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操作系统模拟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feng****heng 文档编号:214840264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1.1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计算机操作系统模拟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计算机操作系统模拟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计算机操作系统模拟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计算机操作系统模拟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操作系统模拟试题及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张顺全计算机操作系统模拟试题(二)张顺全一、选择题(红色数字、符号是答案。笔6716)1. 在分时系统中,导致创建进程的典型事件是A 2;在批处理系统中导致创建进程的典型事件是B 2;由系统专门为运行中的应用进程创建新进程的事件是C4。(汤165 题 5、汤204)A:用户注册 用户登录用户记账用户通信B:l 作业录入 作业调度进程调度中级调度C: 分配资源 进程通信共享资源提供服务2. 从下面对临界资源的论述中,选出一条正确的论述,并在其前面打“V”(汤165题6) 临界区是指进程中用于实现进程互斥的那段代码 临界区是指进程中用于实现进程同步的那段代码 临界区是指进程中用于实现进程通信的那段

2、代码 临界区是指进程中用于访问共享资源的那段代码临界区是指进程中访问临界资源那段代码3. 在生产者消费者问题中,应设置互斥信号量、资源信号量和。它们的初始值应分别是A 2、B 1和 C 5。(汤165 题 9)A、B、C:(l) 0 1-1一n4. 从下面预防死锁的论述中,选出一条正确的论述,并在其前面打“V”(汤166题16、 汤204、汤六122一4)l 由于产生死锁的基本原因是系统资源不足,因而预防死锁的有效方法,是根据系统规 模,配置足够的系统资源 由于产生死锁的另一基本原因是进程推进顺序不当,因而预防死锁的有效方法,是使 进程的推进顺序合法 因为只要系统不进入不安全状态,便不会产生死

3、锁,故预防死锁的有效方法,是防止 系统进入不安全状态V可以通过破坏产生死锁的四个必要条件之一或其中几个的方法,来预防发生死锁5. 根据作业说明书中的信息对作业进行控制,称此种作业为A 4;用终端键盘命令直接控制作业运行的作业称为B 1。(汤170题1、笔67-17)A:(l)计算型作业 终端型作业 联机作业脱机作业B:l 联机作业 型作业 批处理作业 脱机作业6. 作业由进入状态转变为后备状态,是由A 3完成的,由后备状态到运行状态L2完成的。(汤170题3、参一 22例题1。注:作业建立程序又叫作业注册程序)A:l 作业调度程序B:l 设备管理程序 设备调度程序 作业调度程序 作业建立程序

4、进程调度程序 输入输出程序 系统7. 在面向用户的作业调度中,最基本的目标是A 3,最重要的目标是B 2,而目标C 4则是为了照顾紧急性作业用户的要求。(汤171 题 5)A、 B、 C:l 响应时间短 平均周转时间短 保证作业在截止时间前完成 优先权高的作业能获得优先服务 服务费用低8. 从下面关于优先权大小的论述中,选择一条正确的论述,并在其前面打“V”。(汤171 题 7 ,笔 67 18) 计算型作业的优先权,应高于型作业的优先权 用户进程的优先权,应高于系统进程的优先权 长作业的优先权,应高于短作业的优先权 资源要求多的作业,其优先权应高于资源要求少的作业 在动态优先权中,随着作业等

5、待时间的增加,其优先权将随之下降 在动态优先权时,随着进程执行时间的增加,其优先权降低9作业调度是从处于A 3状态的队列中选取作业投入运行,B 2是指从作业进入系统到作业完成所经过的时间间隔;C 4是从作业进入A 3队列起,到被调度程序选中时的时间间隔。(汤171题8)A:(l)运行提交后备完成停止B、C:(l)响应时间 周转时间运行时间 等待时间(5)触发时间10. 从下面关于联机用户接口的不同论述中,选出一条正确的论述,并在其前面打“V”。(汤172 题 13)l 联机用户接口是用户程序与之间的接口,因此它不是命令接口 联机用户接口是键盘和屏幕 联机用户接口是一组键盘命令、终端处理程序及命

