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岩层新老关系的判断

上传人:feng****ing 文档编号:216409237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737.3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专题:岩层新老关系的判断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专题:岩层新老关系的判断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专题:岩层新老关系的判断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专题:岩层新老关系的判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岩层新老关系的判断(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岩层新老关系的判断岩石新老关系的确定一曲更请 BCD(2) 若地层出现倾斜甚至颠倒,说明地层形成后,因地壳水平运动使岩层发生褶皱,地层颠倒是因为地壳运动團4再梅蛋士三诈疋芒旨三尢示意终止了沉积过程;二是当时开始有沉积作用,地壳隆起后,原沉积物被剥蚀完毕;三是当时当地气候变化,没有了沉积物来源。(如下图) 形成B层的时代,地点3地势较高,没有发生沉积 B层形成后,地形抬升,该层完全被侵蚀掉了,而后CD层发生沉积(4)若上下两个岩层之间有明显的侵蚀面存在,说明下部岩层形成后,该地地壳平稳抬升或褶皱隆起上升,地 层遭受外力侵蚀。若侵蚀面上覆有新的岩层,说明该地壳下沉或相邻地区上升;若侵蚀面上部为风化

2、壳,说 明地壳上升后一直遭受外力侵蚀。(如图甲)(5)若地层中有侵入岩存在,说明围岩形成之后又发生了岩浆活动,岩浆活动晚于围岩形成时代。(如图乙)图乙到 a 岩层中;最后地壳下降,在其上形成 c 岩层。2. 图为某区域地质剖面示意图。图中甲地层褶皱后该区域先后发生了( )对点专题复习1. 下图是“某地地质剖面图”,根据岩石的相互关系图中 a、b、c、d、e 岩石形成的先后顺序(从新到老)为( )bcde bdeadeab eabc【解析】C根据图中岩层的分布状况判断各岩层的新A. 沉积作用、侵蚀作用、岩浆侵入B. 岩浆侵入、侵蚀作用、沉积作用C. 岩浆侵入、沉积作用、侵蚀作用D. 侵蚀作用、沉

3、积作用、岩浆侵入【解析】D首先我们要根据题意得知该题是让我们判 断“地层褶皱后”,各种地理过程的先后顺序。岩 层的新老判断我们依据“覆盖者新,被覆盖者老: 插足者新,被插足者老”的规律。该地先后发生了 侵蚀、下沉、沉积、岩浆活动。右图示意某地的沉积岩层与岩浆岩体的相互关系。读 图回答 3-4 题。火山口湖3.各岩层、岩体的生成时代按由老至新的顺序依次是()A. 岩浆岩1、沉积岩1、沉积岩2、岩浆岩2、沉 积岩3B. 沉积岩3、岩浆岩1、岩浆岩2、沉积岩2、沉 积岩1C. 沉积岩3、岩浆岩1、沉积岩2、岩浆岩2、沉 积岩1D. 沉积岩3、沉积岩2、岩浆岩1、岩浆岩2、沉 积岩1【解析】D图中沉积

4、岩2和3,岩石破碎变形,且 其中包含岩浆岩1和2,因此形成早于岩浆岩;岩浆 岩2侵入1,形成晚;地表沉积岩1形成最晚。4.喷出地表的火成岩为喷出岩,没有喷出地表的火成 岩为侵入岩,图中()A. 岩浆岩1为喷出岩B. 岩浆岩2为喷出岩C. 岩浆岩1、岩浆岩2都为喷出岩D. 岩浆岩1、岩浆岩2都为侵入岩解析:B由图例可知,岩浆岩1为侵入岩,岩浆岩2 喷出地表,形成火山,为喷出岩。读某地地质剖面图,为石灰岩,完成5-6题。5对图中不同岩层的形成早晚,判断错误的是()A. 形成早于B.形成早于C.形成晚于D.形成晚于【解析】B均为沉积岩,形成越早,位置越靠 下;为岩浆岩,其形成晚于其所在岩层;为岩 浆

