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6.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

上传人:ch****o 文档编号:215570220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551.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22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6.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2022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6.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2022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6.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资源描述:

《2022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6.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6.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4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六课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求索真理的历程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我们能获得我们能获得真理吗真理吗?我们怎样获我们怎样获得真理得真理?纸上得来终觉浅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实践1.1.什么是实践?它有哪两层基本的含义?什么是实践?它有哪两层基本的含义?2.2.实践有什么特点?实践有什么特点?3.3.为什么说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为什么说实践是认识的基础?4.4.为什么说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为什么说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5.5.为什么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为什么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标准?6.6.实践和认识的关系怎样?实践和认

2、识的关系怎样?、实践的含义、实践的含义实践是实践是人们人们改造改造客观世界客观世界的一切的一切物质性活动。物质性活动。注意注意3点:点:实践实践的主的主体体实践实践的对的对象象自自然然界界人人类类社社会会是直接现是直接现实性活动实性活动不是不是其它其它动物动物不是不是主观主观世界世界非主观思非主观思维活动维活动(一)、实践及其特点(一)、实践及其特点实践的两层含义:实践的两层含义:凡是实践,都是以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物质性的的活动。活动。实践是一种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

3、存在变成现实的存在。存在变成现实的存在。注意注意实践是人类所特有的活动,与其他动物消实践是人类所特有的活动,与其他动物消极极适应自然的本能活动有根本的区别。适应自然的本能活动有根本的区别。实践是人们实践是人们变革客观事物变革客观事物的活动,它必然引的活动,它必然引起客观对象的变化,起客观对象的变化,不是纯主观的思维活动不是纯主观的思维活动,如学习、思考、修行、辩论如学习、思考、修行、辩论、订计划等、订计划等。课堂探究课堂探究:为何修建青藏为何修建青藏铁路铁路?这与燕子这与燕子筑巢有何本质筑巢有何本质不同不同?这说明实这说明实践具有什么特践具有什么特点?点?从孙中山时期就从孙中山时期就提出修建青

4、藏铁提出修建青藏铁路的设想路的设想,为何至为何至今才变为现实今才变为现实?这说明实践具有这说明实践具有什么特点什么特点?修建青藏铁路修建青藏铁路是实践活动吗是实践活动吗?由哪几个要由哪几个要素构成?这些素构成?这些要素的共同特要素的共同特点是什么点是什么?客观物质性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社会历史性(主体、对象、手段)(主体、对象、手段)(有目的有意识)(有目的有意识)(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下并(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下并受历史条件制约)受历史条件制约)人:智力和人:智力和体力的统一体力的统一自然界或自然界或人类社会人类社会工具和其他设备工具和其他设备都是客观的都是客观的实践的基本要素实

5、践的基本要素运用运用改造改造主体主体手段手段对象对象决定决定客观物质性客观物质性(1 1)实践具有)实践具有 2 2、实践的基本特征、实践的基本特征由怎样的人使用什么样的手段去改造哪些客观事物,归根到底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原因:原因:实践的构成要素是客观的;实践的构成要素是客观的;实践活动的实践活动的过程过程及其结果及其结果也受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的制约,也是客观的也受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的制约,也是客观的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坚持了唯物论坚持了唯物论这是实践活动与人这是实践活动与人的认识活动的区别的认识活动的区别所在所在(2 2)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实践是

6、有意识、有目的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表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表现在:创造出现在:创造出新的物质生活资料新的物质生活资料新的社会关系新的社会关系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坚持了辩证法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坚持了辩证法这是实践活动与动物的本能的盲目这是实践活动与动物的本能的盲目的活动的区别所在的活动的区别所在(3 3)实践有社会性历史性)实践有社会性历史性社会性:社会性:实践实践不是不是单个人的孤立单个人的孤立的活动,而的活动,而是是处于一定处于一定社会关系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离中的人的活动,离开了他人和社会的纯粹的个人的实践活开了他人和社会的纯粹的个人的实践活动是根本不存在的。动是根本不存

