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入京使》PPT课件

上传人:bei****lei 文档编号:216866623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74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逢入京使》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逢入京使》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逢入京使》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资源描述:

《《逢入京使》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逢入京使》PPT课件(2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导入新课盛唐时代,是边塞诗空前繁荣的时代,出现了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派,他们的创作为百花齐放的盛唐诗坛,增添了一支奇葩。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就是岑参。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诗歌逢入京使。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的诵读,读出节奏感2、能体会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3、背诵课文,学习佳句。重点:体会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难点:背诵课文,学习佳句。解题逢,碰上、遇见。入京使:回京的使者。唐唐 岑参岑参故故园园东东望望路路漫漫漫漫双双袖袖龙龙钟钟泪泪不不干干马马上上相相逢逢无无纸纸笔笔凭凭君君传传语语报报平平安安 逢逢入入京京使使岑参(715770)唐代诗人。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荆州江陵(现湖北江陵)

2、人。出身于官僚家庭,曾祖父、伯祖父、伯父都官至宰相。父亲两任州刺史。但父亲早死,家道衰落。他自幼从兄受书,遍读经史。二十岁至长安,求仕不成,奔走京洛,北游河朔。三十岁举进士,授兵曹参军。天宝(742756)年间,两度出塞,居边塞六年,颇有雄心壮志。安史乱后回朝,由杜甫等推荐任右补阙,转起居舍人等职,大历(766779)年间官至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后罢官,客死成都旅舍。岑参与高适并称“高岑”,同为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其诗题材广泛,除一般感叹身世、赠答朋友的诗外,出塞以前曾写了不少山水诗,诗风颇似谢朓、何逊,但有意境新奇的特色。有岑嘉州集。其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

3、热情奔放,尤其擅长七言歌行。根据刘开扬岑参诗集编年笺注岑参年谱,此诗作于公元749年(天宝八载)诗人赴安西途中。这是岑参第一次远赴西域,充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书记。此时诗人34岁,前半生功名不如意,无奈之下,出塞任职。他告别了在长安的妻子,跃马踏上漫漫征途,西出阳关,奔赴安西。岑参的从军,思想上有两根精神支柱:一个支柱是建功边陲的理想在鼓舞着他,他曾自言:“功名只应马上取,真正英雄一丈夫。”(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另一个支柱是,他认为从军出塞是为了报效祖国,赴国家之急。他曾自我表白:“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也知塞垣苦,岂为妻子谋。”(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正是基于这两点,所以他的边塞诗多数是

4、昂扬乐观的,表现出唐军高昂的士气和震撼大地的声威。但当一个战士踏上征途之后,他们不可能没有思乡的感情,也不可能不思念父母妻子。高适燕歌行云:“铁衣远戌辛勤久,玉筋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岑参的逢入京使所表现的就是对故园和家人的思念,这是真挚健康的感情,虽然调子不怎么高昂。但不能认为是消极的、悲观的,尽管他流下了思乡之泪。岑参也不知走了多少天,就在通西域的大路上,他忽地迎面碰见一个老相识。立马而谈,互叙寒温,知道对方要返京述职,顿时想到请他捎封家信回长安去。此诗就描写了这一情景。此诗创作于天宝8年(749)作者赴安西途中,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

5、钟泪未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译文:回头向东望自己的故乡,路途遥远迷漫;满面泪水沾湿了衣袖,涕泪依然擦不干。途中与你在马上邂逅,想要写封信却没有笔与纸;唯有托你捎个口信,回家报个平安。注释入京使:回京的使者。故园:指长安和自己在长安的家园。漫漫:形容路途遥远。龙钟:涕泪淋漓的样子。凭:托。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这两句是写遇到入京使者时欲捎书回家报平安又苦于没有这两句是写遇到入京使者时欲捎书回家报平安又苦于没有纸笔的情形,完全是马上相逢行者匆匆的口气,写得十分传神。纸笔的情形,完全是马上相逢行者匆匆的口气,写得十分传神。“逢逢”字点出了题目,在赴安西的途中,遇到作为入京使者