5、岩,因在中也有分布,所以其形成不可能早于 ;为石灰岩,其与岩浆交界处受高温高压作用, 变质形成大理岩。6.从岩石类型和地质构造看,下列各处不能形成相应矿床的是( )A. 一天然气B.一有色金属C.一石油D.一大理石【解析】A从处岩层的弯曲形状可以看出该地是 一个向斜,不会存在天然气矿床下图为“某地地貌和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8-9列叙述正确的是( )为流水搬运和沉积作用形成的冲积扇甲处后沉积上部先沉积,下部后沉下部先沉积,上部后沉处可能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为冰川搬运和堆积作用形成的山峰为岩块断裂上升形成的山地, 2为背斜成山【解析】D第(1)题,1、2、3、4、5分别为河口三 角洲、背

6、斜、向斜、断块山地和角峰,结合成因和 其地理意义可以判断出D项正确。9. 关于图示地区地理特征的叙述,最确切的是 ()A. 图中火山喷发形成沉积岩B. 图中河流既参与海陆间水循环也参与陆地内循环 山自山麓到山顶依次出现热带雨林到积雪冰川带D.图中河流上游聚落应选择在地势较高的山坡上,以 免受到洪水威胁【解析】B第(2)题,河流源头受冰川融水补给且 注入海洋,既参与海陆间水循环也参与陆地内循环。 火山喷发形成岩浆岩;根据水循环的概念,河流既 参与了海陆间循环也参与内陆循环;5处山麓不能确 定为热带,因此自然带也不一定是热带雨林;图中 河流上游聚落应选择在冲积平原与山坡的过渡地A. B. C. D

7、.【解析】C背斜岩层外新内老,向斜岩层外老内新,乙处背斜成谷,中心岩层外露为沉积较早的岩层, 甲处向斜成山,槽部为沉积较晚的岩层;在沉积岩 中上部的岩层是在下部岩层沉积之后形成的 读下图,完成11-12花岗岩止 贞岩耳M岩!11.图中各岩层、岩体的生成时代按由老到新的顺序依次是( )A. 花岗岩、玄武岩、砾岩、页岩、石灰岩B. 石灰岩、页岩、砾岩、玄武岩、花岗岩C. 石灰岩、页岩、花岗岩、玄武岩、砾岩带。D. 砾岩、花岗岩、页岩、玄武岩、石灰岩10. 有关岩层沉积的先后顺序说法正确的是( )甲处先沉积,乙处后沉积乙处先沉积,【解析】C沉积岩层的新老关系一般是:下层岩层 老,上层岩层新,故岩层的

8、新老排列为:石灰岩、 页岩、砾岩;又从图中可以看出,砾岩内无侵入岩, 故花岗岩和玄武岩形成的年代更早。岩石为()A.花岗岩 B.煤炭 C.板岩 D.大理岩【解析】DM岩石在花岗岩与石灰岩之间,是由石灰岩变质作用形成的大理岩。读下面的地质剖面图,回答13-15题。EZ3石灰眷 卫砂岩 rnrrn砾岩 FW页岩 二花岗岩13. 图中处河谷的成因是()A. 向斜构造向下弯曲形成B. 背斜构造顶部遭侵蚀形成C. 陡坡地带流水侵蚀力较强形成D. 断层地带岩层破碎易遭侵蚀形成【解析】D图中处为断层地带,因岩层破碎易遭侵蚀而形成河谷。14. 图中处的岩石最有可能是()A.花岗岩B.大理岩C.砂岩D.砾岩【解

9、析】B从断层左侧的岩层关系可以看出处位于砾岩的下方,而断层右侧显示砾岩的下方是石灰岩,说明处原为石灰岩,后因接触高温岩浆而变质形成大理岩。15图示地段发生过的地质作用不能确定的是( )A.水平拉伸作用B.岩浆活动C. 变质作用D.堆积作用【解析】A图中有岩浆活动形成的花岗岩,变质作用形成的大理岩,堆积作用形成的沉积物,不能16. 对于该图解释合理的是()A. 图中山地的成因可能是火山喷发B. 该山地地下一定蕴藏着石油C. 通常向斜中心部分岩层较新D. 庐山的形成符合图中示意【解析】C由图可知该地为褶皱构造,是岩层受水 平挤压形成,庐山是断层上升岩块形成,该地无断 层,地质较稳定,但以山地地形为

