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压强(实验题)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17655219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 页数:96 大小:6.21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液体压强(实验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6页
液体压强(实验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6页
液体压强(实验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6页
资源描述:

《液体压强(实验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液体压强(实验题)(9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内装订线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外装订线绝密启用前2014-2015学年度?学校12月月考卷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题型注释)评卷人得分二、双选题(题型注释)第II卷(非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题型注释)评卷人得分四、实验题(题型注释)1“帕斯卡裂桶实验”的演示,激发了学生“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因素”的兴趣。他们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探究方案

2、,图(a)、(b)、(d)中金属盒在液体中的深度相同。实验测得几种情况下压强计的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的大小关系是h4h1h2h3。(1)实验中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通过 反应出来。(2)实验中液体内部压强最小的是 图。(3)比较图a和图d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答案】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 C 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解析】试题分析:本实验采用了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即利用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反应液体内部的压强大小;其中高度差最小的为C图实验,故液体内部压强最小的是C图;图a和图d控制了深度相同,但液体种类不同,故结论为: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考点: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

3、2如图1所示,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大小相同且互不相通的A,B两部分,隔板下部有一圆孔用薄橡皮膜封闭橡皮膜两侧压强不相等时,会向压强小的一侧凸起小芸同学用该装置做“探究液体压强是否跟液体密度、液体深度有关”的实验(1)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时,应保持容器中A,B两侧液体的 相同(2)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时,小芸同学在A,B两侧倒入深度不同的水后,实验现象如图2所示由该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在液体密度相同时,液体深度 ,液体压强越大(3)请从实验设计的合理性、实验过程的可操作性、实验结果的可靠性等方面写出一条评估意见: 【答案】(1)深度;(2)越大;(3)对不透明液体体积,不便观

4、察(或由于容器壁、隔板既不透明又无刻度,不易测准A、B两侧液体的深度或橡皮膜的弹性好坏,影响实验效果等)【解析】试题分析:掌握控制变量法在实验中的应用,根据p=液gh进行分析;(1)要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则要保证液体深度相同;深度相同,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2)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则需使液体的密度相同;密度相同,液体深度越大压强越大;(3)根据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实验操作的方便性进行评估(1)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时,应保持容器中A,B两侧液体的深度相同;(2)在液体密度相同时,液体深度越大,液体压强越大;(3)若液体不透明,则不便于观察橡皮膜的变化;容器壁、隔板上

5、无刻度,不易准确测量两侧液体的深度;橡皮膜的弹性好坏,影响实验效果考点: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点评:此题是探究液体压强是否跟液体密度、液体深度有关”的实验,考查了控制变量法在实验中的应用,同时考查了学生对实验的评估3在探究“液体压强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1)甲、乙两图是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 的关系(2)要探究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是否有关,应选择丙和丁两图进行对比,结论是: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 (填“有关”或“无关”)(3)要探究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应选用 两个图进行对比【答案】(1)深度;(2)无关;(3)乙丙【解析】试题分析: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

6、液体的深度有关,在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因素时,需要用到控制变量法(1)甲乙两图中的液体密度相同,探头所在深度不同,所以探究了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2)丙和丁液体密度相同,探头在液体中的深度相同,容器形状不同,U型管中液面的高度差相同,说明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无关;(3)要探究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应使探头深度相同,液体密度不同,所以应选择乙丙两图考点: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点评:此题是探究“液体压强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考查了控制变量法在实验中的应用,是一道基础性题目4如图所示,探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的实验中:(1)将压强计的探头放入水中,通过观察U型管两侧液面的 来判断

7、探头处水的压强大小(2)比较乙图和丙图,可以得到: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3)比较丙图和丁图,可以得到:同一种液体里,液体的压强随 的增加而增大【答案】(1)高度差;(2)相等;(3)深度【解析】试题分析: (1)实验中通过观察U型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来判断探头处水的压强大小;(2)乙图和丙图,探头在液体中的深度相同,液体的密度相同,探头的方向不同,U型管中液面的高度差相同,可知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3)丙图和丁图,液体密度相同,液体的深度不同,且深度越大,U型管中液面的高度差越大,说明同一种液体里,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考点: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点评:此题

8、是探究液体内部压强实验,考查了转换法和控制变量法在实验中的应用,同时考查了根据实验现象总结结论的能力5小明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序号液体深度/cm橡皮膜方向压强计左右液面高度差/cm水5朝上4.9水5朝下4.9水5朝侧面4.9水10朝侧面9.7水15朝侧面14.6酒精15朝侧面11.8盐水15朝侧面15.9(1)分析序号为的三组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2)分析序号为的三组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3)分析序号为的三组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液体的有关【答案】(1)相同液体的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9、;(2);(3)密度。【解析】(1)观察的三组数据,发现液体都是水,深度也相同,就是橡皮膜的朝向不同,但压强计左右液面高度差不变,故说明相同液体的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2)由于得出的结论是: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故需要找深度不同、密度相同、橡皮膜朝向也相同的三组数据,故是组数据;(3)在三组数据中,只有液体的密度是不同的,发现压强计左右液面高度差变得也不同,故说明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液体的密度有关。考点: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6利用以下的器材可以探究很多物理规律请你参照示例,从其中选择所需要的器材(只填所选器材的编号),提出相对应的三个探究课题矿泉水瓶水酒精弹簧测力计长方体木块

