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学困生成绩方法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工作总结

上传人:缘*** 文档编号:21567258 上传时间:2021-05-0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71.8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提升学困生成绩方法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工作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提升学困生成绩方法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工作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提升学困生成绩方法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工作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提升学困生成绩方法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工作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提升学困生成绩方法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工作总结(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14 年“提升学困生成绩方法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工作总结本学期在学校领导的正确领导和支持下,我的课题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为了更好的总结经验,进一步做好课题研究工作,现将课题的研究情况总结如下:一、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1、深入学习提升学困生成绩方法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方案。课题组要求所有的成员要逐字逐句地学习提升学困生成绩方法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方案,仔细研读,记好学习笔记,写出学习心得。通过学习,我对教科研有了新的认识,感到教科研并不遥远,也并不可怕,教科研就在自己身边, 人人都有机会做教科研; 通过学习,我初步了解了教科研的研究过程与环节,初步掌握了做教科研

2、的一些基本方法。2、阅读大量的相关资料。为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 我购买了大量的图书, 如认知心理学、有效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指导等,如饥似渴地阅读,拓展了自己的视野,丰富了自己的理论水平。同时,我还经常登陆网站,查阅与课题相关的网页, 了解国内外同一领域的研究现状, 积极借鉴外校的研究经验,少走弯路。3、注重外出培训。除积极参加县进修学校组织的培训活动外,还到先进学校学习研修。二、真抓实干,切实做好课题研究。为了找到转化学困生的有效教学对策,切实改变我班低分率偏高的局面,我深入研究,确保课题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1、明确研究的思路:本年度的研究思路是: 明确研究的对象,找到对比的班级和学生,对研究

3、对象进行调查问卷、前置检测,掌握研究的第一手资料,然后对这些资料进行研讨分析, 找出学困生的当前认知特点; 对当前的转化学困生的教学行为进行研究,分析当前行为中,哪些是高效的,哪些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2、收集研究的资料:明确研究的思路后,我便着手开始研究,时而问卷调查,有时进行谈话了解,有时查阅文献资料,收集了大量的资料,然后对这些资料又进行分析,收到了很大的成效,同时也学到了不少的科研知识。3、阶段性成果:通过我的努力,基本完成了阶段性任务,对学困生的认知特点有了更深的认识,对当前教师转化学困生的行为也有了一些辩证的看法。同时摸索出转化学困生的几种做法。(1)、深入学生,全面了解学生的心态。

4、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们有一个共识:那就是一提到学困生,无不摇头叹息,说他们是“孺子不可教” ,“朽木不可雕”。其实,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如果我们换个角度,放弃门缝里看人的偏见,就会欣喜地发现学困生并非不可救药, 这就要求教师深入学生、 全面了解学困生的心态,对学困生学习目的、态度、兴趣、爱好、志向、心理变化和生理特点、家庭环境、生活环境以及行为品德等方面作全面调查、深入研究,并采取分类教育的方式,随时比较和修正教育方式,让学生在教师的熏陶下潜移默化地克制约束不良心态的滋生发展,用教师美好的灵悟、理智来塑造学生美好纯洁的心灵,使学困生领悟到身边的同学、老师都对“我”的进步寄予很大的希望,在良好的学

5、习氛围中使后进生转变思想,鼓足勇气,直面现实,积极向上,鼓励他们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一步一步地培养学困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使教师的情感理智融入他们的心田,并能扎根、发芽、开花和结果。(2)、和谐平等,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作为教师,自身的职业决定了育人的职责,教师时刻应以组织、教育和管理学生为己任,因此,对学困生在活动中要多留意、多观察、多关心、多鼓励,努力沟通师生情感,搭起相互信任的友爱桥梁,建立起和谐平等、融洽纯真的师生关系。掌握学困生的心态、心理障碍、思想负担、精神压力,以及教育启发的方式,耐心热情地替他们排忧解难,想他们之所想,急他们之所急,让他们觉得自己的荣辱牵动着老师的心理, 老师

6、的得失同样成为他们脸上 “阴晴变化的招牌”,向他们无私地奉献出真挚的爱,从他们的一言一行中善于发现闪光点,挖掘他们内在的潜力,鼓励他们培养乐观的生活态度,帮助他们树立追求目标、激发学习的兴趣。在人格上与优等生平等相待,发现他们身上的不良习惯和不良行为,要找准切合点,正面启发诱导,耐心说服教育。(3)、培养兴趣,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学生学习成绩的优劣由学生学习责任性强弱和学习兴趣的浓淡来决定。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认为: 事物的发展变化有它的规律性,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 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 内因通过外因而发生变化。学生这个内因只有通过教师这个外因才能发生变化。 兴趣是学习的挚友,学生主动积极地获取