10、主,工程建设应 注意保护植被。17. 若京沪高铁从上述地区穿过,工程人员必须考虑()A. 高速铁路施工过程防止诱发地震B. 保护植被,避免引发山洪或泥石流C. 为降低成本,一定要修穿山隧道D. 修高架桥以降低冻土的不良影响【解析】B由图可知该地为褶皱构造,是岩层受水 平挤压形成,庐山是断层上升岩块形成,该地无断 层,地质较稳定,但以山地地形为主,工程建设应 注意保护植被。确定是否发生了水平拉伸作用。读图,根据要求完成16-17题。在地质年代较老的褶皱构造地区常出现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地形倒置”现象。下图为地形倒置形成乙地位于(罗讷河)河流出山口附近。河流出山口前,穿行于峡谷,水流急,可携带砾

11、石;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按地曲浏置形咸的时间噸序,下列排序正确时是(A.【解析】B表示岩层受力弯曲,背斜成山、向斜 成谷;表示在外力作用下背斜顶部受侵蚀;表示 该区域在外力的侵蚀下地表变得平坦;表示在外力 的不断侵蚀下,背斜部分成谷,向斜部分因槽部岩石 受到挤压不易被侵蚀反而成为山地。(2)下列叙述正确询是(A.图申地滞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竝果B层层弯曲变形越强烈越不利于地形倒崖芮彩成G岩层的扯凤此能力越低越不利于地形倒配的形成D-背畀頂部受按圧作用,物质隆塞不场被侵迪【解析】A背斜与向斜在地貌形态上都会形成山地 或谷地,在内力作用下,背斜岩弯曲向上拱起形成山 地,向斜岩层

12、向下弯曲形成谷地,但在外力作用下常 出现地形倒置现象。背斜、向斜的区分不应只看所形 成的地貌形态,而应根据岩层的弯曲情况以及岩层的 新老关系进行判断。自主复习反思第二部分:综合题规范答题五步操作程序:(1)细审“题干”。(2)列出“模板”。(3)仔细“筛选”。(4)酝酿“语言”。(5)书写答案。地质作用分析:内力+外力1. 内力作用:地壳运动(拉伸、挤压)、岩浆活动(火山)、变质作用等三个方面2. 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分析乙地葡萄种植园地表鹅卵石堆积的原因。(8分)科谎甌二晞打觀恤河流出山口后,流速变缓,携带的砾石首先在此处堆 积。答题思路:在哪里一-内力、外力一-鹅卵石

13、从哪里 来怎样来一一为何在此堆积下面是“我国某地地形和构造剖面图”,读图回答(1)分析图中河谷平原形成的地质作用|(4分)岩层断裂下陷(2分),流水沉积作用(2分)答题思路:内力、外力哪种内力、外力-如何形成依据分数,酝酿“语言”。“规范答题统万城直到 15 个世纪前,它处于山环水绕之地,水 草肥美,牛羊成群,地理环境相对优越。而现在则是 荒漠连天,就像远去的楼兰古国,处于被沙漠的掩埋 之中。读统万城遗址分布图,回答问题:(4)图示地区长城损毁严重,试分析造成这一问题 的主要自然原因。| (8分)气候干燥(2分),风沙侵蚀严重(2分)、昼夜温差大(2分),风化强烈(2分)答题思路:内力、外力哪种内力、外力 如何流(虚线部分表示是主航道中心线)。形成-一依据分数,酝酿“语言”。-一规范答题 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考察了我国某区域一段河弯曲河道段偏向河流的凹岸,(2 分);凹岸接受侵蚀, 河床较深(2 分);凸岸接受堆积,河床较浅。(2 分)规范答题:观察分布特点内力、外力哪种内力、外力-如何形成依据分数,酝酿“语言”。规范答题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