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道德的历史回眸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15696304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202.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教师职业道德的历史回眸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教师职业道德的历史回眸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教师职业道德的历史回眸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资源描述:

《教师职业道德的历史回眸》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职业道德的历史回眸(1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教师职业道德的历史回眸教师职业道德的历史回眸程程 门门 立立 雪雪 “至至是是,杨杨时时见见程程颐颐于于洛洛,时时盖盖年年四四十十矣矣。一一日日见见颐颐,颐颐偶偶瞑瞑坐坐,时时与与游游酢酢(音音zu)侍侍立立不不去去。颐颐既既觉觉,则则门门外外雪雪深深一一尺尺矣矣。”旧旧指指学学生生恭恭敬敬受受教教。现现比比喻喻尊尊敬敬师师长长。比比喻喻求求学学心心切切和和对对有有学学问问长长者者的的尊尊敬敬。一一 古代教师职业道德古代教师职业道德二二 近现代教师职业道德近现代教师职业道德三三 当代教师职业道德当代教师职业道德一一 古代教师职业道德古代教师职业道德1 教师职业道德的起源2 先秦时期教师职业道德

2、3 汉唐时期教师职业道德4 宋元明清时期教师职业道德(1)教师职业道德的起源 教师职业道德是随着教育的发展而发展的。远古时期由于生产力极其低下,教育不发达,学校尚未出现,没有专职的教师。常常是一些有感情,有经验的长者来担任的。长者的职责就是传授部落内部的儿童和青年种植,捕鱼,狩猎等方面的劳动技能和生产经验。这时只有一些教育活动中的粗浅行为习惯和朦胧的师德意识。这一时期是师德产生的萌芽时期。(2)先秦时期教师职业道德)先秦时期教师职业道德 先秦时期文化繁荣出现了先秦时期文化繁荣出现了“百家争鸣百家争鸣”的局面。诸的局面。诸子百家其实是职业教师,私人讲学,坐而论道,各有一子百家其实是职业教师,私人

3、讲学,坐而论道,各有一班学生相追随。班学生相追随。这些著名的代表人物有孔子,墨子,孟子,荀子等这些著名的代表人物有孔子,墨子,孟子,荀子等一批思想家,教育家,他们在开办一批思想家,教育家,他们在开办“自由讲座自由讲座”,创办,创办“私学私学”等教学活动中,对师德都进行了论述。等教学活动中,对师德都进行了论述。先秦时期是中国文化教育的开创时期,先秦诸子的先秦时期是中国文化教育的开创时期,先秦诸子的道德学说为中国道德的发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础,后来的道德学说为中国道德的发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础,后来的文化教育,道德理论包括师德理论,大都可以从先秦找文化教育,道德理论包括师德理论,大都可以从先秦找到根芽。到

4、根芽。(3)汉唐时期教师职业道德)汉唐时期教师职业道德 西汉时期,确立了中国封建社会西汉时期,确立了中国封建社会教育的雏形,也奠定了封建社会教师教育的雏形,也奠定了封建社会教师职业道德的基础。职业道德的基础。唐朝是我国封建文化教育的鼎盛唐朝是我国封建文化教育的鼎盛时期,唐朝历代君主都十分重教重学,时期,唐朝历代君主都十分重教重学,尊师重道,师德得到了积极的发展。尊师重道,师德得到了积极的发展。(4)宋元明清时期教师职业道德)宋元明清时期教师职业道德 宋云明清时期,中国封建社会从鼎盛渐至宋云明清时期,中国封建社会从鼎盛渐至衰落。宋明理学家们从主客观唯心主义方面建衰落。宋明理学家们从主客观唯心主义

5、方面建立了关于教师职业道德的伦理思想。立了关于教师职业道德的伦理思想。朱熹制定的朱熹制定的白鹿洞教条白鹿洞教条是我国古代关是我国古代关于师德规范最完整,最清晰的一次论述,也是于师德规范最完整,最清晰的一次论述,也是中国教育史上特别值得纪念的一件大事。中国教育史上特别值得纪念的一件大事。明清两代,沿袭宋代书院讲学风气。清末,明清两代,沿袭宋代书院讲学风气。清末,盛宣杯把师范生的道德品质训练分为盛宣杯把师范生的道德品质训练分为5个层次,个层次,达到第达到第5个层次才算达到教师道德水准个层次才算达到教师道德水准。捕捕鱼鱼 狩狩猎猎二二 近现代教师职业道德近现代教师职业道德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渐沦为

6、半殖民地半封建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文化教育的性质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社会,文化教育的性质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康有为,梁启超,蔡元培,杨昌济等为代表以康有为,梁启超,蔡元培,杨昌济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教育家对教师职业道德提出了新的规范的一大批教育家对教师职业道德提出了新的规范要求。著名资产阶级民主教育家蔡元培,明确主要求。著名资产阶级民主教育家蔡元培,明确主张教师要知识渊博,谦虚正直,要求教师的行为张教师要知识渊博,谦虚正直,要求教师的行为和品质能成为学生的楷模。和品质能成为学生的楷模。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开辟了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开辟了教育文化发

7、展的新纪元教育文化发展的新纪元。三三 当代教师职业道德当代教师职业道德1 建国后教师职业道德的发展建国后教师职业道德的发展2 改革开放后教师职业道德的完善改革开放后教师职业道德的完善(1)建国后教师职业道德的发展建国后教师职业道德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经济基础发生了根本新中国成立后,经济基础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形成了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核心的变化,形成了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核心的经济基础。如热爱党的教育事业,忠于的经济基础。如热爱党的教育事业,忠于职守,坚定不移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和职守,坚定不移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具备高度的工作责任感和献身精神政策,具备高度的工作责任感和献身精神等等。等等

8、。1957年,毛泽东向广大知识分子发出年,毛泽东向广大知识分子发出“又红又专又红又专”的号召,为师德建设指明了的号召,为师德建设指明了根本方向。根本方向。(2)改革开放后教师职业道德的完善改革开放后教师职业道德的完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不断提高教师的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不断提高教师的物质待遇,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质待遇,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1第一个十年:从经验到法规第一个十年:从经验到法规2第二个十年:从试行到完善第二个十年:从试行到完善3第三个十年:从专业到务实第三个十年:从专业到务实(1)从经验到法规从经验到法规 党中央强调指出:在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的同时,必须建设高

9、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一战略思想反映了全国人民的愿望,也表达了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心声。我们中华民族以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著称于世,社会主义制度为我们展示了光辉的前景。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为了祖国和世界的未来,把亿万青少年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体力的一代社会主义新人是人民教师光荣的历史重任。(2)从试行到完善从试行到完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一、一、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学习和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热爱教育事业,发扬奉献精神。二、二、执行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尽职尽责,教书育人。三、三、不断提高科学文化和教育理论水平,钻研业务,精益求精,实事求

10、是,勇于探索。四、四、面向全体学生,热爱、尊重、了解和严格要求学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保护学生身心健康。五、五、热爱学校,关心集体,谦虚谨慎,团结协作,遵纪守法,作风正派。六、六、衣着整洁、大方,举止端庄,语言文明,礼貌待人,以身作则,为人师表。(3)从专业到务实从专业到务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一、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二、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

11、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三、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四、教书育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五、为人师表。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六、终身学习。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19 以上有不当之处,请大家给与批评指正,以上有不当之处,请大家给与批评指正,谢谢大家!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