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沪科版九年级物理-12.3汽化与液化-课时练习-含解析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217498097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14.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最新沪科版九年级物理-12.3汽化与液化-课时练习-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最新沪科版九年级物理-12.3汽化与液化-课时练习-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最新沪科版九年级物理-12.3汽化与液化-课时练习-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最新沪科版九年级物理-12.3汽化与液化-课时练习-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沪科版九年级物理-12.3汽化与液化-课时练习-含解析(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12.3汽化与液化考点一、汽化和液化现象1.新鲜的菠菜放两天就“蔫”了,其中水分的减少主要是因为水发生了()A.液化B.沸腾C.凝固D.蒸发【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汽化现象。新鲜的菠菜放两天就“蔫”了,是因为其中液态的水一部分蒸发变成了气态的水蒸气跑到空气中去,故选D。2.下列关于汽化的几种说法中,错误的是()A.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B.冬天口中呼出的“白气”是水蒸气的液化现象C.春季植树时剪除大量树叶是为了减少水分蒸发D.烧开水后,看到的“白气”是汽化现象【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物态变化现象。汽化分为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故A说法正确。冬天口中呼出的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在空气中

2、形成小水珠,就是看到的“白气”,故B说法正确。春季植树时剪除大量树叶是为了减少水分蒸发,保持树木内的水分,故C说法正确。烧开水后,温度很高的水蒸气在空气中遇冷液化形成小水珠即“白气”,属于液化现象,故D说法错误,故选D。3.从冰箱里取出的冰棍周围会弥漫着“白气”;水烧开后,水壶嘴会喷出“白气”,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冰棍周围的“白气”是冰熔化成的小水滴B.这两种情况下的“白气”都是水蒸气C.壶嘴喷出的“白气”是壶嘴喷出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D.这两种情况的“白气”都是空气中原来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小水珠【答案】C【解析】选C。本题考查“白气”的理解。水蒸气是无色无味的,用眼睛看不到;生活中所见

3、的“白气”都是由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悬浮于空中形成的;从冰箱里取出的冰棍温度低,冰棍周围空气里的水蒸气遇冷就液化成小水滴,所以冰棍周围弥漫着“白气”;水烧开后,壶外的温度比壶内温度低,壶嘴喷出的水蒸气遇冷后液化成小水滴,形成“白气”。故选C。4.使用冷暖空调的密闭轿车玻璃上,无论盛夏还是严冬,都有小水珠凝结。实际情况是()A.小水珠总是凝结在窗玻璃的内表面B.小水珠总是凝结在窗玻璃的外表面C.夏天小水珠凝结在窗玻璃内表面,冬天凝结在外表面D.夏天小水珠凝结在窗玻璃外表面,冬天凝结在内表面【答案】D【解析】选D。本题考查液化的条件。夏天轿车内是冷空调,温度低,轿车外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

4、附着在玻璃的外表面;冬天轿车内是热空调,温度高,轿车内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5.小婕家的浴室里有一面除雾镜,如图所示。镜面背后有连接镍铬金属薄片的电路,接通电源一会儿后,就可以消除附着在镜面上的“白雾”,使镜子保持清晰明亮。请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分别解释镜面上“白雾”的形成过程与消除过程。【答案】浴室内镜子温度较低,水蒸气遇到冷的镜子液化成小水滴,这就是我们看到的“白雾”,镜面背后的镍铬金属薄片的电路接通电源一会儿后,镜子的温度升高,镜面上的“白雾”加速蒸发,变成气态,回到空气中,从而使镜子保持清晰明亮。【解析】本题考查物态变化的相关知识。浴室内水蒸气非常多,镜子温度较低,

5、水蒸气遇到冷的镜子转化为液态,即小水滴附着在镜面上,这就是我们看到的“白雾”,这一过程是液化过程;附着在镜面上的“白雾”是小水滴,接通电源后,金属薄片发热,小水滴吸热,产生汽化现象,小水滴由液态变为气态,故镜子保持清晰明亮。考点二、沸腾6.妈妈在蒸馒头时,开锅后改用“小火”。针对这种做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沸腾后,改用“小火”能更快地让馒头变熟B.改用“小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C.无论使用“大火”还是“小火”,水达到沸点后温度都保持不变D.用“大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不应该改用“小火”【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了液体沸腾的条件。无论使用“大火”还是“小火”,水达到沸点后温度都保持不变,