6、令解释程序 联机用户接口是用户程序11. 从下列关于存储器管理功能的论述中,选出两条正确的论述,并在其前面打“丁”。(汤174 题1)l 即使在多道程序设计环境下,用户也能设计用内存物理地址直接访问内存的程序内存分配最基本的任务是为每道程序分配内存空间,其所追求的最主要目标是提高存 储空间的利用率 为了提高内存保护的灵活性,内存保护通常由软件实现 交换技术已不是现代中常用的一种技术 地址映射是指将程序空间中的逻辑地址转变为内存空间的物理地址 虚拟存储器是物理上扩充内存容量12. 提高内存利用率主要是通过A 1功能实现的。A丄的基本任务是为后道程序B 4;使每道程序能在不受干扰的环境下运行,主要

7、是通过C 2功能实现的。(汤175题2,笔67 19)A、 C:l 内存分配 内存保护 地址映射 对换 内存扩充B:l 逻辑地址到物理地址的变换 内存与外存间的交换 允许用户程序的地址空间大于内存空间 分配内存13. 由固定分区方式发展为分页存储管理方式的主要推动力是A 1;由分页系统发展为分段系统,进而又发展为段页式系统的主要动力是 B 3和。(汤175 题 3)A、 B、 C:l 提高内存利用率 提高系统吞吐量 满足用户需要 更好地满足多道程序运行的需要 既能满足用户要求,又提高内存利用率14. 在首次适应算法中,要求空闲分区按A 1顺序链成空闲分区链;在最佳适应算法中是按B 3顺序形成空

8、闲分区链;最坏适应算法是按C 4顺序形成空闲分区链。(汤175题5)A、 B、 C:l 空闲区地址递增 空闲区地址递减 空闲区大小递增 空闲区大小递减15. 对重定位存储管理方式,应 H,当程序执行时B 2与 1中的 C_4相加得到 D_1,用 1来访问内存(汤175题7,笔6720)A: 在整个系统中设置一重定位寄存器 为每道程序设置一重定位寄存器 为每个程序设置两个重定位寄存器 为每个程序段和数据段都设置一重定位寄存器B、C、D:(l)物理地址(2)有效地址 间接地址起始地址16. 在请求分页管理页表中增加了若干项,其中,状态位供A 3参考;修改位供 L4时参考;访问位供时参考;外存始址供

9、时参考。(汤176 题 10)A、 B、 C、 D:l 分配页面 2 置换算法 程序访问 换出页面 调入页面17. 在请求调页系统中,内存分配有A 3和B 4两种策略。A 3的缺点是可能导致频繁地出现缺页中断或造成空闲。(汤176题11)A、 B:l 首次适应2 最佳适应 固定分配 可变分配18. 在请求调页系统中有多种置换算法:选择最先进入内存的页面予以淘汰的算法称为A 1;(2)选择在以后不再使用的页面予以淘汰的算法称为B 2;(3)选择自上次访问以来所经历时间最长的页面予以淘汰的算法称为C 3;选择自某时刻开始以来,访问次数最少的页面予以淘汰的算法称为 5。(汤176题13)A、B、C、

10、D:(l)算法算法 算法 算法(5)算法19. 一个计算机系统的虚拟存储器的最大容量是由A 5确定的,其实际容量是由B4确定的(汤176题15,笔6721)A、B: 计算机字长 内存容量 硬盘容量 内存和硬盘容量之和5 计算机的地址结构20. 从下列关于虚拟存储器的论述中,选出两条正确的论述,并在其前面打“V”(汤176 题 16) 在请求段页式系统中,以页为单位管理管理用户的虚空间,以段为单位管理内存空间 在请求段页式系统中,以段为单位管理管理用户的虚空间,以页为单位管理内存空间 为提高请求分页系统中内存的利用率,允许用户使用大小不同的页面 在虚拟存储器中,为了能让更多的作业同时运行,通常只