10、圆锥方形海绵水平桌面示例:选择器材: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1)选择器材 :探究 (2)选择器材 :探究 (3)选择器材 :探究 【答案】(1);探究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2);探究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3);摩擦力与接触面积的关系【解析】试题分析:从实验的仪器矿泉水瓶、水、圆锥可以探究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矿泉水瓶、弹簧都易变性,可以探究力的作用效果;弹簧测力计、长方体木块、水平桌面可以探究摩擦力与接触面积的关系等结合提供的器材,可设计的实验有:(1)在矿泉水瓶内注入水,放在桌面上,用圆锥从不同高度钻孔,比较水的射程可知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故选择器材:,可探究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

11、;(2)用不同的力握矿泉水瓶,瓶子的变形程度不同,因此选择器材:,可探究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3)将长方体木块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量计拉着长方体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匀速运动,读出示数;然后将长方体木块侧放在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量计拉着长方体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匀速运动,读出示数;比较两次示数关系可知摩擦力与接触面积的关系;故选择器材:,可探究摩擦力与接触面积的关系考点:控制变量法与探究性实验方案点评:此题的主要形式是根据提供的仪器,通过自选仪器来设计实验,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虽然难度不大,但却对我们力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实验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考验7两只相同的烧杯,分别盛有体积相同的水和酒精,但没有标签,

12、小栋采用闻气味的方法判断出无气味的是水小旭则采用压强计进行探究:(1)若压强计的气密性很差,用手指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变化_(大/小)小旭把调节好的压强计放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该_(相平/不相平)(2)小旭把金属盒分别浸入到两种液体中,发现图(甲)中U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小,认为图(甲)烧杯中盛的是酒精他的结论是不可靠的,因为没有控制金属盒在液体中的_相同(3)小旭发现在同种液体中,金属盒离液面的距离越深,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就越_,表示液体的压强越_(大/小)(4)小旭还发现在同种液体中,金属盒距液面的距离相同时,只改变金属盒的方向,U形管两边液

13、柱的高度差_(不变/变化)表明在相同条件下,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_【答案】(7分)(1)小 相平 (2)深度(3)大 大 (4)不变 相等【解析】试题分析:(1)若压强计的气密性很差,用手指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就会有漏气现象,因此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变化小;调节好的压强计放在空气中时,橡皮膜不受液体的压强,因此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该相平(2)影响液体压强的因素有:液体的密度和浸入液体的深度,实验中没有控制金属盒浸入的深度相同,因此无法得出正确结论(3)液体密度相同时,压强与深度有关,金属盒离液面的距离越深,压强越大,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就越大(4)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14、,因此金属盒距液面的距离相同时,只改变金属盒的方向,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不变考点: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点评:这是一道综合实验题,此题的难点是液体压强计的有关知识,我们要了解压强计的原理,知道液体压强计的操作要求等8小红和小华讨论盛有液体的容器在放入物体前、后容器底部所受液体压强的增加量p液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有了两种不同的猜想,并分别进行了实验。 小红猜想:p液与放入的物体所受重力G有关,于是选择所受重力不同、体积相同的三个物体A、B、C,先后放入盛有某种液体的同一容器中,并测得p液。实验示意图及相应数据见表一。分析比较表一中p液和相关条件,可得:p液与G (选填“有关”或“无关”)。 小华

15、猜想:p液与放入的物体所受浮力F浮有关,于是将物体D挂在测力计下,将其逐步浸入液体中,读出相应的测力计示数F,经计算得出,并测得p液,实验示意图及相应数据见表二。根据表二的实验示意图和相关数据, 验证p液与F浮相关的猜想(选填“可以”或“不可以”),依据是:同一物体浸入盛有某种液体的同一容器中, 。请填写实验序号中的相关数据:F浮为 牛、p液为 帕。【答案】无关;可以;p液与F浮成正比;22;550。【解析】考点:液体压强,浮力,控制变量思想。分析:由表一可知,当A、B、C球的重力不同时,液体压强的增加量p液都是230Pa不变,故p液与G无关;由表二的数据可知,当F浮增大时,p液也增大,且F浮

