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医学院:针灸学模拟题

上传人:ba****u 文档编号:217337167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4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天津医学院:针灸学模拟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天津医学院:针灸学模拟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天津医学院:针灸学模拟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天津医学院:针灸学模拟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医学院:针灸学模拟题(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针灸学模拟题-期末模拟题3一、单选题(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填入括号内,每题 1分,共计25 分)1. 左手重而多按,欲令气散,右手轻而徐入,不痛之因语见: ( )A. 灵枢E.素问C.难经D.标幽赋E.通玄指要赋2. 九针中,形如剑锋的针具是: ( )A.铍针E.锋针C.圆针D.圆利针E.毫针3. 斜刺的角度应为: ( )A.1 0度左右B.15度左右C.30度左右D.4 5度左右E.6 0度左右4. 舒张进针法适用于: ( )A.皮肤浅表部位B.短针的进针C.长针的进针D.皮肉松弛的部位E.以上均不是5. 取头项,背,腰,臂部以及下肢后面的腧穴应选择的体位是: ( )A.仰卧位B.侧卧位C.俯卧

2、位D.仰靠坐位E.俯伏坐位6. 下列宜于斜刺的经穴是: ( )A.天溪B.天窗C.天泉D.天牖E.天府7. 胸,腰椎棘突下穴位的操作是: ( )A.直刺B.斜刺C.向上斜刺D.向下斜刺E.平刺8. 以下除外,治疗时,可以适当增加留针时间:( )A.急性病B.顽固性疾病C.疼痛性疾病D. 痉挛性疾病E.慢性病9. 平补平泻法是: ( )A.既有补法成份,也有泻法成份B.既不是补法,也不是泻法C. 以补为主,兼有泻法D.以泻为主,兼有补法E. 进针后均匀提插,捻转,得气后出针10. 迎随补泻法中的补法是: ( )A.针尖垂直经脉,顺经而刺B.针尖逆着经脉,逆经而刺C. 针尖顺着经脉,顺经而刺D.针

3、尖逆着经脉,顺经而刺E.针尖顺着经脉,逆经而刺11. 开阖补泻中的泻法是: ( )A.出针时摇大针孔B.出针后揉按针孔C. 出针后累累助打针孔D.出针时摇大针孔,随之按闭针孔E.以上均不是12. 呼吸补泻法中的泻法是: ( )A.呼气时提插,呼气时捻转B.吸气时捻转,呼气时提插C. 吸气时进针,呼气时出针D.吸气时出针,呼气时进针E.吸气时出针,呼气时提插13. 以下有关处理血肿的方法错误的是: ( )A. 微量出血及针孔局部小块青紫一般不必处理B. 如局部血肿增长迅速,应立即予以热敷,促使血肿消散C. 出血停止后,可在局部轻轻按揉D. 血肿过大,在出血停止后,可用注射器抽吸瘀血E. 出血初期

4、可用冷敷,血止后,改用热敷14. 附子饼的制作,一般是用附子粉末,同什么混合制作而成: ( )A.麻油E.盐水C.黄酒D. 陈醋E.以上均不是15. 雷火针是: ( )A. 种火针E. 种温针C. 一种特制的毫针D. 种特制的配合符咒的针法E.以上均不是16. 咽痛取少商合谷属于: ( )A.原络配穴法E.前后配穴法C.表里配穴法D. 本经配穴法E.都不是17. 十六郄穴,分别属于 ( )A.十二经脉、冲脉、任脉、督脉、带脉E. 十二经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C. 十二经脉、任脉、督脉、阴维脉、阳维脉D. 十二经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E. 十二经脉、冲脉、督脉、阴维脉、阳跷脉

5、18. 八脉交会穴中,阳维脉通于: ( )A.列缺E.外关C.申脉D.临泣E.后溪19. 经脉属水.输穴也属水的穴位是: ( )A.阴谷E.阴陵泉C.阳陵泉D.足三里E.委中20. 针灸的治疗原则,热则应该采取: ( )A.泄之E.除之C.泻之D.疾之E.以上均不对21. 足三阳经的原穴是: ( )A.解溪、丘墟、昆仑E.冲阳、束骨、足临泣C. 京骨、丘墟、冲阳D.解溪、足临泣、京骨E. 以上都不是22. 凡年高形盛气虚之人,常针灸风市,足三里二穴,其作用是: ( )A.养生保健E.防治感冒C.调养脾胃D. 予防中风E.以上都不是23. 治疗饮食停滞引起的腹痛,其主要处方是: ( )A.中脘、

6、足三里、内关、期门、阳陵泉E. 中脘、足三里、内关、章门、脾俞、胃俞C. 中脘、足三里、章门、气海、脾俞、胃俞D. 中脘、足三里、神阙、关元、公孙E. 中脘、足三里、气海、天枢、里内庭24. 面瘫麻痹表现在: ( )A.半侧面部E.半侧面部的上半部C.半侧面部的下半部D. 半侧面部和半身不遂E.兼有障碍25. 惊悸属疾热上扰者,治疗时除用惊悸主方外,还可加用: ( )A.膈俞、脾俞、足三里E.厥阴俞、肾俞、太溪C.脾俞、三焦俞、气海俞D.内关、尺泽、丰隆E. 丰隆、膏肓、太渊二、多选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写在括号内,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每题1分,共25分)1. 外感风寒,肺卫失宣,治疗宜 (

