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历来是市农业生产的主要灾害

上传人:卷*** 文档编号:215213483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40.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干旱历来是市农业生产的主要灾害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干旱历来是市农业生产的主要灾害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干旱历来是市农业生产的主要灾害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资源描述:

《干旱历来是市农业生产的主要灾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干旱历来是市农业生产的主要灾害(2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干旱历来是X市农业生产的主要灾害 1、高度重视农田蓄水保水工作。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抓好冬季蓄水保水工作,对于来年农业生产十分重要,尤其是冬水田蓄水好坏,直接关系着明年水稻能否及时满栽满插和实现农业持续丰收。去年特大冬干连春夏旱的教训不能忘记,各级农业部门要积极行动起来,配合乡镇、村组干部,充分利用各种形式向广大干部群众宣传蓄水保水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动员广大农户拿出一部份精力和时间,消除侥幸麻痹心理,把捶糊田堘、堵扎缺口、修筑田堘及蓄水保水工作纳入冬水田管理,切实抓好蓄水保水工作。 2、强化工作责任制。各级农业部门领导要亲自抓,落实具体工作部门和人员,与各乡镇包村组干部一道,分片区抓好冬水田

2、管理的分类指导工作。对能蓄水的冬水田必须蓄足水源,确保明年农业用水。 3、早动手、早落实。各级农业部门要配合水利部门,帮助各乡镇根据当地实际,搞好冬水田及冬囤水田的加固、硬化规划,及早掀起农田水利建设热潮,及时修复损毁田堘、堵住漏洞、扎好田缺,加固、硬化冬囤水田、山平塘,确保能蓄水保水。 4、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各级农业部门要积极配合区县、乡镇向上争取“金土地”工程、育土工程、标准粮田建设、农业综合开发、以工代赈、新农村建设等涉农业项目,进一步加大项目资金整合力度,将项目资金打捆使用,集中投入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完善农田灌排系统,增加有效灌溉面积,切实改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条件,增

3、强防灾、抗灾夺丰收能力。 抓好蓄水保水,坚持计划用水与节约用水。针对当前全市旱情正呈蔓延之势、晴热高温天气还将持续一段时间的不利形势,各级要迅速做好水库、塘堰的蓄水保水工作,通过各种措施减少水源损失,及时掌握用水动态,适当集中控制水源调度,按照抗长旱、抗大旱的要求和先生活、后生产的原则,合理安排水源使用计划,努力实现水资源抗旱效益最大化,确保群众生活用水和工农业生产用水。在抓好蓄水保水的同时,务必要抓好节约用水工作,把有限的水资源用到关键处。 第二篇:干旱灾害对农业的影响及减灾对策干旱灾害对农业的影响及减灾对策 一、对农业的影响 1、干旱带来的危害。农业受灾面积广,农作物歉收、减产、绝收严重;

4、春耕困难;电力紧张;农作物价格(粮茶菜花)上涨;人畜饮水困难。 干旱是危害农牧业生产的第一灾害,气象条件影响作物的分布、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形成,而水分条件是决定农业发展类型的主要条件。干旱由于其发生频率高、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后延影响大,成为影响我国农业生产最严重的气象灾害;干旱是我国主要畜牧气象灾害,主要表现在影响牧草、畜产品和加剧草场退化和沙漠化。 重干旱对经济活动和人民生活影响,极大重旱区有相当部分的晚稻无法正常抽穗,部分晚稻已出现干枯、绝收现象;早稻减产可能增大,将部分推高粮食价格。据统计,湖北、湖南和江西三省早稻播种面积占国内早稻播种面积的一半以上,产量占全国早稻总产量的%,

5、占全国水稻总产量的10%。长江中下游地区作为我国主要的夏粮产区,持续的干旱会导致粮食减产,部分推高农产品价格。甘蔗后期生长受到抑制,甘蔗叶片发黄干枯,甚至蔗茎出现萎缩、空心、死亡。 例如X省的干旱,X省是南菜北运的主要区域之一,也是重要的花卉大省,大旱造成蔬菜和花卉供应水平下降,全国很多地方的鲜花价格上涨。茶叶也是云南经济重要支柱,大旱造成茶叶产量下降,价格上涨。云南同时也是全国蔗糖生产大省,由于干旱造成的甘蔗产量下降,也势必引发全国食糖价格的上涨。大葱早产价格锐降,与市场上蔬菜批发价格普涨的趋势不同,大葱却因干旱的气候导致价格锐减。成都龙泉聚合农产品批发市场批发商胡文的货车前,成捆的大葱摆了

