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的构造原理及使用

上传人:gao****ang 文档编号:217879791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36.5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显微镜的构造原理及使用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显微镜的构造原理及使用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显微镜的构造原理及使用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资源描述:

《显微镜的构造原理及使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显微镜的构造原理及使用(1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粗准转换器压片夹反光镇人的眼睛只能识别大小为 0.1伽的物体。显微镜是精密的放大仪器,是生 物学研究不可 缺少的工具。我们用它可以观察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生物的结构。 中 学最常用的是光学显微镜,为了正确操作、妥善保管和维护显微镜,使之延长使 用年限,我们 必须首先了解显微镜的结构和功能。 一台显微镜包括机械装置和 光学系统两大部分,注意比较和识别。(一)、显微镜的基本结构:显微镜构造很复杂,种类很多,但基本结构是由机械和光学两大部分构成, 现分述如 下:1 、机械部分:它是为光学部分服务的部件,包括以下九部分:(1) 、镜座:显微镜最下面呈马蹄形或园形的部分, 起稳定和支持镜身作用。(2) 、镜

2、柱:从镜座向上直立的短柱。上连镜臂,下连镜座,可以支持镜臂 和载物台。(3) 、镜臂:弯曲成马蹄形的部分,便于手持,下端与镜柱相连接的地方有 一个倾斜关 节,可使镜臂倾斜,便于观察。(4)、载物台: 自镜臂下端向前伸出,放置标本用的平台,其中央有一个园 孔,叫通光 孔。台上有一移动器(老式的左右各有一个压片夹),用以固定和移 动标本。(5)、镜筒: 和镜臂上方连接的园筒部分。有的显微镜镜筒内有一抽管,可 适当抽长,一 般长度是160170 毫米。 镜筒上端装有目镜,下端有一个可 转动的园盘,叫物镜转换器(或叫 物镜旋转盘,固着在镜筒下端,分两层,上层 固着不动,下层可自由转动。转换器上有 24

3、 个 圆孔,用来安装不同倍数的低 倍或高倍物镜)。作用是保护成像的光路与亮度。(6)、调节器(也叫调节螺旋): 为镜壁上两种可转动的螺旋,一大一小, 能使镜筒上下移 动, 调节焦距。 大的叫粗准焦螺旋, 位于镜臂的上方, 可以转动, 以使镜筒能上下移动,从 而调节焦距,升降镜筒较快,用于低倍镜对焦;小的叫 细准焦螺旋,位于镜臂的下方,它的移动 范围较粗准焦螺旋小,升降镜筒较慢, 可以细调焦距。(7)、倾斜关节: 镜柱和镜臂交界处有一个能活动的关节。它可以使显微镜 在一定的范围 内后倾(一般倾斜不得超过 45)便于观察。但是在使用临时封 片观察时, 禁止使用倾斜关节, 尤其是装片内含酸性试剂时严

4、禁使用, 以免污损 镜体。(8)、载物台: 从镜臂向前方伸出的金属平台。呈方形或圆形,是放置玻片 标本的地方。 其中央具有通光孔, 在通光孔的左右有一个弹性的金属压片夹, 用 来压住载玻片。 较高级的 显微镜, 在载物台上常具有推进器, 它包括夹片夹和推 进螺旋,除夹住切片外,还可使切片在 载物台上移动。2、光学部分:由目镜、物镜、反光镜、聚光器等四部件组成。(1)、目镜: 装于镜筒上方,由两组透镜构成,接目镜的作用是把接物镜所 形成的倒立实 像再放大成为一个虚像。接目镜上刻有 5X,8X,10X,15 X,25X 等符号,表示放大倍数。我 们所观察到的标本的物像,其放大倍数是 接物镜和接目镜

5、放大倍数的乘积。 如接物镜是 1 0X, 接目镜是8X,其物像的放大倍数是1 0X8 = 80倍。在接目镜内两个透镜间的光栏上可装一根剪短的毛发, 做为指针, 用以指示 要观察的材 料。(2)、物镜:装在镜筒下端物镜转换器的孔中,一般的显微镜有 24个接 物镜镜头,每个镜头都是由一系列 的复式透镜组成的,其上也有放大倍数记号,有4X, 10X, 40X及10 0X4X及10X接物镜是 低倍镜,40X是 高倍镜,100X是油镜。低倍镜常用于搜索观察对象及观察标本全貌,高倍镜则用于观察标本某部分或较细微的结构, 油镜则常用于观察微生物或动植物更细 微的结构。(3)、聚光器(集光器): 位于载物台(

