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学发热修改课件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18211843 上传时间:2023-06-18 格式:PPT 页数:61 大小:68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诊断学发热修改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诊断学发热修改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诊断学发热修改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资源描述:

《诊断学发热修改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诊断学发热修改课件(6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第四章第四章 第一节第一节 发热发热 主讲主讲 周毅周毅 课时安排:课时安排:2 2节节教学课型:理论课教学课型:理论课教学目的要求:教学目的要求:掌握:掌握:发热定义及发热定义及六种热型的特点及六种热型的特点及 其临床意义其临床意义 熟悉:熟悉:伴随症状伴随症状 了解:发病机制、问诊要点了解:发病机制、问诊要点 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 重点:重点:六种热型的定义和临床意义六种热型的定义和临床意义 难点:难点:六种六种热型的区别热型的区别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法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第一节第一节 发热发热 P16 P16一一.发热的定义发热的

2、定义 当机体在当机体在致热源致热源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体温调节中枢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超出正常 范围范围,称为发热(,称为发热(feverfever)。)。二、发热的发生机制二、发热的发生机制 在正常情况下在正常情况下 人体的产热和散热保持着人体的产热和散热保持着动态平衡动态平衡 各种原因导致各种原因导致产热增加或散热减少产热增加或散热减少 发热发热 (一)致热源性发热(一)致热源性发热 1.1.外源性致热源外源性致热源:(1)(1)各种病原微生物各种病原微生物 细菌及其毒素细菌及其毒素 病毒病毒:HIV 流感病毒流感病毒 麻疹病

3、毒麻疹病毒 柯萨奇病毒柯萨奇病毒 真菌真菌 钩端钩端螺旋体螺旋体 (2)(2)炎性渗出出物炎性渗出出物和无菌性坏死组织和无菌性坏死组织(3)(3)抗原抗体复合物抗原抗体复合物(4)(4)某些类固醇物质某些类固醇物质:17 17 酮类固醇酮类固醇(5)(5)多糖体成分及多核苷酸多糖体成分及多核苷酸 外源性致热通过激活血液中的外源性致热通过激活血液中的N N、E E、M M 产生并释放产生并释放内源性致热源内源性致热源 发发 热热 2.2.内源性致热源:又称白细胞致热源内源性致热源:又称白细胞致热源 通过血通过血-脑脊液屏障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脑脊液屏障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的体温调定点:枢的体温

4、调定点:代谢增加,产热增多代谢增加,产热增多 骨胳肌阵缩(骨胳肌阵缩(寒战寒战),产热增多),产热增多 作用于交感神经,使皮肤血管及竖毛肌收缩,作用于交感神经,使皮肤血管及竖毛肌收缩,停止排汗,散热减少。停止排汗,散热减少。(1)(1)白细胞介素白细胞介素-1-1(IL-1IL-1):):主要的内源性致热源主要的内源性致热源 由巨噬细胞、单核细胞合成并释放,由巨噬细胞、单核细胞合成并释放,直接作用于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体温调节中枢引起发热。引起发热。(2 2)肿瘤坏死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TNF):由巨噬细胞产生,可由内毒素诱导产生。由巨噬细胞产生,可由内毒素诱导产生。TNFTNF可

5、直接使用于体温调节中枢引起发热;可直接使用于体温调节中枢引起发热;也可以激活单核细胞产生也可以激活单核细胞产生IL-1IL-1而引起发热。而引起发热。(3 3)干扰素:)干扰素:病毒等因素刺激机体后病毒等因素刺激机体后 淋巴细胞或成纤维细胞等产生的低分子量糖蛋白淋巴细胞或成纤维细胞等产生的低分子量糖蛋白 刺激下丘脑释放前列腺素刺激下丘脑释放前列腺素E2E2(PGE2PGE2)引起发热。)引起发热。(4 4)其他:)其他:白细胞介素白细胞介素-6-6、巨噬细胞炎症蛋白、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1 (二二)非致热源性发热非致热源性发热 1.1.体温调节中枢直接受损体温调节中枢直接受损:各种各种颅脑外