16、不变时,p液也不变,说明可以验证p液与F浮相关的猜想;且当同一物体浸入盛有某种液体的同一容器中时,是不变的,故p液与F浮成正比;在序号9中,D球全部浸没,则F浮与序号7、序号8中的大小相等,为22N,p液也与序号7、序号8中的大小相等,为550Pa。9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器材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1)他向图甲中的U形管内注入适量的红墨水,当管内的红墨水静止时,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 。(2)如图乙所示,他将橡皮管的一端紧密地套在U形管左侧的端口后,多次改变探头在水中的深度,并比较每次的深度及相应的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这是为了探究 。(3)他换用其他液体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17、,当探头在下列液体中的深度相同时,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最大的是 。A酒精(r酒精=0.8103kg/m3)B植物油(r植物油=0.9103kg/m3)C盐水(r盐水=1.1103kg/m3)(4)若图乙中U形管左右两侧红墨水面的高度差h=10cm,则橡皮管内气体的压强与大气压之差约为 Pa。(r红墨水1.0103kg/m3)【答案】(1)相同;(2)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的关系;(3)C;(4)103【解析】考点:探究液体压强的规律。分析:(1)图甲中是一个连通器,故当注入同一种液体,且液体静止时,两侧液面的高度差是相等的;(2)由于实验时改变的是探头在水中的深度,故该实验探究的是液体内部压

18、强与深度的关系;(3)由于在深度相同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密度最大,则压强最大,两侧液面的高度差最大,故选C;(4)橡皮管内气体的压强与大气压之差就是高为10cm的水柱产生的压强,故p=r红墨水gh=1.0103kg/m310N/kg0.1m=103Pa。10(1)在“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实验中,老师用压强计做了如图所示的(a)、(b)、(c)三次实验比较实验(a)、(b)可知液体压强与液体的 有关;比较实验(b)、(c)可知液体压强与液体的 有关(2)如图,对着两张平行拿着的纸中间吹气,可以看到的现象是: ;这个实验说明: 。(3)竖直悬挂的弹簧下加钩码,探究“弹簧伸长

19、量与弹力的关系”,收集的实验数据弹力/N00.51.01.52.02.5 弹簧总长度/cm6.07.59.010.512.013.5弹簧伸长量/cm01.53.04.5帮助该同学补充填写上表的空白 根据表中数据描点,在上图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弹簧伸长量与弹力的关系图分析实验数据或从弹簧伸长量与弹力的关系图,你可得到的结论: 【答案】(1)密度 深度 (2)两张纸向中间合拢;在气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3)7.5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长度跟拉力成正比【解析】试题分析:(1)比较实验(a)、(b)可知,液体压强计探头浸入两种液体的深度一定,是探究液体压强和液体密度的关系;比较实验(

20、b)、(c)可知,液体压强计探头浸入同种液体中的不同深度,是探究液体压强和液体深度的关系(2)向两张纸的中间吹气,两张纸中间的空气流速变大,压强变小可以看到的现象是:两张纸吸到一起;说明:气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3)通过观察表格中前几组数据可知:弹力每增加0.5N,弹簧的伸长量就增加1.5cm,当弹力为2.5N时,弹簧的伸长量为;根据表中数据描点,在图中的坐标系画出弹簧伸长量与弹力的关系图如下图所示:分析实验数据或从弹簧伸长量与弹力的关系图,可得到:在弹簧的弹性范围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成正比这一结论。考点: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探究弹簧测力计原理的实验点评:此题考查

21、的是影响液体压强大小因素、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的探究,是一道实验探究题,考查我们的实验分析能力,是中考经常考查的,需要熟练掌握第三问实验探究了弹簧伸长量与弹力的关系并通过分析收集的实验数据,得出了在弹簧的测力范围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弹力成正比例关系这一结论,以此反馈到书本知识,思路新颖,对学生灵活掌握知识的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11用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如图所示。(1)对比图甲乙丙可知:同种液体在同一深度处向各个方向压强 。(2)对比图丙和图丁,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相等,由此可知两种液体密度的大小关系是液 盐水。(3)在图丁中保持探头的位置不变,向烧杯中逐渐加入水(未溢出),U形管两侧液面

22、的高度差将 (选填“变大”“不变”“变小”)。【答案】(1)相等 (2)(或大于) (3)变大【解析】试题分析:(1)比较甲图、乙图和丙图,控制液体密度和深度不变,改变探头的方向,U形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相等可以得到:在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2)探头在丙、丁两种液体中受到的压强相同,但h丙h丁,由公式比较知:丙液体的密度大于丁液体(水)的密度(3)保持探头位置不变,向容器中加盐,水的密度会增大,由公式P=gh知,探头受到液体的压强增大所以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变大所以答案为:(1)相等 (2)(或大于) (3)变大考点: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

