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乡村旅游提升计划开拓旅游消费空间

上传人:枕*** 文档编号:215298945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6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实施乡村旅游提升计划开拓旅游消费空间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实施乡村旅游提升计划开拓旅游消费空间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实施乡村旅游提升计划开拓旅游消费空间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资源描述:

《实施乡村旅游提升计划开拓旅游消费空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施乡村旅游提升计划开拓旅游消费空间(4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实施乡村旅游提升计划,开拓旅游消费空间 第一篇:实施乡村旅游提升计划,开拓旅游消费空间四、实施乡村旅游提升计划,开拓旅游消费空间 (十七)坚持乡村旅游个性化、特色化发展方向。立足当地资源特色和生态环境优势,突出乡村生活生产生态特点,深入挖掘乡村文化内涵,开发建设形式多样、特色鲜明、个性突出的乡村旅游产品,举办具有地方特色的节庆活动。注重保护民族村落、古村古镇,建设一批具有历史、地域、民族特点的特色景观旅游村镇,让游客看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留得住乡情。 (十八)完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配套设施。重点加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特色村的道路、电力、饮水、厕所、停车场、垃圾

2、污水处理设施、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强相关旅游休闲配套设施建设。到22X年,全国建成60个以上乡村旅游模范村,形成万个以上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特色村、万家农家乐,乡村旅游年接待游客超过20亿人次,受益农民500万人。 (十九)开展百万乡村旅游创客行动。通过加强政策引导和专业培训,三年内引导和支持百万名返乡农民工、大学毕业生、专业技术人员等通过开展乡村旅游实现自主创业。鼓励文化界、艺术界、科技界专业人员发挥专业优势和行业影响力,在有条件的乡村进行创作创业。到202X年,全国建设一批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形成一批高水准文化艺术旅游创业就业乡村。 (二十)大力推进乡村旅游扶贫。加大对

3、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的规划指导、专业培训、宣传推广力度,组织开展乡村旅游规划扶贫公益活动,对建档立卡贫困村实施整村扶持,2X年抓好560个建档立卡贫困村乡村旅游扶贫试点工作。到202X年,全国每年通过乡村旅游带动20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扶持600个旅游扶贫重点村开展乡村旅游,实现每个重点村乡村旅游年经营收入达到100万元。 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大对国家重点旅游景区、“一带一路”及长江经济带等重点旅游线路、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生态旅游开发和乡村旅游扶贫村等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支持力度。让多彩的旅游丰富群众生活,助力经济发展。 第二篇:乡村旅游培训计划黑龙江垦区二一年 乡村旅游服务人员培训阳光工

4、程实施方案 根据农垦总局关于做好202年农业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实施工作的通知精神,按照总局阳光工程办公室的总体部署和工作要求,结合培训工作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阳光工程“政策扶持、齐抓共管、统筹规划、分部实施、整合资源、按需培训、注重实效”的原则,围绕乡村旅游、特别是结合垦区大农业发展及区位地理优势开展培训,以提高垦区职工旅游管理、旅游营销能力为目标,以提高垦区职工收入为方向,大力培养垦区旅游专业人才,为垦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二、培训任务202X年垦区乡村旅游服务人员的培训任务是00人,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会同红兴隆(30人)、北安(50人)、齐齐哈尔(40人)、哈尔滨分局(8

5、0人),负责培训工作。 三、培训课程安排 四、培训时间安排02X年9月-1月,各分局阳光办、培训基地,要结合工作实际,安排乡村旅游服务人员培训工作。7月下旬-8月上旬,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与分局阳光办、协商制定垦区乡村旅游服务人员培训工作计划。8月下旬-9月,各分局阳光办安排乡村旅游服务人员培训工作,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安排任课教师,组织教师备课。 10月11月各分局阳光办组织开展乡村旅游服务人员培训工作。12月乡村旅游服务人员培训工作总结、上交台账。 五、培训对象与师资安排 乡村旅游服务人员培训对象是,垦区有意于从事乡村旅游服务的职工,培训工作中充分发挥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的师资优势作用,授课教师

6、以学院教师为主体,如有专业课特殊需要可聘请垦区知名专家、学者授课。 六、培训地点:各分局、农场相关培训基地 七、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完善组织体系。 垦区成立乡村旅游服务人员培训阳光工程领导小组。组长。孟凡龙、许淑云 副组长:李金海李洪亮刘护国荆培强姜成吴魁斌 培训项目主任:王义军 成员:赵英杰侯杰 根据总局阳光培训的要求,各分局阳光办均成立农业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领导小组和办公室。 2、严格规范管理,保证培训质量第二,帮助各培训基地做好乡村旅游服务人员阳光培训内业档案材料的整理工作。 第三,保证培训时间。按培训计划的要求,结合各分局乡村旅游服务人员的培训工作实际,合理安排培训时间,保

7、证理论专题培训和实践培训不少于七天,保证培训质量。 八、培训要求 1.各分局阳光办,要根据本方案要求认真组织实施。 2.及时与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沟通开课具体时间及教师需求。 黑龙江农垦农垦职业学院 乡培训点实训方案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和为了鼓励各地根据当地产业发展特别是县域经济发展实际和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情况,自主开展围绕乡村旅游等培训,引导受训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就业,根据四川省202X年阳光工程培训实施办法,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培训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和全省农村劳务输出工作推进会精神为指导,按照“政府推动、学校主

8、办、部门监管、农民受益”的原则,紧紧围绕我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人才需求和农业领域和农村地区实施的重大工程项目,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培训和创业培训,提高农民就地就近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引导农民转变就业观念,促进农业劳动力向农业产业延长链转移,提高现代农业服务体系从业人员和农村社会管理人员的能力素质,为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繁荣和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二、培训目的: 乡村旅游培训共计00名名额。由于东河镇是旺苍全力打造的农家乐旅游胜地,因此本期拟10名东河镇农民进行乡村旅游与服务技能培训。通过理论学习加技能培训,加实地操作指导这一运作方式,使从事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从

