青碧瓦蓝的天,铺满了黄叶的地。这是渲染空阔清冷的氛围。接着,诗人放眼远望,秋景连绵无际,如波浪一样往前伸展,同远处的江水融和连接。这里天、地、原野、绿波,一句一景,景景暗含诗人心中的思乡离愁。上片末句中“芳草”暗寓离情,既自然,又精巧。下片直抒怀乡念远之情。三十三、赏析参考:这是一首咏史诗,抒发的是对国家兴亡的感慨。这可谓大内容,大主题了,但这大内容、大主题却是通过“小物”“小事”来显示的。诗的开头两句由一个小小的沉埋于沙中 的“折戟”,想到汉末分裂动乱的年代,想到赤壁大战的风云人物。后 两 句 把“二乔”不曾被捉这件小事与东吴霸业、王国鼎立的大

59、主题联系起来,写得具体、可感,有情味,有风韵。三十四、1.白 寂 寞 2.情景相异。花红景美一般烘托欢乐情绪,这 里 反衬凄苦哀怨的心境3.这首诗选取了白头宫女闲坐谈论天宝遗事的“小景”,淡淡点染,却倾诉了宫女无穷的凄苦哀怨之情,寄托着诗人深沉的盛衰之感。三十五、赏析参考:这首诗描写了作者从清溪经过平羌、三峡,前往渝州的江行体验和思乡感情。这种体验和情感统一了广阔的时空。首句写青山吐月。交待特定场合一一峨眉山,特定时间一一秋天夜晚。次句写月映清江。明写空间变换:峨眉山一一平羌江;暗写秋夜行舟。三、四句写连夜从清溪向渝州向三峡进发。继续明写空间推移,暗写时间变化。全诗二十八字五处写到地名,把广阔

60、的空间和较长的时间统一在一起,诗境渐次展开,处处给读者以启发、联想。三十六、1.宫词语言风格含蓄。诗中宫女含情不吐,欲说还休。她们不说宫廷中的黑暗恐怖,不说被关锁在宫中的痛苦,诗人只写她们在会学舌的鹦鹉前头不敢说话,从而曲折地表达了宫女们幽怨暗恨和如履薄冰的恐惧心理。2.这首诗首句中的“花时”是指春花盛开之时的美景,“寂寂”隐含美人幽怨之情,整句是以乐景反衬哀情。三、四 句 中“欲说”而 又“不敢言”,耐人寻味,道出了宫女没有人身自由的悲惨生活。三十七。1.梅。两 个“道是”句写花开的季节在冬春之际,花色如雪,香气高雅不同一般,花枝旁逸,花栽种在农家院内。2.用对比的手法。明写梅花不择环境“一

61、般开”,暗赞贫贱不移、富贵不淫的高洁品格。三十八、1.重在描绘山村的宁静。前句从听觉上用数里外就听到水声以响衬静;后句从视觉上直写人烟稀少的静。2.表明山村没有遭受战火,表达出对和平宁静生活的热爱;3.写出了由惧转喜的心境变化,“亲”字更表现出内心亲近温暖的感受。此联与首联、颈联相配合,描绘出一幅和平安宁的山村图景。三十九、作者通过仔细的观察,选取了最能表现鹿柴山林景象的两个细节来刻画景物特征一一前两句写空山人语,用了以动写静的反衬手法,愈见空山之寂。后两句写深林夕照,突出了它的清幽,充满着恬静和空灵的诗趣。夕阳的火红与青苔的绿色,色彩鲜明,相映成趣。诗中形象具体地把鹿柴的景物描绘得有声有色,如鸣耳际,如在眼前。这不是一般的画,而 是“有声画”,显示出王维的画家才能。四十、“见”字好。“见”更能显示诗人采菊时,未留心、不经意间与庐山美景猝然相遇的“悠然”情态,从而标志出诗人悠然、淡泊,超脱手尘杂之外的情愫,自然真切。或:“望”字好。“望”表示有意识地凝目眺望,更能寄托诗人对僧道云集的庐山胜地一往情深的向往,是诗人隐逸思想的真实外化,体现着艺术形式服从于思想内容的创作原则。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