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培训——变态心理学一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218104875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PPTX 页数:58 大小:2.69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心理咨询师培训——变态心理学一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心理咨询师培训——变态心理学一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心理咨询师培训——变态心理学一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资源描述:

《心理咨询师培训——变态心理学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咨询师培训——变态心理学一(5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1页/共58页2 即便是有精神障碍的人,他们的心理活动也并不完全是异常的。注意注意第2页/共58页3 正常心理活动和异常心理活动之间,有相互转化的可能性。有精神障碍的人经过系统治疗,心理的异常部分也能得到改善或完全被矫正。因此,正常心理活动和异常心理活动在人群中永远并存。第3页/共58页4u 07-5-98:以下陈述中正确的是()A.精神障碍患者的心理活动并不一定都是异常的 B.精神障碍患者的心理异常必须要接受系统治疗 C.精神障碍患者的心理活动一定都是偏离常态的 D.精神障碍患者的心理异常须通过心理咨询矫正第4页/共58页5u 09-11-53:正常和异常的心理活动是()A.可以相互转化的

2、 B.无法进行分析的 C.可以直接测量的 D.无法间接测量的第5页/共58页6 由于相当多的精神障碍,目前尚不能找到器质性损害的证据,只能暂时将它们称为脑的功能性障碍。请注意请注意第6页/共58页7v ICD-10(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疾病及有关保健问题的国际分类 v DSM-IV(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v CCMD-3 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我们需要知道的三大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手册我们需要知道的三大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手册第7页/共58页8 ICD-10已经

3、放弃使用精神病一词,只保留精神病性作描述之用。而且精神病性也只用于描述存在下述症状的情况:幻觉;妄想;显著的兴奋和活动过多;并非由于抑郁或焦虑引起的严重而持久的社会性退缩;显著的精神运动性迟滞;紧张症性行为。下诊断时需谨慎!第8页/共58页9 变态心理学是以心理与行为异常为研究对象的心理学分支学科。第9页/共58页10 变态心理学侧重研究和说明异常心理的基本性质与特点,研究个体心理差异以及生存环境对异常心理发生、发展的影响;精神病学主要研究异常心理的诊断、治疗、转归和预后,以及精神病的预防与康复。VS第10页/共58页11l08-5-47:变态心理学侧重说明异常心理的()A.诊断 B.咨询 C

4、.治疗 D.特点第11页/共58页12l10-5-32:变态心理学与精神病学共同的研究对象是()A.心理与行为的联系 B.心理与行为的异常 C.各种不良行为模式 D.各种脑器质性病变第12页/共58页13 第第二二单单元元 学学科科简简史史 第13页/共58页14 一、对心理异常现象的早期关注 变态心理学的发端公元前400年的西方。第14页/共58页15 希波克拉特(底)用体液学说解释人的异常心理和行为,他认为人的心理和性格差异与人的体液性质密切相关。四种体液:黄胆汁、黑胆汁、血液和黏液。四种气质:胆汁质、忧郁质、多血质和黏液质。第15页/共58页16第16页/共58页17 他认为,人之所以“

5、疯狂”,是因为有害的体液流入大脑所造成的。在这种推论中,已经包含了“心理是脑的功能”观点的雏型。(“心理”的定义要牢记!)第17页/共58页18v 中世纪时期(5-16世纪)这个时期,心理异常现象完全被看作是魔鬼附身。这个时期,心理异常现象完全被看作是魔鬼附身。第18页/共58页19 小贝患强迫症行为怪异 辣妹称其“魔鬼附身”2012-01-26雅虎体育第19页/共58页20v 文艺复兴时期第20页/共58页21v 17世纪中叶开始,人们对于神经系统及其功能的问题,有了新的认识。18611861,布洛卡区的发现;,布洛卡区的发现;帕斯德的帕斯德的“细菌理论细菌理论”第21页/共58页22 医学

6、科学的进步,促使人们更倾向用唯物的思维对待心理异常的问题。第22页/共58页23 二、对心理异常现象的现代说明 关于异常心理的现代解释始于20世纪,而解释异常心理现象的理论和方式,不同的作者各有侧重。第23页/共58页24每个学派对精神障碍产生原因的解释模型都截然不同。精神分析模型:认为童年创伤和潜意识是成年期各类问题的原因行为主义模型:认为精神障碍源自条件反射过程人本主义模型:认为精神障碍是自我实现动机发生偏离的结果第24页/共58页25(一)精神分析的理论解释第25页/共58页26第26页/共58页27l 1.精神分析理论解释异常心理现象时的两个基本命题 “精神分析第一个令人不快的命题是:

7、心理过程是潜意识的,至于意识的过程则仅仅是整个心灵的分离的部分和动作精神分析以为心灵包含有情感、思想、欲望等等作用,而思想和欲望都可以是潜意识的。”“第二个命题也是精神分析的创见之一,认为性的冲动,广义的和狭义的,都是神经病和精神病的重要起因,这是前人所没有认识到的。”第27页/共58页28 2.以上述两个命题为基础,弗洛伊德推演出的五个判断,即:(1 1)人类的生物本能,是心理活动的动力,)人类的生物本能,是心理活动的动力,即即“力比多力比多”(libidolibido);(2 2)libidolibido在在幼年期幼年期驱动人的性心理发展,驱动人的性心理发展,并分为并分为3 3个阶段;个阶

8、段;第28页/共58页29 口欲期(0-1岁左右):此期中婴儿的主要活动为口腔的活动,快感来源为唇、吸吮、吃、吃手指,长牙后,快感来自咬牙、咬东西。第29页/共58页30 肛欲期(1-3岁左右):此期中婴儿要接受排泄大小便方面的训练。主要为肌紧张的控制,快感表现为忍受和排便。第30页/共58页31 生殖器期(3-6岁左右):此期中儿童能分辨两性了,产生对异性双亲的爱恋和对同性双亲的嫉妒。此外,生殖器部位的刺激也是快感来源之一。俄狄浦斯情结 爱烈屈拉情结第31页/共58页32 潜伏期阶段(6-12岁左右):此期中儿童性欲倾向受到压抑,快感来源主要是对外部世界的兴趣。生殖期阶段(12-18岁左右)

9、:兴趣逐渐转向异性,幼年的性冲动复活,性生活继续着早期发展的途径进行着。第32页/共58页33 (3)人的心理结构由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构成;于此对应的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和超我构成;(4)本我遵循“快乐原则”,自我遵循“现实原则”,超我遵循“道德原则”;(弗洛伊德认为本我、自我和超我的交互作用形成的动力机制在决定行为方面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第33页/共58页34 (5)人们为了防止冲突引起焦虑,具有防止焦虑的能力,即“防御机制”。“自我使用各种程序来完成它的任务,自我使用各种程序来完成它的任务,即避免危险、焦虑和痛苦。即避免危险、焦虑和痛苦。”第34页/共58页35 3.精神分析理论对心

10、理异常现象的说明 依据上述的假定,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的心理异常时 由如下缘由造成的:第35页/共58页36 (1)“固着”。合理地度过“性心理”发展的每个阶段,是未来心理健康的充分和必要条件。如果在每个发展阶段上,接受的刺激太过分或者接受的刺激太少,就会使“性心理”的发展受到挫折,那么,就会造成“性心理”发展“固着”。这种“固着”就会造成未来人格的异常。第36页/共58页37附附阶段阶段 相关问题相关问题口唇期口唇期 抑郁、自恋、依赖抑郁、自恋、依赖肛门期肛门期 顽固、强迫障碍、施虐受虐狂顽固、强迫障碍、施虐受虐狂性器期性器期 性别认同障碍、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性别认同障碍、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潜伏

11、期潜伏期 自我控制不足或过度自我控制不足或过度生殖期生殖期 同一性扩散同一性扩散未能成功通过性欲发展阶段的个体成年后相应的某些人格特征未能成功通过性欲发展阶段的个体成年后相应的某些人格特征第37页/共58页38 (2)焦虑。由于人们的自我必须随时随地学习外部世界,以便理性地处理本我与超我的冲突,所以我们体验着焦虑;第38页/共58页39 (3)压抑。为防止、抵御和消除焦虑,我们必须克制、压抑非理性冲动。如果压抑力量不足,让冲突、矛盾,或者说让非理性冲破防线,我们就会体验到痛苦;如果冲不破防御,我们虽然意识不到痛苦,但是并不是冲突和痛苦就会彻底消失,它们只是隐藏到潜意识之中而已。躲藏到潜意识之中

12、的冲突,还要以扭曲的形式变相地表达自己,这样就产生了异常心理和异常行为。第39页/共58页40l 小结弗洛伊德的观点:健全的人和精神病患者一样,都是由无理性的带有不计后果的本我驱动的。一些人只是更能控制这些内驱力。他们控制不能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性心理发展。一个正常人得性心理发展表现在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间形成了一个健康的平衡状态。变态功能主要由无理性的内驱力驱动,并由儿童时期的经历所决定。事实上,正常和变态行为依赖于一个连续统一体。变态是程度的不同,不是类别的不同。梦、幻想、艺术品、精神病症状、幻觉这只是同一条道路上的不同的站点而已。第40页/共58页4108-5-48:弗洛伊德