23、以及液体内部压强的影响因素,注意转换法和控制变量法在实验中的运用液体压强是中考必考的一个知识点,需要掌握12如图所示是老师在演示液体内部压强情况的六幅图,除图杯中装的浓盐水外,其余杯里装的都是水。请你仔细观察这六幅图后回答:(1)比较两幅图,可以得出:液体内部压强大小跟液体的_有关;(2)比较两幅图,可以得出:液体内部压强大小还跟液体的_有关;(3)比较三幅图,还可以得出什么结论?_ _。【答案】(1)密度 (2)深度 (3)同种液体在同一深度的各处,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相等【解析】试题分析:1、2两幅图液体密度不同,所以产生的压强也不同5、6两幅图液体深度不同,所以产生的压强也不同3、4、5表

24、示同种液体内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答:(1)密度;(2)深度;(3)同种液体内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考点: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和液体深度的关系点评:本题考查用控制变量法对影响液体压强的因素进行辨析13小明和小红利用U形管压强计来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的关系,如图所示。试验中,小明在容器内装入水后,将U形管压强计的金属盒置于水中_(选填“相同”或“不同”)的深处,并观察压强计两边液面的_,实验现象如图所示。由此小明得出液体内部的压强随着_的增加而_。【答案】不同,高度差,深度,增大【解析】试题分析:(1)压强计中U形管内液面的高度差反映了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同种液体中,

25、深度不同,压强不同,因此要将金属盒置于水中不同深度处进行观察(2)两幅图液体密度相同,金属盒所在深度越深,压强计中U形管内液面的高度差越大,说明液体的压强越大所以液体内部压强大小与液体的深度有关;所以答案为:不同,高度差,深度,增大考点: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的关系点评:液体压强的特点是: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液体压强的大小与深度有关,且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方向的压强相等14为了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部分同学提出如下猜想:( 每空2分)猜想1:液体内部的压强,可能与液体的深度有关;猜想2:同一深度,方向不同,液体的压强可能不同;猜想3:液体内部的压强,可

26、能与液体的密度有关。为了验证上述猜想1和猜想2,他们用压强计研究水内部的压强,得到数据如下表:序号123456789深度(cm)555101010151515橡皮膜方向上下侧上下侧上下侧压强计液面高度差(cm)4.34.34.39.29.29.213.813.813.8 (1)请你分析实验数据回答:为了验证猜想1,应选序号为的实验数据;猜想2的结论是。 (2)为了验证猜想3是否正确,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请你设计实验探究方案,写出实验步骤。【答案】(每空2) (1)1、4、7(或2、5、8或3、6、9);密度相同的液体,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其他说法合理均可) (2)控制橡

27、皮膜的方向相同,将压强计分别置于两种不同液体(如水和盐水)中同一深度处,观察两次压强计液面高度差,比较得出结论。(方案、步骤合理均可)【解析】试题分析:(1)为了验证猜想1,也就是验证液体压强和液体深度的关系,就要保证液体的密度和方向一定,147或258,或369均符合题意要验证猜想2,也就是液体压强和方向的关系,就要保证液体的密度和深度一样,可比较123、456或者789,即可得出,通过比较得出:同种液体,在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2)要验证猜想3,即液体压强和液体密度的关系,就要保证液体的深度和方向一定而液体的密度不同,可用压强计测出盐水分别在深度是5厘米、10厘米、15厘米处压强计

28、的液面高度差,和上述压强计液面高度差进行比较得出结论或控制橡皮膜的方向相同,将压强计分别置于两种不同液体(如水和盐水)中同一深度处,观察两次压强计液面高度差,比较得出结论。(方案、步骤合理均可)考点: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控制变量法与探究性实验方案点评:此题考查了我们对于控制变量法的使用,我们要能够使用控制变量法来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15生活中处处有物理。楚明利用矿泉水瓶做了几个有趣的实验:(1)双手挤压空矿泉水瓶可以使瓶子变形,如果施加的力增大,瓶子变形程度就加大,这表明力的作用效果跟 有关;(2)往空矿泉水瓶内注入少量的热水,摇晃后倒掉并立即盖紧瓶盖,过一会儿发现瓶子慢慢向内凹陷,这表明了

29、 的存在;(3)如图a,将空矿泉水瓶放倒在水平桌面上,用力向它的侧面吹气它会滚动,但用同样的力向它的底部吹气它却不容易滑动,这表明 。(4)如图b,在空矿泉水瓶侧壁不同高度的地方钻出上、下两个小孔,往里面倒满水,可以观察到水从两个小孔流了出来,其中下孔流出的水喷得更急,这表明: ;楚明根据此现象很快完成了老师部置的思考题。你的选择是什么呢?思考题:如图c所示,开口容器的底部有一个小孔,装水后打开阀门,水不断从小孔中流出。下图中能够粗略反映水流出时,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强P与时间t的关系图象是 (2分)【答案】(1)力的大小(2)大气压(3)(同等条件下)滚动代替滑动可减小摩擦(4)液体压强与深度

