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八 臭氧脱色

上传人:m**** 文档编号:217371035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9.0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实验八 臭氧脱色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实验八 臭氧脱色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实验八 臭氧脱色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实验八 臭氧脱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八 臭氧脱色(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实验八 臭氧脱色、实验目的1. 了解臭氧制备的工艺流程及装置;2. 测定染色废水用臭氧脱色的效果;3考察水力停留时间(HRT)、臭氧投加量对脱色效果的影响;4. 掌握臭氧发生器的操作方法和臭氧用于水处理的实验方法。二、实验装置1实验系统:包括制氧机、臭氧发生器、臭氧投配气水接触三部分。实验流 程如图一所示。I 制氧机;2 臭氧发生器;3 反应柱;4 原水箱;5 水泵6 液体流量计;7 钛板;8尾气吸收瓶;9 测量瓶;10 煤气表II 冷却水进口;12泄水阀;13 出水取样口;14原水取样口图一 臭氧脱色实验流程图2. 流程说明:i. 制氧机:作为产生臭氧的气源。ii. 臭氧发生器:其原理及构造

2、见教材。实验装置为单管(也可用多管或其他形式)发生器。iii. 接触反应柱:供臭氧与水接触反应用(气液逆向接触)。柱外境 d=60 毫米,内径 d 内=50 毫米,柱高 h=2 米。布气板为微孔扩散板(材料 为金属钛,孔径 1520 微米),使气泡小而分散。iv. 水箱及水泵,提供实验水样。2、仪器设备i. 在臭氧发生器上除有测定进气的流量计及压力表外,还有供臭氧发 生器的电源控制用的变频变压器。ii. 为了控制臭氧的浓度和产量,设有测定臭氧浓度的吸收和滴定装置 (即吸收瓶、煤气表和化学滴定仪器或臭氧浓度测定仪)。iii. 在接触反应柱设有转子流量计,以及测定进气和尾气中臭氧浓度的 装置,以了

3、解臭氧的投加量和利用率。iv. 尾气用KI (或Na SO )进行吸收,以防止污染。223三、实验水样 可用生产装置的原水样进行实验,也可用染料废水与自来水配制成一种或多 种不同色度的水样进行实验。四、实验步骤1. 熟悉装置流程、仪器设备和管路系统,并检查连接是否完好。2. 开启电源,开启制氧机开关,将制氧机出口气体流量为L/min,此时出口压力为MPa。3通臭氧发生器的冷却用水。4. 水保护和气体保护警示灯熄灭后,开启臭氧发生器启动开关。5. 将变频变压器分别调到50V、75V、100V、125V、150V和175V,测定臭氧 浓度,并绘出电压与臭氧浓度关系曲线。6. 将配好的水样用水泵打入

4、水箱并进入反应柱内,打开反应柱的排水阀门,使柱内维持m水柱高度,控制流量在L/h,即停留时间为min。7. 调节变频变压器,稳定后使接触反应柱内脱色高度约为水柱高度的一半。 此时变频变压器电压为 V,计算臭氧浓度为 mg/L,臭氧投加量为 mgO/L水,并测定进水和出水色度、进柱臭氧和柱顶尾气臭氧浓度。38. 维持气体流量和臭氧投加量不变,改变(增加和减少各一次)停留时间到min,此时进水流量为 L/h,计算臭氧浓度为mg/L,计算变频电压器电压为V,观察脱色效果并并测定进水和出水色度、进柱臭氧和柱顶尾气臭氧浓度。9. 实验完毕后,首先停发生器的电源(先降压、再停电),然后停冷却水, 最后再停

5、气源,并关闭有关阀门。五、实验报告要求1. 画出实验装置流程图,填好实验纪录表。2. 综合实验结果,整理实验纪录,对水处理效果从水深、接触时间、投加量、臭 氧浓度进行综合评价,提出最佳设计参数。3. 提出实验改进意见、建议。六、实验纪录参考格式染色废水臭氧脱色实验纪录及汇总表 反应柱内径 D=50mm水样编号染料品种或名称柱内水深(m)接触时间(min)进水流量(L/h)进气流量(L/h)标准状态QN流量计表示Q表臭氧投加量(mg/L水)计算投加实际投加脱色消耗变频电压器电压(V)臭氧浓度(mg/L)计算浓度实测浓度尾气浓度水质纪录(mg/L)进水浓度出水浓度去除率()臭氧利用率()七、注意事

6、项做本实验,首先要注意安全,尤其高压电800020000V很危险。要防止臭氧污染。而且本实验使用的设备装置很多。因此必须做到:1. 实验前熟悉讲义内容和实验装置,不清楚时,不许乱动。2. 通电后,制氧机和臭氧发生器后盖不准打开。3. 尾气需用KI(或Na S O )进行吸收。若泄漏的臭氧浓度过高,要停机检查,223防止对人体产生危害。4. 实验过程中各岗位的人不许离开,密切配合,并随时注意各处运行情况。 若有某处发生问题,不要慌乱,首先停发生器的电源,然后再做其他处理。附录一、臭氧浓度的测定和计算1、方法原理:一般采用化学碘量法。利用臭氧与碘化钾的氧化还原反应, 置换出与臭氧等当量的碘。再用硫

7、代硫酸钠与碘作用,以淀粉为指示剂, 待完全反应生成无色碘化钠。根据硫代硫酸钠的消耗量计算出臭氧浓度。 其化学反应方程式如下:O + 2 KI + HO TI + 2 KOH + O3 2 2 2I + 2 Na S O T 2 Nal + Na S O2 2 2 3 2 4 62、试剂:(1)20%碘化钾溶液:称200g碘化钾溶于800ml蒸馏水中。(2)6N的HSO溶液:以NV=NV公式计算配制。或取96%浓硫酸167ml,2 4 1 1 2 2慢慢倒入833ml蒸馏水中。(3)0.1000N的Na S O标准溶液:配制及标定方法见水分析方法教材223145页。(4)1%淀粉指示剂:取1g淀

8、粉溶解于100ml煮沸冷却的蒸馏水中,过滤后备用。3、臭氧浓度测定步骤:(1)用量筒将20ml浓度为20%的碘化钾溶液加入到气体吸收瓶中,然后加 入250ml蒸馏水摇匀。(2)从取样口通入臭氧化空气(控制转子流量计读数为500ml/min),用湿 式煤气表计取气样2L,平行取两个样。(3)取样后,向气体吸收瓶中加5ml6N的HSO,摇匀后静置5min。24(4)用0.1000N的Na S O滴定,待溶液呈淡黄色时,加浓度为1%淀粉指223示剂数滴使溶液呈兰褐色,继续使用0.1000N的Na S O滴定至无色。223记下Na S O用量。2234、臭氧浓度计算:N - V - 24( CCV10 1. V - 24若 N 为 0.1000N 时,则 C 二厶 二 1.2V2V21式中:N、VNaS O的当量浓度(0.1000N)和滴定用量(ml)222 2 3V臭氧取样体积(2L)1C 臭氧浓度(mg/L)二、臭氧产量的计算1、臭氧发生器(或反应塔)进气量计算Q二Q丰飞1+pN 表表式中:Q 标准状态下的气体流量(Nms/h)NQ 一压力状态下的气体流量(m3/h)(即气体流量计的显示值) 表P 一压力表读数(大气压) 表2、臭氧产量(或投加量)计算:x = C - QN式中:C、Q同前Nx 臭氧产量(或投加量)(g/h或mg/min)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