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鳟鱼养殖技术

上传人:zou****hua 文档编号:215236476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9.5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虹鳟鱼养殖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虹鳟鱼养殖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虹鳟鱼养殖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虹鳟鱼养殖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虹鳟鱼养殖技术(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虹鱒鱼养殖技术第一章虹鱒鱼的生物学特性虹鳟鱼俗称鳟鱼,属鲱形目鮭科,目前已有86个国家和地区引种养殖。第一节形态特征虹鳟鱼体形呈长纺锤形,吻圆,鳞小而圆,背部和头部苍青色或深灰色,下腹部银白色。体侧、体背和鳍部有分散的小黑点,性成熟的个体体侧中部沿侧线有一条类似 彩虹的紫红色彩带(由此而称为虹鳟)延伸至尾鳍基部。虹鳟鱼卵球形,直径47毫米。卵黄淡黄色、橙黄色、桔红色或红色。卵黄囊长径5 9毫米,宽径36毫米。受精后26日(水温在12C时)孵出,仔鱼全长随卵的大小而异,一 般1518毫米。口开启,鳃耙形成,背鳍、臀鳍、尾鳍的软骨条开始出现。孵出后23日(水 温在12C时),卵黄囊吸收2/3,仔鱼

2、开始上浮。上浮仔鱼1828毫米,鳍褶除腹鳍、腹面 后方和尾鳍外已消失。鳍条数基本达到定数。随后,体侧出现513个黑色的幼鮭斑。体长 15厘米时黑斑消失,由紫红色彩虹带所代替。第二节生活习性虹鳟鱼是冷水性鱼类,要求生长在水质澄清,具砂砾底质、氧气充足的流水中,其生活 水温为524C,适宜水温为718C,最适宜的生长水温为1318C。在适宜水温条件范 围内,虹鳟摄食旺盛、生长迅速,机体能保持良好的新陈代谢状态。当生活环境水温低于7C 或高于20C时,虹鳟鱼摄食停止,机体衰竭以至死亡。在天然水域中,如水量充沛,溶氧 量充足,尚可忍受24C以上的水温,而在养殖场条件下,水温22C左右即有致死的危险。虹

3、鳟鱼是性喜逆流和喜氧的鱼类,水流的刺激不仅可加速体内物质代谢,而且能把排泄 物带走,应不断供给清新而富含氧的水流,以满足其对氧的需求。虹鳟生活的适宜流速为2 3厘米/秒。虹鳟鱼对水中的溶氧量一般要求在5毫克/升以上。要使虹鳟鱼生长良好,水中 溶氧最好在6毫克/升以上,9毫克/升以上食欲旺盛,生长快速。当水中溶氧低于5毫克/升 时,虹鳟鱼呼吸频率加快,呼吸即感困难;低于4.3毫克/升时,鱼密集于注水部,持续很长 时间,鱼头顶部呈现黄色,鳃盖外张,此即虹鳟鱼“浮头”与此同时出现死亡;低于3毫 克/升,出现窒息而大批死亡,该值为夏季虹鳟鱼的致死点。虹鳟鱼喜清净而透明的水,水中悬浮物落于鳃上能导致呼吸

4、困难,严重时以致窒息,在 混水中摄食停止,生长受阻,以致死亡。幼鱼对混浊尤为敏感,暴雨和洪水期的浊水能引起 稚鱼和幼鱼死亡增多。除温度和氧气外,虹鳟对水质指标有一定要求。虹鳟鱼虽然生存于 酸碱度值5.59.2的水中,最适酸碱度值范围为6.56.9。对盐度的适应能力随个体的增长 而增强,稚鱼能在0.5%0.8%盐度的水中生长,当年鱼能在1.2%1.4%盐度的水中生长, 通常在35克以上个体经半咸水过渡,即可适应海水生活。虹鳟鱼喜欢集群,游泳速度较快,摄食凶猛,常常群跃水面争掠食物。第三节食性与生长虹鳟鱼属肉食性鱼类,以陆生和水生昆虫、甲壳类、贝类、小鱼、鱼卵为食,也食 水生植物的叶和种子。幼鱼以

