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聚物的共混与复合材料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21521559 上传时间:2021-05-03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1.84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聚物的共混与复合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聚物的共混与复合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聚物的共混与复合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资源描述:

《高聚物的共混与复合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聚物的共混与复合材料(1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一节、聚合物共混材料(一)概念1,定义:2,优点:A综合均衡各聚合物的性能B使用少量的某一聚合物作为另一聚合物的改性剂C改善某些聚合物的加工性能D满足某些特殊性能(二)制备1,物理共混(机械共混):干粉共混熔融共混溶液共混乳液共混 2,共聚-共混法 接枝共聚-共混、嵌段共聚-共混,前者更为重要。制备聚合物1后将其溶于另一种单体2中,使单体2聚合并与聚合物发生接枝共聚。聚合物共混物包括三种组分:聚合物1、聚合物2、接枝共聚物。3,互穿网络高聚物(IPN) 用化学方法将两种或以上的聚合物相互贯穿成交织网络状。分步型IPN同步型IPN互穿网络弹性体 胶乳IPN (三)形态结构(包括界面层)1,形态

2、结构的基本类型1)单相连续结构2)两相连续结构3)两相互锁或交错结构2,聚合物共混物的界面层(过渡区)界面层有两种类型:两相间存在化学键、两相间无化学键。界面层形成分两步:先是两相接触,然后两种聚合物大分子链段之间相互扩散。 (四)增容剂1,种类增容剂可以专门制备,也可就地生成(原位反应共混)2,作用原理非反应型增容剂,应用普遍的是接枝共聚物和嵌段共聚物。 增容作用模型如图示。 反应型增容剂主要是包含一些含有可与共混组分起化学反应的官能团的共聚物,这类增容剂与共混物组分之间形成新的化学键。反应型增容剂增容包括外加反应型增容剂与共混高聚物组分反应(如PE/PA共混时加入PECOOH);也包括使共

3、混高聚物官能化,并借助相互反应而增容(如PE羧化后再与PA共混)主要反应类型有:-COOH+-NH2:如上例酸酐 -NH2 :PP/PA6PP-g-MAH环氧基 -COOH或-NH2:PA6/PPO+含有环氧基的PS 羧基+唑啉基:PS/NBR(带羧基)反应型PS(St+乙烯基唑啉基共聚物) (五)性能1,力学性能混合法则粗略估算:P=1P1+ 2 P2(上限值) P= 1 /P1+ 2 /P2(下限值)共混物的性能根据共混物的形态结构不同与组分性能的关系不同。2,Tg:与相容性密切相关3,弹性模量和力学松驰弹性模量可用混合法则估算。力学松驰谱变宽。4,力学强度5,其它性能,如流变、阻隔等同样

4、与形态结构和相容性密切相关。(六)主要品种实例PE/EVA、PE/CPE、PE/SBS、PE/PA、PP/PE、 PP/PE/EPR、 PP/EPR、PP/EPDM、PP/SBS、PP/SBS/BR 、PP/PA6、PP/PC、PP/EVA、PP/PPO、PVC/EVA、PVC/CPE、PVC/NBR、ABS/PVC、PS/PPO、PS/PO、PC/ABS、PA/PE、 PA/ABS、PA/TPO、PBT/PET、PBT/PC、PBT/PA、PBT/PTFE、PET/EPR发展方向:多元体系共混 金属基复合材料树脂基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热固性树脂基复合材料复合材料橡胶基复合材料碳及碳化物基复合

5、材料非碳基复合材料高聚物基复合材料陶瓷基复合材料非金属基复合材料复合材料 2、复合材料的发展趋势(1)复合材料的功能化:固体自润滑材料及耐磨复合材料复合光敏材料导电复合材料阻燃及自熄性复合材料(2)复合材料的增强原材料发展方向:其一是选用耐高温树脂,例如聚酰亚胺、聚苯丙咪唑、聚苯氧氮杂茂、聚喹啉并咪唑等;二是使用现在大量生产的热塑性树脂,如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尼龙、ABS等。前者主要用以生产耐高温复合材料,后者主要制造一般工、农业及生活用品。填料(3)成型工艺 (4)应用3、复合材料复合结构类型大致分成五种类型 1,网状结构:2,层状结构:3,单向结构:4

