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的平仄规律

上传人:daj****de 文档编号:216668084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50.7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起名的平仄规律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起名的平仄规律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起名的平仄规律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资源描述:

《起名的平仄规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起名的平仄规律(4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起名的平仄规律第一篇:起名的平仄规律起名本身也是一门艺术。在交际场合里,一个高雅而又响亮的名字很容易引人 注目。因此,尽管名字本身只是一种符号,人们在命名时,还是煞费苦心地反复 推敲,希 望得到一个与众不同的名字。其结果,有的人心满意足,他有的人不 得不终生遗憾。那么,命名是否有规律可循呢?能否找到一种或几种途径,使人 们在命名时,能 防止漫无目标地乱撞呢?我们认为,命名是有规律可循的。许 多人之所以得不到满意的命名,主要原因主就是违背了谈命名的规律。仅仅从消 极的角度注意命名的规 律,显然是不够的,还要寻找积极途径到达自己的目的。名字是否响亮,是否悦耳顺口,起主要作用的声调,这一点往往为命名

2、者所忽 略。汉语是有声调的。近体诗和词曲所讲究的平仄,正是利用声调的错落不致, 以求得音乐般的旋律。姓名尽管只有几个字,声调的作用却不容无视。 汉语共 有四个声调,即:阴平,d阳平,d上声,0去声,d那么我国的姓氏从声调分,也可分四类:1阴平类。如:张孙 丁 薛 温 奚 沙 柯 刁 方 金 衣 安 包 申 周 江 宫 高 郭 曾 甘 朱 崔 2阳平类。 如:刘 陈 王 杨 石 余 冯 于 吴 邢 门 柴 姚 胡 徐 袁 常 曹 乔 彭 黄 韩 裴齐3声类。如:李 董 孔 古 史 左 武 许 贾 巩 郝 吕 米 马 蒋 纪 阚 柳 鲁 沈 伍 展 海 冷4去声类。如:赵陆 邓 万 宋 杜 步 孟

3、 夏 毕 贺 廖 慕郑尚付盖范聂费谢魏贝叶姓氏有声调的差异,它们对名的声调自然也就有不同的要求。以下我们分单名 和双名加以考察。单名只有一个字。每个姓氏都有四种声调组合形式。A、阴-阴型。例如:张飞江东朱熹方舟艾青沙金B、阴-阳型。例 如:丁玲丘弘甘宁安然周瑜姜渔C、阴-上型。例如:包拯干宝辛 勉秋瑾翁谷邹鲁D、阴-去型。例如:崔岳曾震班固高旭庄肃郭 亮上棕四种类型的声音都比较和谐,说明阴平类的姓氏具有较强的组合能力。 四种类型相比较,D类阴一去型稍微逊色。这种类型适合使用编辑部响亮的字眼 儿。倘假设追求儒雅细腻的风格,一般不要使用阴一去型。 2阴平类。阳平类的姓氏有以下四种组合形式:A、阳-

4、阴型。例如:于谦刘苍毛享曹丕余熙田间B、阳-阳型。例 如:石雄岑彭吴良何群服虔杨亭C、阳-上型。例如:文丑冯允黄 侃程鼎卢勇蓝理D、阳-去型。例如:韩愈佟岱侯翼陈毅袁镇雷 度上棕四种类型中,A、C、D三种是理想的组合,B类阳一阳型就不那么顺口, 缺乏一气呵成的整体感。人们在称呼时,常常不自觉地改变了姓氏的调值,听上 去像是阴平。古代平声无阴阳之分,因而古人姓名中此类型实际上同阴一阴型无 别。阴平类的姓氏最好选用A、C、D三型。3上声类。上声类的姓氏有以下四种组合形式:A、上-阴型。例如:古心左思冷曦武英马超耿光B、上-阳型。例 如:李白葛洪管宁阚泽伍乔褚渊C、上-上型。例如:孔武史谨柳 永展喜

5、董朴柏古D、上-上型。例如:贾谊鲁肃吕布许慎海瑞沈 固上述四种类型中,A、B、D三种是理想的组合,C类上一上型不顺口,称呼时 一般要使姓氏异化为阳平。这样,柳永听起来便成了刘泳,柏古听起来便 成了白古。与其认人改了姓氏,不如命名时避开上声字。 4去声类。去声类的姓氏以下四种组合形式:A、去-阴型。例如:岳飞宋江孟轲段规范增卫青B、去-阳型。例 如:贺龙夏霖万言赵云郑玄陆游C、去-上型。例如:杜甫尚野项 羽叶挺邓鲁路楷D、去-去型。例如:贝泰季布郁浩廖立杜厚魏 照上述四种类型中,A、B、C三种是理想的组合,D类去一去型读起来给人吃车 的感觉。称呼时一般要改变调值。去声类的姓氏命名时,最好不要选用

6、去声字。单名的声调容易掌握,双名多了一个字,声调问题相应也复杂一些。双名加姓 氏,共三个字,每个姓氏均有16种声调组合形式。 1阴平类。阴平类的姓氏有以下16种组合形式:A、阴-阴-阴型。例如:周嘉缃江东之汪叔詹孙希朱殷开山郗僧施B、阴 -阴-阳型。例如:师安石郭松林舒知雄周恩来方秋白关开培C、阴-阴-上 型。例如:汤光启孙星衍丁飞举方千里诸匡鼎朱光普D、阴-阴-去型。例 如:詹天佑孙枝蔚乌斯道崔公度薛天定章金牧E、阴-阳-阴型。例如:曾 原一施尔宽朱元璋 丘禾嘉 苏奎章丁文江F、阴-阳-阳型。例如:章学诚 詹 尔达甘惟寅高迎祥温庭筠钟人杰G、阴-阳-上型。例如:勾文鼎申无宇姜 柔远段闻礼张吾