6、的故字点出了题目,在赴安西的途中,遇到作为入京使者的故人,彼此都鞍马倥偬,交臂而过,一个继续西行,一个东归长安,人,彼此都鞍马倥偬,交臂而过,一个继续西行,一个东归长安,而自己的妻子也正在长安,正好托故人带封平安家信回去,可偏而自己的妻子也正在长安,正好托故人带封平安家信回去,可偏偏又无纸笔,也顾不上写信了,只好托故人带个口信,偏又无纸笔,也顾不上写信了,只好托故人带个口信,“凭君传凭君传语报平安语报平安”吧。这最后一句诗,处理得很简单,收束得很干净利吧。这最后一句诗,处理得很简单,收束得很干净利落,但简净之中寄寓着诗人的一片深情,寄至味于淡薄,颇有韵落,但简净之中寄寓着诗人的一片深情,寄至味

7、于淡薄,颇有韵味。岑参此行是抱着味。岑参此行是抱着“功名只向马上取功名只向马上取”的雄心的,此时,心情的雄心的,此时,心情是复杂的。他一方面有对故园相思眷恋的柔情,一方面也表现了是复杂的。他一方面有对故园相思眷恋的柔情,一方面也表现了诗人开阔豪迈的胸襟。诗人开阔豪迈的胸襟。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故园东望路漫漫故园东望路漫漫”,写的是眼前的实际感受。诗人,写的是眼前的实际感受。诗人已经离开家多日,正行进在去往西域的途中,回望东已经离开家多日,正行进在去往西域的途中,回望东边的家乡长安城当然是漫漫长路,思念之情不免涌上边的家乡长安城当然是漫漫长路,思念之情不免涌上心头。乡愁难收。心头。

8、乡愁难收。“故园故园”,指的是在长安的家。,指的是在长安的家。“东望东望”是点明长安的位置。是点明长安的位置。“双袖龙钟泪不干双袖龙钟泪不干”,意思是说思乡之泪怎么也,意思是说思乡之泪怎么也擦不干,以至于把两支袖子都擦湿了,可眼泪就是止擦不干,以至于把两支袖子都擦湿了,可眼泪就是止不住。这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思念亲人之情,不住。这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思念亲人之情,也为下文写捎书回家也为下文写捎书回家“报平安报平安”做了一个很高的铺垫。做了一个很高的铺垫。3.作者逢入京使为什么要托他报平安?因为岑参是第一次到西域,他告别了在长安的妻子,踏上漫漫征途。也不知走了多少天,就在通西域的大路

9、上,他忽地迎面碰见一个老相识。立马而谈,互叙寒温,知道对方要返京,顿时想到请他捎封家信回长安去。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他一方面有对故园相思眷恋的柔情与思念亲人之情,一方面也表现了诗人开阔豪迈的胸襟。这首诗语言朴素自然,充满了浓郁边塞生活气息,既有生活情趣,又有人情味道,清新明快,余味深长,不加雕琢,信口而成,而又感情真挚。此诗表达了作者思念家乡,亲人的情感。渡汉江渡汉江宋之问宋之问岭外音书绝,岭外音书绝,经冬复立春。经冬复立春。近乡情更怯,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不敢问来人。宋之问宋之问宋之问,一名少连。字延清,虢州弘农人。宋之问,一名少连。字延清,虢州弘

10、农人。弱冠知名。初征,令与杨炯分直内教。俄授弱冠知名。初征,令与杨炯分直内教。俄授雒州参军,累转尚方监丞,预修雒州参军,累转尚方监丞,预修三教珠英三教珠英。后坐附张易之,左迁泷州参军。武三思。后坐附张易之,左迁泷州参军。武三思用事,起为鸿胪丞。景龙中,再转考功员外用事,起为鸿胪丞。景龙中,再转考功员外郎。时中宗增置修文馆学士,之问与薛稷、郎。时中宗增置修文馆学士,之问与薛稷、杜审言首膺其选,转越州长史。睿宗即位,杜审言首膺其选,转越州长史。睿宗即位,徙钦州,寻赐死。集十卷,今编诗三卷。徙钦州,寻赐死。集十卷,今编诗三卷。【诗文解释诗文解释】客居岭外与家里音信断绝,经过了冬天又到了客居岭外与家里

