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护理学基本知识

上传人:daj****de2 文档编号:217289645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87.9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基础护理学基本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基础护理学基本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基础护理学基本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资源描述:

《基础护理学基本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护理学基本知识(1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基础护理学基本知识一、环境 1简述环境的含义。环境是人类进行生产和生活活动的场所,是人类生存 和发展的基础。环境对支持人类生命、生存及其活动十分 重要,人与环境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表现在机体的新陈 代谢上,即机体与环境不断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 换和转移,使机体与周围环境之间保持着动态平衡。 换言之,所谓环境,是相对某一中心事物而言,与该中心 事物有关的周围事物就是这个事物的环境。护理学研究的 环境其中心是人类,主要是病人。 2简述环境的分类。 人类的环境分为内环境和外环境,它们都将对人们的健康 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影响。(1) 内环境:包括生理环境和心理环境。生理环境:为了 维持健康状态,基

2、体各系统之间不断的相互作用,并与外 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心理环境:疾病对人 的心理活动一般会产生负面影响,同时一些心理因素也是 多种疾病(如高血压、溃疡病等)的致病诱因。此外心理 因素对病人疾病的进程、配合治疗的程度和疗效、预后等 诸多方面均会产生影响。(2) 外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包括 生活环境(如大气、水、食品、居住条件,交通状况等) 和生态环境(如土壤、地形、气候、地理、生物条件等), 两者对人体健康均有重要影响。社会环境:包括家庭状 况、社会交往、文化教育及宗教等方面的情况。 3试述哪些自然环境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1) 气候的影响:如台风、干旱、洪水、

3、沙尘暴、酷暑、严 寒等不仅可直接威胁人类健康,还与流行病的产生密切相 关。(2) 地形地质的影响:常因不同地形地质条件下地壳物质成 分不同,从而引起各种地方性疾病,如地方性甲状腺肿、 克山病、高原病等。(3) 环境污染的影响: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噪声 污染、吸烟污染、辐射污染等均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 影响。4试述水污染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 水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 引起急性或慢性巾毒:如氰化物中毒、汞中毒、铅中毒 等。(2) 致癌、致畸、致基因突变作用:长期接触或饮用被砷、 铬、镍、ba、苯胺污染的水体后,可能诱发癌症、胎儿畸 形或其他疾病。(3) 引起各

4、类传染病:伤寒、痢疾、肠炎、霍乱、血吸虫等 多种疾病均与水污染有关。5为什么说日光是维持人类健康的要素之一? 太阳辐射的各种光线,根据其不同波长,排成光谱,其中 包括可见光、红外线、紫外线,各种射线都有很强的生物L 作埘。可见光照射到机体,能通过视觉分析器及皮肤感受 器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经复杂的反射作用调整人体各组 织器官的功能,促进身体健康。红外线能被皮肤吸收,使 皮肤及深部组织受到温热作用,因此,适量的日光照射, 能使照射部位温度升高、血管扩张、血流增快,改善皮肤 和组织的营养状况,使人食欲增加,舒适愉快。另外紫外 线有强大的杀菌作用,并可促进机体内部生成维生素 D, 因此,病室内经常开

5、启门窗,让阳光直接射人,或协助病 人到户外接受阳光照射,对辅助治疗颇有裨益,但应避免 光线直接照射病人的脸部。6.试述护理专业与环境的关系及护士在环境保护中的职责。 1975 年,国际护士会在其政策声明中,概述了护理专业与 环境的关系;(1) 帮助发现环境中对人类积极的和消极的影响因素。(2) 护士在与个体、家庭、社区和社会接触的日常工作中, 应告知他们如何防护具有潜在危害的化学制品及有放射线 的废物等,并应用环境知识指导其预防和减轻潜在性危害。(3) 采取措施预防环境因素对健康所造成的戚胁。同时加 强宣传,教育个体、家庭、社区及社会对环境资源进行保 护的方法。二、入院和出院护理1、简述入院护

6、理的目的。入院护理的目的包括以下几方面协助病人了解和熟悉 环境,使病人尽快熟悉和适应医院生活,消除紧张、焦虑 等不良心理情绪。满足病人的各种合理需求,以调动病 人配合治疗护理的积擞性。做好健康教育,满足病人对 疾病知识的需求。2简述一般病人的入院护理内容。(1) 迎接新病人:护理人员应以热情的态度迎接新病人至指 定的病室床位,并妥善安置病人。(2) 通知负责医师诊查病人:必要时,协助医师为病人进行 体检、治疗。(3) 为病人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和体重,必要时测 量身高。(4) 通知营养室为病人准备膳食。(5) 填写住院病历和有关护理表格:用蓝黑钢笔逐项填写 住院病历及各种表格眉栏项目。用