11、应装入10%30%的作业后 便启动运行5 实现虚拟存储器的最常用的算法,是最佳适应算法由于有了虚拟存储器,于是允许用户使用比内存更大的地址空间21. 虚拟存储器最基本的特征是A 2;该特征主要是基于B 5,实现虚拟存储器最关键的技术是 J3。(汤177题20)A:一次性(2)多次性交换性 离散性 驻留性B:(l)计算机的高速性大容量内存大容量硬盘 循环性原理局部性原理 C:(l)内存分配 置换算法 请求调页(段)对换空间管理22. 在动态分区式内存管理中,倾向于优先使用低址部分空闲区的算法是A 3;能使内存空间中空闲区分布较均匀的算法是B 4;每次分配时把既能满足要求,又是最小的空闲区分配给进

12、程的算法是C 1。(汤177题21,笔6722)A、B、C:(l)最佳适应算法最坏适应算法首次适应算法循环首次适应算法二、填充题(红字是答案。笔6722)1. 在单用户单任务环境下,用户独占全机,此时机内资源的状态,只能由运行程序的操作加以改变,此时的程序执行具有 封闭性和.可再现性特征。(汤167题1)2. 在操作系统中,进程是一个资源分配的基本单位,也是一个独立运行和调度的基本单位。(汤167题5)3. 当前进程若因时间片用完而被暂停执行时,该进程应转变为 就绪状态;若因发生某事件而不被继续运行时,应转变为阻塞 状态。处于就绪状态的进程若被调度到, 应转变为执行 状态。(汤167题7)4.

13、 同步机制应遵循 空闲让进、忙则等待、有限等待 和 让权等待四个准则(汤167 题 10)5. 在利用信号量实现进程互斥时,应将临界区 置于 进入区 和 退出区 之间。(汤167 题 13)6. 在每个进程中访问临界资源的那段代码称为临界区。为实现对它的共享,应保证进程 互斥地进入自己的临界区,为此在每个进程中的临界区前面应设置P操作 在临界区之后应设置 V操作。(汤167题14,笔6723)7. 解决死锁问题的基本方法有预防死锁。避免死锁。检测死锁和解除死 锁。(汤168题20)8. 从调度角度可把作业分为计算型作业和型作业两类;从控制角度可把作业分成 脱机作业 和 联机作业 两类。(汤17

14、3题1)9. 用户程序必须通过程序接口方能取得的服务;该接口主要是由一组系统调用组 成;而用户则必须通过 用户接口 方能取得的服务,该接口又分为 联机用户接口 和 脱机用户接口 。(汤173题2)10. 作业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为用户提交的作业进行作业调度,以及提供 用户与 操作系统 之间的接口。(汤173题3)11. 最有利于提高系统吞吐量的作业调度算法是短作业优先,能对紧急作业进行及时处 理的调度算法是优先权高者优先,较能好地满足短作业用户要求,又能适当地照顾长作 业,以及照顾作业到达次序的调度算法是 响应比高者优先。(汤173题4)12. 在响应比高者优先的调度算法中,当各个作业的等待时间

15、相同时,最短作业将得到 优先调度;当各作业要求的运行时间相同时,最先到达的作业将得到优先调度。(汤173 题5)13. 在动态改变优先权的方法中。一种常用的方法是随着 作业等待时间的加长,使其优 先权也随之增加;另一种常用的方法是随着作业剩余运行时间的减少,其优先权增加。(汤173 题 6)14. 使每道程序能在内存中“各得其所”是通过 内存分配 功能实现的;保证每道程序在 不受干扰的环境下运行,是通过 内存保护 功能实现的;为缓和内存紧张的情况而将内存 中暂时不能运行的进程调至外存,是对换功能实现的;能让较大的用户程序在较小的内 存空间中运行,是通过 内存扩充 功能实现的。(汤178题1,笔

16、6724)15. 在首次适应算法中,空闲区应以低址递增的次序拉链:在最佳适应算法中,空闲区 应以 空闲区大小递增 的次序拉链。(汤178题2)16. 在连续分配方式中可通过紧凑来减少内存零头,但此时必须将有关程序和数据进行 重定位:动态重定位是一种允许作业在运行中、在内存中进行移动的技术。(汤178 题 3)17. 地址变换机构的基本任务是将地址空间中的逻辑地址变换为内存空间中 的物理地址。(汤178题4)18. 实现进程对换应具备对换空间管理、讲程换入及进程换出一三方面的功能。(汤178题5)19. 采用对换方式在将进程换出时,应首先选择处于阻塞且优先级最低的进稈换出内存;在进行换入时,应选