6、一地。“大葱需要赶在开花前收成,按照往年的气候,大葱开花期一般在4月。由于太热太干,3月中旬本地的大葱就开始集中开花,农民不得不提前收割,货就大量囤积起来了。”普洱茶减产提价,云南普洱茶受旱情影响,当地茶区几乎无一幸免,预计损失将超过五成。云南普洱茶收购价格已涨至5元/公斤,较去年同期涨200%,但质量不如往年。 部分花卉涨幅超五成 按照往年,一般春节过后花市相对转淡,鲜花价格下跌30至5%,但是眼下的花价却依旧保持高位,部分花卉价格涨幅竟超过50。 中国鲜切花有八成来自云南。受干旱影响,云南花卉受灾严重,加上春季正是鲜花热销的时节,各地的花卉价格都出现了上扬的趋势 同时,严重干旱对冬小麦、油

7、菜的播种出苗和蔬菜生长以及柑、橙、柚等果树的果实发育等也有不利影响 、人的生活用水、牲畜饮用水不能保障,种植的农作物不能生长,造成减产或绝收。其次是对XX县区居民生活有重要影响。饮用水的供应受到一定影响,有些城市限水或间断供水;粮食、蔬菜、水果价格上扬;旱区人们的生活成本普遍上升。长期干旱影响空气质量,某些疾病影响增大;由于浇水不及时,城乡苗木、花卉等园林绿化受到影响。 2)水产养殖投苗或将延后,间接影响水产饲料企业。湖北、湖南和江西三省是水产大省,淡水养殖产量占全国养殖量的30,干旱将影响池塘的投苗进度。随着水产养殖旺季的临近,如果旱情无法缓解,那么农户养殖积极性将受较大影响,对水产饲料生产

8、销售企业构成利空。 二、对策 由于干旱的程度不同,其造成的损失也不同,干旱分为不同的级别,一般干旱不一定会引起损失,农作物都有一定的耐旱能力,就像我们可以几天浇一次花,花照样长得很好,水生生物,如鱼类,也有一定抗旱能力,人类不干扰,雨水来后,会逐渐恢复生态系统的功能,就怕水少时,人们大量捕捞,定会给水生生物及鱼类造成毁灭性打击。虽然不同的农作物耐旱程度不同,像小麦、玉米都是很耐旱的,我国北方由于降雨量少,气候干燥,一般都种植耐 旱作物,而长江及华南由于降雨量丰富,大多数种植水稻等耗水作物,遇严重干旱,当然会引起损失。 对付干旱的措施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工程措施,如建设水库、灌渠和田间灌溉系统。

9、建设跨流域的引调水工程,建设泵站,从远处和低处调水和抽水等。实际上长江干支流不是没有水,而是提水和抽水成本高,水低田高,或者没有配套灌区等。工程措施一般见效快,但需要一定的成本,对生态与环境可能会有一些负面作用。另一类是非工程措施,如节水和需求管理,改变农作物结构,建立干旱保险制度等,非工程措施效果很好,而且负作用少,两类措施综合起来使用效果最好,单靠一种方法不科学,也不合理。如某城市如果严重缺水,可以在保障居民生活用水前提下,实行需求管理,如提高水价,限制高耗水行业用水等,城市用水会马上减少,等干旱过后再恢复正常供水,对人们生活和生产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水库主要作用就是调节河流来水在时间上的

10、不均匀,以丰补歉,在水多的时候蓄水,等到水少的时间再供水,老天爷来水时多时少,人类为了得到可靠的水源,才想着办法修水库,保障有可靠的供水,现在大部分北方城市都是靠水库和地下水来保证水源,而南方河流多,河道内总是有水,更依赖河道和湖泊的水源,可以说,水库是解决干旱问题最主要的方法之一。 由于绝大多数水库是中小水库,兴利库容小,一旦出现长时间干旱或者大面积的干旱,水库蓄不满水或者水库水消耗过快,仍然会出现严重的干旱。所以,单凭水库也不能完全解决干旱问题,应该优先保障人畜饮用水还基础上,采用节水和需水管理,限制高耗水用水。从长远来看,可以通过调整种植物结构,选择抗干旱物种,修建调节性能好的多年调节水