7、红钢笔将病人人院或 转入时间纵行填写在当天体温单相应时间的40C42C横 线之间。记录首次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重和身 高值。填写病人人院登记本、诊断卡(一览表卡)床头(尾)卡。(6) 介绍与指导:向病人及家属介绍病区环境、有关规章制 度、床单位及相关设备的使用方法,指导常规标本的留取 方法、时问及注意事项。(7) 执行人院医嘱及给予紧急护理措施。(8) 入院护理评估:按护理程序收集病人的健康资料。对病 人的健康状况进行砰估,了解病人的身体情况、心理需要及健康问题,为制订护理计划提供依据。 3试述“病人单位”及设备。 “病人单位”是指医疗机构提供给病人使用的家具与设 备,它是病人住院时用以

8、休息、睡眠、饮食、排泄、活动 与治疗的最基本的生活单位。病人单位的固定设备包括 床、床垫、床褥、枕芯、棉胎和毛毯、大单、被夸、枕套、 橡胶单和中单(需要时)、床旁桌、床旁椅、过床桌(需 要时),墙上有照明灯、呼叫装置、供氧和负压吸引管道 等设施。4简述分级护理的要点。 分级护理是根据病人病情的轻、重、绥、急以及内理能力, 通常将护理级别分为四个等级,即特级护理、一级护理、 二级护理及三级护理。各级护理级别的适用对象及相应的特茨护民載心鼻此氐常Ml时观 *. H*iaf;ttit. hi Wft, *殊轻xt曲光那* fix 曲HHL AFFft 以矗臺奥F JI的内科瞑里璋(I) Ot人討小出

9、护用,严世疏联触人屿 悄盘T总怀卅:嗖北2:战护用常理忙止if,年1弱,變虬氐不宦 平白埋,Ml血 畑I按护理京尿护世于虑曹曲槿(3纳予曲,曲偃仙A ifi乌此荒备阶段写農用嗣丿鋼建輻人打心石喪(5) 告知病人在搬运过程中,如感不适立刻向护理人员说明, 防止意外发生。三、舒适与安全护理1. 试述舒适的概念。舒适,是指个体身心处于轻松一在、满意、无焦虑、无疼: 痛的健康、安宁状态时的一种自我感觉。舒适包括生理舒 适,心理、精神舒适、环境舒适、社会舒适。这四个方面 相互联系、互为因果,如果某一方面出现问题,个体就会 感到不舒适。当个体身心健康,各种生理、心理需要得到基本满足时常 能体验到舒适的感觉

10、。最高水平的舒适表现为情绪稳定、 心情舒畅、精力充沛、感到安会和完全放松身心需要均能 得到满足。2, 试述不舒适的概念。不舒适是指个体身心不健全或有缺陷,生理、心理需 求不能全部满足或周围环境有不良刺激,身体出现病理改 变,身心负荷过重的一种自我感觉。不舒适通常表现为烦 躁不安、紧张、精神不振、消极失望、失眠、疼痛、乏力、 难以坚持日常工作和生活。疼痛通常是不舒适中最为严重 的表现形式。3、试述造成不舒适的的原因。(1) 身体因素:个人卫生状况不佳导致不适。姿势或体 位不当保护具或矫形器械使用不当疾病导致(2) 心理社会因素:焦虑或恐惧。生活习惯改变。 自尊受损。缺乏家庭和亲友支持。(3) 环

11、境因素:对医院的社会环境不适应。对医院的物 理环境不适应。4 试述舒适卧位的基本要求。(1) 卧床姿势:应尽量符合人体力学的要求,体重平均分布 于身体的各个部位,关节维持正常的功能位置,体内脏器 在体腔内拥有最大的空间。(2) 体位变换:应经常变换体位,至少每2小时变换一次。(3) 身体活动:在无禁忌证的情况下,病人身体各部位每天 均应活动.改变卧位时应进行全范围关节运动练习。(4) 保护受压部位:应加强皮肤护理,预防压疮的发生。(5) 保护隐私:进行各项护理操作时,均应注意保护病人隐 私,根据需要适当地遮盖病人的身体,促进病人身心舒适 5简述卧位的分类。(1) 主动卧位:病人根据自己的意愿和

12、习惯采取最舒适、最 随意的卧位称为主动卧位。见于轻症病人、术前及恢复期 病人。(2) 被动卧位:病人自身无力变换卧位,躺卧于他人安置的 卧位成为被动卧位。常见于昏迷、极度衰弱的病人。(3) 被迫卧位:病人意识清晰,也有变换卧位的能力,但为 了减轻疾病所致的痛苦或因治疗需要而被迫采取的卧位, 称为被迫卧位。如肺心病病人由于呼吸困难而被迫采取端 坐卧位。6.简述半坐卧位的适用范围。(1) 某些面部及手术后病人。采取半坐卧位可减少局部出 血。(2) 心肺疾病引起呼吸困难的病人。采取半坐卧位,由于重 作用,部分血液滞留于下肢和盆腔,使回心血量减少,从 而减轻肺淤血和心脏负担。同时可使膈肌位置下降,胸腔