5、浮游动物、底栖动物为主食,如枝角类、毛翅目、鞘翅目、蜻蜓目等水生昆虫等。虹鳟鱼周年摄食,甚至产卵期亦照常捕食。在饲养条件下,虹鳟鱼 能很好地摄食人工配合饲料。虹鳟鱼摄食量常随水温、溶氧量等生态条件的变化而增减。虹鳟鱼的生长因水温、环境条件、给饵量而有很大的差异。在生态条件适宜的情况下, 虹鳟鱼一年四季都生长。在14C水温条件下,通常满一年体重可达100200克,满两年体 重可达4001000克,满三年体重可达10002000克。在9C水温条件下,满一年体重可 达4050克,满两年体重可达200300克,满三年可达8001000克。虹鳟鱼寿命一般可 为811年。第四节繁殖虹鳟鱼雄鱼性成熟一般在2

6、4龄,雌鱼性成熟在35龄。通常性成熟雄鱼以2龄、雌 鱼以3龄居多。虹鳟鱼产卵水温一般在413C,最适水温为812C。每年产卵一次,怀卵量因年龄 和个体大小而有不同,从15003500粒不等。卵为端黄卵,圆形,沉性。成熟亲鱼选择具有砂砾底质、水质澄清、水流较急的河床做产卵场。雌鱼用尾鳍挖掘产 卵坑,产卵于坑内,雄鱼保护,防止其他雄鱼侵入,雌鱼排完卵后,雄鱼排放精液。卵受精 后,亲鱼用尾鳍煽动砂砾覆盖。生殖后的亲鱼并不死亡,能继续生存和繁殖。受精卵孵化的水温范围为613C,最适水温为810C。在水温9C时,孵化期为36 38天。孵出的鱼苗静卧阴暗的水底砂砾间,呈聚集状,靠卵黄供给营养。经1520天

7、,卵 黄吸收2/3时,鳔开始充气,鱼苗向水上层游动觅食。虹鳟鱼产卵期因地域不同,受水温与光照的影响各异,北京地区每年11月至翌年1月, 在山西太原为每年12月至翌年2月,在黑龙江为14月。在平均水温过高的水体中,虹鳟 的性腺反而不能按期成熟,而延长每天的光照时间可促使产卵期提前。第二章人工繁殖技术虹鳟鱼的人工繁殖主要包括亲鱼培育、人工授精、孵化和仔鱼的管理几个连续阶段。第一节亲鱼培育培育健壮和繁殖力强的亲鱼,可获得理想的采卵、受精、孵化效果及优良的鱼卵、稚鱼。 对准备用作次年产卵的亲鱼,经选择后从春季开始进行周年培育。亲鱼的选择标准是体质 健壮、无病、年龄45龄。1亲鱼培育的环境条件亲鱼培育所

8、需鱼池要求宽大,水流畅通,池水溶氧量丰富。通常的面积100300平方 米,具体情况要根据发展方向与规模来确定。水深一般在11.4米,注水量为每1000平方 米0.05个流量(即50升/秒)。适宜培育水温上限为1213C,下限45C,产卵前6个月 的水温不宜超过12C。在该温度下培育,有利于获得优质卵。若于520C培育则难以获得 优质卵,周年在1617.5C的水中培育,亲鱼成长良好但其性腺发育不成熟。为了有利于亲 鱼性腺发育,性成熟前注水量应加大。 亲鱼培育的适宜密度为510公斤/平方米。2亲鱼个体大小与怀卵量的关系亲鱼的怀卵量多少及其卵径大小与鱼体大小和年龄相关,个体大、高龄鱼的卵粒大而且 数

9、量多(见表6-1)。卵径大小又关系到直接孵出仔鱼的大小,如卵径3 5毫米,孵出仔鱼 全长12毫米;卵径7毫米,孵出仔鱼全长20毫米。表6-1不同体重虹鳟的怀卵量和卵径体重(公斤)0.50.91.52.12.83.54.2怀卵量(粒)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卵径(毫米)4.04.55.05.56.06.57.0虹鳟鱼苗种生产上,对采卵亲鱼龄期的确定,各国选择标准不一样。日本为2、3、4 龄,朝鲜为4、5龄,我国多为2、3、4龄。3.亲鱼培育的管理虹鳟鱼人工繁殖效益的高低,与亲鱼的培育管理好坏密切相关。培育亲鱼要有专人进行 管理,尤其是要注意加强对环境条件和饲料营养