11、库或者长距离引调水工程来解决特大干旱问题。 对于农业干旱和城市缺水可以采用不同的措施。城市可以通过节水和需求管理解决干旱缺水问题,如果长时间缺水,损失就会很大,这就需要建设备用水源地,如建设水库、恢复湖泊湿地水源功能等。对于农村和农业干旱,通过建设蓄水和灌溉设施可以解决一般性的干旱,对于严重旱情,由于范围大,时间长,干旱范围内的水库、湖泊和塘堰都蓄不满水,常常出现水位偏低,甚至干枯,这时候可以通过水泵或者泵站抽取低处水,甚至打井抽出地下水,如果仍然不能解决,只有损失一季作物,政府和保险公司给予损失补偿,使农民损失减小到最小。 消除干旱是很难的,自然灾害也是无法避免的,关键是要有长远的规划、有效

12、的应急预案和快速的灾后重建措施。 第三篇: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历来是我国革命和建设的主要问题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历来是我国革命和建设的主要问题,持续保持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稳定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实现全面小康的重点和难点,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是维护好、实现好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具体体现。“十五”期间XX县区的三农工作势头良好,农民增收步伐加快、农业增效成果显著,农村社会大局稳定,同时还存在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我们就此进行了专门调研,现形成报告如下: 一、十五期间三农工作的主要成效 1、农民增收取得历史性突破。预计02X年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250元,比九五期末增长96元,年递增5

13、.2。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主要得益于四个方面。一是国家政策性扶持。自202X年全面实施农村税费改革以来,中央、省、市、县制定了一系列配套政策措施来扶持农业、反哺农民,使农民得到了实惠。农民负担逐年减轻,农民承担的费用及劳务由2X年的1.9亿元(人平40元)减少到02X年0.42亿元(人平5元)。累计发放三项补贴101万元,其中种粮补贴402万元、良种补贴700万元、农机补贴380万元。二是种植业增势明显。202X年种植业产值42亿元(1990年不变价),比202X年增1%。三是农村劳动力外出劳务收入增长较快。“十五”期间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组织协调机制初步建立、技能培训不断增强、职业中介服务

14、成效显著。新增劳务输出483人次,新增劳务收入约09亿元。至十五期末全县已转移农村劳动力20.17万人,农民外出劳务收入1.11亿元。四是林牧渔业量效双增。全县202X年林牧渔业总产值达25亿元,农民来自林牧渔业的人均收入达1200元。 2、农业增效成果显著。首先,农业经济持续增长。202X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160万亩,总产近71万吨,比202X年增8.3%,单产440公斤,比202X年增3%;棉花栽植面积近8万亩,单产皮棉82公斤,比2年增15.5%;油料播种面积1万亩,总产近3.3万吨;疏菜特经复种面积发展到5万亩,是02X年的15倍。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在粮食结构调整上扩大了小麦、水稻的种

15、植面积,缩小了小杂粮的面积,优质高产小麦、水稻的品种应用比例达86%,02年被农业部表彰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农业生产的区域特色逐步形。全县形成了河南片优质粮油生产,城郊及沿线棚室蔬菜生产,沿河、沿荡水面立体种养,阜益沿线加工蔬菜,渠北旱粮及优质果品等各具特色的专业化生产区域。农作物品种利用不断更新。全县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由“九五”期末的9上升到目前的99。科教兴农步伐加快,新型实用技术得到普及。水稻、三麦、棉花、油菜、玉米高效配套栽培技术年平均应用面积在100万亩以上,水稻育秧实现了旱育化,棉花生产做到双膜育苗、覆盖栽培;保护地栽培在多种作物上得到应用,累计推广面积近4万亩次;秸草还田

16、和平衡配套施肥年推广面积均达80万亩次;全县病虫草综合防治率达95%以上,为九五期末的1.32倍,三麦、水稻后期病虫及棉花棉铃虫统防统绐率达90。农业示范工程辐射功能不断增强。先后建立了县镇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村级农业科技示范方,累计建设面积超过12万亩。其次,林牧渔业有了长足发展。林业生产上的防护林体系建设日趋完善,生态防护能力进一步增强;林业结构得到调整,经济效益不断提高;林业基地建设初具规模,资源总量不断扩张;林权制度改革有了新的突破。全县现有成片林5.2万亩、四旁树木500多万株、活立木蓄积量11.5万立方米、林木覆盖率16.6、农田林网控制面积110万亩、建成绿色通道2526公里,“十