7、在的。历史性:历史性:历史上每一阶段实践的内容、形式、规模和历史上每一阶段实践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都不相同,都受到一定水平都不相同,都受到一定历史条件历史条件的制约,的制约,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这是实践活动与孤立这是实践活动与孤立的活动的区别所在的活动的区别所在(4)实践的三个基本特征是统一的。实践既)实践的三个基本特征是统一的。实践既具有客观物质性又具有主观能动性,是主具有客观物质性又具有主观能动性,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夸大第一个特点否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夸大第一个特点否认第二个特点会导致机械唯物主义,夸大认第二个特点会导致机械唯物主义,夸大第二个特点否认第一

8、个特点会陷入唯心主第二个特点否认第一个特点会陷入唯心主义。当然,实践的客观物质性和主观能动义。当然,实践的客观物质性和主观能动性都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之中进行的,是历性都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之中进行的,是历史发展着的,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史发展着的,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历史的。判断:实践是一种客观活动,也是一种主观活动。这种观点割裂了实践的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统这种观点割裂了实践的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统一。从实践的要素看它是客观的物质性活一。从实践的要素看它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但实践是人的活动,人具有主观能动动,但实践是人的活动,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因而实践既不是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性,因而

9、实践既不是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也不是纯主观的思维活动,而是主观见之也不是纯主观的思维活动,而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于客观的活动。对号入座对号入座有目的、有意识的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活动改造活动构成要素是客观的构成要素是客观的受客观事物及其运受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制约动规律制约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人的活动受历史条件的制约受历史条件的制约客观物客观物质性质性主观能主观能动性动性社会性社会性历史性历史性1 1、蜜蜂筑巢、蜜蜂筑巢2 2、学生讨论数学题的解题方法、学生讨论数学题的解题方法3 3、农民种庄稼、农民种庄稼4 4、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5 5、试制、试制

10、H1N1H1N1疫苗活动疫苗活动判断:下列活动中哪些是实践活动?判断:下列活动中哪些是实践活动?生产实践生产实践变革社会的实践变革社会的实践科学实验活动科学实验活动3.实践的基本形式实践的基本形式(1)改造)改造自然自然的生产实践的生产实践(2)变革)变革社会社会的实践的实践(3)科学实验)科学实验最基本的形最基本的形式式(如革命、改革等)(如革命、改革等)以下各项中属于实践活动的是以下各项中属于实践活动的是()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社会 中国为加入中国为加入WTO进行艰苦的贸易谈判进行艰苦的贸易谈判 学习理论、讨论问题、研究学问学习理

11、论、讨论问题、研究学问 大猩猩用树枝钩食白蚁大猩猩用树枝钩食白蚁 工人做工、战士打仗工人做工、战士打仗 美、英、日、法、德和中国科学家共同绘制美、英、日、法、德和中国科学家共同绘制完成了人类基因组序列图完成了人类基因组序列图 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小行星撞击地球小行星撞击地球 2实践的三个基本特征:实践的三个基本特征:(1 1)实实践践是是客客观观物物质质性性的的活活动动。(相相对对于于纯主观精神活动而言)纯主观精神活动而言)(2 2)实实践践是是主主观观能能动动性性的的活活动动。(相相对对于于动物的纯粹适应自然界的本能活动而言)动物的纯粹适应自然界的本能活动而言)(3 3)实践是

12、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相对相对于单个人的孤立的活动而言于单个人的孤立的活动而言)(一)实践及其特点(归纳)实践及其特点(归纳)1.实践含义: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实践含义: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3.实践的基本形式:实践的基本形式:(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名言评析:名言评析: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为了学游泳,就得下水为了学游泳,就得下水钓久知鱼性,樵多识树名钓久知鱼性,樵多识树名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登高山

13、,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真理无价宝,实践里面找。真理无价宝,实践里面找。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以上材料说明什么哲理以上材料说明什么哲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荀子曰荀子曰:不闻不若闻之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见之不若知之若知之,知之不若知之不若行行之。之。学至于学至于行行而止矣。而止矣。行之行之,明也明也。如果你要知道砒霜是否有毒,你就得亲如果你要知道砒霜是否有毒,你就得亲口尝一尝。这种说法是否正确?口尝一尝。这种说法是否正确?本草纲目本草纲目记载:记载:“砒,