13、 容量扩大,有利于气体交换。(3) 腹腔、盆腔手术后或有炎症的病人采取半坐卧位,可使 腹腔渗出液流向盆腔,促使感染局限。并防止感染向上蔓 延引起膈下脓肿。采取半坐卧位还可减轻腹部切口缝合处 的张力缓解疼痛。(4) 疾病恢复期体质虚弱的病人采取半坐卧位,逐渐适应改 变,有利于向站直位过渡。7简述影响病人安全的因素。(1) 感觉功能障碍:感觉功能障碍易导致对环境的判断错 误,并引发不安全事件。(2) 年龄:新生儿比婴幼儿不能自理,需依赖他人保护。儿 童好动,易致意外伤害。老年人功能衰退,也容易受到伤 害。(3) 健康状况:体质虚弱和意识障碍均可使病人失去自我保 护能力,从而导致伤害。(4) 医疗环

14、境:医院环境不佳和病人对环境不熟悉。(5) 诊疗手段:如各种侵入性的检查和治疗以及外科手 术等,有时也会对病人的安全造成影响。8简述医院常见的不安全因素。(1) 物理性损伤:机械性损伤:如跌倒、创伤等。温度 性损伤:如烫伤、烧伤、电灼烧、冻伤等。压力性损伤: 如压疮、气压伤等。放射性损伤:主要由放射性诊断和 治疗处理不当所致。(2) 化学性损伤:通常是由于药物使用不当而引起。(3) 生物性损伤:包括微生物及昆虫对人体的伤害。(4) 心理性损伤:病人对疾病的认识和态度及医护人员的行 为和态度均可影响病人的心理,甚至会导致病人生理损害 的发生。(5) 医院性损伤:由于医务人员言谈或行为的不慎而造成

15、 的病人心理或生理损伤。各种医疗、护理差错事故给病 人造成的损伤。医院内感染对病人的伤害。9诚述医院常用保护具的种类,并简述其功能。 保护具是用来限制病人身体或身体某部位的活动,以达到 维护病人安全与治疗效果的各种器具。(1) 床档:主要用于预防病人坠床。(2) 约束带:用于保护躁动病人,限制身体或肢体活动,防 止病人自伤或坠床。(3) 支被架:主要用于肢体瘫痪者,防止盖被压迫肢体而造 成不舒适或足下垂等,也可用于灼伤病人和采用暴露疗法 需保暖的病人。使用时,将支被架罩于防止受压的部位, 盖好盖被。10 简述影响睡眠的因素。(1) 生理因索:年龄:人类睡眠需要毋与年龄成反比.如 新生儿24小时

16、都处于睡眠状态,婴儿期需要1620小时, 幼儿期需要1014小时.学龄前期儿童需1112小时, 青少年期需910小时,成年期需7-8小时.老年期需6-7 小时即可。性别:女性在月经前和月经别常会出现嗜睡。昼夜节律:每个人的睡眠都具有生物钟的节律,如果节 律被破坏会影响睡眠。疲劳:适度的疲劳有利于睡眠, 过度疲劳反而会难以入睡。(2) 病理因素:疾病及机体不适会影响睡眠如抑郁症的病 人会出现睡眠过多的现象,甲亢的病人常常失眠多梦,疼 痛、饥饿、呼吸困难等都会使病人、难以入睡。(3) 心理因素:过于激烈的情绪变化,如恐惧、焦虑、悲哀 喜悦等刈炳人造成压力,妨碍睡眠。(4) 环境因素:陌生的环境,不

17、适宜的温度、湿度、噪声等 使人人睡困难,觉醒的次数增加。(5) 饮食与药物:饥饿和过饱可以干扰睡眠,睡前饮用适量 牛奶或进食少量豆类食品,可以促进睡眠。浓茶、咖啡等 会影响病人入睡。安眠药可帮助入睡,但应慎重使用。11试述对失眠病人的护理措施。(1) 创造良好的休息环境:调整病室的温度、湿度、光线、 音响在适宜的范围,避免不良刺激;床铺要整洁、舒适, 被褥薄厚适宜,枕头的高度合适合理安排护理措施,避免 对病人的干扰。(2) 减少生理上的不适:对病人的不舒适对症处理,如疼痛 的病人按医嘱使用止痛药,协助病人采取适当的体位,睡 前帮助病人处理个人卫主和排泄问题,为病人进行放松按 摩,妥善处理和固定

