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学-

上传人:zou****hua 文档编号:216846235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3.4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医诊断学-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中医诊断学-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中医诊断学-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源描述:

《中医诊断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诊断学-(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中医诊断学-(3)二、B1型题A 脾气虚B 脾阳虚C. 寒湿困脾D 食滞胃脘E .命门火衰 26、患者大便稀溏,纳差,腹胀,食后尤甚,舌淡白有齿痕。其证候是27、患者清晨腹痛,痛即作泻,形寒肢冷,神疲,面色白,脉迟无力。其证候是A. 尿频尿急,尿道灼痛,尿黄短少B. 头痛目赤,急躁易怒,胁痛便秘C. 腹部痞闷,纳呆便溏,面目发黄D. 腹痛下痢,赤白粘冻,里急后重E. 阴囊湿疹,瘙痒难忍,小便短赤28、湿热蕴脾可见29、肝胆湿热可见三、 A2 型题1、患者,女, 36 岁。发热 10 日,身热夜甚,口干少饮,心烦躁扰,鼻衄 2 次 脉细数。其舌象应是A. 舌红苔黄腻B. 舌红苔黄糙C. 舌绛苔少

2、而干D. 舌绛苔少而润E. 舌红苔白干 2、患者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鼻塞流涕,脉浮紧。其舌苔应是A. 白厚B .薄白C. 黄腻D. 花剥E. 白腻 3、患者腹部痞胀,纳呆呕恶,肢体困重,身热起伏,汗出热不解,尿黄便溏。其舌象应是A. 舌红苔黄腻B. 舌红苔黄糙C. 舌绛苔少而干D. 舌绛苔少而润E. 舌红苔白而干 4、患儿,3 岁。形体消瘦,面色不华,山根青筋显露,容易感冒,腹泻,食欲 不佳,舌淡红,其舌苔应见A .白厚B .薄白C. 黄腻D. 花剥E. 白腻5、患者年高体衰,病属虚寒,久已卧床不起。今日晨起突然面色泛红,烦热不 宁,语言增多,并觉口渴喜饮、舌淡,脉大而无根。共病机是A

3、.阴盛格阳B .阳虚阴盛C. 阳损及阴D. 阳气亡失E. 阴阳离决6、患者,男,40 岁。素有高血压病史,现眩晕耳鸣,面红头胀,腰膝酸软, 失眠多梦,时有遗精或性欲亢进,舌红,脉沉弦细,其病机是A .阴虚内热B. 阴损及阳C. 阴虚阳亢D. 阳损及阴E. 阴虚火旺7、患者急性发病,壮热,烦渴,面红目赤,尿黄,便干,舌苔黄。其病机是A .阳盛格阴B. 阳损及阴C. 阳热偏盛D. 阳盛伤阴E. 阴盛格阳8、患者久病,畏寒喜暖,形寒肢冷,面色 白,倦卧,小便清长,下利清 谷,偶见小腿浮肿,按之凹陷如泥,舌淡脉迟。其病机是A. 阳气亡失B. 阳盛格阴C. 阳损及阴D. 阳气偏衰E. 阳盛耗阴 9、患者

4、,男, 35 岁。2 日来发热微恶寒,口苦,胁痛,尿短黄;大便粘臭,舌 红苔薄白,脉数。其证候是A 表里俱热B 表寒里热C 真寒假热D 真热假寒E 表热里寒 10、患者身热不恶寒,反恶热,烦渴喜冷饮,神昏谵语,便秘溲赤,手足逆冷 舌红苔黄而干,脉沉数有力。其证候是A 表寒里热B 表热里寒C 真热假寒D 真寒假热E 上热下寒11、患者身患外感实热病证,兼见喘喝,气不能接续,甚则心悸气短。其病机 是A 实中夹虚B 虚中夹实C 真虚假实D 真实假虚E 因虚致实12、患者胃肠热盛,大便秘结,腹满硬痛而拒按,潮热,神昏谵语,但又兼见 面色苍白,四肢厥冷,精神萎顿。其病机是A 虚中夹实B 真实假虚C 由实