17、五”期间先后被确定为省级杨树产业基地县、国家生态公益林建设试点县和生态防护林工程项目县。202X-20X年连续被市委、市政府评为绿化先进县,02年获全国绿化模XX县区光荣称号。畜牧业上的优势生猪、家禽稳定发展。生猪年饲养量达20万头、年出栏商品猪10万头、苗猪饲养量达22万头、家禽饲养量达360万只。羊、兔、鹅为主的食草家禽养殖有了明显增加,畜禽生产规模化、区域特点明显,生猪规模养殖达0%,家禽达70,全县形成了四大产业带即:沿渠苗猪产业带、河南商品猪产业带、沿射阳河家禽产业带、沿荡水禽产业带。良种畜禽全面普及。全县良种二元母猪、三元商品猪比例逐年增高,达5。良种蛋鸡、肉鸡、草鸡比例达8。渔业

18、上的综合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产业规模迅速壮大。“十五”期末全县水产养殖总面积达25.万亩,202年可实现水产品总产量5万吨以上,可实现渔业产值9.2亿元,林牧渔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显著成效,林牧渔业占农业的比重不断增加,达2.5%;林牧渔业内部结构不断优化。品牌林牧渔业发展势头较好。“十五”期间全县有个产品获得中国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三个获省名牌产品、7个产品被认定为无公害产品、6个无公害基地。休闲林牧渔业初露头角,林牧渔业外向化程度不断提高。羊寨的桃花园、公兴的垂钓中心已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林牧渔业产品的年出口创汇达202X多万美元。第三,农业产业化经营初具雏形。全县形成了由众多龙头牵

19、引的蔬菜产业化、稻米产业化、棉花产业化三条产业链。全县拥有年销售额5万元以上的规模龙头加工企业70家、年经营额超千万元的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22家、年实现经(运)销额超10万元的农民经纪运销人12万人。12个农产品获省市名优产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4个、获得国家认定的无公害农产品1个、绿色食品1个。第四,农业综合开发成效明显。“十五”期间全县先后实施并完成农业综合开发第五期、第六期土地治理项目、农业综合开发多种经营项目3个和世行二期项目,累计改造中低产田123万亩,完成投资1.12亿元,通过农业资源开发项目的实施改善了农田基本生产条件,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了农业优势产业的发展,提升了项目区

20、种植水平。第 五、水利工作得到强化。以防洪保安为主,重点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和农田水利工程配套建设。“十五”期间,全县共做土方500万方、疏浚大中沟渠132条、加修圩堤0公里、新建改造闸站桥梁1137座,凿井2眼,增加供水人口25万人,发展防渗渠道13公里。第六,农业机械程度化水平大幅度提高。大中型拖拉机由九五期末的台猛增至86台、联合收割机由50台增至90台、农田排灌动力机械由922台增至9台,特别是插秧机在县内试验示范取得成功,在全县迅速推广21台。 3、农村社会大局基本稳定。为了保持农村社会大局的稳定,着重做好农民负担的监控、农民土地承包权益的维护、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的健全落实、农村集体

21、资产和财务的管理等工作。严格控制和减轻农民负担。坚决执行农民负担监督卡制度、预决算制度。对涉农税收、价格和收费实行“公示制”,对经营收费和服务性收费进行专项治理,对涉及农民负担方面的群众信访和举报做到及时接待、及时调查、及时处理、及时反馈,对农民负担方面的基础数据和资料实行微机化管理,定期开展农民负担执法检查。坚决维护农民土地承包合法权益。集中进行了土地承包法实施前的培训和宣传贯彻,全县共培训76多人次,印发宣传材料5600份,对土地二轮承包工作进行了后续完善,累计补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9万份,累计签订土地承包合同2652份。基本做到“三到户”即:“田块分配到户、土地承包合同签订到户、农村土地

22、承包经营权证书发放到户”。对土地流转行为进行规范,接待并处理土地承包方面的矛盾纠纷209人次。健全并完善了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相应的工作班子特别是村级的二组一会(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民主理财小组、村民代表会议)初步建立并正常开展工作,村务财务按季进行理财公开,重大的村务、财务事项都通过村民代表及时进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强化农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全县普遍实行村账镇代理,按季进行结账记账,定期进行财务审计,村级三项资金由县统一进行预算审批、集中统一审核拨付,村级债务化解取得初步成效,净化解村级债务6000万元。 二、当前三农工作面监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农民增收面临一系列因素的制约。

23、一是落后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不能适应变化了的市场需要,加大了农民增收的风险;二是错位的农村产业结构不能适应农村发展新形势的需要,限制了农民增收的空间;三是低下的农业科技水平不能适应农业发展的需要,延缓了农民增收的速度。农业科研投入严重不足制约了农民增收的速度。农业科研体制的不畅是制约农民增收的关键。农业科技发展的不足限制了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四是扭曲的农村方针政策不能适应日益深化的农村改革需要,影响了农民增收的环境。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的增收,都需要有一个宽松的外部政策环境,而目前的政策环境却存在各种缺陷与不足。宏观政策的偏差使农民增收面临不利的政策环境。由重工轻农宏观政策导向的惯性作用而导

