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工程施工测量方案

上传人:gao****ang 文档编号:218024359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99.8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桥梁工程施工测量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桥梁工程施工测量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桥梁工程施工测量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资源描述:

《桥梁工程施工测量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桥梁工程施工测量方案(2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1工程概况 22主要测量工作内容 63编制依据 74施工测量工作目标 85测量保证体系及人员配置 86仪器设备的配置 97加密控制测量方案 98质量保证措施 129安全保障措施 1210施工放样 1311施工测量中的重点、难点分析 1612测量工作精度保证措施 1713测量工作保密措施 1814测量工作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 1915测量资料的整理、归档 1916测量误差分析及措施 201 工程概况1.1 桥梁拆除工程概况沿线需要拆除的 16 座车行桥以及 1 座管线桥中,除海晏路 1 号桥为现浇钢筋混凝土 连续梁桥和汪董桥西侧的管线桥外,其余均为简支梁桥,下部结构为盖梁+钻孔桩基础,部 分为群桩

2、基础,重力式桥台,上部结构采用预应力空心板梁形式,每块预制板梁宽度大多 为lm。具体如下表:17座桥梁拆除情况统计表序号桥梁名称老桥跨径布置拆除部位拆除盖梁拆除板 梁(块)老桥拆除 面积(mJ形式数量113+18+13m南半幅盖梁式478162028m全幅单桩38+8+8m全幅盖梁式46352848+10+8m全幅盖梁式46678758+13+8m北侧边幅盖梁式1996612+9+11。15+9+11。 2m西半幅盖梁式181251997713m西半幅盖梁式413271813m东半幅盖梁式816325913m西半幅盖梁式10325101018+10+8m东半幅盖梁4608831115+22+1

3、5m西半幅重力式4南半幅 板1块15531218m西半幅盖梁式43411251311m全幅盖梁式44011041411m全幅盖梁式44012001511m西半幅盖梁式22012431611m西半幅盖梁式22012531711+11+11m西半幅重力式47822101.2 桩基拔除工程概况17座桥梁桩基拔桩数量统计表序号桥名桩型桩径(cm)数量(根)拆除至桩底标(m)1钻孔灌注桩8010-16.01001016。02钻孔灌注桩702-19.860318。3预制方桩50 X 50218.23钻孔灌注桩801917。624钻孔灌注桩8016205钻孔灌注桩803不详6钻孔灌注桩1206不详806不详

4、609不详7钻孔灌注桩80621.6560421.658钻孔灌注桩806T9。65604T9。659钻孔灌注桩809-21。0604-21。010钻孔灌注桩801220.011钻孔灌注桩1205不详8015不详604不详12钻孔灌注桩8018-26。 35660426.35613钻孔灌注桩10012-19。 78714钻孔灌注桩10016-21。 6515钻孔灌注桩100614。616钻孔灌注桩1004不详17钻孔灌注桩1002不详6012不详建筑物遗留桩基拔桩数量统计表序号工点桩型桩径mm桩长m根数总延米是否恢复1沉管灌注桩42632。5571852.5否2预应力管桩500*50018.52

5、37否3预应力管桩5501826468否4沉管灌注桩3772538950否5沉管灌注桩3772520500否6沉管灌注桩42630.520610否7沉管灌注桩46034268是8钻孔灌注桩8003010300是9钻孔灌注桩50036。526949是1。3 桥梁重建工程概况桥梁重建部分基本情况表序号桥梁名称重建部分跨径布置重建上部结构重建下部结构形式新建桩 基(根)形式数量形式数量113+22+13m70厚、80厚先张法 预应力板梁81块盖梁式4座8120815028m桩帽式4座48038+13+13m40厚、55厚先张法 预应力板梁66块盖梁式4座812048+16+8m40厚、70厚先张法

6、预应力板梁75块盖梁式4座16120511m55厚先张法预应力板梁9块盖梁式1座3100610+13+16+10+10m60厚先张法预应力板梁135块盖梁式12 座16100716m70厚先张法预应力板梁16块盖梁式2座4150813m55厚先张法预应力板梁21块盖梁式2座880916m70厚先张法预应力板梁40块盖梁式7座12120108+10+8m先张法预应力板梁63块盖梁式4座12801115+22+15m现浇板1联重力式2座241201218m75厚先张法预应力板梁35块盖梁式4座81201316m70厚先张法预应力板梁40块盖梁式4座121201413m60厚先张法预应力板梁40块盖