30、有关,B【解析】试题分析:(1)施加的力增大,瓶子变形程度就加大,这表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2)往空矿泉水瓶内注入少量的热水,摇晃后倒掉,此时瓶内空气大部分被水蒸气排出瓶外,立即盖紧瓶盖,过一会儿,瓶内的水蒸气液化成水,使瓶内的气压减小,而瓶外大气压不变,则瓶子在瓶外大气压力的作用下被压瘪,瓶子慢慢向内凹陷,这个现象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3)用力向矿泉水瓶的侧面吹气,矿泉水瓶会滚动,此时矿泉水瓶受到摩擦力是滚动摩擦力;用同样的力向矿泉水瓶底部吹气,矿泉水瓶却不滑动,此时矿泉水瓶受的摩擦力是滑动摩擦力,由此可见滚动摩擦力小于滑动摩擦力;(4)由图2可知,下孔流出的水喷得更急说明同一液体

31、内,液体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或液体压强与深度有关);当水不断从小孔中流出时,容器内的液面高度在逐渐降低,容器底受到的压强在逐渐降低,小孔处受到的水压也在逐渐减小,因此水的流速在逐渐变慢,液面高度下降的越来越缓慢,所以p-t图象应该是逐渐呈下降趋势、且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强的减小先快后慢选B考点:控制变量法与探究性实验方案;力的作用效果;液体的压强的特点;大气压强的存在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力的作用效果、大气压存在、滚动和滑动摩擦、液体的压强特点的了解和掌握,平时学会利用身边的器材做实验,多动手、多思考,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16体积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放在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小梅把同一支微小

32、压强计的探头先后放入甲、乙两种液体中的不同深度,压强计两管中的液面高度差如图所示。由此可知,盛有液体甲的容器对桌面的压力比较 。(选填“大”或“小”) (1分)【答案】大(1分)【解析】试题分析:因为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所以当探头逐渐向下移动时,U形管中的液柱高度差将变大;若甲中压强计的探头向深处移动到与乙中深度相同,则甲中压强计U形管液面的高度差变大,更大于乙中压强计U形管液面的高度差,所以甲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液体的密度;根据公式知,甲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液体的密度,所以体积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甲的重力大于乙的重力,甲、乙两种液体又放在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所以甲容器比乙容器对水平桌面

33、的压力大考点: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密度的大小比较;密度公式的应用;压力及重力与压力的区别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有液体压强、密度公式即重力等相关知识,特别注意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深度和密度两个因素有关,这是我们必须时刻牢记的内容,在研究液体压强的特点时,必须要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探究才能得出有说服力的结论17下列四幅图是小华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实验时的四个场景,除图杯中装的是盐水外,其余杯中装的都是水(6分)本实验是通过观察压强计左右两管内液面的 的变化而知道压强大小变化的;比较两幅图,可以得出: 比较两幅图,可以得出: 比较两幅图,可以得出:同种液体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压强大小跟 无关【答

34、案】高度差同种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相同深度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方向【解析】试题分析:(1)压强计左右两管内液面高度差越大,说明橡皮膜受到的压强越大;通过观察压强计左右两管内液面的高度差的变化而知道压强大小变化;(2)比较可以发现:液体都是水,中橡皮膜所处的深度更深,左右两管液面的高度差越大,说明压强越大;可以得出:同种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3)比较可以发现:橡皮膜所处深度相同,但盐水密度大于水的密度,结果液面高度差更大;可以得出:相同深度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4)中橡皮膜深度相同,但朝向不同,但液面高度差相同,说明压强相等可以得出:同种液体同一深度,液体内部

35、压强大小跟方向无关。考点: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点评:该探究实验考查了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实验中采用了转换法和控制变量法,难度一般18有两只相同的烧杯,分别盛有体积相同的水和酒精,但没有标签,小李采用闻气味的方法判断出无气味的是水。小唐则采用压强计进行探究:(1)若压强计的气密性很差,用手指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变化 _(选填“大或“小)。小唐把调节好的压强计放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该 _。(2)小唐把金属盒分别浸入到两种液体中,发现图(甲)中U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小,认为图(甲)烧杯中盛的是酒精。他的结论是不可靠的,因为没有控制金属盒在液体中的 相同。

36、甲 乙(3)小唐发现在同种液体中,金属盒离液面的距离越深,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就越 _,表示液体的压强越 _ _。(4)小唐还发现在同种液体中,金属盒距液面的距离相同时,只改变金属盒的方向,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_ _(选填“不变或“变化)。表明在相同条件下,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_。【答案】(1)小 相平 (2)深度 (3)大 大 (4)不变 相等【解析】试题分析:(1)若压强计的气密性很差,用手指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就会有漏气现象,因此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变化小;调节好的压强计放在空气中时,橡皮膜不受液体的压强,因此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该相平(2)影响液体压强的因素有:液体的密

