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课件1人教版必修2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15082085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1.47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课件1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课件1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课件1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资源描述:

《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课件1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课件1人教版必修2(2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课件票课件1(1(人教版必修人教版必修2)2)类型类型选举选举方式方式选择选择珍珍 惜惜选选 举举权权直接选举直接选举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差额选举民主民主选举选举制约因素制约因素政治、经济、文化水平等政治、经济、文化水平等知识结构图:知识结构图:请阅读课本请阅读课本P15-18,P15-18,并思考并思考:1.1.我国当前有哪些选举方式?这些选举我国当前有哪些选举方式?这些选举方式各有什么优缺点?方式各有什么优缺点?2.2.选举方式的选择受哪些因素的制约?选举方式的选择受哪些因素的制约?3.3.怎样正确对待公民的选举权利?怎样正确对

2、待公民的选举权利?自学导引自学导引选举的含义选举的含义狭义:狭义:权力机关代表权力机关代表(即人大代表)的选举(即人大代表)的选举广义:广义:除人大代表的除人大代表的选举外,还包括选举选举外,还包括选举其他国家机关公职人其他国家机关公职人员和政党、群众组织、员和政党、群众组织、社会团体及企事业单社会团体及企事业单位的代表和领导人的位的代表和领导人的活动。活动。探究1: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151.镜头三给你哪些启示?2.镜头一和镜头二的选举方式相同吗?他们分别采用了什么选举方式?3.你能对这几种选举方式的意义和效果,作出自己的评估吗?一、民主选举面面观二、选举方式的选择二、选举方式的选择.直接选举

3、、间接选举,等额选举、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的比较差额选举的比较直接选举:直接选举:间接选举:间接选举:选民选民被选举人被选举人 选民选民代表代表被选举人被选举人 (1)(1)从选民角度看:从选民角度看:(2)(2)从候选人角度看:从候选人角度看:等额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差额选举:正式候选人名额正式候选人名额=应选名额应选名额 正式候选人名额正式候选人名额 应选名额应选名额 比较比较直接选举直接选举间接选举间接选举优点优点局限局限性性适用适用范围范围不适用于选民较多、分不适用于选民较多、分布较广的情况布较广的情况(操作复杂,操作复杂,成本高,效率低成本高,效率低)县及县级以下

4、县及县级以下人大代人大代表的选举;表的选举;城市的居城市的居民委员会民委员会选举;选举;农村农村的村民委员会的村民委员会选举选举适用于选民较多、分布较适用于选民较多、分布较广广的情况下(的情况下(方式较为稳方式较为稳妥,便于组织,妥,便于组织,操作简单,操作简单,成本低,效率高成本低,效率高。)。)影响选民意愿的表达影响选民意愿的表达,选举的热情受到影响选举的热情受到影响县以上县以上的各级人大的各级人大代表;代表;乡以上乡以上各级各级政府的组成人员政府的组成人员探究探究2 2: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的比较(重点)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的比较(重点)更直接更直接反映民意反映民意,实,实现选民意志;现选民

5、意志;更好调更好调动动公民参与管理国家事公民参与管理国家事务务的积极性;的积极性;加强了加强了选民与当选者的选民与当选者的联系联系。比较比较比较比较等额选举等额选举等额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差额选举差额选举差额选举优点优点优点优点局限局限局限局限性性性性适用适用适用适用范围范围范围范围可以比较可以比较充分地考虑充分地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限制选民的自由选择,限制选民的自由选择,选民可能误以为将要当选民可能误以为将要当选者已事先选者已事先“内定内定”,影响参加选举的积极性影响参加选举的积极性在在极少数极少数情况下才情况下才被采用。被采用。被选候选人之间形成相被选候选人之间形成相应

6、的应的竞争,有助于选民竞争,有助于选民了解候选人,了解候选人,为选民行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了选择的使选举权提供了选择的余地。余地。在被选举人之间会形在被选举人之间会形成相应的竞争,成相应的竞争,容易容易导致虚假宣传、贿赂导致虚假宣传、贿赂选民选民等情况发生等情况发生人大代表的选举人大代表的选举。1979 1979以后,在我国以后,在我国绝大多数绝大多数情况下采用情况下采用。探究探究3:3:比较比较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候选人竞职演说选民投票选举结果揭晓这属于哪这属于哪种选举方种选举方式?式?19531953年年1212月,我国进行首次普选,采用月,我国进行首次普选,采用直接选举与