7、瑾丘逢甲H、阴-阳-去型。例如:崔如岳诸弘道戚人镜商 承祚臧尔令张从正I、阴-上-阴型。例如:康乃心屈可伸钟子期司九经周 汝登 萧省身J、阴-上-上型。例如:朱隐老周铁虎 孙子昶 宫守礼 庄有可 萧 永藻K、阴-上-阳型。例如:邹守愚渊有为朱买臣章炳麟张友渔康伟然L、 阴-上-去型。例如:萧子岳朱百度支可大张我正江有诰方以智M、阴-去- 阳型。例如:张假设虚 邹汉章曾万中甘梦英 龚自珍 章士钊N、阴-去-阳型。 例如:丘必明雍乐成 柯梦得申湛然 甄立言苏光熊O、阴-去-上型。例如: 包万有湛假设水安致远戈尚友温大雅欧敬竹P、阴-去-去型。例如:郭沫 假设 薛万备 丁善庆 刁士敬 汪道贯 辛庆忌

8、上述16种组合形式中,比较理想的是E、H、J、K、M、N八种。它们共同的 特点是声调富于变化,读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内中尤以E、J、N三种为 佳。 它们都是以阴平起头,以阴平收尾,首尾照应,十分和谐。B、C、D、F、G五种, 前四种两阴或两阳联缀、读起来不那么顺口。A是三个阴平联缀,没有变 化, 显得十分呆板拘谨,阴平类的姓氏应注意防止这种组合。O和P由于两上和两去 相联缀,读起来拗口,听起来别扭,也是不可采用的组合。汉语的双音词有个特 点,友、永都变成阳平。利用汉语这个特点,L类的组合有时也可彩,条件 就是名字要取现成的双音词,或者名字联缀成义,成为一个词组。如周铁 虎,铁虎是个偏正词组,

9、读时自然由阴一上一上变成阴-阳上。 2阳平类。 阳平类的姓氏有以下16种组合形式。A、阳-阳-阴型。例如:黄庭坚卓尔康 来集之 石达开 陈潭秋 吉鸿昌B、阳 -阳-阳型。例如:王得臣皮龙荣余时言房玄龄徐文华何国材C、阳-阳-上 型。例如:狄明远 洪岩虎 胡承琪韦云起 原伯鲁 唐庭楷D、阳-阳-去型。例 如:陈独秀刑云路 仇时济 徐霞客 文廷式 倪文蔚E、阳-阴-阴类。例如:裴 松之房知温林公一祁班孙胡山宾袁天纲F、阳-阴-阳类。例如:王安石屠 湘灵雷光霆蒲松龄陈彭年钱三强G、阳-阴-上类。例如:隆光祖丌之伟颜 师古程千里刘知几白日可H、阳-阴-去类。例如:石天柱侯方域黄遵宪白 居易王之焕 承天

10、秀J、阳-上-阴类。例如:晃补之 成始终 黄孔昭徐海东刘 野夫程咬金K、阳-上-阳类。例如:曹雪芹秦九韶田有年杨虎城冯子材洪 起元L、阳-上-上类。例如:王子武佟养甲吴可几和有礼杨守址何挺颖M、 阳-上-去类。例如:全祖望 毛羽健 何有志曹勇义 梅鼎祚 陈友定N、阳-去- 阴类。例如:龙太初王念孙皮日休罗贯中刘志丹闻一多O、阳-去-阳类。 例如:卢照邻 秦再雄 童日铭 陈少涛 谭嗣同洪秀全P、阳-去-上类。例如: 韦岳子姚梦午邢抱朴席上锦袁尚统杨靖宇Q、阳-去-去类。例如:俞正燮余 克济 吴必大 韩仲孝 唐际盛 时立爱上述16种组合形式中,最正确的组合是F阳-阴-阳、G阳-阴-上、H 邙日-阴

11、-去、J邙日-上-阴、K阳-上-阳、N阳-阳-阴、O阳-去- 阳、阳-去-上八种。其次是A阳-阳-阴、D阳-阳-去、C阳-阳- 上、E阳-阴-阴、M阳-上-去五种。这五种组合虽然不及上面八种的 音美,只要在选定上下点功夫,也可以得到良好的审美效果B阳-阳-阳、L 阳-上-上、Q阳-去-去三种不宜采 用。但L阳-上-上如能利用汉语 的音变规律,也不妨使用。 3上声类。上声类的姓氏有以下16种组合形式:A、上-上-阴类。例如:许乃钊伍典章吕景初李左车马孔英掌禹锡B、上 -上-阳类。例如:孔颖达沈友琴阮美成浦起龙耿守直沈野云C、上-上-上 类。例如:史可法李以笃许乃普汝可起葛守礼史显祖D、上-上-去

12、类。例 如:孔广翼 沈甲秀 许法慎 李秉彝贾履上 蒋羽化E、上-阴-阴类。例如:武 三思祖冲一卜天生马师班展庄叔耿昌期F、上-阴-阳类。例如:虎坤元马 之纯贾思勰沈冰壶武攸宁尹耕云G、上-阴-上类。例如:左光斗李商陷郝 天挺李公朴沈君理冼星海H、上-阴-去类。例如:吕公弼左匡政李三畏种 师道葛师旦孔思晦J、上-阳-阴类。例如:柳同春葛云飞李时珍党怀英孔 云章龚霆松K、上-阳-阳类。例如:储良材种云龙柳玄达李行言楚执柔马 连良L、上-阳-上类。例如:古其品史维堡猛如虎许鸣运党崇雅沈明远M、 上-阳-去类。例如:伍维寿祖良壁郝奇遇马怀素莉宏毅李玄霸N、上-去- 阴类。例如:冷寿光吕步舒 李奉先 米

13、万钟 褚少孙 苟日新O、上-去-阳类。 例如:古道行卜大同庾自直 李自成 祖秀实 耿静如P、上-去-上类。例如: 柏立本史光斗伍正己董必武许赤虎葛万里Q、上-去-去类。例如:孔尚任耿 定力李道泰 沈用济钮树玉 贾汉复上述16种组合形式中,E上-阴-阴、F上-阴-阳、G上-阴-上、H 上-阴-去、J上-阳-阴、M上-阳-去、N上-去-阴、O上-去- 阳、P上-去-上九种理想的组合。K上-阳-阳和L上-阳-上也可采 用,但效果显然要逊色。A上-上-阴、B上-上-阳、C上-上-上、D 上-上-去四种均出现上声字联缀的现象,Q上-去-去那么是去声字联缀, 读起来非常拗口,因此,上声类的姓氏应避开这五种