6、通光孔)下方,由两块或数块镜组 成,它能将 反光镜反射来的光线集中以射入接物镜和接目镜, 有的聚光器可升降, 便于调光,集光器下有 一可伸缩的园形光圈, 叫虹彩光圈, 可调集光器口径的大 小和照射面,以调节光线强弱(有的 显微镜只有遮光极而无集光器)。光线过强 时,可缩小虹彩光圈。(4)、反光镜: 是显微镜观察时获得光源的装置,位于显微镜镜座中央,一 面为平面 镜,一面为凹面镜。 转动反光镜,可使外面光线通过集光器照射到标本 上。使用时,光线强用 平面镜,光线弱用凹面镜。显微镜的成像原理(放大原理)光线一反光镜T遮光器T通光孔一标本(一定要透明)一物镜的透镜(第-次放大成倒立 实像)T镜筒T目

7、镜(再放大成虚像)T眼。物镜的作用:使被观察物体成一个倒立的放大的实像。像投影仪的镜头。目镜的作用:把物镜成的实像,再一次放大成虚像。像放大镜的镜头,把物 体的像放大。(二)显微镜的使用方法:1、取镜安放:取镜右手握住镜臂,左手平托镜座,保持镜体直立。(特别要禁止单手 提着显微镜走,防 止目镜从镜筒中滑脱)。安放放置桌边时动作要轻。一般应在身体的前面,略偏左,镜筒向前, 镜臂向后,距桌边7 10 cm处,以便观察和防止掉落。安放目镜和物镜。2、取好光源(调光): 用显微镜观察标本前,先要取好光源。首先把显微 镜放在自己 左肩一侧台前,镜座距桌边约两寸,镜臂朝自己,镜筒朝外。用手转 动物镜转换器

8、,使低倍接 物镜和镜筒成一直线, 正对通光孔。用左眼从接目镜向下注视,同时用手拨动反光镜,让镜面 对着光源,当看到园形镜界(视野)呈现 光亮而均匀的时候即调好光了,如视野阴暗不明,则需 再调节反光镜和集光器, 直到视野明亮均匀为止。3、低倍镜的使用:观察任何标本都必须先用低倍镜。(1)放置切片升高镜筒,把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中央,标本材料正对通 光孔的中心,用 压片夹压住载玻片的两端。(2)调焦将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通光孔的中央,玻片标本两端 用压片夹夹紧, 再用手沿顺时针方向旋转粗调节器, 把镜筒徐徐降到接物镜头差 不多接近玻片标本(约半厘 米)为止(从侧面观察下降镜筒)。然后左眼观察,

9、 边观察边用调节器将镜筒徐徐上升(逆时针 方向旋转粗调节器)直到发现物象, 观察清晰为止。如果不够清楚,可用细准焦螺旋调节。(不可以在调焦时边观察 边使镜筒下降,以免压碎装片和镜头。)(3)低倍镜的观察由所用的目镜放大倍数与物镜放大倍数相乘, 即为原物被放大的倍 数。如果物像不在视野中央,要慢慢移动到视野中央,适当再进行调节。4、高倍镜的使用(1)选好目标如果要观察视野内某部分更细微的结构, 则需要用高倍镜观察。先用低 倍物镜确定要观察的目标,将其移至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把低倍 物镜轻轻移开,原位置小心 换上高倍物镜。再用粗调节器徐徐将镜筒距离调整, 至视野中出现物象,然后用细调节器调节 到

10、看清物象止。(用高倍物镜工作距离 较短,操作要十分仔细,以防镜头碰击玻片)。2) 调焦 在正常情况下, 当高倍物镜转正之后, 在视野中央即可见到模糊 的物像,只要向反时针方向略微调动细准焦螺旋,既可获得清晰的物像。在换上高倍物镜观察时, 视野变小变暗, 要重新调节视野亮度, 可升高聚光 器或利用凹 面反光镜。5、油镜的使用:高倍镜下观察的标本,如果放大倍数还不够,可用油镜,换用前,同样要先 在高倍镜下观 察,把要观察的部分放在视野的正中央。观察到清晰的物象之后, 在盖玻片上表面的中央滴一小 滴香柏油, 再换上油镜头,使油镜头与香柏油接触, 然后由目镜观察 。一边观察,一边用手稍 移动细调节器(

11、切忌用粗调节器) 以看清物象。 用油镜观察完毕后, 转开油镜,必须用擦镜纸 点二甲苯擦去镜头上 的香柏油。下降镜筒,直立反光镜,使光学部件的光线不再对在一条直线 上。应当了解的是,在显微镜中观察到的物象是倒象,因此移动玻片时,应注 意移动方向。 如果要使物象左移动就要向右移动玻片,同样要使物象向前移动, 就要向后移动玻片。6、使用后的整理观察结束,应先将镜筒升高,聚光器下降,再取下切片,然后转动转换器, 使物镜与通光 孔错开,做好清洁工作。清洁完毕,再下降镜筒,使两个物镜位于 载物台上通光孔的两侧, 呈 “八”字形, 将反光镜转至与载物台垂直, 罩上防尘 罩,仍用右手握住镜臂,左手平托镜座,

