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宦官资料》PPT课件

上传人:hao****an 文档编号:217440638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483.4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明代宦官资料》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明代宦官资料》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明代宦官资料》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资源描述:

《《明代宦官资料》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明代宦官资料》PPT课件(3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明代宦官明代宦官【重点】【重点】赵翼的史学成就与特点。【难点】【难点】赵翼治学的局限性。【解题】【解题】廿二史札记,三十六卷,清赵翼撰。廿二史札记,三十六卷,清赵翼撰。本书用读书笔记的形式,对我国历代正史的编撰、体裁和主要内容进行考证、分析和评论,是清朝中叶的考史名著。明代宦官选自廿二史札记卷三五。明代宦官选自廿二史札记卷三五。皇帝的家奴用宦官充任,是封建君主专制所造成的畸形现象。而宦官跋扈乃至控制朝政,更是封建专制统治腐朽程度的反映。本篇作者因不懂出现宦官专权的实际原因,而惋惜皇权的旁落,可是他由明史内钩稽出的大量史料,集中暴露了明朝统治集团内部的黑暗。说明说明本篇选自廿二史札记卷三十五。本

2、篇选自廿二史札记卷三十五。作者赵翼是清代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他作者赵翼是清代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他为人正直,对人民的疾苦表示同情。他从为人正直,对人民的疾苦表示同情。他从明史中钩稽出大量史料,作明代宦官明史中钩稽出大量史料,作明代宦官篇,对明朝宦官控制朝廷,贪污受贿,敲篇,对明朝宦官控制朝廷,贪污受贿,敲诈勒索,残害人民的种种罪恶,进行了无情诈勒索,残害人民的种种罪恶,进行了无情的揭露。的揭露。据中华书局一九六三年校正本廿二史札记据中华书局一九六三年校正本廿二史札记 有明一代宦官之祸,视唐虽稍轻,然至刘瑾、有明一代宦官之祸,视唐虽稍轻,然至刘瑾、魏宗贤魏宗贤1,亦不减东汉末造矣!,亦不减东

3、汉末造矣!初,明祖著令,内官不得与政事,秩不过四初,明祖著令,内官不得与政事,秩不过四品。永乐中,遣郑和品。永乐中,遣郑和2下西洋,侯显下西洋,侯显3使使西番,马骐西番,马骐4镇交趾;且以西北诸将多洪武镇交趾;且以西北诸将多洪武旧人,不能无疑虑,乃设镇守之官,以中人旧人,不能无疑虑,乃设镇守之官,以中人5参之;京师内又设东厂参之;京师内又设东厂6侦事,宦官始侦事,宦官始进用。宣宗时,中使进用。宣宗时,中使7四出,取花鸟及诸珍四出,取花鸟及诸珍异亦多。然袁琦、裴可烈异亦多。然袁琦、裴可烈8等,有犯辄诛,等,有犯辄诛,故不敢肆。正统以后,则边方镇守,京营掌故不敢肆。正统以后,则边方镇守,京营掌兵,

4、经理仓场,提督营造,珠池、银矿、市兵,经理仓场,提督营造,珠池、银矿、市舶、织造,无处无之。舶、织造,无处无之。何元朗何元朗9云:云:“嘉靖中有内官语朱象元嘉靖中有内官语朱象元10云:云:昔日张先生昔日张先生(璁璁)11进朝,我们要打进朝,我们要打恭;后夏先生恭;后夏先生(言言)12,我们平眼看他;今,我们平眼看他;今严先生严先生(嵩嵩)13,与我们拱手抬进去。,与我们拱手抬进去。”案世宗驭内侍最严,四十余年间,未尝任以案世宗驭内侍最严,四十余年间,未尝任以事事,故嘉靖中内官最敛戢故嘉靖中内官最敛戢,然已先后不同如此,然已先后不同如此,何况正德、天启等朝乎!稗史何况正德、天启等朝乎!稗史14载

