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营口市高一语文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

上传人:清*** 文档编号:215249952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2.0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辽宁省营口市高一语文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辽宁省营口市高一语文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辽宁省营口市高一语文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辽宁省营口市高一语文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营口市高一语文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营口市普通高中20102011学年度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一年级语 文 试 卷(试题卷)试卷说明: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试题卷中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 两部分。单项选择题1 6题、12 14题,使用答题卡的一律用2B铅笔涂 在答题卡对应的题号上,不使用答题卡的一律在答题纸对应题号上答题。其他 题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第I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砚 铭 考 砚,是人们熟悉的磨墨工具,在我国已经有悠久的历史。黄帝时代是我国从原始氏族阶段向国家形成过渡的时期,当时,已经出现私有财产,人们把

2、自己心爱的墨海大砚,刻上自己的名字表示拥有。砚铭,是刻在砚底、砚头、砚盖、砚身四侧或其他空余部分的一种可长可短,亦诗亦文,不拘一格的自由文体。古人大多把格言、诗句、警句作为砚铭,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并时时劝勉自己要躬身力行。就是今人,也时闻有如此雅兴。因此,它也是我国独有的文化现象和优秀的传统文化形式之一。它不仅能增加砚台的艺术欣赏价值,而且还是文物评定的标准和鉴定真伪的依据,故颇受人们的喜爱和重视。后来,随着社会的进步,砚铭也由最初简单表示所属关系的姓名,逐渐发展成为一种记事咏物、说理寄情、言志叙怀的文学形式。大戴礼记所载的西周太公金匮砚铭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砚铭,是以文学形式写成的,其铭曰:石

3、墨相著而黑,邪心谗言,得无白。不过作为一种文学创作体裁的砚铭,还是到了汉魏时期才形成。作为文学形式的早期砚铭,大多数是就砚说砚,是文人用以品评和赞美砚的。到了宋代,人们喜欢用它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从此以后,言志寄情、赋诗颂词便成了砚铭创作的主流之一,并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如文天祥写的砚铭:砚虽非铁难磨穿,心虽非石如其坚,守之弗失道自全。就属此类。 砚铭作为艺术品的出现,比作为文学作品要晚得多,它兴于宋元,盛于明清。宋末元初,我国篆刻艺术空前兴盛,砚铭在它的影响下,开始向艺术方向发展。在刻制技艺上,砚铭广泛地吸收了篆刻艺术的全面构图、章法布局和刀法技巧,大大地提高了砚铭的艺术欣赏品位。

4、同时砚铭亦趋于完备,年款也较之前代更为普遍,并出现了在铭后加钤注:盖(图章)的新内容。从此,款记便成了砚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更增加了砚铭的装饰美。明清时期,赏砚之风日盛。当时金石书法名家辈出,他们中不少人自己动手书写和镌刻砚铭,如纪晓岚。为了把书法、雕刻和装饰有机地统一起来,使其达到最好的艺术效果,在书写和镌刻之前,都要对砚铭的全面布局、章法的疏密错落和刀法运用进行反复推敲,精心设计。砚面构图,因形而异,行、草、篆、楷,因砚而择,使其布局得体,和而不同。同时刀法的运用也力求做到笔画的顿挫、轻重、快慢、转折,要刻得生动自然,既有笔意又有刀味。不过,砚铭的书写毕竟不同于一般的文章写作,因受到砚面

