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6课 新诗二首精练精析(带详细解析)鲁人版必修4

上传人:清*** 文档编号:215413978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05.0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中语文 第6课 新诗二首精练精析(带详细解析)鲁人版必修4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中语文 第6课 新诗二首精练精析(带详细解析)鲁人版必修4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中语文 第6课 新诗二首精练精析(带详细解析)鲁人版必修4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第6课 新诗二首精练精析(带详细解析)鲁人版必修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 第6课 新诗二首精练精析(带详细解析)鲁人版必修4(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6课 教学资源网教学资源网教学资源网教学资源网教学资源网教学资源网教学资源网新诗二首【学业达标评价】一、阅读戴望舒雨巷的首尾两节,回答14题。1.首节中加点的词语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情?答:_答案:从加点词语中我们可以看出诗人孤独落寞的心情。2.画线的诗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何妙处?答:_答案: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抽象的“结着愁怨的姑娘”比做“丁香”,我们眼前仿佛走过一位高洁又蹙眉、飘香淡淡又转瞬即逝的江南女子。3.首节中的“逢着”,在尾节里为何改为“飘过”?答:_答案:“飘过”强化了“倏然而过”的感觉,象征美好理想的稍纵即逝,难以出现又难以实现,其中隐含着作者孜孜求索的执著精神和

2、凄婉迷茫的绵绵哀怨之情。4.这两节在艺术形式上有什么特点?这一特点对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起到了什么作用?答:_答案:特点:反复(或用其他意思相近的词语也可)。作用:这两节诗在形式上相同,文字也基本相似,这样回环往复,更强化了诗人孤独伤感、凄婉迷茫的思想感情。诗人只轻巧地把“逢着”改为“飘过”,使得诗歌在基本的重复之外又略有变化,联想全诗,让人更加感到诗人情感的表达余音绕梁,令人回味无穷。二、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问题。5.这首诗描写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请简要概括。答:_答案:描写了一个思念远方爱人的女子,因每时每刻都在思念,以至于听见窗外传来的马蹄声便以为是爱人归来;还描写了骑马者的内心活动。6.

3、这首诗的意象有哪些?答:_答案:这首诗以江南的小城为中心意象,用莲花来象征江南女子的纯洁与柔美,深闺中思妇的内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紧掩着的“小小的窗扉”,脆弱、敏感,充满古典的风韵。还有“东风”、“柳絮”、“春帷”、“达达的马蹄”等。7.“错误”怎能“美丽”?在本诗中诗人为什么说是“美丽的错误”?答:_答案:“达达的马蹄”敲响了女子希望重逢的心灵,因而美丽。不过,这马蹄仅仅从面前路过,并不为她的企盼而停驻,因而是个“错误”。8.请结合具体诗句,从内容和写法两方面对“东风不来”一节进行赏析。答:_答案:这一节用两个比喻写思妇的心。深闺中思妇的内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紧掩着的“小小的窗扉”,

4、脆弱、敏感,充满古典的风韵。“东风不来”、“柳絮不飞”、“跫音不响”、“春帷不揭”四个否定句呼应,既加强了抒情的深婉,又有助于音调的和谐。三、片段练习:以“钟声”为题,写一个片段,要写出其象征含义。答:_答案: 钟声 远处,氤氲迷茫的深山中飘来几缕悠悠的钟声。此时,我听到了那位落榜失意的文人张继吟道:“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原来,那钟声触及了他心中的寂寞与苍凉,耳畔响起了悠悠的钟声,失意仿佛没有尽头。当张继步履轻盈地走下山寺时,回头,俯首,只剩下钟磬的余音,此时,他有了一种收获,那便是来自内心的钟鸣安详。一个人能漫随天外云卷云舒,能闲看庭前花开花落,

5、能悠然自得地伴着那袅袅的佛音,停下脚步,去欣赏周围的风景,这便是一种平和和安详。因为安详,所以淡泊;因为安详,所以富足。愿这永远的鸣响心中那颗鲜亮的果实,永挂枝头更加饱满。所以不论是孤寂还是安详,都似一种长鸣钟,那钟声会是一种幸福,一种财富。【素能综合检测】一、积累运用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寂寥()凄婉() 惊蛰()滂沱()B.彳亍( )颓圮() 皑皑()雾霭()C.跫音()春帷() 氤氲()潺潺()D.窗扉()坍塌() 蠕动()啾啾()【解析】选A。“寥”读。2.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的运用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

6、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B.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冷漠,凄清,又惆怅C.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D.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解析】选B。A、C、D三项均为比喻,B项为同类比较。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我不知道他们到底称赞我什么?是文章写得好,还是勇气可嘉,抑或根本就不是称赞,只是对于失败者的无可奈何的安慰?B.一方面是旅游线路老化、接待能力不足,另一方面是游客口味不一、经济承受能力不同,这是我国开放欧洲旅游面临的两大难题。C.天津市一百中学校长杨宝祥指出,获得