14、组合形式。4去声类。去声类的姓氏有以下16种组合形式:A、去-去-阴型。例如:杜幼安路振飞郑介夫冒致中范仲淹扈再兴B、去 -去-阳型。例如:孟浩然豆代田邵晋涵祝万龄卞立言项梦原C、去-去-上 型。例如:夏尚朴鲍作雨郑至果孟化鲤叶孟鼎杜易简D、去-去-去型。例 如:宋聚业 富大用 毕再遇 万正色 霍去病 范日进E、去-阴-阴型。例如:靳 东发沐天波夏金标赵冬曦谢东山杜叔高F、去-阴-阳型。例如:骆宾王郁 松年万斯同桂中行贡修龄冀邦直G、去-阴-上型。例如:大公鼎叶方蔼赵 先雅郑思永缪钟理蔡方炳H、去-阴-去型。例如:段公路贡师道赵匡胤魏 昭亮赖天赋 谢三秀 J. 去-阳-阴型。例如:邵伯温范王孙

15、 夏执中廖莹中 兵 伯川郑成功K、去-阳-阳型。例如:慎从吉但存学祝弘奇盖文达夏时行贯 去石L、去-阳-上型。例如:杜鹏举 费扬古 郑元斗 霍元甲邵文炳 顾炎武M、 去-阳-去型。例如:单雄信范成大谢灵运杜如晦尉长命解一贯N、去-上- 阴型。例如:陆九渊郑朴翁宋景诗恽本初慰古真赵卯发0、去-上-阳型。 例如:杜审言 顾野王 蔡紫琼 宋汝为 邓演达向警予P、去-上-上型。例如: 祝可久 范祖禹项守礼尚可喜 郑以伟 毕祖朽Q、去-上-去型。例如:晏几道 厉 汝进傅启让 抱老寿叶永秀 项笃寿上述16种组合形式中,E去-阴-阴、F去-阴-阳、G去-阴-上、H去-阴-去、J去-阳-阴、L去-阳-上、M去

16、-阳-去、N去-上- 阴、O去-上-阳、Q去-上-去十种系最正确组合。A去-去-阴、B去-去-阳、C去-去-上、D去-去-去四种组合均出现声联缀的现象, K去-阳-阳和P去-上-上分别为阳平联缀和上声联缀,读起来都不顺口, 去声类的姓氏应予以回避。姓名的声调问题看起来很复杂,如果抓住规律,内中并没有什么奥秘。对于每 个姓氏来说,可选择的声调组合只有十几种。命名时,把准备用的字放进组合加 以推敲,使字的选择同声调组合的选择有面地结合起来,形美、音美、意美三者 兼顾,这是一项并不复杂的工作。究竟选择啊一种组合好呢?这是难以事先规定的。声调的组合并非孤立的现 象,它同字形的组合和字意的组合有着密切的

17、关系,不能割裂开来。我们这里谈的声调组合形式,是以普通话为标准的。各方言区的命名,还有可 能受到方音的影响。这样就可能产生一个矛盾,那就是有的姓名用普通话读不顺 口,而用方言读那么很顺口,另有些姓名用普通话读顺口,而用方言读那么不顺 口。这个矛盾应该如何处理呢?我们认为,应当以普通话为标准。当然,如果能 找到一种方案,使普通话和本方言不会产生矛盾,那就更好了。 第二篇:古诗平仄规律 古诗词的平仄规律平仄,是中国诗词中用字的声调。平指平直,仄指曲折。根据隋朝至宋朝时期 修订的韵书,如切韵、广韵以及使用最广泛的平水韵等,中古汉语 有四种声调,称为平、上、去、入。除了平声,其余三种声调有上下的变化,

18、故 统称为仄声。诗词中平仄的运用有一定格式,称为格律。平声和仄声,代指由平 仄构成的诗文的韵律。平仄是四声二元化的尝试。四声是古代汉语的四种声调。 所谓声调,指语音的上下、升降、长短。平仄是在四声根底上,用不完全归纳法 归纳出来的,平指平直,仄指曲折。上声,去声,入声为仄,剩下了的是平声。普通话入声消失,入声归入仄声中的上去两声和平声中的阴平、阳平,这导致 用普通话判别诗词平仄会有错误。一、近体诗的一般规律首先看看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全首

19、八句,共分为四联。第一、二句称为首联,第二、三句为颔联,第五、六句为颈联,第七、八句为尾联。每联中的第一句叫出句,第二句叫对句。这首诗的平仄格式 为:ooo”,。厶oooo,。厶 goo。”,。厶格式中“o表示平声字,“表示仄声字,“表示本应是平声字而 改用了仄声字,通常称为“盘音字,“表示为本应是仄声字改用了平声字, 通常称为“赞音字。盘音和赞音字都属于平仄可通用的字。“表示是韵脚 字。因近体诗必须压平声韵,所以就不标出仄声韵的符号了。从上例可以找出一些规律来,即每句中各自的平仄关系为双音交替,也就是每 两个“平音字或每两个“仄音字交替;每联中出句与对句之间的平仄关系为 相反的,这一规律称作

20、“对,如不符合这一规律便叫做“失对;相邻两联之 间的平仄关系是下联出句前四字与上联对句的前四字平仄相同,后三字将顺序颠 倒,称之为“粘,如不符合这一规律称之为“失粘。这些粘对关系可将诗中 的平仄声调进行调配,使之吟读时有起伏感,有回环感。总之,从这首诗我们可 以归纳出如下几条:1、平仄在本句中是交替的。2、平仄在本联内是相反的。3、平仄在下联出句与上联对句之间是相粘的。4、凡偶句最后一字必须是平声字,且为韵字。二、律诗的平仄格式一七言律诗七言律诗一般有四种格式,即第一句的格式。记住第一句的格式,以下只要按照粘对的关系就可以将全诗的平仄格式写出来了。那么哪四种格式呢?1平起首句入韵式这是指第一句

21、第一个字为平声字,第一句的最后一字为平声押韵,具体格式如下:因最后两字为两个平声字,也叫平平脚2平起首句不入韵式这是指第一句第一个字为平声字,第一句的最后一字为仄声字不押韵,具体格式如下:oooo因最后两个字为平仄,也叫平仄脚。3仄起首句入韵式这是指第一句第一个字为仄声字,第一句的最后一字为平声字押韵,具体格式如下:因最后两个字为仄平,也叫仄平脚。4仄起首句不入韵式这是指第一句第一个字为仄声字,第一句的最后一字为仄声字不押韵,具体格式如下: ooo”因最后两个字为仄仄,也叫仄仄脚。古诗平仄规律2下面举诗为例: 第1种格式平起首句入韵式刘长卿寄友人新年草色远凄凄,oo*久客将归失路蹊。 暮雨不知

