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考察报告优秀范文五篇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216225529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1.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西安考察报告优秀范文五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西安考察报告优秀范文五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西安考察报告优秀范文五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源描述:

《西安考察报告优秀范文五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安考察报告优秀范文五篇(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西安考察报告优秀范文五篇 学院:政法与历史学院班级:20X级2班姓名:学号: 1西安考察报告 22年5月5日上午,我们乘坐的成都西安的列车驶达终点站西安,在踏上西安土地的那一刻,我们为期7天的专业考察正式拉开序幕。本次专业考察由政法与历史学院组织,由焕力等3名老师带队前往,参加考察的包括202X级历史专业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生。在本次考察中,我们先后参观了碑林博物馆、西安古城墙、X省历史博物馆、骊山、兵谏亭、秦陵地宫、秦始皇陵兵马俑、唐安泰公主墓、汉茂陵、乾陵、等历史气息厚重的景点,并在古都真切的感受了一番历史底蕴的沉淀。 在考察过程中,同学们严守组织纪律,带队老师尽职尽责,不仅给同学们进行

2、知识性的讲解,提醒大家注意本次考察的专业性和目的性,而且非常关心同学们的生活问题。在良好的氛围中,同学们沐浴在“十三朝古都”这个有国际化大都市之称的历史文化名城,不由得时常陷入历史的沉思。 在这七天的考察学习中,我得以将课本所学与实际所见结合在一起,重新梳理自己的知识,思考其中的价值。以下是我在本次考察中的一些所见、所闻和所感,也是对本次专业考察的一项总结。 一、西安碑林博物馆,西安古城墙 5月5日,我们上午到达西安,下午立即开启我们的考察,第一站,参观西安碑林和西安古城墙。 西安碑林博物馆坐落于著名古城XX市三学街(因清代的长安学、府学、咸宁学均设在这里而得此名)。它于北宋二年(公元078年

3、)为保存开成石经而建立。九百多年来,经历代征集,扩大收藏,精心保护,入藏碑石近三千方。现有六个碑廊、七座碑室、八个碑亭,陈列展出了共一千零八十七方碑石。在名碑荟萃的展室里,展示了圣儒、哲人的浩瀚石经;秦汉文人的古朴遗风;魏晋北朝墓志的英华;大唐名家的绝代书法以及宋元名士的潇洒笔墨。书圣王羲之、画圣吴道子书画同辉的笔墨迹以及诗画双绝的王维的竹影清风更为碑林增辉溢彩。西安碑林以其独有的特色成为中华民族历史文物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西安城墙(eiacrumllton)位于XX市中心区,呈长方形,墙高12米,底宽1米,顶宽5米,总周长74公里。城墙内面积.32平方公里,现被禁止开发,人们习惯称为

4、古XX县区,著名的西安钟鼓楼就位于古XX县区。城墙有主城门四座:长乐门(东门),永宁门(南门),安定门(西门),安远门(北门),这四座城门也是古城墙的原有城门。从民国开始为方便出入古县区,先后开辟了数十座城门,至今西安城墙已有城门18座。 西安城墙于明洪武七年到十一年(74138)在隋唐皇城的基础上建成,完全围绕“防御”战略体系,城墙的厚度大于高度,稳固如山,墙顶可以跑车和操练。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城垣建筑之一,也是中国最完整的一座古代城垣建筑。 西安古城墙显示了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也为研究古代的历史、军事和建筑等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 二、参观陕西历史

5、博物馆 月6日上午,我们来到了本次专业考察的第二站陕西历史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是位于陕西西安的一座国家级综合性历史类大型博物馆。该博物 馆于91年建成开馆,是中国第一座现代化国家级历史博物馆,整个建筑博大雄伟,古朴典雅。博物馆以其丰富的文物藏品成为展示陕西历史文化和中国古代文明的殿堂,被誉为“古都明珠,华夏宝库”。 博物馆展室面积1.1万平方米,珍藏文物37.5万余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76件(组),国宝18件(组),以青铜器、历代陶俑、唐代金银器、唐墓壁画最具特色。馆内共设7个展厅,展品达300余件以历史为线索,从史前开始一直到明清时期,各个时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的珍贵文物资料在馆内都