7、知识营养,提高学习效果,形成兴趣,才能成为开发人的智力的动力。因此,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细细调查、研究、比较,掌握了每个后进生的特点,切中火候,对症下药。帮助他们总结认识自己, 实现自己的人生劳动价值, 让他们真正认识到:“凡是生活中的美都是由劳动创造的” 。发愤早为好,苟晚休嫌迟。最忌不努力,一生都无知。培养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他们懂得“勤能补拙”的道理。(4)、加强辅导,铸就自信的天地教师要真正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善解人意,除了献给他们一片爱心外,还要替他们排扰解难。学困生之所以学习进步迟缓,原因固然很多,但我觉得他们最大的心理障碍莫过于基础差, 在别人面前抬不起头而丧失学习信心,遇到难题自

8、己难以解决而觉得孤立无援,陷入无可奈何之中。我针对学困生这种心理,作具体分析,找出问题的症结和原因,找准突破口。如:华罗庚少年时代家境贫寒而未读完小学,后来凭借锲而不舍的毅力在做工期间挤时间自学,而成为世界著名的数学家,是我国把数学研究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去的拓荒者和奠基人。让学困生从思想和心理上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减轻学困生精神上的压力。然后采取引导比较、归纳总结,抓住知识中点与面的辩证关系, 针对学困生学习中遇到的实际困难耐心分析、辅导讲解,在讲解中突出重点,分散难点,特别是经教师讲解后学生作业中仍出现的错误, 集中力量反复讲解, 并要求学生重新纠正作业中的错题。从学生健康身心出发,从严

9、要求,从严训练,鼓励他们结合学过的知识来解决学习中的实际难题, 把素质教育贯彻到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去。教育方式上本着多鼓励表扬、少指责批判的原则,引导学困生向优等生学习,学习中多动脑、多练习、多复习、多运用,使后进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5)、创设情境,教给正确的学习方法对学困生除了加强思想品德、行为规范等方面的教育外,教师教学中还应借助一切可利用的条件创设情境,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知识,根据学科特点和作业练习要求引导学生选择正确的学习方法。实践证明,学困生与优等生不是一成不变的。给学困生多一点关心,多一点温暖,教给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课堂教学与课外辅导相结合,都可能使学困生从思想

10、品行到学习技能上与优等生相媲美。(6)、耐心克制,创设进取的转化环境教师的耐心和克制是指在教育过程中能够自觉调节与控制自己的情绪与行为, 善于约束自己的言行、 克制自己消极情绪的一种意志品质。它是教师转化学困生成功与否的重要品质。 对于顽皮淘气、不守纪律且学习基础差, 又总是赶不上队的学生和对学生中间产生的有损班集体荣誉、 而在学生中造成不良因素误入歧途的学生, 如果教师没有教育的耐心和克制, 在这些现象面前就会无法自觉地控制和支配自己的教育行为,并会显得冲动、甚至予以严重的体罚。这就会激怒学生,形成一种强烈的对抗心理,使学生对教师形成鄙视态度,不接受批评意见。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便荡然无存。因

11、此,教师在与学生交往过程中,应给学生创造和提供一种良好的、融洽的学习、生活氛围,把自己置身于学生之中,而不能凌驾于学生之上,盛气凌人。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应给学生以亲近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轻松愉快地学生、生活,并在各项活动中发挥自主性和创造性。(7)、宽容忍让,塑造美好的心理品质教师对学困生的宽容是指教师能客观认识与处理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宽容不是迁就, 教师对学困生的宽容态度是使教师赢得学生尊敬的重要感情基础。学困生是发展的,并在发展中成长,不可能没有缺点,不可能没有过失,有的教师,特别是年青教师一旦发现学生犯了错误,就横眉怒目、厉声训斥,或反唇相讥、挖苦嘲弄。简而言之,就是难以宽容学生的

12、过失。有的学困生尽管在教师的批评、体罚下,口头检查了自己的错误,但从根本上讲没有得到教育,反而对教师或敬而远之,或退避三舍,有时甚至嫉恨教师。因此对学生缺乏宽容忍让的教师是不可能与学生建立真正情感关系的。 教师应该认识到一定的宽容忍让比直接训斥更能感化学生, 使学生接受教育。 即令是学生当面顶撞或表现出一些有辱自己身份的行为, 也应不失长者风度,仍心平气和去说服教育, 这样才可能使他们形成一种内疚感和自责感,从而主动认识自己的错误,接受教师的批评与教育。三、存在的问题由于本人是第一次做课题研究工作,既无理论水平,又无实践经验,因此课题研究工作举步唯坚,使课题研究的深度不够,取得的第一手资料还不够丰富, 对资料的分析还不够深入, 对有些问题甚至把握不清,对学困生的认知特点还没有形成更规范和深入的研究报告,对当前转化学困生的教学行为分析的也不一定十分准确, 写的论文偏少。 之,一个学生思想 悟的提高、道德行 的形成、学 成 的提升都离不开教 平 的关心和呵 ,而 学困生的 化, 更 注教 不懈的努力,在 施素 教育的今天,我 更 更新 念,探索新的教育方法, 而使自己的 研究向 深 展。 .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