7、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是在探索未知世界时,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需要常人没有的创新能力。D.由宜昌市广电总局等多家单位联合主办的全市乐在新农村电视歌舞大赛日前落下帷幕。其中,五峰的山歌、长阳的撒叶儿荷和枝江的楠管等一大批民间艺术瑰宝被发掘并展现出来,在比赛中大放异彩。【解析】选C。A项第一个问号应为句号,“勇气可嘉”后为问号;B项第二处逗号应为冒号,表分总关系;D项书名号应为引号。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2009年的国庆,天安门上空出现了一抹最亮丽的色彩:空军首批战斗机女飞行员首次代表中国空军女飞行员驾驶国产战斗机参加空中受阅。B.人们针对从中国进口水产品感到不安的问题,美国食品与药

8、物管理局作出的反应是以受到污染为由禁止中国部分水产品进口。C.超音速冲压喷气发动机的研制工作不仅将使我国高速导弹计划受益,而且还可以发展先进的航空航天材料和更强大的计算机能力。D.从北京到布宜诺斯艾利斯,世界各地的人们都记住了帕瓦罗蒂灿烂的笑容和伟岸的身材以及在成千上万场音乐会上拿着的那条五彩缤纷的白手帕。【解析】选A。B项结构混乱,主语“人们”还没陈述完,后一句的主语就换成了“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可把“人们”一词放在“针对”之后。C项搭配不当,“发展”与后面的宾语不搭配。D项不合逻辑,“白手帕”不能说成“五彩缤纷”。5.“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9、白居易的诗词以语言浅近著称,意境显露,但这首花非花却颇有些朦胧味儿,表达了对生活中存在过而又消逝了的美好的人与物的追念、惋惜之情。学了戴望舒的雨巷,你也来谈谈花非花的朦胧之美吧。答:_【解析】朦胧美实际上是一种含蓄美,这是我国传统的审美取向之一。要紧扣这首诗的特点,抓住诗句内容具体分析,避免笼统空洞的说明。答案:“花非花,雾非雾”,开头就给人一种捉摸不定的感觉。“非花”“非雾”均系否定,却包含着一个不言而喻的前提:似花似雾。这里取喻于花和雾,比方所喻之物短暂易逝,难持长久。“夜半来”者春梦也,虽美却短暂,于是引出一问“来如春梦几多时”;“天明”见者朝霞也,虽美却易幻灭,于是引出一叹“去似朝云无

10、觅处”。一连串比喻环环相扣,反复以鲜明的形象突出一个未曾说明的喻意,朦胧含蓄。6.以“希望”开头,重组下面这个句子,可以添减个别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戴望舒的诗情总是笼罩着一层不可排解的伤感。在黑暗和残酷的现实面前,诗人不得不从昔日的旧梦中寻找希望,而虚幻无力的希望不可能给诗人以精神的拯救。 希望_【解析】此题实际考查的是叙述角度的转换。“以希望开头”,就暗含在叙述时以“希望”为主语。另外还应灵活运用代词“他”、“这”及关联词语,使语句在叙述转换时变得简明流畅。参考答案:希望是虚幻无力的,因为它是诗人在黑暗和残酷的现实面前从昔日的旧梦中寻找到的,因而它也就不可能给诗人以精神的拯救,这就使得戴

11、望舒的诗情总是笼罩着一层不可排解的伤感。7.诗人用残损的手掌触到了“灰烬”“血和泥”,这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答:_【解析】此题考查对诗中重要词语的理解能力。要结合诗的写作背景来理解,也要结合诗的主旨来把握。答案:祖国被笼罩在侵略与蹂躏的苦难与深重的黑暗之中。8.分析这首诗在艺术手法上的特点。答:_【解析】此题考查对诗歌艺术手法的鉴赏能力。可以从不同角度回答,如创作手法、语言特点等。要抓住最突出的方面来说。答案:运用幻觉这种虚拟手法是创作这首诗的主要手法,诗人想象祖国广阔土地的美好如在眼前,不仅可以看到形状、颜色,而且可以感触到它的冷暖,嗅到它的芬芳,强烈地表现了诗人对祖国真挚的情感;在想象性

12、的虚拟中,结合了隐喻和明喻,“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比喻恰当、贴切、富有新意,饱含着作者丰富与真挚的情感。9.诗歌主要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试分析它的作用。答:_【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对诗歌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的理解,解答时首先根据一些标志词判断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然后再结合诗歌内容分析修辞手法的作用。参考答案:诗歌主要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海浪以人的情态,高举着希望的旗帜,前仆后继永无止息,生动鲜明地表达了诗歌的主题。10.诗歌名为“现实”,请结合全诗说说它的含义。答:_【解析】此题考查对诗歌主题的理解,解答时可结合诗歌所选用的意象,及这些意象所蕴涵的意义加以分析,还应联系一下社会现实。参考答案:诗中的“波浪”就像我们人生的缩写,高举着“洁白的希望”一往无前地追逐着,却一次次被无情的“石壁”撞碎,这是人生必须面对的一种“现实”。但是可贵的是诗人并没有沉溺于自怨自艾和怨天尤人,而是把目光拉远,着眼于人类持久的力量。只要我们再接再厉、勇往直前,便能使顽石让步,刻下我们的力量。人类终极意义上的胜利是一种“现实”。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