6、有展示,让人如穿梭在历史的长廊之中,不由得感叹中华文明之源远流长和恢弘气势。 在参观历史博物馆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以前只在课本上见过的图片及所了解的文物的真实面目,这无疑深化了我们对历史的认识,也促使我们思考一些新的问题。也对中华古文明产生了更为深切的崇敬和向往。 三、大慈恩寺 日下午,我们来到位于X市南郊的大慈恩寺,参观了寺内的大雁塔及唐玄奘雕刻。大雁塔被视为古都西安(陕西)的象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唐代永徽三年(公元65年),玄奘为藏经典而修建,塔身七层,通高64.米。大雁塔也是国家文物局公布的首批丝绸之路申遗中国段22处申遗点之一。大雁塔是8世纪为保存玄奘法师由天竺经丝绸之路带回长安

7、的经卷佛像而建。大雁塔作为现存最早、规模最大的唐代四方楼阁式砖塔,是佛塔这一印度佛寺的建筑形式随着佛教传播而东传入中原地区并融入汉文化的典型物证,是凝聚了汉族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标志性建筑。 四、半坡遗址博物馆 7日上午,考察团感受了仰韶文化的代表半坡历史博物馆。半坡遗址是黄河流域一处典型的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母系氏族聚落遗址,距今5600600年之间。具有原始村落风格的大门装饰,鱼池中耸立的正在汲水的半坡姑娘的石雕以及遗址大厅正面郭沫若先生题写的“半坡遗址”四个遒劲隽美的大字,都为半坡博物馆的文化氛围平添了一种情趣,使人们产生一种回归自然、回归历史、回归艺术的真情实感,此情此景,常使许多观众流连

8、忘返。半坡遗址分为居住、制陶、墓葬三个区,居住区是村落的主体。半坡人属于新石器时代,使用的工具主要是木制和石器。妇女是半坡人中主要的生产力,制陶、纺织、饲养家畜都由她们承担,男人则多从事渔猎。该馆现有陈列室三个,遗址大厅一个。在这里,我们既能看到人类童年时代的纯朴,也能寻觅到中华先祖艰辛的足迹。 五、乾陵、永泰公主墓、茂陵 日,进行西线的考察,在此,大家接触了汉武帝“茂陵”,永泰公主墓,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合葬墓唐乾陵及武则天的无字碑。 乾陵,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一座两朝帝王、一对夫妻皇帝合葬陵。里面埋葬着唐王朝第三位皇帝高宗李治和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9、乾陵修建于公元68年,经过年的时间,工程才基本完工。气势雄伟壮观。乾陵位于陕西X市XX县区城北6公里的梁山上,陵区仿京师长安城建制。梁 山是圆锥形石灰岩山体,共有三峰,北峰最高,海拔047.9米,乾陵就在北峰之上。梁山南面两峰较低,东西对峙,中间为司马道,故而这两峰取名叫 乾陵“乳峰”。据史书记载,陵墓原有内外两重城墙,四个城门,还有献殿阙楼等许多宏伟的建筑物。勘探表明:内城总面积240万平方米。城墙四面,南有朱雀门,北有玄武门,东有青龙门,西有白虎门。从乾陵头道门踏上石阶路,计537级台阶,其台阶高差为1.68米。走完台阶即是一条平宽的道路直到“唐高宗陵墓”碑,这条道路便是“司马道”。两旁现