9、业人员提高综合素质和服务技能水平,特别是树立和提高正确的服务理念,为游客提供优质的服务,增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吸引力。 三、培训对象: 年龄在16周岁以上,身体健康,小学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旺苍籍青壮年农民均可参加培训,乡镇农家乐业主,乡镇服务业人员为培训主力。 参训人员报名时查验身份证或户口簿原件,并交纳身份证或户口簿复印件一张。有相片者交纳1寸彩照3张.(未交纳者我们也可以统一照相、电子存档) 四、培训内容: 旅游业的发展、农家乐食品卫生安全、农家乐餐饮服务与管理、农家乐营销策略、农家乐服务礼仪。 五、培训时间、地点和方式: 1、本期培训拟定7天。22X年11月1日以前报名,02年11月13

10、日正式开班行课至22X年11月9日结束,总行课7天,培训100人。 2、地点为旺苍职中多媒体教室、各农家乐。 、培训方式为。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相结合。 六、培训程序: 1:从1月日至1月1日进行联系乡镇进行宣传并初期报名。2:11月0日至1月12日进行进行报名和开班准备。:1月1日开始进行培训。4:1月9日至后进行查漏补缺。上报档案。申请报账。 四川省旺苍职业中学 龙里县文体广电旅游局 开展乡村旅游实用人才培训20年月6日28日,龙里县文体广电旅游局与贵州省旅游培训学校在龙山镇莲花乡开展了一期乡村旅游实用人才培训。此次培训在为期3天,学员大部分是来自莲花乡新场村和坝上村的农村居民。 龙里县莲花

11、乡是省州重点项目欢乐水世界所在地,该项目预计明年6月份开业,届时定会带来大量的外地游客,推动莲花乡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本期乡村旅游实用人才培训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组织开展的。根据实际情况,我们有针对性的设计了乡村旅游服务人员行为规范、乡村旅游餐饮服务技能、贵州乡村旅游概况及乡村旅游发展展望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培训,使当地居民对乡村旅游有了正确的认识,为当地居民树立了正确的服务意识和发展意识,为下一步开展实体乡村农家乐提供了有力保障。(谭俊杰)实操培训课 3、乡村旅游教学计划 顶云街道办事处乡村旅游从业人员财政扶贫项目 培训计划 为使顶云街道办事处乡村旅游从业人员财政扶贫项目得到更好的开展,达到培训

12、目的及项目实施的效果,特制定本培训计划。 一、培训对象 1、侧重于从事石板井村农业观光、农家乐旅游接待、农家旅馆旅游接待从业人员的村民; 2、参与顶云街道办事处乡村旅游事业发展管理的部分办事处工作人员。 二、培训目标 通过培训和训练,使从事石板井村乡村旅游的从业人员提高综合素质和服务技能水平。特别是树立和提高正确的服务理念,为游客提供优质的服务,增强石板井村乡村旅游的吸引力,推动石板井村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 三、培训内容 服务礼仪常识、餐饮服务、客房服务、导游服务、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基础。 四、培训内容及学时分配 五、知识和技巧要求 (一)礼仪常识 、了解仪态与体态知识; 2、了解会见客人的

13、礼仪与技巧; 3、掌握握手的方式; 4、掌握与人沟通、服务礼仪。 (二)餐厅服务 1、掌握餐厅的布置与舒适环境营造; 、能提供适合客人用餐需求的服务; 3、掌握餐桌的布置; 4、掌握餐具的摆放。 (三)客房服务 、掌握客房整理技能; 2、掌握卫生间的整理技能; 3、掌握为客人提供物品的服务技能。 (四)导游礼仪 、初步了解导游员应遵循的礼仪规范; 2、了解导游服务礼仪在衣着方面的规定; 3、掌握导游员在日常导游活动中的礼仪; 4、掌握导游员在带团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五)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知识 1、了解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基本知识; 2、掌握开办农家乐的一般要求; 3、初步理解休闲农业与乡村

14、旅游的灵魂是以农为本。 六、培训实施与考核 1、培训时间。三天即十八个学时。 2、培训教材。选用关岭职中酒店管理与旅游专业课本中的部分教材。 3、培训方式。由专业教师集中对学员进行上课。 、培训地点。关岭自治县民族职业技术中学。 黎平县202X年旅游从业人员培训 实施方案 按照县委、政府关于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目标,为提高我县旅游服务整体水平,改善旅游服务环境,着力打造黎平旅游形象,加快推进全县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特制作如下培训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行业从业人员素质提升为主线,通过组织培训班、举行旅游从业人员技能大赛等措施,促进旅游行业从业人员队伍数量、质量有较大提升,打造一

15、支与我县旅游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队伍。 二、培训目标和任务 1、保证从业人员持证上岗。通过对旅游星级宾馆、等级乡村旅舍、旅游服务示范单位、旅行社、景区点的旅游从业人员进行培训,规范管理旅游从业人员队伍,使以上单位旅游从业人员持证上岗率达到9%以上。 2、确保旅游市场规范化、系统化,使安全生产落到实处。 3、提高全县政务商务接待讲解水平。 三、工作方式 培训方式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省州旅游部门帮助和省州旅游院校的支持下,选送优秀教师到黎平实地授课。 四、培训任务 1、旅游企业及景区点业主或负责人培训一期; 2、宾馆酒店服务人员培训两期; 、景区景点讲解员培训两期; 、乡村旅游服务人员培训四期;

