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消化道去污染

上传人:ba****u 文档编号:216652382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8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选择性消化道去污染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选择性消化道去污染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选择性消化道去污染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选择性消化道去污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选择性消化道去污染(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选择性消化道去污染重症监护病房(leu)患者的病情危重,免疫功能常低下,加上侵入性操作较多,感染发生率明显增加。该感染通常是由患者自身口咽和胃肠道的潜在致病微生物(pote ntiallypathogenic mierosITls , PPMs)移生所致,以革兰阴性需氧菌、葡萄球菌、酵母菌多见。为此,Stoutenbeek 根据Van DerWaaij早年 提出的定植 抗力”(colonizationresista nee)和去污染(或清洁)”(deco ntami natio n)学说,创建了“选择性消化道去污染” (selective decontamination of the dige

2、stive tractSDD)抗生素生态疗法,即应用适宜的抗生素选择性地清除患者口咽和胃肠道内的PPMs,保留能阻止细菌定植的正常专性厌氧菌,使患者肠道的定植抗力维持正常。SDD最早在外科ICU中展开临床研究,并被证实能明显减少术后患者的院内感染率,后来被推广应 用于内、外科危重患者通气机相关性肺炎(vAP)、脓毒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等并发症的防治。作为一种新的感染防冶措施,SDD的疗效虽然已经被Meta分析和不少 I 临床研究证实,但是在感染控制专家、微生物学家和监护室医师中质疑的声音仍然 存在,争 议的中心问题是:SDD是否能防治感染和降低死亡率;SDD是否会导致耐药菌的出

3、现;SDD的治疗花费是否值得?本文就近年来SDD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 SDD的实施方案经典的 SDD 方案由 4个环节构成,以控制危重患者可能出现的3种类型的感染,即原发内源性感染、继发内源性感染和外源性感染。1.1很多被推测是院内获得性的感染经研究证实实际上是内源性的,ICU内出现的感染一半以上是原发内源性感染 5,是在患者入院第 1 周内由存在于患者体内的 PPMs 所致。为了防止这类感染的出现,SDD方案在患者入院时经肠道外方式给予头抱噻肟lg,每日4次,用药3 d。1. 2 ICU内约1 /3的感染是继发内源性感染,是由患者在ICU住院期间获得的PPMs所引起_5J,这类感染多半在患

4、者入院1周后发生。PPMs经医护者的手传播,被患者在13咽获得,接着被传播至消化道并在其内过度生长,随后可移生到达下呼吸道、膀胱等部位, 使相应部 位出现感染。为预防这类感染,SDD方案是在患者住院的全过程中对口咽和胃肠道局部应用不被吸收的抗生素,包括口服胶囊剂或经胃管给予多粘菌素E 100 mg,妥布霉素80唱和两性霉素B 500 mg,每日4次;将这些抗生素制备成薄膜粘合剂,贴于患者口腔颊黏膜, 使其缓慢溶解并定量释放抗生素。1 . 3在ICU发生的感染中,还有20 %是外源性感染5j。如果病房的卫生环境差,致病微 生物可能 经支气管灌洗和导管插入术直接入侵患者下呼吸道、膀胱等部位。外源性

5、感染可在患者住院期间的任何时候发生,因此,SDD方案要求ICU病房要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1 . 4对患者口咽、伤口和支气管分泌物、粪尿等标本的监测培养是SDD 一个必不可少的微生物学组成部分5J。对于粪便标本,一般要作类杆菌、双歧杆菌、乳杆菌、肠杆菌和肠 球菌等5类菌群的分析,至少也应进行肠杆菌和双歧杆菌(或类杆菌)即E/ B (或E/K)比值的测 定。因为只有做好了这一环节。监护室医师才能很好地了解患者的依从性和SDD的治疗效果,同时也便于在早期就能把耐药的细菌检查出来。2 SDD防治感染和降低死亡率的效果近年来,对SDD的I临床疗效研究多数显示采用SDD来防治感染和降低危重患者的死亡率是有

6、价值的_6。Amico等E6对涉及3 361个危重成年患者的16个随机对照试验进行了 Meta分析,通过对不同抗生素预防形式疗效的比较认为,局部和全身用药相结合的抗生素防治方案(SDD )能显著减少患者呼吸道感染的发生,并能明显降低危重患者的总体死亡率。Pana等在研究SDD防治医院感染发生的效果时也发现,ICU内SDD的应用使机械通气患者发生VAP的比率由12 .38/1 000 d降到3 .64 /1 000 d ;上导尿管 发生尿路感染的比率由7. 70 /1 000 d降到4 . 51 /1 000 d ;中央静脉插 管发生相关血液感染的比 率由 5 . 92 /1 000 d 降到