17、择处于就绪且换出状态且在外存中驻留最久的进程 换入。(汤178题6)20. 在分页系统中的地址结构可分为页号和.页内偏移量两部分;在分段系统中的地址结构,可分为 段号和.段内位移量两部分。(汤178题9)21. 在两级页表结构中,第一级是页表目录,其中每一项用干存放相应的页表首址, 通常每个页表的长度为 一页(块)。(汤178题12,笔6725)22. 非虚拟存储管理方式最基本的特征是一次性。在动态分区存储管理方式中的另一 个重要特征是连续性 。在分段存储管理方式中的另一个特征是离散性 。(汤179 题18)23. 在段页式系统中(无快表),为获得一条指令或数据,都需三次访问内存。第一次从内

18、存中取得 页表始址,第二次从内存中取得 物理块号,第三次从内存中取得 指令或 数据。(汤179题19)24. 在作业 装入时进行的链接称为静态链接;在作业运行中 调用时进行的链接称为动态链接。(汤179题20)25. 虚拟存储器的基本特征是多次性和对换性,因而决定了实现虚拟存储器的关 键功能是 请求调页(段) 和 段(页)置换 功能。(汤179题21)26. 为实现存储器的虚拟,除了需要有一定容量的内存和相当容量的外存外,还要有地址 变换机构 和 缺页(段)中断机构 的硬件支持。(汤179题22)27. 在请求调页系统中的调页策略有预调页策略,它是以预测为基础的:另一种是请 求调页策略,由于较

19、易实现,故目前用得较多。(汤179题25)三、问答题(笔6725)1. 在中实现虚拟所采用的关键技术是什么?并加以说明。(汤164题9,解答参汤203题9)2. 在中为什么要引入进程概念?它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一8例题1,汤168题3,解答 参汤205问答题3,汤六60题5)3. 在分时系统和实时系统中是否应设置作业调度?为什么?(汤174 题 4,解答参汤210 问答题4)4. 可通过哪些途径来提高内存利用率?(汤180题22,解答参汤214题22,汤六195题21)5. 试全面比较连续分配和离散分配方式。 (汤180题23,解答参汤215题23,汤六164题17)6. 在实现虚拟存储器时

20、的几个关键技术是什么? (汤180题16,解答参汤214题16,汤六 194题5)张顺全计算机操作系统模拟试题(二)答案一、选择题(答案参前面试题红色数字、符号)(笔 6726)二、填充题(答案参前面试题红字)(笔672728)三、问答题(笔 6728)1. 答:在中实现虚拟功能所采用的关键技术,是“分时技术”。例如,将一台物理处理机虚 拟为多台逻辑上的处理机,是靠多道程序分时地使用同一台物理处理机来实现的。微观上, 该处理机在每一时刻只运行一道程序,它们分时地运行;然而宏观上,系统中却有几道程序 在同时运行,从而给用户形成的感觉是,系统中同时有多台处理机在为其中的每一道程序服 务,显然,用户

21、所感觉到的处理机并不实际存在,故称为虚拟处理机。(汤164题9,解答 参汤203题9)2. 答:在中引入进程概念,是为了实现多个程序的共行(并发)执行。因为传统的程序不能与其他程序并发执行,只有在为之建立进程后,才能与其他程序(进程)并发执行。并发 执行的程序(即进程)是“停停走走”地执行,作为进程后,它有了,在它“停下”时,可 将运行的现场信息记录在其中,待下次被调度执行时,可从中恢复现场而继续执行,这是传 统的程序所做不到的。建立进程所带来的好处是,系统资源得以充分地利用,也提供了系统 的吞吐量。但为创建进程也付出了一定的代价,包括(1)增加了空间开销:进程控制块及用 于协调各进程运行的机

