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公路连续长下坡行车安全综合治理措施探讨

上传人:m**** 文档编号:217415376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65.4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山区公路连续长下坡行车安全综合治理措施探讨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山区公路连续长下坡行车安全综合治理措施探讨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山区公路连续长下坡行车安全综合治理措施探讨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山区公路连续长下坡行车安全综合治理措施探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区公路连续长下坡行车安全综合治理措施探讨(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山区公路连续长下坡行车安全综合治理措施探讨梁超(四川川北公路规划勘察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广元628000)摘要本文结合G212线古子山至跃进桥-“鬼招手”路段连续长坡路段的工程 实例,提出山区路连续长坡路段行车安全综合治理的一些措施,阐明了避险车道设计的 要素。关键词 山区公路 连续长下坡 行车安全 综合治理山区公路由于地形、地貌、地质条件等因素的限制,在一些特殊困难路段不得不采 用连续长下坡。从目前已建成的山区公路运营情况来看,连续长坡对公路的设计通行能 力、服务水平都有很大影响,特别是对行车安全存在巨大的隐患。据相关资料表明,近 年来公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大幅攀升。连续长下坡路段往往是重大

2、、特大恶性交通事故 的多发段。因此,设计人员应准确把握山区公路的特点、难点,合理掌握技术标准,灵 活设计、创作设计,使公路设计融入自然环境,这不仅关系到公路的使用功能、服务水 平及行车安全性,也充分展示山区公路建设“以人为本”的新理念。1 项目概况国道212线广元至苍溪阆中界段公路起于广元城区南河坝,经元坝、卫子、永宁、 古子山经跃进桥,止于苍溪阆中交界处,该工程是广元市公路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 是四川东北部区域的公路交通纽带。G212线古子至跃进桥段,因受地形条件限制,该路段平面线形差、坡陡弯急、地形 险要,该段连续下坡里程达6.5公里,且平均纵坡达5.5%以上。其中最大坡长3.5公里,

3、最大纵坡达7.6%,远远超出设计标准规定的安全值,历年来,重大、恶性交通事故频繁 发生,被货车司机和当地人们称为“鬼招手”。多位专家对此长下坡路段的行车安全都很 关注并提出许多了治理措施。本文结合上述连续长坡路段的工程实例,归纳出山区路连 续长坡路段行车安全综合治理的一些措施,以共同探讨。2 综合治理措施2.1 设置反坡路段对于公路连续长坡行车安全问题,最大纵坡、最大坡长、任意连续3km路段平均纵坡都不大于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 )的规定值。长坡特别对载重汽车行驶 很不利,上坡会使车速减慢,妨碍后续的快速车辆,使超车需求增多,“强超硬会”的可 能性增大,行车安全性降低;而下坡

4、会使制动过热、制动效能减弱,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当局部路段不得已设计连续长坡时,设计人员应尽量考虑在有地形条件的地方设置反坡, 将连续长坡分成数段,设置反坡的纵坡建议应在1.5%左右,坡长也不宜过小,否则达不 到预期效果。2.2 设置避险车道避苍溪-设置紧急避险车道是提高连续长大下坡段行车安全有效的工程措施。在恰当位置设置紧急避险车道,既可以使失控车辆从主线中分流,避免对主线其它车辆的干扰,又可以让驶入避险车道上的失控车辆安全减速、平稳停车,减少了伤亡及车辆的损坏程度。国内目前已设置的紧急避险车道使用效果表明,在长、陡下坡路段设置的紧急避险车道可有效降低或消除刹车失灵等失控车辆(特别是重载车辆

5、)的事故危险程度。为防止车辆在连续长、陡下坡路段行驶中速度失控而造成事故,宜考虑在长、陡险车道位置选择的恰当与否决定了避险车道能否发挥应有的作用。如图1设置的避险车道。a曲蜒蠱习壷k下坡路段的右侧山坡上的适当位置设置避险车道。检1措示标左设it边銭设计中找险车道引itat22t车侦快逮H开及救助标左止点(HH235.216).星槪车道蟲点 (K0+0=K921+92)布示图I. ItMl: 500;单位动J|床W74.Sa;20ta. SOta. lOOta. 200tat-;6. 梅屯樽上可*这$*侑息.明丁; 4*81(CB576I-HW);7. 可41宴齡H况扈*大下載点建修廈汛木H和创

6、越 II安金楡査站.啊H繭(MH160.7U信息标去牌设置紧急避险车道应注意:(1) 紧急避险车道的线形宜采用直线,入口前应保证足够视距,保证车辆能高速安全驶入。避险车道长度必须满足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06 )要求的规定值。(2)避险车道路面材料全段应采用等粒径材料(砂或者碎砾石均可)路面,路侧 和车道末端的砂堆采用袋装砂或用废轮胎堆放,并在路面下设置排水盲沟和土工织物等 排水设施,以使砂床保持干燥,保证消能效果。(3)避险车道右侧应设置专用的救援车道,以提高故障车撤离的速度避免二次甚 至三次事故的发生。(4)在连续下坡路段的起点处设置避险车道的告示牌,在紧急避险车道前至少设

7、置两处预告标志。2.3 强制休息区(服务区、停车区)山区公路服务区位置应结合当地路网规划,相邻公路服务设施所提供的服务项目、 内容、以及沿线人文景观等条件确定。停车区建议在长下坡路段坡顶设置一个,若坡长 太大,必须在长下坡中间有条件的地方增设停车区。处在长下坡路段的服务区、停车区 内除了设置停车场、公共厕所、车辆维修等 常规配套设施外,还必须在服务区、停车区 内设置降温水槽,让已经发热的刹车片冷却, 迅速降温。对进入服务区、停车区的所有大 货车进行刹车检查,有存在隐患的必须排除 或修理后方可进入连续下坡路段。同时应在服务区、停车区内的醒目位置设立静态或动态的宣传栏,告知前方长下坡 路段的长度、

