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成语积累和羊儿吃草──谈苏教版国标本一年级下册单元练习中的成语积累

上传人:回**** 文档编号:215805043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成语积累和羊儿吃草──谈苏教版国标本一年级下册单元练习中的成语积累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成语积累和羊儿吃草──谈苏教版国标本一年级下册单元练习中的成语积累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成语积累和羊儿吃草──谈苏教版国标本一年级下册单元练习中的成语积累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成语积累和羊儿吃草──谈苏教版国标本一年级下册单元练习中的成语积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成语积累和羊儿吃草──谈苏教版国标本一年级下册单元练习中的成语积累(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成语积累和羊儿吃草谈苏教版国标本一年级下册“单元练习”中的成语积累 语文课程标准十分重视语言的积累,在第一学段中要求: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为落实这一目标,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从一年级下册起在每个单元的练习里安排了读读背背的板块。这个板块分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熟记成语,以成语歌的形式出现。每首成语歌含成语条。全册安排成语歌8首。一部分是格言警句、古诗、儿歌等。现就其中成语歌的教学谈点看法,供老师们在教学中参考。有的老师问:成语歌里的成语,为什么有的在成语词典里查不到呢 成语的界说以及成语词典的收录标准向来异说纷呈,宽严不一。目前看得到的成语词典,收得少的只有几千条,收得

2、多的可达两万多条。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教材取从宽的一说。除了大家都公认的成语以外,也酌收了少量由谚俗等其它熟语形式转化而成的准成语以及正向成语转化的固定短语。小学生学习语文,不是重在给他们建构一个语文知识的系统,而是重在培养他们的读写听说能力。我们选收成语,编写成语歌,着眼点是常用不常用,有无积累价值,而不是界定其是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成语。 在低年级就安排儿童学习成语,是不是为时过早成语多来自书面语,有的还是典故,儿童能理解得了吗诚然,我们编写教材要考虑儿童的可接受性,这是勿庸置疑的。然而,我们却不可形而上学地来看待这个问题。实践证明,儿童学习语言,对于某个成语的理解不可能一步到位,也不是一个成

3、语的方方面面都理解了才去运用,而是在言语实践活动中逐步地加深了对这个成语的理解,逐渐地知道了该怎么运用这个成语。实际上这是一个动态的、逐步深化的过程。 我们教儿童学习语言文字,自然要教给他们语言的精华,教给他们长效的、终生有用的东西。而成悟恰恰是汉语言的精华,而且文化含量特高,让他们从小接触这些语文精品,不仅能提高其语文能力,而且能增加其文化底蕴,其重要意义自不待言。郑板桥有一副对联说: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导标新二月花。语文教学也应该做到删繁就简,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有一些树叶,一秋、二秋就落了,唯有三秋树上的树叶是不掉的,是耐寒的,是经得起考验的。成语是汉语言的精粹,具有言简意丰、形象生动的特

4、点,被誉为汉语言词汇库中的集成块,至今仍然有很强的生命力,不正是三秋树上未凋的树叶吗这恰恰是我们应当好好抓住的东西。好几年前,朱家珑同志曾打过这么一个比方:现在很多家长都在给孩子安排食谱,以便让孩子科学地进食,健康地发育成长。但是给孩子吃什么怎样吃吃多少这里面是大有讲究的。蛋糕香甜可口,孩子大都爱吃。稀饭易于消化,在中国的家庭里大致也是要常吃的。而牛肉之类是高蛋白食品,营养丰富,缺点是消化起来慢一些。如果要使你的孩子有强健的体魄,光靠蛋糕、稀饭的营养毕竟不够,还必须补充牛肉这类的高蛋白。所以,我们绝不能因为牛肉之类比较难消化就从孩子的食谱中将其取消,那样做显然是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的。我以为这