5、:永乐载:永乐中差内官到五府、六部中差内官到五府、六部15,俱离府、部官,俱离府、部官一丈作揖;途遇公、侯、驸马,皆下马旁立。一丈作揖;途遇公、侯、驸马,皆下马旁立。今则呼唤府、部官如属吏;公、侯、驸马途今则呼唤府、部官如属吏;公、侯、驸马途遇内官,反回避之,且称以遇内官,反回避之,且称以“翁父翁父”;至大;至大臣,则并叩头跪拜矣!此可见有明一代宦官臣,则并叩头跪拜矣!此可见有明一代宦官权势之大概也。权势之大概也。总而论之,明代宦官擅权,自王振总而论之,明代宦官擅权,自王振16始。始。然其时廷臣附之者,惟王骥、王佑然其时廷臣附之者,惟王骥、王佑17等数等数人,其他尚不肯俯首,故薛王宣、李时勉人

6、,其他尚不肯俯首,故薛王宣、李时勉18皆被诬害。及汪直皆被诬害。及汪直19擅权,附之者渐擅权,附之者渐多。奉使出,巡按、御使等迎拜马首,巡抚多。奉使出,巡按、御使等迎拜马首,巡抚亦戎装谒路,王越、陈钺亦戎装谒路,王越、陈钺20等结为奥援。等结为奥援。然阁臣商辂、刘翊然阁臣商辂、刘翊21尚连章劾奏,尚书项尚连章劾奏,尚书项中、马文升中、马文升22等亦薄之,而为所陷;则士等亦薄之,而为所陷;则士大夫之气,犹不尽屈也。至刘瑾,则焦芳、大夫之气,犹不尽屈也。至刘瑾,则焦芳、刘宇、张綵刘宇、张綵23等为之腹心,戕贼善类,征等为之腹心,戕贼善类,征责贿赂,流毒几遍天下。然瑾恶翰林不屈,责贿赂,流毒几遍天下

7、。然瑾恶翰林不屈,而以通鉴纂要誊写不谨,谴谪诸纂修官,而以通鉴纂要誊写不谨,谴谪诸纂修官,可见是时廷臣尚未靡然从风。可见是时廷臣尚未靡然从风。且王振、汪直好延揽名士:振慕薛王宣、陈且王振、汪直好延揽名士:振慕薛王宣、陈继忠继忠24之名,特物色之;直慕杨继忠之名,特物色之;直慕杨继忠25之名,亲征吊之;瑾慕康海之名,亲征吊之;瑾慕康海26之名,因其之名,因其救李梦阳救李梦阳27一言,而立出之狱,是亦尚不一言,而立出之狱,是亦尚不敢奴隶朝臣也。迨魏忠贤窃权,而三案敢奴隶朝臣也。迨魏忠贤窃权,而三案28被劾,察典被谪诸人,欲借其力以倾正人,被劾,察典被谪诸人,欲借其力以倾正人,遂群起附之。文臣则崔呈

8、秀、田吉、吴谆夫、遂群起附之。文臣则崔呈秀、田吉、吴谆夫、李龙、倪文焕李龙、倪文焕29,号,号“五虎五虎”;武臣则田;武臣则田尔耕、许显纯、孙云鹤、杨寰、崔应元尔耕、许显纯、孙云鹤、杨寰、崔应元30,号,号“五彪五彪”;又尚书周应秋、卿寺曹钦程;又尚书周应秋、卿寺曹钦程31等,号等,号“十狗十狗”。又有。又有“十孩儿十孩儿”、“四十孙四十孙”之号。自内阁、六部,至四方督抚,之号。自内阁、六部,至四方督抚,无非逆党,駸駸无非逆党,駸駸32乎可成篡弑之祸矣!乎可成篡弑之祸矣!明史载太祖制:内官不许读书识字。宣明史载太祖制:内官不许读书识字。宣宗始设内书堂,选小内侍,令大学士陈山宗始设内书堂,选小内

