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设计)2011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专题7 古代诗歌鉴赏 第1讲 鉴赏诗歌的形象 知能演练场

上传人:清*** 文档编号:215613823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4.5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三维设计)2011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专题7 古代诗歌鉴赏 第1讲 鉴赏诗歌的形象 知能演练场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三维设计)2011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专题7 古代诗歌鉴赏 第1讲 鉴赏诗歌的形象 知能演练场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三维设计)2011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专题7 古代诗歌鉴赏 第1讲 鉴赏诗歌的形象 知能演练场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三维设计)2011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专题7 古代诗歌鉴赏 第1讲 鉴赏诗歌的形象 知能演练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维设计)2011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专题7 古代诗歌鉴赏 第1讲 鉴赏诗歌的形象 知能演练场(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二部分 专题七 第一讲 鉴赏诗歌的形象知能演练场题组一人 物 形 象1.(2010辽宁实验中学模拟)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除夜作 高适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诗中描绘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答: 参考答案:这是一个远在他乡的游子形象。他客居旅馆,思念家乡,倍感孤单凄凉。2.(2010西安八校联考)阅读下面的宋词,按照要求完成赏析。浣溪沙苏轼风压轻云贴水飞,乍晴池馆燕争泥。沈郎多病不胜衣。沙上不闻鸿雁信,竹间时听鹧鸪啼。此情惟有落花知!注沈郎:沈约,南朝名相、诗人,多病。这里是词人自比。阅读全词,简要赏析“沈郎”形象。答: 参考答案:“沈郎”形象是

2、词人自我形象,苏轼以多病的南朝名相沈约自比,含有深意;面对生机勃勃的盎然春意,词人叹己“多病”甚至弱不胜衣,含有身世浮沉之感;借鸿雁、鹧鸪的意象,在忧伤中表达了对故旧亲友的挂念;将落花比知己,暗示命运的沉沦,表达情怀的寂寞。3.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月 上 瓜 洲南徐多景楼作张辑江头又见新秋,几多愁?塞草连天何处是神州?英雄恨,古今泪,水东流。惟有渔竿明月上瓜洲。注南徐,古州名,治所在京口(今江苏镇江)。多景楼为南徐胜迹,在镇江北固山上。词的下阕中“惟有渔竿明月上瓜洲”一句,通过塑造“渔翁”这一形象,寄托了词人怎样的情怀?请作简要分析。答: 参考答案:有心报国却又报国无门的忧愤、失望

3、之情。迫于无奈只能逍遥江海的抑郁孤独、无可奈何之情。题组二景 物 形 象4.(2009全国高考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军 城 早 秋 严武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答: 参考答案:早秋、秋风、汉关、朔云、边月、西山,诗的前两句描绘的是一幅初秋边关阴沉凝重的夜景。寓意边境局势的紧张。5.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江宁夹口三首(其三) 王安石落帆江口月黄昏,小店无灯欲闭门。侧出岸沙

4、枫半死,系船应有去年痕。舟 下 建 溪 方惟深客航收浦月黄昏,野店无灯欲闭门。倒出岸沙枫半死,系舟犹有去年痕。两首诗的首句均用了“月黄昏”三个字,且用意基本相同。请问,两诗借此营造的是一种什么氛围?表达的又是怎样的心绪?请结合诗的具体内容简要赏析。答: 参考答案:“月黄昏”三字为两诗营造氛围、表达心绪定下了基本色调。客船、无灯、野 (小)店、半死枫树,这一切都笼罩在昏黄的月光中,暗淡朦胧,营造了一种凄迷、萧索、沉寂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孤寂怅惘的心绪。6.(2010青岛模拟)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山 居 即 事 王维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嫩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

5、起,处处采莲归。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答: 参考答案:写出了夕阳西下,炊烟升起,嫩竹荷花清新可爱,人们采莲而归的景象,表现出作者悠然闲适的心情。7.(2009全国高考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次石湖书扇韵姜夔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注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浪迹江湖,终生不仕。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请简要叙述。答: 参考答案:写了小桥

