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醇催化氧化实验探究》说课稿

上传人:zou****hua 文档编号:216422556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86.9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乙醇催化氧化实验探究》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乙醇催化氧化实验探究》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乙醇催化氧化实验探究》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资源描述:

《《乙醇催化氧化实验探究》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乙醇催化氧化实验探究》说课稿(1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新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建构起学生自己动手实践, 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逐步改变以教师、课堂和 课本为中心的局面,促进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发展。 本节课的教学采取乙醇在人体内被酶催化氧化为乙醛入手, 探究实验催化原理、实验装置的优化改进及从断键成键的角 度掌握乙醇催化氧化的原理,启发引导、实验探究、讨论总 结,从而使学生更加全面地理解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原理。一、教材分析乙醇是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二第三章第三节的内容,乙醇在 有机物的相互转化中处于核心地位,在有机学习的主干线中起着 重要的桥梁作用,乙醇的催化氧化是乙醇的重要化学性质之一, 学好这一课可以让学生在有机物的学习中抓住结构决

2、定性质这 一普遍规律,学会以点带面的学习方法,同时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多种方法的综合应用,培 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并通过学生实验和 改进实验学习创新精神,培养求实严谨的优良品质。近几年高考对实验的考查侧重于实验设计能力和实验 的评价,较多以教材为基础,注重对教材实验的延伸和拓展, 综合探究等,进一步注意教材实验的原理,注意对教材实验 进行反思和拓展,提高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及实验设计能力。二、学情分析学生根据生活经验以及对初中化学的学习,只了解一些 关于乙醇的用途,没有从分子结构的角度进行系统地学习, 但是学生已经学完烃的基本知识,对有机物的学

3、习有了一定 的认识,所以对于进一步学习乙醇的组成和性质,有着较强 的求知欲。但是学生对于烃的衍生物认识较为肤浅,对于官能团决 定物质的特殊性质还不了解,学生还没有建立起“结构性 质用途”这样一个有机物的学习模型,通过这一课的学习 可以让学生在有机物的学习中抓住结构决定性质这一普遍 规律。三、实验教学目的明确的教学目标是实施高效课堂的关键。教师只有深入 地研究课标、教材、学生,找到三者的结合点才可以制定切 实可行的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探究乙醇催化氧化反应中铜的作用及催化的机理2. 探究乙醇催化氧化的条件3. 探究乙醇催化氧化的主要有机产物及部分性质4. 提高实验设计能力观察能力和对

4、实验现象的分析能力(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揭示问题,讨论释疑,动手设计实验,学习对比, 推断等科学探究方法(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 让学生体会科学探究的艰辛与乐趣,认识化学与人类 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2. 学会由事物的表象分析事物的本质、变化,进一步培 养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人人参与,规范操 作,全面培养、提高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和对实验现象的分 析能力。3. 通过新旧知识的联系,培养知识迁移、扩展的能力, 进一步激发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通过实验,培养求实、 严谨的优良品质。四、实验重难点乙醇催化氧化原理的探究是本节课的重点,难点为从结 构角度认识乙醇的催化

5、氧化反应及乙醇催化氧化实验装置 的优化改进五、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启发引导 学生去思考、发现隐藏的问题,小组合作讨论,达到一种师 生和谐、共同学习的良好气氛,采用边讲边分析讨论,引导 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启发引导法、合作讨论法、实验探究法、讲授法学习方法课前预习,课堂上针对几个问题小组内展开讨论,得出 具体可行的解决方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问题讨论、总结反思六、实验原理2Cu + 02 二二二二 2CuOA +C2H5OH + CuO 二二二 CHgCHO + Cu+H2O.2CHXH OH + 0-3 2CILCHO + 2H O,门2A

6、j32七、实验仪器和药品带支管的试管胶塞镊子脱脂棉铜丝注射器 玻璃棒橡皮管酒精灯火柴鼓气球铁架台滤纸 无水乙醇 希夫试剂 高锰酸钾溶液八、实验教学过程(一)实验导入匸轉脱氢酶人喝酒以后,人体中乙醇在乙醇脱氢酶作用下被氧化为 乙醛,乙醛在乙醛脱氢酶作用下被氧化为乙酸,乙酸转化为 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因为每个人身体内所含的乙醇脱氢 酶的量不同,这个转化过程的快慢也不同, 不同的人喝酒 后的症状也不太一样,而这个过程是人体内的乙醇的催化氧 化,今天我们探究实验室中乙醇的催化氧化的原理(二)实验方案的改进要点向一支试會申加入乙臨取一根1D15 cm妆的常下卑境風異義罠 在酒精灯上熾至如热,播入Z4中

7、,反复几况注意现戦应现刎小心戕詐液体 产生的气就这是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二课本74页的实验操作,该 实验操作有以下几点不足:1. 仅依靠闻产物的气味就判断是乙醛2. 不能充分说明催化剂的催化原理3. 不能很清楚地说明该反应的反应条件4. 演示实验不能做到每个学生都能清楚的观察到实验结合这几点不足分组讨论,如何解决以下几个问题:(可以相互讨论或查阅资料)1. 产物如何检验?用什么试剂?如何操作?2. 如何说明其催化机理?3. 反应条件是什么?(如何操作说明)4. 如何处理过量的乙醛?用什么试剂?如何操作? 十分钟以后四个小组各派出一位代表来回答该组同学针对这四个 问题给出的答案,第一组学生代表回答

