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案九篇_9.doc

上传人:古*** 文档编号:217321286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41.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小学数学教案九篇_9.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小学数学教案九篇_9.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小学数学教案九篇_9.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教案九篇_9.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教案九篇_9.doc(3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小学数学教案九篇【必备】小学数学教案九篇小学数学教案 篇1 设计说明“图形与几何”领域的概念很多,这局部知识对四年级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在复习这些内容时,我采用“梳理知识动手操作强化练习”的形式。通过复习,系统地整理知识,弥补学习缺陷,进一步开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促进学生认知构造的完善。课前准备老师准备 PPT课件教学过程复习回忆,构建知识网络1.谈话导入。师:本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图形与几何”领域中的“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和“观察物体”的内容。2.归纳整理,构建知识网络。(1)提问:在这一局部,你学到了哪些知识?(2)学生独立反思、回忆整理,然后小组展示交流。(3)汇报交流,师引导归纳,构建

2、知识网络。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观察物体设计意图:在引导学生复习、回忆相关知识的根底上,利用课件指导学生进展知识网络的构建,使学生对所复习的内容有一个比拟系统的理解。复习,分项整理1.复习三角形分类。师:请小组同学讨论一下,三角形有哪些分类标准?详细是怎样分类的?小组讨论、交流并推荐代表进展汇报。(三角形按角分包括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三角形按边分包括等腰三角形和不等边三角形)反应练习:完成教材页1题。2.复习三角形内角和。师:想一想,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我们是怎样推导出三角形的内角和的?我们可以运用三角形的内角和解决哪些问题?小组讨论、交流并推荐代表进展汇报。(三角形的内角和等

3、于180。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的和是90)反应练习:想一想,算一算。1( ) 2( ) 3( )3.复习三角形边的关系。师:说一说,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你能举例说明吗?学生考虑后汇报。(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反应练习:完成教材页3题。4.复习四边形分类。师:大家回忆一下,我们本学期学过几种四边形?它们分别有什么样的特征?小组讨论、交流,并推荐代表汇报。(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作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作梯形)反应练习:(1)判断。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两个高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拼在一起还是平行四边形。( )两个完全一

4、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一个梯形中只有一组对边互相平行。( )(2)完成教材页5题。设计意图:通过由浅入深的复习,帮助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所学知识,建立明晰完好的知识体系,有效地稳固了学习成果。5.复习观察物体。(1)引导学生用4个大小一样的正方体拼摆出几种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2)提问:请同学们说一说从它们的前面、后面、左面、右面分别看到的是什么形状。小学数学教案 篇2 一、教材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第九册第三单元第五节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即P90-91页的例题和练习题。教学要求:使学生初步理解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会计算一些较简单的组合图形的面积。使学生掌握组合图

5、形常用的割补方法。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利用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这些平面图形面积来求组合图形的面积。教学难点:根据图形特征采用什么方法来分解组合图形,到达分解的图形既明确而又准确求出它的面积。教学过程:以寻标追为教学形式,以目的教学为根本教学形式,以尝试法为主要教学手段。前置回忆,展示目的;在发散思维中探究新知,精讲点拨,完成目的;概括总结,反应矫正。、引标:创设情境,引导探究旧知辅垫,诱发注意电脑显示单车、榨栏、阶梯组合图,标出几种已学过的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梯形,让学生说知名称和面积计算字母公式。这里通过实物感知,理解各平面图形的特征,说出面积公式,加深对旧

6、知识的复习,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络,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设景感知,激活考虑电脑显示一幅美丽的画面,一位小天使对一面墙提出问题:你能计算这幢房的侧面墙的面积吗?从而提醒课题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这样通过直观并带有兴趣的引导,使学消费生好奇心,引起学习动机,迫切试一试的愿望。从而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从这里翻开学生通道,促使学生想方设法去找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二寻标:提出问题,寻找目的叫学生齐读课题后,问:读了课题,你们想知道组合图形的什么知识?组合图形面积如何计算好,请同学们看书P90-91页,能否自己解决这些知识,看看它对这些知识是怎样讲的。在这里老师先不做讲解,让学生带着求