11、音信断绝,经过了冬天又到了春天。离故乡越近心中越胆怯,不敢询问遇到的春天。离故乡越近心中越胆怯,不敢询问遇到的家乡来人。家乡来人。【词语解释词语解释】岭外:今广东省一带。岭外:今广东省一带。怯:畏缩、胆怯。怯:畏缩、胆怯。这是宋之问从泷州(今广东罗定县)贬所逃归,这是宋之问从泷州(今广东罗定县)贬所逃归,途经汉江(指襄阳附近的一段汉水)时写的一首途经汉江(指襄阳附近的一段汉水)时写的一首诗。诗人记述了还乡之情,描写了一个长期在外,诗。诗人记述了还乡之情,描写了一个长期在外,得不到家里的书信的人,回乡途中担心家里出事,得不到家里的书信的人,回乡途中担心家里出事,遇到熟人也不敢相问的情景,主要突出

12、了人物的遇到熟人也不敢相问的情景,主要突出了人物的心态。这首诗曲折含蓄,真切细致。心态。这首诗曲折含蓄,真切细致。异曲同工异曲同工“真真”“奇奇”“妙妙”渡汉江渡汉江与与述怀述怀经较鉴赏经较鉴赏 述怀述怀 杜杜 甫甫自寄一封书,今已十月后。自寄一封书,今已十月后。反畏消息来,寸心亦何有反畏消息来,寸心亦何有!初唐诗人宋之问的初唐诗人宋之问的渡汉江渡汉江(以下简称以下简称“宋诗宋诗”)写的是贬客归家之心事,盛唐写的是贬客归家之心事,盛唐诗人杜甫的诗人杜甫的述怀述怀(以下简称以下简称“杜诗杜诗”)述的是身经丧乱之情怀,但两诗的感述的是身经丧乱之情怀,但两诗的感情之真、反接之奇、渲染之妙,可谓异情之

13、真、反接之奇、渲染之妙,可谓异曲同工,下面分别作一赏析。曲同工,下面分别作一赏析。一、感情之一、感情之“真真”古人曰:古人曰:“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宋诗和杜诗之所宋诗和杜诗之所以能引起读者感情上的某种共鸣,首先归因于诗人以能引起读者感情上的某种共鸣,首先归因于诗人的真情实感。正如宋顾乐称的真情实感。正如宋顾乐称渡汉江渡汉江“贬客归家贬客归家心事,写得逼真的绝心事,写得逼真的绝”,申涵先说,申涵先说述怀述怀“非身非身经丧乱,不知此语之真经丧乱,不知此语之真”。宋诗的前两句追叙谪居。宋诗的前两句追叙谪居岭南与家人音讯断绝的情景,一个岭南与家人音讯断绝的情景,一个“断断”字,真实字

14、,真实地道出诗人的思家之苦,思乡之切,其羁旅之愁、地道出诗人的思家之苦,思乡之切,其羁旅之愁、孤寂之感也尽在其中。特别是孤寂之感也尽在其中。特别是“近乡情更切,不敢近乡情更切,不敢问来人问来人”两句,更是把诗人急切盼音书又怕不祥音两句,更是把诗人急切盼音书又怕不祥音书到来的矛盾心理刻画得细致入微,维妙维肖。书到来的矛盾心理刻画得细致入微,维妙维肖。透过透过“情更怯情更怯”和和“不敢问不敢问”,读者可以强烈地感,读者可以强烈地感受到诗人此际强自抑制的急切愿望和由此造成的精受到诗人此际强自抑制的急切愿望和由此造成的精神痛苦。这种抒写,更真切,富于情致,惟其如此,神痛苦。这种抒写,更真切,富于情致,

15、惟其如此,才能感人。和宋诗一样,杜诗的前两句同样着力表才能感人。和宋诗一样,杜诗的前两句同样着力表现由战乱造成的和家人音讯断绝之久,透露出岁月现由战乱造成的和家人音讯断绝之久,透露出岁月难捱、乡情难捺的痛苦。后两句将诗人心中郁积的难捱、乡情难捺的痛苦。后两句将诗人心中郁积的牵挂、忧思、悬想,用顿挫曲折的手法,抒写得真牵挂、忧思、悬想,用顿挫曲折的手法,抒写得真切动人。切动人。二、反接之二、反接之“奇奇”宋诗和杜诗的前两句与后两句之间运用了宋诗和杜诗的前两句与后两句之间运用了“反接反接”的表现手法,所谓的表现手法,所谓“反接反接”,看似与常情相反,实,看似与常情相反,实际上是表现在特殊情况下的一