14、大毒也。砒,大毒也。”这说这说明,前人已经尝试过,肯定有人因此而付出生明,前人已经尝试过,肯定有人因此而付出生命的代价,才获得这样的认识。这种认识对于命的代价,才获得这样的认识。这种认识对于别人是别人是直接经验直接经验,对于我们却是,对于我们却是间接经验间接经验,但这并不否认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但这并不否认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注意:认识的来源与认识途径不能完全注意:认识的来源与认识途径不能完全等同等同(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一切真知都)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一切真知都来源于实践(来源于实践(2)人们获得认识的途径)人们获得认识的途径是多方面的。通过亲身实践获得的知识是多方面的。通过亲身实践获得的知识是

15、直接经验,通过知识的学习和传递获是直接经验,通过知识的学习和传递获得的是间接经验。得的是间接经验。认识的来源只有一个认识的来源只有一个获得认识的途径可以有两个:获得认识的途径可以有两个:认认识识从从哪哪里里来来?不能不能个人知识可以个人知识可以通过学习获取通过学习获取能不能说:认识有两个来源?能不能说:认识有两个来源?一切真知都一切真知都来源于实践来源于实践认识的产生问题认识的产生问题(源)(源)知识的传播问题知识的传播问题(流)(流)-实践实践直接经验,间接经验直接经验,间接经验读书与实践相结合读书与实践相结合启示:启示:判断:1 1、“秀才不出门,秀才不出门,能能知天下事。知天下事。”2

16、2、“秀才不出门,秀才不出门,难难知天下事。知天下事。”说明每个人受主客观条件限制,不可能也没不可能也没有必要事事参加实践有必要事事参加实践。对客观事物的真正认识,还必须亲自参加实亲自参加实践,才算理解深刻,才继续深化发展认识践,才算理解深刻,才继续深化发展认识。(可以获取可以获取间接经验间接经验)(可以获取可以获取直接经验直接经验)启启示示:读书与实践相结合读书与实践相结合P44想一想是什么力量推动了科学的发展?实践的需要,尤其是生产实践的需要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射电望远镜射电望远镜使人们可以观察到使人们可以观察到100100亿光年亿光年之遥的天体;之遥的天体;人造资源卫星人造资源卫星帮助人们

17、弄清地球帮助人们弄清地球的资源分布;高速运算的的资源分布;高速运算的电子计算机电子计算机使人们对使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更快更准;事物的认识更快更准;国际互联网国际互联网的建成极大的建成极大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上述事例说明什么?上述事例说明什么?如果人站在月球上,眼睛看见的地球是一如果人站在月球上,眼睛看见的地球是一个球体,无法分辨出细节,用放大个球体,无法分辨出细节,用放大20002000倍的倍的光光学显微镜学显微镜可以看到地球上的楼房,如果用放大可以看到地球上的楼房,如果用放大上亿倍的纳米扫描隧道显微镜,可以看到水泥上亿倍的纳米扫描隧道显微镜,可以看到水泥墙和泥土里的沙粒。墙

18、和泥土里的沙粒。实践的发展实践的发展提供认识提供认识工具工具促进认识的发展促进认识的发展实践实践遇到遇到新问题新问题产生产生新要求新要求推动推动认识的发展认识的发展实践的发展实践的发展提供提供认识工具认识工具促进促进认识的发展认识的发展2.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实践锻炼锻炼提高提高人的认识能力人的认识能力 黄鼠狼不是偷鸡黄鼠狼不是偷鸡“专家专家”华东师范大学生物系的几位教师,用了华东师范大学生物系的几位教师,用了2020年的时年的时间,作了一番调查研究,先后解剖了近间,作了一番调查研究,先后解剖了近50005000只黄只黄鼠狼,发现只有两只黄鼠狼吃了鸡。他们还做了鼠狼