6、在时间一定时,可以节省燃料,C对。7.图甲为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当水温上升到90时,每隔1 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5 min后停止记录。(1)图甲中温度计的示数为。图乙中,表示水在沸腾时的现象是其中的图。(2)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由图像可知,在当时条件下,水的沸点是。(3)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4)水在沸腾时,杯口附近出现大量“白气”。“白气”是水蒸气遇冷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答案】(1)96A(2)98(3)吸收不变(4)液化【解析】本题考查“水的沸腾

7、”的实验探究。甲中温度计的示数为96。图乙中,A图中的气泡在上升的过程中不断变大,说明水在不停地汽化,所以A图表示水在沸腾时的现象;由丙图知水被加热时水温不再升高的温度为98,故水的沸点为98,水在沸腾的过程中需要继续加热,故沸腾时吸热;“白气”是液态的水,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考点三、蒸发8.小明学习了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后,猜想液体蒸发快慢还可能与液体的种类有关。为此,他在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一滴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观察其蒸发的快慢。实验过程中小明需控制、和相同。【答案】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上方空气的流速【解析】本题考查控制变量法在实验探究中的应用。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三个,

8、分别为液体的温度、液体上方空气的流速、液体的表面积,因此要想探究与液体种类有关就要保证这三个因素相同。考点四、汽化吸热,液化放热9.在某些国家,淡水奇缺,就连露水也是他们重要的水资源,他们用塑料布来收集露水,露水的形成是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该过程需要热。【答案】液化放【解析】本题考查物态变化的判断和特点,露水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液化需要放出热量。10.医学上针对外伤的疼痛常用“冷疗法”治疗,其原理是医生用一种叫做氯乙烷的气态有机物,对准人的伤口处喷射,它在加压下(填物态变化名称),又在皮肤上迅速(填物态变化名称),同时大量的热,使人体受伤部位的温度降低,皮肤血管收缩,神经纤维传导速度变

9、慢,类似局部麻醉,人的伤痛很快消失,同时防止伤口处形成淤血。【答案】液化汽化吸收【解析】本题考查物态变化的判断。氯乙烷是气态有机物,为了方便使用、储存和运输,要加压液化;使用时,液态氯乙烷迅速汽化,会吸收大量的热,使人体受伤部位的温度降低,皮肤血管收缩,神经纤维传导速度变慢,类似局部麻醉,人的伤痛很快消失,同时防止伤口处形成淤血。11.如图所示,是桂北猫儿山上雨后形成的美丽雾气。关于雾的形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雾是从山中冒出来的烟 B雾是水蒸气凝华成的小水珠C雾是从山中蒸发出来的水蒸气 D雾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答案】D【解析】雨后的山上总有很多的水蒸气,但是水蒸气和空气一样是看

10、不见的。只有当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形成雾气才能被我们看见。12.以下对蒸发和沸腾这两种汽化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蒸发和沸腾都需要吸热B蒸发和沸腾都是由液态变为气态C蒸发和沸腾都可以在任何温度下发生D蒸发只发生在液体表面,沸腾是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汽化现象【答案】C【解析】蒸发和沸腾的相同点是:都是汽化现象,从液态变为气体,需要吸热;不同点是蒸发只发生在液体表面,并且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缓慢现象,沸腾要达到沸点,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现象。所以C选项符合题意。13.夏天,人在电风扇下吹风感到凉爽,这是因为()A电风扇吹来的是冷风B电风扇吹风可降低室内温度C电风扇吹风可加速

11、人体汗水的蒸发,吸收了皮肤的热D以上说法都正确【答案】C【解析】电风扇吹来的风加快了身上汗液的蒸发,蒸发从人体吸热,导致人身体表面的温度降低,所以人会感到凉快。故选C。14.小红吃雪糕时,看到雪糕周围冒“冷气”,由此她联想到了冬天用开水泡方便面时碗里冒“热气”的情景以下是她对“冷气”和“热气”的思考,其中正确的是()A“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他们都是汽化生成的水蒸气B“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小水珠,后者是水蒸气C“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液化形成的,后者是汽化形成的D“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但水蒸气来源不同,前者来源于空气中、后者是由热水汽化生成【答案