10、的调控管理。亲鱼性腺的发育是在外在和内在两方面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完成的。无论是外在环境条件 的不适宜,还是内在条件如饲料营养的缺乏,都会影响虹鳟亲鱼的性腺成熟。影响虹鳟亲鱼 性腺发育的重要外因有:(1) 水温虹鳟鱼性腺发育的适宜水温在13C以下、15C以上时,不仅会出现异常卵,而且发眼 率显著下降。水温4C以下时,性腺发育停止,产卵期推迟。根据日本畸玉水产试验所资料, 产卵期前一个月,亲鱼培育水温应保持在145C以下,水温过高,不良亲鱼出现率增高,鱼卵发眼率仅30%50%。山西省临汾市虹鳟鱼养殖点,由于亲鱼培育的自然水温 过高,因此繁殖效果一直受到影响。(2) 光照鱼类发育从对光照要求的不同可分

11、为两类,一类是长日照鱼类,一类是短日照鱼类。虹 鳟鱼属短日照鱼类。日照时间在12小时以内,虹鳟鱼性腺发育快,如光照超过12小时发育 反而变慢。因此,要使虹鳟鱼性腺发育良好,在日照这一点上应尽可能人工控制在12小时 以内。用人工调节光照周期的方法,可以控制产卵期。目前日本已经周年均可采卵,即春 季36月,夏季710月,冬季112月。(3) 异性刺激在自然界,雄鱼对雌鱼的性腺发育有刺激作用,因此,在虹鳟亲鱼培育过程中,采取雌 雄混养,在产卵前一个月进行分养。亲鱼饲养的雌雄比例可掌握在4:1左右。(4) 培育亲鱼用饲料虹鳟鱼鱼卵的质量直接影响卵的受精和孵化效果。根据对虹鳟鱼鱼卵进行的观察和内含 物分

12、析可分为3级:一级卵,呈桔红色,卵粒圆而饱满,同腹卵粒大小均匀,每00克鲜卵 维生素A在460国际单位(I.V.)以上,胡萝卜素在20毫克以上;二级卵,橙黄色,卵粒圆而 饱满,大小均匀,维生素A在400国际单位(I.V.)上下;三级卵,浅黄色,卵粒欠圆、不饱 满,大小不均,维生素A在160国际单位(I.V.)以下。一、二级卵均为优质卵,三级卵为劣 质卵。受精率和孵化率以一级卵最高,二级卵次之,三级卵最低。这是由于卵黄中的胡萝卜 素和虾红素对虹鳟鱼的精子具有活化效应的缘故。虹鳟鱼鱼卵的质量与亲鱼食物质量有关。以鱼虾为食的野生虹鳟,鱼卵多为优质卵,呈 红色或桔红色。用于亲鱼的全价饲料的粗蛋白不低于

13、38%,粗脂肪不高于6%,碳水化合物 不高于12%。每公斤饲料中维生素A不低于2万国际单位,维生素D不低于2000国际单位, 维生素E不低于75毫克。添加酵母粉和螯虾粉、虾蟹粉、蟹壳粉等有助于卵质的提高。螯 虾粉等不能起到使卵子红色素增多的着色作用。培育性腺发育良好的虹鳟亲鱼,必须投饲一定量营养丰富的精饲料。为了提高鱼卵的质 量,饲料配方应随着性腺发育的不同阶段而作相应的调整,以满足亲鱼在不同发育阶段对营 养的需求。第二节人工授精1. 雌雄鉴定虹鳟鱼雌雄的鉴别,主要依据体色、头部及吻端加以区别。体色深,头部及口大,下颌 向上弯曲,盖住上颌,背部略隆起,腹部硬、无弹性,泄殖孔不突出,吻端尖者为雄

14、性鱼。 体色较雄鱼浅,头部及口小,背部不隆起,腹部大而柔软,有弹性,生殖孔明显突出,吻端 钝而圆者为雌性鱼。2成熟度鉴别临近产卵的亲鱼体色发黑,沿侧线的彩虹带特别鲜艳,食欲减退,并有相互追逐咬斗的现象。 成熟雌鱼腹部膨大柔软,生殖孔红肿外突,当尾柄上提时,两侧卵巢下垂轮廓明显,轻压腹 部有卵粒流出体外。成熟的雄鱼体色变黑,体表粗糙且粘液稍有减少,生殖孔周围较软,轻 压腹部,即见精液流出。通常在2个月的采卵期中,雌鱼不是同时成熟,为了便于及时采卵, 防止卵粒过熟流失,需每周进行一次成熟度鉴别,鉴别后及时采卵及按成熟度分养。雌鱼池 内可放几尾雄鱼,以促使雌鱼早熟。亲鱼暂养池可用幼鱼池或用大池隔成小

