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生态视察报告上报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215940074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淮河生态视察报告上报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淮河生态视察报告上报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淮河生态视察报告上报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淮河生态视察报告上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淮河生态视察报告上报(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淮河生态视察报告(上报) X县区淮河生态经济带情况汇报 一、基本情况 淮河生态经济带最早由江苏XX县区发起,2X年上半年,江苏宏观经济研究所托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承担“构建淮河生态经济带先导区”、“淮河生态走廊”研究课题,随着研究逐步深入,沿淮信阳、盐城、淮南等地相继加入委托,课题名称更改为“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 目前规划中的淮河生态经济带涉及苏、鲁、皖、豫、鄂五省,面积达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8亿人。规划的核心是打破行政区划藩篱,依托淮河发展流域经济带,即通过构建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和现代产业体系,推动淮安、蚌埠、信阳三个核心城市的迅速崛起,三个核心城市带动十几个县级城市的发展,进而形成“

2、一带三核多节点”的空间结构格局,使之成为我国中东部地区协调发展的示范区。通过规划的实施,淮河将成为中国第三条黄金水道,将来有可能成为货运量超过珠江、仅次于长江的黄金水道;淮河生态经济带将成为继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之后的第四个增长极;淮河生态经济带将成为支撑改革开放第四个十年经济发展的支撑点。 二、进展情况 202X年7月上旬,X省宏观经济研究所院长顾为东一 1行七人在省、市发改委领导陪同下,首次来到淮滨调研。202X年4月中旬和5月底,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中共中央研究室原副主任郑新立一行先后两次来淮调研构建淮河生态经济带,并提出要通过淮河经济带的构建,使淮河成为继珠江和长江之后

3、的中国第三个通海的黄金水道,使淮河经济带成为继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之后的中国第四个经济增长极,同时也成为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第四个十年的经济增长极的规划构想。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组织开展了“淮河生态经济走廊”战略规划研究,现已初步成稿,准备向国家发改委等有关部门通报,有望上升为国家战略。 淮河生态经济带原规划为“一带双核多节点”,即只有淮安、蚌埠两个重要节点而未考虑将信阳纳入“节点”之中,在202年7月来淮调研时,我县及时扑捉到“淮河生态经济带”规划的重大机遇及战略意义,积极向调研组建议将XX市纳入到重要“节点”之中,县领导为此多次赴京汇报,最终于202年10月3日,课题组在北京钓鱼台大酒店召开

4、“淮河生态经济带中期成果”座谈会时,初步形成了“一带三核多节点”的战略构思。与此同时,我们还积极邀请到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中共中央研究室原副主任郑新立于年月中旬和5月下旬先后来淮调研,并最终将信阳纳入到“核心城市”之中,形成了目前“一带三核多节点”的规划。 2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课题成果研讨会22X年月份在淮南召开,皖苏豫三省联手,提出对淮河干流建若干船闸,形成一个千公里河川式水库,将淮河打造成为继长江、珠江之后中国第三条出海黄金水道。沿淮河建内河港口群,淮安、蚌埠、淮滨、周口、阜宁定位为内河国际港。 三、规划中的五个方面情况 1、水利 加大淮干及支流治理工作。我县现有封闭半封

5、闭圩区20个。堤防总长2公里,其中淮河堤防为7836公里。自排涵闸64座,自排能力为759立米/秒。提排站34座,装机11717千瓦,提排能力达14.9立方米/秒。圩区保护面积425平方公里,保护耕地40万亩,保护人口30万人。建有中型水库1座,小型水库4座,灌溉面积3万亩。全县有河道险工26处,总长788米,治理长度790米。经过9 5、199 、202X年的三次大规模治淮实施,全县的防洪除涝体系已基本形成,目前全县的淮河干支流防洪标准可达到约10年一遇,除涝标准可达到35年一遇。下一步我们将强化措施,加大投入,重点做好淮河干支流防汛抢险道路修建、淮干白露河口段治理续建工程、淮河支流闾河治理

6、工程等工作。 2、运输和服务业 依托淮河淮滨港口,淮息、淮固、淮阜高速公路,京九 铁路专用线,建设淮河淮滨物流港项目,配套完善各项基础设施,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形成服务优质、管理规范、高效便捷的现代化区域物流中心。精心组织“淮河文化论坛”、“蒋氏根亲文化节”活动,推进旅游景点和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3、工业 建载体,着力提升承载能力。县产业集聚区克服重重困难,千方百计筹集资金用于集聚区建设,建成区面积达到7平方公里(同比增3.1%),水、电、路基础设施配套齐全。;重招商,着力培育产业集群。按照龙头牵引、垂直整合、产业配套、集群发展的思路,围绕全国轻工纺织、食品加工企业,依托

7、6个驻外招商点,充分发挥职能局委的作用,发现信息就分析研究,得到线索就积极跟进,抓住项目就紧盯不放,并在全国纺织、食品企业集聚地江苏苏州、浙江绍兴、福建石狮、广东东莞等地,由县主要领导带队进行专题推介招商,想方设法吸引企业入驻。目前,以“万和纺织”、“川大纺织”、“浙商纺织”、“刚辉纺织”、“裕盛体育”为龙头的轻纺产业集群和以“乌龙酒业”、“华英肉鸡”、“富贵粮油”、“麦得隆食品”为龙头的食品加工产业集群正快速形成;优服务,着力强化要素保障。急企业所急、想企业所想、办企业所盼,围绕制约项目建设的资金、土地、人才等要素瓶颈,创新举措,完善机制,切实提供有效保障。 一是成立中小企业助保金贷款管委会