22、涢口处, ooo春风只到穆陵西。oooo城孤尽日空花落,oo三户无人白乌啼。ooo君在江南相忆否, ooo门前五柳几枝低。第2种格式平起首句不入韵式白居易城上夜宴 oooo留春不住登城望,oo惜夜相将秉烛游。oo风月万家河两岸, ooo笙歌一曲郡西楼。oooo诗听越客吟何苦, oo酒被吴娃劝不休。ooo从道人生都是梦, oo梦中欢笑亦胜愁。第3种格式仄起首句入韵式刘禹锡西塞山怀古oo王浚楼船下益州,ooo金陵王气黯然收。oooo千寻铁索沉江底, 。一片降幡出石头。oo人世几会伤往事, ooo山形依旧枕寒流。oooo今逢四海为家日, oo故垒萧萧芦荻秋。第4种格式仄起首句不入韵式杜甫阁夜 ooo

23、岁暮阴阳催短景, ooo天涯霜雪霁寒霄。 ooo五更鼓角声悲壮,OO三峡星河影动摇。 ooo野哭千家闻战伐,OOO夷歌数处起渔樵。 OOO卧龙跃马终黄土,OO人事音书漫寂寥。七言律诗以首句起韵为正规格式,因而在这四种格式中,1和3为最根 本的格式,2是把1的首句后三字进行顺序颠倒,即将1的“仄平平 改为“平平仄,其余不变。4是将3的首句后三字顺序颠倒,即“仄仄 平改为“平仄仄,其余也没变化。以上是七言律诗的四种平仄格式,写律诗时可根据此规律进行创作。当然还有 一些手法将在后面谈到。古诗词的平仄规律3二五言律诗五言律诗比七言律诗的每句少两个字,也就是把七言律诗每句的前两个字去 掉,就成了五言律诗

24、,所以,五言律诗也是和七言律诗一样有四种格式。以诗为 例:第1种格式平起首句入韵式刘禹锡闻新蝉OO蝉声未发前,O已自感流年。 OO一入凄凉耳,OO如闻断续弦。OOO晴清依露叶,O晚急畏霞天。OO何事秋卿咏,OO逢时亦悄然。第2种格式平起首句不入韵式李白送友人OOO青山横北郭,O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oo孤蓬万里征。OOO浮云游子意,O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ooo萧萧班马鸣。第3种格式仄起首句入韵式王维送李使节 o万壑树参天, oo千山响杜鹃。oo山中一夜雨,o树杪万重泉。 oo汉女输槿室, oo巴人讼芋田。ooo文翁翻教授,o不敢倚先贤。第4种格式仄起首句不入韵式杜甫春望 oo国破山河在

25、,oo城春草木深。 oo感时花溅泪,o恨别鸟惊心。oo烽火连三月,oo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 o浑欲不胜簪。五言律诗是以首句不入韵为正规格式,所以第2种和第4种格式为最根 本格式。古诗词的平仄规律4三、绝句的平仄格式一七言绝句绝句是每首四句,也就是律诗的一半,同样也分为四种格式,其实就是律诗的 每一种格式的前半首。1平起首句入韵式李白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OO千里江陵一日还。 ooo两岸猿声啼不住,OOO轻舟已过万重山。2平起首句不入韵式窦巩南游感兴OOOO伤心欲问当时事,OO惟见江流去不回。OOO日暮东风春草绿,OO鹧鸪飞上越王台。3仄起首句入韵式张继枫桥夜泊OO月落乌啼霜满天,OOO

26、江枫渔火对愁眠。OOOO姑苏城外寒山寺,OO夜半钟声到客船。4仄起首句不入韵式王维忆山东兄弟 OO独在异乡为异客, OO每逢佳节倍思亲。OOOO遥知兄弟登高处,OO遍插茱萸少一人。二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相同,也是律诗的前半首。1平起首句入韵式李嘉祐白鹭OO江南渌水多,O顾影逗轻波。 OO落日秦云里,OO山高奈假设何。2平起首句不入韵式李贺莫种树OO园中莫种树, O种树四时愁。oo*独睡南床日,oo今秋似去秋。3仄起首句入韵式王安石梅花 o墙角数枝梅,oo凌寒单独开。遥知不是雪,o为有暗香来。4仄起首句不入韵式王维相思oo红豆生南国,oo春来发几枝? oo愿君多采撷,o此物最相思。古诗词的平仄规律

27、5四、近体诗平仄的一些讲究一避孤平所谓“孤平就是指在平收的句子里,除了韵脚外,只有一个平声字。如七言 诗中将“仄仄平平仄仄平句式改为“仄仄仄平仄仄平句式,很显然,由于第 三字本应是平声字而由于在作诗时用了仄声字,使得整个句子除韵脚外,只剩下 一个平声字,这就是犯了“孤平的毛病。所以,在这样的句子里,第三字就不 能用盘声字而是必须用平声字。同理,在五言诗的“平平仄仄平句式里,也不 能写成“仄平仄仄平,这也犯“孤平。如果因为创作的需要,七言的第三字, 五言的第一字必须用仄声字,就必须在七言的第五字或五言的第三字想法补救。 “孤平是诗家的大忌,切记要注意。在仄收的句子里,全句即使只剩下一个平声字也不

28、算犯“孤平,只算是一个 “拗句,也就是不规整的句子。二一三五不管,二四六清楚 “一三五不管,二四六清楚是近体诗的平仄口诀,是对七言诗说的。意思是第 一字,第三字,第五字可以不管平仄,随意使用,而第二字,第四字,第六字那 么必须按照声律规定的规那么,该平声的不能用仄声,该仄声的不能用平声。由 此可知,在五言诗里面,就是“一三不管,二四清楚。这一口诀对初学写诗的人来说,确实很方便,但是并不能全面概括,但是像前 面说的关于犯“孤平的问题时,就是七言的第三字和五言的第一字,这就不能 随便用了,而是要注意不能犯“孤平。三拗救从广义上来讲,但凡不符合平仄规律的字都叫做“拗字,但在近体诗中那些 不管平仄的字