12、按号放回镜箱中。三)、显微镜的保养:(1) 取送显微镜时,必须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轻拿轻放。(2) 显微镜的使用,一定要按实验指导写的方法和步骤,认真仔细去做,不 然,容易损坏 标本和镜头,又达不到看清物象的目的。(3) 观察标本时,一定要先用低倍镜观察,再用高倍镜,低倍镜能看清,就 不必用高倍 镜。(4) 不能用硬纸擦透镜,必须用干净的擦镜纸或细软纱布,朝一个方向擦试 透镜,以免损 坏镜头。(5) 不要随便转动粗细调节器,以免机器损伤,调节失灵。(6) 载物台要保持清洁、干净,不要让水或其他液体(酸、碱或其他化学药 品等)流到台 上,以免生锈或腐蚀。(7) 避免阳光直接照射,要防潮湿

13、、防灰尘,经常保持镜体和镜体箱的干燥 和清洁 显微镜是一种精密的光学仪器, 已有 300 多年的发展史。 自从有了显微镜, 人们 看到了过去 看不到的许多微小生物和构成生物的基本单元细胞。 目前,不仅 有能放大千余倍的光学显 微镜, 而且有放大几十万倍的电子显微镜, 使我们对生 物体的生命活动规律有了更进一步的认 识。 在普通中学生物教学大纲中规定的实 验中,大部分要通过显微镜来完成, 因此,显微镜性 能的好坏是做好观察实验的 关键。一、显微镜的光学系统显微镜的光学系统主要包括物镜、 目镜、 反光镜和聚光器四个部件。 广义的 说也包括照 明光源、滤光器、盖玻片和载玻片等。(一)、物镜物镜是决定

14、显微镜性能的最重要部件, 安装在物镜转换器上, 接近被观察的 物体,故叫 做物镜或接物镜。1、物镜的分类物镜根据使用条件的不同可分为干燥物镜和浸液物镜; 其中浸液物镜又可分 为水浸物镜和 油浸物镜(常用放大倍数为 90100 倍)。根据放大倍数的不同可分为 低倍物镜(10 倍以下)、中倍物镜(20 倍左右) 高倍物镜( 40 65 倍)。根据像差矫正情况, 分为消色差物镜 (常用, 能矫正光谱中两种色光的色差 的物镜)和 复色差物镜(能矫正光谱中三种色光的色差的物镜, 价格贵,使用少)2、物镜的主要参数:物镜主要参数包括:放大倍数、数值孔径和工作距离。 、放大倍数是指眼睛看到像的大小与对应标本

15、大小的比值。 它指的是长度 的比值而不 是面积的比值。例:放大倍数为 100X ,指的是长度是 1 卩 m 的标本, 放大后像的长度是 ioo 卩 m 要是以面积计算,则放大了 10,000 倍。显微镜的总放大倍数等于物镜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数值孔径也叫镜口率,简写NA或A,是物镜和聚光器的主要参数,与 显微镜的分辨力 成正比。 干燥物镜的数值孔径为 0.05-0.95 ,油浸物镜(香柏油) 的数值孔径为 1.25。 、工作距离是指当所观察的标本最清楚时物镜的前端透镜下面到标本的盖 玻片上面的距离。 物镜的工作距离与物镜的焦距有关, 物镜的焦距越长, 放大倍 数越低,其工作距离越长。 例

16、: 10倍物镜上标有 10/0.25 和 160/0.17 ,其中 10 为物镜的放大倍数; 0.25 为数值孔径; 160 为镜筒长度(单位 mm);0.17 为盖 玻片的标准厚度(单位 mm)。 10 倍物镜有效工作距离 为 6.5mm,40 倍物镜有效 工作距离为 0.48mm 。3、物镜的作用是将标本作第一次放大,它是决定显微镜性能的最重要的部 件分辨力的 高低。分辨力也叫分辨率或分辨本领。 分辨力的大小是用分辨距离 (所能分辨开的 两个物点间 的最小距离)的数值来表示的。在明视距离(25cm之处,正常人眼 所能看清相距0073mm的两个物点,这个0073mm的数值,即为正常人眼的分辨

17、 距离。显微镜的分辨距离越小,即表示它 的分辨力越高,也就是表示它的性能越 好。显微镜的分辨力的大小由物镜的分辨力来决定的, 而物镜的分辨力又是由它 的数值孔径和 照明光线的波长决定的。当用普通的中央照明法 (使光线均匀地透过标本的明视照明法) 时,显微镜的分辨距离 为 d=0.61 入/NA式中d物镜的分辨距离,单位nm。入一一照明光线波长,单位 nm。NA 物镜的数值孔径例如油浸物镜的数值孔径为1. 25,可见光波长范围为400700nm,取其平 均波长550 nm,则d=270 nm,约等于照明光线波长一半。一般地,用可见光照 明的显微镜分辨力的极限是0.2 卩m(二)、目镜因为它靠近观