12、】D【解析】看到雪糕周围冒“冷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冰冷的雪糕液化成的小水珠;泡方便面时碗里冒“热气”是碗里蒸发出的水蒸气,在上升过程中,遇到温度较低的空气液化成的小水珠;所以它们的本质是相同的,都属于液化现象,故选D。15.夏天,人站在电扇下感到凉爽,这是因为电风扇加快了_缘故;若将一干燥的温度计放在电扇下吹,则温度计的示数将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答案】汗液蒸发吸热;不变【解析】夏天吹风扇,身上感到凉爽,这是因为风扇来吹来的风加快了身上汗液的蒸发,蒸发吸热,导致人身体表面的温度降低,所以人会感到凉快,而将一干燥的温度计放在电扇下吹,没有蒸发吸热现象,则温度计的示数将不变,故

13、答案为:汗液蒸发吸热;不变。16.如图,是“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过程中某一时刻的温度,此时水温是。三位同学作出的水的沸腾图象,其中正确的是图。【答案】85;丙【解析】(1)由图知: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因此所示的水温为:80+5=85;(2)在水的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是温度不会再上升,显然甲、乙不符合上述要求,正确的是丙图。17.在标准大气压下用降温的办法从空气中提取下表中的这些气体,那么温度下降时首先液化被分离出来的是能用这种方法将它们分离出来,是因为它们的不同。物质液态氧液态氮二氧化碳沸点/-180-196-78.5【答案】二氧化碳;沸点【解析】从数据中可知,液态氮的沸点最低,则最容易沸

14、腾。而二氧化碳的沸点最高,很难沸腾,相反最容易液化。18.吃冰棒和吹风扇都感到凉快,前者主要是利用原理,后者是利用原理。【答案】熔化吸热;蒸发吸热【解析】吃进去的冰棒熔化时会吸热,能使人感到凉快;吹电扇加快人体表面汗液的蒸发,蒸发吸热所以也感到凉快。19.如图所示,让水蒸气从玻璃管中冒出来,喷到另一个盛有凉水的烧瓶上,将会发生什么现象?经过一段时间,烧瓶中凉水的温度有无变化?这个实验可用来探究什么问题?【答案】(1)现象:烧瓶底部有水滴滴下,烧瓶中的凉水的温度会升高。(2)这是因为当高温的水蒸气喷到盛有凉水的烧瓶上时,水蒸气遇冷放热液化成水;由于烧瓶吸热,故瓶内的水温会升高,该实验可以研究液化

15、放热。【解析】(1)水蒸气喷到盛有凉水的烧瓶上,遇冷液化,形成小水珠,随后会聚成流,顺着烧瓶流到烧杯中;(2)由于液化放热,水蒸气液化时放出的热量被烧瓶内的冷水吸收,时间一长就会使烧瓶内冷水的温度升高;(3)这个实验可以探究两个问题,一个是降低温度可以使气体液化,再有一个就是液化放热。20.小明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加热一定时间后,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此时水的温度为;(2)当观察到时,说明水已沸腾;(3)水在沸腾过程中虽然温度不再升高,但酒精灯要持续加热,这说明液体在沸腾过程中要;(4)图乙中能正确表示实验过程中水温度变化的图象是(填“A”“B”“C”或“D”

16、)。【答案】(1)89;(2)温度计度数不变;(3)继续吸热;(4)A【解析】(1)每一个大格代表10,每一个小格代表1,示数是89。(2)水在沸腾时,水温都达到沸点,温度不再升高,水在各个部位同时汽化,因此大量气泡会在上升过程中逐渐得到补充,加之越往水面液体的压强越小,因此气泡会越变越大;(3)液体沸腾时要继续吸收热量,因此水在沸腾过程中虽然温度不再升高,但酒精灯要持续加热;(4)液体沸腾的特点: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如图A水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升高到沸点以后,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图A所示的是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图B是晶体熔化图象,C图是晶体凝固图象,D图表示吸收热量,温度一直升高,故B、C、D都不符合题意。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