5、是颇有见地的。多年来,我们一味强调要适应儿童的接受能力,却忽略了开发儿童的潜能,忽略了当今时代儿童知识面扩大、感悟力提高的一面,其结果是造成了我们的孩子语文功底浅薄,文化积淀甚少。这是很值得我们反思的。为了克服这一流弊,我们应当解放思想,破除迷信,吸收传统语文教学中的成功经验,像二月花那样领导标新,敢为人先,大胆冲破这一人为的禁区。 可不可以等学生进了中学,理解力强了,再去背成语歌呢我以为这是不可以的。国外学术界有一种文化剥夺的理论认为:如果一个人在他的生命的某一特定阶段未能充分发展某一方面的特征,那么这种特定特征在生命的较后的各个阶段常常得不到充分的发展。这种思想在动物和婴儿的行为中已经得到

6、充分的证明。儿童时代是记忆的高峰阶段。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儿童时代背会的东西往往终生不忘,这便是所谓的童子功。如果在他们的记忆高峰阶段被剥夺了必要的记忆刺激,是不是也会产生某些无法补救的损失呢这就正像金缕曲中所说的那样,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低年级儿童正处在启蒙阶段,识的字很少,没法查成语词典,用什么方法帮助他们理解成语歌里的成语呢 这的确是一个难题。然而只要我们顺应儿童的思维特点,遵循儿童学习语言的规律,办法总是有的,而且教学效果也不会差。我有一个6岁的孙女。有一次她正在画画,我问她:你会画些什么她说:会画机器猫,画小狗,还会画大自然。我问她:什么是大自然她说:大自然就是有山、有

7、水,有花,有小鱼她不是从概念上去解释这个词的意思,而是用相关的表象来说明她对这个词的理解。这就给我们一个启发,让儿童理解成语的意思,不是要给成语下一个定义,让儿童把定义背下来。儿童理解成语的过程就是在他们的头脑里建立对象的言语形式与本然生活之间对应关系的过程。低年级儿童的思维带有具体性、形象性,因而以具体而形象的事物作为理解成语意思的中介当是行之有效的。下面介绍的几种方法,大家不妨一试:一、联系课文内容教成语 为了给儿童学习成语提供方便,单元练习里成语歌的内容大都与该单元的课文内容有一些联系。我们教学成语歌就要充分地利用这一有利条件。 如本册第单元有司马光一课,该单元练习中的成语歌便是:临危不

8、惧/多谋善断从容不迫/方寸不乱。我们一看便知,这就是对司马光临危不惧、从容应变的赞颂。帮助学生理解这几个成语,只要联系司马光这课的故事情节说一说就可以了。老师可以告诉学生:一个小朋友掉进了大水缸,情况危急,别的小朋友吓坏了,司马光却不害怕,这就叫临危不惧。他急中生智,想出了砸缸救人的好主意,并立即行动,这就叫多谋善断。他不慌不忙,很能沉得住气,这就叫从容不迫。方寸不乱,方寸就是心,方寸不乱是说他遇事心里不乱,跟从容不迫的意思差不多。 又如,练习的成语歌: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有备无患/防患未然。是说一个人如果没有长远的打算,就会有即将到来的忧愁。蚂蚁和蝈蝈中的蝈蝈就是这个样子的。夏天,蝈蝈只顾乘凉、

9、唱歌、睡觉,根本不去想冬天到了怎么办,结果到了冬天,又冷又饿,再也神气不起来了。这就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而蚂蚁就不是这样,还在夏天天气很热的时候,就已经储备过冬的粮食了。由于事先有了准备,所以到了冬天,就不会挨饿受冻。这就是有备无患,防患未然。帮助学生理解这首成语歌,只要联系蚂蚁和蝈蝈一课的有关情节说一说,让学生大体上知道意思就可以了。二、借助生活经验教成语 启发儿童回忆相关的生活情景是理解成语的好办法。如练习1的成语歌:欢声雷动/欣喜若狂/载歌载舞/灯火辉煌。这几个成语都是描写欢庆、热闹场面的。申奥成功那天夜里人们狂欢的场面,儿童仍记忆犹新。教师便可启发学生回忆回忆当时的情景,相机出示成语