8、,搭建银企交流平台,发挥金融单位职能作用,二是发挥和顺公司融资平台作用,积极开展投融资活动,三是加快土地收储平台建设,保证了项目用地需求。三是建立用工保障“五项制度”;促融合,着力推进产城互动。在全面完善园区路网结构的同时,大力推进综合服务区建设,积极配套各类公益设施,推动产业集聚区与主XX县区城市功能有机衔接,实现市政服务有效覆盖,促进产业工人持续向区内转移;抓管理,着力节约集约发展。始终坚持“节约、集约、循环、生态”的发展理念,严把三关,一是严把企业入驻关,二是严把企业建设关,三是严把企业生产关。 4、农业 加快新型农业现代化建设,维护粮食安全,走以粮食优质高产为前提,以绿色生态安全、集约

9、化、标准化、组织化、产业化为主要标志的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建设粮食生产核心区。组织实施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稳定播种面积,着力提高单产,推进以农田水利设施为基础的田间工程建设,强力推进中低产田改造,建设高标准粮田。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提升生产机械化水平。发展现代种业,建设弱筋小麦良种繁育和生产基地;建设优质水稻生产基地和特色高效农产品生产基地。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壮大优质水稻、油料、蔬菜瓜果生产规模,建设水稻、油料和果蔬 5生产基地;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拉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5、生态 建设淮南湿地自然保护区,依托保护区、湖泊、

10、河流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科学研究、物种繁衍驯化及科普宣传教育、生态旅游等工作。 四、意见和建议 1、尽快汇报沟通,力争近期将淮河经济带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将之定位为东中部协调发展示范区,纳入国家区域发展总体布局。重点在航运枢纽、仓储物流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城乡一体化和现代农业等方面率先进行体制机制探索。建议在国务院设立跨部门的淮河流域发展领导小组,由国务院主要领导任组长,各职能部委、涉淮省份领导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作为办事机构,拟定流域发展战略、规划和重大政策,协调有关重大问题。 2、相关部门做好后继争取工作,尽快按照规划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尽快启动一批重大建设项目。加快实施淮河临淮港及

11、以下水利枢纽设施改造、建设;实施淮河河南段升级改造工程,提高通航能力;加强淮河干流及其支流防洪能力建设,提高防洪标准,对淮干白露河口段治理续建工程,淮河干支流防汛抢险道路修建,淮河支流闾河治理工程等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对“公铁水一体化淮河淮滨物流 6港项目”建设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统筹淮河流域生态和环境保护,加大淮南湿地自然保护区资金投入;加快实施淮滨至阜阳省际高速公路河南段项目建设;整理挖掘淮河文化旅游资源,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步伐;推进淮河流域现代农业建设,打造特色、生态、安全的粮食基地和食品产业集群;扶持沿淮装备制造业,特别是造船产业的发展;支持沿淮节点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型农村社区建

12、设,进一步提升城市化水平;(11)加大对淮河流域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的扶持力度;(12)加大对淮河流域卫生疾控事业的扶持力度。 3、实施淮河经济带发展支持政策。财税政策,明确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以国家投入为主,沿淮各省、市给予一定财力支持。建议中央财政设立淮河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扶持淮河航道疏通工程、沿淮地区基础设施、重点产业和重大项目建设;金融政策,允许沿淮各地市联合,通过政府资金引导,吸引社会资金加入,在淮安成立股份制的淮河银行、淮河产业投资基金等融资平台;产业政策,引导中央及省属企业来淮河流域投资。鼓励沿海地区劳动、资源密集型企业向该地转移。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加大对流域企业申报项目的扶持力度,

13、在科技创新、技改补贴等政策扶持上适当降低对沿淮企业的要求;土地政策,推行征地制度改革,实现土地集约经营。建议国家在淮安、蚌埠、信阳建立土地流转示范基 地,探索如何在耕地不减少的情况下推进城镇化,并将两地设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示范区”;其他政策,广泛吸引民营企业和社会资金参与开发建设。可用特许经营权方式吸引社会资金投入淮河工程建设。允许企业承揽湖泊和航道清淤工程,允许新造岛屿和耕地在一定年限内由企业经营,以补偿其投资。 4、以对内对外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建议上级部门通过差别化政策和重大项目安排,鼓励沿淮地区全方位、多层次地承接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和国际产业转移。支持符合条件的省、市级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支持具备条件的地区申报建设海关特殊监管区域。 8 内容总结()淮河生态视察报告(上报) X县区淮河生态经济带情况汇报 一、基本情况 淮河生态经济带最早由江苏X县区发起,20X年上半年,江苏宏观经济研究所托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承担“构建淮河生态经济带先导区”、“淮河生态走廊”研究课题,随着研究逐步深入,沿淮信阳、盐城、淮南等地相继加入委托,课题名称更改为“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