22、构,需占用内存空间;为进行进程间的切换、同步及通信等所付 出的时间开销。(一8 例题1,汤168题 3,解答参汤205问答题3,汤六60题5)3. 答:由于纯分时系统最重要的目标是实现人机交互,因此,该系统的所有作业都是由 用户从键盘终端直接输入到内存,然后系统便立即为之建立进程并将该进程插入就绪队列。 调度程序按照时间片轮转法,对个终端作业进行调度,保证了在一较短时间内,各终端作业 都能被处理,从而实现了人机交互。反之,如果将终端作业先送到外存输入井上再等待作 业调度后,方才将作业调入内存,这将既不能保证人机交互的及时性,同时也显然是多此 一举(从终端送输入井,再转到内存)。可见,在分时系统

23、中,不需设置作业调度。在纯实时系统中,由于实时任务往往是其及时性要求更高的任务,它们常驻内存,因而 不需作业调度。(汤174题 4,解答参汤210问答题4)4. 答:内存利用率不高,主要表现为以下四种形式(汤180题 22,解答参汤214 题22,汤 六 195 题 21 ):1 内存中存在着大量的、分散的、难于利用的碎片。 暂时或长期不能运行的程序和数据,占据了大量的存储空间。 当作业较大时,内存只能装入少量作业,当它们被阻塞时,将使空闲,从而也就降低了 内存的利用率。 内存中存在着重复的拷贝。 针对上述问题,可分别采用下述方法提高内存利用率:1 改连续分配方式为离散分配方式,以减小内存的零

24、头。 增加对换机制:将那些暂时不能运行的进程,或暂时不需要的程序和数据,换出至外存, 以腾出内存来装入可运行的进程。 引入动态连接机制:得程序在运行中需要调用某段程序时,才将该段程序由外存装入内 存。这样可避免装入一些本次运行中不用的程序。 引入虚拟存储器机制,使更多的作业能被装入内存,并使更加忙碌。引入虚拟存储器机 制,还可避免装入本次运行中不会用到的那部分程序和数据。 引入存储器共享机制:允许一个正文段或数据段被若干个进程共享,以消减内存中的重 复拷贝。5. 答:从下述六方面对连续分配和离散分配进行比较(汤180 题 23,解答参汤215 题 23, 汤六 164 题 17):技术性能连续

25、分配离散分配1 大批量数据的存取速度较快较慢 机制的复杂性较简单较复杂 内存碎片较大较小 实现虚拟技术较难较易 实现共享较难较易 实现动态链接较难较易6. 答:实现虚拟存储器的关键技术有以下两个(汤180 题 16,解答参汤214 题 16,汤六194 题 5):1 请求调页(段)技术:指及时将进程所要访问的、不在内存中的页(段)调入内存。该功能是由硬件(缺页(段)中断机构)发现缺页(段)和软件(将所需页(段)调入内存) 相配合实现的。 置换页(段)技术:当内存中已无足够空间来装入即将调入的页(段)时,为了保证进 程能继续运行,系统必须换出内存中的部分页(段),以腾出足够的内存空间。具体的置换

26、 操作并不复杂,其关键是应将哪些页(段)换出,亦即采用什么置换算法。参考文献1. 汤 自考教材计算机操作系统(第二版)(1996 年)(汤子瀛)2. 汤六 自考教材计算机操作系统(1999 年版)(汤子瀛)3. 汤 G 四川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计算机操作系统自学考试大纲4. 汤 计算机操作系统辅导教材(汤子瀛)5. 笔 66 张顺全计算机笔记666. 笔 67 张顺全计算机笔记677. 自修园地高教自考指定教材配套资料之三操作系统原理最新自考模拟题(修订本)8. 一 自修园地高教自考指定教材配套资料之一操作系统原理自学指导(修订本)9. 辞修 英汉计算机辞典修订本(中国计算机学会) 其后数字代表该文献页码。如:笔6640,指张顺全计算机笔记66第40 页。汤六 237指自考教材计算机操作系统(1996 年版)(汤子瀛)第237 页。汤15、14指自考 教材计算机操作系统(第二版)(汤子瀛)第 1 页第 5 行、第 14 行。一 2 指自修园地高 教自考指定教材配套资料之一操作系统原理自学指导(修订本)第 2 页。(以上资料供绵阳创业学院98、99 电子大专班自考用)2000.06.062001.03.05于绵阳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