16、种正常心理。际上是表现在特殊情况下的一种正常心理。宋诗和杜诗虽然感情的性质很不相同,但表达方式宋诗和杜诗虽然感情的性质很不相同,但表达方式却惊人的相似。前两句都极力描述音书断绝、时间却惊人的相似。前两句都极力描述音书断绝、时间久远给诗人带来的精神痛苦,按照常情,宋诗的后久远给诗人带来的精神痛苦,按照常情,宋诗的后两句应是两句应是“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特别指出,特别指出的是杜诗,自安史叛乱以来,的是杜诗,自安史叛乱以来,“烽火苦教乡信断烽火苦教乡信断”该说此时该说此时“家书抵万金家书抵万金”(杜甫杜甫春望春望),多么盼,多么盼望家中亲人的消息望家中亲人的消息!而两诗后

17、两句所写的却完全出而两诗后两句所写的却完全出乎常情,但仔细品味,又觉在情理之中,是在前两乎常情,但仔细品味,又觉在情理之中,是在前两句这种特殊情况下心理矛盾发展的必然。这种感情句这种特殊情况下心理矛盾发展的必然。这种感情可以说古今一也。著名作家老舍在可以说古今一也。著名作家老舍在我的母亲我的母亲一一文中说:文中说:“七七七七抗战后,我由济南逃出来。抗战后,我由济南逃出来。每逢接到家信,我总不敢马上拆看,我怕,怕,每逢接到家信,我总不敢马上拆看,我怕,怕,怕,怕有那不祥的消息。怕,怕有那不祥的消息。我怕,怕,怕家信中我怕,怕,怕家信中带来不好的消息,告诉我已是失了根的花草。带来不好的消息,告诉我

18、已是失了根的花草。”结结合老舍先生这段文字,就可以理喻只有像诗人所写,合老舍先生这段文字,就可以理喻只有像诗人所写,才合乎前两句所揭示的才合乎前两句所揭示的“规定情景规定情景”。三、渲染之三、渲染之“妙妙”感情之感情之“真真”,真挚动人;反接之,真挚动人;反接之“奇奇”,令人称,令人称绝。但如果没有了必要的渲染,就成了无本之木,绝。但如果没有了必要的渲染,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宋诗和杜诗的巧妙之处还在于渲染。乍无源之水。宋诗和杜诗的巧妙之处还在于渲染。乍看两诗的前两句,平平叙起,从容承接,没有什么看两诗的前两句,平平叙起,从容承接,没有什么惊人之笔,也不像后两名句那样用语奇崛,所以,惊人之

19、笔,也不像后两名句那样用语奇崛,所以,一般引不起读者的注意。其实,它们在全诗中的作一般引不起读者的注意。其实,它们在全诗中的作用,却是至关重要的。正因为有了这个背景交待,用,却是至关重要的。正因为有了这个背景交待,才使后两句的出色抒情字字有根,避免了感情的突才使后两句的出色抒情字字有根,避免了感情的突兀。兀。形象大于思维的现象,往往和作品的典型性、形象大于思维的现象,往往和作品的典型性、概括性联结在一起。宋诗和杜诗便是极好的证明概括性联结在一起。宋诗和杜诗便是极好的证明!zz乡愁诗乡愁诗乡愁诗乡愁诗 次北固山下次北固山下次北固山下次北固山下: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20、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黄鹤楼黄鹤楼黄鹤楼黄鹤楼: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静夜思静夜思静夜思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天净沙天净沙天净沙天净沙秋思秋思秋思秋思: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渡荆门送别渡荆门送别渡荆门送别渡荆门送别: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月下飞天镜,

21、云生结海楼。仍怜故: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乡水,万里送行舟。乡水,万里送行舟。乡水,万里送行舟。渔家傲渔家傲渔家傲渔家傲: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宿建德江宿建德江宿建德江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树,江清月近人。树,江清月近人。树,江清月近人。泊船瓜洲泊船瓜洲泊船瓜洲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商山早行商山早行商山早行商山早行: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因思杜因思杜因思杜因思杜棱梦,凫雁满回塘。棱梦,凫雁满回塘。棱梦,凫雁满回塘。棱梦,凫雁满回塘。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