7、间接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其中相结合的选举方式。其中乡镇乡镇人大代表实行人大代表实行直接直接选举,选举,各级人大代表的选举实行各级人大代表的选举实行等额选举等额选举。19791979年,我国扩大了直接选举人大代表的范围,规定实年,我国扩大了直接选举人大代表的范围,规定实行行差额选举。差额选举。19861986年,我国各级人大代表一律实行年,我国各级人大代表一律实行差额选举。差额选举。19951995年,我国简化了年,我国简化了直接选举直接选举的程序。的程序。20072007年,人大代表进行换届选举,采用年,人大代表进行换届选举,采用直接选举与间接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选举相结合的

8、选举方式,其中,相结合的选举方式,其中,县乡县乡人大代表实行人大代表实行直直接选举,接选举,各级人大代表实行各级人大代表实行差额选举。差额选举。20102010年,我国实行城乡按年,我国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选举人大代表。资料:我国民主选举历程资料:我国民主选举历程2.选择选举方式的主要依据采用什么样的选举方式,在不同时期、采用什么样的选举方式,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要根据不同地区,要根据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的文化水平条件、选民的文化水平等具体条件来定。选等具体条件来定。选举方式的选择必须体现举方式的选择必须体现国家性质国家性质,并与

9、,并与社会社会进步进步,经济发展状况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相适应。选举方式选举方式 社会经济制度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水平物质生活水平选民文化水平选民文化水平国家性质国家性质(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要采用符合人民利益的选举方式;家,要采用符合人民利益的选举方式;(2)同时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同时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面对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发展很不平面对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发展很不平衡的状况,决定了我在相当长一段时间衡的状况,决定了我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要采取内要采取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方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方式。式。3.我国采取的选举

10、方法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 (1 1)选民参与民主选举的素养,即参加选举)选民参与民主选举的素养,即参加选举的态度和能力,是影响选举效果的的态度和能力,是影响选举效果的重要因素重要因素。(2 2)是否积极参加选举、认真行使这一权利,)是否积极参加选举、认真行使这一权利,是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是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重要尺度重要尺度。(3 3)怎样行使选举权,如何投出自己神圣的)怎样行使选举权,如何投出自己神圣的一票,是公民政治参与能力的体现,也是表明一票,是公民政治参与能力的体现,也是表明公民政治素养高低的公民政治素养高低的重要标志重要标志。三、珍惜自己的选举权

11、利三、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1.1.重要性重要性 (1)(1)态度态度:公民应公民应积极参加积极参加选举,选举,认真行认真行使使这一权利,不断增强这一权利,不断增强公民意识和主人翁意公民意识和主人翁意识识,增强公民的,增强公民的参与感和责任感参与感和责任感。(2)(2)能力能力:要不断提高公民的要不断提高公民的政治参与能政治参与能力力(政治素质、文化素质、议政能力政治素质、文化素质、议政能力),在),在周全考虑、理性判断周全考虑、理性判断的基础上,郑重地投出的基础上,郑重地投出自己的一票。自己的一票。2.2.公民如何行使好自己的选举权利公民如何行使好自己的选举权利1.下列属于公民直接参与选举的有(

12、下列属于公民直接参与选举的有()县及县以下的人大代表的选举县及县以下的人大代表的选举县级以上各级人大代表的选举县级以上各级人大代表的选举城市居民委员会的选举城市居民委员会的选举农村村民委员会的选举农村村民委员会的选举乡以上各级政府的组成人员乡以上各级政府的组成人员A.B.C.D.C2.2.在选举投票过程中,影响投票结果最重要的因素是在选举投票过程中,影响投票结果最重要的因素是()A.A.领导人的决定领导人的决定 B.B.是否代表人民利益是否代表人民利益 C.C.亲戚朋友的支持力度亲戚朋友的支持力度 D.D.是否具有较强经济能力是否具有较强经济能力B3.3.某县人大代表换届选举中,选民明确提出,

