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职业病知识课件

上传人:txadgkn****dgknqu... 文档编号:216968858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PPT 页数:61 大小:6.25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常见职业病知识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常见职业病知识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常见职业病知识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资源描述:

《常见职业病知识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见职业病知识课件(6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常见职业病知识培训福永卫生监督所(预防保健所)福永卫生监督所(预防保健所)黄璐黄璐一、什么是职业病?职业病:是劳动者在生产劳动及其他职业活动过程中,由生产性有害因素所引起的特异疾病。具有法定性:职业病范围和处理办法由国家统一制定和公布。发现职业病必须向有关部门报告;病人享有相应的劳保待遇和赔偿。工作相关疾病:与职业有关,但职业危害因素不是该病的直接原因,是诸多因素之一。例:精细作业工人视力低下,高温作业工人的高血压等。二、法定职业病分类(10类115种)w1、尘肺(13,矽肺)w2、职业性放射病(11)w3、职业中毒(56,正己烷、苯中毒、铅中毒)w4、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5,噪声聋、中暑)

2、w5、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3)w6、职业性皮肤病(8 接触性皮炎)w7、职业性眼病(3)w8、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3)w9、职业性肿瘤(8)w10、其他职业病(5)三、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w1、呼吸道:气体、蒸气、气溶胶(粉尘、烟、雾)w2、皮肤:脂溶性(有机溶剂:苯、甲苯,有机锡,四乙基铅等)水溶性(酸、碱。)个别金属:汞;某些气态毒物:氰化氢。w3、消化道:固体,粉尘。不良卫生习惯(从咽部进入消化道)四、宝安区常见职业病危害 正己烷(清洁塑胶外壳、洗网、开油)苯(喷油、丝印、移印、印刷)三氯乙烯(五金电镀、超声波清洗)铅烟(焊锡、蓄电池)噪声(开料、电锯、冲压)粉尘(打磨、抛光、)1、正己

3、烷(俗称白电油、抹机水等)是一类高危险的溶剂,在很多化学品中混合存在(如开油水、洗网水、抹机水),应引起高度警惕。常用于印刷、电子等行业的清洗工作,如清洗印刷机械、液晶显示器、手表表面等。正己烷的特性:w正己烷本属低毒性,但具有高挥发性、高脂溶性和蓄积作用。w正己烷为无色易挥发液体,无明显刺激性气味。w进入人体后主要引起周围神经损害,一般起病隐匿,进展缓慢,从接触到发病一般是几个月到几年。w往往会造成集体性严重中毒事件。w我区1996-2010年我区已经发生了14起正己烷职业中毒事件,中毒163人。2009年冬沙井发生一起16名女工正己烷中毒事件。正己烷中毒的临床表现w急性中毒w慢性中毒(多见

4、)急性中毒临床表现w头痛、头晕、恶心、呕吐w眼球结膜和咽部充血w严重者昏迷慢性中毒临床表现w中毒主要表现为手足麻木、两腿酸软无力、行走困难、容易摔倒,病情呈进行性加重;w严重者可有四肢或手掌肌肉萎缩等损害。w该病起病类似“风湿病”,易被误诊、延误治疗而导致严重后果,需引起警惕;w临床检查可见四肢末端触、痛觉减弱,下蹲试验阳性,膝反射及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等,严重者可见下肢瘫痪、肌肉萎缩。w病程长(长则数年),基本上能完全恢复。身边的深刻教训2009年我区沙井街道某电子公司发生16名女工正己烷中毒事件事发经过:w8月下旬该公司更换了擦拭作业使用的白电油。w10月初开始有员工反映上楼梯困难,需手扶栏

5、杆并多次休息,出现上肢麻木现象。w公司安排部分员工在宿舍休息并配服药自行治疗,部分员工辞工回家,认为车间空调所致,未就医。w疑似职业病中毒女工在深圳市职业病防治院住院。w该事件疑为慢性正己烷中毒,相关企业生产线已被查封。w南方日报,网易,新浪等媒体进行了追踪报道。教训:1、管理人员和作业工人对白电油毒性缺乏认识;2、毒物浓度不超标也可致慢性中毒(空调环境通风不良,长时间接触有蓄积作用的毒物);3、无特殊气味的化学品更容易使人麻痹大意,要警惕白电油的慢性毒性和群体发病特性。2、苯w苯系物包括苯、甲苯、二甲苯,其中苯的危害最为严重。常用的“天那水”、“开油水”、“洗网水”、“油墨、油漆”、“黄胶”

6、等化学品中含有以上成份。w苯与苯系物的概念不同。上述“天那水”、“开油水”、“油漆”等都为混合物,苯与甲苯、二甲苯等经常同时存在,但只有苯会导致白细胞下降、白血病、再障,甲苯和二甲苯是不会的。w每年都有苯中毒事件的发生;w我区某街道2006年发生3例慢性重度职业性苯中毒,导致1人白血病,2人再生障碍性贫血;w以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为主要表现。案例:某街道一印刷厂苯中毒w2006年5月,某街道一印刷企业过油磨光车间3名工人被发现患有再生障碍性贫血。w3名工人工作中接触天拿水、磨光油、磨吸油,经检测,天拿水中含苯95.2,工人作业岗位空气中苯浓度超标250倍。w3名工人住院8个月,医药费等费用近