16、 5、乡村旅游餐饮从业人员培训四期; 五、培训范围和对象 (一)景区(点)、旅游企业业主或负责人; (二)景区点讲解员、旅行社导游员、全县机关单位和乡镇文旅游宣传员; (三)星级宾馆、等级乡村旅舍、旅游示范单位及从事乡村旅游的餐饮、住宿、购物、休闲等服务人员。 六、培训内容 (一)宾馆酒店、旅行社、景区(点)负责人培训 培训内容。星级酒店评定标准、旅游法、旅游投拆处理、旅游安全生产知识、旅游管理与服务理念、景区与宾馆酒店及旅行社座谈及合作。 (二)景区景点讲解员及导游员培训 培训内容:开展导游讲解技巧、黎平县情、黎平旅游资源概况、旅游线路及交通和肇兴、翘街、八舟河等景区导游词 (三)宾馆酒店服

17、务人员培训 培训内容。开展接待礼仪礼节、住宿、餐饮服务技能、黎平旅游资源和民族文化、简单英语等培训。 (四)乡村旅游民居旅馆从业人员培训 培训内容。开展消防安全、治安管理、礼貌礼节、客房清理、卫生清扫和民居旅馆星级评定规范标准等培训。 (五)乡村旅游餐饮从业人员培训 培训内容。开展消防安全、食品卫生安全、礼貌礼节、卫生清扫、服务技能操作、厨房卫生要求、团餐菜单制作标准、菜品制作和乡村旅游餐饮星级评定规范标准等培训。 七、时间安排 八、教材准备 黎平旅游景区导游词、黎平旅游指南及相关教学材料等。 九、工作任务安排 (一)组织机构组长:刘建红 副组长:左承玲、姜明文、杨祖华 成员:梁习莉、段国平、

18、易世艳、王苏叶、吴仕莲 (二)、具体安排 1、工作安排及协调:刘建红 工作职责。对整个培训工作进行总安排和调度。 2、组织生源、安排教学:左承玲 工作职责。制订各期详细教学方案,对接省州旅游局及省州旅游院校领导聘请教师培训,对生源进行统计、安排课程表、培训场地联系及布置,对培训班进行管理。 3、培训资料准备:杨祖华 工作职责。准备黎平旅游景区导游词、黎平行知、黎平旅游指南等等资料。 4、后勤安排:易世艳、王苏叶 工作职责。培训用水、车辆、食宿安排。 十、经费预算:90元 (一)旅游企业和景区点业主或负责人培训(5月一期):81元 1、资料费:0人20元/人10元 2、老师补助:2200元 课时

19、费:8课时200元/课时=1元交通补助:2人1元/天2次=600元 3、老师住宿:2间2晚80元/间=720元 4、工作人员及老师餐费:5餐00元/餐=202元 、场租费:10元天2天02X元 6、其他(水、横幅):200元 (二)县城宾馆酒店服务人员培训( 6、月共三期):6612元 1、资料费:80人0元/人=1600元 、老师补助:5700元 课时费:4课时20元/课时=80元 交通补助:人150元天次900元 3、老师住宿:2间4晚180元间40元 4、工作人员及老师餐费:7餐400元餐800元 5、学员补助:0人元/人天3天=200元 6、场租费:100元3天300元 7、其他(水、

20、横幅):300元 每期小计:222元;三期共计:610元 (三)乡村旅游民居旅馆从业人员培训(7月四期):9920元 1、资料费:元/人50人000元 2、老师补助:220元 课时费:课时20元/课时600元交通补助:人150元/天次60元 3、老师及工作人员住宿费:3间120元/间3晚=10元 4、老师及工作人员用餐:5餐3元/餐10元 5、学员伙食:50人15元/人2餐2天00元 6、培训期间学员误工补助:30元人5人2天3000元 7、培训用油及过路费:500元 8、其他(水、横幅):20元 每期小计。1280元,四期合计4920元。 第三篇:发展全域旅游促进乡村旅游提升发展全域旅游促进

21、乡村旅游提升 近年来,徽州区在国家、省市旅游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把发展旅游业作为产业富民战略的重点,通过发展全域旅游,推进乡村旅游转型提升,带动农民致富和农村经济发展,乡村旅游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一、基本情况 徽州区农村集文化、旅游、生态等多重优势于一体,具有发展乡村旅游得天独厚的条件。通过发展全域旅游,以美好乡村建设为主线,以打造“一村一品”为抓手,以“徽州绿道”为纽带,不断促进乡村旅游转型提升。通过近几年的不懈努力,初步形成了以潜口、呈坎、西溪南、洽舍等乡镇为中心的乡村旅游发展片区。目前,全区从事农家乐旅游经营户12户,拥有省级农家乐示范点(户)7家,市级农家

22、乐示范点(户)37家,其中单一经营餐饮64户,兼营住宿4户,餐位6个,接待床位12个,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772人。0X年接待13.47万人次,实现经营收入7173.万元,平均占家庭经济总收入的7.6。202X年1月份接待150万人次,实现经营收入5098万元。 二、主要做法 (一)发展全域旅游,提升旅游消费环境 针对旅游业由观光向休闲体验转变、游客由团队向散客转变的趋势,发展全域旅游,把整个行政区域当作一个大景区,作为一个旅游目的地来打造,全面提升旅游消费环境。结合美好乡村建设、5a级景区创建、村庄风貌整治、绿色质量提升、百村千幢、百佳摄影点、亮点项目建设,投入大量资金加快道路改造、旅游线路的

23、环境整治、田园风光的打造、农家乐升级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先后投入288亿元进行5景区创建工作;投入6800万元对紫霞美食一条街进行硬件改造,对蜀源、坤沙公路沿线、农民新村及周边环境进行风貌整治;投入1.45亿元建设徽州绿道,在改善乡村交通的同时丰富乡村沿线景观内涵;投入30万元用于蜀源村风貌整治,村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向日葵基地建设等。 (二)注重政府引导,提供政策扶持 为促进旅游业发展,我区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实施意见,制定了徽州区扶持乡村旅游发展奖励办法。奖励办法中对成立乡村旅游协会并接受协会管理、农家乐评星、招徕游客、建设乡村旅游网站并实施营销等给予奖励,鼓励农户积极发展农家乐旅游。