8、坡度、事故多发段的位置、前方避险车道位置及限速等情况,通报一些事 故资料、图片等以达警示作用,这样使外地司机提前了解路况,提醒驾驶员谨慎驾驶。 2.4完善交通安全设施2.4.1 设置护栏路侧护栏的设置依据在于“以人为本”,降低事故的严重程度及减少二次事故的发生。因此护栏的使用以路侧具体的因素与条件为基础。若一辆车驶出车道后比撞到护栏上更危险,则应该设置护栏。例如道路的一侧是悬崖、深沟等路侧危险等级非常高,则应设 置护栏。一般情况下,车辆越出桥外的事故严重程度比越出路基外的事故严重得多,所 以处于长下坡路段的桥上防撞护栏应提高防撞等级;服务区、停车区出口处的三角区, 应设置防撞垫块,降低车辆正面

9、碰撞的危害程度,有效提高交通安全性。2.4.2 设置交通标志(1)在不改变公路线形的前提下,通过完善交通标志,给驾驶人员提供必要的交 通安全信息,是减少交通事故的有效方法之一。交通标志在设置时要“以人为本,以车 为本”充分考虑驾驶人员的行为特性,向驾驶人员提供及时、足够、准确的道路交通信 息。由于公路上的驾驶人员不仅仅有职业驾驶员,而且随着私家车数量的不断增加,出 现了大量的非职业驾驶员,他们的自身素质和驾驶水平参差不齐,所以在设计交通安全 安全信息标志时,要以初次使用该道路的驾驶人员或对该道路不熟悉的驾驶人员能够安 全到达目的地为依据。给驾驶人员提供的安全信息,要准确无误、简洁明了,既易观察

10、 又不增加视觉负担,最大限度保障道路的交通安全。(2)在距坡顶之前一定距离必须设置安全标志,显示长下坡道的整体信息(如坡长、 坡度、前方避险车道位置、服务区、停车区位置等)。使驾驶人员车辆到达在长下坡前做 到心中有数,做好心理准备,主动采取一定措施,比如提前减速、使用辅助制动等。另外,如果重型车辆的比例较大,可以考虑强制要求重型车必须采用低档(如II档)下坡。在坡顶设置限速标志提供预警信息。现在的车辆性能越来越好,大小车辆在行驶过 程中多数都超过公路的设计速度,为了防止车辆在行车途中很快把车速 “提起来”,在坡 道中可以设置驼峰式减速路障或减速带。为防止驾驶人员突然发现路障来不及制动而使 车辆

11、严重颠簸或出现误操作,应在路障前100m设置警示标志。驾驶人员经过隧道时视 力会有一个适应过程,在进入隧道时车速过快,特别是在有长纵坡的隧道,驾车人员在短 时间内由于视力难以适应而易发生危险,为防止个别车辆在进入隧道前车速过快,不仅 要在隧道口设置隧道标志,而且要在隧道口前一定距离设置提示隧道标志及限速标志,这 样驾驶人员心理有所准备,可以提前选择合理的车速。长下坡路段坡顶高程一般都较高,异常气候(降雨、降雪、结冰、大雾等)是影响交 通安全的自然因素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特别是在山区公路上,受天气影响导致的交通 事故屡见不鲜。因此,为驾驶人员提供天气的预警信息非常重要,尤其是外地的驾驶人 员。为

12、了使驾驶人员在经过因天气异常而存在安全隐患的路段时提高警惕,在危险路段 处设置固定的预警交通标志,同时最好在加油站、收费站、服务区、停车区也设置折叠式交通标志,诸如“大雾天气,减速慢行”、“积雪结冰、注意防滑”等交通安全标志。提醒驾驶人员前方道路出现的异常情况,让驾驶员做到心中有数,谨慎驾驶。2.5古子山避险车道使用成效据相关统计报道:自2006年5月份峻工至2007 年底,共有26辆载重大货车、13辆小型汽车进入避 险车道,躲过了劫难。因未进入避险车道而发生碰撞 翻车的事故只有18起,死亡3人,伤21人,造成直 接经济损失7万余元,与此建成前相比,事故次数减 少了 22起,死亡人数减少6人,

13、受伤人数减少了 45 人,挽回经济损失400余万元。古子山避险车道成为 真正的“安全港湾”。3 结束语国内外的研究都表明,长下坡路段是公路交通事故的多发段,超速、超载引起的制 动性能不足甚至失效是目前长下坡路段交通事故多发的主要原因,因此相关部门应加强 运营阶段的管理,加强对长下坡路段的路面巡查,加大对超载车辆及在长下坡路段超速 行驶车辆的处罚力度;做好异常气候时预警信息的及时发布或进行交通管制。目前国内治理长下坡行车安全的一系列综合措施,大多数都已经应用在长下坡路段 工程实践中,并取得较为显著的效果。需要指出的是,一些改善措施未得到及时养护存 在着一定的负面作用,实施的过程中要把握好其针对性

14、、系统性、配套性、综合性,发 挥各项措施的正面作用,减少交通事故,提高连续长下坡路段的行车安全。参考文献1 JTG B01-2003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2 JTG D80-2006 高速公路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设计通用规范.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3 JTG D20-2006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4 国道212 线苍溪古子山避险车道新建工程施工设计文件.四川川北公路规划勘察设计有限责任公 司,2006.5 肖润谋,山区道路交通安全标志设计:长安大学学报,2005.6 冯红运,姜攀,张恒海. 连续下坡路段交通安全的改善措施.长安大学汽车学院,2007.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