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孩子敏感总是为点小事就哭?是孩子“玻璃心”?还是家长哪做错了?

上传人:h****4 文档编号:218228506 上传时间:2023-06-1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4.0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23年孩子敏感总是为点小事就哭?是孩子“玻璃心”?还是家长哪做错了?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3年孩子敏感总是为点小事就哭?是孩子“玻璃心”?还是家长哪做错了?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3年孩子敏感总是为点小事就哭?是孩子“玻璃心”?还是家长哪做错了?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2023年孩子敏感总是为点小事就哭?是孩子“玻璃心”?还是家长哪做错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孩子敏感总是为点小事就哭?是孩子“玻璃心”?还是家长哪做错了?(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23年孩子敏感总是为点小事就哭?是孩子“玻璃心”?还是家长哪做错了? 孩子能够在他的心理发育的正常的阶段,表现出正常的状态就可以了,我们不要把这个孩子过早的约束在一个成年的人视角标签里。父母和孩子在互动中的情感,才是孩子成长最好的支持和影响。下面是学习啦我为大家整理的育儿知识,一起来看看吧! 孩子敏感“玻璃心”,动不动就哭,家长怎么办? 文/吴在天 有位家长说自己6岁大的女儿特别敏感,特别玻璃心。 比如,孩子有时候遇到些一点小事而伤心难过,大人可能只是简单说了几句,也不是批评,但是孩子就会以为大人在批评她,就好像很委屈的样子,甚至会哭。 前天练习钢琴没有跟上而伤心,我们只是说了下需要多注意

2、些什么,也不是批评她哪里做得不好,但孩子就闷闷不乐许久。有时候甚至感觉跟女儿说话要很小心谨慎,害怕说错一两句话都可以让她心灵受伤,而且也害怕指出缺点,怕孩子就会接受不了,然后就哭。 该怎么办? (01) 首先,作为父母,我们尽量不要给孩子贴标签。 我们经常习惯性的会给孩子一些标签,比如有的家长会孩子不听话,我的孩子就是淘气,我的孩子就是。我们经常会用一些标签给孩子贴上,包括我在咨询工作中,有的家长带着孩子一来就说,自己家孩子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有时候,我会和这些家长开玩笑说,你家孩子是不是生下来脸上就写了4个字,学习不好。这个时候家长们往往才开始说自己孩子的具体情况。 我们好像习惯了用标签来把

3、孩子套上,因为我们见面的时候,你都没介绍说孩子名字年龄喜好等等具体情况,而是直接就说这是我孩子他就是学习不好。 我们可以想象,说当一个人被贴上某个标签的时候,他是不舒服的。同时,这也限制住了这个孩子其他可能性的发展。 贴标签很容易能让我们用一种定式思维去看孩子,这时,我们往往容易忽略孩子细微的情绪和感受。 当我们觉得孩子是“玻璃心”的时候,假如孩子真的遇到委屈、伤心的事情时,我们成年人第一反应不是说了解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不是去理会孩子的心理有些什么难受的情感,而变成第一反应跳出来说孩子就是“玻璃心”。 比如说,孩子从学校放学回来告诉父母,说老师不公平,那可能有的父母就会说,就是你玻璃心;孩子

4、说同学欺负我了,那我们也会第一反应说孩子玻璃心。 那这样的话,孩子的所有的细微的情绪和感受都被这个玻璃心的标签给掩盖住了,长此以往的话,孩子就会不愿意去跟我们表达他真实的感受。 我们常常说孩子和自己不亲,但是我们也要去反观一下自己,当孩子和你表达情绪的时候,你是否有去理解他的感受,你又是否允许和接纳他的表达? (02) 第二、我们需要结合孩子的年龄来理解孩子的成长状态。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共情能力也在快速的发生变化。共情能力也叫同理心,正常情况下,孩子是在4岁以后的共情能力快速的发展,他能够更多的从别人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了,这也是我们常常说到的,孩子察言观色、揣测揣摩别人的能力。 在这个时期

5、有个快速的发展,孩子会去看大人的表情、语言语气或是观察大人的行为,通过这些去揣摩大人心里的想法,这是正常的状态。 也有的孩子一两岁就特别会察言观色,特别擅长观察大人的表情和语言。那是因为这个孩,他的成长环境是比较恶劣的,他必须要在那个家庭环境里,随时去揣摩、捕捉成年人的变化,才能更好的生存,这是非正常的状态。 在一个正常、稳定安全的家庭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一般会在4岁左右,这个共情能力才有比较明显的提高,所以孩子的同理心发展起来后,他就变得比以前更敏感了。这个敏感的就是,可能以前你用同样的方式说他,他无所谓,现在你还用同样的方式说了,孩子就会很在意。 孩子的敏感,也是智力的标准组成部分之一。因为

6、他对事情的反应比较快,那么智力发育比较早的孩子们就更显得比同龄人敏感。 所以,如果你的孩子不是因为家庭环境比较恶劣,练出来的敏感。而是正常发育的,突然她变得敏感起来了,那么这是好事,恰恰证明他的智力发育水平起来了。 因为孩子有了这个共情能力,他们往往更容易发现大人语言背后的东西。 有的时候,成年人虽然嘴上没去指责,但背后可能确实有那么一点点批评孩子的味道。孩子会准确敏感的捕捉到那个你批评他的点,所以他不开心,所以他容易哭。 (03) 第三,孩子为什么要用哭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的情绪? 很有可能,这是家庭成员互动产生的结果。 比如,孩子平常跟大人相处的时候,可能在父母说的东西孩子觉得有压力,他也不知

7、道怎么办才好。又或是成年人在唠叨,孩子听着不舒服。 但是,我们成年人并没有感觉到孩子难受的情绪,这时候孩子开始是偶然的哭出来了,孩子一哭大人,大人马上口气变了,“好了不说你了,不要哭了。” 我们成年人可能会有类似这样的反应,那么孩子会发现,哭是解决问题或处理问题的好办法。 长此以往,孩子就会发现,好像这是个很好的解决问题的途径。我一哭,你们就不会勉强我一定要去做某件事情,我一哭你们正在说我的话题就会打住。 所以,孩子很容易哭,哭就成了一个直接的条件反射式的,最快最好的处理问题的方式。 其实这个时候,父母需要去反观自己,父母是否给了孩子过大的压力,比如对孩子的练琴或作业的要求很高,虽然没有明着批

8、评指责,但是孩子却感受到了父母的高压。 关于这个部分,父母可以花些时间观察下,看看你的孩子是不是这样。如果是的话,我们需要留意自己和孩子的互动过程,你是否不经意的引导了孩子变成这样,父母可以调整自己来引导孩子,别让孩子习惯用这样的方式去处理问题。 同样的,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用哭来处理事情也是非常正常的。孩子本身情感就比成年人丰富,然后这个年龄也是这种情绪变化非常快的起伏不定,可能上一秒还在哭,下一秒又哈哈笑。这都很正常,不需要简单的就给孩子贴上“玻璃心”的标签。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对于一个6岁的孩子来说,我们在家庭里的互动,往往会影响到孩子性格的成长。 这不是我们和孩子说说道理就能解决的。 因为我们成人的道理和孩子的道理中间有很大的差别,我们不能要求孩子总是去符合我们成人的社会规则,或者我们成人理解的所谓的道理。 我们更多的是希望,孩子能够在他的心理发育的正常的阶段,表现出正常的状态就可以了,我们不要把这个孩子过早的约束在一个成年的人视角标签里。 父母和孩子在互动中的情感,才是孩子成长最好的支持和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