19、,发现只有两只黄鼠狼吃了鸡。他们还做了实验:第一天,在关黄鼠狼的笼子里放进活鸡三实验:第一天,在关黄鼠狼的笼子里放进活鸡三只、带鱼一段,黄鼠狼只吃了带鱼。第二天,放只、带鱼一段,黄鼠狼只吃了带鱼。第二天,放进鸡、鸽子和老鼠,结果,黄鼠狼吃了老鼠。只进鸡、鸽子和老鼠,结果,黄鼠狼吃了老鼠。只到第五天,仅仅放进活鸡,黄鼠狼没有别的东西到第五天,仅仅放进活鸡,黄鼠狼没有别的东西可吃,才拿鸡来充饥。这几位教师又进一步了解可吃,才拿鸡来充饥。这几位教师又进一步了解到,黄鼠狼原来是消灭老鼠的到,黄鼠狼原来是消灭老鼠的“能手能手”,一只黄鼠,一只黄鼠狼至少能吃三四百只老鼠,还要吞食大量害虫。狼至少能吃三四百

20、只老鼠,还要吞食大量害虫。通过长期实验,他们不但为黄鼠狼洗刷了专门偷通过长期实验,他们不但为黄鼠狼洗刷了专门偷鸡的恶名声,而且逐步深入地认识了黄鼠狼的生鸡的恶名声,而且逐步深入地认识了黄鼠狼的生活习性和对人类的许多益处。活习性和对人类的许多益处。如何证明黄鼠狼不是偷鸡专家?如何证明黄鼠狼不是偷鸡专家?人的主观认识本身不能证明,认识人的主观认识本身不能证明,认识对象本身也不会对象本身也不会“自言其明自言其明”。黄鼠狼不。黄鼠狼不会说会说“我不是专门偷鸡吃的我不是专门偷鸡吃的”,鸡也不会,鸡也不会说说“我常常被黄鼠狼吃。我常常被黄鼠狼吃。”。那么,谁能检验这个认识正确与否呢?那么,谁能检验这个认识

21、正确与否呢?只有只有实践实践,才能检验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是才能检验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是否相符合。否相符合。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注意:注意:“唯一唯一”用科学用科学理论理论用多数人的用多数人的观点检验观点检验用权威人士用权威人士观点检验观点检验 上述观点哪些正确上述观点哪些正确?哪些错误哪些错误?为什么为什么?用个人认识用个人认识3.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主观认识和主观认识和认识的对象认识的对象都不能充当都不能充当标准标准 (1)客观事物)客观事物(2)主观认识本身)主观认识本身本身不能本身不能“自

22、言其明自言其明”无法证明无法证明(3)只有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只有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才能检验主观认识是否符合客观事物。照,才能检验主观认识是否符合客观事物。(4)实践是把主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和纽带)实践是把主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和纽带,只只有实践有实践,才能检验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是否相才能检验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是否相符合符合.名言评析名言评析:事实胜于雄辩。事实胜于雄辩。说了不算,做出来再看。说了不算,做出来再看。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骑驴看账本骑驴看账本-走着瞧走着瞧不管白猫黑猫不管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真金不怕火炼

23、真金不怕火炼实践是检验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性的唯一标准准注意注意(1)所谓)所谓“检验认识检验认识”就是将主观认识同客观事就是将主观认识同客观事物及其规律进行对照,看二者是否相符合。一般物及其规律进行对照,看二者是否相符合。一般说来,人们在实践中获得了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说来,人们在实践中获得了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从而提出一定的思想理论、计划、方案,指导实从而提出一定的思想理论、计划、方案,指导实践去改造客观事物,如果达到了预期的结果,就践去改造客观事物,如果达到了预期的结果,就证明原来的认识是正确的,否则就是不正确或不证明原来的认识是正确的,否则就是不正确或不完全正确。(完全