5、与雕刻过程的限制,制作者选用的铭文大多简短、扼要、精辟,因此砚铭虽短,却字字千金,均是砚铭者的真情流露,从而使砚铭的文学美与艺术美融为一体,真正成为既具观赏性,又具实用性的艺术品。1关于砚铭作为艺术品兴于宋元,盛于明清的具体体现的说法不正确的项是 (3分) A宋末元初,砚铭吸收了篆刻艺术的全面构图、章法布局和刀法技巧,提高了砚铭的艺术欣赏品位。 B宋末元初,款记成了砚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更增加了砚铭的装饰美。 C明清时期,砚面构图,布局得体,和而不同,刀法运用反复推敲,精心设计。 D明清时期,砚铭简短、扼要、精辟,字字千金,能充分地表现砚铭者的真实情感。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6、分) A古人大多把砚铭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并时时劝勉自己要躬身力行,因此文物家一般把砚铭当作鉴定文物真伪的依据。 B宋代,文人墨客用砚铭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 C砚铭作为一种文学创作体裁,到了汉魏时期才形成,内容上大多就砚说砚。 D纪晓岚是清代金石书法名家中自己动手书写和镌刻砚铭的名家。3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现在我国仍有文人学士把格言、诗句、警句作为砚铭的,且多有年款和图章。B散文能更好地抒情言志,从文天祥开始,宋代的砚铭大都用散文形式写成,一般不用诗词写砚铭。 C砚铭大多能提高砚的价值,质佳的、传承可考的古砚则会有不同于一般艺

7、术品和文物的潜在价值。 D随着世界性收藏热的升温,带有优秀砚铭的砚,将成为当代喜欢收藏砚的人追求的对象。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47题。 张堪,字君游,南阳宛人也,为郡族姓,堪早孤,让先父余财数百万与兄子。年十六,受业长安,志美行厉,诸儒号曰“圣童”。世祖微时,见堪志操,常嘉焉,及即位,中郎将来歙荐堪,召拜郎中,三迁为谒者。使送委输缣帛(转运积聚的布帛),并领骑七千匹,诣大司马吴汉伐公孙述,在道追拜蜀郡太守。时汉军余七日粮,阴具船欲遁去。堪闻之,驰往见汉,说述必败,不宜退师之策。汉从之,乃示弱挑敌,述果自出,战死城下。成都既拔,堪先入据其城,

8、检阅库藏,收其珍宝,悉条列上言,秋毫无私。慰抚吏民,蜀人大悦。在郡二年,征拜骑都尉,后领骠骑将军杜茂营,击破匈奴于高柳,拜渔阳太守。捕击奸猾,赏罚必信,吏民皆乐为用。匈奴尝以万骑入渔阳,堪率数千骑奔击,大破之,郡界以静。乃于狐奴开稻田八千余顷,劝民耕种,以致殷富。百姓歌曰:“桑无附枝,麦穗两岐。张君为政,乐不可支。”视事八年,匈奴不敢犯塞。帝尝召见诸郡计吏(主管考核官员的官吏),问其风土及前后守令能否,蜀郡计掾樊显进曰:“渔阳太守张堪昔在蜀,其仁以惠下,威能讨奸。前公孙述破时,珍宝山积,卷握之物,足富十世,而堪去职之日,乘折辕车,布被囊而已。”帝闻,良久叹息,拜显为鱼复长。方征堪,会病卒,帝深

9、悼惜之,下诏褒扬,赐帛百匹。 (选自后汉书)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会病卒。 会:恰逢 B在道追拜蜀郡太守。 拜:授予官职 C受业长安。 受业:教授学业D劝民耕种。 劝:鼓励、劝勉5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能够表现张堪“为政贤能”的一组是(3分) 世祖微时,见堪志操,常嘉焉 堪率数千骑奔击,大破之,郡界以静 堪先入据其城,检阅库藏,收其珍宝,悉条列上言 捕击奸猾,赏罚必信,吏民皆乐为用 让先父余财数百万与兄子 张君为政,乐不可支 A B C D 6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堪年少时品行超群,把父亲留下的数百万家产让给侄子,自己来到长安受业,受到