7、梁式4座121201511m45厚先张法预应力板梁20块盖梁式2座61201611m45厚先张法预应力板梁20块盖梁式2座61201711+11+11m45厚先张法预应力板梁78块盖梁式4座1312061002主要测量工作内容全线施工控制网(导线网、水准网)的复测加密;施工过程中的控制网周期性复测。2.1 桥梁结构施工测量依据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进行如下表内容的测量并规定测量的允许偏差。桥梁施工测量内容及允许偏差表类另U测量内容测量允许偏差(mm)灌注桩基础灌注桩15垫层轴线位置20顶面咼程0_8承台轴线位置6顶面咼程8墩台身轴线位置4顶面咼程4墩、台帽或盖梁轴线位置4支座位

8、置2支座处顶面咼程简支梁4连梁续2梁、板安装支座中心位置梁2板4梁板顶面纵向咼程22。2 道路施工测量类型线路名称纵向误差(m)横向误差(cm)直线段中线桩位侧量限差二级及以下公路S / 2000+00 110曲线段中线桩位测量闭合差限差二级及以下公路1/100010类型线路名称距离(m)高程(m)横断面测量的限差二级及以下公路L/50+0O 1h/50+L/ 100+00 1注:S为转点桩至中线桩的距离(m) ; L为测点至线路中线桩的水平距离(m);h为测点至线路中线桩的高差(m)。3 编制依据序号标准名称标准代号标准等级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国家规范2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

9、规范GB/T128982009国家规范3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国家规范4城市测量规范CJJ 899彳丁业规范4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GJJ2-2008彳丁业规范5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1-2008彳丁业规范6宁波市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工程基础控制测量成果表及点之记一一7宁波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控量测技术与管理手册一轨道标准8宁波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测量控制点标化管理办法轨道标准4 施工测量工作目标4。1根据本工程设计图纸、测控中心、监理单位要求,按时按质的完成测量工作任务。 保证放样成果的精度,满足规范及相关设计要求;测量工作进度能保证施工进度的有序进

10、展。4.2各道工序的施工放样测量精度满足设计、规范要求. 4。3测量内业资料竣工验收时达到一次性通过。5 测量保证体系及人员配置5.1 建立健全项目测量组织机构由项目部成立测量组,并在测量组下设技术小组、质检组、作业队、联络组和后勤保 障组,并确定各级责任人员。5。2 人员配置人员配置及其职责序号姓名职务职称职责1张海波测量负责技术负责人负责全面现场测量工作 负责测量资料的报验、归档2金凯测量技术结构工程师测量数据的复核 负责平面测量工作3黎炜测量员测量工程师测量数据的计算 负责高程测量工作4李龙测量员测量工参加日常的测量工作 测量资料的报验、归档6 仪器设备的配置根据本工程的特性和工程放线的

11、精度要求现场配备的测量仪器如下:序号仪器设备名称型号精度数量序列号1全站仪(尼康)DTM-532C2+2ppm*D (mm)1台/NiV0.2M2+2ppm*D (mm)1台/2水准仪(苏光)DSZ22 mm1台/7 加密控制测量方案7。1 起算基准根据指挥部提供的首级测量控制点(34 个平面控制点,14 个高程控制点),后续也可 根据测控中心提供的地面精密控制网作为起算基准。7.2 加密控制点的布设本工程多数加密点由首级控制点引测至地面,加密点的布设按测量控制实施细则 的要求,平面进行一级导线加密,高程三等水准加密。(若地面控制点交桩后,以地面控 制点引测为主)沿线拆复桥梁及拔桩施工点附近布

12、设平面加密点,加密点编号按照施工点 名首字母进行编辑,再由施工点附近水准点引测高程点。随着工程项目的推进,控制点点位有可能发生变化,因此为保证桥梁及道路的测量放 样的精度,在施工周期内对各工区加密点进行 1 次复测,以保证施工测量精度。7。3 平面加密点测量工作7。3.1 外业测量工作 加密点布设完成后,组织人员进行数据采集工作。进行观测前先确定仪器状态正常、 棱镜常数正确,且外界环境适宜。不在大风、大雾、高温天气进行加密导线测量工作。根 据宁波市地区海拔,确定仪器中气压值的设定,温度根据现场情况设定温度值.当一切准 备工作完成后,进行导线外业数据的采集。按照测量控制实施细则要求,采用2级尼康