9、侍,令大学士陈山33教之,遂为定制,用是教之,遂为定制,用是34多通文义。多通文义。数传之后,势成积重云。然考其致祸之由,数传之后,势成积重云。然考其致祸之由,亦不尽由于通文义也。王振、汪直、刘瑾,亦不尽由于通文义也。王振、汪直、刘瑾,固稍知文墨,魏忠贤则目不识丁,而祸更烈。固稍知文墨,魏忠贤则目不识丁,而祸更烈。大概总由于人主童昏大概总由于人主童昏35,漫不省事,故若,漫不省事,故若辈得以愚弄而窃威权。如宪宗稍能自主,则辈得以愚弄而窃威权。如宪宗稍能自主,则汪直始虽肆恣,后终一斥不用。武宗之于瑾,汪直始虽肆恣,后终一斥不用。武宗之于瑾,亦能擒而戮之。惟英、熹二朝,皆以冲龄亦能擒而戮之。惟英、

10、熹二朝,皆以冲龄36嗣位,故振、忠贤得肆行无忌。嗣位,故振、忠贤得肆行无忌。然正统之初,三杨然正统之初,三杨37当国,振尚心惮之,当国,振尚心惮之,未敢逞;迨三杨相继殁,而后跋扈不可制。未敢逞;迨三杨相继殁,而后跋扈不可制。天启之初,众正盈朝,忠贤亦未大横。四年天启之初,众正盈朝,忠贤亦未大横。四年以后,叶向高、赵南星、高攀龙、杨涟、左以后,叶向高、赵南星、高攀龙、杨涟、左光斗光斗38等相继去,而后肆其毒痡等相继去,而后肆其毒痡39。计。计振、忠贤之擅权,多不过六七年,少仅三四振、忠贤之擅权,多不过六七年,少仅三四年,而祸败已如是。设令正统、天启之初,年,而祸败已如是。设令正统、天启之初,二竖

11、二竖40即大权在握,其祸更有不可胜言者。即大权在握,其祸更有不可胜言者。然则广树正人,以端政本而防乱源,固有天然则广树正人,以端政本而防乱源,固有天下者之要务哉!下者之要务哉!案明代宦官擅权,其富亦骇人听闻。今见于案明代宦官擅权,其富亦骇人听闻。今见于记载者:王振时,每朝觐官来见者,以百金记载者:王振时,每朝觐官来见者,以百金为率为率41;千金者始得醉饱而出;千金者始得醉饱而出(稗史类编稗史类编)。是时贿赂初开,千金已为厚礼。然振籍。是时贿赂初开,千金已为厚礼。然振籍没时,金银六十余库,玉盘百,珊瑚高六七没时,金银六十余库,玉盘百,珊瑚高六七尺者二十余株尺者二十余株(明史明史振传振传),则其富

12、已,则其富已不訾矣!李广不訾矣!李广42殁后,孝宗得其贿籍,文殁后,孝宗得其贿籍,文武大臣馈黄白米各千百石。帝曰:武大臣馈黄白米各千百石。帝曰:“广食几广食几何,乃受米如许?何,乃受米如许?”左右曰:左右曰:“隐语耳!黄隐语耳!黄者金,白者银也。者金,白者银也。”(广传广传)则视振已更则视振已更甚。刘瑾时,天下三司甚。刘瑾时,天下三司43官入觐,例索千官入觐,例索千金,甚至有四五千金者金,甚至有四五千金者(蒋钦传蒋钦传)。科道。科道44出使归,例有重贿。出使归,例有重贿。给事中周爚勘事归,淮安知府赵俊许贷千金,给事中周爚勘事归,淮安知府赵俊许贷千金,既而不与,爚计无所出,至桃源自刎死既而不与,

13、爚计无所出,至桃源自刎死(许许天赐传天赐传)。偶一出使,即需重贿,其他可知。偶一出使,即需重贿,其他可知也。稗史又记布政使须纳二万金,则更不止四也。稗史又记布政使须纳二万金,则更不止四五千金矣!瑾败后,籍没之数,据王鏊笔记五千金矣!瑾败后,籍没之数,据王鏊笔记,大玉带八十束,黄金二百五十万两,银五,大玉带八十束,黄金二百五十万两,银五千万余两,他珍宝无算。计瑾窃柄不过六七年,千万余两,他珍宝无算。计瑾窃柄不过六七年,而所积已如此。而所积已如此。其后钱宁其后钱宁45籍没时,黄金籍没时,黄金十余万两,白银三千箱。玉带二千五百束十余万两,白银三千箱。玉带二千五百束(宁传宁传),亦仅及瑾之半。至魏忠贤