7、知欲看书,这是根据尝试原那么,让学生在自我评价中获取新知识,它是教学的一种有效尝试。(三)探标:追问底,引导发现提出问题:为了求组合图形的面积,书上是如何讲的?、除了书上的分割方法外,你还有别的分割方法来求这个组合图形的面积吗?从而引发学生的发散思维。电脑显示学生可能想到的分割方法:分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长方形;分成两个梯形;分成三个三角形。其它方法给予口头定正正误。2展示各种想法,得出组合图形面积的求法。发散引导,找出新的解法:让学生观察分的方法后,提出问题:刚刚所讲的都是把组合图形分成几个已学过的平面图形,那还有除了分以外的别的方法吗?电脑显示补的方法,并指出平面组合图形求面积的方法,常用的

8、方法就是分、补两种方法。这里有目的运用迁移规律,启发引导学生,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以旧探新,引导学生看书、讨论、进展观察比拟、概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也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使学生在探究规律的过程中开展思维才能。小学数学教案 篇3 教学内容:集合的有关思想课本第108页的例、练习二十四的第l、2题。教学目的:1、使学生能借助详细内容,初步体会集合的思想方法。2、使学生能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难点:被学生初步体会集合的有关思想方法。教具准备:利用教具,学具等教学辅助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教学过程:一、导入谈话今天老师将把同学们带人“数学广角”,

9、让同学们去认识体会一些有趣的数学问题。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11读懂统计表。老师用电脑课件出示统计表,列出参加语文兴趣小组和数学兴趣的学生。说一说:从统计表中,你搜集到哪些信息?议一议:三1班共有多少人参加了这两个课外兴趣小组?老师引导:看来同学们已经发现了问题,那么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我们可以用圈来表示:2认识集合圈。用多媒体课件分别出示两个集合圈。让学生先在练习本上画出集合圈,填上相应的学生姓名,然后再汇报结果。老师根据学生汇报,多媒体显示填写内容。并让学生说一说两个图中所表示的意义。提出问题:有的学生姓名在两个集合中都有,应该如何来表示才能更直观、更形象、更简单呢?老师利用电脑课件再出来

10、二个空白集合,并填上学生姓名再合并。问:你们知道这个图的意思吗?让学生大胆猜测,说出自己的想法。填写完成后,再让学生说一说不同位置所表示的不同意义,然后再引导学生将集合圈和统计表进展比拟。3列式计算。通过以上分析p 、讨论,学生已经明白杨明、李芳、刘红这三位学生既参加了语文兴趣小组又参加了数学兴趣小组,所以是重复的,在计算点人数时只能计算一次。学生列式计算,并说说算式的意义。三、稳固运用1、课内外作业:练习二十四的第1、2题。第1题,首先要求学生根据动物的不同属性“会游泳的”和“会飞的”把它们进展分类。然后再要说一说中间位置“表示什么”。第2题,可以引导学生先把两天进的货中重复的局部找出来,然

11、后再计算两天一共进了多少种货。学生计算的时候可以用加法进展计算,也可以直接点数。四、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小学数学教案 篇4 教学内容:课本应用题例2及练一练教学目的:通过学习进一步促进学生分析p 问题的才能,掌握用各种方法来解决问题。进步学生的应用才能。教学重点:掌握一般复合应用题的分析p 方法教学用具:幻灯,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只列式不计算某毛纺厂有男职工25人,女职工的人数是男职工的4倍。A.女职工有多少 人?B.男女职工共有多少人?C.女职工比男职工多几人?(B、C两问要让学生考虑用多种方法。让学生说说分析p 的思路)养鸡场有公鸡120只,母鸡的只数比公鸡的5倍多