6、伤出血颅脑外伤出血、急性脑血管意外、炎症、急性脑血管意外、炎症 2.2.引起引起产热过多产热过多的疾病的疾病:癫痫持续状态、甲亢腺功能亢进症等。癫痫持续状态、甲亢腺功能亢进症等。3.3.引起引起散热减少散热减少的疾病的疾病:广泛性皮肤病广泛性皮肤病、心力衰竭等。、心力衰竭等。三三.病因与分类病因与分类(一一)感染性发热感染性发热 病毒病毒 细菌细菌 支原体支原体 立克次体立克次体 钩端螺旋体钩端螺旋体 寄生虫寄生虫(二二)非感染性发热非感染性发热 1.1.无无菌坏死物质吸收菌坏死物质吸收:大面积烧伤、大出血、内大面积烧伤、大出血、内脏梗死、溶血反应、白血病等。脏梗死、溶血反应、白血病等。吸收热

7、:吸收热:由于组织细胞坏死、组织蛋白分解及由于组织细胞坏死、组织蛋白分解及组织坏死产物的吸收,所致的无菌性炎症。组织坏死产物的吸收,所致的无菌性炎症。2.2.抗原抗原-抗体反应抗体反应:风湿热风湿热 3.3.内分泌与代谢疾病内分泌与代谢疾病:甲亢甲亢 、重度脱水、重度脱水 4.4.皮肤散热减少皮肤散热减少:广泛性皮炎广泛性皮炎 5.5.体温体温调节功能失常调节功能失常:中暑、安眠药中毒、脑出血中暑、安眠药中毒、脑出血 中枢性发热:中枢性发热:有些致热因素不通过内源性有些致热因素不通过内源性致热源而致热源而直接损害体温调节中枢直接损害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调,使体温调定点上移后发出调节冲动,造成产

8、热大于散定点上移后发出调节冲动,造成产热大于散热,称为中枢性发热。热,称为中枢性发热。特点:高热无汗特点:高热无汗 6.6.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由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影响正常的体温调由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影响正常的体温调节过程,使产热大于散热,多为低热,节过程,使产热大于散热,多为低热,属功属功能性发热范畴。能性发热范畴。体温:体温:37.33837.338 原发性低热原发性低热:数月至数年数月至数年,热型较规则、波动多热型较规则、波动多在在0.50.5 度以内。度以内。感染后低热:感染后低热:由于体温调节功能仍未恢复正常由于体温调节功能仍未恢复正常 夏秋季低热:夏秋季低热:多

9、与体调节中枢功能不完善有关,多见于幼儿。多与体调节中枢功能不完善有关,多见于幼儿。生理性低热:生理性低热:精神紧张、剧烈运动、月经前、妊娠初期精神紧张、剧烈运动、月经前、妊娠初期 四、临床表现四、临床表现(一一)正常体温正常体温(增加)增加)口温口温:36.3-37.236.3-37.2 腋温腋温:36363737 肛温肛温:36.5-37.736.5-37.7(二二)发热的分度发热的分度 低热低热37.33837.338 中等度热中等度热38.13938.139 高热高热39.14139.141 超高热超高热41.141.1以上以上(三三)发热的临床过程及特点发热的临床过程及特点 1.1.体

10、温上升期体温上升期 骤升型骤升型:几个小时内达几个小时内达39-4039-40,常伴寒战常伴寒战 例如例如:疟疾疟疾,大叶性肺炎、大叶性肺炎、流感流感 缓升型:数日内达高峰,缓升型:数日内达高峰,多不伴寒战多不伴寒战 例如:伤寒、结核等例如:伤寒、结核等 2.2.高热期高热期 是指体温上升达高峰之后保持一定时间是指体温上升达高峰之后保持一定时间 疟疾疟疾:数小时数小时 大叶性肺炎大叶性肺炎:数天数天 伤寒伤寒:数周数周 表现表现:无寒战、皮肤发红、灼热、无寒战、皮肤发红、灼热、R R增快、增快、出汗出汗 3.3.体温下降期体温下降期 下降形式下降形式:骤降骤降:数小时内降至正常数小时内降至正常