18、伤口及引流管。(3) 减轻心理压力:住院病人常常感到焦虑、紧张、恐惧和 孤独,行严重影响睡眠,因此应加强心理护理。必要时可 以允许病人的重要关系人陪伴病人睡眠。(4) 尊重病人的睡眠习惯:对病人平时养成的睡眠习惯应予 重视。减少因护理治疗时间与病人习惯性时间发生冲突的 概率,为病人提供适合于体需求,利于病人休息、睡眠的 环境。(5) 合理使用药物:使用安眠药物的原则是当所有促进睡眠 的方法无效时才考虑使用,用药时间要尽可能短。(6) 健康教育:指导病人掌握一些促进自然入睡的技巧,包 括养成规律的睡眠习惯,睡前可以热水淋浴、热水泡脚, 掌握一些睡前松弛的训方法等四、清洁、消毒、灭菌1 试述清洁、

19、消毒和灭菌的概念。 清沽、消毒、灭菌是预防和控制医院内感染的重要环节, 它包括医院病室内外环境的清洁、消毒,诊疗用具、器械、 药物的消毒、灭菌,以及接触传染病病人的消毒隔离和终 末消毒等措施。(1) 清洁:是指用清水、清洁剂及机械洗刷等物理方法清除 物体表面的污垢、尘埃和有机物,其作用是去除和减少微 生物,并非杀灭微生物。适用于医院地面、墙壁、家具、 医疗护理用品等物体表面的处理,也是物品消毒、灭菌的前期步骤。(2) 消毒:是指清除或杀灭传播媒介上的病原微生物,使之 达到无害化的处肌。根据消毒作用可分:高效消毒方法: 可以完全杀灭细菌繁殖体、真菌、病毒,并对细菌芽孢有 显著杀灭作用,是除灭菌之

20、外对微生物杀灭作用最强的水 平。中效消毒方法:是可以杀灭和去除细菌芽抱以外的 各种病原微生物的消毒方法。低效消毒方法:是只能杀 灭细菌繁殖体(分枝杆菌除外)和亲脂病毒的消毒方法。(3) 灭菌:是指清除或杀灭传播媒介上的所有微生物(包括 芽抱),使之达到无菌程度。适用于需进人人体内部,包 括进入血液、组织、体腔的医用器,如手术器械、注射用 具等。2试逑各类微生物对消毒因子的敏感性。微生物对消毒因子的敏感性从高到低的顺序:亲脂病毒 (有脂质膜的病毒)例如乙型肝炎病毒、流感病毒等。细菌繁殖体。真菌。亲水病毒(没有脂质包膜的病 毒),例如甲型肝炎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等。分枝杆 菌,例如结核分枝杆菌、龟

21、分枝杆菌等。细菌芽抱,例 如炭疽杆菌芽抱、枯草杆菌芽抱等。朊粒(感染性蛋白 质)。3简述清洁法的操作和注意事项。(1) 操作方法:操作者戴橡胶手套,将器具或物品用清水冲 洗,再用肥皂水或洗涤剂刷洗,去除物品上的污秽,最后 用清水洗净擦干。清洁是消毒、灭菌的前奏,也是对具低 度传染性的物品如天花板、病床、桌椅、地板、墙壁等物 品的常用处理方法。(2) 注意事项:最初洗刷时宜用冷水,因蛋白质类物 质易被热或消毒剂凝固,不易清洗。刷洗时保持刷子始 终处于水面下,以防止形成气溶胶并播散。刷子用毕须 做去污处理并干燥。污染器具在清洁处理之前先进行消 毒或灭菌处理。舗真融干鳞5简述紫外线消毒法的具体应用(

22、1) 设备:紫外线灯管:常用的紫外线灯管有15W、20W、 30W 和 40W 四种,主要用于空气消毒、表面消毒和液体 消毒。紫外线消毒器:包括紫外线空气消毒器、紫外线 表面消毒器和紫外线消毒箱三种。(2) 消毒原理:紫外线可杀灭病毒、真菌、细菌繁殖体和 芽抱等,其杀菌机制为:作用于微生物DNA,使之失去转 换能力而死亡。破坏菌体蛋白质中的氨基酸。使空气 中的氧电离产生具有极强杀菌作用的臭氧。(3) 消毒方法:用于空气消毒,首选紫外线空气消毒器, 不仅消毒效果可靠,而且可在室内有人时使用;也可用紫 外线灯管消毒法,每10平方厘米安装30W紫外线灯管一支, 有效距离不超过2m,消毒时间为3060