5、转虚D 真虚假实E 实中夹虚13、久病患者,纳食减少,疲乏无力,腹部胀满,但时有缓减,腹痛而喜按, 舌胖嫩而苔润,脉细弱而无力。其病机是A 真实假虚B 真实病证C 真虚假实D 真虚病证E 虚中夹实证14、患者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痛,喘咳,舌苔薄白,脉浮紧。其证候是A 湿淫B 暑淫C 寒淫D 风淫E.燥淫 15、患者头胀且痛,胸闷,口不渴,身重而痛,发热体倦,小便清长,舌苔白 滑,脉濡缓。其证候是A .伤暑B .冒湿C .伤湿D .中暑E.以上均非16、患者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常自汗出,头晕目眩,舌淡苔白,脉虚无力。 其证候是A .气虚B .气陷C .气逆D .气微E.气滞17、患者头晕目花

6、,少气倦怠,腹部有坠胀感,脱肛,舌淡苔白,脉弱。其证 候是A. 气滞B. 气虚C. 气陷D. 气脱E. 气逆18、患者神疲思睡,动则心悸,常自汗出,纳差乏力,面色不华,舌淡,脉沉 细无力。其证候是A. 气虚B. 气陷C. 气逆D. 气脱E. 气滞19、临床见恶心、呕吐、呃逆、嗳气等症频作,其病机是A. 痰浊上壅B. 肺气上逆C. 肝气上逆D. 胃气上逆E. 奔豚气逆20、患者,男,56 岁。素患眩晕,因情急恼怒而突发头痛而胀,继则昏厥仆倒 呕血,不省人事,肢体强痉,舌红苔黄,脉弦。其病机是A.气郁B 气逆C 气脱D 气陷E 气结21、患者,男,46岁。腹痛腹泻2天,日泻 10余次水便,经治已缓

7、,目前口 渴心烦,皮肤干瘪,眼窝凹陷,舌淡白苔薄黄,脉细无力。其证候是A 津亏B 阴虚C 亡阴D 外燥E 实热22、患者曾发高热,热退而见口鼻、皮肤干燥,形瘦,目陷,唇舌干燥,舌紫 绛边有瘀斑、瘀点。其病机是A 津液不足B 津亏血瘀C 津枯血燥D 津停气阻E 气阴两亏23、患者,女,30 岁。神志不宁,虚烦不得眠,并见五心烦热,盗汗,舌红,脉细数。其病机是A 心气不足B 心血不足C 心阴不足D 心血瘀阻E 心神不足24、患者,女,25 岁。口舌生疮,心烦失眠,小便黄赤,尿道灼热涩痛,口渴 舌红无苔,脉数。其病位在A 心、脾B 心、胃C 心、膀胱D 心、小肠E 心、大肠25、患者,男,60 岁。

8、主诉心胸憋闷疼痛,并放射至肩背,心悸怔忡,有恐惧感,舌紫有瘀点苔白,脉沉细涩。其病机是A 心血亏虚B 肝血不足C 心阳偏衰D 心阴虚亏E 心血瘀阻26、患者,男,70 岁。神志痴呆,表情淡漠,举止失常,面色晦滞,胸闷泛恶, 舌苔白腻,脉滑。其病机是A 痰迷心窍B 痰火扰心C 心血瘀阻D 肾精亏虚E 心脾两虚27、患者,男,65 岁。咳嗽,咯痰黄粘,身热汗出,口渴,舌苔薄黄,脉浮数 其证型是A 燥热伤肺B 风热犯肺C 肝火犯肺D 痰热郁肺E 以上均非28、患者,女,36 岁,已婚,面色萎黄,神疲乏力,气短懒言,食少便溏,月 经淋漓不断,经血色淡,舌淡无苔,脉沉细无力。其病机是A 脾不统血B 脾肾

9、阳虚C 气血两虚D 脾肺气虚E 肝血不足29、患者身目发黄,黄色鲜明,腹部痞满,肢体困重,便溏尿黄,身热不扬, 舌红苔黄腻,脉濡数。其证候是A 肝胆湿热B 大肠湿热C 肝火上炎D 湿热蕴脾E 寒湿困脾30、患者,女性,34 岁。胁痛隐隐,绵绵不休,口干咽燥,舌红少苔,脉弦细 数,其证候为A 肝脾不调B 肝胃不和C 肝郁气结D 肝阴不足E 肝络瘀阻31、患者眩晕耳鸣,头目胀痛,面红目赤,急躁易怒,腰膝疫软,头重足轻, 舌红,脉弦细数。其证候是A 肝火上炎B 肝阳上亢C 肝阴不足D 肝气郁结E 肝阳化风32、患者,男,50 岁。眩晕欲仆,头重脚轻,筋惕肉隅,肢麻震颤,腰膝酸软 舌红苔薄白,脉弦细。