7、2 . 73 /1 000 d 。Mackie等13在对大面积烧伤(30 %体表面积)患者的SDD疗效考察后指出, SDD 组患者假单胞菌、肠杆菌移生到伤口 的发生率、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均比对照组要少。SDD组31个患者仅1人发生败血症,而对照组33人中有8人发生(3 . 2 %对24 . 2 % );死亡人数SDD组只有1人,而对照组有7人。至于为什么SDD能成功控制危重创伤患者发生脓毒症和 MODS 等严重并发症,有学者在观察了 SDD 对烫伤大鼠的影响后做出了解释,SDD预处理后大鼠肠道G 一肠杆菌的生长受抑,肠道细菌移生和内毒素血症被有效控制, 从而肠、肺组织IL 一 18mR

8、NA的表达下降,动物的脏器功能得 到保护。白血病和骨髓移植患者因为需要接受化疗,所以也是并发感染的高危人群。Gunther等J发现,SDD防治白血病患者发生感染的效果十分明显,接受SDD方案治疗者在感染和严重感染发生率、从入院到发热(感染第一征兆)出现之间间 隔的时间、需要追加抗生素治疗上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 0. O1)。肠道细菌移生所致的胰腺感染是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MP)患者最常见的死亡原因。Moriguchi等_8J试图用SDD来预防ANP患者并发感染,结果SDD有效地清除了 ANP患 者肠道内G 一需氧菌,减少了 ANP患者脓毒症的发生率。Deng等9J则用胰管逆行注入法复制了犬和大

9、鼠ANP的模型,在预防性地运用SDD后ANP动物肠黏膜革兰阴性需氧 杆菌和阳性球菌数量显著减少,大肠杆菌未被检出,酵母菌 数量也明显减少;肠道细菌移位至胰、肝、肺、肾等脏器的发 生率显著下降;72 h病死率SDD组(14 . 3 % )较对照组 (58 . 8 % )明显降低(PvO . 01),与生长抑素、中药治疗相比, SDD 更有优势。由此可见,SDD 通过选择性地抑制肠道需氧菌和真菌,保护专性厌氧菌,有效维持了肠道菌群的平衡, 并且维护了肠道的通透性,减轻了ANP时肠屏障功能的损害,从而降低了肠道细菌的移生率,提高了动物的存活率。 不过,并非所有的研究均证实了SDD治疗的有效性。Bar

10、ret等【15j对23例严重烧伤的儿科患者进行了SDD疗效的随机对照研究发现, SDD 组和对照组患儿肺炎、脓毒症和其 他并发症的发生率是相当的,伤口、唾液、鼻胃吸出物和粪便 中细菌检出率也相当;血清几一IB、IL 一 6、IL 一 10和TNF a的水平在两组间亦没有差别,说明患者都处于相似的炎症状 态;并且SDD组有明显更高的腹泻发生率(P =0 . 003)。因此认为SDD用来减少严重烧伤患儿细菌的移生和感染的发生是无益的。Zwaveling等L16J在用SDD防治肝移植术后患者发生感染的过程中发现,虽然 SDD组G 一需氧菌和念珠菌的感染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 001和P 0 .

11、05),但SDD组和对照组感染发生率的差别并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 84. 5%和86 %。Kahlke等【门 研究了 SDD对出血性休克动物组织释放细胞因子的影响,结果提示 SDD本身明显导致脾脏巨噬细胞、肠道单核细胞释放TNF a、IL 一 6 , SDD的实施可能会导 致出血性休克患者炎症的爆发。面对这些阴性研究结果,SDD的支持者们做出了部分的解释:研究中SDD没有被正确地实施,要么是 4 个环节没有被完整执行;要么是局部施用抗生素的剂量不足;研究例数不够,不符合统计学的样本要求;研究所在ICU内有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流行,因为MRSA对SDD中所用抗生素都是耐药的5

12、J。不过这些理由似乎并不能解释全部的原因,因为一些阳性结果研究似乎也存在着类似的问题。 因此,有学者提出“选择性消化 道去污染”的“选择”之意原本是指SDD选择性地抑制患者的肠道菌丛,现在可以有新的引申,即对危重患者要选择性地采用SDD,要视患者的原发疾病的类型和危重程度来决定。3 SDD 与耐药菌SDD技术从诞生到现在不过20年的时间,因此,它长期的微生物学效应实际上还不完全为 人所知, 一般研究持续的时间都太短暂,以致于很难证实SDD长期的微生物学作用。以往的经验告诉我们,抗生素使用不当将导致细菌耐药, 并且一旦耐药产生, 逆转是艰难而缓慢的,多重耐药可能会在甚至数十年长的潜伏期后爆发性地

13、增长。可以说目前阻碍 sDD 普及 的最大障碍就是对 SDD 是否会导致细菌耐药的担心。质疑者认为,SDD改变了宿主体内菌丛的共生状态,可能会导致细菌的移生和耐药菌的出现。 Hammond等发现,自从SDD试验开始之后,他们ICU内由不动杆菌导致的感染发生率(8 .9 % )比试验前( 5. 2 %)增多,而且在此期间不动杆菌已经成为细菌移生病例中最 常见的病原体。另有 报道指出,SDD窄谱抗生素的应用和患者出现G肺炎有关,Gastinne等2o发现葡萄球菌肺炎在SDD治疗者中更为普遍。比利时的一项大型研究也观察到SDD组与对 照组相比有明显更多的G菌血症发生。质疑者还指出,对所有患者均施用第