14、窃柄,亦仅及瑾之半。至魏忠贤窃柄,史虽不载其籍没之数,然其权胜于瑾,则其富史虽不载其籍没之数,然其权胜于瑾,则其富更胜于瑾可知也。更胜于瑾可知也。注释刘瑾、魏忠贤:刘瑾(?1510),明代宦官,陕西兴平人,本姓谈。武宗正德元年掌司礼监,专断朝政。他加设内行厂,排斥大臣,引进亲信,与宦官马永成等七人结为私党。屡兴大狱残害异己,又贪污纳贿,夺民田,盘剥百姓,号称“八虎”。正德五年,以谋反罪被处死。魏忠贤(15681627),明代宦官,河间肃宁(今属河北)人,无赖出身,因赌贿屡输,恨而自阉。神宗万历年间入宫,天启时勾结熹宗乳母客氏,任司礼监秉笔太监,后又兼掌东厂,专权乱政。天启五年,兴大狱肆杀东林党

15、人。自称九千岁,攀附他的朝臣有五虎、五彪、十狗等党羽,从中央到地方均结有私党,生祠遍于各地。崇祯即位后,被贬于凤阳,接着诏命逮治,途中喂罪自缢,死后磔尸。2 郑和(1371-1435):明代宦官、航海家。本姓马,小字三保,云南昆阳(今晋宁)人,回族。洪武十四年(1381),太祖派兵统一云南。在战争中将其俘虏,时年十岁,带回南京受阉入宫。后赐与燕王杀棣。靖难中,随燕王起兵立功,成祖赐其姓郑,任内宫监太监,世称“三保太监”或“三宝太监”。永乐三年(1405)至宣德八年(1433),郑和奉诏七次出航西洋,到过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实为世界航海史上之盛举。宣德十年病卒。3 侯显:明成祖时宦官,航海

16、家。永乐元年被派往西藏延聘有道术的僧人,三年后偕僧返南京,任司礼太监。继又随郑和参加第二和第三次下西洋。永乐十一年单独出使今尼泊尔等地,十三年和十八年又出使今孟加拉一带。宣德二年再度入藏访问。其名望在当时仅次于郑和。4 马骐:明代宦官。永乐年间,安南发生内乱,成祖便置其地为交趾布政司,治所在交州府(今越南河内)。马骐奉命前往采办。他广索珍宝,苛虐暴敛,激起安南人民的反抗。明廷不得已而罢其郡县,复以安南为藩属。5 中人:宦官,太监。6 东厂:明代官署。永乐十八年,成祖在京师东安门北设置东厂,令宦官掌管,专门从事监督、缉访官民“谋逆”的特务活动,并包揽案件,诸事直接向皇帝奏报,权力高于锦衣卫。7

17、中使:由宦官充任的使者。8 袁琦、裴可烈:均是宦官。他们借替皇帝采办为名,四处搜刮。屡诏罢减,但仍阳奉阴违,宣宗乃诛袁、裴等十余人,民患稍息。9 何元朗:即何良俊,字元朗,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人。明代戏曲理论家。曾任南京翰林院孔目。有可氏语林、四友斋丛说、何翰林集等著述。文中引语出自四友斋丛说。10朱象元:即朱大韶。字象玄;象元的“元”乃作者避讳康熙帝玄烨的“玄”而改。松江华亭人,明嘉靖进士,官任南京国子监司业,教授生徒。不久辞官归里。11张璁:(14751539):字秉用,明永嘉(今浙江温州)人,正德进士。嘉靖初任官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参预机务,后擢官首辅。为相时,为挫宦官势力。后罢

18、相。12夏言(14821548):字公谨,明贵溪(今江西贵溪人)。正德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嘉靖十五年(1536)兼任武英殿大学士,未几任首辅执政。嘉靖二十一年被严嵩排挤去官。三年后复用。因力抑严嵩,为其所恨。嘉靖二十五年,又因支持陕西总督曾铣收复河套地区,为嘉靖帝不满。严嵩借机攻击,他与曾铣同被处死。13严嵩(14801569):明代权相,字惟中,又字介溪,江西分宜人。孝宗弘治进士。嘉靖二十年任武英殿大学士,入阁为相,专擅朝政二十年。以其子世蕃与赵文华等为爪牙,操纵国事,私吞军饷,搜刮民财,赋敛无度,又大肆诛杀异己。晚年为嘉靖帝疏远,后被御史邹应龙等弹劾,世蕃处死,嵩革职为民,家产籍没,不久病