18、察者的眼睛,因此也叫接目镜。安装在镜筒的上端。1、目镜的结构通常目镜由上下两组透镜组成,上面的透镜叫做接目透镜,下面的透镜叫做会聚透镜或场 镜。上下透镜之间或场镜下面装有一个光阑 (它的大小决定了视场的大小) ,因为标本正好在 光阑面上成像,可在这个光阑上粘一小段毛发作为指 针,用来指示某个特点的目标。 也可在其上 面放置目镜测微尺,用来测量所观察标本的大小。目镜的长度越短,放大倍数越大(因目镜的放大倍数与目镜的焦距成反比) 。2、目镜的作用是将已被物镜放大的,分辨清晰的实像进一步放大,达到人眼能容易分辨清 楚的程度。常用目镜的放大倍数为516倍。3、目镜与物镜的关系物镜已经分辨清楚的细微结构

19、,假如没有经过目镜的再放大,达不到人眼所能分辨的大小, 那就看不清楚;但物镜所不能分辨的细微结构,虽然经过高倍目镜的再放大,也还是看不清楚, 所以目镜只能起放大作用,不会提高显微镜的分辨率。有时虽然物镜能分辨开两个靠得很近的物 点,但由于这两个物点的像的距 离小于眼睛的分辨距离,还是无法看清。所以,目镜和物镜即相互 联系,又彼此制约。三)、聚光器聚光器也叫集光器。位于标本下方的聚光器支架上。它主要由聚光镜和可变光阑组成。 其中,聚光镜可分为明视场聚光镜(普通显微镜配置)和暗视场聚光 镜。1、光镜的主要参数数值孔径( NA )是聚光镜的主要参数,最大数值孔径一般是1.21.4 ,数值孔径有一定

20、的可变范围,通常刻在上方透镜边框上的数字是代表最大的数值孔 径,通过调节下部可变光阑的 开放程度,可得到此数字以下的各种不同的数值孔径,以适应不同物镜的需要。有的聚光镜由几组透镜组成,最上面的一组透镜可以卸掉或移出 光路,使聚光镜的数值孔径变小,以适应低倍物镜观察时的照明。2、聚光镜的作用聚光镜的作用相当于凸透镜, 起会聚光线的作用,以增强标本的照明。一般地把聚光镜 的聚光焦点设计在它上端透镜平面上方约125mm处。(聚光焦点正在所要观察的标本上,载玻片的厚度为1.1mm左右)3、可变光阑可变光阑也叫光圈,位于聚光镜的下方,由十几张金属薄片组成,中心部分形成圆孔。 其作用是调节光强度和使聚光镜

21、的数值孔径与物镜的数值孔径相适 应。可变光阑开得越大,数值 孔径越大(观察完毕后,应将光圈调至最大)。在可变光阑下面,还有一个圆形的滤光片托架。说明:在中学实验室只有教师用显微镜(1600X或1500X )才配有聚光器,学生用显微镜 (640X或500X )配的是旋转光栏。紧贴在载物台下,能做圆周 转动的圆盘,旋转光栏(也称 为遮光器),光栏上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直径分别为2、3、& 12、16mm转动旋转光 栏,光栏上每个光圈都可以对正通 光孔,通过大小不等的光圈来调节光线的强弱。(四)反光镜反光镜是一个可以随意转动的双面镜,直径为50mm面为平面,一面为 凹面,其作用是将 从任何方向

22、射来的光线经通光孔反射上来。 平面镜反射光线的能力较弱,是在光线较强时使 用,凹面镜反射光线的能力较强,是在光线较弱时使用。反光镜通常一面是平面镜,另一面是凹面镜,装在聚光器下面,可以在水平与垂直两个 方向上任意旋转。反光镜的作用是使由光源发出的光线或天然光射向聚光器。 当用聚光器时一般用平面镜, 不用时用凹面镜;当光线强时用平面镜,弱时用凹面镜。观察完毕后,应将反光镜垂直放置。(五)照明光源显微镜的照明可以用天然光源或人工光源1 、天然光源 光线来自天空,最好是由白云反射来的。不可利用直接照来的太阳光2、人工光源 、对人工光源的基本要求:有足够的发光强度;光源发热不能过多。 、常用的人工光源