7、40万元。教训:使用化学品前一定要弄清其化学成分,了解其毒性,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苯中毒原因作业场所毒物浓度高长时间工作接触无职业病防护用品苯的危害w急性毒性主要是引起头昏、头痛、乏力等神经系统症状;w慢性毒性主要引起神经衰弱、贫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严重者出现再生障碍性贫血,甚至白血病。患者出现头痛、呕吐、烦躁等脑病表现患者出现头痛、呕吐、烦躁等脑病表现苯中毒患者出现皮下出血症状苯中毒患者出现皮下出血症状3、三氯乙烯w案例一w案例二 w案例1w2003年1月我区西乡某电镀厂1名员工因三氯乙烯中毒死亡。w这名工人入厂不足1个月,从事三氯乙烯清洗作业,在连续加班一周后,突然死亡。w后经解

8、剖和诊断,被确诊为三氯乙烯化学源性猝死。w死者有2个小孩和1位60多岁的父亲需要抚养;社保部门首期支付其家属抚恤金11.9万元,另外每月再支付1081元w本次事件历时9个多月,给厂方生产造成严重影响。清洗表壳、表链西乡某电镀厂 表链西乡某电镀厂表链西乡某电镀厂 w案例2w2003年79月我区观澜某五金制品厂连续发生4名女工因三氯乙烯职业中毒事件。w其中1名女工在治疗过程中坠楼身亡;w厂方已支付医药费30多万元w赔偿死者家属6万多元w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受到行政处罚10万元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返回三氯乙烯所致皮炎,全身多处糜烂(观澜某五金厂)三氯乙烯手工浸油场所(观澜某五金厂)临时浸油场所(观澜某五金

9、厂)3、三氯乙烯w三氯乙烯(Trichloroethylene),英文缩写TCE,又称“三氯水”“洗板水”法国“傲天D6”主要成分也是三氯乙烯w为无色、易挥发的液体,有芳香气味w有优良的溶脂性能,清洗方便,效果好w用途w已广泛应用于电子、五金等行业的清洗工艺,如清洗线路版、不锈钢等。w清洗设备常见的有超声波清洗机,直接利用手工擦洗的工种也不少见。毒 性w三氯乙烯中等毒性,属蓄积性溶剂w可引起严重过敏反应,导致全身皮肤损害、中毒性肝损害、心脏损害、视神经损害、猝死等w死亡率高达50%w个体敏感性差异很大发 病w我区每年都有病例发生w19932004年宝安发病100例w死亡13例w病例逐年增加,但

10、通过控制,死亡率逐年下降w三氯乙烯依然是我区第一职业杀手临床表现w患者接触期多为2-4周左右发病w发病初期多有发高烧,继之出现全身性皮疹,有痒感;w皮疹类型有:w1、剥脱性皮炎;w2、多形红斑;w3、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症。w临床表现以全身剥脱性皮炎和中毒性肝炎最为常见w起病类似“感冒”、“麻疹”或“过敏性皮炎”,易被误诊、延误治疗而导致严重后果,需引起警惕。个体差异大w发病机理未明,w明显与特异体质有关,个体差异很大w同工种工人仅少数过敏体质者发病(4.6%)。预防措施w要针对三氯乙烯危害特性进行防护:w1、独立清洗房,避免无关人员接触;w2、张贴警示标识,提示危害特点;w3、禁止实行轮换制,

11、严禁新进厂员工立即从事本作业;w4、对新上岗工人,应先体检和培训,有皮肤病、肝病和皮肤过敏史者严禁从事本作业;w5、上岗后严密观察4-5周,如有过敏表现者,立即调离岗位、送医院治疗并向防疫部门报告;w如接触期超过45天而无不良反应者,说明体质已适应,可继续本作业。w6、找代替:改用无毒或毒性更低的清洗剂如水溶性清洗剂等。我区已有多家工厂改用代用品w7、买工伤保险。4、铅w高毒物品w哪些情况下接触 铅为蓝灰色重金属,加热至400500有大量铅蒸气逸出,在空气中迅速氧化,并凝聚为铅烟。电子行业的小焊锡、浸锡、波峰焊等。w进入身体途径 铅及其化合物主要以粉尘、铅烟或蒸气形式经呼吸道进入人体,其次是经

12、消化道。焊锡、蓄电池焊接、铅板制板铅如何影响我们的身体w神经系统 头痛、乏力、失眠、健忘;中毒性脑病、铅麻痹、“垂腕”。w消化系统 牙龈边缘铅线、食欲不振、便秘、恶心;“铅绞痛”w其他系统 贫血、肾脏损害、孕妇(胎儿畸形)案 例w某厂2003至2004年间,某街道医院一共出现43例类似症状病人(腹部胀痛,起初能忍受,数天后加重31例血红蛋白降低,白细胞升高5例。ALT升高13例,4例血淀粉酶异常,大便潜血3例,尿常规异常12例,26例腹部腹部透视异常。w腹部疼痛每次数分钟至数小时。脐周24例,上腹部10例,下腹部7例,全腹2例。w发热11例(38)w31例血红蛋白降低,白细胞升高5例。ALT升