10、其病机是A 肝阳上亢B 肝肾阴虚C 肝阳化风D 阴虚风动E 肝血不足33、患者,男,45 岁。平日急躁易怒,今日因事与人争吵时突感头晕,站立不 住,面赤如醉,舌体颤动,脉弦。其证候是A 肝火上炎B 肝阳上亢C 热极生风D 肝阳化风E 肝气郁结34、患者,男,60 岁。形寒便溏,完谷不化,夜尿频多清长,下肢不温,舌质 淡白,脉沉细。其舌苔应是A 透明苔B 白干苔C 黄苔D 黄腻苔E 灰苔35、患者女,31 岁。3 年来怀孕 3 次,均不足 3 个月而流产,听力减退,带 下清稀,腰部酸痛,舌淡苔白,脉弱。其证候是A 肾气不固B 肾精不足C 肾阳虚D 中气下陷E 脾肾阳虚36、患者,女,26 岁,已

11、婚。胃脘痞满,不思饮食,频频泛恶,干呕,大便秘 结,舌红少津,脉细弱。其病机是A 脾阴不足B 胃阴不足C 胃燥津亏D 胃热炽盛E 肝胃不和37、患者,女,38 岁:眩晕,自汗;心悸,失眠,多梦,腹胀便溏,食少,体 倦,面色无华。其病理变化是A 水气凌心B 心肾不交C 肺脾气虚D 心脾两虚E 心肝血虚 38、患者,女,56 岁。咳喘 10 年,伴见胸闷心悸,咯痰清稀,声低乏力,面 白神疲,舌质淡白,脉弱。其证候是A 心肺气虚B 肺气虚C 寒邪客肺D 脾肺气虚E 肾不纳气 39、患者心悸怔忡,神识朦胧,困倦易睡,畏寒肢冷,肢面浮肿,下肢为甚 舌淡暗苔白滑,脉沉细微。其证候是A 痰湿困脾B 脾气虚弱

12、C 心肾阳衰D 脾肾阳虚E 以上均非 40、患者,男,65 岁。眩晕,耳鸣如蝉,健忘失眠,胁痛,腰膝酸痛,盗汗, 舌红少苔,脉细数。其证候是A 肾精不足B 肾阴虚C 肝阴虚D 肝肾阴虚E 肝阳上亢 41、患者平素性急易怒,时有胁胀,近日胁胀加重,伴食欲不振,食后腹胀 便溏,舌苔薄白,脉弦。其证候是A 脾气虚B 脾阳虚C 脾肾阳虚D 肝脾不调E 肝胃不和 42、患者,男,45;岁。心烦不寐,眩晕耳鸣健忘,腰酸梦遗,舌红少津,脉 细数。其病变所在脏腑为A 心B 肾C 肝D 心、肾E 肝、胃43、患者,男,40 岁。素有高血压病史,现眩晕耳鸣,面红头胀,腰膝酸软,失眠多梦,时有遗精或性欲亢进,舌红,

13、脉沉弦细。其病机是A 阴虚内热B 阴损及阳C 阴虚阳亢D 阳损及阴E 阴虚火旺44、患者,男,50 岁,咳喘 20 余年,现咳嗽痰少,口燥咽干,形体消瘦,腰膝酸软,颧红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其病机是A 肺气虚损B 肺阴虚亏C 肺肾阴虚D 肺肾气虚E 肾气虚衰45、患者,男,50 岁。咳嗽喘促呼多吸少,动则益甚,声低息微,腰膝酸软 舌淡,脉沉细两尺无力。其病机是A 肺气虚损B 肺阴虚亏C 肺肾气虚D 肺肾阴虚E 肾气虚衰答案:二、B1型题26、A27、E28、C29、E考点评析脏腑兼病辨证:心肾不交辨证以惊悸失眠、多梦遗精、腰膝酸软及伴见阴虚 症状为依据;心脾气血两虚辨证以心悸失眠、食少腹胀、