13、将人们防止焦虑的能力叫做 ()。A防御机制 B本能动力 C心理异常 D快乐原则 第41页/共58页4210-5-54:人类的生物本能是心理活动的动力,这是()。A完形主义疗法的核心B行为主义的观点 C经典精神分析理论的推断D认知理论的核心 第42页/共58页43 (二)行为主义的解释 在变态心理学上,巴甫洛夫用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直接说明人的异常心理现象,这是行为主义心理学介入变态心理学的早期记载。巴甫洛夫通过实验结果的分析来说明异常心理现象。他先是通过动物试验,认识到高级神经系统功能的病理生理机制之后,再通过对临床病人的观察,最后用类比的方法来解释人的异常心理现象。第43页/共58页44 巴甫洛

14、夫伊凡彼德罗维奇(1849-1936)俄国生理学家、心理学家、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的创始人,条件反射理论的建构者。用条件反射实验法研究大脑皮质的机能,创立了以条件反射形成规律为基础的高级神经活动学说。巴甫洛夫与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学说巴甫洛夫与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第44页/共58页45第45页/共58页46l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机能:分析与综合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机能:分析与综合l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兴奋与抑制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兴奋与抑制l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兴奋与抑制过程的集中与扩散、兴奋与抑制过程的集中与扩散、兴奋与抑制过程的相互诱导兴奋与抑制过程的相

15、互诱导第46页/共58页47神经过程的基本特性、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与气质类型的关系神经过程的基本特性、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与气质类型的关系第47页/共58页48 神经症与精神病的区分 “如果想象大脑组织在构造关系上或机能关系上不具有障碍而会有精神紊乱,这是不可能的。神经症与精神病的区别是在神经活动障碍的复杂性或精细特征性上的区别。”第48页/共58页49 神经症和精神病的病因 “引起机能性神经障碍的两个条件。一个是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的艰难相遇,即这两个过程的冲突;另一个是强有力的、异乎寻常的刺激。”第49页/共58页50例例神经衰弱神经衰弱兴奋占优势兴奋占优势癔症癔症抑制占优势抑制占优势第50页/共

16、58页51 通过动物实验的结果,进而演绎和推论人的心理,再以人为实验对象,研究其行为并与动物实验结果相比较,这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研究工作的一般技术路线。按照这种技术路线,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以及其他各类学习理论不断涌现。如今,行为主义心理学与现代脑科学的结合为我们对心理异常的解释与矫正,开辟了更新的途径。第51页/共58页52 B.F.斯金纳(19041990)是行为主义学派最负盛名的代表人物被称为“彻底的行为主义者”。他在华生等人的基础上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提出了有别于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的另一种条件反射行为,并将二者做了区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行为主义理论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他长期致力于研究

17、鸽子和老鼠的操作性条件反射行为,提出了“及时强化”的概念以及强化的时间规律,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理论 第52页/共58页53动物通过自己的活动、动物通过自己的活动、操作才能得到强化而操作才能得到强化而形成条件反射,形成条件反射,即即操作性条件反射操作性条件反射。第53页/共58页54 07-5-44:巴甫洛夫通过()来解释人类的异常心理现象。A.现象描述结果 B.精神病学结果 C.实验研究结果 D.心理研究结果第54页/共58页55 (三)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解释 人本主义心理学首先提出“潜能”概念,同时赋予“潜能”具有趋向完善的性质和特点,认为心理的异常是由于“潜能”趋于完善的特征受到了阻碍,是“自

18、我”无法实现的结果。第55页/共58页56 马斯洛认为心理异常最基本的表现是马斯洛认为心理异常最基本的表现是“存在焦存在焦虑虑”,这种,这种“存在焦虑存在焦虑”就是就是“存在存在”和和“责任责任”的的冲突。由于人的根本意义是人的冲突。由于人的根本意义是人的“存在存在”,所以,所以“责责任任”便成为便成为“存在存在”得以实现的阻碍因素。得以实现的阻碍因素。第56页/共58页57 1.变态心理学(第9版)(美)劳伦B阿洛伊等 著 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 2.变态心理学与心理治疗(第3版)(美)霍克西玛等著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3.异常与临床心理学 (英)保罗贝内特等 著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第57页/共58页58感谢您的观看!第58页/共58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