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美丽某某建设的调研报告:跳出狭隘“美”建设新某某

上传人:功*** 文档编号:217102184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3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关于美丽某某建设的调研报告:跳出狭隘“美”建设新某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关于美丽某某建设的调研报告:跳出狭隘“美”建设新某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关于美丽某某建设的调研报告:跳出狭隘“美”建设新某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关于美丽某某建设的调研报告:跳出狭隘“美”建设新某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美丽某某建设的调研报告:跳出狭隘“美”建设新某某(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关于美丽某某建设的调研报告:跳出狭隘“美”,建设新某某按照省委“大学习大调研大抓落实”活动的要求,近期我围绕美丽台州建设这一主题深入到城市规划建设、生态环境保护、民生事业发展、精神文明创建等多个领域进行调查研究,摸底子、找短板、理思路,形成了一系列调研成果。在此基础上,市委召开弘扬大陈岛垦荒精神建设新时代美丽台州大会,将调研成果转化为市委决策部署,动员全市上下把美丽台州建设作为新时代的垦荒,耕耘美丽事业,共建美丽家园。一、基础和优势从台州自身看,建设新时代美丽台州既是应有的政治担当,也有着良好的现实基础。台州自然禀赋优越,美丽元素富集,有着独特优势和有利条件:一是天生丽质,山海水城禀赋突出。台

2、州兼得山海之利,群山怀抱,依海而兴,城在水中,有“海上名山”的风采,有“东海之门”的美誉,有“江南水乡”的神韵,空气质量居全国设区城市前列。台州的山美,天台山、神仙居闻名全国;台州的海美,濒临台州湾、三门湾、乐清湾等3个海湾,大陆海岸线长达651公里,占全省的28%,拥有海岛691个,占全省的21%,海洋资源条件得天独厚;台州的水美,境内有大小河流8000多条,市区水域面积超过46平方公里,是一座水上之城。二是格局大气,城市形态疏朗有致。撤地建市20多年来,台州中心城市逐渐丰满,城乡功能逐步完善,城市宜居水平不断提升,初步形成龙头引领、梯度发展、市域一体化的城市发展形态。台州中心城市环抱绿心,

3、椒江、黄岩、路桥三区相对独立,形成了大疏大密、舒朗而有活力的组团式城市形态。三是和合传承,历史人文底蕴深厚。台州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有着独特的人文美和历史美。距今1万年的下汤文化在此发祥。台州的和合文化是中华和合文化的典型形态和鲜活样本,佛教天台宗、道教南宗享有盛誉,儒释道三教合一、共生共荣;“和合二仙”寒山、拾得隐居天台山,国清寺更是和合文化的重要渊源地。进入当代,台州孕育了大陈岛垦荒精神,其内涵与红船精神一致,也是浙江精神的重要组O二、问题和短板具体体现在“四个不够到位”:一是规划管控还不够到位。城乡规划和城市设计相对滞后,对人口、生态、环境、交通、地下空间等的研究思考和统筹谋划不够深。重

4、点区块规划缺乏整体感、协调性,城市天际线、主次干道两侧立面、建筑色彩风格缺乏个性设计,自然和人文还没有融入城市和乡村。二是环境整治还不够到位。治水成效还需要巩固,尤其是离治水成景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治本措施落实不够有力,老旧街区、城中村改造还要花很大力气。三是民生供给还不够到位。教育基础较为薄弱,优质教育资源严重不足,难以满足群众在家门口“上好学校”的需求;医疗卫生“三千指标”排在全省后三位,医疗资源配置不均,“看病难”问题仍较突出。四是城市管理还不够到位。城市管理精细化、精准度有待提高,依托社区的网格化共治体系不够健全。市民文明素养有待提升,停车入位、垃圾入箱、排队乘车

5、等文明习惯还没有自觉养成。三、目标和内涵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深刻领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坚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对照高质量发展这一根本要求,深入思考美丽台州建设的内涵。我们跳出狭隘的“美”,探索了生态保护系统化、环境治理全域化、城乡环境景区化、公共服务优质化、社会文明风尚化的实践路径,提出了“山海水城魅力彰显、城市品质全面提升、百姓生活更加美好”的目标追求。美丽台州建设的核心要义,就是三生融合的绿色化理念。切实把生产、生活、生态融合起来,促进人与自然、生产与生活、物质与精神的良性互动、和谐共生。美丽台州建设的使命担当,就是匠心独运的品质化建设。要以对