13、高13例,4例血淀粉酶异常,大便潜血3例,尿常规异常12例,26例腹部腹部透视异常。w25例被误诊(58%):麻痹性肠梗阻、急性胰腺炎、急性胃炎、胆囊炎、急性阑尾炎、胆管蛔虫症、肠系膜淋巴结炎!w长期治疗,无好转!5、噪声噪声:影响人们工作学习休息的声音。生产性噪声: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声音。噪声作业:存在有损听力、有害健康或有其他危害的声音,且8h/d或40h/周噪声暴露A声级80dB的作业。噪声性耳聋:长期接触强噪声引起的内耳损伤,本病起病缓慢,开始常有暂时性的耳聋、耳鸣,脱离噪声环境后逐步好转,医学上称为听觉疲劳,这时如不脱离噪声环境,就会变成耳聋。五金厂油压作业预防措施:w1、加强技术改

14、造,降低噪声源是预防噪声危害的根本措施;w2、做好个体防护,工作时正确佩戴w 防护噪声耳塞或耳罩;w3、开展上岗前体检和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w4、对工作场所噪声强度进行定期监测;w5、接触噪声作业的劳动者出现耳鸣、听力下降时,应及时到医院检查;如果为疑似职业性听力损伤,应马上向用人单位报告,并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6、尘 肺w尘肺是长期吸入粉尘所致的以肺组织纤维性病变为主的疾病。w尘肺的病因是吸入致尘肺的粉尘,致尘肺过程如下。带粉尘的气流鼻腔大于2m 小于小于2 2mm 随痰排出体外 进入肺泡进入肺泡 大部分大部分 被吞噬细胞吞噬被吞噬细胞吞噬小部分小部分被尘细胞带入肺泡间隔被尘细胞带入肺泡

15、间隔 引起病理引起病理生理作用生理作用 尘肺尘肺Dust Exposure in workplaceConstruction workers drilling hole in concrete pavement during high repair.生产性粉尘对健康的影响 1 呼吸系统:尘肺(主要)其他呼吸系统疾患:粉尘沉着症、COPD等 2 局部作用 3 中毒作用4 肿瘤肿瘤肿瘤正常肺组织正常肺组织石英所致支气管肿瘤石英所致支气管肿瘤6、尘肺(Pneumoconiosis)尘肺:在生产过程中长期吸入粉尘发生的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疾病。尘肺是我国的职业病中对工人健康危害非常严重的一类疾病,据统

16、计,尘肺病例约占职业病患者总人数的近三分之二。w 尘肺与正常人肺的区别尘肺病人晚期尘肺分类(按病因)w 矽肺(silicosis):长期吸入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较高的粉尘。w硅酸盐肺(silicatosis):长期吸入含有结合二氧化硅的粉尘如石棉,滑石,云母等。w炭尘肺(carbon pneumoconiosis):长期吸入煤,石墨,碳黑,活性炭等粉尘。w混合性粉尘(mixed dust pneumoconiosis):游离二氧化硅和其他粉尘(煤矽尘,铁矽尘等)。w金属尘肺(metallic pneumoconiosis):长期吸入某些致纤维化的金属粉尘(铁,铝尘等)。法定职业病中的尘肺名单1.矽

17、肺2.煤工尘肺3.石墨尘肺4.碳黑尘肺 5.石棉肺6.滑石尘肺7.水泥尘肺8.云母尘肺9.陶工尘肺10.铝尘肺 11.电焊工尘肺12.铸工尘肺13.根据尘肺病诊断标准和尘肺病理诊断标准可以诊断的其他尘肺生产性粉尘的控制和尘肺预防 法律措施:立法和执法 1956年关于防止厂、矿企业中的矽趁危害的决定1958年工厂防止矽尘危害技术措施办法、矿山防止矽尘危害技术措施暂行办法198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防治条例和修订后的粉尘作业工人医疗预防措施实施办法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生产性粉尘的控制和尘肺预防我国将降尘措施归纳为下列八字方针:革、水、密、风、护、管、教、查。即(1)革,即工艺改革和技术革新,这是消除粉尘危害的根本途径;(2)水,即湿式作业,可防止粉尘飞扬。降低环境粉尘浓度;(3)密,将发尘源密闭,对产生粉尘的设备,尽可能中罩密闭,并与排风结合,经除尘处理后再排入大气;生产性粉尘的控制和尘肺预防(4)风,加强通风及抽风措施,常在密闭、半密闭发尘源的基础上,采用局部抽出式机械通风,将工作面的含尘空气抽出,并可同时采用局部送入式机械通风,将新鲜空气送入工作面;(5)护,即个人防护;(6)管,维修管理;(7)教,加强宣传教育;(8)查,定期检查环境空气中粉尘浓度及接触者的定期体格检查。X-线胸片 正常正常矽肺矽肺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