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赶花教学设计之一

上传人:回**** 文档编号:216225724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赶花教学设计之一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赶花教学设计之一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赶花教学设计之一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赶花教学设计之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赶花教学设计之一(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教学要求: 1、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了解养蜂人一年四季,天南海北,赶花采蜜的艰辛劳动生活,教育学生学习养蜂人用辛勤的劳动为祖国创造财富的奉献精神。 2、默读课文。概括来自吕梁山区的养蜂人一年四季到哪些地方赶花采蜜。懂得赶花的含义。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 3、通过句中关键词语的理解,领会句子的含义。懂得过渡句在文章中作用。 、学会生字新词。 教学重点:通过按要求有目的地默读,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了解句子的作用。 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理解养蜂人的生活竟是这样的艰辛而又充满诗情画意的含义,从而体会养蜂人为人类造福的奉献精神。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预习课文: .

2、自己读通课文,自学生字词。小组齐读课文。小组分角色朗读。 .找到一句直接概括赶花意思的句子以及描写赶花情况的词语。小组交流 3.完成课后第五题。 4.交流:咱得马不停蹄地往花开的地方赶,唯恐误了花时。 千里迢迢、天南海北、马不停蹄 出示填空: 赶花是指养蜂人带着蜜蜂往花开的地方赶,唯恐误了花时。 交流朗读课文。 6、解释词语。 7、比较词语:幽静惊讶 安静惊奇 8、布置作业:抄词,家默,读文 第二课时 一、引出赶花相关的句子和词语 引入:同学们,花开时节,无论你是走在田间小路上,还是在小溪边,经常可以看到养蜂人忙碌的身影,那是他们正把小蜜蜂往花开的地方带呢!今天我们要学的就是一篇讲述一支来自吕

3、梁山区的养蜂队忙着赶花的课文。1、齐读课题,读出赶的味道。 2、交流预习:过渡:昨天我们预习了课文,大家都找到了直接概括赶花意思的句子以及描写赶花情况的词语,交流一下,出示: 咱得马不停蹄地往花开的地方赶,唯恐误了花时。 mido;mdot; 齐读,再读,读出句子中的要点(学生边说教师边在句子下作标记。) 出示词语: 千里迢迢 天南海北 马不停蹄 这些词语确实着重描写了赶花的情况,让我们读好它们,读出感觉来。 这些词语让我们感到,出示: 路程远 分布广 赶花忙让我们一起来读。 二、边默读边思考并完成填空过渡:那么他们是怎样千里迢迢、天南海北、马不停蹄地赶花呢(出示填空) 下面我们就要边默读边思

4、考(出示三个步骤)来体会养蜂人的劳动和生活。 来自吕梁山区的养蜂队初夏赶到延安采槐花蜜,过些日子,到_采紫苜蓿花蜜,然后_。七八月,到_。初春时节,到_。第二初夏,又_。 理解题意; 摘取要点; 注意连贯。 1、我们先来理解题意指名读第一分句,说说句中有几个要点。 时间;一;一;初夏,地点;一;;一;延安,花名;一;一;槐花。 其实这就是刚才那句重点句中的三个要点(指板书)请一位同学和老师配合朗读题目。(什么地方采什么花蜜) 听出来了吗要我们填的就是地点和花名 2、我们已经理解了题意,下面就要边默读边摘取要点,自学第1节各自轻声朗读7-14节。 边默读边摘取要点,注意: 在地点的词语下用表示

5、在花名的词语下用表示 在花时的词语下用ido;表示 口头完成填空。 3、交流: 交流,出示地点和花名。 请大家用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采什么花蜜的句式来交流。 口头交流填空,齐读。 三、理清文章结构 过渡:刚才我们所填内容就来自课文-14节,这部分内容是按照怎样的思路来讲述这支吕梁山区的养蜂队赶花的经过呢 我与养蜂人的对话有几个来回我问了几次养蜂人答了几次请用手势来表示;一;一;4次。 指名小组分角色朗读。 指名小组分角色;一;一;去掉旁白直接读对话 过渡:我的问与养蜂人的答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让我们连起来读一读。出示: 我 养蜂人 养蜂队来自何方;一;;一;rar;养蜂队来自各地 为什么赶远路;