6、,分散状结构:5,锒嵌结构:二、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类型及特点1,分类按聚合物的特性可分为:塑料基复合材料热固性塑料基复合材料热塑性塑料基复合材料橡胶基复合材料根据增强剂可分为:玻纤增强、碳纤增强、粉末填充等2,特点1)比强度、比模量大 2)耐疲劳性能好3)减震性好4)耐烧蚀性能好 5)工艺性好6)良好的热性能,如热变形T增加、导热性提高、热膨胀系数降低。7)良好的电绝缘性能(除C纤维等导电填料)8)良好的耐化学腐蚀性能9)良好的耐老化性能三、聚合物基体(一)对高聚物的要求1,良好的综合性能2,对填料具有很强的粘附力3,良好的工艺性能(二)热固性塑料不饱和聚酯、环氧树脂、酚醛树脂、呋喃树脂、有机

7、硅等 实例:玻璃钢( 三)热塑性塑料PE、PP、PVC、PS、ABS、PA、PC、POM、PET、PBT、PPS,大多数用于玻纤增强。 热塑性和热固性的比较(四)橡胶常用的橡胶基体有:天然橡胶、丁苯橡胶、氯丁橡胶、丁基橡胶、丁腈橡胶、乙丙橡胶、聚丁二烯橡胶、聚氨酯橡胶等。橡胶基复合材料主要是用长纤维,包括合成纤维、玻璃纤维、金属纤维。晶须增强的轮胎则主要用于航空工业。四、增强剂1,主要品种1)玻纤:种类很多根据外形有长纤、短纤、空心纤维等;根据特性有高强度纤维、高模量纤维、耐高温纤维、耐碱纤维等;根据化学成分有无碱玻璃纤维、有碱玻璃纤维。 2)碳纤维:根据性能可分成普通碳纤维、高模量碳纤维、高

8、强度碳纤维等;根据热处理T分为预氧化纤维(300500)、碳纤维(500 1800)、石墨纤维(2000以上)等。3)硼纤维及陶瓷纤维:硼纤维强度高、耐高温、弹性模量特别高,但价格昂贵。陶瓷纤维包括碳化硼纤维、氮化硼纤维、氧化锆纤维、碳化硅纤维等。4)聚芳酰胺纤维(芳纶/Kevlar):性能好(尤其是冲击性能)、热稳定性高、耐化学腐蚀。5)其它:晶须(金属晶须、陶瓷晶须)、金属纤维对于填充改性,还有:6)无机粉状填料碳酸盐类,如CaCO 3、MgCO3氧化物类,如TiO2、SiO2、Al2O3、ZnO、Fe2O3氢氧化物类,如Al(OH)3、Mg(OH)3硅酸盐类,如粘土、云母、滑石粉、玻璃微

9、珠、蒙脱石、膨润土7)有机化合物纤维状物,如纤维素、花生壳、碎布、黄麻、PP纤维、PA纤维粉状物,如木粉、淀粉 填料的作用:1)体积效应2)提高机械性能和热性能3)赋予新的功能(如MoS2-耐摩、Al(OH)3-阻燃、Fe粉-隔音、黄铜纤维导电)2,表面处理先清洁,再用偶联剂处理。对于C纤维,表面含有C、H、O,O的存在有利于与基体的粘接。为了提高C纤维与聚合物的界面结合力,可采用表面氧化、表面涂层、表面气相沉积、表面生长晶须等措施。五、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界面1,界面的形成两个阶段,基体与增强材料的接触与润湿,界面聚合物的固化。2,界面结构包括界面结合力、界面厚度、界面微观结构 界面结合力存在

10、于两相的界面间形成两相间的界面强度并产生复合效果。有宏观和微观之分,宏观结合力主要是指材料的几何因素所产生的机械铰合力。微观结合力包括次价键和化学键。 界面及其附近区域的性能、结构都不同于组分本身,因而形成了所谓的界面区。界面的微观结构除了粉状填料复合材料外尚不十分清楚。3,界面作用1)通过界面区使基体与增强材料形成一个整体,并通过它传递应力。2)界面的存在阻止裂纹的扩展、减缓应力集中。3)由于界面的存在,复合材料产生物理性能的不连续、界面摩擦现象等机能效应,使其显示优异性能。4,界面作用机理(界面发挥作用的微观机理,也称偶联剂作用机理)1)化学键理论2)物理吸附理论 3)可变层理论和抑制层理论 4)减弱界面局部应力作用理论六、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制造成型热固性塑料基复合材料制造大体包括预浸料的制造、制件的铺层、固化、制件后处理等,各工序所用方法不同形成了许多工艺。热塑性塑料基复合材料制造主要是注射、模塑。橡胶基复合材料制造接近于一般橡胶的加工过程。七、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性能1,复合效果组分效果,分为加和效果、相补效果;结构效果,分为形状效果、取向效果、尺寸效果;界面效果。 2,弹性模量、强度、冲击等,与填料取向有关 八、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应用1,宇航和航空2,造船3,车辆制造4,其它,如电器工业、化工、建筑等。玻纤增强塑料的应用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