23、:显微镜灯;日光灯(六)滤光器安装在光源和聚光器之间。 作用是让所选择的某一波段的光线通过, 而吸收 掉其他的光 线, 即为了改变光线的光谱成分或削弱光的强度。 分为两大类: 滤光 片和液体滤光器。(七)盖玻片和载玻片 盖玻片和载玻片的表面应相当平坦,无气泡,无划痕。最好选用无色,透明 度好的,使用 前应洗净。盖玻片的标准厚度是017 土 002mn,如不用盖玻片或盖玻片厚度不合适,都回影响成像 质量。载玻片的标准厚度是11 土 0.04mm 般可用范围是1 12mn,若太厚会影 响聚光器效 能,太薄则容易破裂。二、显微镜的机械装置显微镜的机械装置是显微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固定与调节光学

24、镜 头,固定与移动 标本等。主要有镜座、镜臂、载物台、镜筒、物镜转换器、与调 焦装置组成。(一) 、镜座和镜臂1、镜座 作用是支撑整个显微镜,装有反光镜,有的还装有照明光源。2 、镜臂 作用是支撑镜筒和载物台。分固定、可倾斜两种。(二)、载物台(又称工作台、镜台) 载物台作用是安放载玻片,形状有圆形和方形两 种,其中方形的面积为120mrK 110mm 中心有一个通光孔,通光孔后方左右两侧各有一个安装压片夹用 的小孔。 分为固 定式与移动式两种。有的载物台的纵横坐标上都装有游标尺,一般读数为01mm游标尺可用来 测定标本的大小,也可用来对被检部分做标记。(三)、镜筒镜筒上端放置目镜, 下端连接

25、物镜转换器。 分为固定式和可调节式两种。 机 械筒长(从 目镜管上缘到物镜转换器螺旋口下端的距离称为镜筒长度或机械筒长)不能变更的叫做固定式镜筒, 能变更的叫做调节式镜筒, 新式显微镜大多采 用固定式镜 筒, 国产显微镜也大多采用固定式镜筒, 国产显微镜的机械筒长通常 是 160mm。安装目镜的镜筒,有单筒和双筒两种。单筒又可分为直立式和倾斜式两种, 双筒则都是倾 斜式的。 其中双筒显微镜, 两眼可同时观察以减轻眼睛的疲劳。 双 筒之间的距离可以调节, 而且其中有一个目镜有屈光度调节 (即视力调节)装置, 便于两眼视力不同的观察者使用。(四)、物镜转换器物镜转换器固定在镜筒下端,有 34 个物

26、镜螺旋口,物镜应按放大倍数高 低顺序排列。 旋转物镜转换器时, 应用手指捏住旋转碟旋转, 不要用手指推动物 镜,因时间长容易使光轴歪 斜,使成像质量边坏。(五)、调焦装置显微镜上装有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 有的显微镜粗准焦螺旋与装在同一 轴上,大螺旋 为粗准焦螺旋,小螺旋为细准焦螺旋;有的则分开安置,位于镜臂 的上端较大的一对螺旋为是粗 准焦螺旋, 其转动一周,镜筒上升或下降 10mm。 位 于粗准焦螺旋下方较小的一对螺旋为细准 焦螺旋,其转动一周,镜筒升降值为 0.1mm 细准焦螺旋调焦范围不小于 1.8mm三、显微镜及其部件的使用1 、使用单筒显微镜时,要养成用左眼观察的习惯(因一般用右

27、手画图), 观察时要两眼 同时睁开, 不要睁一只闭一只, 因为这样易于疲劳。 为了训练学生 习惯于两眼同时睁开观 察,可剪一块长约14cm宽约6cm的长方形硬纸片,在 靠近左端处挖一个直径比镜筒上端外径略 小的圆孔, 把圆孔套在镜筒上段, 观察 时两眼同时睁开, 利用纸片的右端挡住右眼的视线, 这样训练一段时间后, 就能 习惯于两眼同时睁开,然后把纸片去掉。2、直筒显微镜的镜臂与镜座连接处,是一个机械关节,可用于调节镜筒的 倾斜度,便于 观察,镜臂不能过于后倾,一般不超过 40。但是在使用临时装 片观察时,禁止使用倾斜关节 (当镜筒倾斜时,载物台也随之倾斜,载玻片上的 液体易流出),尤其是装片

28、内含酸性试剂时严 禁使用,以免污损镜体。3、目镜和物镜的使用一般都是用一个放大倍数适中的目镜(10X)和最低倍的物镜开始观察,逐 步改用倍数较 高的物镜,从中找到符合实验要求的放大倍数。转换物镜时,先用低倍镜观察,调节到正确的工作距离(成像最清晰)。如 果进一步使用 高倍物镜观察, 应在转换高倍物镜之前, 把物像中需要放大观察的 部分移至视野中央 (将低 倍物镜转换成高倍物镜观察时, 视野中的物像范围缩小 了很多)。低倍物镜和高倍物镜基本齐 焦(同高调焦),在用低倍物镜观察清晰 时,换高倍物镜应可以见到物像, 但物像不一定很清 晰, 可以转动细准焦螺旋进 行调节。通常认为,使用任何一个物镜时,

