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调查报告范文

上传人:卷*** 文档编号:215026643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三农调查报告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三农调查报告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三农调查报告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三农调查报告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农调查报告范文(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三农调查报告范文 三农调查报告范文1: 一、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涉及河南、湖北、安徽、山东四个农业大省的十二个市区,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问卷涉及到政策的落实推广情况、农民的收支情况、土地的使用情况、农业教育情况,并设置三个访谈提纲和一个数据统计题。调查对象为农村地区有代表性(如多子女,有子女在外上学,或有家庭成员在外打工)的农村家庭,调查地区为全国重要的农业大省中的代表性地区,调查共发放问卷65份,回收58份,回收率981%。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数据统计和调查结果的分析,可以初步的了解如下情况: (一)政策宣传与农民接受情况 、农民对新政策的了解情况 从问卷第二题的

2、选择情况来看,对于国家有关三农方面的政策,84%的农民部分了解,其中安徽省普及情况较好(93.%部分了解);在完全了解新政策的农民人数中最高的为河南省(18%),安徽省最低,仅4.。 、农业税减免情况 三农问题调查报告三农问题调查报告四省份基本做到了农业税全免(.9%),其中河南省落实情况较好(90.%)而且没有变相收税现象。安徽省最差,虽然10%的农民承认农业税全免,但有46的农民反映有变相收税现象。山东、湖北两省有的地区农业税部分减免。 3、种田补贴情况 72.%的农民认为,有一些补贴,但不知道是否足额。全额补贴的占4,四省份的情况基本相同。安徽、湖北较好,全额补贴占到了3%左右。 4、技

3、术支持情况 基本没有技术支持的占59.8,认为情况一般的占36.6%。其中安徽最好(上述两项比例分别为7.%和7.),河南最差(6.8%和18.9%)。山东、湖北情况一般。 (二)农民的收支情况 、收入情况 农民收入的总体情况。68.4的农民收入在20X000元,在四省份中,只有安徽省农民有578%的收入在1万元以上,其余三省与总体情况大致相同,收入呈正态分布,高、低收入人数都较少。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绝大部分还是来自农业收入,数据显示7.3%的收入来自农产品种植业,其中安徽此项比例最高(82.8%),湖北比例最少,但仍有414%,其次主要收入来源为外出打工占296%。 2、支出情况 农民支出的

4、主要方面,44.%的支出是为子女上学,其余27和29%的支出是在农业投资和日常生活开支。河南农民在子女上学投资比例最大(488),山东最少为7.%,但山东农民在农业投资上较多,占到3.1%。 、新政策对农民收支情况的影响 在增收方面,54.2%的农民表示有少量增加,有明显增加的为.%,剩余的.1%认为无明显变化。湖北省农民有明显增加的占4.%,比例最高。河南省最低,仅占05%。 4、农业原料价格上涨对农民增收的影响 在农业原料价格变化后,认为收入稍有增加的农民比例为42%,明显增加、无增加和负增加的比例各占20%左右。安徽省明显增加比例较高(3%),河南省负增加现象严重(442%),山东、湖北

5、与总体情况一致。 5、农民的收支平衡情况 %的农民收支基本平衡。收入高于支出,有明显节余的占3.%。其余的农民负债,占6%。收入大于支出的农民比例中,安徽最高(53.1),山东、湖北农民负债现象较严重,都为21%。 (三)土地的使用情况 关于土地种植权的变更期限问题, 31.8%的农民反映土地从来没变,15的农民的种植权的变更期限为10-15年,年以内和5-10年的分别占24%左右。土地变更较为频繁(0年以内)的是山东(%)和河南(715%)。其中变更期限在5年以内的,河南最高(47%),山东为1,安徽省土地变更期限都在10年以上,从来没变的达9%。湖北省从来没变和5-10年变更一次的基本各占

6、一半。 如果频繁变更土地,将导致7%的农民不满意, 42%的农民无所谓。安徽省农民的不满意率最高(78),最低的是河南,但也有4.。 将耕地作为它用现象,7%的农民反映有这种现象,其中河南最为严重(68%),安徽最低(5%)。 (四)农业教育情况 从来没有接受过农业教育和偶尔接受一点的农民占9%,其中完全没有接受过的占2%。湖北从没接受过农业教育的农民比例较低(52.5%),安徽最高(69%),山东和河南的农民都占65左右。经常接受教育的农民比例中湖北最高(1%),其他地区仅为2左右。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国家的三农政策目的是要让农民减负、增收真正的获得实惠。结合各省的实际情况,我们可以看到农