10、有华表1对,翼马、鸵鸟各1对,石马5对,翁仲0对,石碑2道。东为无字碑,西为述圣记碑。有王宾像61尊,石狮1对,周围还有1座陪葬墓。“唐高宗陵墓”墓碑,高米,是陕西巡府毕源为高宗所立,原碑已毁,现在这块碑是清乾隆年间重建的。此碑右前侧另一块墓碑,是郭沫若题写的“唐高宗李治与则天皇帝之墓”12个大字。另外在南门外有为高宗皇帝和武则天歌功颂德的述圣记碑和无字碑二通以及参加高宗葬礼的中国少数民族首领和友好国家使臣的石刻像六十一尊。在中国历史上,陵前石刻的数目、种类和安放位置是从乾陵开始才有了固定制度的,一直延袭到清代,历代大同小异。 永泰公主墓,在XX县区北部。永泰公主是唐中宗李显的第七个女儿,唐高

11、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孙女,名仙蕙,死于唐大足元年(70年),时年仅岁。后与她丈夫武延基合葬在一起,陪葬乾陵。关于永泰公主之死,资治通鉴则天顺圣皇后中说太后春秋高,政事多委张易之兄弟,邵王重润与其妹永泰郡主、主婿魏王武延基窃议其事,易之诉于太后,九月壬申,太后皆迫自杀。”这段话意思是永泰公主之死是武则天下的毒手,是张易之兄弟向武则天告密所致。 永泰公主墓于60年至62年发掘,是属封土堆墓,其墓穴是用砖砌的,由墓道、过洞、天井、雨道、墓室构成,全长87.5米。墓道是一条宽约米的斜坡,进入过洞直至狭窄的雨道,两旁洞墙内有6个小龛,里面放着彩绘陶涌、骑马俑、三彩马及陶瓷器皿等随葬品,造型逼真、工艺精湛。从

12、墓道到墓室还绘有丰富多彩的壁画,有宫廷仪仗队,以及天体图、宫女图等。尤其是墓室中放置的一具石椁,石壁上线刻着1幅画面的仕女人物画,其造型之美,实为罕见。在这些人物中,有的上着披贴、下穿长裙;有的身着男装;有的身穿长褂,腰束锦带,带上缀有荷包;有的脚穿如意鞋;有的身着短袄长裙,或捧壶,或托盘,或弄花,或拱手,或对话等等,所有这一切均展现了当时宫廷生活的情景。此外,石椁两扇门的顶部,还刻着一对鸳鸯,张开羽翼,相向飞舞,象征着墓内主人夫妻恩爱。此墓曾被盗过,墓道中有一处留有盗贼进入的痕迹。出了墓道,可从墓的两旁道路直上墓顶,在墓顶上可看到临近的章怀太子、懿德太子墓等。墓前还有陈列室,存放出土的随葬品

13、。 茂陵,是西汉武帝刘彻的陵墓。位于XX市西北0公里的XX县区(原兴平县)城东北南位乡茂陵村。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公元前1年前87年间建成,历时3年。茂陵封土为覆斗形,现存残高6.5米,墓冢底部基边长2米,陵园呈方形,边长约420米。至今东、西、北三面的土阙犹存,陵周陪葬墓尚有李夫人、卫青、霍去病、霍光、金日磾等人的墓葬。它是汉代帝王陵墓中规模最大、修造时间最长、陪葬品最丰富的一座,被称为“中国的金字塔”。咸阳原共葬有西汉11个皇帝中的9个,陵墓自西向东依次排列,长近百里,气势宏伟。 六、骊山国家森林公园,兵谏亭 9日,我们进行东线的考察,上午参观了骊山。骊山是秦岭的一个支脉,位于X市X

14、X县区城南的秦岭北麓,东西绵亘公里,南北宽约7公里,海拔01.9米,因系西周时骊戎国国地,故名骊山。山上青松翠柏遍布,美如绵秀,故又称“秀岭”。山上古迹甚多,主要有“炼石补天”女娲氏的老母殿、福禄寿三星的三元洞、周幽王戏诸侯的烽火台、唐玄宗与杨贵妃盟誓的长生殿、西安事变的“兵谏亭”等。 骊山之行,我们一面感受着骊山的帝王之气,一面恣意的徜徉于美丽的风景中。登骊山,是对历史的一次很好的回顾:周幽王的昏庸致其亡国,烽火台之景如在眼前重演;登骊山,感受天地山川都在我手中的心情,让人心境为之开阔。 给我的印象,最为深刻。骊山的半腰间虎斑石处还有一座“兵谏亭”,我们不由得想起了这样一段历史:“九、一八”