23、分钟。2、用于物 品表面消毒,有效距离为2560cm,消毒时将物品摊开或 挂起使其充分 j,暴露以受到直接照射,消毒时间为2030分钟。用于液 体消毒,可采用水内照射法或水外照射法,水层厚度应小 于 2cm。(4) 注意事项:保持紫外线灯管清洁。正确掌握消毒条 件:消毒的适宜温度为20C40C,适宜湿度为40% 60%。正确己录消毒时间应从灯管开亮后5 一 7分钟开 始计时。使用超过1000小时,需丝换灯管,5、加强防 护:紫外线对人的眼睛和皮肤有伤害作用,照射时人应离 开房间,必要时戴防护镜、穿防护衣。定期检测灭菌效 果。6试述化学消毒灭菌剂的使用原则。(1) 根据物品的性能及痫原体的特征选

24、择合适的消毒剂。(2) 严格掌握消毒剂的有效效速度、消毒时问、使用方法 和影响消毒效果的 因素等。(3) 挥发剂应加盖并定期测定相对密度,及时凋整浓度。(4) 消毒剂应定期更换,对浸泡容器应进行灭菌处理。(5) 使用时防止埘皮肤、粘膜的损伤,防止有毒有害气体的 泄漏。(6) 稳定性差的消颤制盹观配现刖,对皮肤、粘膜有刺激的 消毒剂配置时戴橡皮手套。(7) 按规定定期进行消毒灭菌效果监测。7试述医务人员洗手的意义与注意事项。医务人员的手经常直接或间接地与污染物品或病人接触, 极易引起医院感染,洗手是防止医院感染传播最重要的措 施之一。(1) 洗手技术:将双手涂满清洁剂并对其所有表面按序进行 强有

25、力的短时揉搓,然后用流水冲洗的过程称洗手。有效 的洗手可清除手上99%以上的各种衍住菌,切断通过手传 播感染的途径。(2) 适用范围:医务人员在下列情况下应认真洗手:进入 和离开病房前接触清洁物品前、处理污染物品后。无 菌操作前后。接触伤口前后。护理任何病人前后。 上厕所前后。(3) 注意事项:洗手方法正确,手的各个部位都需洗到、 冲净。注意调节合适的水温、水流,避免污染周围环境。洗手后,手土不能检出致病性微生物。 8.试述医务人员手消毒的目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医务人员接触污染物品或感染病人后,手常被大量细菌污 染,一般洗手不能达到预防交叉感染的要求,必须在洗手 后再进行手的消毒。(1) 目

26、的:清除致病性微生物,预防感染与交叉感染,避免 污染无菌物品和清洁物品。(2) 适用范围:医务人员在下列情况下必须进行手的消毒: 实施侵入性操作前。护理免疫力低下的病人或新生儿 前。接触血液、体液和分泌物后。接触被致病性微生 物污染的物品后。护理传染病病人后。(3) 方法:手消毒的方法包括涂擦消毒法、浸泡消毒法和刷 手消毒法。(4) 注意事项:消毒前先洗手并保持手的干燥。按操作 规程进行消毒,消毒过程中不可污染干净的刷子、水龙头、 洗手液或消毒液等,不可溅湿工作服。消毒完毕,手离 开消毒液时避免接触容器边缘。9试述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的主要方法。 医院必须对消毒、灭菌效果定期进行监测。灭菌合格率必

27、 须达到 100%不合格物品不得使用。灭菌效果的监测有 以下 3 种方法。(1) 机械监测:根据安装在灭菌器上的量器(压力表、温度 表、计时表图表、指示针、报警器等,指示灭菌设备下 作正常与7i。此法能迅速指出灭菌器的故障,但不能确定 待灭菌物品是否达到灭菌要求。此法作为常规监测方法, 每次灭菌均应进行。(2) 化学指示监测:利用化学指示剂在一定温度与作用时问 条件下受热坐色或变形的特点,以判断是否达到灭菌所需 参数。常用的有自测测温管、压力灭菌指示胶带等。(3) 生物指示剂监测:利用耐热的非致病性细菌芽孢作指示 菌,以测定热力灭菌的效果。可利用含细菌芽孢的纸条或 生物培养等方法。10试述对化

28、学消毒剂的监测要求。(1) 生物监测:消毒剂每季度监测1次,其细菌含量必须 底人体富平均直思疋常范凰* ”aA(9167)Jfi.(97.OT)J :麦 * t J i.J Ji |il九兀 OP-iT)歸一疋FT.环37.77-93.0?)弭一36- -37-轉(96l EFTB.订)4简述正常体温的生理变化情况。 体温可随昼夜、年龄、性别、活动、药物等出现生理性变 化,但其变化的范同很小,一般不超过0.5C1. OC。(1) 昼夜:清晨26时最低,午后1318时最高。(2) 年龄:儿童、青少年的体湿高于成年人,而老年人的体 温低于青、壮年。新生儿体温易受环境温度的影响而变化(3) 性别:女