7、)A.毫针泻法加灸E.三棱针点刺放血C.取手太阴和手阳明经穴为主D.取足阳明经穴为主E. 毫针补法2. 隔蒜灸可用来治疗: ( )A.瘰疡E.痈疡C.肺痨D.虚脱E.风寒感冒3. 晕针的处理方法是: ( )A.立即起针,给患者饮以温开水或糖水E.注意保温C. 重者可针刺水沟,合谷,足三里等穴D.可灸百会,足三里E. 给患者安置头高脚低仰卧体位4. 能鼓舞人体正气,增强抗病能力,起到防病保健作用的腧穴有: ( )A关元E.气海C.足三里D.大椎E.曲池5. 隔姜灸可用来治疗:A.因寒而致呕吐,腹痛,腹泄E.肺痨C.风寒湿痹D. 肿疡外证E.虚寒胃痛三、填空题(每空0.5分,共10分)1. 针刺水

8、分穴采用进针法。2. 针刺肝俞穴针尖指向,呈角刺入。3. 三棱针具有、 、 的作用。4. 列缺通任脉,照通阴跷脉,合于、 、 。5. 施灸的先后顺序,千金方说:“凡灸当、 。”6. 针刺方向应根据、 、 而定。7. 手阳明大肠经下合穴为、原穴为。8. 痛经虚证针刺选取、 、 、 。四、 判断(认为正确划错误划X)1. “巨刺”法是指左病取右侧穴位,右病取左侧穴位来治疗。 ( )2. 全身共有五输穴总数12 0个。()3. 八脉交会穴的八个穴位形成四组配合运用,属于上下配穴法。 ( )4. 疾病属热邪者,用疾刺法或点刺放血,以疏泻其邪热。若寒邪过盛,脏腑经 ( ) 络之气凝滞时,当用留针法,以使

9、阳气来复而祛散寒邪,或用灸法以助阳散寒。5. 惊悸的取穴以手少阴,厥阴经为主,佐以背俞穴。 ( )6. 温和灸多用于治疗急性病,雀啄灸多用于治疗慢性病。 ( )7. 中风闭证的病机主要是身体阴阳失去平衡乃至发生离决而致。 ( )8. 正确的针刺角度,方向和深度,须依腧穴位置,病人体质,病情和针刺手法, ( ) 灵活掌握。9. 胁痛的病机都为:各种原因引起的经络不能畅,不通则痛。 ( )10. 针刺的补泻手法,是促使机体内在因素转化的主要手段。 ( )五、名词解释(每词2.5分,共10分)中风先兆经闭搓柄法温针灸六、简答题(每题 5 分,共 10 分)1. 在什么情况下考虑使用郄穴?2. 进针的

10、方法有哪几种,如何区别使用。七、论述题(每题10 分,共30分)1张XX,女,65岁。素有高血压史,晨五时起床小便,突然肢抽,吐沫,舌被咬 破而入院。入院时神昏,身热,而赤,气粗,烦躁,舌伸不出,痰声漉漉。次日出 现口,左侧偏瘫,二便失禁,舌红,苔薄,脉弦数,而劲。诊断,治则,处方,方 义,治法。2吴XX,女,28岁,已婚。月经不调三年。月经衍期,量少色淡质清稀纳呆, 肢倦无力,心悸,寐差,白 清稀,舌胖质淡苔白,脉沉细。诊断,治则,处方, 方义,操作。3. 位体态适中的患者,系外感风热头痛,治宜清热散寒,选用风池穴治疗,试述 针刺方向、深度及针刺的全部施术过程。针灸学模拟题-期末模拟题3答案

11、答案单选题1.D2-A3D4D5C6A7C 8A 9E10C11.A12.C13.B14C15E16C17B18B19A20.D21.C22D23.E24A25D多选题1AC2ABC3ABCD4ABC5ABCE填空1 舒张进针法2脊椎、4 5度3开窍泄热,活血祛瘀,疏通经络。4. 肺系,咽喉,胸膈5先阳后阴、先上后下。6. 循行腧穴病情7 曲池合谷8 关元气海足三里三阴交判断 1.V 2.V 3.V 4.V 5.V 6.X 7. X 8.V 9.X 10. V名词解释 1.多因气血上逆而病,症见眩晕,心悸,肢体麻木,手足乏力,舌强等症。2. 发育正常女子年龄超过18 岁仍不见月经来潮,或已形成

12、月经周期,但又连续中断3 个月以上者,称为“经闭”。3. 将针刺达一定深度后,将针或内或外如搓线之状单向捻转的方法。4. 是针灸与艾灸相结合的一种方法,适用于既需要针刺留针,又须施灸的疾病。简答题1.有间隙的意思.是经脉脏腑之气深聚孔隙.多分布在四肢肘膝以下.对本经循行部位及所属内脏的急性病痛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如胃脘痛取内关.足三里等穴效果不好时.可取其穴梁丘常获速效.心痛,胸痛可取郗门.肺病急性咯血可取孔最.经脉循行部位的麻木.疼痛.红肿等也可用,还常和八会穴,募穴等配合治疗脏腑.经络病证如胃脘痛取梁丘配中脘2要点:1 分述四种不同的进针方法;2叙述四种方法的选择应用论述题1 诊断:中风闭证。治则:平肝熄风,清火豁痰,开窍启闭。处方:水沟十二井、太 冲、丰隆、劳宫。方义:水沟、十二井点刺出血,开窍泄热;太冲平肝潜阳熄风; 劳宫清心泄热;丰隆蠲化痰浊。治法:十二井点刺出血,其余毫针泻法。2诊断:营血不足型经迟。治则:调补气血。处方:关元、足三里、三阴交、内关、 中脘、天枢。方义:关元补元气,气为血帅。内关调补心气,滋心阴,治心悸。 足三里、三阴交、中脘、天枢调补脾胃之气,增加后天供给。操作:毫针补法, 每日1次,月经期前针治。3 本病用泻法,针刺方向指向口,深度11.5寸,指切进针,得气,行气,六种补泻 手法综合运用,出针,摇大针孔。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