15、池代替,水的流 量应保持在30升/秒以上,密度可掌握在每平方米1尾。3. 米卵和受精采卵多用挤压法,挤压者用毛巾包住雌鱼尾部,使生殖孔面向采卵盆,轻压生殖孔前方 的腹部,只要轻轻施加压力,成熟卵即随之顺生殖孔流出。挤卵过程动作要轻柔快捷,尽量 不使亲鱼受伤。人工授精普遍采用干法授精,轻轻擦干雄鱼体表水珠,用挤压法将精液直接挤于卵上, 每57尾雌鱼卵用23尾雄鱼精液即可,或按每一万粒卵滴入10毫升事先取好的精液, 将精液与授精盆中的鱼卵混合,用羽毛轻轻搅拌均匀使精卵充分接触;然后加入少量的等渗 液或清水快速均匀搅拌1分钟,使精卵结合,完成受精过程,再换水搅拌12次,洗去多余的精液和破损的卵皮,在

16、水中放置30分钟,待卵充分吸水膨胀,使卵膜硬化并富有 弹性,然后计数装入孵化器中进行孵化。成熟的卵采出后在空气中停留时间越长或遇水会降低受精率,因此采出的卵在未加入精 液前切不可遇水,而且每次采卵授精的时间应掌握在2分钟之内。在整个米卵、米精和授精及清洗的过程中,必需在遮光条件下进行,防止鱼卵暴露在直 接照射的阳光下。亲鱼离水5分钟以上容易死亡,因而采卵后应立即放入流水池中,并投以优质、易消化 的饵料,以利亲鱼体质的恢复。4. 鱼卵的计数将吸水膨胀后的卵逐个排列在呈角铁状的卵子计数尺上,测出20厘米长度的范围内排 列的卵粒数量,然后查表(见表6-2)即可得出每升容积的卵粒数和卵径,再乘以实际容

17、积就 可求得实际获卵数。表6-2鱼卵数量测算表20厘米长度内卵数(粒)504846444240卵径(毫米)4.04.164.344.544.765.0每升卵量(粒)1840016400144001250010800940020厘米长度内卵数(粒)3836343230卵径(毫米)5.265.555.886.256.66每升卵量(粒)80006900580049004000第三节孵化1. 受精卵的发育和敏感期特点卵从受精至孵出所需日数因水温而异,在平均水温7.5C下需46日,即343个累计温度。 根据黑龙江水产研究所的试验,当平均水温9C时,孵化期约3038天。从受精卵至发眼 期的日数约为孵化所需

18、日数的一半。根据虹鳟鱼胚胎发育的敏感期特点,可以划分为胚盘形 成期、卵裂期、胚环和胚盾出现期、体节分化期、发眼前期和发眼期六个阶段。(1)胚盘形成期累积度日为02个,此期卵充分膨胀,形成胚盘,油球集中于动物极。 对外界刺激不很稳定。(2)卵裂期为247个度日,此期细胞不断分裂,分裂球不断变小,末期出现囊胚腔。 对外界刺激较为稳定。(3)胚环和胚盾出现期为4752个度日,此期胚盘直径扩大。对外界刺激敏感性增高。(4)体节分化期为52104个度日,此期胚体动物极向植物极外包,末期囊胚层全部包 围了卵黄囊,胚孔封闭。对外界刺激反应最不稳定。(5)发眼前期为104107个度日。此期形成尾芽,开始血液循