11、,急性肾盂肾炎急性肾盂肾炎 渐降渐降:数天内降至正常数天内降至正常,伤寒伤寒 表现表现:出汗多出汗多 皮肤潮湿皮肤潮湿 五五.热型及临床意义热型及临床意义 热型定义热型定义:发热患者在不同时间测得的体温数分别记录发热患者在不同时间测得的体温数分别记录在体温单上在体温单上,将各体温数值点连接起来成体温将各体温数值点连接起来成体温曲线曲线,该体温曲线的不同形态称为该体温曲线的不同形态称为热型。热型。(一)稽留热稽留热 1.1.定义定义:是体温恒定地维持在是体温恒定地维持在39-4039-40以上的高水平,达以上的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数天或数周,24,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不

12、超过11。2.2.图形图形:3.3.见于见于:大叶性肺炎、伤寒、流脑等大叶性肺炎、伤寒、流脑等(二二)驰张热:驰张热:又称败血症热型又称败血症热型 1.1.定义定义:指体温在指体温在3939以上,以上,波动幅度大波动幅度大,24,24小时波动小时波动范围范围超过超过22,但都在正常水平以上。,但都在正常水平以上。2.2.图形图形:3.3.见于见于:败血症、风湿热、脓肿等败血症、风湿热、脓肿等(三三)间歇热:间歇热:1.1.定义定义 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无热期(间歇期)可持续正常水平,无热期(间歇期)可持续1 1天至数天至数天,如

13、此高热期与无热反复交替出现。天,如此高热期与无热反复交替出现。2.2.图形图形:3.3.见于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四四)波状热:波状热:1.1.定义定义:体温逐渐上升达体温逐渐上升达3939或以上或以上,数天后又逐渐数天后又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下降至正常水平,持续数天后又逐渐升高持续数天后又逐渐升高,如如此反复多次此反复多次.2.2.图形图形:3.3.见于见于:布氏杆菌病等布氏杆菌病等(五五)回归热:回归热:1.1.定义定义:体温急剧上升至体温急剧上升至39 39 或以上或以上,持续数天后持续数天后又骤然下降至正常水平,高热期与无热期各又骤然下降至正常水平,高热期与无热期各

14、持续若干天后规律性交替一次。持续若干天后规律性交替一次。2.2.图形图形:3.3.见于见于:回归热、霍奇金病等回归热、霍奇金病等(六六)不规则热:不规则热:1.1.定义定义:发热的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发热的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2.2.图形图形:3.3.见于见于:肿瘤、结核、风湿热、流感、支气管炎等。肿瘤、结核、风湿热、流感、支气管炎等。发热的体征:发热的体征:寒战寒战 口干口干 出汗出汗 皮温升高皮温升高 结膜充血结膜充血 心动过速心动过速 皮疹等:皮疹等:手足口病手足口病肠道病毒肠道病毒7171型型 六六.发热的伴随症状发热的伴随症状(一)寒战(一)寒战 机理:机理:由于皮肤散热减少刺激皮肤

15、的冷觉感受由于皮肤散热减少刺激皮肤的冷觉感受器并传至中枢引起畏寒。器并传至中枢引起畏寒。大叶性肺炎大叶性肺炎 败血症败血症 急性胆囊炎急性胆囊炎 急性肾盂肾炎急性肾盂肾炎 流脑流脑 疟疾疟疾 钩体病钩体病(二)结膜充血(二)结膜充血 麻疹麻疹 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出血热 钩体病钩体病 (三)单纯疱疹(三)单纯疱疹 流脑流脑 流感流感 大叶性肺炎大叶性肺炎 间日疟间日疟 (四)淋巴结肿大(四)淋巴结肿大 丝虫病丝虫病 白血病白血病 淋巴瘤淋巴瘤 传单传单 淋巴结核淋巴结核(五)肝脾肿大(五)肝脾肿大 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 胆道感染胆道感染 疟疾疟疾 急性血吸虫病急性血吸虫病 (六)出血(六)出血