24、自奖励办法实施后,共兑现了奖励资金100余万余元;同时,颁布了徽州区关于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美好乡村建设的意见,一方面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另一方面鼓励农村居民进城购房,利用农村闲置住房发展农家乐。 (三)加强协会组织,提升自治管理 鼓励和引导各村成立乡村旅游协会,创新协会+农户、企业+协会+农户等经营模式,建立公开、公平的竞争机制,抓好组织协调、培训交流、宣传推介等工作,特别是在纠纷调处、客源安排、价格规范、行业自律、品牌营销等方面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实现农家乐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增加效益、增强活力。目前,我区通过协会组织的农家乐共52家,占总户数112户的46%。 (四)鼓励农民参与,提高农民收

25、入 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激励等方式,鼓励农民投身乡村旅游经营。对新评定的每户星级农家乐补贴不少于5000元,按照标准进行房屋改造的住宿经营户则按照500元/床位给予一次性奖励,调动农民参与农家乐的积极性。同时大力宣传,通过公开栏公示和逐户走访,将区、镇发展农家乐致富的优惠政策传达给农户,帮他们算经济账,给他们讲前景,让他们与协会合作。在农家乐示范户的带领下,近年我区的潜口镇和洽舍乡长潭村就有60余户农民自愿加入农家乐旅游经营队伍。 (五)加强统一培训,提高服务水平 走出去,组织镇村干部、农家乐经营户外出考察学习外地的先进经验和做法;请进来,邀请从事旅游服务的资深专业人员授

26、课,积极组织农家乐经营户参加各类业务培训,重点加强旅游服务意识、服务行为、言行举止、卫生保洁、内务整理、餐饮接待等为主要内容的培训,不断提升农家乐接待的服务水平。互相评,通过举办招牌菜和优秀服务员评比,互相评出各农家乐的经典招牌菜和优秀服务员;比一比,积极参加各类农家乐大赛,22X年度黄山市“徽娘”大赛,我区徽府大院农家乐荣获第一名,20X年度黄山市“徽姑娘”大赛,我区的徽州农舍、灵山尖、潜口一楼、坤湖山庄农家乐分别获得最佳人气奖、最美徽姑娘称号和最佳风采奖。 (六)创新发展模式,发挥品牌效应 按照“五统一”(统一品牌,统一标准、统一营销、统一收费、统一管理)标准组织实施推广农家乐经营模式。在

27、潜口镇坤沙村和洽舍乡长潭村开展试点,引进旅行社投资开创农旅合作模式,由旅行社对农户房屋统一改造装修并负责组织招徕游客;村里成立乡村旅游协会,负责日常管理和客源分配,形成了“企业协会+农户”的市场运营模式,盘活农民闲置用房,成功打造“徽州农舍”乡村旅游品牌。 三、初步成效 通过以上探索性的做法,徽州区乡村旅游在扩大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村容村貌提升、农家乐品牌塑造等方面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一)增加了农民收入 乡村旅游的发展,直接的效益是农民增收,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一方面实现了经营户的增收。如徽州农舍长潭驿站1家农家乐经营户2X年最低的一户实现收入近5万元,最高的达到20万余元。另一方面也实

28、现了村级集体经济的增收。仍以徽州农舍长潭驿站为例,自202X年月份长潭驿站自主经营以来,累计接待游客5万人次,202X年为村级集体经济增收5万余元。 (二)扩大了就业途径 发展乡村旅游改变了村民就业观念。以前基本都是出外打工,房屋闲置。现在随着乡村旅游的逐步发展,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留家参与经营乡村旅游业,目前我区农家乐旅游直接从业人员达77人。 (三)改变了村容村貌 近年来,区、乡镇、村三级联动,多方筹措资金,结合美好乡村建设、村容村貌整治、绿色质量提升等全市重大决策部署,围绕道路硬化、安全饮水、沟渠清淤、农村危房改造等方面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改善村容村貌环境。农家乐经营户也积

29、极主动提升接待设施建设和庭院美化,为农家乐旅游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培育了文明乡风 不断完善公共服务设施,通过挖掘本土民俗文化,不断提升乡风民风和村民素质。聚众打牌喝酒的少了,凑到一起谈心谋发展的多了,组建了农家歌舞队,通过各种形式宣传了徽州文化的仁义诚信,勤奋坚忍等优良传统,既提升了乡风文明,又为游客的夜间生活增添了乐趣。洽舍乡长潭驿站徽州农舍项目启动后,留守家中的多为年均岁以上的老年人,她们用自己的热情、开朗吸引着每一位到长潭的游客。 (五)探索了经营模式 在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了“企业农户+协会”、“协会+农户”、农户单独经营等经营模式,按照“五统一”的标准,

30、推动农家乐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潜口镇、呈坎镇积极开展特色种植,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近年来蜀源、灵山的特色种植基地油菜花、向日葵、黄蜀葵相继开放,吸引了各地的摄影爱好者和游客来此参观采风,激发了农户从事乡村旅游的热情。 (六)创新了营销方式 紧密结合现在的读图时代需求,通过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结合,线上线下的互动,大力进行营销宣传。如特色种植的营销,徽州微旅游和蜀源农家乐协会就通过微信、微博等方式,以图片的形式进行传播,吸引了众多摄影爱好者来此采风摄影,这些摄影爱好者又通过网络等平台,口口相传,集聚了众多的游客来此赏花休闲。 第四篇:大力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倍增文号:黔委厅字277号印发日期:2X年11月

31、日录入时间:20X年11月4日 中共贵州省委办公厅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转发省扶贫办、省委政策研究室、省旅游局 关于大力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倍增计划的 意见的通知 各市(自治州)、县(市、区、特区)党委和人民政府,各地区党委和行署,省委各部委,省级国家机关各部门,省军区、省武警总队党委,各人民团体: 省扶贫办、省委政策研究室、省旅游局关于大力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倍增计划的意见已经省委、省政府领导同志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中共贵州省委办公厅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年1月2日 (此件发至县,加发乡镇)省扶贫办、省委政策研究室、省旅游局 关于大力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倍增 计划的意见 为贯彻落实中