12、32只,A.有母鸡多少只?B.公鸡、母鸡共有多少只?(让学生试试用线段图来表示题意)二、创设问题情景每年的“六一”节前怡园小学生都要向山区同学捐书,今年大队部对三、四、五年级捐书情况统计如下:三年级说:“我班捐书36本。”四年级想了想说:“我班捐书的本数是三年级的2倍。”五年级大声说:“我班比三、四年级捐书的总数少8本。”你们知道五年级捐书多少本吗?三、解决问题1、学生独立考虑。2、独立完成后同桌交流,看是否正确。3、汇报、板演。36*2=72(本) 综合算式:36+36*2-836+72=108(本)108-8=100(本)学生说理后再问:你还有其它的方法吗?如:36*(1+3)-8用线段图

13、帮助学生理解:把三年级捐书的本数看作一份数。四、应用及变式1、说说解题思路,再列式。有红金鱼10条,黄金鱼的条数比红金鱼的2 倍多4条。两种金鱼共有多少条?有红金鱼10条,黄金鱼的条数比红金鱼的2 倍少4条。两种金鱼共有多少条?有红金鱼10条,黄金鱼的条数是红金鱼的2 倍。花金鱼的条数比红、黄金鱼总数少4条。花金鱼有多少条?有红金鱼10条,黄金鱼的条数比红金鱼少3 条,花金鱼的条数比黄金鱼的2 倍少4条。花金鱼有多少条?让学生每两题一比拟。2、列式计算课本练一练的第二题五、课堂作业课本练一练的第3-5题小学数学教案 篇5 教学目的1通过直观演示、实物、图形、观察、操作等方法,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

14、之几2能正确读写比拟简单的分数,并理解它们的含义3使学生对分数的含义有比拟完好的认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才能教学重点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几分之几的表象,对分数的含义有比拟完好的认识教学难点使学生对分数的含义有比拟完好的认识教学过程一、铺垫孕伏1回忆旧知,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出示: ,提问:在这个分数中,8表示什么?1表示什么? 表示什么? 表示什么?2填空:第一份是它的 ,第七份是它的 ,每一份都是它的 ,共有 个 3出示以下图二、探究新知1谈话导入这个图的阴影局部,用分数表示该是多少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知识板书课题:几分之几2教学例7:认识l老师提问:a、【出示图片例7-1】一份是这个

15、圆的多少? b、【出示图片例7-2】阴影局部占这个圆的几份?3份c、是几个 ?3个 d、也就是这个圆的几分之几?四分之三e、四分之三该怎么写呢?因为还是把一个圆平均分成了4份,所以分母用4表示;因为以前表示有这样的一份,分子写成1,如今有这样的三份,所以分子写成3窗体底部板书: 2指导读板书:读作:四分之三3练习稳固每人拿出一张长方形的纸,折出它的 ,涂上颜色,并标出 判断图中的阴影局部能否用 表示,为什么?3学生自学例8l每人拿出一张长方形的纸,把它平均分成5份,考虑:l份是它的几分之几?同样的2份是它的几份之几?这样的4份又是它的几份之几?把一个圆平均分成5份,1份是它的 ,这样的2份是它

16、的 ,这样的4份是它的 2指导看书,填空老师板书:4教学例91自学例9有关内容,并把空填上独立完成老师提问:a、通过学习例9,你知道了什么?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6份,一份是它的 ,5份是5个 ,就是它的六分之五,写作 b、 里面有几个 ?板书:5练习稳固选出适宜的分数来表示各图中的涂色局部6小结归纳,得出结论1小结今天我们学习的 、 、 、 这样的数,也都叫分数那么今天学的分数与前两节学的分数有什么一样点和不同点?一样点:都是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不同点:前两节我们学的是分子是1的分数,今天我们的是分子是几2那么哪些数可以用分数表示?谁能用简单的一句话来概括一下呢?把1个整体平均分成假设干份,

17、这份的1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表示三、稳固练习1读出下面各分数2写出下面各分数七分之二 非常之五 十二分之七3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的涂色局部4判断:l4个 是 2分母是比分子是7,这个分数是 3把一个长方形分成7份,表示其中3份的数是 4 中包含着11个 5一块蛋糕平均切成8块,小红吃了3块,小红吃了这块蛋糕的 四、课堂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几分之几和几分之一的主要区别是什么?五、课后作业1在每个图里的适当局部涂上颜色表示它下面的分数2用分数表示下面每个图里的涂色局部3看图中的涂色局部,在里填上适当的数小学数学教案 篇6 教学内容:小猫吃鱼p28教学要求:1、进一步体会减法的含义,理解得数是

