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0轧机轧制工艺规程

上传人:jin****ng 文档编号:216043265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3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1450轧机轧制工艺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1450轧机轧制工艺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1450轧机轧制工艺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1450轧机轧制工艺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450轧机轧制工艺规程(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EE0W3X 06寸e、0寸寸6晖回一廿EE09mCN寸晖壯H -彷図晖H EEOOOeHXEO UJUJ0I9eHP -辿溯昭Is LU LU oooCNe H xe LU Q LU LU 019e H P EE00ms06Hm EEOUSS.I-IHH - n EE00ms06Hm EEO.S.OHI -1WHS ZMHte旺ffl 墨轴Hsws*6冒EE G9mxelAr呱推輕晖回一廿Noo寸二Ba)只晖W岀晖回一廿 NYOOCN、N09m 二Ba)只晖豐、H曇 H ENOVHXeEIAI -K只通 H-KmNooooCNHxeEd -只=彗滞-K* WUJ、UJ006HxeuJ -鰹H

2、gtfgN。寸。卜gtfaN07L . BNOLL .溯fc-只淤 QSH89寸9 -鰹晖邂般QSH08贮-鰹晖回耳QSHS8 人-EE0S 寸I-lxoomI-le、ooCNI-le 晖邂般主电机功率:Nmax=1197*4 KW= 4788 KW主电机转速:350/800 r/min减速比: 1.0588传动方式:双电机上、下工作辊单独传动三、轧制工艺规程3.1原料制度3.1.1化学成分低碳钢化学成分应符合下表规定牌号化学成分 CSiMnPSAlsSPHC0.120.050.500.0350.015其余化学元素:N20.005% , CuSO.15% , Cr315号轧制方向完好3.2压下

3、制度3.2.1压下制度主要是依据设备能力、轧制要求,充分利用带钢塑性,并考虑加工硬化程度,用最少 的道次,最大的压下量,分配道次加工量,以尽可能减少中间退火次数,轧出质量合格的产品,达到 优质、高产、低成本,操作方便、可靠。 制定原则:前面道次充分发挥设备能力,后面道次保证产品板形质量。合理的压下规程应确保每 道次轧制负荷基本一致。3.2.2 般地,1450车b机的最大压下量4.80mm,轧制总变形率要求50%,在6070%最佳,道 次变形率45%,成品道次变形率20%左右。几种典型压下制度参考见附表。3.3张力制度3.3.1开卷张力 开卷张力应以不大于来料卷取张力,般为来料卷取张力的75%8

4、0%,避免产生层间错动。因现在酸洗张力不大于 5 吨,故般情况下,开卷张力在 35 吨之间。 3.3.2 道次间张力及张力调节 量F 中二BxHixoi i = 1,2,3,4,5B :轧料宽度mmHi :道次厚度mmoi第i道次前张应力N/mm2第i道次前张应力为第i+1道次后张应力第i+1道次后张应力必须小于等于第i道次前张应力, 避免产生层间滑伤。道次间张应力为40150 N/mm2,厚时用小张应力,薄时用大张应力。厚度0.8mm时,张力120 KN,前后张力差控制在10%20%。厚度v0.8mm时,张应力采用100150 N/mm2,可采用后张力大于前张力,用于调节厚度。3.3.3成品

5、卷取张力F 卷二Bxhxo (N)B :轧料宽度mmh :成品厚度mmO:成品卷取单位张应力N/mm2考虑到后道工序是直接紧卷退火,故成品卷取张应力只能按2565 N/mm2计算卷取张力。薄料 取大值,厚料取小值。成品卷取张力参考下表:单位:KN、厚度mm 宽度m0.350.40.50.60.70.81.01.11.21.31.51.82.09001100232527313437394042444648511100130027293135394244464850525458注:根据实际情况,上下调节不超过10%。3.4辊型制度辊型制度与所轧钢种、宽度及润滑制度有关。其辊型制订是在正常润滑条件下

6、进行的,辊型配 置是全部轧辊均为平辊,且中间辊和支撑辊两侧有倒角;硬度高的辊配为下辊,确保下表面质量;成 对工作辊辊径差4mm ;般情况下,大直径辊配为下辊,以便于上压。工作辊锥度SO.02mm,两 工作辊硬度差V3.0HSD。轧制过程中,如果出现边浪,说明轧辊凸度小,可增加弯辊来保证板形良好,;如果轧制过程中 出现中浪,说明辊凸度偏大,可减小弯辊来保证板形良好。按正常工艺要求,计算板形调控手段优先权的选用般遵循两个原则:(1)按照响应慢的、灵敏 度小的、轧制过程中不可动态调节的调控手段先调;(2)轧制过程中对在带钢走行过程中不能调节的 手段先调。我公司为6辊HC轧机,调控手段有轧辊倾斜、工作