32、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X-202X年)、贵州省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和贵州省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积极探索扶贫开发新途径、新方式,推动扶贫开发与乡村旅游有机融合,拓宽贫困农民增收渠道,实现持续稳定脱贫致富,现对“十二五”期间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倍增计划提出如下意见。 一、大力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倍增计划的重要意义 我省乡村旅游资源丰富,历史文化厚重,红色文化影响深远,民族民间文化丰富多彩,具有生态良好和气候宜人的突出优势。乡村旅游具有优结构、扩消费、增就业、促增收、可持续和综合效益好的特点,市场空间和发展潜力巨大。我省乡村旅游资源大多分布在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实现乡村旅游

33、开发与扶贫开发有机结合、联动推进,有利于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和生态资源禀赋良好的贫困地区依托乡村旅游资源,通过开发式扶贫满足旅游者休闲、体验、观光、购物、度假、避暑等需求,实现贫困地区农民增收,提高农村人口素质,是我省推进扶贫开发、创新扶贫模式及方式的重要举措;有利于贫困地区乡村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和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有利于传承与弘扬红色文化、优秀的历史文化和民族民间文化,增强贫困地区群众的志气和信心,是推进我省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抓手;有利于调动贫困农民广泛参与,大力开发我省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增大休闲、体验、度假等旅游业态在全省

34、旅游业中的比重,是推动旅游发展方式转变、建设旅游强省的重要途径。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倍增计划,就是将乡村旅游扶贫作为贫困地区富民、利民、惠民的民生工程,推动项目区农民收入增幅明显高于全省农民收入平均增幅,实现倍增目标。对于拓展扶贫开发领域,调整农业农村经济结构,深入实施扶贫脱贫攻坚工程,形成分工合理、种类丰富、功能配套、特色鲜明、服务规范、可持续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推进旅游业与相关产业更好更快发展,实现我省22X年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倍增计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紧紧抓住全国居民消费转型升级的重大机遇,提高认识,创新思路,切实推动乡村旅游扶

35、贫倍增计划取得成效。 二、大力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倍增计划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以_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以实现贫困农民收入倍增为核心,采取政府引导、科学规划、市场运作、农民主体和社会参与等方式有效增加农民收入,以农兴旅、以旅助农,实现扶贫开发与乡村旅游的有机融合,推动乡村旅游扶贫工作更好更快发展。 (二)基本原则。坚持突出地域文化特色,注重挖掘民族文化内涵,实现文化与旅游扶贫的有机融合;坚持巩固提高与培育发展相结合,突出重点、打造亮点、到村到户、利益联结、股份合作、滚动发展;坚持乡村旅游资

36、源开发与合理保护并重,实现自然生态永续利用和经济社会永续发展;坚持统一规划、试点先行、分类指导、连片开发、分级推进。 (三)总体目标。“十二五”期间,全面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倍增计划,推动形成红色旅游、民族风情、生态休闲、特色农业等主题功能区,打造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乡村旅游扶贫示范区,培育一批乡村旅游扶贫龙头企业,到202X年形成10个以上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省级乡村旅游扶贫示范区、0个地级乡村旅游扶贫示范区和0个各具特色的县级乡村旅游扶贫示范点。按照农民人均纯收入的0来自乡村旅游、全省旅游总收入的0%来自乡村旅游、农村就业人员的2%来自乡村旅游的要求,到02X年全省乡村旅游扶贫项目区旅游总收入达

37、20亿元以上,项目区贫困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000元以上,年均增收幅度高于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3个百分点以上。 三、大力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倍增计划的主要内容 (一)编制乡村旅游扶贫发展规划。各地要以贵州省乡村旅游规划和贵州省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为基础,突出扶贫特色,制定和实施本地乡村旅游扶贫发展规划,并与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镇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等相衔接,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审批发布。围绕“多彩贵州乡村游,抓好旅游促增收”这一主题,各地要因地制宜明确主题定位。其中,红色旅游主要以遵义市为主,突出“历史转折,出奇制胜”的主题;民

38、族风情游主要以黔东南州、黔南州、黔西南州为主,突出“民族风情、醉美贵州”的主题;生态休闲旅游可在全省适宜地方开展,突出“生态休闲、健康人生”的主题。鼓励各地瞄准客源市场,利用水利、农业、林业、交通及新农村建设项目等优势资源,开发避暑、健身、漂流、农事体验等旅游产品,形成“近郊依城、远郊靠景、沿路沿江、城乡互动”的产业布局,提高市场竞争力。优先在国家和省批准公布、认定的历史文化名镇、历史文化名村或基础条件、发展前景较好的地方开展乡村旅游扶贫试点。 (二)加大财政资金引导性投入。“十二五”期间,财政扶贫资金每年安排不低于亿元、省级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安排不低于0万元,用于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倍增计划,帮助

39、有条件的地方贫困农民发展乡村旅游;民族经费专项资金要增加对民族特色文化村寨的民族文化元素建设的投入;鼓励地方党委、政府和各级各部门安排资金支持乡村旅游扶贫项目。省级项目所在县要按照渠道顺畅、方向不变、统筹安排、各记其功的原则以不低于1:的比例,整合其他部门资金进行捆绑使用。相关部门实施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及涉农项目,应积极与乡村旅游扶贫项目融合发展。各类整合资金必须及时到位,不能虚假整合。没有进入扶贫项目库、旅游发展专项资金乡村旅游项目库或未编制项目实施方案的,一般不安排财政扶贫资金和旅游发展专项资金。扶贫、旅游、农业、民委等部门在安排年度乡村旅游项目前,应加强沟通,提高资金整体使用效益。