6、、流水、村庄、绿岸、浮萍、荷花、人家、庭院等景物。诗歌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清幽恬静的画面。题组三事 物 形 象8.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落花 李商隐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稀。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注这首诗作于会昌六年(846)闲居永乐期间。刘煕载艺概中提出咏物诗应该做到“不离不即”,就是既要切合于物,又要在咏物中表现作者的情思。请结合诗歌内容,具体阐述这首诗是如何体现的。答: 参考答案:这是一首借落花隐喻自己现实处境的诗。花朵用生命装点了春天,无私地奉献出自己的一片芳心,最终却落得个凋零残破、沾人衣裾的凄凉结局。诗人素怀壮志,极欲见用于世,却

7、屡遭挫折,报效无门,最后只有悲苦失望,泪落沾衣而已。诗人在体贴物情的同时,委婉曲折地透露心迹,表现自己的情思。9.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后面的题目。咏笼莺 (清)纳兰性德何处金衣客,栖栖翠幕中。有心惊晓梦,无计啭春风。漫逐梁间燕,谁巢井上桐。空将云路翼,缄恨在雕笼。注莺:黄莺,别名金衣公子。本诗中是如何咏吟黄莺这一形象的?答: 参考答案:“栖栖”既记述了黄莺被困笼中之事,又描绘了黄莺惶惶不安之态。颔联中“有心”一句透露了黄莺的美好愿望,“无计”一句则揭示了它焦躁的缘由。“缄”字写出了黄莺的无助悲哀,满腹怨恨却欲言不得。运用反衬的手法,突出了笼中莺对燕子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表现了作者渴望自由的思

8、想感情。10.(2010惠州调研)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感遇三十八首(其二) (唐)陈子昂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春!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迟迟白日晚,嫋嫋秋风生。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注兰若:香兰和杜若。这是楚辞里屈原最赞美的两种花。蕤(ru):花下垂的样子。请简析诗人在诗中所咏之物的特点。答: 参考答案:这首诗所咏之物是香兰和杜若,它们生长于春夏,凋零于秋天,花红叶绿茎紫,幽雅清秀,独具风采。题组四综 合 考 查1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卜算子兰 曹组松竹翠萝寒,迟日江山暮。幽径无人独自芳,此恨凭谁诉。似共梅花语,尚有寻芳侣。著意闻时不肯香,香在无心处。注曹组字彦章,

9、北宋后期词人。早年屡试不中,至宣和二年中进士。(1)这首咏物词勾勒出一个什么样的兰花形象?寄寓了词人的什么情怀?答: 。 (2)全词咏幽兰,却无一“兰”字,词人是怎样写出兰的神韵的?请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分析。答: 。参考答案:(1)幽兰的形象生于幽谷,淡雅清绝,因芳馨无人领略而寂寞自守,其幽香可以为人无心领略,却不可有意强求。此词既写出了幽兰淡远清旷的风韵,又表达了词人对其高洁芬芳节操的崇仰,寄托了志节坚芳而寂寞无闻的才人怀抱。(2)先从境地之清幽着笔,分别从地时两方面为空谷幽兰烘染出一种特定的氛围;三、四两句淡描出兰花的幽香,更用拟人手法写其寂寞;再想象脉脉的幽兰似与梅花共语,加上前面的松、

10、竹,正以“岁寒三友”来映衬幽兰坚芳之操。“著意闻时不肯香,香在无心处”,是全词的警句,写出幽兰“非以无人而不芳”,却不可有意强求。12.阅读下面一首金代诗歌,然后回答问题。牧 牛 图 田锡干戈扰扰遍中州,挽粟车行似水流。何日承平如画里,短蓑长笛一川秋。注这是一首题画诗。挽粟车,送军粮的牛车。(1)第二句诗中的“似水流”值得玩味,请结合全诗试作分析。答: 。 (2)试简要赏析本诗最后一句的意境。 答: 。参考答案:(1)运用比喻的修辞,写出送军粮的牛车之多,突出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沉重负担,表达了对现实战乱的厌恶之情。(2)描述了一幅秋天原野上牧童吹笛放牧的闲适平和的美丽画面,(“秋天原野”“牧童 吹笛放牧”“闲适平和”三个为采分点)与“干戈扰扰”的社会现实形成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安定、和平社会的向往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