10、,解说意思。教师可以问学生:当申奥成功的消息传来时,是什么情景这就叫欢声雷动欣喜若狂。还有的人又是唱歌,又是跳舞,这叫做什么呢(生答:载歌载舞。)广场上的灯都亮了起来,照得广场就跟白天一样,这就叫(生答:灯火辉煌。) 三、观察相关事物教成语 将儿童带至现场,一边观察,一边讲解,让成语与该成语所代表的事物或情景在儿童的头脑里挂起钩来。如教学练习的成语歌春暖花开春色满园春光明媚/春意盎然,教师就可以在春暖花开的季节把儿童带到公园里,让儿童观察一下园子里的景物,说说看到了什么。教师相机出示成语,让学生结合眼前的景物理解词语的意思。 教师可以现场进行教学:春天来了,小朋友观察一下,大自然有哪些变化(生

11、:风变得暖和了,花儿开了。)天变暖和了,花儿开了,这就叫春暖花开。(生:柳树发芽了,地里长出了小草,杏花开了,蜜蜂忙着采蜜)你看,公园里到处都可能看到春天的景色,这就叫春色满园。春天的景色好看不好看(生:非常好看。)春天的景色很好看,非常美,这就叫春光明媚。春天来了,大自然多热闹呀!春天的气氛多浓呀!这就叫春意盎然。 四、凭借语言环境教成语有一些成语歌,几个成语意思连贯,很像一首四言小诗。教学这样的成语歌,不要孤零零地解释四条成语,而是要把它当成一首小诗来教。要让学生一边读成语歌,一边借助生活经验展开想像,力求进入成语歌所描绘的境界中去。读的时候,也不要觉得是干巴巴地念四个成语,而是要把它当成

12、一首小诗来读,要一边诵读一边在头脑里过电影,力求读出感情来,读出韵味来,有一种美的感受。这么一来,儿童凭借语言环境,就能意会到这四个成语的意思。 如第单元的成语歌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百折不回/勇往直前就可以用这个方法来教。四个成语,语意连贯,一气呵成,表达了一个中心:抱定一个宗旨,只要坚持不懈,顽强不息地干下去,就一定能战胜困难,取得成功。教学时,教师可联系精卫填海的故事内容,帮助儿童理解成语歌的大致意思。(关于愚公移山,教师可以简单地讲讲这个故事。)然后,让学生把它当作一首四言小诗来诵读。要读得铿锵有力,要把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读出来。成语歌的意思明白了,四个成语也就自然理解了。 我们将

13、一组有内在联系的成语编成成语歌,就是为了便于儿童记忆。心理学家乔治middot;米勒经过多年对记忆机制的研究,提出了块的新概念:人们的记快具有块状结构。人记忆某件事物,总是跟与该事物密切相关的信息一起,以整块形式来记忆的。(见张光鉴相似论10页)以韵语的形式来记忆成语是符合块的记忆机制的。教成语歌的重头戏是读是背,每一首成语歌都要让儿童熟读成诵,烂熟于胸。因为非如此就不足以形成牢固的积累。有的老师教成语歌,不要求儿童读,也不要求儿童背,只是要求他们查查成语词典,把定义记在书上,这就难以达到积累语言的目的。 大家都见过牛儿吃草。它饿了的时候,便大口大口地将草料吞下去。待卧到树阴下休息的时候,再将草料返回到口里细细咀嚼,然后再咽下去。儿童学习成语的过程也跟这情形差不多。学习成语歌,只是初步的了解。理解活动并未就此结束。在他日后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如阅读、看电视、听广播、与别人交谈,还有可能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多次与这些成语见面。每接触一次,他对这些成语的理解就深入一步。渐渐地,这些成语也出现在他自己的笔下或口中了。开始时可能用得不甚恰当,乃至用错。渐渐地,用错的越来越少,终于能用得恰如其分了。到了这个地步,成语就消化了,真正变成自己的东西了。9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