40、(三)明确财政资金支持乡村旅游范围。财政扶贫资金主要用于:(1)项目区贫困农户发展农家观光果(菜、茶、药、竹)园、花卉、农家鱼塘、农家特种养殖园(场)等种养业补助;由带动贫困农户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兴办的种养示范基地建设补助。(2)乡村旅游扶贫接待户对家庭旅馆、乡村旅馆进行客房、浴室、厨房、厕所等设施改造补助(参照当地农村危房改造补助标准执行,并优先安排贫困计生户),增加点缀民族文化元素,打造浓郁的民族文化特色。(3)项目区贫困农户开发餐饮“农家乐”、农家茶馆、兴办农家作坊开发民族民间工艺品、纪念品、特色食品等旅游商品补助。(4)项目区内集中修建旅游公共卫生厕所、人行便道、照明绿化、特色旅游购物街

41、(商店)、民俗博物馆、旅游标识、文化休闲娱乐广场、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旅游安全以及资源环境保护等基础设施或配套设施建设补助,但比例不得超过该项目财政扶贫资金总额的20。()项目区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培训。(6)对投资乡村旅游扶贫开发且确保贫困农户直接受益的扶贫企业给予贷款贴息支持。(7)对贷款投入乡村旅游扶贫开发的贫困农户给予贴息支持。(8)其他有利于贫困农户直接增收的旅游项目。省级旅游发展专项资金主要用于乡村旅游开发项目的贷款贴息及补助、规划编制、人员培训、标准制定、市场开拓、示范点建设以及乡村旅游点村庄整治项目补助等。 (四)明确乡村旅游扶贫项目申报、检查、验收程序。 1、乡村旅游扶贫项目由

42、项目实施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提出立项申请,经县(市、区、特区)人民政府或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审查通过,报市(州、地)扶贫部门采取竞争入围方式初审后,择优推荐上报省扶贫办。符合全省乡村旅游扶贫发展规划布局,区位突出、示范作用大、农民增收快、发展前景好的乡村旅游扶贫项目,可以由县(市、区、特区)人民政府向省扶贫办直接申报。各地上报的乡村旅游扶贫项目,由省扶贫办会同省财政厅组织专家集中评审,实地考察后择优审批立项。 2、项目实施乡(镇)人民政府根据立项批复制定具体实施方案。项目县扶贫部门要指导项目实施乡(镇)人民政府编制实施方案,注重乡村旅游与相关产业综合开发、融合发展、整体推进。同时要明确资金使用、项

43、目实施、后续管理、运行机制等内容并提供受益农户名单。实施方案报省扶贫办审批同意后方可组织实施。 3、各级扶贫部门要组织协调审计、监察、财政等部门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不定期检查,并逐级上报检查情况及督查意见。省扶贫办按规定及时组织完成项目验收工作。 4、申报省级旅游发展专项资金的,比照财政扶贫资金安排项目的申报程序,按原渠道执行。申报民族经费专项资金的,按民族经费申报程序执行。 5、在风景名胜区内实施的乡村旅游扶贫项目应当依法办理相关审批手续,履行法定义务。 (五)拓宽乡村旅游扶贫开发融资渠道。鼓励省内外各类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体工商户,采取独资、合资、合作、承包、租赁、托管等方式,参与乡村旅游扶贫

44、开发和项目区基础设施建设。拓展与对口帮扶城市的产业对接范围,积极引导对口帮扶资金发展乡村旅游。鼓励国家开发银行、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联社等金融机构加大对乡村旅游扶贫项目的信贷投入。引导民间资本以购买、租赁、承包、联营、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参与乡村旅游扶贫开发。鼓励农户和回乡创业农民工以房屋、宅基地、土地承包使用权、资金、技术等投入乡村旅游扶贫开发,同等条件下优先给予支持。 (六)加强乡村旅游扶贫资源保护和环境建设。加强对乡村自然生态和人文环境的保护,古村寨民居要有选择地保留、有重点地保护、有计划地修缮。重点文物古迹等应维持原貌,坚决制止破坏历史风貌的拆建。激发居民对本民族文化认同感和

45、自豪感,形成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的内在动力和长效机制。乡村旅游扶贫开发必须以不破坏环境、不浪费资源、不搞低水平重复建设为前提,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明确各项环境保护措施,把旅游活动控制在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范围内。加强对乡村旅游项目区农民建房的引导和管理,公路沿线、旅游村寨民居要体现当地特色,结合农村沼气、改水、改灶、改厕、人畜饮水、农村危房改造、村庄整治等支农工程,推进旅游节能节水减排工作,进一步改善旅游扶贫村寨的环境。开展乡村旅游扶贫村寨等级评定工作。 (七)开展乡村旅游扶贫从业人员培训。旅游、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教育、农业、扶贫、文化、中小企业等部门要将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培训纳入年度培训计划。

46、鼓励旅游企业或有资质的相关机构对贫困农户进行经营管理、食宿服务、接待礼仪、传统技艺、导游解说、文艺表演、旅游商品设计、市场营销等培训。鼓励职业培训机构对农村贫困家庭未继续升学的应届初、高中毕业生进行1-个学期的旅游技能劳动预备制培训。扶贫部门对面向贫困农户的各类乡村旅游培训进行审核后,按规定给予培训经费补助。贵州省中小企业星光培训工程要继续对贫困农户进行旅游商品设计、生产、营销的培训。在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时,注意选聘高校旅游专业的毕业生到基层工作,选派旅游部门的工作人员到旅游重点村镇挂职锻炼,选拔具有高中学历的乡村旅游景区(点)的优秀青年到大中专院校进行旅游专业知识系统培训。在实施“大