10、诸儒的称赞。 B张堪受命协助大司马吴汉征伐公孙述时,献奇策,以示弱挑动敌人出战,打败公孙述,攻占了成都。 C张堪率兵入成都,首先派兵加固了城防,检阅军队,清查仓库,收其珍宝,并将财宝逐件登记,上报朝廷,没有半点儿占有。 D张堪任渔阳太守时,不仅捕击奸猾之人,抗击匈奴入侵,力保边疆太平,而且还辟田劝耕,使百姓殷实富足,其乐融融。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捕击奸猾,赏罚必信,吏民皆乐为用。(5分)(2)而堪去职之日,乘折辕车,布被囊而已。(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途中见杏花吴融一枝红艳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长得看

11、来犹有恨,可堪逢处更难留。林空色暝莺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更忆帝乡千万树,澹烟笼日暗神州。注:吴融晚唐诗人,昭宗龙纪元年(889年)登进士第。曾随宰相韦昭度出讨伐川,任掌书记,累迁侍御史。一度去官,流落荆南。8诗的首联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 有什么作用?(5分)9“林空色暝莺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赏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1)总角之宴, , 。不思其反。(诗经 氓)(2)仰观宇宙之大, , ,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王羲之兰亭集序)(3) ,旌旗蔽空, ,横槊赋诗。(苏轼赤壁赋)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2、)1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25分)亲 亲 麦 子张佐香麦子是一枝灿烂而实在的花朵,开在万里田畴之上,开在农民心坎上。麦子的颗粒很美,有土壤般朴素柔和的质地和本色。一粒麦子是美丽的,一颗麦子是美丽的,一地麦子还是美丽的。麦子生命的每一个过程都是美丽的。麦子原本是一粒种子,浸润了阳光、空气、水分,结出黄灿灿的麦粒,丰富了我们的血液和躯体。麦子用它的物质颗粒和精神内核书写着人类的历史。当秋阳拂照四野,耕耘完的田畴袒露出丰腴的肌肤,随着父亲手臂的挥动和铿锵的步伐,麦粒穿过深秋的空气落入土地。田野上空一阵又一阵金色的雨在秋阳里一闪一闪。父亲脸上荡漾着微笑的涟漪,把麦粒交给生命的家园。种

13、子要想不丢失自己,就必须走回它生命的家园,走向疏松湿润的土壤,吸收大地的微温和芬芳。在秋雨的润泽下,绿色的剑刺破黑暗的泥土指向天空。嫩嫩的绿芽儿探出头来,它们挨挨挤挤地住在一起,以盛大的形式展开,以集体的力量显示其生存的意义。麦子从容地迈过冬天的门槛,第一个用绿色的手与春天紧握。清纯的麦苗相依相扶、牵牵连连,一直铺向遥远的远方。瞬间,万野绿遍,大地尽染。麦子在一望无际的田畴尽情地拓展绿色的海洋。大地融进了蓝天,蓝天陷进了绿海。此时的乡亲们忙着在麦海里除草施肥。麦子在人类的呵护下,展示着拔节吐穗、开花灌浆的生命过程。麦子和人类在和谐中相互期待、相互拥有。麦子把生命之花开在头部,最完美地接受阳光雨

14、露。麦子终于完成了对生命的雕塑,不动声色地吐露出饱满的穗子。麦穗就是国徽上的那麦穗。麦穗是绝妙的艺术品。数十粒麦子团结起来,井然有序地排列成一个柱体。麦粒大头向下,小头尖尖向上,汗滴一般,而麦芒如剑直指蓝天。风来了,麦浪一波又一波,似乎整个大地都跳起了舞。父亲去看麦子的长势,怜惜地扯下几根麦穗搓着,然后眯起眼,吹起麦芒,将一手心鲜嫩的麦粒倒进嘴里。我去嗅麦子清香的味道,像掬起一捧水那样,用双手捧着几个麦穗,将脸贴在它们的上面,我手捧着它们表达我的亲近。在我心里,麦子就是我永远的亲人。看母亲割麦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镰刀闪着星月一般俏丽的锋芒。母亲一手抡开镰刀,一手揽麦入怀。镰刀贴着地皮,挥出一道