29、,就不能算是“拗字了。只有在二四六清楚而不清楚时,一三五 不能不管而不管了的字才算真正的“拗字。如果出现拗字,就必须进行补救, 救过来以后就不算毛病了。拗救的方法一般有三种。1本句自救七言诗的第三字拗,第五字救。如“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苏 轼新城道中中,本应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但是对句 中第三字用了仄声字“自,那么第五字就必须改用平声字“沙,就成了“仄 仄仄平平仄平,起到了自救的作用。需要说明的是,此句中第一字本应是仄声 而用了一个平声字“溪,因其位置不重要,所以第五字必须进行自救。五言诗中第一字拗那么第三字救。如“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李白送 友人中,本应是“仄仄平

30、平仄,平平仄仄平,但出句中第一字用了平声字 “挥,那么第三字就要用一仄声字“自进行自救,变成“平仄仄平仄。 2 对句相救七言诗出句的第三字该用平声字而用了仄声字,对句的第三字就将该用仄声字 而改用平声字。如“见买假设耶溪水剑,明朝归去事猿公李贺南园中, 本应是“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出句的第三字用了仄声字“假设, 对句中第三字就改用平声字“归进行对救。同理,七言诗出句的第五字该用平 声字而用了仄声字,对句的第五字就该用仄声字而改用平声字。如“身无拘束起 前晚,路足交亲行自迟刘禹锡答白宾客中,本应是“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出句中第五字本应平声字而用了一个仄声字“起,对句中

31、第五字那么必须用一平声字“行进行对救。五言诗第一字该用平声字而用了仄声字,对句的第一字就该用仄声字而改用平 声字。如“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李白秋浦歌中,本应是“平平平 仄仄,仄仄仄平平,出句的第一字用了仄声字“不,对句中第一字就改用平 声字“何进行对救。五言诗第三字该用平声字而用了仄声字,对句的第三字就 该用仄声字而改用平声字。如“促织甚微细,哀音何动人杜甫促织中, 本应是“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出句的第三字用了仄声字“甚,对句中 第三字就改用平声字“何进行对救。需要说明的是,对句相救都是仄拗平救,而没有平拗仄救的,因为如果平拗仄 救就容易犯孤平。3既本句自救又对句相救再看前面曾举过的例子

32、:“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中,出句的 第五字本该用平声字而用了仄声字“竹,对句的第三字本该用平声字而用了仄 声字“自,在对句中第五字“沙就既自救了本句的第三字,又相救了出句的 第五字,这就是一字两救。古诗词的平仄规律6古体诗的平仄规律古体诗的平仄要求不像近体诗那样严格,特别是汉魏六朝及以前,其平仄几乎 是毫无约束,完全自由的。但自唐以后,有些诗人在写古体诗时为了有意防止律 句,反而为古体诗的平仄造成了许多特点。但也有人受近体诗的影响,在写古体 诗时成心掺进一定的律句,就形成了有别于古体诗的“入律古风的风格。古体诗每句的最后三字称为三字尾。就三字尾而言,常见的平仄类型有平平平、 平仄平、

33、仄平仄、仄仄仄四种类型。在平脚的句子里,五古第三字,七古第五字 以用平声为原那么,仄脚的句子里,五古第三字,七古第五字以用仄声为原那么。 下面以五古为例,分别看一下这四种类型的具体情况。一、平平平,也称为三平调这是古体诗的专用形式,用得最多,一般分为四类。一仄仄平平平如:“欲取鸣琴弹孟浩然怀辛大。二平仄平平平王维渭川田家李白月下独酌 李白下终南山 。 常建宿王昌龄隐居 崔颢古游侠 邱为寻西山隐者 孟浩然宿叶师山房如:“穷巷牛羊归王 三仄平平平平 如:“醒时同交欢 四平平平平平 如:“长歌吟松风二、平仄平 这种形式也是分为四种 一平平平仄平 如:“清光犹为君 二仄平平仄平 如:“草深狐兔肥 三仄

34、仄平仄平 如:“草色新雨中 四平仄平仄平 如:“松月生夜凉三、仄平仄 这种形式也是分为四种。一平平仄平仄 如:“心随雁飞灭二仄平仄平仄 如:“况之异乡别三仄仄仄平仄 如:“竹露滴清响四平仄仄平仄 如:“衣上灞陵雨四、仄仄仄 这种形式也是分为四种。孟浩然秋登兰山王昌龄行子苦孟浩然怀辛大 韦应物长安遇冯著一平平仄仄仄如:“登临出世界岑参登慈恩寺浮图二仄平仄仄仄如:“十觞亦不醉杜甫赠卫八处士三仄仄仄仄仄如:“幼为长所育韦应物送杨氏女四平仄仄仄仄如:“舟楫恐失坠杜甫梦李白古诗词的平仄规律7七古的平仄规律和五古的平仄规律相同,也是有四种形式,不过由于七古比五 古多两个字,变化样式也就要更多一些,这里就不

35、再多述了。入律古风在平仄方面有别于一般古体诗,诗人在写作时尽量多用律句,因而相 近于律诗的平仄格式,但和律诗又有所不同,一般为:1入律古风句数不定。2入律古风既可用平声韵又可用仄声韵,而且平声韵和仄声韵可交替使用。以王维的桃源行为例:ooo ooomOOOOAOOOOA oooo000oooo00004000A000A0000渔舟逐水爱山春, 两岸桃花夹古津 坐看红树不知远 行尽青溪不见人 山口潜行始隈奥 山开旷望旋平陆 遥看一处攒云树 近入千家散花竹 樵客初传汉姓名 居人未改秦衣服 居人共住武陵源 还从物外起田园 明月松下房栊静 日出云中鸡犬喧 惊闻俗客争来集竞引还家问都邑。平明闾巷扫花开,