24、正确。(2)经过实践证明为正确的认识,仍)经过实践证明为正确的认识,仍要继续接受实践检验,在实践中发展(要继续接受实践检验,在实践中发展(3)“有用有用即真理即真理”“拳头即真理拳头即真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否认了真理标准的客观性,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否认了真理标准的客观性,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际生活中都是极其有害的(际生活中都是极其有害的(4)有一种观点认为)有一种观点认为“是非莫辩是非莫辩”认为认识真假没有标准可言的,这是一认为认识真假没有标准可言的,这是一种典型的不可知论思想。(种典型的不可知论思想。(5)实践实践标准与生产力标准与生产力标准、三个有利于标准是一

25、致的。科学理论如毛标准、三个有利于标准是一致的。科学理论如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都不能成为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学发展观等都不能成为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英国十岁聪明女孩,凭地理知识救百人英国十岁聪明女孩,凭地理知识救百人 据英国媒体据英国媒体20052005年年1 1月月1 1日报道,这个英雄小姑娘名叫蒂莉日报道,这个英雄小姑娘名叫蒂莉史史密斯,只有密斯,只有1010岁。聪明伶俐的蒂莉对世界地理有着特殊的爱好,岁。聪明伶俐的蒂莉对世界地理有着特殊的爱好,圣诞节的两个星期前还在学校专门研究了圣诞节的两个星期前还在学校

26、专门研究了“巨浪巨浪”,堪称一个小,堪称一个小专家。专家。在几十米高的海啸袭向泰国普吉岛的一个海滩之前,穿着泳在几十米高的海啸袭向泰国普吉岛的一个海滩之前,穿着泳装的蒂莉发现在大海的远处突然涌现出了一波白色的巨浪,将蓝装的蒂莉发现在大海的远处突然涌现出了一波白色的巨浪,将蓝天和大海明显地隔成了两半。观察力敏锐的蒂莉凭借自己在学校天和大海明显地隔成了两半。观察力敏锐的蒂莉凭借自己在学校里掌握的地理知识,意识到这绝对不是一般的惊涛骇浪,很有可里掌握的地理知识,意识到这绝对不是一般的惊涛骇浪,很有可能在顷刻之间把整个海滩给吞没。于是,焦急万分的蒂莉就让她能在顷刻之间把整个海滩给吞没。于是,焦急万分的

27、蒂莉就让她的爸爸妈妈动员沙滩上的游客们赶快撤离这个危险的地方。的爸爸妈妈动员沙滩上的游客们赶快撤离这个危险的地方。当疯狂逃命的游客们刚刚抵达安全的地方时,海啸的白色巨当疯狂逃命的游客们刚刚抵达安全的地方时,海啸的白色巨浪已经排山倒海般奔涌而至,转眼间就把原先热闹非凡的海滩吞浪已经排山倒海般奔涌而至,转眼间就把原先热闹非凡的海滩吞没,让站在高地观看的人们吓出了一身冷汗。没,让站在高地观看的人们吓出了一身冷汗。说明了什么哲理?说明了什么哲理?4.4.实践是认识的实践是认识的目的目的和和归宿归宿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认识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中去。认识

28、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才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实践实践认识认识实践实践获得获得指导指导认识的根本目的是把理性认识应用于实践,认识的根本目的是把理性认识应用于实践,去指导实践。认识的根本任务是经过感性认去指导实践。认识的根本任务是经过感性认识(对事物现象的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识(对事物现象的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对事物本质的认识),透过现象抓住事物(对事物本质的认识),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本质和规律。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实践是认

29、识的目的和归宿精通的目的全在于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应用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社会一旦有某种需要,社会一旦有某种需要,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进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1)实践)实践是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标准、目的和归宿;动力、标准、目的和归宿;(2)认识对实践具有)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反作用:正确的认识对实践:正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具有促进促进作用;错误的认识对实践具有作用;错误的认识对实践具有阻碍阻碍作用作用【方