14、慢性出血,并伴见气 血亏虚的表现为要点;肝火犯肺辨证以咳嗽、咳血、胸胁灼痛、易怒,并伴见 实火内炽之象为依据;肝胃不和辨证以胸胁、胃脘胀痛或窜痛,呃逆嗳气为要 点;肝脾不调辨证以胸胁胀满、腹痛肠鸣、纳呆便溏为依据;心肺气虚辨证以 咳喘、心悸,并见气虚的表现为要点;脾肺气虚辨证以食少便溏,咳喘短气, 伴见气虚的表现为特点;肺肾气虚又称肾不纳气,以久病咳喘,呼多吸少,动 则益甚和伴有肺肾气虚的表现为依据;心肾阳虚辨证以心悸怔忡、肢体浮肿并 伴见虚寒之象为依据;脾肾阳虚辨证以泻利浮肿、腰腹冷痛,并伴见虚寒之象 为依据;心肝血虚辨证以神志、目、筋、爪甲失养之症伴见血虚之象为依据; 肝肾阴虚辨证以腰膝酸

15、软、胁痛、耳鸣遗精、眩晕,并见虚热之象为依据;肺 肾阴虚辨证以咳嗽少痰,腰膝酸软,遗精,并伴见虚热之象为依据;肝胆湿热 辨证以胁肋胀痛,厌食腹胀,身目发黄,阴部瘙痒及湿热内蕴征象为依据。三、A2型题1、C2、B3、A4、B5、A6、C7、C8 、 D9 、 B10 、 C11 、 A12 、 B13、C考点评析八纲辨证:1 表里:表证特点为新起发热,与恶寒并见,内部脏腑的症状不明显;里 证特征是无新起发热恶寒并见,内部脏腑的症状明显,有非表即里之说。鉴别 表里应审查寒热症状、内脏症状是否突出及舌脉。2 寒热:寒证特点是机体机能活动衰退;表现出具有冷、凉功能的证候; 热证特点是机体机能活动亢进,

16、表现出具有温热功能的证候。鉴别要点在于对 寒热的喜恶、口渴与否、面色的赤白、胸腹四肢的温凉、二便、舌脉。3 虚实:实证特点为邪盛正气未衰,邪正斗争剧烈,表现为有余、强烈、 积聚的特点;虚证反映正气不。足,邪气并不明显,证候较多,有“出者为 虚”、“缓者,为虚”的特点。4 阴阳:表热实为阳证;里寒虚为阴证。5 阴阳辨证: 阳虚证病机是体内阳气亏损,失却温煦、推动、蒸化、气化作用,畏寒肢 凉是主症;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自汗,小便清长,便溏,舌质淡白苔薄白,脉 沉细无力;阴虚证病机是津液精血等阴液亏少而无以制阳,滋润濡养作用减退, 表现为口干咽燥、潮热颧红、五心烦热、大便干结、小便短赤、盗汗,舌红少

17、津少苔,脉细数。 亡阴证病机是体液大量耗损,阴液严重匮乏而欲竭,表现为危重病人,汗 出如油,味咸而粘,身灼肢热,虚烦躁扰,恶热,渴饮,小便极少,面色赤, 唇舌干燥,脉细数疾;亡阳证病机是阳气极度衰微,表现为阳气欲脱,见于危 重病人,冷汗淋漓,汗质稀淡,神情淡漠,肌肤不温,四肢厥冷,呼吸气微, 面色苍白,舌淡润,脉微欲绝。6证候真假的辨证: 真热假寒病机是邪热内闭,阳气不能外达的阳盛格阴证,为热深厥亦深。内有真热,而外现某些假寒的症状,表现为四肢凉或厥冷,恶寒或寒战,神识 昏沉,面色紫暗,脉沉迟或细数似寒,但必高热,冷不过肘膝,胸腹灼热,口 臭息粗,口渴引饮,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而干,脉有力。真寒