19、环。对外界刺激敏感性降 低。(6)发眼期为107343个度日。此期血液循环加强,胚体扭动次数增加。此期对外界刺 激反应稳定。因此,在受精卵进行发育的前5个阶段时应保证发育卵处于安静状态。进入发眼期的受 精卵称为发眼卵,累积温度为220个度日。发眼期胚胎对外界刺激的敏感性最低,是发育阶 段上的安全期,此时可以进行长途运输。2. 孵化的生态要求日光照射和机械震动对受精卵有致死作用,散射光对发育卵亦有不良影响。孵化用水要求水质澄清,无杂质和悬浮物,水温适宜。孵化最适水温为9C,适温范围 为713C,低于此范围孵化日数延长,且孵化效果不好;高于此范围,孵化发眼率降低, 畸形仔鱼增多。孵化用水要求溶解氧

20、充足。在水温10C下每10万粒受精卵每小时耗氧量为260毫克, 每10万粒发眼卵每小时耗氧量为440毫克。孵出后耗氧量急剧增加,约为发眼卵的23 倍。孵化时水中溶氧过少,受精卵的发育发生障碍,孵化日数延长,孵出的仔鱼个体规格小。 孵化用水的溶氧量应高于6.5毫克/升。3受精卵孵化的管理虹鳟鱼受精卵吸水膨胀后,经过计数后放入孵化器进行孵化。孵化器除仍采用卧式孵化 器外,目前广泛采用桶式孵化器和平列槽相结合的方法。桶的大小不一,盛卵2万粒到10 万粒不等。孵化用水自下部流径全部鱼卵后从上部溢出,每桶注水量47升/分钟。每4天 用水霉净消毒1小时,抑制水霉菌的生长。孵至累计温度达220个度日、眼点明

21、显时转入平 列槽继续。孵化过程中人工拣除死卵。平列槽槽内有自下而上流水的小槽46个。每个平 列槽可盛发眼卵46万粒,将卵铺成一层平列放置。采用桶槽结合方法孵化,可大大节约 用水和占地面积。孵化桶可架式放置,以每平方米8只桶的面积可孵化近100万粒鱼卵。平 列槽一层摆放,便于检查管理,出苗后可在原槽中继续饲养23周。整个孵化期间均使鱼 卵处于安静状态,并严格采用避光措施。4发眼卵的管理(1) 温度:发眼卵孵化的最适温度为9C,因此应控制温度在713C。(2) 氧气:发眼卵耗氧较多,即使短时间停水,也会因过于密集而造成缺氧窒息,因此 孵化期间必须保证流水的供给,装运时务必带水操作。(3) 光线:卵

22、对光线照射的抵抗力很弱,明亮光线照射数小时就会致死,因此应采取相 应的避光措施。(4) 振动:在孵化的整个过程中应保持安静,防止一切噪音的干扰及搬动时的振动。虽 然发眼卵对振动的抵抗力已相对增强,但是仍应防止过于强烈的振动。5孵出仔鱼的管理桶式孵化器将受精卵孵至220个度日以后,及时转入平列槽中孵化,容卵量以槽底平铺 一层为佳。每万粒卵的注水量为每分钟810升。及时清除死卵。当槽内鱼卵开始出现破膜 仔鱼时,应加强检查,及时清除卵皮和死苗,注意饲育环境的清洁卫生,经常刷洗槽孔,保 持水流畅通。刚孵化出来的仔鱼体质嫩弱,体色很淡,具有卵黄囊,伏卧于槽底,体长15 毫米,靠吸收卵黄囊的营养继续发育,

23、经1620天后,卵黄囊逐渐吸收,体表黑色素增多, 游动能力增强。此时若平列槽不够使用,可移入无直射光的稚鱼池中继续吸收卵黄囊,使空 出的平列槽继续放入即将出膜的发眼卵,周而复始循环使用。对不同发育阶段的虹鳟称呼如下:孵出至上浮,称为仔鱼;上浮至摄饵,称为上浮稚鱼; 摄食至5个月龄左右(体重10克左右),称为稚鱼;5个月龄至周年,称为当年鱼;12周 年,称为一龄鱼。第三章养殖技术第一节养殖场地的选择和设置1. 养殖场地的选择养殖场是开展虹鳟鱼养殖的场所。在场址的选择过程中,对自然条件调查的目的是要选 择为虹鳟鱼提供一系列良好的生态环境,满足其正常生长、发育、繁殖不同阶段的需要,同 时还要有利于生