36、薄暮渔樵乘水入。初因避地去人间,及至成仙遂不还。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不疑灵境难闻见,尘心未尽思乡县。出洞无论隔山水,辞家终拟长游衍。自谓经过旧不迷,安知峰壑今来变。当时只记入山深,清溪几度到云林。OOOA春来遍是桃花水,OOOO不辨仙源何处寻。OOOA这首诗全篇共三十二句,几乎全部都是律句,且平声韵和仄声韵交替使用。 如一至四句押上平十一真韵,五至十句押入声一屋韵,十一至十四句押上平十三 元韵,十五至十八句押入声十四辑韵,十九至二十二句押上平十五删韵,二十三 至二十八句押入声十七霰韵,二十九至三十二句押下平十二侵韵。古诗词的平仄规律8词的平仄规律词是一种通行的名称,最早是被称之为“

37、曲子词、曲词等。这一名称,在唐、 五代时就出现了,说明古代词与曲是不可分开的。清人刘熙载在艺概里曾说 到“词即曲之词,曲即词之曲。同曲子词类似的还有“长短句、乐府等名称。 如苏轼的词集东坡乐府,辛弃疾的词集稼轩长短句等。到宋代又有“歌 词之称,还有将歌词换称为“乐章,如刘永的词集乐章集。由此可见, 在古代词与曲是分不开的。后来曲子词、曲词、歌词等名称都简化为词,说明词 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而逐渐脱离了音乐。由于词起源于曲,所以词的所有格式,包括句数、字数、平仄规律、押韵等都 是按照音乐的规律而规定的,所以“词包括词牌、词调和词谱三个局部。词牌 是指词调的名称,词调是与词相配的乐调,词谱是出于

38、音乐的要求在句数、字数、 声韵等方面的格律规定。词调的来源有来自民间,有来自外域,有乐工歌女创制,有文人墨客自度。对 应每一个词调,就有一个词牌和词谱,因而词调越来越多,词牌和词谱也越来越 多。清代查培继辑编的词学全书收集了683个词谱,清代万树的词律收 集了1180个词谱,钦定词谱中共收集了词谱2306个,可见词谱之多。其实 钦定词谱中是否把所有的词谱都收录进去,也不敢保证。词的平仄格式可以说有多少词牌,有多少词谱就有多少格式,这与律诗不同。 因为律诗的句数、字数相同,只押平声韵,所以就规定出四种根本格式。而词的 句数、字数、押韵都不同,也就决定词的格式必然变化多样。词的平仄虽比律诗的平仄要

39、多种多样,但就每一种格式来说,却比律诗的平仄 更为固定,除原调规定可平可仄的字外,填词者是不能随便改换平仄的。词的平仄格式很多,掌握起来比较困难,但是也不是无规律可循。下面将二字 句到八字句的平仄规律作一分述。一二字句二字句无论是叠句、起句还是上、下阙当中的位置,通常都是以“平仄式出 现。当然,偶尔也能看到“平平或“仄仄式,但极少见。如:“杨柳,杨柳断肠,断肠(王建调笑令)“谁怕微冷归去苏轼定风波“知否,知否李清照如梦令二三字句三字句一般用律诗的三字尾。即:平平仄如“霜风劲张孝祥六州歌头平仄仄如“秋已尽李清照鹧鸪天仄平平如“日犹长李清照鹧鸪天也有其他形式但较为少见,如:平平平如“愁摩愁顾夐荷叶

40、杯第二体平仄平如“湘水流刘禹锡潇湘神 仄平仄如“岸花老李甲望云崖引三四字句四字句一般用律诗的前四字,即: 平平仄仄如“栏干拍遍辛弃疾水龙吟 仄仄平平如“雾薄云轻韦庄河传第六体除此外还有:仄平平仄如“试花桃树周邦彦瑞龙吟 平仄平仄如“人在何处李清照永遇乐四五字句五字句相当于五言律诗中的三种,即: 仄仄平平仄如“睡觉寒灯里陆游夜游宫 仄仄仄平平如“落日水熔金廖世美好事近 平平平仄仄如“天憎梅浪发周邦彦菩萨蛮五六字句 六字句是四字句的延伸,在平起的四字句前加仄仄,在仄起的四字句前加平平 即:仄仄平平仄仄如“雪晓清笳乱起陆游夜游宫平平仄仄平平如“西园夜饮鸣笳此外常见的还有:秦观望海潮平仄仄平平仄如“霜

41、送晓寒侵被秦观如梦令仄仄仄平平仄如“脉脉此情谁诉辛弃疾摸鱼儿平平仄仄平仄如“今宵酒醒何处六七字句柳永雨霖铃七字句相当于七言律诗,即:平平仄仄平平仄如“平冈细草鸣黄犊辛弃疾鹧鸪天仄仄平平仄仄平如“老却英雄似等闲陆游鹧鸪天仄仄平平平仄仄如“料峭春风吹酒醒苏轼定风波平平仄仄仄平平如“当年万里觅封候七八字句陆游诉衷情八字句最常见的是上三下五的句型,如果第三字为平声字,那么第五字用仄声 字,如:“想小楼终日望归舟张元干满江红句中第三字“楼是平声字,第五字“日为仄声字。同理,如果第三字为仄声字,那么第五字就必须是平声字。如: “图画里峥嵘楼阁开刘过沁园春句中第三字“里是仄声字,第五字“嵘为平声字。关于古诗

42、词的平仄规律简单地介绍这么多,这只是一点根本常识,要想真正了 解和掌握古诗词的所有格式还需要认真钻研!第三篇:近体诗的平仄规律规那么 【 近体诗平仄规那么 】 简介 没有平仄限制的诗不能称做近体诗或格律诗,平仄是近体诗最重要的格律因 素。分辨一首诗是古风还是近体诗,最主要的标志就是该诗是否区分平仄。我们对 平仄的要求可以不如古人那么严格,但不能完全丢弃。 规那么 近体诗平仄组合的规律主要又三条:1、同句交替:以五言为例,凡第一个节奏用“平平,那么第二个节奏必须用“仄仄,第 三个节奏又要用“平,反之,第一个节奏用“仄仄第二个节奏必须用“平平, 第三个节奏就要用“仄。七言诗那么依此类推。是为组句规