18、0的减法算式的实际意义。2、初步浸透涵数的概念。3、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才能。教学难点:开放题的教学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准备:投影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出示“小猫吃鱼”的图。2、独立观察,想一想每幅图的意思。二、教学新课1、发现问题。说说“小猫吃鱼”的故事,你发现了什么?2、提出问题。看了图你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3、尝试解决问题。1同桌讨论自己想到的问题,说说你是怎么想的?2尝试列式,互相说说我为什么这么列?3集体反应,说说你跟同桌一起讨论出了什么?有什么新的发现?4、套圈游戏1预测可能会套上几个圈,有几个没套上。2理论套圈,并列出相应的算式。3还有哪些可能?同桌

19、讨论并写出算式。5、看吹泡泡的连环画做题1生独立做题。2说说4幅图的意思,理解被减数是怎样在变化的。三、练习稳固1、计算。学生独立完成,说说“55”表示的意思。2、算一算。先指导学生看清题意,再让学生独立练习,引导学生发现规律。3、开放题。将会出现什么情况?先引导学生根据图意展开想象,再让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4、数学故事,先让学生讲述故事,然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小学数学教案 篇7 教学目的:1、使学生知道8的乘法口诀的来,掌握8的乘法口诀,并会运用口诀正确计算。2、从7的乘法口诀推出8的乘法口诀,初步培养学生的推理才能。3、通过8的乘法口诀的教学,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

20、分析p 、推理、概括、记忆等才能。4、结合编、记、用8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浸透联络的观点,向学生进展辩证唯物观点的启蒙教育。教学重、难点:8的乘法口诀的编写过程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螃蟹图片学生已有知识分析p :这局部的内容是在提出实际问题后,让学生在自己填表的根底上,利用编制1-7乘法口诀的经历,直接编出8的乘法口诀。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出示教学课件A、指名答复算式的得数和口诀。53 口诀: 75口诀: 37口诀:76口诀: 63口诀: 77口诀:B、指名答复以下口诀的前一句口诀和后一句口诀。三七二十一 四六二十四 五七三十五黑板出示准备题。小动物跳远,每次都跳八格,让同学们看看每次都

21、跳到什么数字下面。把数字写在空格里。二、探究新知。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谈话:今天,小企鹅预到了一个小问题,同学们能帮它解决吗?能出示一个我们来看看这是一个什么来的?8个小正方体合成一个大正方体这里有几个小的正方体?同学们一起来数一数好吗?同学们一起来数有几个?8个小正方体如今小企鹅不止有一个这样的大正方体,还有很多,要请同学们帮他数一数有多少个小的正方体,同学们能帮他吗?能1、教学例1、多媒体出例如1出示一个 请同学们告诉老师这有几个大的正方体1个有几个小正方体?8个那么这里有是几个8?1个81个8 是多少呢?81个8的话同学们能写成乘法算式吗?能指名答复出示电脑答案188,并表扬出示两个

22、 请同学们告诉老师这有有几个大的正方体2个指名答复有几个小正方体?16个那么这里有是几个8?2个82个8 是多少呢?162个8的话同学们能写成乘法算式吗?能指名答复出示电脑答案2816,并表扬老师已经写出了两道了,假如有3个大正方体?4个呢?5个呢?6个呢?7个呢?8个呢?同学们你们会算吗?请各小组一起交流,并把算式写在练习本上老师巡视学生情况指名同学说说自己所写出的算式,老师、同学们集体订正,多媒体演示订正时并板书:1882816382448325840684878568864前面我们已经学习过17的乘法口诀了,猜猜看我们今天所学的是几的乘法口诀?板书:8的乘法口诀2、自编8的乘法口诀。1小