47、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和“三支一扶”计划时,选派旅游等相关专业的大学生志愿者为乡村旅游发展服务。实行扶贫培训基地“送教上门”,针对乡村旅游业发展所需人才开展培训,实现“门口办班、就地培训、出门就业”。组织从业人员到省内外成熟的乡村旅游点进行现场培训,整合运用农村远程教育、村图书室、文化活动室等教育培训资源,对旅游村寨的农民进行乡村旅游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普通话、外语等培训,提高乡村旅游人才的整体素质。力争5年内,使乡村旅游景区(点)每户农家都有1名以上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参加过不同形式的业务培训。 (八)开拓乡村旅游扶贫市场。充分发挥政府职能部门在乡村旅游宣传促销中的主导作用和旅游企业特别是旅行社

48、的促销主体作用,支持旅行社的长期促销计划。以重要民俗文化活动、节庆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赛事等为平台,不断扩大乡村旅游扶贫景区(点)的影响。加强与报刊、广播、电视台、网站等媒体的合作,将乡村旅游扶贫宣传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开辟专题专栏,进行重点推介。机场、车站及其他重要公共场所和城市出入口等要设立乡村旅游宣传广告。城镇、重点旅游线路和景区(点),均要设立乡村旅游宣传推介窗口。加快乡村旅游目的地管理系统建设,积极开展网络营销,网络预定等旅游在线服务,指导乡村旅游景区(点)、农村家庭旅馆等建立网上预订系统,提高乡村旅游发展的信息化水平。 四、大力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倍增计划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

49、级党委、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将乡村旅游扶贫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研究相关工作。各级扶贫、旅游部门和乡村旅游扶贫项目县(市、区、特区)要加强项目建设中期检查和绩效评估,及时逐级汇总上报乡村旅游扶贫工作开展情况。项目乡(镇)人民政府具体组织实施乡村旅游扶贫项目,要广泛发动和组织农民参与乡村旅游扶贫开发,注重发挥乡村旅游专家的作用。 (二)明确部门职责。有关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全力为乡村旅游扶贫发展搞好服务。扶贫部门要编制实施乡村旅游扶贫规划、加强组织协调、督促检查和绩效考评等工作。宣传部门要把乡村旅游扶贫作为对内对外宣传的重要内容,全力塑造贵州旅游的良好形象,以建设农民文化家园等活动为抓手,丰富

50、乡村旅游扶贫的文化内涵。旅游部门要充分发挥行业管理、综合协调职能,抓好乡村旅游的规划编制、标准实施、宣传推介、市场开拓工作。旅游、质监、扶贫部门要指导各地制定和实施好乡村旅游扶贫开发服务标准,规范服务项目,提升服务水平。发展改革、国土资源、建设等部门要在乡村旅游扶贫发展规划编制、项目审批或核准、开发用地、建设管理等方面加强指导和协调。交通运输、水利等部门要支持搞好乡村旅游扶贫景区(点)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农业部门要以农业生产经营为特色,把农业和乡村旅游有机结合起来,扶持和促进“农家乐”、农业观光体验休闲旅游扶贫的发展。林业、环保等部门要指导和支持乡村旅游扶贫生态保护和环境建设。民族、文化

51、部门要抓好民族民间文化的发掘提升和演艺组织。各级中小企业管理部门、商务等部门要大力扶持乡村扶贫旅游商品的开发和市场营销。公安、交通、物价、卫生、工商、质监等部门,要依法加强旅游运输、安全、价格、食品卫生、市场秩序等方面的监督管理,为省内外旅游营运车辆和自驾游车辆提供文明、安全、宽松的旅途环境。其他有关部门要从自身职能出发,积极主动做好发展乡村旅游扶贫有关工作。 (三)创新体制机制。 1、创新项目管理机制。探索建立乡村旅游受益农户从收益中分期偿还财政扶贫资金的机制,将归还的资金安排给其他贫困农户,实现扶贫资金循环使用、滚动发展。项目县(市、区、特区)扶贫、旅游部门要会同相关单位指导、帮助项目实施

52、村寨建立健全农民旅游协会等组织,发挥其在市场开拓、质量管理、教育培训、价格管理、投诉处理、利益分配等方面的作用。鼓励和支持农民以股份制、合伙制、合作制等形式组建旅游服务经济实体,培育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富有活力的农民旅游企业,按照“公司农户”、“公司协会”等模式,提高乡村旅游扶贫的组织化程度,形成规模化、集约化经营。项目区农民旅游协会等组织均要明确专人负责乡村旅游扶贫项目实施情况的统计,每季度将旅游人次、旅游收入、受益农户收入等情况分别上报当地扶贫、旅游部门。项目实施乡(镇)人民政府和项目村寨要积极协调落实相关项目用地。利用扶贫资金采取购买实物直接补助贫困农户的,要严格履行

53、相关采购手续。 2、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坚持乡村旅游扶贫资源集体所有、村民共享。鼓励通过制定村规民约等方式明确并公示扶贫项目后续管护经费、财政扶贫资金归还发放、有关利润分配、确定项目受益农户等重大事项,使发展乡村旅游扶贫倍增计划的成果惠及全体贫困农户。对项目村寨使用财政扶贫资金支持的旅游基础设施或配套设施等集体所有的公益事业建设,必须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确定。项目区所有旅游收费均应按规定报批并向社会公示。 3、建立项目后续管护机制。项目县(市、区、特区)扶贫、旅游部门和项目实施乡(镇)人民政府负责指导项目村寨做好项目后续管护工作,实行“谁所有、谁管护、谁受益”的机制。家庭旅馆、“农家乐”等受

54、益农户必须张贴统一编号的“贵州省乡村旅游扶贫户”标识牌,项目村寨要在显著位置建立“贵州省财政扶贫资金支持项目”标志牌,或在旅游标识上标明“贵州省财政扶贫资金支持项目”字样,并简要介绍项目内容、投资情况。各地要做好项目档案管理工作。 4、推行以奖代补的激励约束机制。省扶贫办、省旅游局要加强对乡村旅游扶贫富民工程的考评工作,对工作成效突出、农民增收明显的地方,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加大扶持力度。对大型景区、旅游景点、星级酒店等对口帮扶乡村旅游扶贫试点成效明显的,给予表彰奖励。挂牌扶持一批诚信规范的旅游购物商店和诚信守法示范户。树立一批乡村旅游扶贫典型。对工作成效不明显,甚至违规使用财政资金的,要给予