19、死。著有钤山堂集。14稗史:记录逸闻琐事的著作。因这类史书有别于官修的正史,故称稗史。15五府、部六:五府(前、后、中、左、右)都督府,为明的中央军事机构,与兵部同掌全国军队。六部,即吏、户、礼、兵、刑、工六部。16王振(?1449):明代宦官,蔚州(今河北蔚县)人。英宗九岁即位,他得宠掌司礼监,勾结内外官僚,擅作威福,权倾朝野。英宗呼其“先生”,大臣称其“翁父”。正统十四年(1449),也先率瓦剌部蒙军攻大同,王振挑唆并挟英宗率军五十万亲征,至土木堡(今河北怀来东)全军覆没;皇帝被俘,他于乱军中被部下击杀。17王骥、王佑:王骥,字尚德,永乐进士,官至兵部尚书。正统时因攀附宦官王振,得任总督云

20、南军务,率大军三征麓川(治所在今云南瑞丽县)土司叛乱。王佑,任工部郎中,亦因巴结王振,擢升工部侍郎。18薛王宣、李时勉:薛王宣(13891464),字德温,号敬轩,山西河津人。明代学者、文学家。永乐进士,宣德时授官御史。因得罪王振,下狱论死,后免死戍边。景帝嗣位,起任大理寺丞、南京大理寺卿。英宗复位后,任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学士,入阁。他以刚正闻名,所学宗于程、朱,有河东学派之称。著作有读书录、薛文清集。李时勉,即李懋,字时勉,汉西安福人。永乐进士,正统时任国子监祭酒。因不趋附王振,颇有名气。王振借故令人抬枷到国子监门口,以示侮辱。著有古廉集。19汪直:宪宗时宦官。广西瑶族人。成化十三年(147

21、7)掌西厂,屡兴大狱,罢斥公卿大臣数十人,同时又侦扰百姓。又自请巡边任监军,权势颇重。后为东厂宦官所忌,劾其不轨,被贬逐而死。20王越、陈钺:王越(14231498),字世昌,河南人,明代将领。景泰进士。历任兵部尚书,又总制大同及延绥、甘宁军务,镇守边塞,收复河套失地,屡立战功。因前后趋结宦官汪直和李广(孝宗时宦官),为朝臣所讥。陈钺,曾阿附宦官汪直,擢为右都御史。后辞官归居。21商辂、刘翊:商辂(14141486),字弘载,号素庵,浙江淳安人。正统进士,景泰时历任兵部尚书、吏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土木之变时反对南迁,力主抗战。英宗复位后被革职为民,宪宗即位复起用。入阁十年。因不满宦官汪直专权

22、,屡劾无望,于成化十三年辞官归居。著有商文毅疏稿略、商文毅公集、蔗山笔尘等。刘翊(?1490),字叔温,号古直,山东寿光人。官至吏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曾多次上疏弹劾宦官汪直专权。22项中、马文升:项中,实为项忠之误。项忠(14211520),字荩臣,浙江嘉兴人。正统进士。成化时历官刑部尚书、兵部尚书,曾与九卿联名共劾宦官汪直专权,被革职。汪直被逐后,项忠复官。马文升(14261510),字负图,钧州(今河南禹县)人。进士出身。因长期在陕西守边,晋官兵部侍郎。后遭宦官汪直所劾,下狱。汪直败后,得复官。孝宗时召为兵部尚书。正德初年,因不满宦官擅权而辞官。23焦芳、刘宇、张綵:焦芳,河南沁阳人。正