23、朋友,你们有前面学习乘法口诀的经历,老师相信你们一定可以自己编出8的乘法口诀。请同学们根据黑板上的算式编出8的乘法口诀。先独立编写口诀,再在小组里进展讨论。全班交流,板书乘法口诀板书:188 一八得八2816 二八十六3824 三八二十四4832 四八三十二5840 五八四十6848 六八四十八7856 七八五十六8864 八八_并出示电脑的口诀表扬同学3、练习记忆口诀A、齐读口诀B、指名读口诀三、组织练习,稳固新知1、出示课件做一做请同学们帮助算一算螃蟹有多少条腿!集体订正:出示1只螃蟹图片 18指名答复并列出算式并要说出运用了哪个口诀出示2只螃蟹图片2816出示3只螃蟹图片3824出示4只

24、螃蟹图片4832出示5只螃蟹图片5840出示6只螃蟹图片6848出示7只螃蟹图片7856出示8只螃蟹图片88642、请同学们完成下面的口算题83、5、7、4、6、8老师巡视集体订正指名答复3、完成口算题84 8 3 82 8781 8 5 88 86老师巡视集体订正指名答复4、完成闯关题828 858 878838 848 868老师巡视集体订正指名答复5、完成练习聪明的你想到了吗?A、 16 B、 24 C、 3682 83 6628 38 4944 64 9446老师巡视集体订正指名答复课间休息:游戏对口令。同座位两人,一人说口诀,一人根据口诀说出相应的乘法算式。四、全课总结。播放歌曲提问

25、:今天同学们学的开心吗?有什么事让你觉得快乐的?今天你得到了什么收获?请告诉你的同学!指名答复课后问题:前面的四个组,每个都座了8个同学,但是最后一个组只座了5个同学,班上有几个同学应该怎样算呢?请同学们回去考虑!小学数学教案 篇8 教学内容:教材第四册第32-33页例题.想想做做1-4教学目的:1.经历探究三位数加三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能用竖式计算和在1000以内的不进位的三位数加法,并且会验算。2.感知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络。3.培养独立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笔算加法的方法.加法的验算方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准备:计数器。教学

26、过程:一.创境引新师:老师发现,自从有了借书证,很多小朋友们都喜欢到图书馆借书,是吗?那我们今天就来研究关于图书馆的借书情况的问题吧。二.探究新知一计算143+1261.师:课件出例如题中的统计表你们从统计表中知道了什么?根据这4个条件,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在小组里说一说。组内交流。2.师:请组长来汇报一下,你们提出了哪些问题?组长汇报。出示问题3.师:同学们真爱动脑筋,提出了很多数学问题。我们这节课先来解决其中的几个问题,剩下的可以以后再研究。4.师:听听茄子老师问我们什么?课件出示:二年级和三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你会列式吗?自己在本子上列出算式。学生独立列式。5.师:你是怎么列式的?板书

27、:143126 本6.师:观察一下,这道题和以前学的加法有什么不一样?出示课题:三位数加三位数7.师: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探究计算方法,可以动动脑筋,也可以用学具来帮帮助。学生自主探究算法。8.师:谁愿意把你想出的计算方法告诉大家?学生汇报课件出示算法9.师:请同学们都用竖式再算一算。再自己说一说计算过程。学生计算,说过程。二验算143+1261.师:题目计算出得数后,用什么方法知道算得对不对呢?板书:验算2.师:你有验算的方法吗?学生汇报课件出示3.师:你们试一试,体验一下验算的方法好吗?4.师:你们这次计算的得数是多少?与刚刚计算的得数一样吗?这说明什么?假如两次计算的得数不一样,又说明什

28、么?应该怎么办?三.稳固深化1.师:我们已经知道了二年级和三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你能算出二年级和六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吗?自己计算并验算。学生计算并验算,集体订正。2.想想做做1课件出示独立做题,并列式验算其中一题后集体订正。3.想想做做3课件出示师:你从统计表中知道什么?自己能解决问题吗?试一试。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订正时提问:你验算了吗?用什么方法验算的?告诉学生今后不管是否要求验算,都应自觉验算,从小养成认真负责的态度。指导:不写竖式,在原式上从下往上再算一遍来验算的方法。4.想想做做4课件出示题目理解题意,自己列式计算,全班共同订正。四.总结归纳师: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在笔算加法中