6、城市的历史、现实和未来负责,对台州老百姓负责的态度,去精雕细琢、用心经营,做到不留败笔、少留遗憾,多留经典、永留情怀。美丽台州建设的本质特征,就是以人为本的现代化治理。美丽台州建设的动力源泉,就是垦荒精神的新时代传承。美丽台州建设具体围绕“五美”展开:一是城市格局空间美。城市空间是美丽台州的骨架。台州的地理空间和自然肌理赋予了城市独有的格局,也赋予城市独特的魅力,要在市区组团发展、市域一体化发展中进一步打通山海协同、三湾联动的格局美,充分彰显坐山向海、临港拥湾、港产城湾一体的城市特质,形成疏密有度、错落有致的美好形态。二是生态秀丽环境美。生态秀丽是美丽台州的底色。要把台州作为一个“大花园”来打

7、造,使台州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地更净、空气更清新,把“山海水城”之美充分呈现,打造人人向往的宜居美城。三是精致风貌品质美。精致品质是美丽台州的气质。城市之美,既靠天生丽质,也需精心修饰打扮。要以工匠精神高品质规划、建设、管理,绣花般地织造城市形态风貌,让城市在精致中展现建筑之美、文化气韵、现代风尚、乡愁记忆。四是人居和乐生活美。人居和乐是美丽台州的根本。美丽台州建设的着眼点和落脚点是创造美好生活。我们要着眼于人的需求,完善城市功能,加强优质公共服务供给,让群众拥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五是文明风尚心灵美。文明风尚是美丽台州的精髓。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浸润人心,以现代城市文明引领风尚

8、,让台州成为一座有“品德”、有“涵养”、有“温度”的城市。四、路径和措施一是坚持规划设计引领。着眼于“山、海、水、城”和谐共生,进一步优化城市空间形态和整体布局。把规划设计作为“美丽台州”建设的先导性、引领性工程,抓住城市总规编制和城市设计两个国家级试点的机遇,高标准编制新一轮城市总规,对海湾型城市的总体格局作顶层设计,对三区融合、三区两市协同、市域一体化发展作系统架构。加快统筹城市建筑布局、协调城市景观风貌。二是美化城市景观形象。重点推进“一江两岸”、高铁新区、中央创新区、中央商务区以及各县(市、区)核心区块建设,打造城市核心景观。推进城市主要出入口改造与沿线道路景观提升,扮靓城市门户廊道。

9、以城中村改造加快城市有机更新,以大拆大整解决“半城市化”问题。推进城市公园、广场、绿道等建设,让城市亲近自然。推进高品质“水上台州“建设,塑造江南水乡风情。三是打响基础设施会战。下决心彻底解决“垃圾围城”问题,加快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下决心彻底解决台州南片用水短缺问题,大力推进供水工程建设;下决心创建“零直排区”,加快城乡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下决心全面打造全市域互联互通大网络,构建市域1小时交通圈。四是强化生态环境治理。打好治水、治气、治土“组合拳”,深化“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清新空气示范区”创建等工作,让“台州蓝”“台州美”成为金名片。加强生态功能区建设,全面落实最严

10、格的环保制度,牢牢管控生态保护、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深入实施河长制、湾(滩)长制、湖长制,全面强化巡、管、护的职责。五是推动民生事业发展。以教育、医疗卫生为重点,拿出超常规的举措,推动城市公共服务跨越式发展。教育方面,瞄准全省第一方阵,着力打造教育高地,培育一流名校,全力引进国内省内顶尖中小学和学前教育资源,提升整体质量。卫生方面,坚持量质并举,全力引进国内排名靠前的知名医院和一流专科医院,启动市级医院创“三甲”工作,探索以县(市、区)为单位建设医联体、推动医疗资源“双下沉、两提升”。六是提升城市管理效能。推进城市管理精细化,加强对城乡垃圾分类、清运、处置以及城市店面房、广告

11、招牌、停车、小区物业等有效治理。推进城市管理智慧化,推广智慧水务、智慧交通、智慧社区、智慧管网、智慧安全、智慧环保等应用体系建设。推进城市管理长效化,健全城市网格化管理、街(路)长制、城管工作站等制度。推动管理重心下沉,加强社区建设,优化社区治理,培养社工队伍,打通城市管理“最后一公里二七是推进美丽乡村升级。启动实施“新百千工程”,以更高标准建设美丽乡村。全域推进美丽乡村扩面提质,促进“点上美”和“全域美”统一,变“盆景”为“风景推进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分类处理,加快生态公厕普及,高水平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提升。深入推进“田园革命”,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建设整洁田园、美丽农业。保护传承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历史建筑和传统民居的修缮、保护、开发,留住乡愁。八是促进社会文明提质。不断把文明城市建设推向更深层次、更广范围、更高水平,构筑台州社会文明新高地。充分发挥大陈岛垦荒精神的价值引领作用,使其进一步融入城市精神,更好地感召人、鼓舞人。拓展深化提升文明创建长效机制,深入开展“做文明有礼的台州人”主题教育实践,培树更多的道德模范、台州好人、最美人物,让文明之花开遍台州大地。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