24、致的农业资源流失及农业投入严重不足已成为制约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瓶颈”因素。国民收入再分配存在明显非农偏好。尽管国家对农业投入的绝对额不断增长,但增长幅度远远低于财政支出的增长,无论是财政支农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农业基建投资占基建投资的比重,还是农业投资比重都呈下降趋势。部分微观政策不到位直接影响农民收入的增长。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和优质优价的政策因多种原因未能很好地贯彻执行,存在限收拒收,压级压价和给农民打“白条”的现象。由于一些地方政府对农民进入城市尤其是大中城市,收取高额城市增容费的歧视性户籍政策等使农民进入城市的难度加大,使城市化和城镇化进程步履维艰,形成不利于农民增收的就业结构。

25、五是萎缩的农外就业途径不能适应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需要,限制了农民增收的渠道。六是薄弱的农业基础设施制约了农民增收的潜力。完善的基础设施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是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更是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根本保障。然而,我县农业的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却难以保证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薄弱的农业基础设施使农民增收的基础不牢。由于农业投入严重不足,一些基本农田保护不力,土地肥力递减,效率低下;多数水利设施老化失修,闲置浪费,甚至破坏严重,不能正常发挥作用;公路发展滞后,交通不便,流通受阻;邮政通讯网络不健全,信息闭塞,交通不畅;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低下。 2、农业增效后劲不足。农业生产上主要存在市场化

26、生产不足,农业增产与增效矛盾突出。大宗农产品市场总量饱和,积压卖难;同时优质农产品明显市场供给不足。农业增产不增效、增量不增收现象比较普遍。农业机械化程度不高,劳动报酬率偏低。现有农机具结构不适应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农机具技术档次低、农机服务产业化程度低、农机服务体系因设施、手段不健全面服务功能差。林牧渔业增效潜力不大。全县森林资源总量较少、林业内部结构不尽合理、树种单 一、木材加工业发展滞后,大径材加工规模偏小、加工层次低、附加值不高。畜牧良种率不高、集约化程度低、标准化生产差,水产上的苗种质量不高、养殖基地不配套塘口老化、水产产业链不够完整,畜牧水产的检测、检疫体系不健全。农业产业化经营步

27、伐不快且组织化程度偏低。现有龙头企业偏少、偏小,龙头企业与农户及农产品基地利益联结不够紧密,产销关系不稳定;农业生产的产业特色不明显,基地建设滞后;各类农民经纪人和合作经济组织作用不突出,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偏低。农业资源开发项目区不够集中连片,不能发挥规模效益;存在重建轻管现象;项目投入不足,招引“三资”办法不多。 3、农村社会不稳定的一些隐患依然存在。农民负担方面一事一议筹资筹劳资金的收取使用同政策规定出入较大,资金大部分被镇级占用,卡外乱收费现象仍然存在,服务性收费不够规范且随意性较大,因收取税费组织小分队到农户家中扒粮抬物在少数地方仍然存在。农村土地承包方面侵害农民土地承包合法权益的问

28、题比较突出。少数村组土地承包0年不变的政策迟迟落实不到位,随意调整或收回农户承包地、强迫农民流转土地、随意违法截留土地流转收益、不尊重农民意愿违法强行征占用农户承包地在少数村组仍有发生。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方面少数村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组织的建立不够民主、村务财务公开的时间不够及时、内容不够真实全面详细、重大村务财务事项的民主决策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尚未落实到位。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方面的管理制度还不够健全和适用,现有的制度没有完全执行到位,部分村组的财务结报和核算不够及时规范,村级收支普遍存在缺口,村级债务负担较重,个别村组干部存在着贪污、侵占、挪用、挥霍集体财物问题。 三、“十一五”期间三农工作

29、的目标定位及主要推进措施 1、全方位、多渠道促进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农民增收问题解决不好不仅影响农民生活水平提高,而且影响粮食生产和农产品供给;不仅制约农村经济发展,而且制约全县经济增长;不仅关系农村社会进步,而且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重大的政治问题。促进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是三农工作的最终目标,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稳定三者之间,农民增收是中心,农业增效是实现农民增收的经济基础,农村稳定是实现农民增收的前提和保障。“十一五”期间农民增收的目标定位应考虑到我县处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欠发XX县区份、农业大县的实际情况。将农民人均纯收入年递增率确定在%至6%