7、辊弯辊、中间辊弯辊、中间辊横移,因此调 控优先权为:中间辊横移、中间辊弯辊、工作辊弯辊和轧辊倾斜。实际操作过程中,在未给轧制力前,现将中间辊横移到工艺要求位置,给定轧制力后再将中间辊弯辊力预先调到较大值,在轧制过程中仅调节工作辊弯辊力和轧辊倾斜即可,若在调节工作辊弯辊力 超限时仍不能保证板形,再反过来调整中间辊弯辊力。根据多年积累的经验,人工调整可通过观察板形缺陷,根据中间辊弯辊控制中部的对称板形部分、 工作辊弯辊控制边部的对称板形部分,进行调控也很快。为减小轧辊边缘接触产生的应力,支撑辊和中间辊的辊身边缘均磨有倒角:一侧倒角长度120mm,高度0.25mm,在轧辊边部直径减少量为0.5mm。

8、中间辊横移量主要是根据板宽和中间辊倒角大小决定的:中间辊横移量=(中间辊长度-公称宽度-补偿系数)/2=(1480-公称宽度-80)/2=(1400-公称宽度)/2注:补偿系数暂定为 80mm。3.5 速度制度速度制度的选择应根据所轧带钢的形状、轧制阶段及主机负荷确定;一般当机组实际电流达到额定电流的 90%时,即为轧机的最大速度。当带钢在卷取机上卷35圈时,并且轧制稳定时,便可以以轧制速度进行轧制。当设备出现异常时,应降速停机检查。当带钢边部有裂边时,应降速轧制。加减速时应均匀地加减速。3.6 润滑制度工艺润滑在冷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工艺润滑可减少板带与轧辊的摩擦力,从而降低轧制 力和

9、张力,使压下率增大,轧制能耗降低,使最小可轧厚度减小;良好的工艺润滑还可提高带材的厚 度精度和表面质量,及延长轧辊和轴承的使用寿命。因此,应加强对工艺润滑的管理和使用。在目前 的冷轧生产中,一般使用乳化液润滑方式。所谓乳化液是将少量的冷轧轧制油加入大量水中混合起来 形成的乳状冷润液,其具体使用和维护参见乳化液、防锈油使用及维护规程。特别强调,为了兼顾润滑和冷却,轧机生产和维修班组要确保:主要考虑对板带的润滑和对工 作辊的冷却,每周要定期清理乳化液喷嘴,调整机架乳化液喷射角度,1/3 在工作辊上, 2/3在板带 上,认为在入口楔形处,此乳化液量同样可以保证润滑,并且通过冲刷工作辊可以减少粘在轧辊

10、表面 的铁粉,提高轧后板带表面的清洁性;减少棉丝、破手套、焊渣等杂物进入乳化液系统,最大限度 保证乳化液的质量。3.7 轧辊的使用(1)正常轧制时换辊要求:工作辊连续轧制一个班,正常换辊;中间辊连续轧制二天,正常换辊; 支撑辊连续轧制一个月,正常换辊。(2)严防轧辊急冷急热,刚卸下来的轧辊,必须用棉被包好,不许放在通风处,以免爆辊。(3)根据生产计划安排,若轧制宽度由窄变宽,工作辊进行计划换辊。其他异常情况,根据生产 实际随时换辊。(4)当轧机长时间停车在8 小时以上,或更换支撑辊,或更换中间辊,轧机一定要先热辊。热辊 时间:当室内温度S1OC,若同时更换支撑辊和中间辊,热辊时间不得少于60m

11、in ;其他条件不少于 45min。当室内温度10C,若同时更换支撑辊和中间辊,热辊时间不得少于30min ;其他条件不 少于 20min。(5 )热辊操作步骤:先将总轧制力压到在200t左右,打开乳化液,启动轧机,速度2m/s ;15min 后,再逐渐将轧制力增加到400500t,速度升高到4m/s。(6)热辊完毕后再进行烫辊轧制,烫辊轧制时压下量要适当减少,轧制速度不超过 4 m/s ,轧 制力不超过计划1000t,前张力可适当增加,一般比正常规定轧制道次多轧12道,每道轧制速度要 降低至正常轧制速度的70%。并且成品厚度0.8mm至少要轧制2卷以上钢卷成品厚度v 0.8mm , 至少要轧制 1 卷以上钢卷。( 7 )当轧机长时间停车在46小时之间,或更换工作辊后,只需按上述要求进行烫辊轧制既可。(8)轧辊上机前,必须按规定进行擦拭、冲洗、吹扫,并检查轧辊是否有裂纹、划伤、磕伤等表 面缺陷。如果不合格,不准装机附:几种典型的压下制度参考下表(常规SPHC热轧卷)根据板形和材质软硬,对厚度、张力、速度、弯辊力等进行适当的调整,以板形良好为宜。单位:mm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