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第3章知识系统表解 新人教版必修1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15277529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06.5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中生物 第3章知识系统表解 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生物 第3章知识系统表解 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中生物 第3章知识系统表解 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 第3章知识系统表解 新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 第3章知识系统表解 新人教版必修1(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3章细胞的基本结构知识系统表解【本章总系统】【各节分系统】第1节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表3-1-1【实验】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实验原理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以这样的细胞作为实验材料较为理想。将其放入清水中,细胞会吸水胀破,细胞内的物质流出,可得到纯净的细胞膜。目的要求体验用哺乳动物红细胞制备细胞膜的方法及过程。材料用具猪(或牛、羊、人)的新鲜的红细胞稀释液(血液加适量的生理盐水),蒸馏水,滴管,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方法步聚步骤操作方法现象制片用滴管吸取少量红细胞液,滴一小滴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制成临时装片,在高倍镜下观察。在视野中观察到正常的红细胞。加蒸馏水在

2、盖玻片一侧滴一滴蒸馏水,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注意不要把细胞吸走),持续观察细胞的变化。近水的部分红细胞体积增大,很快细胞破裂,内容物流出。表3-1-2 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方式内容举例物质传递通过细胞分泌物与靶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把信息传递给靶细胞。细胞分泌的激素随血液到达全身各处,与靶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接触传递相邻两个细胞的细胞膜接触,信息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精子与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通道传递相邻两个细胞之间形成通道,携带信息的物质通过通道由一个细胞进入另一个细胞。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也有信息交流的作用。第2节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

3、表3-2-1 细胞器:细胞器分布形 态 结 构成 分功 能线粒体动植物细胞形态多种多样,有短棒状、圆球状、线形、哑铃形等。双层膜,详见第5章第3节。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细胞的“动力车间”。叶绿体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绿色、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双层膜,详见第5章第4节。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内质网动植物细胞由单层膜连接成的网状结构。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高尔基体动植物细胞具有单层膜结构的细胞器主要是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核糖体动植物细胞无膜。有的附着在内质网上,有的游离分布在细胞质基质中。是

4、“生产蛋白质的机器”溶酶体单层膜内含多种水解酶。是“消化车间”,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细胞内的病毒和病菌。液泡主要存在于植物细胞单层膜,内有细胞液含糖类、无机盐、色素、蛋白质等。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充盈的液泡使植物细胞坚挺。中心体动物低等植物由两个互相垂直排列的中心粒及其周围物质构成。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表3-2-2【实验】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实验原理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散布于细胞质中,可在高倍镜下观察到它的形态和分布。健那绿染液可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现蓝绿色,而细胞质接近无色,可在高倍镜下观察到生活状态的线粒体的形态的分布。目的要求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线粒体的形

5、态和分布。材料用具详见教材相关内容。方法步聚叶绿体的观察制作藓类叶片临时装片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用镊子取一片藓类的小叶,或者取菠菜稍带些叶肉的下表皮,放在水滴中,盖上盖玻片。观察先用低倍镜,后用高倍镜。线粒体的观察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健那绿染液。用消毒的牙签在自己漱净的口腔内侧壁上轻轻地刮几下,把牙签上附有碎屑的一端,放在染液中涂抹几下,盖上盖玻片。观察先用低倍镜,再用高倍镜。图解3-2-1 细胞器的协调配合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表3-2-3 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第3节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图解3-3-1 细胞核的功能分析图:表3-3-1 【模型构建】尝试

6、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理论知识模型方法:1.概念: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作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可定性或定量描述,也可借助实物或其它形象化手段或抽象形式表达。2.形式:(1)物理模型: 概念: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表达认识对象特征的模型。 举例:DNA双螺旋结构模型。(2)概念模型(3)数学模型目的要求1.尝试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2.体验建构模型的过程。材料用具参见教材相关内容。建立模型1.确定模型的种类和规格;2.确定使用的材料用具;3.设计方案,讨论通过,确定实施过程及分工;4.制作配件并组合;5.对照方案,修补缺陷表达交流1.表达交流的内容2.评价的标准:重点放在模型的科学性上,兼顾艺术性和制作成本。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