13、DTM-532全站仪按一级导线要求对 加密导线角度进行正倒镜两个测回观测,测量精度需满足下表的技术要求,如有超限则应 当重新观测。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等级导线长度(km)平均边长(km)测角中误差()测距中误差(mm)测回数方位角闭合差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2级仪器一级10.1515210Vn1/150007。3.2 平面加密控制点成果计算加密点外业数据采集后,按照一级导线要求,由测量员负责导线的严密平差计算。经测 量工程师复核无误后,将平面加密控制点成果、观测记录、一级导线计算表逐级上报至测 量监理工程师、测控中心,经监理和测控中心复核认可后,方可使用。7.4 高程加密点测量工作7.4。1 加

14、密高程点的布设高程加密点每个施工点设置 2 处,高程点与平面点共点.7.4.2 水准测量的外业工作水准路线测量前,对DSZ2水准仪的i角进行测定,在20范围内,方可使用。如超 限,进行仪器的自校,合格后才可使用。确定两根铟瓦尺(2m)及常数(3。0155m)。高程控制测量使用配备FS1平板测微器的DSZ2自动安平水准仪加铟瓦尺进行观测。 水准测量前,对水准仪的i角进行测定,当i角15时,方可使用该仪器。若i角20 需进行仪器的自校,合格后方可使用。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等级水准仪型号路线长(m)前后视距(m)前后视距差累积(m)平地闭合差三等DZS2三503V612VL7.4.3高程加密点的内

15、业计算对外业采集数据整理后,安排专人进行三等附合水准平差。第二人复核无误后,成果 采用统一表式上报测量监理、测控中心。经复核认可后,才可使用。7.5 加密控制点的使用7.5.1 加密控制点应至少使用 2 个首级控制点引测和检测,若发现异常应停止使用并 立即向测量监理工程师和测控中心报告。7。5。2 加密控制点需经测量监理工程师和测控中心复核审批后方可使用,严禁使用 未经监理和测控中心复核的加密控制点.7.5.3 加密控制点应由首级控制点引测,不得从次级加密点再次加密。7.5。4由于各工点施工周期较短,加密控制点可根据周期时间在施工中期进行复测, 并将复测成果上报至测量监理工程师和测控中心审批。

16、7.6 控制点及加密控制点的埋设、标示及保护措施根据轨道交通施工测量控制点标化管理办法进行控制点的埋设,标示以及保护。 此外,在项目部对测量控制点仍有如下措施要求:7.6.1 测量组人员加强对点位的监测与保护。在点位附近做出醒目标志,防止他人在 不知道的情况下破坏;在每次使用过程中,复测边长。判断点位是否有所偏移。7.6。2 对现场施工员和班组长进行交底,防止施工人员或机械破坏.7。6。3 一旦点位遭到破坏或产生位移,及时在适当位置埋设新点位,并重新测量整 条导线,并将成果上报至监理和测控中心,经逐级审批认可后,方使用新点进行施工放样8 质量保证措施为了确保项目的成果质量,本项目实施过程中将严

17、格按照我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文 件、测绘与信息工程过程作业程序以及各项规章制度,对本标段道路及桥梁测量工程各项 工作的全过程实行全面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建立、健全我项目的组织管理机构,明确 各级管理职责,做到人员、设备、管理三到位,精心组织施工,创建优质工程,确保本工 程的工期、质量和安全目标的全面实现。本项目质量管理目标:确保建成后的道路工程及桥梁工程、平面、纵断面线性符合设 计要求,最终保证建成后的桥梁及道路是一个高质量、高标准的精品工程.本项目的质量目标:工程竣工实体必须满足相关验收规范和设计文件的要求。9安全保障措施1、外出作业前必须向主管领导汇报当日工作行程。2、测量人员每天要将工作

18、的内容逐一、完全记录,包括测量内容,安全环境情况、任 务布置情况,安全隐患及采取的措施等,一切与自己有关、与项目有关的情况。3、作业前检查仪器设备是否完好,发现仪器被带破损要立即更换。4、注意森林绿化防火,不带火种进入施工场地,发现明火及时熄灭.5、遇大风、雷雨天气禁止外出作业。6、佩戴必要的安全工具,如安全帽、安全绳,登高测量必要时要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高边坡顶面测量时首先要检查边坡的稳定情况,在没有可靠的方案之前不能在潜在崩塌的 边坡顶面进行测量作业,防止高处坠落事故发生.7、作业开始时,必须确保仪器架设牢固,自身站立平稳后方可开始测量。8、登高测量时不能随意往下丢掷锤子、石头等物品用具