7、业税的减免、种田补贴的发放大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好的土地政策加大了农民对农业基础设施投入的积极性;农产品的价格的提升,使农民的收入有所增加,种田的积极性也随之提高。但在看到三农问题一定程度改善的同时,我们也发现在三农政策的落实方面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新政策的宣传和推广力度不够 三农政策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各级政府有义务向农民朋友宣传三农政策。但从调查结果来看,政策推广和实施情况却不尽人意。问题关键在于政策的宣传渠道窄、推广力度不够、内容不全面,绝大多数(80以上)的农民只对新政策部分了解。从实地调查的情况来看,农村的宣传途径太少少,基本上看不到宣传栏等相对固定持久的

8、宣传方式,有的地方有类似的宣传栏,但大部分都是年久失修,破旧不堪,完全达不到宣传的效果,用扩音喇叭口头传达政策法令虽然比较普遍,但效果也就大打折扣。另一方面,农民自身维权意识较差和长期以来被动接受信息的态度也是导致政策宣传不到位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有些地方虽然有地方电视台宣传政策,但农民很少去关注政策,事实上,他们仅仅听说有农业税的减免和有种田补贴,而对补贴数额、技术支持等了解很少,这就直接导致许多农民误解政策,同时宣传不到位将直接影响政策的落实。 (二)农民增收困难多 三农问题调查报告社会实践报告农民收入途径单一,农业教育影响农民增收意识。农民的大部分收入来源是农产品的种植,种植结构单一,而且

9、由于区域性差异,有些地区受自然条件影响,只能种植某些农作物,制约了农民收入的增加。另外,在农村几乎没有农业技术教育学校,农民很少接受农业教育,在农业创新方面存在障碍,农民们的种植理念十分落后,农产品的市场化程度不高,很少有农民有将农产品集中后批量加工出售想法,难以形成规模经济,也就难以让农民收入得到大幅度增加。 农业税减免和种田补贴政策有待进一步落实,变相收税现象仍然存在。从调查情况来看,四个省的基本实行了农业税减免和种田补贴政策,农业税减免情况整体较好,但种田补贴还有部分地区不能足额发放。另一方面,变相收税的情况仍然存在,有的地区以县、乡、村三级排涝水费、村级一事一议筹资、村级投工投劳等名目

10、收取费用,为农民增收设置了层层障碍。 三农调查报告范文2。农业作为国家的立国之本,自古至今都是各行各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是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农业的发展关系着中国十几亿人口的国民生计,经济的发展与否。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农业也在不断向前发展,如今的农业、农村与农民各方面都较几十年前有了很大的改变。但究竟有多大的转变。趁着暑假回家的这段空闲时间,再加上我也是家在农村,为此便对家乡揭阳的三农问题进行了简单的调查分析。 揭阳市是一个农业大市,地处东经1&g;3624⪯-6&g;′45′和北纬22°53&3;2&i;-23°6 3&me;

11、。全市总面积5240.5平方公里,地势自西向东倾斜,地形以山地为主,低山高丘与谷地平原交错相间。北部为大北山,大南山横贯中南部,两列山之间夹着榕江流域平原和低矮丘陵,大南山以南则是龙江流域平原。202年末全市耕地总面积146.2万亩,其中水田3.6万亩、旱园2.万亩。我市地处南亚热带,全市年均降雨量正常年份在0-1m之间,年平均温度为2.4,属南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日照充足,无霜期长,但是每年夏秋期间常有台风影响我市,自9年以来每年一般有2-个台风影响;我市人多地少,02X年全市总人口5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达4.7万人,人均耕地02亩,农村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乡镇劳动力达4万人。22X年全市

12、农业总产值6794亿元(90年不变价),比1992年增加2.64亿元,其中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副业和渔业五业比重为41.5: 1.:1: 9.9: 11.2,农村人均收入达351元,比建市之初的9年增加238元。 农业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而耕地则作为农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一切的农业活动都是在耕地的基础上得以发展的。揭阳的耕地基本上集中在揭阳市的四周,包围着中心的城市地区。农村也相对集中在这一部分地区。作为南方地区,本地的主要农作物跟其他地区一样也是以种植水稻为主,一年两熟。由于地处温;热带,揭阳地区的阳光充足,雨水也充沛,对于水稻的生长特别有得,尤其是一进入夏季,水稻的生长更为迅速,在农历的六月便可收割。 第 6 页 共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