15、事变后,蒋介石携夫人宋美玲来陕,以游山玩水为名,布置大规模的剿共活动,期间张、杨两位将军在洛阳、西安、临潼等地数次劝谏蒋“联共抗日”均遭到拒绝, 36年12月1日凌晨时许,张、杨带兵对华清池形成包抄之势,酣睡中的蒋介石突闻枪响,仓惶在两名侍卫搀扶下从华清池五间厅后窗逃跑,藏于半山腰一虎斑石东侧石峡洞后,后来被搜山部队发现,送往西安,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这座石亭,建于14年3月,由胡宗南发起,黄埔军校七分校全体士官募捐而成,名曰“正气亭”,解放后,该亭更名为“捉蒋亭”,1986年月在纪念“西安事变”周年前夕,为了缓和两岸关系,再次易名为“兵谏亭” 七、秦

16、始皇陵 9日下午,我们来到了秦始皇陵以及其陪葬的秦始皇陵兵马俑。 秦始皇陵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嬴政(公元前59年公元前10年)的陵墓,位于中国北部XX省县区城东公里处的骊山北麓。 秦始皇陵建于公元前46年至公元前28年,历时9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规模庞大,设计完善的帝王陵寝。秦始皇陵筑有内外两重夯土城垣,象征着都城的皇城和宫城。陵冢位于内城南部,呈覆斗形,现高5米,底边周长1700余米。据史料记载,秦陵中还建有各式宫殿,陈列着许多奇异珍宝。秦陵四周分布着大量形制不同、内涵各异的陪葬坑和墓葬,现已探明的有00多个。秦始皇陵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结构最奇特、内涵最丰富的帝王陵墓之一。 秦始皇陵兵马

17、俑。9741978年在秦陵外城东侧发掘从葬坑3处,其中一号坑最大,面积1.4万平方米,深5米,有武士俑、车马60余件,列成38路纵队,向前开进,为战车步兵军阵。2号坑面积6000平方米,有木质战车89辆,陶制车6辆,陶马356匹,骑兵俑、鞍马各16件,步兵俑62件和大批金属兵器(其中有些兵器虽埋在地下220年,但至今仍光明鲜亮,非常锋利),是一座由骑兵、战车和步兵组成的多兵种军阵。3号坑前端有马战车一乘,陶俑6件,为统帅指挥部。199年在原址上修建了大型博物馆。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在参观兵马俑的过程中,我们无不被其宏伟的气势所震撼,仿佛回到了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战地之上。感叹古代劳动人民的

18、伟大之余,也为自己的祖国感到深深的自豪。 时间在流逝,我们的考察是匆忙的,短暂的,但是我们收获到的知识确实无 限的。在我们眼里西安是一个承载几千年历史的古都。是一个古典与现代相融合的城市。是一个可以让你感受时光隧道的原始之地。这里的历史没有人可以改变。此行之后,我们只能在自己的史书上写上几笔,记下每一份心悸的感荒,记下每一份感动的美好。这就是西安中国古代文明开始的地方。整个考察行程安排在日间进行,活动安排十分紧凑,让我们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可能多地去感受西安这个十三朝古都所积淀下来的沉厚历史文化,以所学到的专业知识思考所看到的文物和遗迹,并在实际考察中对专业知识进行梳理、回顾,这种认识比从书本上得来的更为直观,印象也更为深刻。内容总结()西安考察报告优秀范文五篇 学院:政法与历史学院班级:202X级2班姓名:学号: 1西安考察报告 22X年5月日上午,我们乘坐的成都西安的列车驶达终点站西安,在踏上西安土地的那一刻,我们为期天的专业考察正式拉开序幕(2)二、参观陕西历史博物馆 5月6日上午,我们来到了本次专业考察的第二站陕西历史博物馆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