29、性的基础体温随月经周期呈现规律性的变化。临床上可通过连续测量基础体温了解月经周期中有无排卯 和确定排卵。(4) 肌肉活动:剧烈肌肉活动(劳动或运动)可使产热增加, 导致体温升高。临床上测量体温应在病人安静状态下测量, 小儿测量时应防止哭闹。( 5)其他:情绪激动、紧张,进食、环境温度变化及麻醉 药的使用等都会对体温产生一定影响。5试述体温过高(发热)的定义及引起发热的原因。体温过高又称发热,是指任何原因引起产热过多、散热减 少、体温调节障碍、致热原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使调定点 上移而引起的体温升高,并超过正常范围,称体温过高。 一般而言,当腋下温度超过37C或口腔温度超过37.5C. 昼夜体温波

30、动在1C以上称为体温过高。引起体温过高的原因甚多,根据致热原的性质和来源不同, 可以分为感染性发热和非感染性发热两大类。感染性发热 较多见,主要由病原体引起。非感染性发热由病原体以外 的各种物质引起,目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6试述发热病人的护理要点。(1) 降低体温:可选用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方法。实施降温 措施30分钟后应测量体温并做好记录。(2) 加强病情观察:观察生命体征,定时测体温,一般每 天测量4次.高热时应每4小时测量一次,待体温恢复正 常 3 天后,改为每天 1 次或 2 次。注意发热类型、程度及 经过,及时注意呼吸、脉搏和血压的变化。观察是否出 现寒战、意识障碍等伴随症状。观察

31、治疗效果。(3) 补充营养和水分: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 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注意食物的色、香、昧,鼓励 少量多餐,以补充高热的消耗,提高机体的抵抗力。(4) 促进病人舒适:鼓励休息,安置舒适体位,调节室温及 避免噪声以保证病人能安静休息。保持皮肤清洁,及H 寸力高热病人擦干汗液,更换衣服和床单,防止着凉,避 免对流风。对于长期持续高热者,应协助其改变体位,防 止压疮、肺炎等并发症。加强口腔护理,保持口腔卫生。(5) 安全护理:高热病人有时会躁动不安、谵妄,应防止坠床、舌咬伤必要时用床挡、约束带固定病人。(6) 心理护理:发热病人会产生紧张、不安、害怕等心理反 应。护理中应经常探

32、视病人,耐心解答各种问题,尽量满 足病人的需要,给予精神安慰。7试述测量体温的注意事项。(1) 测量体温前,应清点体温计的数量,并检查体温计是否 完好,水银柱是否在35C以下。(2) 婴幼儿、精神异常、昏迷、口腔疾病、口鼻手术、张口 呼吸者禁忌口温测量。腋下有创伤、手术、炎症,腋下出 汗较多者,肩关节受伤或消瘦夹不紧体温计者禁忌腋温测 量;直肠或肛门手术、腹泻者禁忌肛温测量;心肌梗死病 人不宜测肛温,以免刺激肛门引起迷走神经反射,导致心 动过缓。(3) 病人不慎咬破体温计时,首先应及时清除玻璃碎屑,再 口服蛋清或牛奶,以延缓汞的吸收。若病情允许可食粗 纤维食物,加速汞的排出。(4) 避免影响体

33、温测量的各种因素。如运动、逃食、冷热饮、 冷热敷、洗澡、坐浴、灌洗。(5) 新人院病人每天测地体温1次,连续测量3天, 3天 后体温正常者改为每天测量 2次。(6) 手术病人,术I前l天晚上8时测量体温,术后每天测 量 4次,连续测量3 天,体温恢复正常改为每天测量2 次。 8何谓脉率?列表说明各年龄段脉率的正常范围。 脉率足每分钟脉搏搏动的次数。正常成人在安静状态下脉 率为60100次/分。下表显示各年龄段脉率的正常范围。需要注意的是,脉率可受体温、运动、情绪、饮食、药物和性别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7C-L7D80L6fl0)72075-11510(19020-1101J-1I 豊T7

34、0-IJD蠱55-9560-100300J72759何谓脉搏异常?简述脉搏异常病人的护理要点。 脉搏异常包括脉率的异常,如心动过速和心动过缓等,脉 搏异常还包括脉搏节律异常,如间歇脉、短绌脉、各类心 律不齐等。对脉搏异常病人的护理要点如下:(1) 休息与活动:指导病人增加卧床休息的时间,适当活动, 以减少心肌耗氧量。必要时给予氧疗。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有起搏器者应做好相应的护理。(3) 准备急救物品和急救仪器:备抗心律失常的药物,除颤 器应处于完好状态。(4) 心理护理:稳定情绪,消除紧张、恐惧情绪。(5) 健康教育:指导病人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饮食,戒烟限 酒,控制情绪,勿用力排便等知识。教会