30、法论意义方法论意义】坚持实践的观点,自觉参加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实坚持实践的观点,自觉参加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实现主客观统一,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视科学理现主客观统一,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论的指导作用。反对:只强调实践决定认识,否定认识对实践的反作反对:只强调实践决定认识,否定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的形而上学;片面强调反作用否定实践的决定作用用的形而上学;片面强调反作用否定实践的决定作用的唯心主义。的唯心主义。一、人的认识从何而来一、人的认识从何而来(一)实践及其特点(一)实践及其特点1 1、实践的含义:实践就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实践的含义:实践就是人们改造客观

31、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性活动2 2、实践的基本特征: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实践的基本特征: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史性(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实践决定认识)1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3 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4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实践高于认实践高于认识识,实践观点实践观点是辨证唯物是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本的观点1 1、我们要以实际行动实践、我们要以实际行动实践

32、公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表明。表明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实践是认识的目的2 2、我国古代大发明家鲁班,在一、我国古代大发明家鲁班,在一次攀登山崖时,抓住一撮丝茅草,次攀登山崖时,抓住一撮丝茅草,被草叶的细齿划破了手,他从这里被草叶的细齿划破了手,他从这里受到启示,发明了锯子。这说明受到启示,发明了锯子。这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练习练习3 3、毛泽东同志指出:、毛泽东同志指出:“读书是学习,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实践是认识的目的4 4、恩格斯说:、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社会一旦有技术的需要,

33、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说明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说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1.“1.“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谷,不知地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厚也。之厚也。”这句话包含的哲理是(这句话包含的哲理是()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实践是联系主观与客观的实践是联系主观与客观的桥梁桥梁 实践出真知实践出真知 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A.B.A.B.C.D.C.D.C2.2.“由于战争的需要,古代人设烽火台,用烽火由于战争的需

34、要,古代人设烽火台,用烽火和狼烟为信号传递军情。同样的原因,促使现代和狼烟为信号传递军情。同样的原因,促使现代人创造了无线电波发报、雷达等科学技术去探测人创造了无线电波发报、雷达等科学技术去探测和传递军情。和传递军情。”这说明这说明 3 31616世纪,伽利略通过比萨斜塔所做的自由落世纪,伽利略通过比萨斜塔所做的自由落体试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关于物体的降落速体试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关于物体的降落速度与物体的重力成正比的说法。这件事说明度与物体的重力成正比的说法。这件事说明A A感性认识只有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事物的感性认识只有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本质 B B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

35、的唯一标准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C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 D真理是对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是对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B4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就是检验认识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就是检验认识是否同是否同A已有的理论相符合已有的理论相符合 B已被实践证明的真理相符合已被实践证明的真理相符合 C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相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相符合 D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相符合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相符合D恩格斯说:恩格斯说:“人离开动物愈远,他们对自然界人离开动物愈远,他们对自然界的作用就愈带有经过思考的、有计划的,向着的作用就愈带有经过思考的、有计划的,向着一定的和事先知道的

36、目标前进的特征。一定的和事先知道的目标前进的特征。”这里这里强调的实践的特征是强调的实践的特征是A A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B B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C C实践具有目的意识性即能动性实践具有目的意识性即能动性D D实践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实践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实践的客观性与主观能动性()实践的客观性与主观能动性()A.A.是绝对对立的。因为物质的决定作用和意识的能是绝对对立的。因为物质的决定作用和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两种不同性质的作用动作用是两种不同性质的作用B.B.是绝对对立的。因为客观物质性和主观能动性是是绝对对立的。因为客观物质性和主观能动性是有区别的,不能混为一谈有

37、区别的,不能混为一谈C.C.是统一的。因为客观物质性和主观能动性都是实是统一的。因为客观物质性和主观能动性都是实践的特征践的特征D.D.是统一的。因为意识根源于物质,只有人的意识是统一的。因为意识根源于物质,只有人的意识符合客观性的要求,人们才能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符合客观性的要求,人们才能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实践的创造性才能真正发挥出来实践的创造性才能真正发挥出来D 据医学史料记载,据医学史料记载,1717世纪世纪2020年代,英国年代,英国有个医生给一位生命垂危的青年输羊血,奇有个医生给一位生命垂危的青年输羊血,奇迹般地挽救了该青年的生命。其他医生纷纷迹般地挽救了该青年的生命。其他医生纷纷