29、有效放大倍数的上限是1,000 乘它的数值孔径,下限是250乘它的数值孔径。如40X物镜的数值孔径是0.65,则上、下限分别为: 1000X 0.65=650倍和 250X 0.65 163倍,超过有效放大倍数上限 的叫做无效放大, 不能提高 观察效果。 低于下限的放大倍数则人眼无法分辨, 不 利于观察。一般最实用的放大倍数范围是 500700 乘数值孔径之间的数字。4、油浸物镜的使用使用油浸物镜时, 一般不要使用同高调焦。 同高调焦只适用于每台显微镜的 原配物镜, 在使用低倍和高倍物镜时, 是一个极有利的方便条件, 但在使用油浸 物镜时,则受到一定限 制, 一般地说, 用油镜观察未加盖玻片的

30、标本片 (载玻片) 时,利用同高调焦的安全度较 大,而对于有盖玻片的标本片,要小心使用,因为 油浸物镜的工作距离很短,在设计和装配时所 考虑的同高是对标准厚度盖玻片 的。用油浸物镜时, 只在标本片上滴香柏油。 观察完毕后,要及时进行清洁工作, 如不及时 进行, 香柏油粘上灰尘, 擦拭时灰尘粒子可能磨损透镜, 香柏油在空气 中暴露时间长,还会 变稠、变干,擦拭很困难,对仪器很不利。擦拭要细心,动 作要轻。油浸物镜前端先用干的擦镜 纸擦一两次, 把大部分油去掉, 再用二甲苯 滴湿的擦镜纸擦两次, 最后再用干的擦镜纸擦一 次。 标本片上的香柏油可用“拉 纸法”(即把一小张擦镜纸盖在香柏油上, 然后在

31、纸上滴一些 二甲苯, 趁湿把纸 往外拉,这样连续三四次,即可干净,一般不会损坏未加盖玻片的涂片标 本)擦 净。擦镜纸也要防尘,一般在使用前,将每页剪成 8 小块,贮存在一个干净的小 培养皿 中,用起来既节省又方便。5、聚光器的使用方法 、使用聚光器的原因当放大倍数增加时, 一方面由于放大倍数越高, 透镜数目越多, 被透镜吸收 的光线也越 多; 另一方面由于视场 (指的是所能看到被检标本的范围) 的亮度与 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 比,即放大倍数越高,视场越暗。为了得到足够的亮度,必 须安装聚光器,把光线集中到所要观 察的标本上。 、观察时聚光器应处的高度观察时,要保证得到最好的观察效果, 聚光器的聚

32、光焦点应正好落在标本上。 要实现这个 条件, 就必须调节聚光器的高度。 当用平行光照明时, 聚光器的聚光 焦点是在它上端透镜平 面中心上方约 1.25mm 之处,因此,人们常常要求在观察 时将聚光器上升到它上端透镜平面仅稍 稍低于载物台平面的高度, 这样聚光焦点 就可能落到位于标准厚度载玻片上的标本上。 当使用 比标准厚度薄的载玻片来承放标本时,聚光器的位置要相应地降低一些, 而当使用过厚地载玻片时,聚光焦 点只能落在标 本下方,不利于精细的观察。 、聚光器与物镜的配合这里所谓的配合,就是使聚光器和物镜这两者的数值孔径取得一致, 以更好 的进行较为精 细的观察。假如聚光器的数值孔径低于物镜,那

33、物镜的部分数值孔 径就浪费了,从而达不到它的 最高分辨力。假如把聚光器的数值孔径大于物镜的 数值孔径,则一方面不能提高物镜的规定分辨 力,另一方面反会由于照明光束过 宽,使物象的清晰度下降。聚光器与物镜配合的操作方法是: 在完成照明、调焦 操作后,取下目镜直接向镜筒中看,把聚光器下的可变光阑关到最小,再慢慢 地 开大。开到它的口径与所见视场的直径恰好一样大, 然后按上目镜,即可进行观 察。每转换 一次物镜,都要随着进行依次这样的配合操作。 有的聚光器可变光阑 的边框上刻有表示开启口 径的尺度,可以根据刻度来进行配合。历史上显微镜的发明和显微镜的每一次创新都给人类的认知带来了飞跃式 的发展;给人

34、类 的生活带来了空前的拓展。 在提倡科技创新的今天,显微镜的使 用已经成为中学生的一项基本 技能,掌握结构,科学使用,良好维护,使之成为 广大青少年探索未来世界的一个窗口目的要求 学会并练习使用显微镜材料用具 显微镜,擦镜纸,纱布方法步骤、取镜和安放I1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2 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显微镜放 在距实验 台边缘7厘米左右处)。安装好目镜和物 镜。、对光3.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物镜的 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 厘米的距离)4 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 眼睁开,便于以后同时画图)。转动反光镜,使光 线通过通光孔反射 到镜筒内。通过目镜,