29、要注意什么?五.课堂作业想想做做2小学数学教案 篇9 教学目的:1、可以正确、纯熟地读写100以内的数。2、知道读数和写数都是从高位开场的,并能知道数位的顺序,知道各个数位上的数表示的含义。3、通过读数和写数,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4、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教学难点:初步理解数位的意义。教学准备:计数器、小棒、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10个一是( ),10个十是( )。2、6个十和3个一组成( )。3、78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4、从右边起,第一位是( )位,第二位是( )位。二、讲授新课教学例41、师出示24根小棒,问:同学们,你们看老

30、师这里一共有多少根小棒呢?(生答有24根),那么24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呢?(指名答复)2、在计数器上表示24。师出示计数器,问:那么要在计数器上拨珠子来表示24,应该怎样拨珠子呢?(指名说,并指名拨珠子,师适时引导)师:24里面有2个十,所以就在十位上拨2个珠子;有4个一,所以就在个位上拨4个珠子。3、24的写法。师:那么24这个数又该怎么写呢?(指名答复)师引导说出:十位上有2个珠子,就在十位上写2,个位上有4个珠子,就在个位上写4。4、24的读法。师:好了,这个数同学们会读吗?老师板书:读作:二十四学生齐读。5、师:2在什么数位上?那么它表示什么意思呢?4又在什么数位上?它又表示什么意思

31、呢?(指名答复)教学例51、学习例5第1行3道题。师:好了,如今同学们把数学书翻到34页,你们看到中间的例5,例5有6幅图,每幅图画的都是计数器。师:如今你们先看到第1横排的3幅图,你们先自己试着写出这3幅图所表示的数,你们试着写一下,写好了后再把你写的数读给同桌听一听。(老师巡视)指名板演,订正。指名读前2个数,齐读第3个数,同时板书。2、学习例5第2行3道题。好了,如今同学们又看到书上,你们看到例5的第2横排的3幅图。你们先看第2横排的第1幅图,第1幅图的十位上有4个珠子,个位上一个珠子也没有,那么这个数又该怎么写呢?(指名答复)师强调:这幅图十位上有4个珠子,就在十位上写4,个位上一个珠

32、子也没有,就写0,要用0去占位。所以就写作: 40。师:那么这个数怎么读呢?(指名读,老师板书)师:好了,剩下的两幅图同学们自己在书上写一写,然后再把你写的数读一读。指名板演,订正。指名读第2个数,齐读第3个数,同时板书师强调:写数的时候,十位上有几个珠子,就在十位上写几,个位上没有珠子就要写0,要用0去占位,不能不写0。教学例61、老师出示10捆小棒。师:同学们,你们看老师这里有很多捆小棒,来我们数一数有多少捆。那么老师这里有多少个十呢?(10个十)10个十是多少呢?(10个十就是100)那么要在计数器上拨珠子来表示100,该怎么表示呢?(指名拨)2、师:好了,同学们你们会写100吗?(指名

33、板演)老师强调:十位和个位上的0不能丢了。3、学生齐读100,师板书:读作:一百。4、师:好了,如今同学们观察老师的计数器,你们看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第二位是什么位?第三位是什么位?(老师板书)5、师:同学们,如今你们回忆一下,我们刚刚在读这些数和写这些数的时候,我们是从哪边开场的呢?(学生自由讨论,指名汇报)对了,我们读数和写数都是从左边开场的,我们读数是先读的十位,再读的个位,是从高位读起的;我们写数也是先写的十位,再写的个位,也是从高位写起的。总之我们读数和写数都要从高位起。三、稳固练习1、做一做第2题。2、读出下面各数。28 40 63 80 98 72四、小结好了,今天我们学习了100以内数的读数和写数,那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学到了些什么呢?(学生自由汇报)第 33 页 共 33 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