15、优美的弧线。瞬间,麦子便倒进母亲温暖的怀里。顺手,母亲抽出一绺作要子,就势将麦子翻转过来,捆好。麦捆从腋间滑落下来,躺在田垄上。这一连串的动作一气呵成。农民为麦子备好行囊,走进炊烟袅袅的村庄。麦子收后的田野静静的。母亲细心地寻找麦子,唯恐遗漏一粒,像在寻找土里的珍珠。融入了阳光、雨露、汗水的麦粒,是大地之树结出的鲜亮的果子,是大地母亲分泌的乳汁,哺育着人类。麦子是芸芸众生生命的基本元素,锻造着我们的灵魂。麦子从容地走完真善美的一生,生根,长叶,开花,结果,奉献麦子,普通而神圣的麦子,朴素而雅致的麦子,养育我们血脉和精神的麦子,弥漫着文化意蕴,流淌进海子纯洁的诗篇。面对你,我俯首膜拜,诚谢敬仰!

16、(选自诗意的栖居)(1)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本文生动详细地描述了麦子生根、长叶、开花、结果的一生,用词优美,情深意浓,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B本文主要运用了叙议结合的手法以及拟人、对比、夸张的修辞手法,使作品条理清楚,又显得很有文采。C本文安排文章的结构颇有匠心,如写父亲播种、母亲收割时各有侧重,行文富有变化。D从字里行间不难看出,“我”的父亲种麦子很有经验,例如在第段,他吃下鲜嫩的麦子就能判断麦子的长势。E本文作者有很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如他在文中运用冷静客观、准确细致的语言,表达了对麦子的情感。(2)作者在第段说:“麦子用它的物质颗粒和精神内核书写着人类的

17、历史。”怎么理解这句话的含意?(6分)(3)本文第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各举一例说明其表达效果。(6分)(4)联系全文,探究作者主张“亲亲麦子”的理由。(8分)第卷 表达题四、语言文字应用(20分)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但是在我吞了两片眠尔通,上床许久还是不能入睡的时候,我随心所欲地想到了包弟,想来想去,我又觉得我不但不曾甩掉什么,反而背上了更加沉重的包袱。B徐志摩可以说是新诗的灵魂,茅盾说他既是中国的布尔乔亚的“开山诗人”,又是“末代诗人”,他以后的继承者没有能望其项背的。C他准备出售自己珍藏多年的字画,并把出售所得捐赠给西南干旱地区,但后来字画不慎遗失使

18、他的计划成了纸上谈兵。D包身工作者夏衍通过三个月的实地调查,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终于完成了这篇报告文学的写作,文章所描述的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包身工”们的种种悲惨遭遇,真是令人叹为观止。13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这些外国哲学和科学著作内容博大精深,要求翻译人员具有较高的思想水平、专业水平和广博的知识才能胜任。B我国计划在2011年向太空发射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的实验。这一消息引起世界各国极大的关注,被全球各大媒体争相报道。C当时一位熟人给调到北京工作,要将全家迁去,想把他养的小狗送给我,因为我家有一块草地,适合养狗的条件。D台湾籍导演李安凭借断背山一片,赢得第78届奥斯卡最

19、佳导演奖,成为第一位获此殊荣的华人导演。 1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但是,没有人会喜欢只有灰色的世界, ,这也就是和谐。这世界充满生命活力,姹紫嫣红,千姿百态,万类霜天竞自由。灰色只有在和其他颜色搭配时,才能显示它的普适性,显示它的高贵和纯粹。也正是有了思想的高贵、纯粹,纷繁的世界才不至于俗不可耐。多彩保证了活力,而灰色提升着品质。因此,灰色又必须链接着多彩的世界。正因为有了生活的五彩缤纷,理论的灰色才不显得死寂。A B C D15在下面文字中的横线处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使整个段落语意连贯,层次清楚,逻辑严密。(6分) 没有季羡林先生前段时间对“国学大师”