6、一;一;r;为赶花才赶远路 槐花谢后能否休息;一;;一;rr;一年四季赶花不停秋凉回家乡能否休息;一;;一;arr;腊月起程再赶花 小结:可见,养蜂人的回答是针对我的问话的。 让我们再配合着朗读板书,看看这一问一答还有什么内在联系 我先打听;一;;一;,养蜂人回答;一;;一;,因为养蜂人回答;一;一;, 所以我惊讶;一;;一;,养蜂人回答;一;一;,因为;一;一; 所以我又产生新的疑问;一;;一;,养蜂人回答;一;;一;,因为;一;一; 所以我又问;一;一;,养蜂人回答;一;一; 小结:本文的特点就是以我的发问来引出养蜂人对艰辛的劳动和生活的介绍,并使谈话引向深入。我的问题在文中起了;一;;一

7、;引出下文的过渡作用。(题) 四、以学生为主体,自由读文感悟 过渡:从养蜂人层层深入的回答中,我们体会到了养蜂人赶花路程的远,真是;一;一;千里迢迢;地点分布之广,真是;一;;一;天南海北;又是那样的繁忙,真是;一;一;马不停蹄。(指读板书) 1、分组学习,把课文读好,读出那种千里迢迢、天南海北、马不停蹄的感觉。 2、再着重选一个词语说说自己的感受。(题) 3、交流 五、由诗情画意引出课文中心 过渡:养蜂队这样马不停蹄地赶花,以至于一年四季极少在家里休息,生活十分艰苦,可作者却认为是充满;一;一;诗情画意。 、诗情画意就是充满诗画的意境,那为什么说养蜂人的生活是充满了诗情画意呢出示填空: 之所

8、以说养蜂人的生活是这样的艰辛而又这样的充满诗情画意,是因为他们生活在(美丽的鲜花)中,还因为他们用艰辛的劳动酿出了(香甜的蜂蜜),为我们的生活创造了(巨大的财富)。 交流,齐读。 、养蜂人的生活工作那样艰苦,可作者却觉得那么美好、甜蜜,作者究竟要赞美养蜂人什么呢(课后题2)指名读。 交流;一;一;选4,为什么不选其他三个答案齐读。 六、引读第一段,理解中心,朗读颂歌 过渡:本文除了歌颂养蜂人,还赞美了小蜜蜂,看第六节。 1、蜜蜂和人一样,最有觉悟。觉悟是什么意思(懂事情,明道理) 那具体表现在哪里呢(一遇到花时旺盛,就没命地干活)划下句子。 作者举了一只工蜂的例子,那就是;一;一;(生接读:一

9、只蛰人啊!)2、这段话是一个养蜂人告诉作者的,这个养蜂人是作者在陕北高原上洋槐花开时遇到的。请大家看课文第1节 老师朗读第1、2节;一;;一;引:小蜜蜂又忙起来了!当我走进林子的时候,发现;一;;一;(这里跨步),引:那是怕被蜜蜂蛰呀!可养蜂人却说;一;;一;(不要蛰你),引:果真;一;一;引:蜜蜂就是这样最有觉悟!只要;一;一;(一遇到累死。) 3、课文第节竭力地赞美蜜蜂,这又是本文的另一个特点:运用了以蜂喻人的写作手法,所以重点句中的咱不仅指那位说话的养蜂人,还指那些来自吕梁山区的养蜂人,还指所有的养蜂人!4、这正如一首诗中写到的蜂儿酿成百花蜜,留得香甜在人间,养蜂人就像蜜蜂一样用自己的辛劳创造者巨大的财富。 5、最后让我们一起朗读这段文字,让我们在这美好的语言中结束今天的课。 出示: 蜜蜂啊,我赞美你。你是勤劳博采的专家,你在万花丛中翻飞,为人类酿造醇酒般的蜂蜜。万花酿甜蜜,蜜成花不见。8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