37、度和浸入液体的深度,实验中没有控制金属盒浸入的深度相同,因此无法得出正确结论(3)液体密度相同时,压强与深度有关,金属盒离液面的距离越深,压强越大,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就越大(4)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因此金属盒距液面的距离相同时,只改变金属盒的方向,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不变考点: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点评:这是一道综合实验题,此题的难点是液体压强计的有关知识,我们要了解压强计的原理,知道液体压强计的操作要求等19一实验小组为进行某项探究实验活动,课前给实验室老师送去了一份器材清单,老师根据清单为他们准备的器材如图所示用图中的器材可探究的主题有:A液体内部压强大小与液体深度的

38、关系;(填写器材序号) _B液体内部压强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填写器材序号) C浮力大小与液体深度的关系;(填写器材序号) 【答案】1,2,3,7,4(或5,或6)【解析】试题分析:用图中的器材可探究的主题有:A,液体内部压强大小和液体深度的关系;需要的器材是:(5)一杯水、(9)液体压强计和(1)一把塑料刻度尺就行;故答案为:1,5(或4或6),9选探究主题B,探究实验器材选(1)一把塑料刻度尺、(4)酒精和(5)水(或4和6或5和6),(9)液体压强计;故答案为:1,4和5(或4和6或5和6),9选探究主题C,探究实验器材选(1)一把塑料刻度尺、(2)细线、(3)金属块、(4)酒精、(7

39、)弹簧秤考点: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点评:此题考查我们根据器材设计实验的能力,综合性强,灵活性高,要求学生知识面广这也是中考时经常考到的20为了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完成下图所示实验:(1)甲、乙两图是探究液体压强与 的关系(2)要探究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是否有关,应选择: 两图进行对比,结论是: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 (3)要探究液体压强与密度的关系,应选用 两个图进行对比【答案】(1)液体深度; (2)丙丁; 无关; (3)乙丙【解析】试题分析:(1)甲、乙两图液体的密度、液体的方向、容器的形状都相同,液体的深度不同,所以甲乙两图是探究液体压强跟液体深度的关系的(2)要探究

40、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是否有关,应保持液体的密度、深度、方向都相同,选择丙和丁两图进行对比,如图当改变容器的形状时,左右两边的液面差相同,液体的压强相同,所以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无关(3)要想探究液体的压强与密度的关系,即应选择相同的容器、深度、方向,不同的液体密度,故选乙丙两次实验即可考点: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点评:本题采用控制变量法探究液体压强跟液体的深度、密度、方向、容器的关系控制变量法在物理学中经常应用,一定要学会啊!21U型管压强计两边液面的 可表示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利用右图的器材进行实验,可以研究水内部压强的大小与 的关系;若要继续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还需

41、要准备 (选填“更多的水”或“酒精”),实验时应保持U型管压强计的金属盒处于液体内的 【答案】高度差;深度;酒精;同一深度【解析】试题分析:(1)U型管两边的液面的高度差表示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高度差越大,说明液体内部的压强越大;(2)图中,只有一种液体水,改变金属盒探头在水中的深度,通过观察U型管两边的液面高度差研究液体压强的大小;(3)若要继续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需要添加不同的液体,并且保持金属盒探头的深度不变考点: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点评:本题分别考查了液体压强的特点,并要求学生会用控制变量法分析解决问题,通过本题要加深对液体压强的特点的理解22图所示的器材是测量 的仪

42、器,名称叫 它是通过观察 而得到被测的物理量大小图中已知A液体的密度小于B液体的密度,由观察到的现象可以归纳得出 【答案】液体内部压强;压强计;U形管中两侧液面的高度差;在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产生的压强越大【解析】试题分析:(1)图中器材是测量液体内部压强的仪器,叫压强计这是通过观察U形管中两侧液面的高度差来反映液体压强的大小的(2)图中金属盒的深度相同、朝向相同,A液体的密度小于B液体的密度,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也小于对方,因此说明:在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产生的压强越大考点: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点评:认识的正确使用压强计是我们必须掌握的基本实验技能,在实验过程中,应学会通过改变

43、其深度、橡皮膜的朝向、改变液体的密度等不同变化,运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出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23下表是小莉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分别测得水和盐水在不同深度时,压强计两液柱的液面高度情况序号液体深度h(mm)压强计左液面(mm)右液面(mm)液面高度差(mm)1水301862142826017122958390158242844盐水9015424692(1)分析表中序号为1、2、3三组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同种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 ,比较表中序号为3、4两组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同一深度,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液体的 有关(2)为了进一步研究在同一深度,同种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是否相等,要改变探头橡皮膜的