35、可以看到白亮的 视野。、观察5 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也可以用印有“6 字的薄纸片制成)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 中心。6 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 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眼睛看着物镜,以 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7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反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再略微 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 物像更加清晰。注意事项:实验完毕,把显微镜的外表擦拭干净。转 动转换器,把两个物镜偏到两旁,并将镜筒缓缓下降到最低 处。最后把显微镜放进镜箱里,送回原处学生在使用显微镜过程中常犯的错误显微镜是学习和研究生物学的重要工具。 学会正确使用显微镜是

36、学生必须掌握的 一项基本技 能。但据调查,很多初中生甚至高中生不能正确使用显微镜。 现根据我多年的教学实践,谈 谈学生在使用显微镜过程中常犯的错误。(1)显微镜安放位置不当,有碍操作显微镜安放不是靠前就是靠后,或位置靠右,甚至把镜筒向着自己。显 微镜应安放在 离桌边缘5 cm镜筒向前,并讲清显微镜位置稍靠左侧的道理(两 眼同时睁开观察,眼不易疲 劳,便于绘图。)( 2 )对光顾此失彼对光时往往忘记了反光镜的正确使用,不能根据光线的强弱来选择平面 镜或凹面镜; 用高倍镜进行对光,不把低倍镜位置放低;在转动转换器时,物镜 没有到位,光圈也没有调节 好,视野光线不均匀、明亮。(3)不能迅速找到要观察

37、的物像没有按简明、合理的程序操作。先使用视野宽的低倍镜,把要观察的材料放通光孔中 央,放下镜筒使物镜下端与装片的距离约1 cm,沿逆时针方向徐徐调 节粗准焦螺旋,同时左眼 注视视野,直到看清物像。如果第一次标本未进入视野,那么要重新操作,在调节粗准焦螺旋 的同时,移动装片,直到看见物像为止。在 具体操作时,也可以装片表面杂质或气泡为参照 物,当杂质出现时,表明物距基本调好,再移动装片,即可找到所要观察的物像。(4)高倍物镜的使用方法不正确由于高倍物镜的工作距离小,有的学生害怕把镜头损坏,一旦用高倍物 镜时就把镜筒 升上来,结果在低倍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换成高倍镜后就再也找不到 了。因此,在教学时要

38、向学 生反复强调用高倍物镜前先换上高倍的目镜, 再直接换上高倍物镜,并且把光圈开大。(5)忽视准焦螺旋的使用有的学生在使用高倍物镜时,仍然调节粗准焦螺旋,其结果往往把物镜 损坏、装片压6)认为倍数越大,越清晰如果目镜倍数过大,得到的放大虚像则很不清晰。因此,给学生讲明, 在低倍镜下能 看清楚的物像,不必用高倍镜观察。(7)忽视显微镜的保养显微镜是精密的放大仪器,要教育学生爱护显微镜。轻拿轻放,不能用 手或布去擦试 镜头,使用倾斜关节时,倾斜角度不能太大。实验完毕,盖上镜头 盖,移去载物台上的玻片,转 动转换器,使两个物镜分开至两旁,降下镜筒,装 入镜箱内。总之,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心中有数, 防

39、患于未然,及时纠正学生在显微镜的使用中所 犯的错误,通过严格训练,学生一定会逐步正确、 熟练地操作显微镜,激发起学生对生物学的 浓厚兴趣显微镜油镜物镜的基本原理和使用 油镜物镜的基本原理微生物学研究用的显微镜的物镜通常有低倍物镜(10X),高倍物镜(40X),和油镜(100X)三种。也有“ Ol”( oil immersion )字样表示,它是三者中放 大倍数最大 的。根据使用不同放大倍数的目镜,可使被检物体放大10001600倍。本商城出售的规格中称之为油弹。使用时,油镜与其他物镜的不同是载玻片与物镜之间不是隔一层空气, 而是隔一层油质称 为油浸系。这种油常选用香柏油,因香柏油的折射率 n=

40、 1.52,与玻璃相同。当光线通过载玻 片后,可直接通过香柏油进入物镜而不发生折射。 如果玻片与物镜之间的介质为空气,称为 干燥系,当光线通过载玻片后,受折射发生散射现象,进入物镜的光线显然减少,这就降低了 视野的照明度。利用油镜不但能增加照明度, 更主要能增加数值孔径,因为显微镜的放大效能是由其数 值孔径决定的。所谓数值孔径,即光线投射到物镜的最大角度(称为镜口角)的一半正弦乘 上玻片与物镜间介质的折射率所得的乘积, 可用下列公式表示:NA=n sin a式中NA二数值孔径;n =介质折射率;a二最大入射角的半数,即镜口角的半数。因此,光线投射到物镜的角度越大, 显微镜的效能就越大,该角度的