43、那么。2、上下句相对:如出句为“平平仄仄平,对句就要为“仄仄平平仄,出句为“仄仄平平仄 对句就要为“平平仄仄平,七言依此类推。是为组联规那么。3、上下联之间平仄要相“粘,即相同,是为组篇规那么。何谓上下联?近体诗中绝句只有四句,不存在上下联。律诗八句,每两句为一联,每诗四联。 例如:春望 杜甫国破山河在,仄仄平平仄,城春草木深。平平仄仄平。感时花溅泪,平平平仄仄,恨别鸟惊心。仄仄仄平平。烽火连三月,仄仄平平仄,家书抵万金。平平仄仄平。白头搔更短,平平平仄仄,浑欲不胜簪。仄仄仄平平。第一二句为“首联,三四句为“颌联,五六句为“颈联,七八句为“尾 联。每联之内,平仄相对,上下联之间,平仄相粘即相同

44、,这就是一首格 律诗的平仄排列规那么。平白了这三个规那么,一首诗的平仄格式就很容易推算 出来了。也许你一时还难以明白,那就先别理这些,西风已经将常见的集中格式 排列出来放在 下面 供您直接套用即可。另外,如果你已经能分辨平仄,会发现上面所列的平仄格式与例子中的平仄不 完全符合,在仔细看看,原来粗体字的位置的平仄有所出入,如第三句“感时花 溅泪,按规那么应为“平平平仄仄,但首字“感是个仄声字,这不是没有 依照格律吗?不是的,这里涉及了近体诗的另一个重要规那么: “一三五不管、二四六清楚实际就是说,每句诗的单数位置的字可以平仄不拘,双数位置的字就要严格使 用了。正如例子中所见,凡平仄“不拘的字都出

45、现在单数的位置。那么第五个 字七言的第七个字呢?由于近体诗只能押“平声韵,故凡要押韵的位置五 言的第五字、七言的第七字只能用平声字,这是指偶数句而言,根据上下句要 平仄相对的规那么,奇数句第一三五七句末字就要用仄声字。近体诗另有一个可以变通的地方是第一句的末字,前面说过,首句可以押韵, 也可以不押,如果押韵的话,那么首句末字也要使用“平声字。至此,近体诗的格律规那么根本已经讲完,下面归纳出集中最常见的格式供大 家创作时参考。传统标记平仄的方式很多,根据实践,我采用下面这种平仄标记法来标明每种 格式的平仄,这种方法在古籍中最常见,十分简洁易记。标记方法:应该押韵的位置用“红色表示。 五绝 五绝即

46、五言绝句的简称,有四种常见格式1、仄起仄收即首句仄起不入韵式:如:例标准格式登鹳雀楼 王之涣白日依山尽,仄仄平平仄黄河入海流。平平仄仄平欲穷千里目,平平平仄仄更上一层楼。仄仄仄平平所谓“仄起仄收是指首句而言。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 为准。“晚字属仄声,末字“适也是仄声,是为“仄起仄收。二、四句押韵。一般来说,五言诗首句不入韵为常见,七言诗首句入韵为常见。2、仄起平收即首句仄起入韵式:如:例标准格式塞下曲 卢纶林暗草惊风,仄仄仄平平将军夜引弓。平平仄仄平平明寻白羽,平平平仄仄没在石棱中。仄仄仄平平所谓“仄起平收是指首句而言。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 为准。“暗字属仄

47、声,末字“风是平声,是为“仄起平收。一、二、四句押韵。3、平起仄收即首句仄起不入韵式:如:例标准格式夜宿山寺 李白危楼高百尺,平平平仄仄手可摘星辰。仄仄仄平平不感高声语,仄仄平平仄恐惊天上人。平平仄仄平所谓“平起仄收是指首句而言。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 为准。“楼字属平声,末字“尺是仄声,是为“仄起仄收。二、四句押韵。3、平起平收即首句平起入韵式:如:例标准格式听鼓 李商隐城头叠骨声,平平平仄仄城下暮江清。仄仄仄平平欲问渔阳掺,仄仄平平仄时无祢正平。平平仄仄平所谓“平起平收是指首句而言。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 为准。“头字属平声,末字“声也是平声,是为“平起平收

48、。一、二、四句押韵。 七绝 七绝即七言绝句的简称,有四种常见格式。1、平起平收即首句平起入韵式:如:例标准格式早发白帝城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平平仄仄仄平平千里江陵一日还。仄仄平平仄仄平两岸猿声啼不住,仄仄平平平仄仄轻舟已过万重山。平平仄仄仄平平所谓“平起平收是指首句而言。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为准。“辞字属平声,末字“间也是平声,是为“平起平收。二、四句押韵。一般来说,五言诗首句不入韵为常见,七言诗首句入韵为常见。2、平起仄收即首句平起不入韵式:如:例标准格式夜读范至能? 陆游公卿有党排宗泽,平平仄仄平平仄帷幄无人用岳飞。仄仄平平仄仄平遗老不应知此恨,仄仄平平平仄仄亦逢汗节解沾

49、衣。平平仄仄仄平平所谓“平起仄收是指首句而言。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 为准。“卿字属平声,末字“仄也是在古代是入声字,属仄声,是为“平起 仄收。二、四句押韵。3、仄起平收即首句仄起入韵式:如:例标准格式苏台揽古李白旧苑荒台杨柳新,仄仄平平仄仄平菱歌清唱不胜春。平平仄仄仄平平只今惟有西江月,平平仄仄平平仄曾照吴王宫里人。仄仄平平仄仄平所谓“仄起平收是指首句而言。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 为准。“苑字属仄声,末字“新属平声,是为“仄起平收。一、二、四句押韵。4、仄起仄收即首句仄起不入韵式:如:例标准格式绝句四首其三 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仄仄平平平仄仄一行白鹭上青天。平

50、平仄仄仄平平窗含西岭千秋雪,平平仄仄平平仄门泊东吴万里船。仄仄平平仄仄平所谓“仄起仄收是指首句而言。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 为准。“个字属仄声,末字“柳也属仄声,是为“仄起仄收。二、四句押韵。 五律 五律即五言律诗的简称,有四种常见格式1、仄起仄收即首句仄起不入韵式:如:例标准格式塞下曲李白五月天山雪,仄仄平平仄无花只有寒。平平仄仄平笛中闻折柳,平平平仄仄春色未曾看。仄仄仄平平晓战随金鼓,仄仄平平仄宵眠抱玉鞍。平平仄仄平愿将腰下剑,平平平仄仄直为斩楼兰。仄仄仄平平所谓“仄起仄收是指首句而言。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 为准。“月字属仄声,末字“雪也属仄声,是为“仄起