19、;在平地测量时不能随意对 面使锤、不能随意丢掷物品、用具等,防止物品打击事故发生.9、测量作业时,要注意上空电线、高压电线等,防止塔尺触到电线,在没有可靠的测 量方案之前,不能在高压电线下或在高压电周围进行测量.10、在施工现场进行测量作业,尽量避开在交通线路中心进行,测量时安排人员警戒, 疏导交通,防止过往机械、车辆碰伤、挂伤.11、进行测量作业时,测量组成员之间要相互配合、协作、相互提醒,提高安全意识,及时发现、消除安全隐患,搞好测量安全工作,工作中严禁嬉戏打闹,注意保护自身及同伴 安全。12、禁止在正在进行挖方作业的下面进行测量作业,必须在挖方下面进行测量作业时, 要安排人员进行警戒,关

20、注边坡异常情况,遇到异常情况,人员首先转移,优先确保测量 人员人身安全.13、禁止在正在实施爆破作业的现场进行测量作业,在爆破警戒没有得到解除之前禁 止在现场进行测量作业.14、如遇特殊情况,及时采取适当有效的自救措施,同时向领导汇报。15、测量过程中如需占用交通,应设置安全线,注意交通安全。10施工放样施工测量遵循“先整体,后局部”“先控制后细部的原则。在控制网布设后,以其为 依据进行控制.10。1 工程施工测量工程测量按照以下工作流程和步骤进行:10.1 桩基测量放样(1)根据设计图纸计算各桩位中心点坐标(坐标成果必须经过测量监理工程师和测控 中心复核并审批认可),采用极坐标法准确测放出桩

21、位中心点,打上木桩直至稳固牢靠, 在木桩顶面精确测放出桩位中心坐标后,钉上小钉子。(2)每个桩位中心点纵、横轴线方向必须设置4 个护桩,便于桩基施工过程中进行校 验.(3)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进行桩位放样,桩位放样后及时检查各桩位间的距离和对 角线距离。(4)桩机就位后测设护筒顶标高和桩机平台标高,用以计算钻孔桩设计孔深和吊筋长 度,确认无误后方可开钻。(5)成桩 15 天后,凿除桩头至桩顶设计标高,测放出桩基的中心点坐标并与设计坐 标对比,计算误差是否达到规范要求。同时测出桩顶的高程并与设计高程对比。10。2 立柱测量放样(1)采用极坐标法在桩头顶面测放出墩柱底部 100cm 轮廓控制线,用

22、墨线弹出后开始 支模。立柱模板安装完毕后,直接测量立柱模板顶四边中心位置,用钢尺效核立柱与立柱 之间的尺寸距离。再用垂球从立柱模板顶垂下,检查模板垂直度。(2)用DSZ2水准仪测放立柱顶面高程,在模板四周做好标高控制标识,经测量监理 工程师复测无误后方可浇筑混凝土。10。3 盖梁测量放样(1)在墩柱顶上先测放出盖梁底模轴线位置的控制线,待底模铺设后,再放出盖梁 的轴线位置及复核底模标高,若有误差则对底模方向、标高进行调整直至底模方向标高符 合设计要求。(3)盖梁侧模立好后,测放盖梁顶标高,在模板四周做好标高控制标识,经测量监 理工程师复测无误后方可浇筑混凝土。10.4 支座测量放样(1)支座施

23、工前对垫石高程进行复测(2)测放支座纵、横轴线,用墨线弹出支座中心位置.10.5 支座垫石测量放样(1)支座垫石施工前对墩顶高程进行复测(2)在墩顶测放垫石角点位置,立模完成后测设垫石顶面高程,经测量监理工程师复 测无误后方可浇筑混凝土。(3)平面控制。10。6 板梁安装测量放样(1)复核每个桥台盖梁的中心线和相邻桥台盖梁中心之间的距离,如距离误差大于 规范要求时,应立即汇报业主和设计单位进行处置.(2)复测支座顶面高程(3)板梁安装时精确测放出 X、Y、Z 坐标高程,发现问题时立即进行调整,保证 线形和高程正确.(4)现浇湿接缝完成后,复测板梁的平面位置和高程。10.7 铺装层测量放样(1)