44、 【答案】(1)增大;密度;(2)方向【解析】试题分析:(1)1、2、3三组数据液体的深度不同,液体的密度相同,压强不相等,可得出结论:同种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比较表中序号为3、4两组数据,液体的深度相同,液体的密度不同,压强也不相等,因此可得出的结论是同一深度,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液体的密度有关(2)要研究在同一深度,同种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是否相等,需要改变探头橡皮膜的方向考点: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点评:掌握液体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利用控制变量法探究液体压强跟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24如图所示,用压强计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1)当压强计的金属盒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当相平,而

45、小明同学却观察到如图(a)所示的情景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U形管左支管液面上方的气压 大气压(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调节的方法是:( )A将此时右边支管中高出的液体倒出;B取下软管重新安装(2)小明再作图(b)所示的检查当用手指按压(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几乎不变化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3)比较c、d图实验,说明 ;(4)比较d、e图实验,说明 ;(5)为了进一步研究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关系是否相等,他应如何操作,说出你的方法: (6)小莉同学在学了液体压强公式后,用公式对以上实验的数据进行分析计算(g=10N/kg),得出金属盒在3

46、0mm深处水的压强是 Pa,而从压强计测出的压强为 Pa(压强计的液面高度差为28mm),由此她发现按液面高度差计算的压强值小于按液体深度计算的压强值,你认为造成的原因是什么?原因: 【答案】(1)大于,B;(2)橡皮管或橡皮膜漏气;(3)同种液体,深度越深,压强越大;(4)同种液体的同一深度处,液体内部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_;(5)取一杯盐水和一杯清水,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在同一深度处,观察U型管中的液面高度差来比较压强(6)300pa;280pa;原因:橡皮膜由于发生形变,自身产生一个向外的压强【解析】试题分析:(1)如图(a)所示的情景:说明出现了液面差,即液面上的压强大;因此,要取下软管重

47、新安装,橡皮膜内外压强一样,选B;(2)图(b)压强不变化出现这种情况说明液面差的大小不受压强的变化而变化,所以是橡皮管或橡皮膜漏气;(3)比较c、d图实验,说明 同种液体,深度越深,压强越大;(4)比较d、e图实验,说明:同种液体的同一深度处,液体内部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_;(5)他的操作方法是取密度不同的液体,深度相同,比较液面差的高低即:取一杯盐水和一杯清水,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在同一深度处,观察U型管中的液面高度差来比较压强(6)p=gh=1.0103kg/m310N/kg0.03m=300pa;p2=gh=1.0103kg/m310N/kg0.028m=280pa;原因:橡皮膜由于发生形

48、变,自身产生一个向外的压强考点: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控制变量法与探究性实验方案点评:本题难度大,不仅涉及液体压强,而且也涉及液体压强的计算,考查了研究液体压强的特点的实验以及实验过程注意的问题25图(a)所示实验装置的名称为 ,可用来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图(b)、(c)为实验中的一个情景,此时探究的是液体内部压强与 的关系若利用图(c)、(d)来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的关系,则应在图(d)容器中倒入 ,并将橡皮膜置于液体中的深度与h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答案】U形管压强计;液体密度;盐水;不相等【解析】试题分析:(1)由图示知,此装置是利用液体对橡皮膜压强不同,U形管

49、左右两端液柱高度不同来测量或比较液体压强的,装置名称为U形管压强计; (2)比较b、c两图知:橡皮膜在同一深度,液体分别是水和盐水所以探究的是液体压强与密度的关系;(3)c、d两步研究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运用规则,需要保持液体密度不变,同时改变橡皮膜在液体中的深度考点: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点评:此实验是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影响因素的基本题目,难度较小,只要正确运用控制变量法就能解决26某小组同学用水、盐水、两种不同形状的容器和指针式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 规律压强计指针顺时针偏转的角度越大,表示压强越大他们的研究情况如图(a)、(b)、(c)、(d)所示如图 (a)、(b)、

50、(d)中的容器内均装满液体,且盐水水分析图(a)和(b)你认为该同学想研究液体内部压强与 的关系;分析图(b)和(c),从现象及相关条件可知: ;分析图(b)和(d),从现象及相关条件可知: 【答案】容器形状;同种液体,深度越深,液体压强越大;同种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液体压强越大【解析】试题分析:图(a)和(b)中装的是同种液体,液体的深度也是相同的,唯一不同的是容器的形状,是探究液体内部压强和容器形状的关系;图(b)和(c)的容器形状是相同的,装的也是同种液体,液体的深度不同,深度大的b图中压强计指针偏转角度更大,说明在同种液体中,深度越大,压强越大;图(b)和(d)容器形状和液体深度是相