23、德初年任吏部尚书,因谄附宦官刘瑾,得入阁任首辅。为相对变本加厉,助瑾为虐,贬杀大臣。刘瑾被诛后,削职归家。刘宇,钧州(今河南禹县)人,成化进士。先后任官上海知县、右都御史、总督宣大山西等处军务兼理粮饷,后进吏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在内阁,极力巴结刘瑾。瑾败死后被革职。张綵,安定(今甘肃定西)人。弘治进士,因趋附刘瑾而官至吏部尚书。刘瑾被逐,他病死狱中。24陈继忠:疑为陈继之误,“忠”乃衍字。今江苏苏州人,擅经学,以孝道著称。明仁宗时任国子监博士、翰林五经博士,后入弘文阁。25杨继忠:明阳城(今属山西)人,进士出身,初授刑部主事,善断疑狱。宪宗成化时任嘉兴知府,颇有政绩。后任浙江按察使、湖广按察使

24、,又曾两度以金都御史巡抚顺天和云南。他为官清正,不附宦官,不畏权势。26康海:(14751540)明代,戏曲家。字德涵,号对山,陕西武功(今陕西兴平)人。弘治十年(1502)状元,任翰林院修撰。一再拒绝刘瑾所召。李梦阳得罪刘瑾而入狱,便致书康海求救。他不得已竭瑾为之求情,李梦阳始得释。后因刘瑾受惩而被革职。27李梦阳:(14721529):字天赐,又字献吉,号空同子,庆阳(今属甘肃)人。明代著名文学家,工诗文。弘治进士,授户部主事。正德时,因疏劾刘瑾,下狱:赖康海所救,免官归家。刘瑾受诛后,复官汉西提学副使。后又因事夺职。28三案:即明朝后期宫廷内发生的“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三案

25、曾轰动一时,致使东林党与阉党的斗争趋于激烈。魏忠贤借三案为名,编了三朝要典一书,欲对东林党人作一网打尽之计。29崔吴秀、田吉、吴淳夫、李龙、倪文焕:崔吴秀,蓟州(今天津蓟县)人。万历进士。天启初曾求附东林党,被拒。后因贪脏被革职,便求见魏忠贤,为其养子,得以复职。复官后相与策划谋陷东林党人,成为阉党魁首,官至兵部尚书兼左都御史。崇祯即位后,被革职逮治,畏罪自缢。田吉,今河北故城人,为魏忠贤义子,得擢兵部尚书。吴淳夫,今福建晋江人,魏忠贤党羽,擢官工部尚书。李龙,疑为李夔龙,官至吏部文选司郎中,倪文焕,江都(今江苏扬州)人,历官御史、太常寺卿。田、吴、李、倪均于崇祯即位后被处死。30田尔耕、许显

26、纯、孙云鹤、杨寰、崔应元:均是宦官魏忠贤的党羽。田尔耕,今河北任丘人,曾助魏忠贤屡兴大狱,官左都督。许显纯,今河北定兴人,官至镇抚司,助魏忠贤兴大狱杀东林党人。田、许二人于崇祯即位后被处死。孙云鹤、霸州(今河北霸县)人,任东厂理刑官。杨寰,今江苏苏州人,为锦衣卫东司理刑官。崔应元,今大兴县人,无赖出身,初充校尉,后官至锦衣卫指挥。孙、杨、崔皆参与许显纯兴大狱杀东林党人,崇祯即位后三人均被谪戍、论死。31周应秋、曹钦程:周应秋,明代佞臣,今汉苏金坛人,万历进士。因依附魏忠贤,历官工部侍郎、左都御史,后进吏部尚书。为诌事魏忠贤,家中常摆宴席,魏到其家则煨猪蹄留饮,号“煨蹄总宪”。又专事卖官分贿,为

27、魏忠贤“门下十狗”之首。崇祯即位后,被充军死。曹钦程,江西德化(今九江)人,进士出身,授吴江(金属江苏)知县,后迁工部主事。崇祯即位,下狱论死。后因李自成攻占北京,得出狱降顺,后不知所终。32駸駸:迅速、急迫。33陈山:事迹不详。34用是:由是,因此。35童昏:年幼无知。国语晋语四:“聋聩不可使听,童昏不可使谋。”36冲龄:幼年。冲,幼小,儿音。谥法:“幼小在位曰冲”。明英宗朱祁镇九岁即位,熹宗朱由校十六岁即位,故说均冲龄嗣位。37 三杨:即明英宗初年的杨士奇、杨荣、杨溥,三人均于正统初年入阁辅正,并称“三杨”。杨士奇(13651444),名寓,字士奇,又字东里,今汉西泰和人。建文年间入翰林,