14、三代头孢菌素,这种非选择性的运用势必导致革兰氏阴性机会致病菌如不动杆菌、产广谱p 一内酰胺酶的菌种如克雷白杆菌及肠杆菌的出现, 耐药阴沟肠杆菌的肠道移生已在志愿者身上显 现。未被SDD方案涵盖的病原菌的流行呈不断增长的趋势也将不可避免地削弱SDD的临床疗效,其中包括最近10 a流行呈显著上升趋势的NRSA、不动杆菌、假单胞菌和多重耐 药的凝固 酶阴性葡萄球菌。南非一项大型的研究表明, 地方性多重耐药的不动杆菌感染的流行不会因SDD而好转。Sanchez等121 J在证实了 SDD能降低医院肺炎发生率的同时,也指出SDD组NRSA、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和肠球菌的感染明显高于对照组。SDD 的支持

15、者们则认为,虽然抗生素的滥用不可避免地导致耐药出现是一个传统的经验,但常规单一全身使用抗生素与SDD长期局部联合短期全身使用抗 生索之间是有根本 区别的。前者保留了患者体内可能出现耐药的不正常菌群,而SDD则清除了这些 菌群,并保留了机体可防止细菌移生的 内生厌氧菌,从而能减少患者感染的发生率、死亡率和耐药 的出现。Zandstra等I22J在评估了 SDD导致耐药的报道后指 出,Meta分析的结果表明,实质上并不存在因采用 SDD 而导 致了任何耐药的出现,也没有发现中止SDD 后会产生耐药。Sehultz等2最近刚结束的研究结果甚至还显示,SDD实施后,对妥布霉素、头孢他啶、亚胺培南和环丙

16、沙星耐药的铜绿 假单胞菌和肠杆菌的移生也下降了。支 持者们认为,只要完 整地实施SDD,患者大多数都能被有效地去污染,既然他们体内是没有不正常 菌群的,那么耐药菌也就不可能出现在SDD患者的身上,因此,SDD甚至可以说是解决由单一全身 滥用抗生素所引起的不断突出的细菌耐药问题的有效手段。另外.SDD需要严密的微生物学支持,包 括有效可靠的分型和敏感性il4l试技术,即分子分型方法和标准化、自动化的敏 感性试验,可惜许 多已发表的SDD研究采用的都是常规的微生物学诊断方法,故而可能已产生了有偏差的数据L4。不过支持者们也承认,如果ICU内存在着对SDD所用抗生素耐药 的细菌的流行,那么SDD的应

17、用将受 到限制,即存在着ICU的选择性。4 SDD 是否物有所值SDD执行的另一主要障碍是监护室医师们担心它可能会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Garcia等j在西班牙进行了关于危重插管患者SDD功效和花费的随机抽样、双盲、安慰剂控制的多中心试验。该研究中患者的总费用包括住院的常规费用、 营养费、全部药费以及用于诊断和微 生物学培养的所有花费,结果显示SDD减少了危重插管患者VAP和非呼吸道感染的发生(P0 . 001和P : 0. 04);使存活者在ICU住院的H-tl由16. 5 d缩短到11 d ;与对照组存活者$16 296 /人的平均费用相比,SDD组仅为$11 926 /人,可见SDD能使危

18、重患者花更少的钱,获得更佳的治疗效果。但是功效欠佳的SDD研究则认为实施SDD会增加患者的治疗费用。VanFmckevort等对58名肝移植患者应用了 SDD 结果不但没有减少 患者感染的 发生,还使患者的治疗费平均增加了 $3 100 :看来只有当SDD治疗对患者有效 时,才有可能是物有 所值的。5 展望从循证医学的角度来看,目前的研究表明,SDD用于防治某些如需要长期机械通气的危重患者发生感染是有效的,但是监护室医师在临床应用SDD时还是要充分考虑到患者的病种、病情以及ICU内的病菌流行情况。作为防治感染的一个新方法,SDD被不断补充和修改以提高临床疗效是值得提倡的。Garbino等25就

19、发现加入了氟康唑的SDD方案在机械通气的高危人群中能减少念珠菌感染的发生,尤其是念珠菌菌血症的出现;对于SDD没有涵盖NRSA,有人提出有必要对SDD进行一些补充措施,如对患者进行隔离,用4 %洗必泰对患者皮肤进行消毒,在患者口腔施用较大剂量的万古霉素等等;也有学者认为,如果我们在应用N)D的同时,补充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微生态制剂,那么可能将更有利于危重患者内源性感染 的防治。代表抗生素应用新思路的N)D必须回应细菌耐药的问题,由此继续开展大规模、长时间的相关研究是必要的。从长远来看,当SDD的临床疗效、微生物学的安全性和物有所值的优势均被证实,它将会被监护室医师们欣然接受并作为挽救危重患者生命 的治疗方 法得到推广。文章来源:选择性消化道去污染的研究进展(郑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