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 (2)

上传人:清*** 文档编号:215249834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2.1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记承天寺夜游 (2)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记承天寺夜游 (2)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记承天寺夜游 (2)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记承天寺夜游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记承天寺夜游 (2)(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澄江二中教师教学设计课 题记承天寺夜游作课时间课 型新授课作课班级287 288班作课教师解开娴学 习目 标1.抓住描写月色美景的精彩语句,对文章的感知由整体到局部,深入作品的意境。2.领略文中月色自然之美,感受作者胸怀旷达之美。教学重点分析文章的景色描写并体味其意境。教学难点融情于景的写法,理解闲人含义,体会作者乐观旷达的心境。教 学 过 程教 学 内 容 及 过 程教学程序:(一)月夜图导入,激发兴趣:晚风轻轻,皓月当空,月光如流水般洒落大地,古寺旁的松柏沐浴其中,周围的一切都像笼着一层轻纱,如梦如幻。此时此刻,不再有诗人王建“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的感叹;也不再有李白“举头望

2、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惆怅,唯有一个月夜的漫步者发出了不一样的人生感慨。今天让我们来学习苏轼的一篇文章记承天寺夜游,一起走进他的心路历程。(设计说明:迅速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对本课的学习兴趣)(二)朗读入境,理解文意1.学生自由放声朗读课文(三遍)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节奏。2.听朗读录音,小声跟读(模仿),帮助正音,体味文章情感。3.自荐朗读(两男生一女生)领悟作者内心情感。4.学生有感情地齐读课文,共同感受文章意境。(设计说明:朗读可以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向来是文言文教学的重要手段。但是由于初中学生朗读课文时往往放不开,所以我决定先让“自读”,“自读”是“自主”学习的具体体现,加之我个

3、人普通话水平又不高,所以用朗读录音引领学生,让学生模仿录音反复练读,然后自己读、齐读,边读边品味意境,为理解文意做铺垫。)过渡:文章虽短,但同学们却读的情意绵绵,究竟是什么吸引了大家呢?学生回答:文章的故事,美景,情感等。(三)问题研讨,与文本对话1、明事件,教师提问:作者为什么要夜游承天寺?一是因为作者被贬谪,心情郁闷、孤独,想出去走走;二是因为月色很美。写作背景链接:苏轼生活的时代大兴“新法”,改革之风大盛,由于他反对王安石“新法”而被调离出京。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因御史李定、何正臣等说他写诗讽刺了“新法”而被捕入狱,这就是当年有名的“乌台诗案”。出狱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不得签署

4、公事”孤寂伴随了苏轼黄州四年的生活,“月亮”成为了他的精神密友。教 学 过 程 教 学 内 容 及 过 程2、赏月景,教师提问:作者所见夜景如何?(用原文回答)你有怎样的感受?学生圈点勾画句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赏析:“积水空明”喻庭院中月色的清澈透明;“藻荇交横”喻月下美丽的竹柏倒影;前者给人以一池春水的静谧之感,后者则具有水草摇曳的动态之美,整个意境静中有动,动而愈见其静。一正写,一侧写,从而创造出一个冰清玉洁的透明世界。教师:大家说说看(1) 添一添,品意境: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后加上“丛中蛙鸣不断,空中流萤飞舞,寺中人声鼎沸,寺外狗

5、吠连绵。”你认为添上这些语句好不好,为什么?学生答案:添上语句后感觉不好,原文以如积水空明的月光和如藻荇交横的竹柏影来描写月色,不仅创设了一个明净幽闲、清丽淡雅的意境,而且写出了月色的皎洁与空灵。然而添加语则写夏夜的嘈杂之声,既不符合时间,也破坏了原文的清幽淡雅之意境。(2)删一删,品修辞删去原文中的“如”“盖竹柏影也”,改为“庭下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可以吗?为什么?学生答案:删去后当然不好。因为原句(一)用比喻,将整座庭子注满了水,水本来是天色之物,实有其物,看似却无,月光不正是如此吗?“空明”二字,更是绝妙,用“空”去修饰一种色调,不仅出奇制胜,而且更显空灵。原句(二)把庭中当作水

6、中来比喻,说藻荇交横,给人如临水池之感,最后以“盖竹柏影也”点透真情,这样明暗交替,使人自然而然地步入一个空灵、皎洁、恬静的月夜之中。而删去后,不但没了新意生动形象,更改变了原意。 板 书 设 计记承天寺夜游叙事月色入户 夜游赏月写景月如积水空明竹柏如藻荇情景交融:豁达乐观感慨美景常在闲人少有教 学后 记澄江二中教师教学设计课 题记承天寺夜游作课时间课 型新授课作课班级287 288班作课教师解开娴学 习目 标1.抓住描写月色美景的精彩语句,对文章的感知由整体到局部,深入作品的意境。2.领略文中月色自然之美,感受作者胸怀旷达之美。教学重点分析文章的景色描写并体味其意境。教学难点融情于景的写法,

7、理解闲人含义,体会作者乐观旷达的心境。教 学 过 程教 学 内 容 及 过 程(3)想一想,论方法庭中本无水,水从何来?藻,荇的出现奇怪吗?学生答案:作者采用了联想的表现手法。3、探闲人,教师提问:如何理解作者夜游发出的感慨:“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闲人”有什么含义呢?学生回答:诗人触景生情,连声感叹,这种复杂的心情是很难说清的。月光虽非夜夜明,竹柏亦非处处有,但大自然的美景却时时可觅,处处可寻,只要心胸开阔,淡泊名利,无论到哪里,都能在美好的大自然中享受到无穷的乐趣。“竹”岁寒三友之一。 “松柏”苏轼和张怀民性格的真实写照。“闲人”,即清闲的人,这里并非是指闲极无聊

8、、无所事事的人,而是包含着复杂的意味。首先,“闲人”指具有闲情雅致的人。其次,“闲人”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作者在政治上有远大的抱负,但是被一贬再贬,流落黄州,不为俗务所累,可以悠然赏景。当然他又何尝愿意做一个“闲人”呢?赏月“闲人”的自得只不过是被贬“闲人”的自慰罢了。(设计说明:在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进一步悟境,悟情)教 学 过 程 教 学 内 容 及 过 程(四)穿越时空,沟通“你我他”你在今天来到黄州游玩,也有幸夜游承天寺,欣赏到美丽月色,此时此刻,你想对苏轼说些什么?当你面对不幸或身处逆境时,你会怎么对自己说?学生:卓越的人的一大优点是:在不利和艰难的遭遇里百

9、折不挠。-贝多芬人的生命似洪水奔流,不遇岛屿和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 -奥斯特洛夫斯基(五)课堂小结教师总结:在逆境中怨天尤人者多,苦中作乐者少,苏轼的可贵之处,不仅在于他的才华横溢,能将月色美景尽收笔触,更在于他乐观、豁达的态度,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执着,完美展示了人的真性情,给我们留下了永恒的回味。(设计说明:文章内容回顾,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准确培养和巩固)(六)迁移训练:1.一缕月光勾起文人对亲人的绵绵情思,一轮明月引起文人对故乡的无限思念,生活中总是有一些片段的场景(景色),让你看到之后生起某种感触,激发某种情感。结合自身生活经历,请同学们也来写一段景色描写的文字,用简短的笔触记录自己的心情。2.完成课后练习。 板 书 设 计记承天寺夜游叙事月色入户 夜游赏月写景月如积水空明竹柏如藻荇情景交融:豁达乐观感慨美景常在闲人少有教 学后 记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