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引导青年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216814340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5.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分类引导青年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分类引导青年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分类引导青年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分类引导青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类引导青年(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分类引导青年汇报范文大全 案例: 邢某,男,183年出生,XX省大学法学院法学专业202X届本科毕业生。在校期间成绩优秀,曾担任学生干部,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在保持优异成绩的同时注重培养各方面的能力。22年,他通过努力在第七届中国职业模特大赛XX省赛区荣获冠军。202X年毕业后,他怀揣着年轻的梦想与激情参加了自治区西部志愿者的招募,最终通过考试,作为一名西部志愿者在呼市赛罕区法院服务一年。在此期间,他的个人能力和工作热情得到了单位领导和同事的一致好评。20X年他又主动联系学校,积极报名参加了自治区“村官”考试,以较强的综合素质脱颖而出,担任呼和浩特土左旗白庙子乡刘家营村主任助理。从政是

2、他自小的梦想,用行动来为人民办事是他最终的目标。于是,在这期间他便开始了边准备公务员考试边做村主任助理的生活。“村官计划”一年期满后,他又于02X年参加了自治区选调生考试,被录取。 引导目标: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基层就业观 关键点。大学生普遍认为基层就业与个人、家庭和社会的期望值相距甚远,而且条件艰苦、信息闭塞,跟大城市相比缺少广阔的发展前景,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个人能力的发挥。 其基本逻辑: 1去大城市发展是个人成功的标志,符合社会世俗的评价和父母的期望。 2.基层条件艰苦,基础设施较差,医疗、教育水平落后于大城市。 3.基层机会少,留在基层没有发展潜力。 4.到基层去是“大材小用”,不利于个

3、人能力的发挥。 针对关键点的具体引导思路: 1.转变观念,选择基层更易取得成功 目前仍有相当数量的毕业生认为去大城市发展是个人成功的标志,符合社会世俗的评价和父母的期望。具体表现为一些农村的毕业生,他们想通过上大学这条捷径,改变原有的父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状态,而不想再回到原来的穷乡僻壤,认为成功就是能在大城市当白领。而一些城市的毕业生,他们早就己经熟悉了城市的生活,患着“城市依赖症”。而且这种“依赖症”很早就已有之,在城市就不了业就转去考研,或者低工资就业也不肯去基层。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衡量一个人成功的标准是个人价值的最大发挥与社会价值的有机统 一。成功与城市、基层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4、。毕业生在基层踏实工作取得业绩要比在大城市一无所成更有成就感。 现在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通过自身经历证明了当年去基层就业的选择是正确的,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例如:X省大学原人文学院(现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旅游管理专业202X届本科毕业生吕晨光。毕业前曾在新华人寿X省分公司实习,成绩优秀拟被录用,但他毕业后毅然选择到基层工作,22年8月作为组织部选调生奔赴呼伦贝尔。现任XX省党委统战部秘书。 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任职,不仅会促进自我价值的实现,更符合 社会价值的要求。从长远看,毕业生选择基层更易取得成功。 2西部开发战略深入实施,基层状况不断改善 有些毕业生认为基层社会保障与工作环境等各方面条件与大

5、城市相比有较大差距,基层工作艰苦。首先,所谓的艰苦,都是相对来说的,在城市就不苦了吗。不但苦,而且还可能面临入不敷出、为了肚子和房子而发愁的局面。而在基层,情况就宽松了许多。 我们承认,基层总体上的生活条件与大城市存在一定的差距。但近年来,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国家逐渐加大了对基层建设的投入力度。在西部大开发即将继续推进的10年中,基层的各项基础设施也随之不断完善,许多基层已经一改从前艰苦落后的面貌。国家实行的农村医疗保障体制和九年义务教育促进了基层、农村的医疗和教育水平的提高。谈到大家最关心的待遇问题,在基层工作国,家给予一定的生活补贴,与城市持平甚至高于城市。而且相对于大城市“亚健康”、“

6、城市病”而言,基层人口较少、开发较晚,因而城市污染小、有利于健康,更适合居住。 就业优惠政策,使大学生在基层发展机会更多由于国家建设的需要,国家对基层的建设和发展给予了高度的重视,许多大政方针都逐渐倾向于基层。具体针对大学生就业问题,国家提出“三支一扶”“村官计划”“西部计划”“特岗教师”“民生工程”等一系列优惠政策。 根据XX省近期出台的政策,凡是到农牧区基层单位、城市社区从事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工作的高校毕业生,将获得薪酬或生活补 贴,并依照国家规定办理有关的社会保险。如果属公益性岗位,还将获得社会保险补贴和公益性岗位补贴。同时,凡是到旗县以下农牧区基层单位就业且履行一定期限的高校毕业生,以

7、及应征入伍的高校毕业生,将相应地享受学费、助学贷款代偿政策。此外,XX省还规定具有基层工作经历或参加基层服务项目期满的高校毕业生,报考行政事业单位岗位、研究生时也将优先录取。 在基层工作两三年之后,考公务员的机会也比应届毕业生多。锻炼自己的同时,为农村做出了贡献,何乐而不为。和大城市相比,基层的高学历人才并不是很多,容易被重视,承担的工作责任大,锻炼机会多,崭露头角相对比较容易。大学生想施展自己的才能应该选择基层,这里机会多、上升空间最大。 4基层空间广阔,大学生能力和自身价值能充分发挥 要正确地认识自己,给自己一个正确的定位。目前毕业生不愿去基层很大程度上受到毕业生自身观念的影响。很多毕业生

8、认为到基层去是“大材小用”。因此,他们认为到基层去就业是屈就,需要他们放低姿态。 现如今,就业难就业压力大的问题屡见不鲜,实际上这只是就一线二线城市而言。大城市的人口容量已经接近饱和,就业、生活压力大,基层更适合发展。毕业生千军万马涌向城市的结果,是有的毕业生开出了“零起薪”的价码,有的为了解决户口而不惜放弃专业,还有的走上了并不适合自己的岗位。与之相对应的农村和基层,却表现出对人才的渴盼与热心。 基层有广阔的天地,没有条条框框的约束,只要有想法,有干劲,就可以大胆地放开手脚去做。基层,民风淳朴、工作务实,易于养成个人良好的工作作风,磨砺自己的意志。随着整个社会信息网络的飞速发展,基层接收信息

9、程度与大城市相比是一样的。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反哺农村,他们立足农村,深入基层,用知识、活力和观念,在服务基层中,发挥自我能力,找到了自己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 引导路径、媒介:宣传与实践相结合 1.宣传方面包括举办国家对基层就业的政策宣讲,邀请基层就业的成功典型做报告,利用网络、报刊、短信平台等多种媒介让广大学生了解相关政策并与相关人士面对面交流。 2.实践活动包括与当地各级政府组织沟通交流,组织广大学生到基层去实践,实地了解基层的情况。内容总结(1)分类引导青年汇报范文大全 案例: 邢某,男,19年出生,XX省大学法学院法学专业22X届本科毕业生(2)引导目标: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基层就业观 关键点(3)其基本逻辑: 1.去大城市发展是个人成功的标志,符合社会世俗的评价和父母的期望()衡量一个人成功的标准是个人价值的最大发挥与社会价值的有机统 一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