18、假热病机是阳气 虚衰,阴寒内盛,虚阳外越,表现为自觉发热或欲揭衣被,面色泛红如妆,神 识烦扰不宁,口渴咽痛,脉浮大或数,似热,但必胸腹不热,下肢必厥冷,小 便清长或下利清谷,渴不多饮;舌淡,脉大而无根。 真实假虚:本质为实证反出现某些虚羸现象的证候,由于大积大聚,以致 经脉阻滞,气血不能畅达所致,表现为聚积在腹中,按之则痛,色红气粗,脉 来有力,甚或默默不欲语,肢体不欲动,或眩晕昏花,或泄泻不实,是大实有 羸状;真虚假实:本质为虚证反出现某些实盛现象的证候,表现为腹部胀满, 腹痛,似乎为实证,但是时胀而时有缓减,痛而喜按,纳食减少;疲乏无力, 舌胖嫩而苔润,脉细弱而无力。14、C15 、 B

19、考点评析1 身热烦渴提示为火热。2内燥为津液亏虚,肺、胃、大肠均喜润恶燥,故内燥最易伤及三脏;脾 喜燥恶湿;肾以真阴真阳的亏虚为主。3 火淫为六淫之一,属于实热证,所以出现壮热口渴、面红目赤、烦躁不 宁、舌质红绛,但不会脉象濡数,应为脉数有力,脉象濡主虚证、湿证,数主 热,脉象濡数为湿热外袭或阴虚阳浮之象。4恶寒发热为感受外邪,无汗为寒束肌表,头痛、身痛为寒邪阻遏卫阳, 喘咳为寒邪束肺,舌苔薄白主表主寒,脉浮为表,紧为寒。湿淫以困重、闷胀、 酸楚、腻浊为主;暑淫炎热升散,耗气伤津为主;风淫开泄,汗出恶风;燥淫 主要是干燥不润。5身重而痛,发热体倦,头胀且痛,为感冒外邪,伤暑、冒湿均可出现。 胸

20、闷,口不渴,小便清长,舌苔白滑,脉濡缓提示没有热伤津液。伤湿为湿邪 直中于里必有泄泻;中暑为暑闭心神必兼昏厥。 16、 A17、 C18A19 、 D20 、 B 21 、 A22、 B 考点评析津液辨证的病机与表现:痰为水液内停而凝聚成形的病理产物,稠粘,随气 机流窜全身,有多种临床表现:痰液贮肺、痰蒙心神、痰阻心脉、痰阻经络等; 饮为水液内停而凝聚成形的病理产物,较痰清稀,饮多停于局部,有寒饮停肺、 饮停心包、饮停胸胁、饮停胃肠等;水为肺脾肾功能失调,水液内停而凝聚成 形的病理产物,较饮更为清稀,流动性大,可以泛溢于肌肤,并可以随体位的 变动而改变,有阳水、阴水之分;体内津液不足,脏腑组织

21、官窍失却津液的滋 润濡养和充盈,分为伤津(津亏)和液脱(液耗),以于燥为主症。 23、 C 24、 D25、 E26、A27、 B28、A29、 D30、 D31、 B32、C33、 D34、A35、 A 考点评析1 心病辨证 心气虚辨证要点为心悸及气虚见症;心阳虚辨证要点为心悸怔忡,胸闷或 痛及阳虚见症;心阳虚脱辨证要点为心阳虚和亡阳的表现;心血虚辨证要点为 心悸、健忘、失眠及血虚见症;心阴虚辨证要点为悸烦不宁、失眠多梦及阴虚 见症、 心脉痹阻,以心悸怔忡、心胸憋闷疼痛为主症。瘀阻心脉的疼痛为刺痛, 伴见舌暗,瘀斑、点,脉细涩等瘀血内阻的症状;痰阻心脉的疼痛以闷痛为特 点,多见体胖痰多,身重

22、困倦等痰浊内盛的症状;寒凝心脉的疼痛以突然发作、 痛势剧烈、得温痛减,伴畏寒肢冷脉沉迟或沉紧等寒邪内盛的症状;气滞心脉 的疼痛以胀痛为特点,发作与精神因素有关,伴见胁胀、太息、脉弦等气滞症状。 痰蒙心神辨证要点为神志抑郁错乱和痰浊内盛见症;痰火扰神证辨证要点 为神志亢奋狂乱和痰火内盛的见症;心火亢盛证辨证要点为心烦失眠或神昏谵 语等神志症状及舌脉出现火热炽盛之象;瘀阻脑络证辨证要点为头痛、头晕及 瘀血证。2肺病辨证:肺气虚辨证以咳喘无力、吐痰清稀及气虚见症为特点;肺阴 虚辨证以干咳或痰少而粘和阴虚内热见症为特点;风寒犯肺辨证以咳嗽,痰液 清稀和风寒表证并见为特点;寒痰阻肺辨证以咳喘并见寒痰内盛