24、产管理,以提高经济效益。场地的选择,首要条件之一是水源,包括水量、周年水温变化及水质条件等。虹鳟鱼养殖一般均采取流水高密度饲养法,因此水流量大小就限定了养殖水面的规模。 一般情况下,建设600平方米养殖水面,每秒注水量为100升才能保证水的交换量。虹鳟鱼对养殖水温的要求范围为720C,因此要了解一年中气温最高时和最低时所测 水温的指标,最高水温超过22C即对养殖虹鳟鱼造成威胁,低于7C则会造成虹鳟鱼食欲减 退、生长缓慢。水质条件是一个重要内容,水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虹鳟鱼养殖生产的成功与 失败。溶氧量一般要求在6毫克/升以上,9毫克/升时虹鳟生长较快;低于4.3毫克/升,鱼鳃 长时间外张,随即会

25、出现死亡,低于3毫克/升时则会大批死亡。水色要清净透明,虹鳟喜 清净而透明的水,色度一般低于30度,水中悬浮物应小于15毫克/升。 水中的化学物质, 应符合渔业用水的部颁标准范围。在水源与水环境已具备条件的情况下,要考虑充分利用 地势,造成一定量的跌水和流速,做到排灌自流,减少提水动力,以降低生产成本。另外,交通条件、电源动力等也应一并考虑。2. 养殖场的设置养殖场的设置应根据不同的自然条件、经济条件和不同的养殖类型而考虑。如综合性养 殖场,从亲鱼培育到食用鱼养成应设计配置全套设施,而单纯从事苗种生产或食用鱼生产的 养殖场,可不必设计配置食用鱼养殖设施或鱼种繁育设施。(1) 鱼池的种类和大小在

26、虹鳟鱼养殖中,养鱼池的种类按使用目的一般可分为鱼苗池、 鱼种池、成鱼池和亲鱼池。在实际生产中,可以根据需要适当交替使用。鱼池的大小要根据 当地的实际情况来确定。一般鱼苗池面积1030平方米,水深2040厘米;鱼种池面积 50100平方米,水深4060厘米;成鱼池面积100200平方米,水深6080厘米;亲 鱼池面积100300平方米,水深80100厘米。鱼池的高度应高出水面2030厘米。(2) 鱼池的形状虹鳟鱼养殖池有圆形、六角形、长方形等,以长方形池较为实用。鱼池 长宽比例一般为1 : 58。总的要求是水流必须畅通,没有死角,饲养管理方便和便于捕捞。鱼池一般建成水泥池,便于清洁和管理,适于高

27、密度放养。在鱼池的排布上,并联水池 的饲养效果较串联水池为佳。若水量充足,地形地势许可,可全部采用并联水池的形式。但 为了充分利用水量,通常多采用鱼苗、鱼种池并联形式,亲鱼池、成鱼池采用串联形式。串 联形式一般不超过3个。鱼池要有进排水口,安装拦鱼网。池底一般要有1/100的坡度,便 于清理污物。第二节鱼苗培养上浮鱼苗开食的最初一个月是虹鳟养殖中难度最大、技术性最强的阶段,这一阶段首先 要注重成活,其次是成长。由于鱼苗规格越大生命力越强,而且鱼苗长的快慢将直接影响今 后的生长,因此对上浮苗的成长不能忽视。刚孵出的鱼苗很嫩弱,趋暗怕光,活动缓慢,因有卵黄囊供给营养,此时不需投饵。当 卵黄囊吸收2

28、/3以上,大部分鱼苗开始上浮觅食,此时要及时投喂营养丰富而且容易消化的 食物,否则容易引起黑瘪病造成死亡。开始时可以投喂鸡蛋黄、水蚤、丝蚯蚓等,也可投喂 牲畜肝脏和生鲜鱼肉等。饵料可以用0.4毫米网眼的细筛过后投喂,也可以涂抹在细铁丝网 上挂在池中,让鱼苗自行取食。每天需投喂68次,每天投饵量为鱼体总重的10%12%。经20天的饲养后,一般体长达2.5厘米,体重达0.2克,可以转到鱼种池内饲养。第三节鱼种培育鱼苗、鱼种的放养密度随鱼的规格、水温和注水量的不同而异。鱼苗通常在水温略偏低 的条件下饲养不易得病,成活率高。平均体重达到1克,在15r水温下从开食起约需60天, 在10C水温下约需75天