38、仿效,结果造成了大量受血者死亡,输血医仿效,结果造成了大量受血者死亡,输血医疗手段便被禁止使用。疗手段便被禁止使用。1919世纪世纪8080年代,北美年代,北美洲医生给一位濒临死亡的产妇输人血,产妇洲医生给一位濒临死亡的产妇输人血,产妇起死回生。医学界再次掀起输血医疗热,却起死回生。医学界再次掀起输血医疗热,却带来惊人的死亡。直到带来惊人的死亡。直到19011901年维也纳医生莱年维也纳医生莱因茨坦发现了人的血型系统,才打开了科学因茨坦发现了人的血型系统,才打开了科学输血的大门。输血的大门。上述材料是怎样体现上述材料是怎样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个道理的?这个道理的?(1 1

39、)第一次输羊血成功,从而发现输血可以)第一次输羊血成功,从而发现输血可以救治病人,说明救治病人,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 2)从输羊血到输人血直到终于解决输血问)从输羊血到输人血直到终于解决输血问题,说明题,说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3 3)输羊血的成功及大量受血者死亡和输人)输羊血的成功及大量受血者死亡和输人血的再次成功及一次输血医疗热带来惊人的死血的再次成功及一次输血医疗热带来惊人的死亡,直到终因发现血型系统而使输血问题得以亡,直到终因发现血型系统而使输血问题得以成功解决,说明成功解决,说明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标准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标准。(4 4)为救人而

40、输血)为救人而输血,并探寻输血失败的原因,并探寻输血失败的原因,直至发现人的确定血型系统,从而最终解决输直至发现人的确定血型系统,从而最终解决输血问题,说明血问题,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根本目的。实践是认识的根本目的。强调读书的重要性是否否定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强调读书的重要性是否否定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1 1)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事事亲自实践是不可)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事事亲自实践是不可能的,也没有这个必要能的,也没有这个必要(2 2)间接经验在我为间接,在别人那里仍为直)间接经验在我为间接,在别人那里仍为直接,其中有许多就是被实践反复证明了的真理、接,其中有许多就是被实践反复证明了的真理、科学理论

41、,不学十分可惜。科学理论,不学十分可惜。(3 3)要把间接经验变成自己的知识,还必须回)要把间接经验变成自己的知识,还必须回到实践中去。到实践中去。辩析题: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辩析题: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所以实践是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所以实践是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1)实践是人们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实践受)实践是人们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实践受主观认识的指导;实践又是改造客观世界的活主观认识的指导;实践又是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实践的对象是客观事物。因此肯定实践是动,实践的对象是客观事物。因此肯定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的观点是正确的。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的观点是正确的。(2)实

42、践是指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实践是指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世界的概念包括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把实践世界的概念包括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把实践说成是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扩大了实践概念说成是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扩大了实践概念的外延,是不科学的。因此,实践是改造世界的外延,是不科学的。因此,实践是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是观点是错误的。的一切活动是观点是错误的。辨析:读有字的书,不如去读生活这本无字的大书。辨析:读有字的书,不如去读生活这本无字的大书。(1 1)实践对认识有决定作用。(略)强)实践对认识有决定作用。(略)强调调“读生活这本无字的大书读生活这本无字的大书”,积极投身,积极投身于实践,既能直接获得新知识,又能扩展于实践,既能直接获得新知识,又能扩展和深化已有的知识,是正确的。和深化已有的知识,是正确的。(2 2)一个人不可能也没有必要事事亲身)一个人不可能也没有必要事事亲身实践去获取知识,可以通过其他途径来获实践去获取知识,可以通过其他途径来获得认识。得认识。“读有字的书读有字的书”,认真学习书本,认真学习书本知识,能尽快掌握前人和他人积累的宝贵知识,能尽快掌握前人和他人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轻视精神财富,轻视“读有字的书读有字的书”是错误。是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