30、之间为宜。同时要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强烈推进。一是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区域特色经济。因地制宜地立足自身优势,通过市场规律的研究,以市场为导向。把提高科技含量、增加附加值作为发展特色产业的重要取向;把劳动密集型与科技密集型产业有机结合起来,尤其是带动地方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更要依靠科技,打造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努力占领技术的制高点,提高产品附加值;尽量避免重复建设,避免产业雷同现象的发生。县镇政府通过政策引导来调动市场主体的积极性,为市场主体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二是加快农产品基地建设,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着力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实力、辐射面广、技术含量高、带动能力强、能及时根据市场状况引导农民调

31、整农业生产结构、带领广大农民共同致富的龙头企业。提倡和引导龙头企业通过建立风险基金,实行保护价格收购,按农户出售产品数量返还部分利润等方式,与农民建立稳定合理的利益分配关系。按照市场需求和资源优势原则,选择主攻方向,培育主导产业,围绕主导产业,开发建设农副产品的原料生产基地,逐步形成特色鲜明的区域经济格局,为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奠定基础。三是努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主动适应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新趋向,把鼓励自主创业和实现充分就业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主攻方向,加快推进农民非农化进程。狠抓劳务经济发展,大力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工作进程。健全市场导向的流动就业机制,通过强化职业培训提高

32、农村劳动力素质,切实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化程度,实现农村劳动力的有序流动和合理配置。四是强化政府对农业的支持力度,营造有利于农民增收的良好环境。政府和有关方面应当提高对农业的支持力度,扎扎实实按农民需求解决农民发展所面临的困难。加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建立权威性的农产品市场信息网络,及时、准确地向农民提供价格、生产、库存以及气候等方面的信息,提供中长期的市场预测分析,帮助农民按照市场需求组织生产和经营。积极发展中介服务组织,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鼓励广大农民积极发展各种类型的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的自我服务能力。加强政府对农业的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在财政、信贷、税收等方面,切实体现对农业的

33、优惠和支持政策。特别是要严格按照农业法的有关规定,确保财政支农资金的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切实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及农业科技的研发、推广和应用,为农业产业化的健康发展与农业结构调整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2、多行业、多环节促进农业增效。农业生产上以国内外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种植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全面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农业综合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为动力,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途径,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全面促进农业产业升级,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一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加快农业科技化进程。着力构建五大农业技术体系:“良种繁育供技术体系,省工、节本、高效栽培技术体系,无公害农产品以

34、及绿色有机食品生产技术体系,设施农业栽培技术体系,农业防灾抗灾技术体系。二是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切实控制和治理农业面源污染,严格保护耕地资源,保持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扩大绿肥使用,增施有机肥,控制化肥的使用,提高耕地的质量。加强农产品质量监测体系建设,尽快形成主要农产品品种、生产、加工全过程质量标准体系,全面推行农业标准化进程,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三是重点抓好标准化粮田建设、外向型农业建设、升级农业技术体系建设、农产品质量建设。建设稻麦两熟标准粮田4万亩,秸草还田、有机肥施用和平衡施肥技术在全县1

35、60万亩粮田推广。建成外向型农产品生产基地1万亩左右,出口创汇农产品比重达20%以上。每年引进新品种30个以上,推广10个以上,主要农作物品种更新两次;积极推广农作物优质、高产、高效、低耗种植技术,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节水灌溉技术、农业质量控制与标准化生产技术,资源高效利用可持续发展技术;大力推广设施农业配套技术,积极开发应用农业高新技术,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5。林牧渔方面着力抓好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围绕生猪、家禽、意杨、水产打造四个“十亿元”产业,加强对农民的科技培训,积极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农业综合开发以改造中低产田、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36、为根本任务。“十一五”期间计划争取各类开发项目投资1.4亿元,改造中低产田2.5万亩,新增灌溉面积5.6万亩,新增排涝面积7.4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4万亩、新增农田林网防护面积4.5万亩,新增粮食生产能力380万公斤。农业机械方面围绕全县主要农作物生产实现机械化产业化为目标,加快农机装备结构战略性调整和适应性调整,推动农机装备结构的优化和技术升级,加大新式农机具推广力度,重点实施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产业化工程、三麦精少量播种工程、特种经济作物生产和多种经营机械化工程、农产品低温烘干、保鲜、深加工机械化工程。 3、全力保持农村社会稳定。农民负担方面进一步加强监督管理的制度建设,切实规范一事一议筹