29、。再经2030天,体重可达2克。随着鱼苗的成长和游泳能力的 增强,可以适当增大水量。放养密度和所需水量见表6-3。表6-3每饲养10万尾虹鳟鱼苗所需面积和水量鱼苗规格(克)所需面积(m2)密度(尾/ m2)注水量(尾/ m2)5 C10C15 C1601600123280120023651001003714101258007152615160625922392017058812295225200500153562虹鳟鱼苗鱼种越小,其饲料中的蛋白质需要量越多,饲料转换率越高。随着苗种的成长, 可逐渐减少饲料中鱼粉等动物蛋白的含量,增加植物蛋白的比例。苗种用的全价饲料,其营养成分为粗蛋白40%50

30、%,粗脂肪4%15%,粗纤维1% 3%,粗灰分10%16%,水分8%12%。虹鳟鱼饲料多加工成颗粒或碎粒状,投饵量根据鱼体规格和天气情况随时调整,投饵率 见表6-4。在饲养过程中,由于苗种的体质和摄食能力不同等原因,生长不一致,鱼体有大有小, 因此当鱼苗长到2克时需要进行筛选分离工作。将筛选的苗种,按大小不同规格分别饲养, 以防大鱼争食,影响小鱼生长。筛选工作每20天至40天可进行一次,并根据苗种个体大小 调整放养密度。表6-4虹鳟苗种的日投饵率(饲料干重占鱼重的百分率)苗种平均规格日平均水温日投喂粒径重(克)长(厘米)6C8C10C12C14C16C次数(毫米)0.22.52.22.63.0

31、3.54.14.760.50.2 0.52.5 3.52.12.52.93.43.94.560.5 0.90.5 2.53.5 61.92.12.63.03.54.540.9 1.52.5 126101.51.72.02.22.63.031.5 2.412 3210 141.11.31.51.72.02.222.4 3.0第四节成鱼饲养为了得到较高的养鳟效益,需要在有限的鱼池面积、用水量方面争取获得最大的生产量。 为此,应在全部鱼池里经常保持最大饲养密度和良好的饲料效益,使虹鳟鱼健康地成长。由 于水量供给主要是氧气的供给,而氧气又和温度有关,因此水量、温度和氧气是影响饲养密 度的三大要素。虹鳟

32、鱼的饲养密度及所需水量见表6-5:表6-5虹鳟的饲养密度与所需水量规格(克)所需面积(m2)密度(尾/m2)注水量(升/秒)5C10C15 C20 C40266375214789148503342992359981856040025028621171997043523031731362318053318836831552659060016741931763001006651504610419633315010001006013225442820013307578154270500饲料是高密度养成的关键。由于密养条件下鱼类的营养完全依赖于所摄取的人工饲料, 所以饲料的质量是关键。为了使饲料的营养

33、能满足鱼类生长的需求,通过科学配合使饲料中 的蛋白质含量达到虹鳟鱼的需要量,使必需氨基酸保持平衡,提高饲料中蛋白质的营养价。虹鳟鱼鱼种和成鱼用的全价饲料,其营养成分中粗蛋白为40%45%,粗脂肪为6% 16%,粗纤维为2%5%,灰分5%13%,水分8%12%。日投饵量一般不超过鱼体总重 的3%,每日投饵23次。池水的溶氧状况是密养下水质控制的重要指标,当水量充足时,无需增氧即可获得可观 的生产量。通常注水率在1015时饲养效益最好。注水率可由下式求得:注水量(升/秒)注水率=X 1000饲养鱼重量(公斤)当注水率过小时,表明水量不敷使用,需通过增氧来改善池水溶氧状况,以使池水排水部 的溶氧量控

34、制在5毫克/升以上。第四章鱼病防治鱼病的防治在虹鳟鱼养殖中十分重要,尤其是高密度饲养时,更容易发生鱼病。加强鱼 病防治,尽量减少鱼病造成的损失,是提高鱼的成活率和增加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之一。鱼 栖息在水中,对其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均较困难,在发现鱼病后进行治疗,也只能挽救尚未发 病或病情较轻的鱼免于死亡,对病情严重的鱼,往往用药也难以奏效。因此控制鱼病,关键 在于预防。鱼病按其病原的不同,大致可分为传染性鱼病、侵袭性鱼病和其他因素引起的 鱼病。引起虹鳟发病的因素主要有生物因素、环境因素和人为因素三个方面。(1) 生物因素虹鳟鱼常见病多数是由各种生物传染或侵袭鱼体所致,这些使虹鳟鱼致病 的生物称为病