8、第一组同学代表回答了关于乙 醛的检验试剂的选择,同学们通过讨论和查阅资料,给出的 答案是:银氨溶液水浴加热产生银镜和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 液加热至沸腾产生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老师分析这两个方法的优点和不足后给出了第三种检 验试剂,希夫试剂(品红亚硫酸溶液)遇见乙醛直接由无色 变成紫色。同学们经过对比发现,前两种试剂使用时比较麻烦,最 后选择希夫试剂作为检验乙醛的试剂这时老师提出问题:反应时生成乙醛的同时有乙醇挥发 出来,如何来证明是乙醛把希夫试剂变成紫色的呢?有同学举手回答:可以去乙醇和希夫试剂单独反应,看看是什么现象,所以最后确定检验乙醛的试剂为希夫试剂, 同时做对比实验。问题一:确定检验乙

9、醛的试剂为希夫试剂,同时做对比实验。第二个问题大家感觉比较困难,这时老师提示:要想证 明催化原理先想一想什么叫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 反应物的化学反应速率而不改变化学平衡,且本身的质量和 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改变的物质,第二组同 学们根据刚才的分析及催化剂的概念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第二组学生代表回答对铜色加热,再放入无水乙醇 中再变成亮色,再加热铜色再加入无水乙醇中再变成亮色, 反复多次,可以证明铜的催化原理老师补充:这些操作在开放环境中完成的,能不能在封闭 体系中完成?老师结合同学们的答案得出解决方案:问题二:通过间歇性通入空气,细铜丝变黑变亮的交替 变化,说明催化剂参加了化学变

10、化,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不变, 没有变成其他物质,说明反应前后铜丝质量不变,这就充分 证实了催化剂的催化机理。第三个问题探究该反应的反应条件,课本上的实验操作 说是把铜丝加热至红热,再加入到无水乙醇中,这里没有指 明要不要继续加热?第三组学生代表回答:分两个实验,其中一个可以对 铜色加热,加入无水乙醇后继续加热,另一个对铜丝加热, 等一会儿后再加入无水乙醇中,观察两个实验的现象有什么 不同?问题三:实验过程中用两段一样的铜丝,一段加热另一 段不加热,观察两段铜丝的变化(为了加快实验铜丝可以提 前预加热),这样就能充分说明该反应的反应条件除需要催化剂 外,还必须加热才能进行第四个问题:乙醛有毒,如何

11、处理过量的乙醛?(第四组学生代表回答根据必修二课本75页上的描述,乙醛还可以被高锰酸钾等强氧化剂氧化为乙酸,可以用 高锰酸钾溶液进行尾气处理结合以上的分析,请试着画出实验装置图沁 _仏一 劭叙側阿 同学们都很认真的在思考,画出的装置图也都和不错,但是有一些试剂可以少量使用即可,这样现象明显操作简单又节约药品,试剂的使用尽量的微型化。结合以上的分析和同学们设计的装置图得出下面的实验装置图:(三)实验装置图的改进漫有无水乙 醇的棉花团两个舸丝作对比的棉花团钾濬液的棉花 囲(四)实验步骤1. 取一支下端有支管的试管,向试管底部塞入一团棉花,用一支注射器从下端向棉花团上滴加无水乙醇,支管塞上带 有玻璃

12、弯管和鼓气球的胶塞。2. 取两段绕成螺旋状的铜丝,提前用盐酸清洗一下,铜 丝的颜色更亮,其中一段不加热放入棉花团的旁边,另一段 用酒精灯预加热至黑色(提前加热可以节约实验的时间), 放入上一段铜丝的右边。3. 取一团浸有希夫试剂的棉花团,放入第二段铜丝的右 边。4. 再取一团浸有高锰酸钾溶液的棉花团,放在试管口。5. 对提前预加热的黑色铜丝进行加热,观察铜丝的颜色 变化,这时用鼓气球向试管中反复鼓入空气,观察铜丝的颜色变化。6. 之后撤掉酒精灯,再向试管内鼓入空气,观察铜丝的 变化,等一会再鼓入空气观察铜丝颜色的变化。7. 观察浸有希夫试剂的棉花团变成了紫色,为了验证是 乙醛使希夫试剂变成紫色

13、,取一团浸有希夫试剂的棉花团, 向棉花团上滴加刚才使用的无水乙醇,观察棉花团颜色的变 化。8. 观察浸有高锰酸钾溶液的棉花团颜色的变化。(五)实验现象1. 铜丝的现象:铜丝预加热变 为黑色铜丝和乙醇反应 变为红色铜丝和氧气再反 应变黑铜丝产生黑亮交替现象2. 希夫试剂的现象:醮有希夫试剂的棉花 团由无色变为紫红色3.高锰酸钾的现象:蘸有高猛酸钾溶液 的棉花团颜色变浅希夫试剂和高鑑酸 钾溶液都用棕色瓶 子装铜丝提前用盐酸处理(六)实验结论:1. 乙醇在铜作催化剂加热时被氧气氧化为乙醛。2. 高锰酸钾被乙醛还原褪色实验完成后利用动画,从断键成键的角度进一步理解乙 醇的催化氧化原理引导学生总结该实验

14、的优点、不足和改进九、教学反思操作简单 希夫试剂不稳定现象明显 高镭酸钾溶液易分解试剂用量少 铜丝易变色坏保无污染十、实验效果评价1分析问题能力的提升:通过分析课本上传统实验的不足,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文献及从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入手设计出更为合理有效的实验方案。2观察能力的提升:通过观察老师作演示实验,更深入 的理解乙醇催化氧化的原理,以便自己动手实验,验证实验 的结论。3化学思维方式的提升:在老师的引导下发现问题,然 后分组合作进行讨论,通过对比选择合适的试剂和操作方 式,让学生明白了化学实验设计的方向:微型、绿色环保、 操作简单、现象明显等,增强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低碳环保 意识。十、巩固练习乙醇分子中不同的化学键如下图:当乙醇与氧气反应(Cu作催化剂)L C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