13、不了解某县人大代表换届选举中,选民明确提出,不了解的候选人不选,不办实事的候选人不选,不替百姓说的候选人不选,不办实事的候选人不选,不替百姓说话的候选人不选。话的候选人不选。“三不选三不选”表明表明()()A.A.选举权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选举权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 B.B.人大代表是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的人大代表是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的 C.C.我国的选举制度已经完善我国的选举制度已经完善 D.D.选民的民主意识显著增强选民的民主意识显著增强D4.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只在乡镇一级实行人大代表的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只在乡镇一级实行人大代表的直接选举。这因为(直接选举。这因为()A.我国是人民民主专

14、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B.我国经济文化落后、交通不方便,人民群众的民主素养不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交通不方便,人民群众的民主素养不高C.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巨大发展,特别是公民政治参与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巨大发展,特别是公民政治参与能力的巨大提高能力的巨大提高D.乡镇级的人大代表与公民的关系最为密切,最能代表公民的乡镇级的人大代表与公民的关系最为密切,最能代表公民的利益利益B5.差额选举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了选择的余地,在差额选举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了选择的余地,在被选举人之间也形成了相应的竞争。同时,差额选举被选举人之间也形成了相应的竞争。同时,差额选举也有自

15、己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为(也有自己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为()A.如果不加以有效规范,容易导致虚假宣传、金钱如果不加以有效规范,容易导致虚假宣传、金钱交易等情况的发生交易等情况的发生B.不能产生让选民满意的结果不能产生让选民满意的结果C.可能造成竞选秩序的混乱,造成恶性竞争可能造成竞选秩序的混乱,造成恶性竞争D.导致选民与被选举人矛盾激化,不利于社会稳定导致选民与被选举人矛盾激化,不利于社会稳定A6.在公民的政治生活中,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在公民的政治生活中,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重要尺度是(的重要尺度是()A.是否直接参与了国家事务的管理是否直接参与了国家事务的管理B.是否直接参与了社会事务的

16、管理是否直接参与了社会事务的管理C.是否向国家机关提出建议以及被采纳的多少是否向国家机关提出建议以及被采纳的多少D.是否积极参加选举、认真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否积极参加选举、认真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D7.我国各级人大代的选举(我国各级人大代的选举()A.一律实行直接选举一律实行直接选举B.大多实行差额选举大多实行差额选举C.采用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方式,各级人大采用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方式,各级人大代表的选举实行差额选举代表的选举实行差额选举D.反映所有公民的意愿,维护所有公民的利益反映所有公民的意愿,维护所有公民的利益8.制约选举方式选择的主要因素是(制约选举方式选择的主要因素

17、是()物质生活条件物质生活条件国家性质国家性质选民文化水平选民文化水平候选人的结构构成候选人的结构构成A.B.C.D.CC差额选举使高素质人才脱颖而出,差额选举使高素质人才脱颖而出,是我国现阶段最佳的选举方式。是我国现阶段最佳的选举方式。辨析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差额选举是正式候选人名额多于应选名额的一种选举)差额选举是正式候选人名额多于应选名额的一种选举方式。差额选举中,候选人按照选举规则,采取演讲、答辩方式。差额选举中,候选人按照选举规则,采取演讲、答辩等方式,向选民介绍自己,开展竞选。等方式,向选民介绍自己,开展竞选。(2)这种选举方式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了选择的余地,)这种选举方式

18、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了选择的余地,在被选举人之间形成了相应的竞争,有助于选民了解候选人,在被选举人之间形成了相应的竞争,有助于选民了解候选人,选出选民自己满意的代表,使能力强、责任心强的候选人当选出选民自己满意的代表,使能力强、责任心强的候选人当选。选。(3)但是,竞选如果不加以有效规范,容易发生虚假宣传、)但是,竞选如果不加以有效规范,容易发生虚假宣传、金钱交易、贿赂选民等情况的发生。因此,必须对竞选程序金钱交易、贿赂选民等情况的发生。因此,必须对竞选程序加以科学规范,保证竞选公正、有序进行。加以科学规范,保证竞选公正、有序进行。(4)采用何种选举方式,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要根据社会)采用何种选举方式,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要根据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和选民的文化水平来决定。不能片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和选民的文化水平来决定。不能片面地认为哪种选举方式最佳,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民面地认为哪种选举方式最佳,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民主政治的完善,在各种选举中会更多地采用差额选举的竞选主政治的完善,在各种选举中会更多地采用差额选举的竞选方式。方式。结束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