37、资筹劳资金的收取使用,强化对违规违纪行为的督办查处,有效防止农民负担反弹,逐步建立减轻农民负担的长效机制。农村土地承包管理方面县镇成立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促裁机构,及时搞好土地承包矛盾的处理工作;提高结办纠纷的执法手段,提高结办率,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进一步加大农村土地承包法的宣传力度,使之达到家喻户晓。切实加强土地承包的微机化管理。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方面进一步强化制度组织建设,定期规范地进行村务财务公开,组织群众对村级重大村务财务事项及时进行民主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和民主管理,定期组织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的检查和督查,不断提高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的经常化、规范化水平。农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方面

38、按照财政部新颁发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的要求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财务管理制度,切实规范村账镇代理的运作程序。定期进行财务审计和农村财务管理薄弱村清理整顿,及时对财务信访问题进行调查处理。按照“制止新债、摸清底数、明确责任、分类处理、逐步化解”的要求积极稳妥地做好村级债务化解。 第四篇。瓦斯事故是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灾害瓦斯事故是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灾害,瓦斯爆炸是矿毁人亡、影响恶劣的毁灭性事故。因此有效防治瓦斯煤尘事故,对于常村矿这样一个高瓦斯矿井而言,既有巨大的经济意义,又有重大的政治意义。我们在长期生产实践中,逐步探索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的通风瓦斯管理机制,即提高一个认识,加强三项管理,建牢三道防

39、线。 (1)提高一个认识,就是通过坚持不懈地开展培训和教育,全面提高干部职工对瓦斯煤尘及其危害性的认识。使职工熟知瓦斯的特性与爆炸的条件,清楚瓦斯事故的特点规律,增强对瓦斯的防范意识。全矿瓦斯管理完成了由盲目的不怕到无知的,再到理智的不怕这一根本转变,确立了“安全为天,瓦斯第一”指导思想和“通风瓦斯无小事,小题也要大作”的观念,在思想上为加强瓦斯通风管理彻底杜绝瓦斯煤尘事故创造了条件。 (2)加强三项管理,就是坚持强化通风、防灭火、瓦斯监测监控的管理,有效预防瓦斯事故。加强通风管理主要是加强通风队伍、设施、技术的管理,用高素质的通风队伍、先进适用的通风技术、完善高效的通风设施、合理科学的通风系

40、统把瓦斯含量有效控制在限度之内;加强防灭火管理就是防治和杜绝井下各类火种,避免瓦斯事故,坚持强化现场管理、完善灭火设施与职工培训三管齐下,着重狠抓了机电火灾预防与采掘引爆火工管理,有效防止了各种火灾事故;加强瓦斯监测监控管理,就是建立与完善监测监控瓦斯的三道防线,对瓦斯的状态形成可视可控无缝网,把瓦斯变化置于掌握之中,出现异常立即采取相应的解决对策与防范措施。 (3)建牢三道防线,就是建牢由矿井瓦斯监测监控系统、专职瓦检员、便携式瓦检仪与机载瓦检仪等组成的三道防线。坚持狠抓各类瓦检仪表、探头的定期检查和维修、校验静态管理,保证了其灵敏度、可靠性,避免了误导误动;狠抓了光学瓦检仪、便携式瓦斯仪的

41、动态管理,要求各类人员严格按规定佩带和使用。 特大型高瓦斯矿井的安全管理是一个内容复杂而巨大的系统工程,但只要把预防为主的方针落到实处,夯实基层队组的现场安全管理和矿井安全管理基础工作,在安全管理的观念、机制、技术和方法上全面创新,就一定能开创煤矿安全工作的新局面。 第五篇:美国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美国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 美国农业为典型的现代化大农业。20年农业总产值为12亿美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主要农产品如小麦、玉米、大豆、棉花等产量都居世界前列,粮食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20%,农产品出口外汇收入每年达00亿美元,为美国外汇收入中最大的一个项目。美国农业的基本生产单位是家庭农场,全国共有

42、21.3万个农场。农业用地4.亿h2。20世纪40年代后,美国农业已实现了机械化、现代化、专业化和高科技化。现代化的大农业创造了极高的劳动生产率,使美国各种农产品产量都大大超出国内市场的最大需求量,为此,美国农业必须向海外市场出口大量农产品。美国小麦出口量占世界总出口量的5%,玉米占70%,大豆占85%,棉花占2%。因此,美国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情况对世界农产品市场影响极大。美国农业主要有以下特点: 标准化生产方式不仅是食品质量安全的保障,同时也是坚实的技术壁垒 为了确保农产品和食品的质量安全,美国联邦政府建立了包括农业部(食品安全及检验服务局,谷物检验、包装、储存管理局,动植物检验服务局)、食