20、“学界泰斗”“国宝”这三顶桂冠的辞谢, 余秋雨对自己作家身份的推辞或许可以博得一点儿掌声。同样是“辞”,季羡林体现出了一位95岁老人清醒的自省, 后有李敖出言贬低, 这丝毫不影响季羡林在人们心目中自尊自重的形象。与季羡林的“辞谢”相比,余秋雨的“推辞” 有东施效颦的嫌疑, 因其“推辞”的语气的含糊和暧昧,让人难以对其真诚度产生信任。16仿照文中开头的一句话,在横线处写两个句子。要求所写句子都运用比拟的修辞方法,并与开头的一句话构成排比句式,使文段语意完整。(5分)没有蓝天的广博,可以有白云的轻盈; , ; , 。生活向我们敞开胸怀,我们总能在那里找到自己的色彩,自己的价值。五、写作(60分)1

21、7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2008年春节晚会后,盲人歌手杨光这个名字家喻户晓。他在8个月大时就因病失明,后又历经坎坷,但他一直在用心感受阳光,用心触摸这个世界,虽然他眼前一片漆黑,但他的心中却拥有灿烂的阳光。他一直在用阳光般的心态去追梦。他说“我成功的标准就是把快乐、温暖传递给我的观众。谁又能说我不是真的阳光呢?”要求:请以“拥有阳光”为题写一篇文章。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营口市普通高中20102011学年度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一年级语文试卷参考答案1、D【分析】D项所说内容是砚铭的共性,不

22、是明清独有。2、A【分析】A项前后缺少因果关系。3、B【分析】B项宋代一般不用诗词写砚铭的推论不成立,因为文天祥的砚铭虽用散文写成,其他砚铭用什么形式写成没有点出来。4、C【分析】受业:受业为学习 5、D【分析】为少年时的品质。是军事才能。6、C【分析】原文无“检阅军队”。7、(1)追捕奸险狡猾的人,赏赐惩罚一定分明(讲信用),官吏百姓都愿意追随他,为他所用。(“奸猾”“信”“为用”为关键词语,译对一处得一分,句意译对,语句通顺得2分,)(2)而他解职还都时,乘坐的只是一辆断辕的破车,车上只有布被布包袱而已。(“去职”译为“离职”也对,“折”“囊”“去职”为关键词语,译对一处得一分,句意译对,

23、语句通顺得2分)8、【分析】以“红艳”代指“杏花”(借代),突出了杏花的娇艳与热烈,描绘出了一枝红杏出墙、春意涌动的绚丽景象(2分)。以乐景写哀情(反衬),更加突出了诗人独自漂泊的愁情(3分)。9、【分析】表达了诗人的身世之悲(或孤独寂寞的情感)(2分)。由于“春浅”,一般树木枝梢上还是空疏的,空气里的花香仍夹带着料峭的寒意,不见蝴蝶飞来,只有归巢的黄莺聊相陪伴(2分);在这种情景下,独自盛开的杏花难免感到孤独寂寞,这里显然融入了诗人的身世之感(融情于景)(2分)。10、(1)言笑晏晏,信誓旦旦(2)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3)舳舻千里,酾酒临江11、(1)AC.答对一个得2分,答对两个得

24、5分【分析】 B项主要手法不是叙议结合,而是描写;文中没有运用对比的修辞方法。D项说法在文章中没有根据。E项本文的语言不是“冷静客观”的,而是充满热情的。(2)【分析】麦子以它充足的物质营养哺育着人类,使人类的历史得以延续(3分);麦子美丽的生命过程、真善美的精神实质也一直启迪着人类,滋养着人类的精神世界(3分)。(3)【分析】运用着细节(动作)描写和比喻的修辞方法。(2分)举例作者运用了细节描写,写出了母亲收割麦子的一系列动作,生动形象的表现了劳动之美,使读者对“看母亲割麦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这句话有了真切的感受(2分)。作者把麦粒比作土里的珍珠、大地之树结出的果子、大地母亲分泌出的乳汁,既