24、直线段按 10m 一个断面测放平面位置,每个断面 3 个点.(2)曲线段铺装层的测量放样应根据平曲线半径的大小进行加密放样.当RW500m时, 按2m 一个断面测放平面位置;当R500m时,按5m 个断面测放平面位置,每个断面3个 点。(3)钢筋网片安装后,在每个平面位置点安装架立筋,然后测设出铺装层面高程, 在架立筋上做好标高标识。10.8 道路横断面测放平面位置测放:按照设计图纸的结构尺寸测放出每幅道路左右边线和中线,然后进行 各结构层的施工若路幅宽度超过15m,则适当增加横断面放样密度。10.9 雨水管道工程施工测量(1)先在原地面上测放出雨水管道中心轴线,依据管径大小测放出沟槽开挖边线

25、,并 用白石灰撒出线形。(2)开挖时,测量技术员随时测设开挖面标高,防止超挖、欠挖。(3)管道基础垫层施工完成后,重新测放管道中心轴线.(4)每节管道铺设后,测量每节管道两头标高,若不符合设计要求则进行调整直至 达到设计高程,并保证管道平面和高程准确。10.10 保通道路工程施工测量保通道路施工时,按照图纸尺寸放出边线后,施工过程中,派专人跟测每次结构层面 的标高,达到设计要求。做到线型笔直、圆顺.11施工测量中的重点、难点分析11.1 测量工作中的重点及措施重点:与其他标段交界段的测量放样工作是本标段施工测量的重点。由于本工程主体 结构线形、结构尺寸和高程要求高,故对交界段的测量放样工作需特

26、别仔细。措施:交界段测量放样时,特别注意仪器的对中和整平,以及定点时的误差。正倒镜 两次放样,取它们的中点作为最后的点位。高程测量时由一名技术员测设后,派遣另一名 技术员进行复测,并由测量监理工程师跟踪测量.11。2 施工测量中的难点及措施难点:因多数加密控制点布设在道路两侧硬土层上,随时间和施工的需求,可能会导 致点位发生变化或者破坏,故加密控制点不能长期使用。措施:开工前测设的加密控制点只用于下部结构的测量放样工作.上部结构施工开始 前,设置永久加密控制点,重新布设导线网,将测量成果上报至测量监理工程师和测控中 心审核。加密控制点每三个月复测一次,并将复测成果上报至测量监理工程师和测控中心

27、 审批。12测量工作精度保证措施为了保证工程测量的精度,报验合格率达到 100%,特别是保证轨道交通共建段的测量 精度,特制定以下措施:1、组织具有丰富施工测量经验的技术员组建测量队伍,依据施工图纸并结合本工程的 特性,对今后的测量工作进行详细的安排。2、编制详细的施工测量专项方案,经测量监理工程师和测控中心审批后实施。3、由具有丰富计算经验的测量技术员计算坐标与标高,由测量工程师复核无误后上 报至测量监理工程师和测控中心,经审批后方可用于施工测量放样.4、采用先进的、精度符合要求的测量仪器设备,经专业检测部门合格后方可使用,并 且按照规范要求定期检测仪器精度是否仍符合要求,对于超过使用期限和

28、精度不符合要求 的仪器设备坚决予以退场,不得使用。5、要定期检查全站仪纵轴、横轴是否符合几何要求;定期在指定基准线上测距,判别 测距是否准确。一旦发现问题立即送至专业检测部门进行校验。定期对水准仪的 i 角进行检测,确保 i 角在合格范围内,以保证高程测量的准确。6、根据施工现场的气候条件,及时调整全站仪的温度和大气压值。7、每3 个月复测所有加密控制点,并特别注意点位的保护,为施工放样提供准确的依 据。控制点使用过程中,如发现点位松动,应重新进行点位选址和导线测量工作,并将测 量成果上报至测量监理工程师和测控中心审批,审批合格后方可使用该成果。8、施工测量过程中,仪器整平和对中应规范准确。对

29、好后视后,应对后视点的坐标 进行校对,并检测边长.在坐标和边长误差符合规范要求的情况下,再进行测量放样工作。 一旦发现误差偏大,用相邻的控制点进行复核,确保无误后再进行测量放样工作。9、测量放样完成后,对现场施工员和班组长进行详细交底,保证施工中使用的点位准 确无误。10、对于特别重要的工序,如立柱顶标高、支座标高,在下道工序开始前应进行复核, 如有偏差,及时进行调整.11、不在大风、大雾天气进行较高精度的测量工作。如遇高温天气,测站需设置1.5m 直径的测伞、仪器加盖物镜遮光罩以减少太阳光对观测精度的影响。发生错误的改正: (1)发现错误,应立即查明原因,向上级报告。(2) 对由此所施测的一