16、流出流出 败血症败血症 急性白血病急性白血病 (七)关节痛(七)关节痛 猩红热猩红热 痛风痛风 败血症败血症 风湿热风湿热(八八)伴有皮疹:伴有皮疹:1.1.麻疹麻疹 2.2.伤寒伤寒 3.3.猩红热猩红热 4.4.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出血热 5.5.流脑流脑 6.6.过敏过敏 7.7.带状疱疹带状疱疹等等(九)昏迷(九)昏迷 1.先发热后昏迷先发热后昏迷 乙脑乙脑 流脑流脑 中毒性菌痢中毒性菌痢 中暑中暑 2.2.先昏迷后发热先昏迷后发热 脑出血脑出血 巴比妥类药物中毒巴比妥类药物中毒 七七.问诊要点问诊要点 1 1起病时间、季节、起病的缓急、病程、发起病时间、季节、起病的缓急、病程、发热高低

17、、间歇性或持续性、诱因。热高低、间歇性或持续性、诱因。2 2有无畏寒、寒战、大汗或盗汗。有无畏寒、寒战、大汗或盗汗。3 3多系统症状询问,是否伴有多系统症状询问,是否伴有:呼吸系统:呼吸系统:咳嗽、咯血、胸痛、咯痰;咳嗽、咯血、胸痛、咯痰;消化系统:消化系统:腹痛、呕吐、腹泻、黄疸;腹痛、呕吐、腹泻、黄疸;泌尿系统:泌尿系统:尿频、尿急、尿痛、腰痛;尿频、尿急、尿痛、腰痛;皮肤出血、紫癜;皮肤出血、紫癜;头痛、肌肉关节痛等。头痛、肌肉关节痛等。4 4患病以来的一般情况患病以来的一般情况:精神状态、食欲、体重减轻、睡眠大小便等精神状态、食欲、体重减轻、睡眠大小便等 5 5病后的诊断与治疗情况。病

18、后的诊断与治疗情况。各种检查的结果,药物治疗的疗效反应等。各种检查的结果,药物治疗的疗效反应等。6 6传染病接触史,传染病接触史,疫水接触史疫水接触史、手术史、流产、手术史、流产或分娩史、服药史、职业特点等。或分娩史、服药史、职业特点等。作业与思考作业与思考一一.选择题选择题1.1.正常人一天中体温最高是正常人一天中体温最高是A A 凌晨凌晨2-62-6点点B B 下午下午1-61-6点点C C 中午中午1212点点D D 晚晚6-96-9点点E E 上午上午10-1210-12点点 2.2.下列关于体温变化的叙述下列关于体温变化的叙述不正确不正确的是的是:A A 妇女月经期体温较高妇女月经期

19、体温较高B B 青壮年体温较老年人高青壮年体温较老年人高C C 剧烈运动体温可以升高剧烈运动体温可以升高D D 进餐后体温升高进餐后体温升高E E 孕妇体温较高孕妇体温较高 3.3.下列下列不属于不属于感染性发热的是感染性发热的是 A A 大叶性肺炎大叶性肺炎 B B 肺脓肿肺脓肿 C C 中暑中暑 D D 伤寒伤寒 E E 流行性脑脊髄膜炎流行性脑脊髄膜炎 4.4.非感染性发热非感染性发热不包括不包括下列哪项下列哪项 A A 心肌梗死后低热心肌梗死后低热 B B 白血病白血病 C C 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亢进 D D 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出血热 E E 中暑中暑 5.5.下列关于下列关于弛

20、张热弛张热的叙述的叙述正确的正确的是:是:A A 体温升至体温升至39-40,39-40,持续数天持续数天,降至正常降至正常B B 体温升至体温升至3939以上以上,持续数小时持续数小时,降至正常降至正常,后后又升至又升至3939以上以上C C 体温常至体温常至3939以上以上,24,24小时波动范围范围大于小时波动范围范围大于2,2,但都在正常以上但都在正常以上D D 体温常至体温常至3939以上以上,24,24小时波动范围范围小小时波动范围范围小于于2,2,均在正常以上均在正常以上E E 体温常至体温常至3939以上以上,24,24小时波动范围范围小小时波动范围范围小于于11 6.6.下列