35、病人自我监测脉 搏及观察药物的小良反应。10简述异常呼吸的类型。(1) 频率异常:如呼吸过速(大于24次/min)或呼吸过缓(小于10 次/min)。(2) 深度异常:如深度呼吸(一种深而规则的大呼吸,常见 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尿毒症酸中毒)和浅快呼吸。(3) 节律异常:如潮式呼吸和间断呼吸。(4) 呼吸音异常:如蝉鸣音呼吸和鼾声呼吸,以及呼吸哕音 等。(5) 呼吸困难:如吸气性呼吸困难、呼气性呼吸困难和混合 性呼吸困难等。11试述异常呼吸病人的护理要点。(1) 提供舒适的环境:整洁、安静、舒适,室内空气流通、 清新,温度、湿度适宜。(2) 心理护理:消除病人紧张、恐惧心理。(3) 保持呼吸道

36、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必要时吸痰。(4) 改善呼吸困难:必要时吸氧或使用人工呼吸机。(5) 密切观察病情:观察有无咳嗽、咯血、发绀、呼吸困难 等症状和体征。12.试述测量呼吸的正确方法及注意事项。(1) 测量方法:由于呼吸受意识控制,所以测呼吸时应不使 病人察觉,痛常于测量脉搏后,护士仍保持诊脉手势,避 免引起病人注意和紧张。(2) 现察与计数:一般通过观察病人的胸部起伏,计数呼吸 次数。正常呼吸测30秒,2次,异常呼吸或婴儿应测1分 钟。(3) 呼吸微弱或危重病人,可用少许棉花置于病人鼻孔前,观察棉花被吹动的次数,计数1分钟。13何谓血压、收缩压、舒张压和脉压?(1) 血压:是指血管内

37、流动着的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 压力(压强)在不同血管内,血压被分别称为动脉血压、 毛细血管和静脉血压,而一般所说的血压是指动脉血压。(2) 收缩压: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动脉血压随着心室的收缩 和舒张而发生的规律性的波动。在心室收缩时,动脉血压 上升达到的最高值称为收缩压。(3) 舒张压:在心室舒张末期,动脉血压下降达到的最低值 称为舒张压。(4) 脉压:收缩压与舒张压的差值称为脉压14试述高血压的分级。目前采用 1999 年世界卫生组织与国际高血压联盟(2)加强观察:观察脉搏的脉率、节律、强弱等。观察药物(WHO/ISH )制定的高血压标准洋2W 眷收曙 CnrunHe-r1*03011401

38、4&-?.但不能排空,见于脊髓功能障碍等。压力性尿失禁:当 咳嗽、大笑时腹内压增高,出现不自觉排尿,见于中老年 妇女、产妇等。j5试述尿矢禁病人的主要护理措施。(1)心理护理:尿失 禁病人的心理压力较大,会感到自卑和忧郁,成尊重理解 病人,给予安慰、开导和鼓励,树立恢复的信心。i(2) 皮肤护理:定时按摩受压部位,防止压疮的发生。(3) 设法接尿:应注意防止摩擦损伤局部,也可采用阴茎套七、病人的排泄需要与护理1 试述肾脏的主要生理功能。肾脏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产生尿液、排泄人体代谢的终末产 物(如尿素、肌酐、尿酸等含氮物质)、过剩盐类、有毒 物质与药物。同时调节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从而维持 人体

39、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此外,肾脏还是一个内分泌器官, 可合成和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前列腺索和激肽类物质 等。2. 试述尿量异常有哪几种情况,并筒述其发生的原因。多尿:多尿指24小时尿量超过2500ml.者。正常情况下 见于饮用大量液体和妊娠。病理情况下多由内分泌代谢障 碍或肾小管浓缩功能不全引起,见于糖尿病、尿崩症、急 性肾功能不全(多尿期)等病人。(2)少尿:少尿指 24 小时尿量少于 400mIJ 或每小时尿量少 于17ml )者。见于发热、液体摄人过少、休克等病人以及 心脏、肾脏、肝功能衰竭病人。3)尤尿或尿闭:无尿或尿闭指24小时尿量少于100ml.或 12小时内无尿液产生者。见于严重休克

40、、急性肾衰竭、药 物中毒等病人,3 何谓膀胱刺激征?膀胱刺激征的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有膀胱刺激 症还常伴有血尿。产生膀胱刺激征的原因主要有膀胱及尿 道感染,机械性刺激。(1) 尿频:单位时问内排尿次数增多称尿频,是fll膀胱炎 症或机械性刺激引起。(2) 尿急:病人突然有强烈尿意,不能控制需立即排尿称尿 急,是由于膀胱三角或后尿道的刺激,造成排尿反射活动 特别强烈。(3) 尿痛:排尿时膀胱区及尿道有疼痛感为尿痛,为病损处 受刺激所致。;4何谓尿潴留和尿失禁?.(1) 尿潴留:指尿液大量存留于膀胱而不能自主排出。常见 病因是:下尿路的机械性梗阻,如前列腺肥大等。动 力性梗阻,系排尿功能障