41、大小决定于物镜的 直径和焦距。同时,a的理论限度为90。sin90。=1,故以空气为 介质时(n二1),数值孔径 不能超过1,如以香柏油为介质时,则n增大,其数值孔径也随之增大。如光线入射角为120o,其 半数的正弦为sin60o = 0.87,贝以空气为介质时:NA= 1X 0.87 = 0.87以水为介质时:NA= 1.33 X 0.87 = 1.15以香柏油为介质时:NA= 1.52 X 0.87 = 1.32显微镜的分辨力是指显微镜能够辨别两点之间最小距离的能力。 它与物镜的 数值孔径成正 比,与波长长度成反比。因此,物镜的数值孔径越大,光波波长就 越短,则显微镜的分辨率力越 大,被检

42、物体的细微结构也越能明晰地区分出来。 因此,一个高的分辨力意味着一个小的可分辨 距离, 这两个因素是成反比关系的, 通常有人把分辨力说成是多少微米或纳米, 这实际上把分辨力和最小分辨距离混 淆起来了。显微镜的分辨力是用可分辨的最小距离来表示的。能辨别两点之间的最小距离二入/2NA式中入=光波波长我们肉眼所能感受的光波平均长度为0.55卩m假如数值孔径为0.65的高倍物镜,它能辨 别两点之间的距离为042卩m。而在0.42卩m以下的两点之间的距离就分辨不出,即使使用 倍数更大的目镜,使显微镜的总放大率, 也仍然分辨不出。只有改用数值孔径更大的物镜更大 的物镜,增加其分辨力才行。例如用数值孔径为1

43、.25的油镜时,能辨别两点之间的最小距离= 0.55/(2 X 1.25)=0.22卩 m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假如采用放大率为40倍的高倍物镜(NA二0.65 ),和 放大率24倍的 目镜,虽然总放大率为960倍,但其分辨的最小距离只有0.42卩m。假如采用打放大率为90倍 的油镜(NA二1.25 ),和放大率为9倍的目镜,虽然总放大率为810倍,但却能分辨出0.22卩m 间的距离。操作步骤:1. 观察前的准备2. 低倍镜观察3. 高倍镜观察4. 油镜观察正确使用显微镜油镜 普通型生物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可达几百倍。一般真菌和 酵母菌等微生物个体较 大,用低倍物镜和高倍物镜即可得到良好的效果。 但要

44、看到经染色的细 菌的形态和真核生物细胞的形态构造,最好使用油镜头。油镜比干燥系高倍物镜的工作距离短得多,最短的只有0.1 mm,且调焦程序又不同于干燥系物镜, 操作时须特别细心,防止油镜压碎标本或损坏油镜。 油镜的正确使 用方法如下:先在干燥系高倍物镜下找准被检物,并置于视野中央,然后升高镜筒约15 cm,再把油镜头 旋转至对准正下方。在玻片标本的镜检部位滴一滴浸液(镜头油), 将头偏于一侧观察,下降 镜筒,到物镜的前透镜与浸液接触时停止。 继而从目镜里细心观察视野,旋转粗准焦螺旋, 使镜筒缓慢地上升,刚出现不太清晰的物象时就换用细准焦螺旋,至物象清晰后进行观察。初次使用油镜,也可按照干燥系物

45、镜的调焦程序调节焦距。 即先下降镜筒至物镜最接近 盖玻片,但绝不能压在标本上, 再上升物镜调焦。但此法有将浸液挤出去和造成空泡的缺 点。若上调粗准焦螺旋时,镜筒已升到油浸镜头离开油滴, 仍不能发现被检目的物,须重新调 节。油镜使用的镜头油为香柏油或石蜡油。 因香柏油黏稠度较高, 使用之后擦拭较麻烦,因 而许多人采用石蜡油代替使用。滴浸液时,要尽量避免气泡的形成, 如果形成了气泡,可用解剖 针尖将气泡排在一边,以免影响观察。油镜使用完毕,提升镜筒约2 cm,把油镜转离光轴,先用擦镜纸擦去镜头 上的大部分油, 再用浸少量二甲苯的擦镜纸擦去镜头上的残余油迹, 最后用干擦 镜纸擦去镜头上的二甲苯。 擦 拭时要顺镜头的直径方向, 不要沿镜头的圆周方向 擦。玻片标本上的油也要进行清洁, 即把一 小张擦镜纸盖在载玻片油滴上, 在纸 上滴一些二甲苯, 趁湿把纸往外拉, 这样连续作三四次 即可干净 (如果是使用石 蜡油,清洁时只用擦镜纸不必滴二甲苯)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