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柳先生传解析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16117874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1.09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五柳先生传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五柳先生传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五柳先生传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资源描述:

《五柳先生传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柳先生传解析(2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五柳先生传解析五柳先生传解析 陶渊明(365427),名潜,字元亮,东晋浔阳柴桑人,著名诗人。他生活的东晋末年社会黑暗,风气污浊,许多人不择手段,追名逐利,社会上充斥着虚伪与欺诈。陶渊明做过几任小官,因对统治阶级不满,不愿与黑暗现实同流合污,辞去官职,躬耕僻野,过着简朴的归隐生活。作者简介 陶渊明的作品语言朴素,自然优美,一反六朝时代追求华丽堆砌的文风,在思想、艺术性上都对后代文学有很大影响。本文是陶渊明托名五柳先生写的自传,表现了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与志趣。作者正是通过五柳先生“颇示己志”,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江西庐山陶渊明纪念馆黄开诚硬笔书法五柳先生传时代背景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政治生活

2、中最重要的现象,是士族门阀制度的存在。士族,又称世族、高门大族,其对立的称呼是庶族、寒门。世族豪门形成了对政治权力的垄断。他们之间的区别不是基于官职的高下或财富的多寡,而是基于宗族的血统。一代雄豪曹操也未能摆脱对豪门的依赖。魏晋时期,统治阶级的高压政策与读书人的自由个性产生了尖锐的矛盾,正直之士深受压迫,往往借酒浇愁,在醉乡中使波澜的心灵获得平静。这是他们在那种环境里使自己得到解脱的一种方法。东晋末年,风气污浊,很多人不择手段地追名逐利,社会上充斥着虚伪与欺诈。陶渊明做过几任小官,因对统治阶级不满,“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官归隐,躬耕田园。东晋末年,社会黑暗,风气污浊,很多人不择手段地追逐名利,

3、社会上充满了虚伪和欺诈,这就是陶渊明辞官归隐的原因。嗜()辄()吝()褐()箪()汲()俦()觞()黔()娄()shzhlnhdnjchushngqinlu生字注音 全文共两段,第一段以记叙为主,重在表现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志趣;后一段以议论为主,重在对五柳先生的品德进行歌颂和赞扬。本文结构五柳先生传情景图五柳先生传情景图1.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2.造饮辄尽,期在必醉。3.环堵萧然,不蔽风日。4.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5.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会,体会,领会。意,书中的意旨。会,体会,领会。意,书中的意旨。辄,副词,就。辄,副词,就。萧然,形容词,冷冷清清的样子。萧然,形容词,

4、冷冷清清的样子。晏如,形容词,安然自若的样子。晏如,形容词,安然自若的样子。戚戚,忧愁的样子。汲汲,心情急切的样子。戚戚,忧愁的样子。汲汲,心情急切的样子。词语梳理 “五柳先生”之号得来的原因是其宅边有五棵柳树,而人们又不知他是什么地方人,姓甚名谁也不知道,因此便只称“五柳先生”。作者说不知他是谁,其实正暗示指作者本人。晋代是很讲究门第的,先生的所作所为与当时的世风显然是背道而驰的,表现了他卓而不群、不随世俗的品性。1.“五柳先生”之号是如何得来的?问题探究 这句话的意思是指五柳先生每次读书有心得体会时,便沉溺于书中而忘记了饮食。这形象地说明了前文中的“好读书”是真正的喜爱读书而不是装模作样。

5、2.如何理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亲友请客,五柳先生就毫不客气地喝酒,而且一醉方休,醉后就走,从不和别人虚情客套。这说明了五柳先生不但嗜酒,而且不拘小节,性情豪爽,把世俗的繁文缛节置之脑后,是一位独立于世的高风亮节之人。3.怎样理解“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陶渊明三大爱好:1.“好读书”而“不求甚解”2.第二大爱好 饮酒3.第三大志趣著文章4.五柳先生的三大爱好反映出他怎样的精神?不能仅理解为一种读书方法,即不死抠字眼,而力求真谛,它还与作者的“不慕荣利”有关。他读书的目的,是一种求知的满足与精神享受,所以“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他并不想“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这

6、是他不追求名利,只求精神上得到安慰的体现。五柳先生在污浊的世俗社会里特立独行,内心必有许多愁苦,寄情于酒,这是他使自己得到解脱的一种方法。他饮酒时“造饮辄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也是他率真放达的体现。五柳先生才华出众,著文章不是要给别人看,更不是要献给统治者去求得官禄,而只是“自娱”,这正是他不慕荣利的体现。这与世人的追名逐利形成了鲜明对比,使这个身处污浊社会而保持高风亮节的五柳先生形象使人钦佩万分 作者的生活状况是“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这不仅写出了他的穷困潦倒,而且含蓄地说明了作者以古贤颜回自比,表达了自己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安贫乐道的思想。活灵活现地刻画出

7、一个虽处于贫苦之中却悠闲自适、淡泊名利的隐士形象.人物形象语言特点 语言朴素洗练,内容看似平淡却寓意深刻。多用否定句。作者言“不”,正突出了自己与世俗的格格不入,突出了他对高洁志趣和人格的追求,不仅让读者对他的与众不同击节叹赏,也使文章笔墨精粹而笔调诙谐,读来生动活泼,引人入胜。本文写人的方法 1.选材:文章抓住五柳先生的主要特点,围绕其主要思想性格特点来组织材料,寥寥几句话,五柳先生的鲜明形象跃然纸上。2.记叙与描写有机地结合: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围绕五柳先生的性格特点,记叙他“好读书”、“性嗜酒”、“常著文章自娱”三个爱好,体现其淡泊名利,“不汲汲于富贵”的性格。在表现五柳先生安于贫穷的方面,运用了描写手法,“环堵萧然,不蔽风日”描写了他的住宿的简陋,“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描写了他在吃穿方面的简陋。文章把记叙与描写有机地结合起来,形象地刻画了人物。1、诵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A因以为号焉 B亲旧知其如此 C曾不吝情去留 D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B B课堂练习 亲旧()知其如此 期()在必醉 环堵()萧然()造()饮辄()尽 因以为()号 晏如()也 每有会意()以此自终()解释下列字亲戚、朋友希望、愿望墙冷冷清清的样子往、到总是“以之为”,把它作为安然自若的样子对书的意旨有独到的体会过完自己的一生再见再见结束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