35、原体。根据目前的资料,虹鳟鱼病原体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原生动物、蠕 虫等。(2) 环境因素虹鳟鱼是变温性动物,体温随外界条件的变化而改变,如水温的急剧变化, 鱼体不能适应,可能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虹鳟鱼在不同发育阶段,对水温有一定要求,水 温急剧变化,就会引起大量死亡。养鱼池流入含有各种氮化物的农用水、农药水以及含有重金属的工业废水等,可使池中 有机物质过多,水质变坏,引起鱼生长不良或死亡。(3) 人为因素在捕捞、运输过程中操作不当很容易造成机械性损伤,鱼体受伤后极易受 到水体中细菌和水霉菌的感染。饲养管理不当也会导致鱼病的发生。饲料中各种营养成分失 去平衡或缺少某种成分,会使虹鳟鱼发生营养

36、性疾病而不能正常生长,抵抗力减弱,易感染 病菌或被寄生虫侵袭。第一节鱼病的预防1. 传染病的预防在虹鳟病害当中,病毒性鱼病威胁最大。如传染性胰脏坏死症(IPN)、传染性造血器 官坏死症(IHN)、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病(VHS)等,这些病害常会给养鳟业带来严重危害。 因此,引起各国的关注并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各国虽提出一些防治措施,但效果不佳。对 上述三种病毒症主要采用预防措施,对进口发眼卵要持谨慎态度,力求购自没有病毒症的繁 殖场,卵运达后要用有机碘消毒处理15分钟。2. 营养性疾病的预防鱼发病原因是由于饲料原料中的脂肪氧化产生的过氧化物中毒所致,因此在预防上不仅 要注重配合饲料原料成分的多样,

37、以使多种饲料原料的营养得到互补,同时要注重配合饲料 中必需脂肪酸的质量和数量,加工过程中要添加抗氧化剂。另外,配合饲料的保存期不可过 长,以防脂肪氧化产生过氧化物引起虹鳟鱼中毒。第二节常见病的治疗1. 烂鳃病烂鳃病可以由细菌引起,也可以由寄生虫或霉菌引起。病鱼不活泼,鳃盖外张,慢游在池边和排水口,不爱摄食,鳃部分泌异常性粘液,并局 部褪色。严重时菌体覆盖整个鳃表面,丧失鳃的正常功能。水温49C时易发此病,以春 季多见。防治方法:用2000倍的硫酸铜溶液洗浴12分钟。2. 节疮病由细菌引起。在鱼躯干的局部组织上生出节疮,发病部位多在鱼体背鳍基部附近,皮下 肌肉形成感染病灶,坏死溃烂,形成溃疡口。

38、防治方法:按每50公斤鱼体重用2.5克磺胺噻唑制成药饵投喂,每周一疗程,第一天 药量加倍。3水霉病由于水霉菌是腐生性菌类,因此健康虹鳟鱼以及活的发育卵一般不受其感染。虹鳟患此 病多是在体表受伤后受病原体侵袭所致。防治方法:可用4%食盐水浸洗1015分钟。4小瓜虫病又称白点病,是一种流行广、危害大的纤毛虫病。小瓜虫在鱼的皮肤和鳃组织中剥取细 胞质为食,寄主受刺激分泌粘液包围,形成白色囊泡,呈现出许多大白点,如不及时治疗, 会造成大批死亡。防治方法:用1/4000浓度福尔马林溶液浸洗1小时。5三代虫病虫体寄生在鱼的体表,并大多数寄生在鱼的鳃部和背鳍部。鱼鳃浮肿、鳃盖张开,鳃丝暗黑色;鱼体色暗黑无光泽,离群缓游,病鱼不摄食,逐渐 瘦弱死亡。防治方法:可用20X10-6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洗2030分钟,也可用2%食盐溶 液浸洗2分钟。秦川牛肉养殖秦川牛的,秦川牛和其它牛的杂交牛肉饲料:玉米、小麦、大麦、黄豆、采用蒸汽压片的原理熟化后压片一一提高牛的吸收率,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