51、仄收。二、四、六、八句押韵、三四句、五六句要求对仗。2、仄起平收即首句仄起入韵式:如:例标准格式观猎王维风劲角弓鸣,仄仄仄平平将军猎渭城。平平仄仄平草枯鹰眼疾,平平平仄仄雪尽马蹄轻。仄仄仄平平忽过新丰市,仄仄平平仄还归细柳营。平平仄仄平回看射雕处,平平平仄仄千里暮云平。仄仄仄平平所谓“仄起平收是指首句而言。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 为准。“劲字属仄声,末字“鸣属平声,是为“仄起平收。、二、四、六、八句押韵、三四句、五六句要求对仗3、平起仄收即首句平起不入韵式: 如:例标准格式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平平平仄仄天气晚来秋。仄仄仄平平明月松间照,仄仄平平仄清泉石上流。平平仄仄平竹喧归

52、浣女,平平平仄仄莲动下鱼舟。仄仄仄平平随意春芳歇,仄仄平平仄王孙自可留。平平仄仄平所谓“平起仄收是指首句而言。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 为准。“山字属平声,末字“后属仄声,是为“平起仄收。二、四、六、八句押韵、三四句、五六句要求对仗。4、平起平收即首句平起入韵式:如:例标准格式晚晴李商隐深居俯夹城,平平仄仄平春去夏犹清。仄仄仄平平天意怜幽草,仄仄平平仄人间重晚晴。平平仄仄平并添高阁迥,平平平仄仄微注小窗明。仄仄仄平平越鸟巢干后,仄仄平平仄归飞体更轻。平平仄仄平所谓“平起平收是指首句而言。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 为准。“居字属平声,末字“城也属平声,是为“平起平收。

53、、二、四、六、八句押韵、三四句、五六句要求对仗。 七律 七律即七言律诗的简称,也有四种常见格式1、仄起仄收即首句仄起不入韵式: 如:例标准格式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仄仄平平平仄仄初闻涕泪满衣裳。 平平仄仄仄平平 却看妻子愁何在, 平平仄仄平平仄 漫卷诗书喜欲狂。仄仄平平仄仄平白日放歌须纵酒,仄仄平平平仄仄青山作伴好还乡。 平平仄仄仄平平 即从巴峡传巫峡,平平仄仄平平仄便下襄阳向洛阳。仄仄平平仄仄平所谓“仄起仄收是指首句而言。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 为准。“外字属仄声,末字“北也属仄声,是为“仄起仄收。二、四、六、八句押韵、三四句、五六句要求对仗。2、仄起平收即

54、首句仄起入韵式:如:例标准格式蜀相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仄仄平平仄仄平锦官城外柏森森。平平仄仄仄平平映阶碧草自春色,平平仄仄平平仄隔叶黄鹂空好音。仄仄平平仄仄平三顾频烦天下计,仄仄平平平仄仄两朝开济老臣心。平平仄仄仄平平出师未捷身先死,平平仄仄平平仄长使英雄泪满襟。仄仄平平仄仄平所谓“仄起平收是指首句而言。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 为准。“相字属仄声,末字“寻属平声,是为“仄起平收。、二、四、六、八句押韵、三四句、五六句要求对仗3、平起仄收即首句平起不入韵式: 如:例标准格式酬乐天扬州?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平平仄仄平平仄 二十三年弃置身。仄仄平平仄仄平 怀旧空吟闻笛赋,仄仄平

55、平平仄仄 到乡翻似烂柯人。平平仄仄仄平平 沉舟侧畔千帆过,平平仄仄平平仄 病树前头万木春。仄仄平平仄仄平 今日听君歌一曲,仄仄平平平仄仄 暂凭杯酒长精神。平平仄仄仄平平所谓“平起仄收是指首句而言。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为准。“山字属平声,末字“地属仄声,是为“平起仄收。二、四、六、八句押韵、三四句、五六句要求对仗。4、平起平收即首句平起入韵式:如:例标准格式登金陵凤凰台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平平仄仄仄平平凤去台空江自流。仄仄平平仄仄平吴宫花草埋幽径,仄仄平平平仄仄晋代衣冠成古丘。平平仄仄仄平平三山半落青天外,平平仄仄平平仄一水中分白鹭洲。仄仄平平仄仄平总为浮云能蔽日,仄仄平平平仄

56、仄长安不见使人愁。平平仄仄仄平平所谓“平起平收是指首句而言。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为准。“凰字属平声,末字“游也属平声,是为“平起平收。四、六、八句押韵、三四句、五六句要求对仗。第四篇:对联的平仄 对联的平仄:古代汉语声调分平上去入四声,四声又可分为两大类:平声与仄声。现代汉语 中仄声包括上声、去声,平声包括阴平、阳平。对联要求一联之中平与仄相间, 一般是两个音节一转换;上下联之间平与仄相对。一般情况下,上联末字用仄声, 下联末字用平声,使人读起来顺畅、深长、有余味。按现代汉语标调,一声为阴声,音高而平;二声为阳声,音由下往上。以上 为平声、三声为上声,音由上往下再往上;四声为

57、去声,音由高往下以上为 仄声。古入声字已消失。 对联平仄口诀: “平对仄,仄对平,平仄要分清;一三五不管,二四六清楚。诗句平仄:平仄是律诗中又一个重要因素,我们讲诗歌的格律,主要就是讲平仄。平仄是 诗歌格律的一个术语:诗人们把汉语四声分为两类,“平就是平声(包括阴平、 阳平),“仄就包括上、去、入三声。如果平仄两声在诗歌中交错出现,就能 使声调多样化,到达“谐和的音韵效果。这种“交错包括:1、平仄在本句中交替出现,2、平仄在对句中对立存在。例如:“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这两句诗句的平仄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就本句来说,每两 个字一个节奏。平起句平平后面跟着的是仄仄,仄仄后面跟着的是平平,最后一 个又是仄。仄起句仄仄后面跟着的是平平,平平后面跟着的是仄仄,最后一个又 是平。这就是交替。就对句来说,“金沙对“大渡,是平平对仄仄,“水拍 对“桥横,是仄仄对平平,“云崖对“铁索,是平平对仄仄,“暖对“寒, 是仄对平。这就是对立。根据平仄的要求,律诗在这一方面的形式就只有固定的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