43、品药物管理局、环保署、卫生部等在内的诸多行政管理机构,各州县市也建立了相应的管理机构,上下形成了一套成熟的行政管理机制,各类农产品生产都有具体的量化标准,标准化生产方式已完全普及。美国政府非常注重通过法律法规加强管理,在标准化生产方面逐步完善了相应的法规。如联邦鸡蛋生产检验法、联邦肉类检验法、联邦家禽生产检验法、联邦公共健康服务法、饲料法、肥料法、鱼类检验法等,其中把食品安全管理放到了突出的位置,确保了食品安全和市场秩序,同时也为国外农产品进入美国市场建立了坚实的技术壁垒。美国联邦政府有关部门及相关机构依法行使监督职能,各项职责非常明确,监督分工十分具体。如食品安全检验服务局,谷物检验服务对其

44、生产的鱼类、谷类以及动殖类产品是否符合质量要求,环保署在生产环节中是否对空气、水源、土壤等生态环境构成污染,都要进行严格监督。对没有达到标准或违规的生产者进行严厉的处罚;没有达到标准要求而生产和销售产品的公司,一经查实,依法予以重罚,同时,在监督中强调科学性、公开性和透明度,建立有序的预防机制。 2农业合作社的成功运作推进了农业高度集约化经营 美国农业的最大特点是高度集约化经营,而农业合作社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农业合作社连接千家万户的农民和千变万化的市场,较好地解决了生产与销售之间的连接,同时,还避免了同一产品不同生产者之间的价格竞争,有效地保护了农民的利益。 美国的农业合作社是个体农场主

45、(农户)为了增强经营活动能力和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在完全自愿的基础上成立的,是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三位一体互助合作经营性质的组织。拥有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职能,其组织成员由合作社董事会、理事会选聘使用。农业合作社不像私营公司以营利为目的,也不像政府部门可以提供无偿服务,而是在商品交换原则的基础上,以社员获益为基本宗旨。作为农民的组织代表,农业合作社的主要作用是: (1)负责同政府、议会、工商界以及外国机构的对话、谈判,维护农民的共同利益。(2)承担宣传和推销农副产品的任务。()负责组织农业信息传播以及与社会其他行业建立联系。(4)对国家农产品检疫、食品立法等提出建议。 .农业科技推广体

46、系独具特色 农业教育、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是美国农业发展的三大支柱。早在2世纪30年代即建立起了一种集教育、科研、推广一体的世界上独具特色的三结合体系,它包含3个层次:在联邦一级农业部设有农业教育、科研和推广3个局。农业部还下设一个农业科技研究中心,该中心在各州设有120多个专业研究所,主要分布在各州大学内。大学往往集教学、科研、推广三个职能为一体。在县一级设有州立大学派出机构推广站。这种三结合的体系密切合作,使美国农业科技推广呈现这样几个基本特征:(1)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的农业人才,州立大学每年都要向农业部门培养和输送一大批高级农业人才,这些人员充实在农业生产的各个领域,有的还直接当了农场主。

47、(2)确保农业科研成果源源不断地向农业生产领域输送。大学的教授既从事教学也从事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农业基础理论研究在大学的实验室,应用研究由大学研究所和实验站来共同完成。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紧密结合,推广人员将农民的实际需要迅速反馈,使得农业科研成果有针对性并且源源不断地进入农业生产领域。(3)农业科研成果的推广运用速度加快。美国现有约300多个科技推广机构,他们深人农业生产第一线,在及时将最新的科研成果推广给农民的同时,也将农民的要求带回大学和科研部门,从而缩短了科研成果开发和推广周期,加速了科研成果向生产成果的转化。 内容总结()干旱历来是XX市农业生产的主要灾害 1、高度重视农田蓄水保水工作(2)二、对策 由于干旱的程度不同,其造成的损失也不同,干旱分为不同的级别,一般干旱不一定会引起损失,农作物都有一定的耐旱能力,就像我们可以几天浇一次花,花照样长得很好,水生生物,如鱼类,也有一定抗旱能力,人类不干扰,雨水来后,会逐渐恢复生态系统的功能,就怕水少时,人们大量捕捞,定会给水生生物及鱼类造成毁灭性打击第28页 共28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