51、同的,所装的液体不同,d图中所装盐水的密度更大,压强计指针偏转的角度也更大,说明同样的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液体压强就越大;考点:液体的压强的特点;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点评:通过实验现象分析结论尤其是课外的实验是现在考试的一个重点,这类题目一半都是比较简单的,用到最多的是控制变量法,但这类题目一般很少得满分,原因是语言的表述不够准确,在得出结论时语言一定要凝练、简洁(尤其是在采用控制变量法时要说明在什么因素一定时)27医院里的护士使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给患者输液小雨发现照这样做法,护士为患者多次更换药瓶比较麻烦,于是就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三瓶串接的方案请分析回答:(1)图甲中药液为何会匀速滴下?(2

52、)图乙中哪个药瓶中的药液先流完?(3)根据病房的现有条件,如果要估测出输液过程中的一滴药液的质量,需要收集哪些数据,请写出表达式,并简要说明实验中作了哪些近似处理【答案】见解析【解析】试题分析:解:(1)开始时瓶中气体的压强大约为一个大气压药瓶吊在高处,从瓶中液面到插在病人血管中的针头处有相当大的高度差,这段液柱使针头处药液的压强较大,大于血管总的压强,药液自动流入血管药液流出使瓶中的气体体积变大,压强降低,瓶中气体压强小于大气压,大气压强将空气从进气管压入瓶中,使瓶内空气的压强基本上保持在一个大气压,使药液均匀的流下(2)甲瓶的药液先流完因为甲乙丙三瓶采用串联的方式,其工作情况是这样的:药液

53、从丙瓶中流下,丙瓶中空气体积增大,压强下降,乙瓶中空气将乙瓶中药液压入丙瓶补充,使丙瓶液面保持不变药液从乙瓶中流至丙瓶后,乙瓶中体积增大,压强下降,甲瓶中空气将甲瓶中药液压入乙瓶补充,使乙瓶液面保持不变药液从甲瓶中流至乙瓶后,甲瓶中体积增大,压强下降,大气压将外界空气压入甲瓶,甲瓶中液面下降液体如此流动,直到甲瓶中的药液全部流完,这时甲瓶中空气与外界直接连通,连接甲乙两瓶的管子相当于甲瓶当初的进气管以后的过程是药液从丙瓶中流入血管,乙瓶中药液流入丙瓶补充,空气流入乙瓶,直至乙瓶中药液流完,乙瓶与大气相通然后才是空气直接进入丙瓶,直至丙瓶中药液逐渐流完(3)收集数据和计算过步骤如下:从药瓶上的刻

54、度读出药液的体积V;当某一滴药液刚好落下时数“0”开始计时,当数到第“n”个液滴滴下时停止计时,记下所用时间t0;算出一个液滴下落的时间间隔为:T=记下完成一瓶滴注的时间t;算出一瓶的总滴数N=;算出每滴药液的体积为:;则每滴药液的质量上述估算中两处做了近似处理:把药液的密度看作水的密度忽略了输液结束时瓶中残留的药液考点:大气压的综合应用;密度公式的应用;气体压强跟体积的关系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大气压的应用我们要学会分析,学会用我所学过物理知识分析我们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此题较难,我们要认真分析,用心思考28(1)观察现象一:图甲是你很熟悉的物理演示实验,请写出你从图中观察到的一个现象及其对应的物理

55、知识例:现象:塑料片飞出后会下落物理知识:塑料片受到重力现象: 物理知识: (2)如图乙所示,在水平桌面上铺粗糙程度不同的物体,让小车自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小车在不同表面运动的距离见下表通过探究,我们可以反驳 的说法是 表面情况毛巾棉布木板小车运动距离/m0.270.420.79A摩擦力越小,小车速度减少得越慢 B运动的物体不受力,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C小车受到力就运动,小车不受力就不运动D若平面非常光滑,小车的速度将保持不变,永远运动下去(3)图丙为U形管压强计的示意图当压强计的金属盒在某种液体中慢慢下移时,两管中液面高度差逐渐增大,这说明 ;将金属盒停在某一深度,并改变金属盒膜朝向时,两管中液面高度差不变,这表明在同一深处, (4)某班同学利用如图丁所示装置设计实验体验大气压的存在先在易拉罐中放入少量的水,再用酒精灯给易拉罐加热,待罐口出现白雾时,用橡皮泥堵住罐口,撤去酒精灯,让易拉罐自然冷却观察现象同学们根据 现象可体验到大气压的存在请你举一个生活中应用大气压的事例: 【答案】易拉罐变瘪;打针时,用针管吸药液【解析】试题分析:(1)图甲是惯性现象演示器此题属于答案开放性试题,答案并不是唯一的此题中涉及到的知识点有:塑料片被打出的过程,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钢片的弹性势能转化为塑料片的动能;塑料片飞出后,小钢球落在支柱上,小钢球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