25、生动又形象,充分表现了母亲对劳动果实的珍视及作者对麦子的赞美之情(2分)。(4)【分析】麦子生命的每一个过程都是美丽的,是真善美的一生。人类种植麦子,麦子供给我们营养,麦子和人类在和谐中相互期待、相互拥有,这种关系是最美丽的。收种麦子的劳动过程是最美丽的,播种麦子就是播种希望,收获麦子就是对自己辛勤的奖赏,收获麦子的过程就是人类美德闪光的过程。养育我们血脉和精神的麦子,弥漫着文化的意蕴。(每答对一点得2分)12、B【分析】A 应换成“不由自主”,意思是由不得自己或控制不了自己。随心所欲:一切都由着自己的心意,想怎么做就怎么做。C“纸上谈兵”:不联系实际情况,空发议论,此处不能指计划。D “叹为

26、观止”指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B “望其项背”指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背脊,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13、D【分析】A 成分赘余,把“才能胜任”去掉。B 成分残缺,在“2011年”后加上”进行”。C 搭配不当,把“的条件”去掉,或者将“适合”改成“具备”。14、B【分析】本语段讲的是色彩的和谐,注意的是由形象到理论,由自然到人文的顺序。是总结句,与“这也就是和谐”相连。15、如果 那么 尽管 但 不仅 而且16、注意修辞手法及符合逻辑17、作文:参照2010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附文言文译文: 张堪,字君游,南阳宛县人,是南阳郡豪门大族。张堪很早就成为孤儿,他把先父留下的数百万财产让给了堂侄。十六岁

27、时,他来到长安受业学习。他的品行超群,儒生们都称他为“圣童”。 刘秀还是一介布衣的时候,看到张堪品行兼优,经常称赞褒扬。即位之后,中郎将来歙推荐张堪,征召拜为郎中,经三次迁升为谒者。派他负责转运积聚的布帛,并领骑兵七千,前往协助大司马吴汉讨伐公孙述,在途中追任他为蜀郡太守。当时吴汉的军队仅剩下七天的军粮,暗中准备船只打算撤兵。张堪听说后,急忙驰驱至吴汉那里,论述公孙述必败,不应退兵之策。吴汉采纳了他的建议,于是显示软弱引诱敌兵,公孙述果然亲自率兵出战,结果在城下被击杀。成都被攻克之后,张堪首先占据城池,检查府库所藏财物,收敛珍宝,全部列出名单上报,一点都没有装入自己腰包。他安慰招抚城中的官员百

28、姓,蜀地之人非常欢悦。 张堪在蜀郡任职两年,征召回京,授予骑都尉,后又率领骠骑将军杜茂的部下士卒,在高柳击败匈奴,被任命为渔阳太守。在任期间,他追捕打击奸险狡猾之人,赏赐惩罚一定非常分明,官员百姓都乐意为他所用。匈奴曾出动一万名骑兵入侵渔阳,张堪率骑兵数千名奔袭攻击,大败敌兵,渔阳界内从此安定无事。于是他令百姓在狐奴开垦稻田八千余顷,鼓励百姓耕种,因此使郡中殷实富庶起来。百姓作歌说:“桑树无乱枝,麦穗有双歧,张君施政,百姓乐不可支。”任渔阳太守八年,匈奴不敢入侵边塞。 皇帝曾召见各郡主管考核官员的官吏,向他们询问各郡的风土人情以及前后郡守县令能否称职。蜀郡的计吏属官樊显进言说:“渔洋太守张堪过去在蜀郡时,他的仁爱能够惠待下属,威严能够讨罚奸人。之前公孙述被攻破时,珍宝堆积如山, 他所掌握之财物,足以富及十代,然而张堪离职的时候,乘坐的是断了辕的破车,车上只有布被布袋而已。”皇帝听了,叹息了很久,授予樊显做鱼复县令。正要征召张堪,恰逢他病逝了,皇帝非常哀悼惋惜他,于是下令对他加以褒扬,赏赐给他一百匹帛。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