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敷法与热敷法操作法并发症

上传人:daj****de 文档编号:217063711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0.7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冷敷法与热敷法操作法并发症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冷敷法与热敷法操作法并发症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冷敷法与热敷法操作法并发症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冷敷法与热敷法操作法并发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冷敷法与热敷法操作法并发症(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冷敷法与热敷法操作法并发症第十章冷敷法与热敷法操作法并发症第一节冷敷法操作并发症一、局部冻伤1. 原因(1) 末梢循环不良,造成局部组织缺血,坏死。(2) 冰袋温度低,持续冰敷用冷时间过长。2. 临床表现局部皮肤颜色变青紫,感觉麻木,局部僵硬,变黑,甚至组织坏 死。3. 预防及处理(1) 冷敷时间不能过长,每3?4小时冷敷一次,每次20?30分钟。( 2)对进行冷敷的患者要经常巡视,观察冷敷局部皮肤情况,如肤 色变青紫、感觉麻木,表示静脉血淤积,必须停止冷敷,及时处理, 以防组织坏死。( 3)刺激、过敏或末梢血管功能有异常(如雷诺氏病)时,应禁止使 用冷敷。( 4)冷敷部位一般选择在头、颈、腋

2、窝、腹股沟、胸(避开心前区) 腹或四肢,一般不选择手、足、枕后、耳廓、阴囊等处。( 5)一旦发现局部冻伤,立即停止冷敷,轻者予保暖可逐渐恢复, 重者按医嘱对症治疗。二、全身反应1. 原因冰敷温度过低,持续时间过长。多见于年老体弱患者及婴幼儿。2. 临床表现寒战、面色苍白、体温降低。3. 预防及处理( 1)定时观察并询问冷敷患者,如有不适及时处理。( 2)出现全身反应,立即停止冷敷,给予保暖等处理。对感染性休克、末梢循环不良患者,禁止使用冷敷,尤其对老幼患者更应慎用。三、局部压疮1 、原因 翻身时不慎将冰块、冰袋压在身体下。而冰块、冰袋硬度高、有 棱角,与体表面积接触少,受压时间过长,可引起局部

3、压疮。2、临床表现 局部压痕,疼痛不适。3、预防及处理(1)注意避免将冰块冰袋压在身体下,可将冰袋吊起,使其底部 接触所敷部位,以减轻压力。(2)缩短冰敷时间,经常更换冰敷部位。(3)改用化学冰袋和盐水冰袋。四、化学制冷袋药液外渗损伤皮肤1、原因 化学制冷袋药液外渗。2、临床表现 皮肤潮红和水疱形成。3、预防及处理(1)使用前确保肢冷带完好无渗漏。(2)使用过程中注意观察,如嗅到氨味立即更换。(3)皮肤潮红处用食醋外敷;出现水疱者在水疱基底部用 75 酒精消毒后。无菌注射器抽空水疱渗出液,加盖无菌纱布或按外科换 药处理。第二节热敷法操作并发症一、烫伤1、原因 (1)热敷器具温度过高(2)患者知

4、觉迟钝、反应差。2、临床表现局部皮肤发红,出现大小不等的水疱。3. 预防及处理(1)治疗中应向患者解释目的、意义、注意事项,保证热疗安全(2)准确测量水温(3)应用热水袋时,外面使用毛巾包裹,避免热水袋直接接触皮 肤。(4)热疗过程严密观察皮肤及生命体征变化,随时观察局部皮肤 情况。(5)皮肤发红者,立即停止热敷,局部处理。、其他并发症1、原因(1)肌注青霉素后局部热敷或理疗导致过敏反映的现象,其过敏 源可能是青霉素加热后的分解产物。(2)化疗药外漏后,热敷致皮肤大面积坏死的原因是热刺激降低 了痛觉神经的兴奋性,可减轻局部疼痛,但它使局部血管扩张,可增加局部血流和 使血管通透性增加,加重药液外

5、渗,还可使细胞内的溶酶弹性增高, 加重局部组织损伤,致使发生大面积坏死。2、临床表现(1)热敷所致青霉素局部过敏反应表现为局部发红,外观酷似急 性炎症表现,但不痛不肿。仅感发痒,无感染化脓发生。停止热敷后 35 天。上述症状逐渐消退。(2)化疗药物外漏后热敷可表现为局部 皮肤剧痛、发热、肿胀、变色继之出现色素沉着。皮肤感觉麻木迟钝, 严重者局部皮肤发黑坏死,溃烂。3、预防及处理(1)根据热敷的适应症正确选择热敷(2)热敷所致青霉素局部过敏反应一般较轻,如停止热敷即可逐 渐自行消退,如病情需要使用青霉素,应选择在更换部位进行注射。(3)药液一旦渗漏于皮下,应立即停止输注。局部冷敷,使局部 血管收缩,减少外渗药物的吸收,并灭活外渗液,局部肿胀疼痛明显 者,可行 1%普利卡因封闭或 50%硫酸镁湿敷。若已形成坏死,可按 外科常规进行清创,换药,理疗等,待新鲜肉芽组织形成后,尽快植皮保护肢体功能。(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 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