21、发热性疾病中下列发热性疾病中,不伴有单纯疱疹不伴有单纯疱疹的是的是A A 大叶性肺炎大叶性肺炎B B 急性肾盂肾炎急性肾盂肾炎C C 间日疟间日疟D D 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E E 流行性脑脊髄膜炎流行性脑脊髄膜炎 7.7.下列发热性疾病中下列发热性疾病中,不伴有肝脾肿大的是不伴有肝脾肿大的是A A 急性急性ITPITPB B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C C 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D D 淋巴瘤淋巴瘤E E 白血病白血病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 8 8一位发热患者,体温在一位发热患者,体温在39 39 以上,未用任以上,未用任何退热降温措施,何退热降温

22、措施,2424小时内体温波动达小时内体温波动达2 2 以以上,最低时体温仍高于正常。这种热型是上,最低时体温仍高于正常。这种热型是 A A 稽留热稽留热 B B 波浪热波浪热 C C 间歇热间歇热 D D 回归热回归热 E E 弛张热弛张热 9.9.哪种物质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引起发热哪种物质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引起发热 A A 病原体产生的外源性致热原病原体产生的外源性致热原 B B 病原体产生的内源性致热原病原体产生的内源性致热原 C C 血液中白细胞产生的外源性致热原血液中白细胞产生的外源性致热原 D D 血液中白细胞产生的内源性致热原血液中白细胞产生的内源性致热原 E E 血液中白

23、细胞及病原体的代谢产物血液中白细胞及病原体的代谢产物 10.10.引起发热的病因临床上引起发热的病因临床上最为常见最为常见的疾病是:的疾病是:A A感染性发热疾病感染性发热疾病B B皮肤散热减少性疾病皮肤散热减少性疾病 C C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性疾病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性疾病 D D心脏、肺、脾等内脏梗死或肢体坏死心脏、肺、脾等内脏梗死或肢体坏死 E E组织坏死与细胞破坏性疾病组织坏死与细胞破坏性疾病 一一.选择题答案选择题答案1 B 2 A 3 C 4 D 5 C1 B 2 A 3 C 4 D 5 C6 B 7 A 8 E 9 D 10 A6 B 7 A 8 E 9 D 10 A 二二.名

24、词解释名词解释 1.1.发热的定义发热的定义 当机体在致热源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当机体在致热源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称为发热。称为发热。2.2.稽留热定义稽留热定义 稽留热就是体温恒定地维持在稽留热就是体温恒定地维持在39-4039-40以上的高以上的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水平,达数天或数周。24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不超过11。3.驰张热定义驰张热定义 指体温在指体温在3939以上,以上,波动幅度大波动幅度大,24,24小时波动小时波动范围范围超过超过22,但都在正常水平以上

25、去。,但都在正常水平以上去。4.4.间歇热定义间歇热定义 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无热期(间歇期)可持续一天至数天,常水平,无热期(间歇期)可持续一天至数天,如此高热期与无热反复交替出现。如此高热期与无热反复交替出现。三、填空题三、填空题1 1发热的分度是:低热发热的分度是:低热()();中等度热;中等度热();高热;高热()();超高热;超高热()()。2 2引起发热的病因甚多,临床上可分为引起发热的病因甚多,临床上可分为()()、()两大类,而以)两大类,而以()()为多见。为多见。3 3多数患者的发热是由致热源所致,致热源包

26、多数患者的发热是由致热源所致,致热源包括(括()和()和()两大类。)两大类。三、填空题答案三、填空题答案 1 137.33837.33838.13938.13939.14139.14141.141.1以上以上 2 2感染性与非感染性感染性与非感染性 前者前者 3 3外源性外源性 内源性内源性 4 4非致热源性发热见于:非致热源性发热见于:()()()5 5各种病原体如各种病原体如 ()等可引起感染性发热。可以呈急性、亚急性等可引起感染性发热。可以呈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局部性或全身性感染或慢性、局部性或全身性感染 4 4体温调节中枢直接受损体温调节中枢直接受损 引起产热过多的疾病引起产热过多的疾病 引起散热减少的疾病引起散热减少的疾病5 5病毒、细菌、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病毒、细菌、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寄生虫。真菌、寄生虫。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