55、严肃处理。 202X年扶贫资金项目申报指南 省扶贫办 按照省委省政府有关领导对扶贫资金使用监管进行系统改革的重要批示,从今年起,对财政扶贫资金分配使用方式及项目申报、审批、实施管理进行重大调整。为便于各地更好地开展工作,现编制22X年全省扶贫资金项目申报指南。 一、扶贫资金项目安排的基本原则 (一)财政扶贫发展资金分配使用,按照“盘活存量提高效益、用好增量树立样板”和“规范、有序、安全、有效”使用的原则,坚持以农民增收为纲,改平均分配为谁积极就支持谁和市场导向效益优先,通过竞争入围和绩效考核,实行以奖代补、进退有序、奖惩问责的激励约束机制;改分散使用为统筹安排集中使用,通过规划统筹和职责分工,

56、整合资源构建大扶贫格局;改投向分散为突出产业化扶贫重点,通过市场导向规划先行,整乡推进连片开发做大做强产业。 (二)以工代赈资金和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分配使用,实行年初备案和年终报告制管理。在按省发改委、省民委原既定管理渠道申报、立项、审批、实施的同时,本着“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统筹安排、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集中使用,形成合力,提高扶贫资金使用的整体效益。 (三)社会帮扶资金(含对口城市财政扶贫资金和有关部门的帮扶资金)管理使用,按照“统筹规划、自主选择、集中使用、提高效率”的原则,纳入各级扶贫资金专户监管范围。省扶贫办主要依据科学规划建立项目库和对资金、项目进行监管,对口帮扶城市主要以资

57、金筹措和从项目库中选择项目为主,资金项目监管为辅,相关市(州、地)和县(市、区、特区)主要负责项目的组织实施和后续管护。社会捐赠资金依据捐赠者意愿和方式使用。 二、扶贫资金项目的基本分类及安排方式 在扶贫资金分配使用进行重大调整的基础上,对扶贫项目的申报审批管理作相应调整。以工代赈资金和少数民族发展资金项目,由各级发改委和民委按既定管理渠道自主确定,其中以工代赈资金以基础设施建设类项目为主,旨在改善项目区群众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少数民族发展资金主要用于支持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类项目;社会帮扶资金项目安排如上所述;财政扶贫发展资金项目主要分类及安排方式如下: (一)整乡推进扶贫项目。按照市场

58、导向和当地资源禀赋条件,本着“抓大不放小”的原则,选择区域、县、乡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实行整乡推进,梯次培育不同层级支柱产业,做大做强产业,逐步成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主要有三种方式。 1、产业化扶贫项目。本着“抓大”的原则,今年继续安排43个草地生态畜牧业项目县,对纳入省级蔬菜、油茶、果(药、竹)产业扶贫规划范围的县,分别在去年已安排的5个县、7个县、8个县的基础上,通过“竞争入围”,全省每个产业总量控制在10个项目县以内(蔬菜产业可适当放宽)。 2、19个省领导联系乡镇集团帮扶整乡推进扶贫项目。 3、安排“印江试点”经验整乡推进项目0个。每县安排1000万元,奖励安排铜仁地区印江县1个,

59、安排“威宁试点”1个。 (二)40个省、地、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确定的特色经济整乡推进扶贫项目(全省83个有扶贫任务县中不含43个草地生态畜牧业县)。以发展地方性特色优势产业为目标,分别在0个县所辖乡镇通过“竞争入围”产生项目区。 (三)9个革命老区县63个“两个确保”贫困村整村推进产业扶贫项目(另有18个村已由个对口帮扶城市在每个县各承诺帮扶2个村不计入内),每村50万元。本着“不放小”的原则,根据国家的专项安排,对9个国定革命老区县未实施整村推进的贫困村,通过产业覆盖,实行整村数村连片开发。 (四)贫困地区干部和农村劳动力能力建设培训项目。主要用于贫困地区“两后生”为主的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

60、业技能培训,资助贫困家庭子女就读大中专职业院校;满足产业化扶贫项目建设需求的实用技术培训;提高从事扶贫开发工作的干部能力建设培训。实行分级负责和验收报账制。通过竞争入围择优选择培训项目实施单位,通过绩效考核调增调减项目实施单位培训资金,对经考核培训质量差的可以取消培训项目实施资格。 (五)扶贫贷款贴息项目。包括产业化扶贫项目、扶贫龙头企业贷款项目和小额扶贫到户贷款项目、妇女创业就业贷款项目。按国务院扶贫办、财政部及省相应部门既定的有关政策规定申报立项和实施管理。 (六)贫困村村级“互助资金”试点项目。主要用于发展各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规划建设的地方性特色优势产业。在认真执行国务院扶贫办、财政部关

61、于进一步做好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工作指导意见(国开办发0213号)文件的同时,探索与小额信贷扶贫等有机结合的新模式新机制。对20X年末前已安排实施的100个试点村,每村增加5万元;22X年新增100个村(含1个省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村),每村万元,新增的89个试点村(除已明确的前述1个村外),通过竞争入围产生项目实施县及试点村。 三、扶贫项目资金申报的基本要求和程序 (一)规划先行、择优立项。按照“纲要规划项目申报(项目申报书、专家评审、竞争入围)下达立项计划项目实施方案论证(三年计划及当年实施方案)下达项目资金计划组织实施”的工作思路,申报项目必须符合各级中长期扶贫规划和各类专项扶贫规划,进入各级扶贫项目库的扶贫项目,优先予以支持。未列入规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