28、充编纂官,修太祖实录。永乐初入阁。仁宗即位,任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珍部尚书。宣宗和英宗初年,长期任宰辅。于谦、周忱、冲钟等名臣廉吏均由他荐引。著有东里全集、文渊阁书目、历代名臣奏议等。杨荣(13711440),初名子荣,字勉仁,福建建安(今建瓯人)。建文进士,任编修。永乐时入文渊阁,以多谋善断为成祖所器重,升文渊阁大学士。仁宗、宣宗两朝和英宗初年,皆在朝辅政。后辞官归里,死在途中。著有北征记、杨文敏集。杨溥(13721446),字弘济,今湖北石首人。建文进士,任编修。永乐进侍皇太子,官至洗马。后因太子未能及时遗使迎帝,下锦衣卫狱十年。仁宗即位后得释,任翰林学士。宣宗时任礼部尚书。英宗初年

29、进武英殿大学士,与杨士奇、杨荣同辅朝政。后宦官王振专权,杨荣、杨士奇相继病卒,杨溥亦孤立。死后不久即发生“木之变”土。撰有水云录。38叶向高、赵南星、高攀龙、杨涟、左光斗:均明代因反对魏忠贤专权而遭陷死或斥逐的官僚。叶向高(15591627),定进卿,今福建福清人。万历进士。出仕后多次上书反对矿监、税监。万历三十五年任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四十二年辞官。天启初再度入阁为首辅.因屡劾魏忠贤,被指为东林党魁,又辞官。著有说类一书。赵南星(1550 1627)。字梦白,高邑(今河北元氏县)人。万历进士。曾主持京察(对在京官吏定期进行政绩考查,以定黜陟),因贬斥徇私任的官吏,被革职。光宗即位,官左都御

30、史,再主京察,又尽贬逐徇私任用的官吏。进吏部尚书后。被魏忠贤革职充军。有史韵、学庸正说等著作。高攀龙(15621626),字存之,又字云从、景逸,今江苏无锡从。万历进士。熹宗时官左都御史,因反对魏忠贤被革职。归家后与顾宪成在东林书院讲学,为东林党领袖,时称“高、顾”。后魏忠贤党羽崔呈秀派人往捕,投入自杀。有高子遗书、周易易简、正蒙释等著述。杨涟(15721625),字文孺,号大洪,今湖北应山人。万历进士。天启时官至左副都御史,上疏劾魏中贤二十四大罪,被诬纳辽芝督师熊廷弼贿赃,下诏狱受刑而死。著有杨大洪集。左光斗(15751625),字遗直,号浮丘,今安徽桐城人。万历进士,授官御史。天启时任左佥

31、都御史,参与杨涟劾委托魏忠贤,又亲劾魏犯有三十二暂罪,与杨涟同被诬陷,死于狱中。39 痡:病苦。40 二竖:指宦官王振、魏中贤二人。竖,对人的鄙称。41 率:通常,一般。42 李广:明孝宗时宦官。因劝教宗在万寿山建毓秀亭,竣工时公主夭折,清宁宫又遭火灾,卜筮者谓其建亭犯忌。李广畏罪自杀,家产籍没。43 三司官:指各省的军、政、司法长官,即都指挥使、布政使,按察使。44 科道:明代六科给事中与都察院各道监察御史的合称,通称两衙门。六科给事中,官名,吏、户、礼、兵、刑、工六科各门给事中,掌监察六部,弹劾官吏。都察院,明中央监察机构,长官为左、右都御史;下分十三道,各道设监察御史。掌巡按州县,考察地方官吏。46 钱宁:原是宦官钱能的家仆,因谄媚刘瑾而取宠于武宗。诱武宗纵情声色,唆其微服出游。刘瑾败后,被告发私通谋反于江西的宁王朱宸濠,籍没家产。嘉靖初被处死。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