41、碍引起如外伤、麻醉或脊髓排 尿中枢功能障碍等。其他原因,如手术后不习惯卧床排 尿等。(2) 尿失禁:指排尿失去或不受意识控制,尿液不自主地流 出。临床上分为:完全性尿失禁:指膀胱不能储存尿液, 稍有尿液便会流出,见于昏迷、截瘫等病人。反射性尿 失禁:膀胱内尿液充盈一定压力时就会自动反射性排尿, 连接引流袋接尿,但此法不宜长期使用。(4) 重建正常的排尿功能:摄入足够的液体:白天摄入液 体20003000mL,以增加尿液,促进排尿反射。但睡前应 限制饮水。膀胱功能的训练:掌握排尿规律,定时使用 便器,建立规则的排尿习惯。使用便器的同时用手按摩膀 胱,阱助排尿。进行盆底肌的锻炼:指导病人取合适的

42、休位,试做排尿(排便)动作,每次 10 秒左右,连续】0 遍,坚持每天多次。(5) 留置导尿管引流:对长期尿失禁病人,可行导尿术留置 导尿管持续或定时放尿。6筒述尿潴留病人的护理要点。(1) 心理护理:安慰病人,消除其焦虑和紧张情绪。(2) 提供隐蔽的排尿环境:屏风遮挡保护病人隐私,使病 人安心排尿。(3) 凋整体位和姿势:酌情协助卧床病人取适当体位,尽量 符合习惯的排尿姿势;对需绝对卧床休息或某些手术病人, 应事先有计划地训练床上排尿。(4) 诱导排尿:如听流水声、温水冲洗会阴、腹部热敷、按 摩等。(5) 经上述处理仍不能排尿时,可采用导尿术。7试述便秘病人的护理要点。(1) 提供排便的环境

43、:保证环境隐蔽,时间充裕,让病人安 心排便。(2) 安韪适当的体位:协助病人采取坐位或蹲位排便,床旁 置椅子或厕所装扶手以便撑扶。(3) 腹部按摩:用手自右沿结肠解剖位置向左环形按摩,并 在左下腹乙状结肠部适当加压,以刺激肠蠕动,增加腹内 压,促进排便。(4) 按医嘱给口服缓泻剂。(5) 使川简易通便剂:常用开塞露、甘油栓、肥皂栓等,通 过软化粪便、润滑肠壁、刺激肠蠕动而促进排便。(6) 必要时给予灌肠。8.试述粪便嵌塞病人的护理。 粪便嵌塞多发生在年老体弱或长期便秘的病人中,有时亦 可发生于手术后病人,其护理要点如下:(1) 早期可使用栓剂、口服缓泻剂来润肠通便。(2) 必要时先行油类保留灌

44、肠,23小时后再做清洁灌肠。(3) 人工取便:在清洁灌肠无效后,术者戴上手套,将涂润 滑剂的示指慢慢插入病人直肠内,触到硬物时机械地破碎 粪块,一块一块地取出。(4) 健康教育:向病人及家属讲解有关徘便的知识,协助病 人建立合理的膳食结构,维持正常的排便习惯,防止便秘 的发生。八、给药治疗的护理I试述常用药物的种类。常用药物种类依据给药的不同途径可分为如下类型。(1) 内服药:包括片削、L/fU、敞剂、胶囊、溶液、酊剂 和合剂等。(2) 注射药:包括水溶液、混悬液、油剂、结品和粉剂等。(3) 外用药:包括软膏、搽剂、酊剂、洗削、滴剂、粉剂、 栓剂、涂膜剂等。(4) 新型制剂:粘贴敷片、胰岛素泵、植入慢溶药片等。 2试述各类药品的保管方法。(1) 对易挥发、潮解和风化的药物,应装瓶、盖紧,如乙醇、 过氧乙酸、碘酊、糖衣片等。(2) 对易氧化和遇光易变质的药物应装在有色密闭瓶中,或 放在黑纸遮光的纸盒内,放于阴凉处,如维生素C、氨茶 碱、盐酸肾上腺素等。(3) 对易被热破坏的某些生物制品和抗生索等,如抗毒血 清、疫苗、胎球蛋白、青霉素皮试验等根据其性质和对储 藏条件的要求,分别置于干燥阴凉(约20C )处或冷藏 于2C10C处保存。(4) 对有使用期限的药物,如各种抗生素、胰岛索等,应视 有效期先后,有计划地使用,以免因药物过期造成浪费。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