23、的表现为特点; 饮停胸胁辨证以胸胁胀闷疼痛,咳唾引痛为特点;风热犯肺辨证以咳嗽和风热 表证并见为要点;肺热炽盛以肺及肺系症状和里实热证并见为特点;痰热壅肺 辨证以咳喘、痰多色黄及里实热证并见为特点;燥邪犯肺辨证以肺及肺系症状 和干燥少津为特点;风水相搏辨证以骤起眼睑头面先肿,并兼卫表症状为要点。3脾病辨证:脾气虚辨证以食少、腹胀、便溏及气虚见症为特点;脾阳虚 辨证以脾失健运、消化机能减弱与虚寒之象并见为特点;脾虚气陷辨证以体弱 气坠、内脏下垂为辨证要点;脾不统血辨证以脾气虚证和出血表现为辨证要点; 湿热蕴脾辨证以脾胃运化功能障碍及湿热内蕴并见为辨证要点;寒湿困脾辨证 以脾胃运化功能障碍及寒湿内

24、盛并见为辨证要点。4肝病辨证:肝血虚辨证以筋脉、目、爪甲失于濡养的见症及血虚表现为 要点;肝阴虚辨证以头目、筋脉、肝络失于滋润的见症及阴虚内热的表现为特 点;肝郁气滞辨证以情志抑郁、胸胁或少腹胀痛或窜痛,或妇女月经失调等表 现为要点;肝火炽盛辨证以肝经循行部位上表现的实火炽盛症状为要点;肝阳 上亢辨证以头目眩晕、胀痛、头重脚轻、腰膝酸软等为要点;肝阳化风辨证以 平素有眩晕等肝阳上亢之状,又突见动风之象,或见卒然昏倒,半身不遂等症 为要点;热极生风辨证以高热兼见动风之象为要点;阴虚风动辨证以动风兼有 阴虚表现为特点;血虚生风辨证以动风兼有血虚表现为特点、寒滞肝脉辨证以 少腹、阴部、巅顶冷痛,脉弦

25、紧或沉紧为特点。5肾病五证的鉴别:肾阳虚辨证以性、生殖机能减退,伴见形寒肢冷、腰 膝酸冷等虚寒表现为特点;肾阴虚辨证以腰膝酸冷、眩晕耳鸣、遗精、月经不 调并伴见虚热之象为特点;肾精不足辨证以小儿生长发育迟缓、成人生殖机能 低下及早衰为要点;肾气不固辨证以精液、二便、经带、胎元不固为要点;肾 虚水泛辨证以水肿、腰以下为甚,并伴见虚寒症状为要点。36、B考点评析腑病辨证:胃气虚辨证以胃失和降和气虚见症为要点;胃阳虚辨证以胃失和 降和阳虚见症为要点;胃阴虚辨证以胃失和降和阴虚失润见症为要点;胃热炽 盛辨证以胃脘灼热疼痛及实火内炽见症为要点;寒饮停胃辨证以胃肠有水声, 脘腹胀满为要点;寒滞胃肠辨证以脘腹冷痛及实寒证见症为特点;食滞胃肠辨 证以脘腹胀满疼痛,呕吐酸腐食嗅为要点,并有伤食史;胃肠气滞辨证以脘腹 痞胀疼痛,走窜不定为主要见症;肠热腑实辨证以腹满硬疼、便秘及里热炽盛 为要点;肠道津亏辨证以大便燥结,难以排出及津亏失润见症为要点;肠道湿 热辨证以下痢或泄泻及湿热征象为依据;膀胱湿热辨证以尿频尿急、排尿灼痛 并伴见湿热征象为辨证依据;胆郁痰扰辨证以惊悸、失眠、眩晕、苔黄腻为特 点。37、 D38、A39、C40、D41、D42、D43、C44、C45、C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