30、切结果进行检核。(3) 对发现的错误立即纠正,有关人员应承担相应的责任。(4) 填写错误追踪记录,并制定预防措施。13测量工作保密措施为切实保障测量控制网成果的安全,特制定如下测量控制网成果保密管理制度。1、本单位工作人员须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 成果管理条例和国家保密法律法规的规定,切实做好涉密测绘成果的保密工作。2、建立涉密测绘成果保密管理责任制,项目部主要负责人承担涉密测绘成果保密管 理领导责任,测量复测人承担测量控制网成果的保密管理责任。3、成果档案管理机构和档案管理人员承担涉密测绘成果的日常管理工作。设立专门 的测量控制网成果保管专柜,档案管理人员离开时应关

31、门落锁,发生工作调动时应办理资 料管理交接手续.4、对测量控制网成果的使用、传递、复制、保存等情况实行登记管理制度。凡使用 涉密测绘成果须经测量负责人批准,并予登记后,方可提供。测量控制网成果使用后应及 时归档。任何个人不得擅直复制、转让或转借测量控制网成果,不得拷贝、对外传送测量 控制网成果数据.5、使用电子数据时,须严格遵守计算机信息系统保密管理暂行规定、计算机信 息系统国际联网保密管理规定等计算机信息系统保密管理的有关规定,杜绝外传、丢失、 泄密事件的发生.6、处理、传输、存储测量控制网成果数据的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系统必须采取安全密 防护措施,设置进入登陆密码和屏幕保护密码,密码应超过八位

32、:安装加密防毒软件。涉 密计算机及信息系统应采取物理隔离措施,不得与互联网、外部网络相联,不使用无线网 卡等无线联网装置.涉密计算机和载体介质未经批准不得带出保密档案室。使用和维修涉 密计算机系统,须测量负责人批准。7、测量控制网成果只能用于被许可的使用目的和范围。因使用目的或工程项目结束 等原因,须销毁测量控制网成果.8、如发现测量控制网成果泄密、失密事件,应及时报告单位主管领导和测控中心, 及时查清事件发生的原因及责任,将事件调查处理到位。14测量工作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熟悉本标段的施工进度计划,编制测量工作的短期计划.根据本标段情况每周一用电 子版形式上报测量计划。由于施工调整,未能完成的

33、测量任务和新添的测量任务,在下周 的计划当中说明。保证措施:测量是施工的先驱,随着工程的大面积开工,测量任务增加,为了完成测 量任务,合理的完成计划,增加合格的测量人员及仪器设备,经报验审批后,可进场使用。 合理的进行人员调配,根据每个测量人员优势,分配合适的岗位,保证精度的前提下,确保 测量工作科学、高效的进行。15测量资料的整理、归档本工程的分部分项工程较复杂,测量放样任务繁重,且测量资料较为繁琐,故制定以 下资料管理措施。(1)配备专职测量资料员,专门负责测量资料的报验、整理和归档.(2)保证测量资料及成果的完整性、准确性、及时性.(3)经审批后的资料按单位分部分项工程进行分类,进行有序

34、的整理和保存。竣工验 收时,按要求进行归档。(4)建立完整的资料清单和台账(5)测量资料存放在一个专用的资料柜,避免与其他施工资料混淆,并上锁.(6)未经测量资料员许可,任何人不得擅自挪用测量资料与成果。外借测量资料时, 测量资料员应做好资料借用手续和归还手续工作。16 测量误差分析及措施16。1 分析(1)在施工放样的方法中主要有直角坐标法,极坐标法、方向线交会法、距离交会 法等,而在施工生产中被广泛使用的是极坐标法,随着全站仪的普及,极坐标法更是被灵 活地运用起来。(2)众所周知,影响放样精度的因数很多,观测者、测量仪器、观测时的外界环境构 成了观测条件,极坐标法同样受观测条件的限制,存在着误差,其中以仪器对中误差和测 站前后视距差的影响最为显著。16.2 措施(1)在导线布网时,选点时要考虑现场条件、工程构筑物设计位置,同时尽量保证导 线边长均匀,避免出现极短边,尽量使导线线路呈直伸导线,以保证最弱点点位精度.(2)在桥梁施工放样中,受场地限制影响,已知建站时,往往有控制点间不通视,测 站与待放样点补通视的情况,这种情况采用全站仪自由建站方式(后方交会)进行控制点 加密(加密点无标记),然后进行放样,此时仪器对中误差为 0,即可快速完成放样任务, 又保证了放样精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